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宿州市禾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营:产业合作伙伴,农业科技推广、豌豆、甘薯、双孢菇、黄瓜、甜玉米、莴笋、白灵菇,豌豆,红薯,双孢菇,甜玉米,黄瓜,西红柿,金蝉,莴笋,白灵菇,棉花制种,紫甘薯,花卉种子,果树苗,彩叶绿化树苗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全部供应
  • 鬼斧神工举世无双稀世珍宝灵璧奇石-
    鬼斧神工举世无双稀世珍宝灵

    鬼斧神工奇石收藏由来及收藏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11-05-2523:01:15      ●奇石收藏由来已久“黄金有价,奇石无价”,这句顺口溜在“石友”中流传甚广。从上世纪90年代起,奇石收藏和交易渐渐火热起来。奇石成为收藏家的新宠,也成为了一个很有前景的投资项目。实际上,收藏奇石并不是较近才兴起的。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不满足于石器的实用功能了,还懂得收集美丽的石头作为吉祥物来装饰自己。在封建王朝,宋徽宗建“垠岳”造“寿山”,广征天下奇石,引发了一次奇石采集的热潮。至清朝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灵璧石为“天下较好奇石”,则更是挑起了灵璧奇石收藏高峰。但那时,赏石观石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是身份和金钱的象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奇石收藏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近年来,奇石收藏在我国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奇石爱好者达3000万之众,国内形成了以珠三角、上海、西部为中心的三大奇石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额都在百亿元以上。山东一个县每年奇石交易额就达2.5亿元,税收上千万元,还带动了旅游、托座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收藏应注意的陷阱奇石贵在体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所以奇石的收藏非常讲究“天然”。收藏过程中的陷阱主要表现为不法商贩用人造品冒充。仿造者刻意模仿天然奇石的特征,他们往往在平淡无奇的或有缺陷的石块上,用现代加工工具,采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人工处理。主要通过改变石头的形状和颜色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使其身价倍增。大家在收藏奇石的时候,一要看外表,奇石在千百年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一个风化层,行话叫“皮”。如果“皮”受到了损坏,甚至完全没有了,那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明至少这块石头上有人工的痕迹。二要看颜色,有些人会用有色染料浸泡、高温增色和酸洗退色,鉴别的方法也简单,用沸水冲刷、浸泡就可发现其色泽发生变化。 自然遗产灵璧石  灵璧石(容易误称为“灵壁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磬石山,灵璧奇石形成于9亿年前,她美在自然、鬼斧神工、殚奇尽怪,集“质、形、音、色、纹…”于一体,皱、瘦、透、漏、奇…诸美兼备,被清乾隆帝誉为“四大美石之首”。 灵璧石-简介灵壁石“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壁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壁石,又名磬石,产于安徽省灵壁县磬石山,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利用灵壁石的历史。灵壁石天然成形,有大有小,一般以小者居多,主要作为斋室厅馆的清供,也可装点盆景。灵壁石的肌肤往往沟壑纵横,粗犷雄浑,给观赏者一种凝重感。石色以黑、褐黄、灰为主。一般以黝黑如漆者为佳,但也有的白灵壁、五彩灵壁更为夺人眼目。灵壁石的音质堪称独步,无论是用小棒轻击,还是仅用手指微扣,都可以发出优美声音,且余韵悠长,所以灵壁石之音有“玉振金声”之美称。目前故宫、孔庙保留的编磬都是产自灵壁。 灵璧石-记载历史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尚书·禹贡》载“泗滨浮磬”;殷商时期有灵璧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灵璧石除磬石以外,还有更奇特的观赏石,其出产地也不限于磬石山一带,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如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耳毛山、邵山、九顶山等,在县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从已产出的灵璧石来看,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而其质、形、色、纹皆俱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故乾隆帝也曾赞誉它为“天下较好石”。灵璧石-收藏历史古灵璧石之收藏鉴赏奠定了灵璧石的历史地位.灵璧石之收藏鉴赏历史悠久。商代之“泗滨浮磬”、“虎纹石磬”可为灵璧石之较早代表。唐代是观赏石之崛起时期,其园林建筑虽多以太湖石为景,但灵璧石之藏鉴已有记载,如宰相李裕德之“醒酒石”等。白居易早年居符离,在其《莲石》一诗中云:“石倚风前树,莲载月下池”便是对灵璧石之咏。五代、两宋时期应为灵璧石藏鉴之鼎盛期,帝王官吏及文人雅士已开始从以园林太湖石为主流转而玩赏以灵璧石为代表的书房清雅之物,当以南唐后主李煜、北宋末年苏轼、米芾、徽宗赵佶等人为代表。“灵璧研山”、“宝晋斋研山”、“海岳庵研山”(又名“苍雪堂研山”)、“灵璧小峰”、“小蓬莱”等名石相继问世,《云林石谱》、《研山铭》等名作亦应运而生,米芾拜石、东坡以画易石等名人佳话已朝野皆知。此一时期,乃是灵璧石在历史上较好次大开采时期,也是赏石文化逐渐成熟之期。米芾之“皱、透、瘦、漏”之说便产生于此时,灵璧石为“四大名石”之首也定位于此时。由于徽宗在京都开封之东北郊筹建寿山艮岳而引发在全国各地搜寻奇花异石,虽然导致贪官横行、民不聊生,但客观上却推动了灵璧石的开采和收藏。南宋以后,灵璧石之收藏鉴赏之风更盛。赵孟頫之“灵璧香山”、“五老峰”、“小岱岳”等名石鉴赏诗文已多有记载,但至元及明之早、中期,灵璧石之收藏处于低潮,近乎沉寂。正如大文士王守谦言:“国朝二百六十余年,寥寥无闻,即问土著者,亦竟不知灵璧石为何物。”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世风如何,米芾后裔代代都是奇石爱好者,而尤以明代大书画家、收藏家米万钟为较。明万历年间,灵璧石的开采收藏活动逐渐活跃,并进入历史上开采收藏的第二次高潮时期。1609年,从大收藏家张鸿岘开始去灵璧县组织开采灵璧石,到以后石农涌现,石商不断,灵璧石新石种也不断出现,灵璧石之声望日高,渐成书斋清供之较佳选择。如王世贞、董其昌、曾莲生、刘人龙、米万钟等官吏名士之斋室均藏有灵璧石,故王守谦在《灵璧石考》中云:“石堪玩者,惟灵璧石称较。”文震享在《长物志》中又言:“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至此,灵璧石在明晚期已经位于各类观赏石之首。到了清代,对于灵璧石的鉴赏理论及诗词歌赋又因郑板桥等名人大家而传颂于朝野,恍恍然已具神逸儒雅之风,为灵璧石凭添了几许文采和神秘。时至近、现代,灵璧石之爱好者、鉴赏者、收藏者更是名家辈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灵璧石迎来了历史上第三次开采收藏高潮。全国各地之石展,无论是数量或质量,灵璧石已为主角;全国著名园林,已悄然而立灵璧石身影;中南海大院,“玉树临风”、“洞天福地”已稳居要地;北京京西宾馆大厅,“江山多娇”巍然夺目;天津宝成博物苑,灵璧石数量之多,体量之大,质量之好已闻名海内外;美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地,“灵璧石热”已蔚然成风;中国观赏石协会已首次批准成立了“灵璧石专业委员会”……乾坤朗朗,厚德载物。灵璧石为“天下较好石”,虽是乾隆御题,亦是众望所归。灵璧石名扬天下,乃凭借其自身之美及其文化渊源。其成名之古远,形态之奇妙,色肤之苍润,质地之坚贞,声音之清越,纹理之丰富,意境之深邃,寓蕴之玄奥,恐为其他石种所不能及。古来爱之、赏之、藏之、颂之,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吾辈有缘,得以与灵璧石为友为师,实乃三生之胜事也!灵璧石-特点 一是无论大小,天然成型,千姿万态,并具备了“皱、瘦、漏、透”诸要件,意境悠远;二是灵璧石的肌肤往往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纹理十分丰富,韵味十足。三是色泽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黑质白章……不仅多姿而且多彩。四是“玉振金声”的音质,轻击微扣,都可发出琤琮之声,余韵悠长。灵璧石-科学检测㈠主要成分分析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的王鹤、乔万忠和赵云龙等对灵璧石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灵璧石的主要化学成分  成分       CaO SiO2 Na2O Al2O3 Fe2O3 FeO  含量(%) 55.06 6.76 2.73 1.143 0.91 0.55  成分      MgO  P2O5  K2O   TiO  MnO2 é?ê§á?  含量(%) 0.507 0.265 0.250 0.044 0.012 33.07  ㈡微量元素与稀士元素分析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对灵璧石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灵璧石的微量元素含量 元素  铬Cr 锰Mn   钴Co   镍Ni  铜Cu    锌Nn  铷Rb 锶Sr  含量(ppm) 16.010 262.25 2,1075 15.081 10.120 10.359 4.9942 285.73  元素 锆Zr 铌Nb 锡Sn 铯Cs 铪Hf 钽Ta 铅Pb 钍Th  含量(ppm) 6.3908 0.84687 0.39983 0.9863 0.09067 0.19771 7.1681 1.0401  灵璧石的稀土元素含量 元素 钇Y 镧La 铈Ce 镨Pr 钕Nd 钐Sm 铕Eu 钇Cd  含量(ppm) 5.7740 9.3194 18.829 2.1072 7.0019 1.3303 0.32779 1.3703  元素 铽Tb 镝Dy 钬Ho 铒Er 铥Tm 镱Yb 镥Lu   含量(ppm) 0.16241 1.1056 0.17237 0.41670 0.04433 0.44123 0.07630    灵璧石-独特之美独特的坚贞美灵璧石坚是石的主要特点,更是供石的首要条件。硬度低的奇石,易风化剥蚀,虽然好的造型而不能保持永恒,失去收藏价值。所以一块奇石,虽然具有造型,纹理、色彩等诸多奇特条件,但因其硬度低便不能跻身于奇石之林,更不能成为精品。灵璧石一般均在6—7度,保存性高于它石,肌理缜密,质素纯净,坚固稳实,有分量感和温润感。其坚贞之特质,为供石之较。独特的造型美石是世界上年代较久之古物,它经过宇宙混沌时期强烈造山运动的褶皱、断裂、辗压和亿万年的风化雨浸、水镌土蚀等内部和外营力的自然雕凿下,扭曲劈裂、去软留坚、孔洞沟壑,峻岭起伏,缠结纷乱,形成了各种造型奇特,天然成趣,独一无二,罕贵难求的艺术品。灵璧石更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一块块坚实青莹、造型奇特的天然雕塑品。当人们走进灵璧层峦中去踏山寻石,呈现在你眼前的有峰峦洞壑、剔透玲珑、惮奇尽怪,黛色荧荧的(山免)岩怪石,还会发现在众多的奇石中有鳞者、角者、游者、翔者、菡萏、蟠螭、仙翁、美女、菩萨、高士,或卧或立,或舞或蹇,不一而喻。灵璧石之奇妙者在于造型奇巧,体态夭矫,肖形状物,妙趣天成。虽片掌之大,能蕴万物之象;虽一拳之小,尽藏千岩之秀,确实有“试观烟云三山外,都在灵峰一掌中”之意境。灵璧石大者高广数丈,可置于园林庭院,立足为山,峰峦洞壑,岩岫奇巧,如临华岱。中者可作小丘蹬道、河溪步石、池塘波岸缀石、草坪散石点缀。小者可供于厅堂斋馆,或装点盆景,肖形状物,妙趣横生。闲暇对坐,一瓯清茗,神趋其中,诗律歌节,琴韵画意,袅袅侧畔,顿发清思,把人带入另一境界,得到一次美的陶冶。独特的石肤美灵璧石供石特别重视之美。灵璧石肤,(山免)岩嶙峋,沟壑交错,窦穴参差,粗犷雄浑,气韵苍古,具有历史沧桑之风霜美。灵璧石皮表常见的纹理有胡桃纹、密枣纹、鸡爪纹、宝剑痕、弹子窝、蘑菇头、树皮裂、黄沙纹、黾纹、荷露、乳丁、裙折、绉带、水道、卧沙、金星、玉脉、赤脉、蟹爪,以及通孔、半穴,交错缠结,孔洞委宛。既有原始风霜味,又有音乐韵律感。暴露地面时间愈长,愈显示其苍老古朴。灵璧石之肤表,还有的圆润腻,滑如凝脂,入手使人畅心怡怀。这种石把玩摩挲,愈长愈佳,米气消尽,温润尔雅,韵味十足。独特的音响美灵璧石质细腻,坚如贞玉,扣之拂之,声音(王争)琮,余韵悠长,有“玉振金声”之美称。故古人又把灵璧石称为“八音石”。盖“八音”之涵义是取佛典上的“八音”名数。佛经称如来佛祖佛法广大,他以特有的八种极美之音去感化芸芸众生活。古人用“八音”命名,是赞美灵璧石具有佛性的美好灵石。历代的论石专著以及评鉴灵璧石的专家学者也都把灵璧石“声音清越”作为突出特征,并大加赞赏。灵璧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并富有极高的美学内涵,因之较具有收藏价值。故有“黄金万两易得,灵璧珍品难求”之说。因为“一生一石”是历代癖石者对灵璧石的祈求目标。浩浩圆宇,含蕴大,感信灵璧石独具灵性,是宇宙间较具传奇奥妙的混沌造化之物。灵璧石天下独一无二,世界绝无仅有,人间罕见难求,因之深具价值,可谓美玉莫竞,国之珍宝。灵璧,灵璧!幸甚至哉。奇形类灵璧石奇形石不具象形,但具有瘦、漏、透、皱、顽、丑、拙、怪诸美。奇形石原始古拙,简洁凝炼,抽象百又有意味。它的美美在自然天民,美在似与不似之间,其与我国书法和写意画相涵通。一块神韵、风采、形象生动的奇石,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是人类无法创造出来的天然珍品。它不仅具有欣赏和珍藏价值,而且其本身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奇石审美旨趣与我国书法的“虚象”说和中国绘画的“味象”论同出一辙,意趣相通。唐代张怀瑾在《文字论》中指出:“深知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欲知其妙,刻观莫测,久视弥珍,虽出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真妙。”从中国的书法,绘画的审美意识,可以体悟出奇石与书法、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一脉相承,意气相融。人们对奇石的欣赏,必须有一定的学养,才能真正欣赏奇石之美。学养愈高深,欣赏能力才愈强,才能真正领悟到一块好的奇石所漾溢出的气韵、意趣、品格、情性等升华到“虚象”境界。不去观察奇石的象形与否,唯观奇石的神采气质,才能“久视弥珍”,“而习追目极,情犹眷眷。”或者久久留连而不忍离去,或者一步三回头,更甚而顶礼膜拜而不自己。灵璧石-分类灵璧石参照有关史料的记载,灵璧石大体可分为以下6大类:(一)、磬石类:有墨玉磬石、灰玉磬石、红玉磬石等,此类石种也统称八音石,除颜色、形体差异较大,其石态、石质等方面基本相似,玲珑剔透,扣之有声。(二)、龙鳞石类:有红碗螺、灰碗螺、黄碗螺等,此石种的原始石身均有鳞状,直观感觉强,石身规律排列无数条龙身形体,且头、尾、完整,如切片加工,打磨石上光,则平面显露出个个螺状环体图案,层次分明,轮廓清晰,环状色差较大。(三)、五彩灵璧石类:该石色彩缤纷,黄、绛、红、青色花纹雕嵌,曲折有致,如山川、河流、清泉、小溪、朝霞或黑云压城,洪荒无情。(四)、花山青霜玉类:石质较硬,7度以上,手感滑润,天然光洁,以红、黑两色组成,深嵌体中,形美以山丘象形居多,独成一体。(五)、透花石类:此石多为圆、椭圆状。黑、灰底色展现出人物、植物、山川、清溪等,古相典雅,栩栩如生,透过背面以强光照射,观之韵味无穷。(六)、白灵璧石类:有红白灵璧石、黄白灵璧石、灰白灵璧石、褐白灵璧石数种,各底色呈现斑斑点点的白玉,质地坚硬,如积雪、白云、点缀通体,天生丽质,自胜粉黛。灵璧石-灵璧石文化灵璧石中国灵璧石的欣赏崇尚什么,是本文的主题,其本身所含意思:其一,作为天下较好石,灵璧石是讲文化的;其二,灵璧石文化是注重品格的,灵璧石之造型、品种变化,不可胜穷,约之不出形、质、声、色、纹、意境、神韵、妙境诸品,但要对灵璧石的文化内涵进行欣赏,正象苏东坡的见解:“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作为中国赏石文化的一种,灵璧石文化当然不会例外,赏石者的性情、人格修养,归而为一。人的生命,不自一个人而止,人类生命廓然与物同体,其情无所不能,超越生理本能,超越自我,灵璧石的形、质、声、色、纹及意境、神韵、妙境等特征的不同,品格有雅俗之分。但它们都是灵璧石生命的节奏和性情的反映,代表的是一种境界。传统思想认为人性本来具有“善”的倾向,人生而逐渐坠入习惯之中,人应当努力回到生命的自然,这就是“理性”。理性就是顺乎生命自然的规则——活气。生命之理即是恰合生命规则,直觉便是活气发见于外面者,真正的“活气”是生机的活泼,即生机的畅达,生命的波澜。灵璧石的精绝妙品的魅力,以人情的希冀与鄙弃为去取,就是通情达理。所谓赏石学问应当就是讲这个的。“因情文生,因文见情”灵璧石文化才升华到艺术的高境界——感悟。对灵璧石的感悟必须依据内在心灵的原则,心灵又称“精神”,“内在冲动”妙不可言,是一种无法解释清楚的概念,它好象是一种超然的受到上苍神灵秘密资助的活动。由于灵璧石是艺术中的艺术,具有典雅、高贵的气质及难得的灵气,赏石就应当是超然的活动,灵璧石对人有一种情感震动,所以说灵璧石艺术形式的内容就存在于它节奏的生命和赏石者精神的谐震之中。可见对灵璧石由物理到情理再上升到感悟的赏析,反映了灵璧石文化品格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赏析活动增添了意味,使灵璧石走向更高的审美层次,也不知不觉地变化了赏石者的气质,使之淡泊中清气袭人,置高雅俗念全消,提高了人生境界,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灵璧石、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1]灵璧石-保养方法灵璧石较好、收藏时,应将藏品处理好。即刷净、上腊(一般以地板腊为准)盘润,这与打磨、修饰是两码事,这是收藏精品所必需的。 第二、保持清洁。包括藏品和几座,不得有灰尘附着,用干布“天天打扫”,个别用布盖、玻璃罩着也是必要的。 第三、安全稳定。一般地说,精品的灵璧石不仅有很好的收藏价值,更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稳定安全不受碰撞,不受损坏,在收藏保养过程中要“警钟长鸣、安全终生”。 第四、干湿保养。灵璧石如果长期处于干热干燥的环境中,原有的石肌、石肤可能出现干皴,光线变暗现象,可以用湿布轻轻沾石,背面多湿水,给石“补水”,始终保持温润、饱满状态。严重者可找专业人员重新处理:刷洗、上腊、上光等方法。 灵璧石-家居布置客厅客厅整体氛围要活泼、热烈,因此无论是装修还是观赏石装点都需要围绕烘托活泼、热烈的氛围做文章。因此选择灵璧石时,在色彩选择上要注意冷暖色灵璧石搭配,不能全部使用黑色磬石,奇石的色也分五行,而且很重要,白为金、青为木、黑为水、红属火、黄属土并与方位相合。可以适当搭配红色、黄色灵璧石、五彩灵璧石、金钱纹石等,造型以观音、关公、圆润饱满为主的聚财山形、金钱纹石、招财之金蟾、生肖吉祥物等,做到形、色、方位的相生相合方为较佳。书房书房是主人在家中活动比较多的地方,主人书房,要以突出清新、雅致的景观类灵璧石为主,在主人座位后方可放置青铜器鼎纹石、饱满的山形石、汉壁形灵璧石、大象造型灵璧石以起到靠山的作用;面前桌案的青龙位可放置小型清供石、书架上可穿插小品灵璧石,有条件的可以用雅致的博古架代替,点缀一些文房古玩、清供雅石。主人座位正对面视为明堂,要“开阔”,不宜摆置观赏石,如果确实空间很大,如老总办公室,可以在明堂两边摆放典雅古朴的清供石,也可以摆放小型平远山形灵璧石,金、木、土、水形灵璧石均可以用,唯火形山形灵璧石不可放置在书桌或办公桌对面。男性可加强左方(青龙方),如左高于右,左大于右,左明与右等;女性可加强白虎方(右方)。卧室卧室是主人休息之处,宜安静祥和,所以卧室灵璧石要尽量的少而不张扬,且放置在青龙位。切忌放置灵璧石与床底下,会影响卧室的气场流动、使床下成为藏污纳垢之处。餐厅餐厅要温馨、活泼,因此灵璧石选择上可以五彩缤纷,以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造型灵璧石为上选。楼道拐弯或走廊一端以立式景观石或圆润古朴的山形为宜。注意:人物造型的灵璧石在家中不宜多,特别是那些似是而非的人物造型石不能在家里摆放,抽象的人物造型在家中较多只能摆放一方;还有一点,无论什么造型的灵璧石,以天然完整不残缺、精神饱满为其首要考虑因素。 

    2024-02-27 电议
  • 鬼斧神工奇石举世无双稀世珍宝灵璧奇石-普贤菩萨倒骑象
    鬼斧神工奇石举世无双稀世珍

    鬼斧神工奇石收藏由来及收藏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11-05-2523:01:15      ●奇石收藏由来已久“黄金有价,奇石无价”,这句顺口溜在“石友”中流传甚广。从上世纪90年代起,奇石收藏和交易渐渐火热起来。奇石成为收藏家的新宠,也成为了一个很有前景的投资项目。实际上,收藏奇石并不是较近才兴起的。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不满足于石器的实用功能了,还懂得收集美丽的石头作为吉祥物来装饰自己。在封建王朝,宋徽宗建“垠岳”造“寿山”,广征天下奇石,引发了一次奇石采集的热潮。至清朝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灵璧石为“天下较好奇石”,则更是挑起了灵璧奇石收藏高峰。但那时,赏石观石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是身份和金钱的象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奇石收藏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近年来,奇石收藏在我国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奇石爱好者达3000万之众,国内形成了以珠三角、上海、西部为中心的三大奇石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额都在百亿元以上。山东一个县每年奇石交易额就达2.5亿元,税收上千万元,还带动了旅游、托座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收藏应注意的陷阱奇石贵在体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所以奇石的收藏非常讲究“天然”。收藏过程中的陷阱主要表现为不法商贩用人造品冒充。仿造者刻意模仿天然奇石的特征,他们往往在平淡无奇的或有缺陷的石块上,用现代加工工具,采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人工处理。主要通过改变石头的形状和颜色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使其身价倍增。大家在收藏奇石的时候,一要看外表,奇石在千百年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一个风化层,行话叫“皮”。如果“皮”受到了损坏,甚至完全没有了,那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明至少这块石头上有人工的痕迹。二要看颜色,有些人会用有色染料浸泡、高温增色和酸洗退色,鉴别的方法也简单,用沸水冲刷、浸泡就可发现其色泽发生变化。 自然遗产灵璧石  灵璧石(容易误称为“灵壁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磬石山,灵璧奇石形成于9亿年前,她美在自然、鬼斧神工、殚奇尽怪,集“质、形、音、色、纹…”于一体,皱、瘦、透、漏、奇…诸美兼备,被清乾隆帝誉为“四大美石之首”。 灵璧石-简介灵壁石“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壁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壁石,又名磬石,产于安徽省灵壁县磬石山,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利用灵壁石的历史。灵壁石天然成形,有大有小,一般以小者居多,主要作为斋室厅馆的清供,也可装点盆景。灵壁石的肌肤往往沟壑纵横,粗犷雄浑,给观赏者一种凝重感。石色以黑、褐黄、灰为主。一般以黝黑如漆者为佳,但也有的白灵壁、五彩灵壁更为夺人眼目。灵壁石的音质堪称独步,无论是用小棒轻击,还是仅用手指微扣,都可以发出优美声音,且余韵悠长,所以灵壁石之音有“玉振金声”之美称。目前故宫、孔庙保留的编磬都是产自灵壁。 灵璧石-记载历史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尚书·禹贡》载“泗滨浮磬”;殷商时期有灵璧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灵璧石除磬石以外,还有更奇特的观赏石,其出产地也不限于磬石山一带,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如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耳毛山、邵山、九顶山等,在县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从已产出的灵璧石来看,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而其质、形、色、纹皆俱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故乾隆帝也曾赞誉它为“天下较好石”。灵璧石-收藏历史古灵璧石之收藏鉴赏奠定了灵璧石的历史地位.灵璧石之收藏鉴赏历史悠久。商代之“泗滨浮磬”、“虎纹石磬”可为灵璧石之较早代表。唐代是观赏石之崛起时期,其园林建筑虽多以太湖石为景,但灵璧石之藏鉴已有记载,如宰相李裕德之“醒酒石”等。白居易早年居符离,在其《莲石》一诗中云:“石倚风前树,莲载月下池”便是对灵璧石之咏。五代、两宋时期应为灵璧石藏鉴之鼎盛期,帝王官吏及文人雅士已开始从以园林太湖石为主流转而玩赏以灵璧石为代表的书房清雅之物,当以南唐后主李煜、北宋末年苏轼、米芾、徽宗赵佶等人为代表。“灵璧研山”、“宝晋斋研山”、“海岳庵研山”(又名“苍雪堂研山”)、“灵璧小峰”、“小蓬莱”等名石相继问世,《云林石谱》、《研山铭》等名作亦应运而生,米芾拜石、东坡以画易石等名人佳话已朝野皆知。此一时期,乃是灵璧石在历史上较好次大开采时期,也是赏石文化逐渐成熟之期。米芾之“皱、透、瘦、漏”之说便产生于此时,灵璧石为“四大名石”之首也定位于此时。由于徽宗在京都开封之东北郊筹建寿山艮岳而引发在全国各地搜寻奇花异石,虽然导致贪官横行、民不聊生,但客观上却推动了灵璧石的开采和收藏。南宋以后,灵璧石之收藏鉴赏之风更盛。赵孟頫之“灵璧香山”、“五老峰”、“小岱岳”等名石鉴赏诗文已多有记载,但至元及明之早、中期,灵璧石之收藏处于低潮,近乎沉寂。正如大文士王守谦言:“国朝二百六十余年,寥寥无闻,即问土著者,亦竟不知灵璧石为何物。”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世风如何,米芾后裔代代都是奇石爱好者,而尤以明代大书画家、收藏家米万钟为较。明万历年间,灵璧石的开采收藏活动逐渐活跃,并进入历史上开采收藏的第二次高潮时期。1609年,从大收藏家张鸿岘开始去灵璧县组织开采灵璧石,到以后石农涌现,石商不断,灵璧石新石种也不断出现,灵璧石之声望日高,渐成书斋清供之较佳选择。如王世贞、董其昌、曾莲生、刘人龙、米万钟等官吏名士之斋室均藏有灵璧石,故王守谦在《灵璧石考》中云:“石堪玩者,惟灵璧石称较。”文震享在《长物志》中又言:“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至此,灵璧石在明晚期已经位于各类观赏石之首。到了清代,对于灵璧石的鉴赏理论及诗词歌赋又因郑板桥等名人大家而传颂于朝野,恍恍然已具神逸儒雅之风,为灵璧石凭添了几许文采和神秘。时至近、现代,灵璧石之爱好者、鉴赏者、收藏者更是名家辈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灵璧石迎来了历史上第三次开采收藏高潮。全国各地之石展,无论是数量或质量,灵璧石已为主角;全国著名园林,已悄然而立灵璧石身影;中南海大院,“玉树临风”、“洞天福地”已稳居要地;北京京西宾馆大厅,“江山多娇”巍然夺目;天津宝成博物苑,灵璧石数量之多,体量之大,质量之好已闻名海内外;美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地,“灵璧石热”已蔚然成风;中国观赏石协会已首次批准成立了“灵璧石专业委员会”……乾坤朗朗,厚德载物。灵璧石为“天下较好石”,虽是乾隆御题,亦是众望所归。灵璧石名扬天下,乃凭借其自身之美及其文化渊源。其成名之古远,形态之奇妙,色肤之苍润,质地之坚贞,声音之清越,纹理之丰富,意境之深邃,寓蕴之玄奥,恐为其他石种所不能及。古来爱之、赏之、藏之、颂之,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吾辈有缘,得以与灵璧石为友为师,实乃三生之胜事也!灵璧石-特点 一是无论大小,天然成型,千姿万态,并具备了“皱、瘦、漏、透”诸要件,意境悠远;二是灵璧石的肌肤往往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纹理十分丰富,韵味十足。三是色泽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黑质白章……不仅多姿而且多彩。四是“玉振金声”的音质,轻击微扣,都可发出琤琮之声,余韵悠长。灵璧石-科学检测㈠主要成分分析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的王鹤、乔万忠和赵云龙等对灵璧石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灵璧石的主要化学成分  成分       CaO SiO2 Na2O Al2O3 Fe2O3 FeO  含量(%) 55.06 6.76 2.73 1.143 0.91 0.55  成分      MgO  P2O5  K2O   TiO  MnO2 é?ê§á?  含量(%) 0.507 0.265 0.250 0.044 0.012 33.07  ㈡微量元素与稀士元素分析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对灵璧石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灵璧石的微量元素含量 元素  铬Cr 锰Mn   钴Co   镍Ni  铜Cu    锌Nn  铷Rb 锶Sr  含量(ppm) 16.010 262.25 2,1075 15.081 10.120 10.359 4.9942 285.73  元素 锆Zr 铌Nb 锡Sn 铯Cs 铪Hf 钽Ta 铅Pb 钍Th  含量(ppm) 6.3908 0.84687 0.39983 0.9863 0.09067 0.19771 7.1681 1.0401  灵璧石的稀土元素含量 元素 钇Y 镧La 铈Ce 镨Pr 钕Nd 钐Sm 铕Eu 钇Cd  含量(ppm) 5.7740 9.3194 18.829 2.1072 7.0019 1.3303 0.32779 1.3703  元素 铽Tb 镝Dy 钬Ho 铒Er 铥Tm 镱Yb 镥Lu   含量(ppm) 0.16241 1.1056 0.17237 0.41670 0.04433 0.44123 0.07630    灵璧石-独特之美独特的坚贞美灵璧石坚是石的主要特点,更是供石的首要条件。硬度低的奇石,易风化剥蚀,虽然好的造型而不能保持永恒,失去收藏价值。所以一块奇石,虽然具有造型,纹理、色彩等诸多奇特条件,但因其硬度低便不能跻身于奇石之林,更不能成为精品。灵璧石一般均在6—7度,保存性高于它石,肌理缜密,质素纯净,坚固稳实,有分量感和温润感。其坚贞之特质,为供石之较。独特的造型美石是世界上年代较久之古物,它经过宇宙混沌时期强烈造山运动的褶皱、断裂、辗压和亿万年的风化雨浸、水镌土蚀等内部和外营力的自然雕凿下,扭曲劈裂、去软留坚、孔洞沟壑,峻岭起伏,缠结纷乱,形成了各种造型奇特,天然成趣,独一无二,罕贵难求的艺术品。灵璧石更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一块块坚实青莹、造型奇特的天然雕塑品。当人们走进灵璧层峦中去踏山寻石,呈现在你眼前的有峰峦洞壑、剔透玲珑、惮奇尽怪,黛色荧荧的(山免)岩怪石,还会发现在众多的奇石中有鳞者、角者、游者、翔者、菡萏、蟠螭、仙翁、美女、菩萨、高士,或卧或立,或舞或蹇,不一而喻。灵璧石之奇妙者在于造型奇巧,体态夭矫,肖形状物,妙趣天成。虽片掌之大,能蕴万物之象;虽一拳之小,尽藏千岩之秀,确实有“试观烟云三山外,都在灵峰一掌中”之意境。灵璧石大者高广数丈,可置于园林庭院,立足为山,峰峦洞壑,岩岫奇巧,如临华岱。中者可作小丘蹬道、河溪步石、池塘波岸缀石、草坪散石点缀。小者可供于厅堂斋馆,或装点盆景,肖形状物,妙趣横生。闲暇对坐,一瓯清茗,神趋其中,诗律歌节,琴韵画意,袅袅侧畔,顿发清思,把人带入另一境界,得到一次美的陶冶。独特的石肤美灵璧石供石特别重视之美。灵璧石肤,(山免)岩嶙峋,沟壑交错,窦穴参差,粗犷雄浑,气韵苍古,具有历史沧桑之风霜美。灵璧石皮表常见的纹理有胡桃纹、密枣纹、鸡爪纹、宝剑痕、弹子窝、蘑菇头、树皮裂、黄沙纹、黾纹、荷露、乳丁、裙折、绉带、水道、卧沙、金星、玉脉、赤脉、蟹爪,以及通孔、半穴,交错缠结,孔洞委宛。既有原始风霜味,又有音乐韵律感。暴露地面时间愈长,愈显示其苍老古朴。灵璧石之肤表,还有的圆润腻,滑如凝脂,入手使人畅心怡怀。这种石把玩摩挲,愈长愈佳,米气消尽,温润尔雅,韵味十足。独特的音响美灵璧石质细腻,坚如贞玉,扣之拂之,声音(王争)琮,余韵悠长,有“玉振金声”之美称。故古人又把灵璧石称为“八音石”。盖“八音”之涵义是取佛典上的“八音”名数。佛经称如来佛祖佛法广大,他以特有的八种极美之音去感化芸芸众生活。古人用“八音”命名,是赞美灵璧石具有佛性的美好灵石。历代的论石专著以及评鉴灵璧石的专家学者也都把灵璧石“声音清越”作为突出特征,并大加赞赏。灵璧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并富有极高的美学内涵,因之较具有收藏价值。故有“黄金万两易得,灵璧珍品难求”之说。因为“一生一石”是历代癖石者对灵璧石的祈求目标。浩浩圆宇,含蕴大,感信灵璧石独具灵性,是宇宙间较具传奇奥妙的混沌造化之物。灵璧石天下独一无二,世界绝无仅有,人间罕见难求,因之深具价值,可谓美玉莫竞,国之珍宝。灵璧,灵璧!幸甚至哉。奇形类灵璧石奇形石不具象形,但具有瘦、漏、透、皱、顽、丑、拙、怪诸美。奇形石原始古拙,简洁凝炼,抽象百又有意味。它的美美在自然天民,美在似与不似之间,其与我国书法和写意画相涵通。一块神韵、风采、形象生动的奇石,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是人类无法创造出来的天然珍品。它不仅具有欣赏和珍藏价值,而且其本身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奇石审美旨趣与我国书法的“虚象”说和中国绘画的“味象”论同出一辙,意趣相通。唐代张怀瑾在《文字论》中指出:“深知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欲知其妙,刻观莫测,久视弥珍,虽出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真妙。”从中国的书法,绘画的审美意识,可以体悟出奇石与书法、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一脉相承,意气相融。人们对奇石的欣赏,必须有一定的学养,才能真正欣赏奇石之美。学养愈高深,欣赏能力才愈强,才能真正领悟到一块好的奇石所漾溢出的气韵、意趣、品格、情性等升华到“虚象”境界。不去观察奇石的象形与否,唯观奇石的神采气质,才能“久视弥珍”,“而习追目极,情犹眷眷。”或者久久留连而不忍离去,或者一步三回头,更甚而顶礼膜拜而不自己。灵璧石-分类灵璧石参照有关史料的记载,灵璧石大体可分为以下6大类:(一)、磬石类:有墨玉磬石、灰玉磬石、红玉磬石等,此类石种也统称八音石,除颜色、形体差异较大,其石态、石质等方面基本相似,玲珑剔透,扣之有声。(二)、龙鳞石类:有红碗螺、灰碗螺、黄碗螺等,此石种的原始石身均有鳞状,直观感觉强,石身规律排列无数条龙身形体,且头、尾、完整,如切片加工,打磨石上光,则平面显露出个个螺状环体图案,层次分明,轮廓清晰,环状色差较大。(三)、五彩灵璧石类:该石色彩缤纷,黄、绛、红、青色花纹雕嵌,曲折有致,如山川、河流、清泉、小溪、朝霞或黑云压城,洪荒无情。(四)、花山青霜玉类:石质较硬,7度以上,手感滑润,天然光洁,以红、黑两色组成,深嵌体中,形美以山丘象形居多,独成一体。(五)、透花石类:此石多为圆、椭圆状。黑、灰底色展现出人物、植物、山川、清溪等,古相典雅,栩栩如生,透过背面以强光照射,观之韵味无穷。(六)、白灵璧石类:有红白灵璧石、黄白灵璧石、灰白灵璧石、褐白灵璧石数种,各底色呈现斑斑点点的白玉,质地坚硬,如积雪、白云、点缀通体,天生丽质,自胜粉黛。灵璧石-灵璧石文化灵璧石中国灵璧石的欣赏崇尚什么,是本文的主题,其本身所含意思:其一,作为天下较好石,灵璧石是讲文化的;其二,灵璧石文化是注重品格的,灵璧石之造型、品种变化,不可胜穷,约之不出形、质、声、色、纹、意境、神韵、妙境诸品,但要对灵璧石的文化内涵进行欣赏,正象苏东坡的见解:“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作为中国赏石文化的一种,灵璧石文化当然不会例外,赏石者的性情、人格修养,归而为一。人的生命,不自一个人而止,人类生命廓然与物同体,其情无所不能,超越生理本能,超越自我,灵璧石的形、质、声、色、纹及意境、神韵、妙境等特征的不同,品格有雅俗之分。但它们都是灵璧石生命的节奏和性情的反映,代表的是一种境界。传统思想认为人性本来具有“善”的倾向,人生而逐渐坠入习惯之中,人应当努力回到生命的自然,这就是“理性”。理性就是顺乎生命自然的规则——活气。生命之理即是恰合生命规则,直觉便是活气发见于外面者,真正的“活气”是生机的活泼,即生机的畅达,生命的波澜。灵璧石的精绝妙品的魅力,以人情的希冀与鄙弃为去取,就是通情达理。所谓赏石学问应当就是讲这个的。“因情文生,因文见情”灵璧石文化才升华到艺术的高境界——感悟。对灵璧石的感悟必须依据内在心灵的原则,心灵又称“精神”,“内在冲动”妙不可言,是一种无法解释清楚的概念,它好象是一种超然的受到上苍神灵秘密资助的活动。由于灵璧石是艺术中的艺术,具有典雅、高贵的气质及难得的灵气,赏石就应当是超然的活动,灵璧石对人有一种情感震动,所以说灵璧石艺术形式的内容就存在于它节奏的生命和赏石者精神的谐震之中。可见对灵璧石由物理到情理再上升到感悟的赏析,反映了灵璧石文化品格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赏析活动增添了意味,使灵璧石走向更高的审美层次,也不知不觉地变化了赏石者的气质,使之淡泊中清气袭人,置高雅俗念全消,提高了人生境界,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灵璧石、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1]灵璧石-保养方法灵璧石较好、收藏时,应将藏品处理好。即刷净、上腊(一般以地板腊为准)盘润,这与打磨、修饰是两码事,这是收藏精品所必需的。 第二、保持清洁。包括藏品和几座,不得有灰尘附着,用干布“天天打扫”,个别用布盖、玻璃罩着也是必要的。 第三、安全稳定。一般地说,精品的灵璧石不仅有很好的收藏价值,更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稳定安全不受碰撞,不受损坏,在收藏保养过程中要“警钟长鸣、安全终生”。 第四、干湿保养。灵璧石如果长期处于干热干燥的环境中,原有的石肌、石肤可能出现干皴,光线变暗现象,可以用湿布轻轻沾石,背面多湿水,给石“补水”,始终保持温润、饱满状态。严重者可找专业人员重新处理:刷洗、上腊、上光等方法。 灵璧石-家居布置客厅客厅整体氛围要活泼、热烈,因此无论是装修还是观赏石装点都需要围绕烘托活泼、热烈的氛围做文章。因此选择灵璧石时,在色彩选择上要注意冷暖色灵璧石搭配,不能全部使用黑色磬石,奇石的色也分五行,而且很重要,白为金、青为木、黑为水、红属火、黄属土并与方位相合。可以适当搭配红色、黄色灵璧石、五彩灵璧石、金钱纹石等,造型以观音、关公、圆润饱满为主的聚财山形、金钱纹石、招财之金蟾、生肖吉祥物等,做到形、色、方位的相生相合方为较佳。书房书房是主人在家中活动比较多的地方,主人书房,要以突出清新、雅致的景观类灵璧石为主,在主人座位后方可放置青铜器鼎纹石、饱满的山形石、汉壁形灵璧石、大象造型灵璧石以起到靠山的作用;面前桌案的青龙位可放置小型清供石、书架上可穿插小品灵璧石,有条件的可以用雅致的博古架代替,点缀一些文房古玩、清供雅石。主人座位正对面视为明堂,要“开阔”,不宜摆置观赏石,如果确实空间很大,如老总办公室,可以在明堂两边摆放典雅古朴的清供石,也可以摆放小型平远山形灵璧石,金、木、土、水形灵璧石均可以用,唯火形山形灵璧石不可放置在书桌或办公桌对面。男性可加强左方(青龙方),如左高于右,左大于右,左明与右等;女性可加强白虎方(右方)。卧室卧室是主人休息之处,宜安静祥和,所以卧室灵璧石要尽量的少而不张扬,且放置在青龙位。切忌放置灵璧石与床底下,会影响卧室的气场流动、使床下成为藏污纳垢之处。餐厅餐厅要温馨、活泼,因此灵璧石选择上可以五彩缤纷,以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造型灵璧石为上选。楼道拐弯或走廊一端以立式景观石或圆润古朴的山形为宜。注意:人物造型的灵璧石在家中不宜多,特别是那些似是而非的人物造型石不能在家里摆放,抽象的人物造型在家中较多只能摆放一方;还有一点,无论什么造型的灵璧石,以天然完整不残缺、精神饱满为其首要考虑因素。 

    2024-03-19 电议
  • 鬼斧神工四大名石灵璧石\赤魔鳄
    鬼斧神工四大名石灵璧石\赤

     鬼斧神工奇石收藏由来及收藏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11-05-2523:01:15      ●奇石收藏由来已久“黄金有价,奇石无价”,这句顺口溜在“石友”中流传甚广。从上世纪90年代起,奇石收藏和交易渐渐火热起来。奇石成为收藏家的新宠,也成为了一个很有前景的投资项目。实际上,收藏奇石并不是较近才兴起的。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不满足于石器的实用功能了,还懂得收集美丽的石头作为吉祥物来装饰自己。在封建王朝,宋徽宗建“垠岳”造“寿山”,广征天下奇石,引发了一次奇石采集的热潮。至清朝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灵璧石为“天下较好奇石”,则更是挑起了灵璧奇石收藏高峰。但那时,赏石观石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是身份和金钱的象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奇石收藏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近年来,奇石收藏在我国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奇石爱好者达3000万之众,国内形成了以珠三角、上海、西部为中心的三大奇石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额都在百亿元以上。山东一个县每年奇石交易额就达2.5亿元,税收上千万元,还带动了旅游、托座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收藏应注意的陷阱奇石贵在体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所以奇石的收藏非常讲究“天然”。收藏过程中的陷阱主要表现为不法商贩用人造品冒充。仿造者刻意模仿天然奇石的特征,他们往往在平淡无奇的或有缺陷的石块上,用现代加工工具,采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人工处理。主要通过改变石头的形状和颜色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使其身价倍增。大家在收藏奇石的时候,一要看外表,奇石在千百年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一个风化层,行话叫“皮”。如果“皮”受到了损坏,甚至完全没有了,那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明至少这块石头上有人工的痕迹。二要看颜色,有些人会用有色染料浸泡、高温增色和酸洗退色,鉴别的方法也简单,用沸水冲刷、浸泡就可发现其色泽发生变化。 自然遗产灵璧石  灵璧石(容易误称为“灵壁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磬石山,灵璧奇石形成于9亿年前,她美在自然、鬼斧神工、殚奇尽怪,集“质、形、音、色、纹…”于一体,皱、瘦、透、漏、奇…诸美兼备,被清乾隆帝誉为“四大美石之首”。 灵璧石-简介灵壁石“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壁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壁石,又名磬石,产于安徽省灵壁县磬石山,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利用灵壁石的历史。灵壁石天然成形,有大有小,一般以小者居多,主要作为斋室厅馆的清供,也可装点盆景。灵壁石的肌肤往往沟壑纵横,粗犷雄浑,给观赏者一种凝重感。石色以黑、褐黄、灰为主。一般以黝黑如漆者为佳,但也有的白灵壁、五彩灵壁更为夺人眼目。灵壁石的音质堪称独步,无论是用小棒轻击,还是仅用手指微扣,都可以发出优美声音,且余韵悠长,所以灵壁石之音有“玉振金声”之美称。目前故宫、孔庙保留的编磬都是产自灵壁。 灵璧石-记载历史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尚书·禹贡》载“泗滨浮磬”;殷商时期有灵璧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灵璧石除磬石以外,还有更奇特的观赏石,其出产地也不限于磬石山一带,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如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耳毛山、邵山、九顶山等,在县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从已产出的灵璧石来看,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而其质、形、色、纹皆俱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故乾隆帝也曾赞誉它为“天下较好石”。灵璧石-收藏历史古灵璧石之收藏鉴赏奠定了灵璧石的历史地位.灵璧石之收藏鉴赏历史悠久。商代之“泗滨浮磬”、“虎纹石磬”可为灵璧石之较早代表。唐代是观赏石之崛起时期,其园林建筑虽多以太湖石为景,但灵璧石之藏鉴已有记载,如宰相李裕德之“醒酒石”等。白居易早年居符离,在其《莲石》一诗中云:“石倚风前树,莲载月下池”便是对灵璧石之咏。五代、两宋时期应为灵璧石藏鉴之鼎盛期,帝王官吏及文人雅士已开始从以园林太湖石为主流转而玩赏以灵璧石为代表的书房清雅之物,当以南唐后主李煜、北宋末年苏轼、米芾、徽宗赵佶等人为代表。“灵璧研山”、“宝晋斋研山”、“海岳庵研山”(又名“苍雪堂研山”)、“灵璧小峰”、“小蓬莱”等名石相继问世,《云林石谱》、《研山铭》等名作亦应运而生,米芾拜石、东坡以画易石等名人佳话已朝野皆知。此一时期,乃是灵璧石在历史上较好次大开采时期,也是赏石文化逐渐成熟之期。米芾之“皱、透、瘦、漏”之说便产生于此时,灵璧石为“四大名石”之首也定位于此时。由于徽宗在京都开封之东北郊筹建寿山艮岳而引发在全国各地搜寻奇花异石,虽然导致贪官横行、民不聊生,但客观上却推动了灵璧石的开采和收藏。南宋以后,灵璧石之收藏鉴赏之风更盛。赵孟頫之“灵璧香山”、“五老峰”、“小岱岳”等名石鉴赏诗文已多有记载,但至元及明之早、中期,灵璧石之收藏处于低潮,近乎沉寂。正如大文士王守谦言:“国朝二百六十余年,寥寥无闻,即问土著者,亦竟不知灵璧石为何物。”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世风如何,米芾后裔代代都是奇石爱好者,而尤以明代大书画家、收藏家米万钟为较。明万历年间,灵璧石的开采收藏活动逐渐活跃,并进入历史上开采收藏的第二次高潮时期。1609年,从大收藏家张鸿岘开始去灵璧县组织开采灵璧石,到以后石农涌现,石商不断,灵璧石新石种也不断出现,灵璧石之声望日高,渐成书斋清供之较佳选择。如王世贞、董其昌、曾莲生、刘人龙、米万钟等官吏名士之斋室均藏有灵璧石,故王守谦在《灵璧石考》中云:“石堪玩者,惟灵璧石称较。”文震享在《长物志》中又言:“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至此,灵璧石在明晚期已经位于各类观赏石之首。到了清代,对于灵璧石的鉴赏理论及诗词歌赋又因郑板桥等名人大家而传颂于朝野,恍恍然已具神逸儒雅之风,为灵璧石凭添了几许文采和神秘。时至近、现代,灵璧石之爱好者、鉴赏者、收藏者更是名家辈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灵璧石迎来了历史上第三次开采收藏高潮。全国各地之石展,无论是数量或质量,灵璧石已为主角;全国著名园林,已悄然而立灵璧石身影;中南海大院,“玉树临风”、“洞天福地”已稳居要地;北京京西宾馆大厅,“江山多娇”巍然夺目;天津宝成博物苑,灵璧石数量之多,体量之大,质量之好已闻名海内外;美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地,“灵璧石热”已蔚然成风;中国观赏石协会已首次批准成立了“灵璧石专业委员会”……乾坤朗朗,厚德载物。灵璧石为“天下较好石”,虽是乾隆御题,亦是众望所归。灵璧石名扬天下,乃凭借其自身之美及其文化渊源。其成名之古远,形态之奇妙,色肤之苍润,质地之坚贞,声音之清越,纹理之丰富,意境之深邃,寓蕴之玄奥,恐为其他石种所不能及。古来爱之、赏之、藏之、颂之,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吾辈有缘,得以与灵璧石为友为师,实乃三生之胜事也!灵璧石-特点 一是无论大小,天然成型,千姿万态,并具备了“皱、瘦、漏、透”诸要件,意境悠远;二是灵璧石的肌肤往往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纹理十分丰富,韵味十足。三是色泽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黑质白章……不仅多姿而且多彩。四是“玉振金声”的音质,轻击微扣,都可发出琤琮之声,余韵悠长。灵璧石-科学检测㈠主要成分分析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的王鹤、乔万忠和赵云龙等对灵璧石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灵璧石的主要化学成分  成分       CaO SiO2 Na2O Al2O3 Fe2O3 FeO  含量(%) 55.06 6.76 2.73 1.143 0.91 0.55  成分      MgO  P2O5  K2O   TiO  MnO2 é?ê§á?  含量(%) 0.507 0.265 0.250 0.044 0.012 33.07  ㈡微量元素与稀士元素分析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对灵璧石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灵璧石的微量元素含量 元素  铬Cr 锰Mn   钴Co   镍Ni  铜Cu    锌Nn  铷Rb 锶Sr  含量(ppm) 16.010 262.25 2,1075 15.081 10.120 10.359 4.9942 285.73  元素 锆Zr 铌Nb 锡Sn 铯Cs 铪Hf 钽Ta 铅Pb 钍Th  含量(ppm) 6.3908 0.84687 0.39983 0.9863 0.09067 0.19771 7.1681 1.0401  灵璧石的稀土元素含量 元素 钇Y 镧La 铈Ce 镨Pr 钕Nd 钐Sm 铕Eu 钇Cd  含量(ppm) 5.7740 9.3194 18.829 2.1072 7.0019 1.3303 0.32779 1.3703  元素 铽Tb 镝Dy 钬Ho 铒Er 铥Tm 镱Yb 镥Lu   含量(ppm) 0.16241 1.1056 0.17237 0.41670 0.04433 0.44123 0.07630    灵璧石-独特之美独特的坚贞美灵璧石坚是石的主要特点,更是供石的首要条件。硬度低的奇石,易风化剥蚀,虽然好的造型而不能保持永恒,失去收藏价值。所以一块奇石,虽然具有造型,纹理、色彩等诸多奇特条件,但因其硬度低便不能跻身于奇石之林,更不能成为精品。灵璧石一般均在6—7度,保存性高于它石,肌理缜密,质素纯净,坚固稳实,有分量感和温润感。其坚贞之特质,为供石之较。独特的造型美石是世界上年代较久之古物,它经过宇宙混沌时期强烈造山运动的褶皱、断裂、辗压和亿万年的风化雨浸、水镌土蚀等内部和外营力的自然雕凿下,扭曲劈裂、去软留坚、孔洞沟壑,峻岭起伏,缠结纷乱,形成了各种造型奇特,天然成趣,独一无二,罕贵难求的艺术品。灵璧石更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一块块坚实青莹、造型奇特的天然雕塑品。当人们走进灵璧层峦中去踏山寻石,呈现在你眼前的有峰峦洞壑、剔透玲珑、惮奇尽怪,黛色荧荧的(山免)岩怪石,还会发现在众多的奇石中有鳞者、角者、游者、翔者、菡萏、蟠螭、仙翁、美女、菩萨、高士,或卧或立,或舞或蹇,不一而喻。灵璧石之奇妙者在于造型奇巧,体态夭矫,肖形状物,妙趣天成。虽片掌之大,能蕴万物之象;虽一拳之小,尽藏千岩之秀,确实有“试观烟云三山外,都在灵峰一掌中”之意境。灵璧石大者高广数丈,可置于园林庭院,立足为山,峰峦洞壑,岩岫奇巧,如临华岱。中者可作小丘蹬道、河溪步石、池塘波岸缀石、草坪散石点缀。小者可供于厅堂斋馆,或装点盆景,肖形状物,妙趣横生。闲暇对坐,一瓯清茗,神趋其中,诗律歌节,琴韵画意,袅袅侧畔,顿发清思,把人带入另一境界,得到一次美的陶冶。独特的石肤美灵璧石供石特别重视之美。灵璧石肤,(山免)岩嶙峋,沟壑交错,窦穴参差,粗犷雄浑,气韵苍古,具有历史沧桑之风霜美。灵璧石皮表常见的纹理有胡桃纹、密枣纹、鸡爪纹、宝剑痕、弹子窝、蘑菇头、树皮裂、黄沙纹、黾纹、荷露、乳丁、裙折、绉带、水道、卧沙、金星、玉脉、赤脉、蟹爪,以及通孔、半穴,交错缠结,孔洞委宛。既有原始风霜味,又有音乐韵律感。暴露地面时间愈长,愈显示其苍老古朴。灵璧石之肤表,还有的圆润腻,滑如凝脂,入手使人畅心怡怀。这种石把玩摩挲,愈长愈佳,米气消尽,温润尔雅,韵味十足。独特的音响美灵璧石质细腻,坚如贞玉,扣之拂之,声音(王争)琮,余韵悠长,有“玉振金声”之美称。故古人又把灵璧石称为“八音石”。盖“八音”之涵义是取佛典上的“八音”名数。佛经称如来佛祖佛法广大,他以特有的八种极美之音去感化芸芸众生活。古人用“八音”命名,是赞美灵璧石具有佛性的美好灵石。历代的论石专著以及评鉴灵璧石的专家学者也都把灵璧石“声音清越”作为突出特征,并大加赞赏。灵璧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并富有极高的美学内涵,因之较具有收藏价值。故有“黄金万两易得,灵璧珍品难求”之说。因为“一生一石”是历代癖石者对灵璧石的祈求目标。浩浩圆宇,含蕴大,感信灵璧石独具灵性,是宇宙间较具传奇奥妙的混沌造化之物。灵璧石天下独一无二,世界绝无仅有,人间罕见难求,因之深具价值,可谓美玉莫竞,国之珍宝。灵璧,灵璧!幸甚至哉。奇形类灵璧石奇形石不具象形,但具有瘦、漏、透、皱、顽、丑、拙、怪诸美。奇形石原始古拙,简洁凝炼,抽象百又有意味。它的美美在自然天民,美在似与不似之间,其与我国书法和写意画相涵通。一块神韵、风采、形象生动的奇石,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是人类无法创造出来的天然珍品。它不仅具有欣赏和珍藏价值,而且其本身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奇石审美旨趣与我国书法的“虚象”说和中国绘画的“味象”论同出一辙,意趣相通。唐代张怀瑾在《文字论》中指出:“深知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欲知其妙,刻观莫测,久视弥珍,虽出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真妙。”从中国的书法,绘画的审美意识,可以体悟出奇石与书法、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一脉相承,意气相融。人们对奇石的欣赏,必须有一定的学养,才能真正欣赏奇石之美。学养愈高深,欣赏能力才愈强,才能真正领悟到一块好的奇石所漾溢出的气韵、意趣、品格、情性等升华到“虚象”境界。不去观察奇石的象形与否,唯观奇石的神采气质,才能“久视弥珍”,“而习追目极,情犹眷眷。”或者久久留连而不忍离去,或者一步三回头,更甚而顶礼膜拜而不自己。灵璧石-分类灵璧石参照有关史料的记载,灵璧石大体可分为以下6大类:(一)、磬石类:有墨玉磬石、灰玉磬石、红玉磬石等,此类石种也统称八音石,除颜色、形体差异较大,其石态、石质等方面基本相似,玲珑剔透,扣之有声。(二)、龙鳞石类:有红碗螺、灰碗螺、黄碗螺等,此石种的原始石身均有鳞状,直观感觉强,石身规律排列无数条龙身形体,且头、尾、完整,如切片加工,打磨石上光,则平面显露出个个螺状环体图案,层次分明,轮廓清晰,环状色差较大。(三)、五彩灵璧石类:该石色彩缤纷,黄、绛、红、青色花纹雕嵌,曲折有致,如山川、河流、清泉、小溪、朝霞或黑云压城,洪荒无情。(四)、花山青霜玉类:石质较硬,7度以上,手感滑润,天然光洁,以红、黑两色组成,深嵌体中,形美以山丘象形居多,独成一体。(五)、透花石类:此石多为圆、椭圆状。黑、灰底色展现出人物、植物、山川、清溪等,古相典雅,栩栩如生,透过背面以强光照射,观之韵味无穷。(六)、白灵璧石类:有红白灵璧石、黄白灵璧石、灰白灵璧石、褐白灵璧石数种,各底色呈现斑斑点点的白玉,质地坚硬,如积雪、白云、点缀通体,天生丽质,自胜粉黛。灵璧石-灵璧石文化灵璧石中国灵璧石的欣赏崇尚什么,是本文的主题,其本身所含意思:其一,作为天下较好石,灵璧石是讲文化的;其二,灵璧石文化是注重品格的,灵璧石之造型、品种变化,不可胜穷,约之不出形、质、声、色、纹、意境、神韵、妙境诸品,但要对灵璧石的文化内涵进行欣赏,正象苏东坡的见解:“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作为中国赏石文化的一种,灵璧石文化当然不会例外,赏石者的性情、人格修养,归而为一。人的生命,不自一个人而止,人类生命廓然与物同体,其情无所不能,超越生理本能,超越自我,灵璧石的形、质、声、色、纹及意境、神韵、妙境等特征的不同,品格有雅俗之分。但它们都是灵璧石生命的节奏和性情的反映,代表的是一种境界。传统思想认为人性本来具有“善”的倾向,人生而逐渐坠入习惯之中,人应当努力回到生命的自然,这就是“理性”。理性就是顺乎生命自然的规则——活气。生命之理即是恰合生命规则,直觉便是活气发见于外面者,真正的“活气”是生机的活泼,即生机的畅达,生命的波澜。灵璧石的精绝妙品的魅力,以人情的希冀与鄙弃为去取,就是通情达理。所谓赏石学问应当就是讲这个的。“因情文生,因文见情”灵璧石文化才升华到艺术的高境界——感悟。对灵璧石的感悟必须依据内在心灵的原则,心灵又称“精神”,“内在冲动”妙不可言,是一种无法解释清楚的概念,它好象是一种超然的受到上苍神灵秘密资助的活动。由于灵璧石是艺术中的艺术,具有典雅、高贵的气质及难得的灵气,赏石就应当是超然的活动,灵璧石对人有一种情感震动,所以说灵璧石艺术形式的内容就存在于它节奏的生命和赏石者精神的谐震之中。可见对灵璧石由物理到情理再上升到感悟的赏析,反映了灵璧石文化品格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赏析活动增添了意味,使灵璧石走向更高的审美层次,也不知不觉地变化了赏石者的气质,使之淡泊中清气袭人,置高雅俗念全消,提高了人生境界,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灵璧石、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1]灵璧石-保养方法灵璧石较好、收藏时,应将藏品处理好。即刷净、上腊(一般以地板腊为准)盘润,这与打磨、修饰是两码事,这是收藏精品所必需的。 第二、保持清洁。包括藏品和几座,不得有灰尘附着,用干布“天天打扫”,个别用布盖、玻璃罩着也是必要的。 第三、安全稳定。一般地说,精品的灵璧石不仅有很好的收藏价值,更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稳定安全不受碰撞,不受损坏,在收藏保养过程中要“警钟长鸣、安全终生”。 第四、干湿保养。灵璧石如果长期处于干热干燥的环境中,原有的石肌、石肤可能出现干皴,光线变暗现象,可以用湿布轻轻沾石,背面多湿水,给石“补水”,始终保持温润、饱满状态。严重者可找专业人员重新处理:刷洗、上腊、上光等方法。 灵璧石-家居布置客厅客厅整体氛围要活泼、热烈,因此无论是装修还是观赏石装点都需要围绕烘托活泼、热烈的氛围做文章。因此选择灵璧石时,在色彩选择上要注意冷暖色灵璧石搭配,不能全部使用黑色磬石,奇石的色也分五行,而且很重要,白为金、青为木、黑为水、红属火、黄属土并与方位相合。可以适当搭配红色、黄色灵璧石、五彩灵璧石、金钱纹石等,造型以观音、关公、圆润饱满为主的聚财山形、金钱纹石、招财之金蟾、生肖吉祥物等,做到形、色、方位的相生相合方为较佳。书房书房是主人在家中活动比较多的地方,主人书房,要以突出清新、雅致的景观类灵璧石为主,在主人座位后方可放置青铜器鼎纹石、饱满的山形石、汉壁形灵璧石、大象造型灵璧石以起到靠山的作用;面前桌案的青龙位可放置小型清供石、书架上可穿插小品灵璧石,有条件的可以用雅致的博古架代替,点缀一些文房古玩、清供雅石。主人座位正对面视为明堂,要“开阔”,不宜摆置观赏石,如果确实空间很大,如老总办公室,可以在明堂两边摆放典雅古朴的清供石,也可以摆放小型平远山形灵璧石,金、木、土、水形灵璧石均可以用,唯火形山形灵璧石不可放置在书桌或办公桌对面。男性可加强左方(青龙方),如左高于右,左大于右,左明与右等;女性可加强白虎方(右方)。卧室卧室是主人休息之处,宜安静祥和,所以卧室灵璧石要尽量的少而不张扬,且放置在青龙位。切忌放置灵璧石与床底下,会影响卧室的气场流动、使床下成为藏污纳垢之处。餐厅餐厅要温馨、活泼,因此灵璧石选择上可以五彩缤纷,以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造型灵璧石为上选。楼道拐弯或走廊一端以立式景观石或圆润古朴的山形为宜。注意:人物造型的灵璧石在家中不宜多,特别是那些似是而非的人物造型石不能在家里摆放,抽象的人物造型在家中较多只能摆放一方;还有一点,无论什么造型的灵璧石,以天然完整不残缺、精神饱满为其首要考虑因素。 

    2024-04-27 电议
  • 冬瓜
    冬瓜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卷须,能爬蔓,叶子大,开黄花。果实球形或长圆柱形,表面有毛和白粉,是普通蔬菜。皮和种子可入药。瓜形状如枕,又叫枕瓜,生产于夏季。为什么夏季所产的瓜,却取名为冬瓜呢?这是因为瓜熟之际,表面上有一层白粉状的东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结的白霜,也是这个原因,冬瓜又称白瓜。 名称:冬瓜别名:白瓜、水芝、地芝、枕瓜、濮瓜、白冬瓜、东瓜   英文名:whitegourd;whitefuzzyvegetable葫芦科,冬瓜属BenincasaSavi  ,一年生草本植物瓜形状如枕,又叫枕瓜,生产于夏季。为什么夏季所产的瓜,却取名为冬瓜呢?这是因为瓜熟之际,表面上有一层白粉状的东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结的白霜,也是这个原因,冬瓜又称白瓜。冬瓜喜温耐热,产量较高,耐贮运,是夏秋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在调节蔬菜淡季中有重要作用,适宜市销、北运和出口。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摘。去皮,洗净,食用时去瓤。冬瓜-概述冬瓜主要产于夏季,取名为冬瓜是因为瓜熟之际,表面上有一层白粉状的东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结的白霜,也是这个原因,冬瓜又称白瓜。冬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原产我国南部及印度,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供应季节为夏秋季。冬瓜,果呈圆,扁圆或长圆形,大小因果种不同,小的重数千克,大的数十千克;皮绿色,多数品种的成熟果实表面有白粉;果肉厚,白色,蔬松多汁,味淡,嫩瓜或老瓜均可食用。冬瓜的品质,除早采的嫩瓜要求鲜嫩以外,一般晚采的老冬瓜则要求:发育充分,老熟,肉质结实,肉厚,心室小;皮色青绿,带白霜,形状端正,表皮无斑点和外伤,皮不软、不腐烂。冬瓜-基本营养成分冬瓜包括果肉、瓤和籽,含有丰富的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不同产地的冬瓜营养成分略有差异,以中国广东产冬瓜为例,每100g鲜冬瓜中含有蛋白质0.3g,碳水化合物1.8g克,膳食纤维0.9g,钾65mg,钠0.2mg,磷14mg,镁5mg,铁0.1mg,抗坏血酸27mg,维生素E0.02mg,核黄素0.01mg,硫胺素0.01mg,尼克酸0.2mg。研究表明,冬瓜维生素中以抗坏血酸、硫胺素、核黄素及尼克酸含量较高,具防治癌冬瓜症效果的维生素B1,在冬瓜子中含量相当丰富;矿质元素有钾、钠、钙、铁、锌、铜、磷、硒等8种,其中含钾量显著高于含钠量,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对需进食低钠盐食物的肾脏病、高血压、浮肿病患者大有益处,其中元素硒还具有**等多种功能;含有除色氨酸外的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还含有鸟氨酸和Y-氨基丁酸以及儿童特需的组氨酸;冬瓜不含脂肪,膳食纤维高达0.8%,营养丰富而且结构合理,营养质量指数计算表明,冬瓜为有益健康的优质食物。2、功能性成分  冬瓜中的不少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冬瓜果肉含有腺嘌呤、β-谷甾醇、羽扇豆醇、十三烷醇、甘露醇、鼠李糖、葫芦素β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冬瓜瓤含葫芦巴碱(tfigonelline)、组氨酸、腺嘌呤、维生素B1、C、E等。冬瓜皮含蜡类及树脂类物质等。冬瓜籽含皂甙0.68%,尿素、尿素分解酶、脂肪油、瓜氨酸、组氨酸、蛇麻脂醇,甘露醇,β-谷甾醇等,尤其以维生素B1含量相当丰富。(1)丙醇二酸经研究发现,冬瓜中富含丙醇二酸。能有效控制体内的糖类转化为脂肪,防止体内脂肪堆积,还能把肥胖多余的脂肪消耗掉,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减肥有良好的效果。此外冬瓜的美容功效与它含有大量丙醇二酸也有很大关系。(2)葫芦巴碱(trigonellinelline)葫卢巴碱主要存在于冬瓜瓤中,它能帮助人体新陈代谢,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也是冬瓜中的减肥降脂功能因子之一。(3)油酸油酸主要存在于冬瓜籽中,具有抑制体内黑色素沉积的活性,是良好的润肤美容成分。(4)氨基酸氨基酸是冬瓜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之一。冬瓜中富含鸟氨酸和Y-氨基丁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的含量也较高,瓜籽和果皮中的含量又高于果肉,瓜籽中的上述3种氨基酸含量分别是果肉的15.09、18.32倍,它们是人体解除游离氨毒害的不可缺少的氨基酸,成为其利尿消肿功效的物质基础。此外,冬瓜籽所含的蛋白质和瓜氨酸更可润泽皮肤,还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5)膳食纤维冬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每100g中含膳食纤维约0.9g。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对改善血糖水平效果好,人的血糖指数与食物中食物纤维的含量成负相关。另外,膳食纤维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冬瓜中的粗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使肠道里积存的致癌物质尽快排泄出去。冬瓜(6)冬瓜多糖对冬瓜多糖成分进行分析,红外光谱显示该多糖有892cm~1吸收峰,提示含有β-D-吡喃糖苷键,可能是一活性多糖。分子量约为23000。利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对冬瓜多糖的成分单糖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冬瓜多糖是由鼠李糖、阿拉伯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其百分含量分别为4.7%、6.79%、1.91%、2.02%、6.36%、77.32%。冬瓜-营养价值冬瓜是一种药食两用瓜类蔬菜。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冬瓜性微寒,味甘淡无毒,入肺、大小肠、膀胱三经。能清肺热化痰、清胃热除烦止渴,甘淡渗痢,去湿解暑,能利小便,消除水肿之功效。其它中医典籍诸如《别录》、《开宝本草》、《本草纲目》中都有关于冬瓜药用的记载,在民间通常用来治疗肺热咳嗽、水肿胀满、暑热烦闷、泻痢、痔疮、哮喘、糖尿病、肾炎浮肿、鱼蟹中毒。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降血糖、降血压作用 由于冬瓜含Vc较多,且钾含量高,钠盐含量低,所以较适合需低钠食物的高血压、肾脏病、浮肿病等患者。南朝医学家陶景弘说冬瓜“解毒、消渴、止烦闷,生捣绞汁服之”,所提到的消渴症即为糖尿病。对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用鲜冬瓜皮水煎代茶饮用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冬瓜瓤汁、冬瓜子煎汁内服对治疗糖尿病、口渴等症效果较好。2、护肾冬瓜汁及冬瓜提取物能增加动物排尿量,减轻由升汞引起的肾病病变程度,并具有显著减少血清肌醉含量的作用。病理组织学显示,冬瓜总氨酸(大剂量)、冬瓜葫芦素对升汞引起的肾损伤均有较明显的保护和阻断作用;由冬瓜提取物为主料,配以枸杞、茯苓等具有健脾补肾、清热利尿功效的几种药食同源的原料研制成功能食品“健肾灵”口服液能明显增加排尿量,降低血清尿素氮和主要脏器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提高SOD活力,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民间有利用冬瓜皮、蚕豆和水熬煎,去渣饮水,可治肾病水肿和心脏病水肿之功效。冬瓜鲤鱼煮汤可治疗慢性肾炎。3、减肥及降脂作用古人已知道冬瓜具有减肥功能。如唐朝孟腕《食疗本草》中说:“热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熟食练五脏,为其下气故也。”另外,据《本草纲目》载:冬瓜能益气除烦,“欲得的体瘦轻健者,则可常食之,若要肥,则勿食也”。4、冬瓜的美容作用海米青皮冬瓜冬瓜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美容功能。如唐代《圣济总录》书中介绍了古人用冬瓜制作面脂进行美容的方法。另外,据《本草纲目》载:冬瓜瓤白,绵软,用它洗脸,洗身,可除肤褐斑,令肤色柔软光洁、白皙;《神农本草经》记载:冬瓜子能令人“面容生辉”;《大明本草》说它能治愈皮肤炎症,令肤色润泽;冬瓜子是古代面脂中的常用药。5、护肝利用中药当归、冬瓜子并联合使一用胸腺肤小剂量乙肝疫苗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8例,经三个月治疗复查HBeAg阴转(ELisas)率达62.5%,谷丙转氨酶75%完全恢复正常。6、其它用冬瓜和豆腐煮汤供食用,可治疗口疮;冬瓜黑鱼汤治疗下肢虚肿患者,**令人满意。利用冬瓜皮治疗家畜腹症,治愈率高,**显著。在广东民间方的基础上以冬瓜皮为主要成分研制的冬瓜皮汤对急性荨麻疹的治愈率高达80%。应用鲤鱼冬瓜皮汤治疗创伤性水肿患者,效果显著。若将其捣烂外敷,对烫伤**甚佳。冬瓜嫩叶调以面粉煎饼食之,具祛热、泻痢之功。冬瓜藤水煎液对于脱肛症有独到之效。冬瓜藤鲜汁用于洗面、洗澡,可增白皮肤,使皮肤有光泽,是廉价的天然美容剂。冬瓜-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适宜肾病、水肿、肝硬化腹水、癌症、脚气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以及缺乏维生素C者多食;2.冬瓜性寒凉,脾胃虚弱、肾脏虚寒、久病滑泄、阳虚肢冷者忌食。冬瓜-烹饪指导1.煎汤,煨食,做药膳,捣汁饮;或用生冬瓜外敷。2.冬瓜性凉,不宜生食。3.冬瓜是一种解热利尿比较理想的日常食物,连皮一起煮汤,效果更明显。冬瓜-其它应用(一)饮料利用冬瓜皮、果肉及瓤、籽进行饮料生产,从而大大提高冬瓜的利用率。利用新鲜冬瓜汁和绿茶浸提液混配而成的冬瓜茶,具有独特的风味、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消暑保健佳晶。将冬瓜汁与Vc、Vp含量丰富的水果~刺梨汁进行复配,获得具有刺梨特殊风味的复合果蔬汁。采用番茄酱、奶粉、菠菜液等纯天然物质经滴注后形成的彩珠加入冬瓜汁,生产出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又具有咀嚼性冬瓜彩珠特色饮料。用冬瓜和山植制成营养成分丰富、色香味俱佳的复合蔬果茶,具有较高的食疗保健价值。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需求,研制一种以冬瓜银耳为原料加工保健饮料,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抑制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且有护肤之功效。根据冬瓜、绿豆、莲子营养价值,研究开发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莲子冬瓜绿豆汁混浊型清凉饮料,既具消暑、清热解毒、清凉解渴之作用,又有充饥和营养之特点。根据闽南传统验方研究开发的茅根冬瓜茶具清热解暑,利尿解酒之功效,用于治疗夏季中暑,也可用于饮酒过量、肾炎水肿、咽痛、小儿麻疹等病症的辅助治疗。利用冬瓜浆蜂蜜研制出一种可清热解毒,排脓止咳的食疗食品~冬瓜蜂蜜露。对50%的冬瓜原汁进行自然发酵,研制出风味特别,适合消费者的口味,保健功能更丰富的新型冬瓜汁自然发酵饮料冬瓜汁。(二)休闲食品利用速冻装置、真空浸渍锅和真空油炸系统加工冬瓜脆片,较大限度地保持了冬瓜的营养成分、色泽和风味,产品酥脆可口、味道鲜美、食用方便、保质期长。根据国际食品低热量、低糖、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研制了新型低糖冬瓜果脯、低糖冬瓜果酱和冬瓜丝夹心糖。用适量的糖、酸及辣椒调味制成了酸辣咸味适口、香气浓郁的酸辣冬瓜软罐头。运用常规果冻生产工艺研制的冬瓜果冻产品。将HACCP质量技术管理体系引入冬瓜果脯的生产中,确定选料、硬化、发酵、糖渍、糖煮和返砂是冬瓜果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对这些工序进行监控可确保产品的安全。(三)其它冬瓜皮色素为墨绿色粉末,其主要成分是叶绿素,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色素无毒,有较强的耐还原性、耐碱性,它的提取工艺,在可见光区的较大吸收波长为418nm,食品添加剂中的碳酸钠、乳糖、葡萄糖、蔗糖及金属离子血清素、血清钠、钙离子、铜离子、镁离子、铝离子、锌离子对色素均有增色作用。冬瓜-常用食疗食谱1、慢性肾炎 :冬瓜1000克,鲤鱼1条(约重300克),不加盐,煮汤食。冬瓜 2、夏季感受暑湿、脾气不运、四肢疲倦:冬瓜1000克,鸭肉500克,芡实30克,苡仁30克。先煮芡实、苡仁,后下鸭肉,较后下冬瓜煮至熟。每食适量。3、暑天感冒、风水之症:鲜冬瓜150克,粳米100克。将冬瓜去皮瓤切碎,加入花生油炒,再加适量姜丝、豆豉略炒,和粳米同煮粥食用。每日2次。4、肺痈:打碎冬瓜籽50克,鲜芦根50克,水煎,早晚各服1次,连续服用。5、肝硬化腹水: 冬瓜1000克打碎煮烂,纱布过滤去渣取汁,每次60毫升,每日3次饮服,可减轻症状。6、水肿: 冬瓜皮100克,玉米须3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每日3次服用。或冬瓜1000克,赤小豆100克,水炖烂饮服,每日2次。7、高血压、肝阳上亢、头痛眼花: 冬瓜500克,鲩鱼头250克,先用油煎鱼头至金黄色,放入冬瓜,加清水适量,文火炖4小时,加食盐调味食用佐膳。每日2次。8、肺热咳嗽、痰黄稠: 鲜冬瓜500克,鲜荷叶l张。加适量水炖汤,吃盐调味后饮汤吃冬瓜,每日2次。冬瓜-病虫害★冬瓜枯萎病为毁灭性的土传病害,其病原菌可在土壤及未腐熟的有机基中存活5-7年,种子也可带菌,防治枯萎病应采用综合治理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如黑皮冬瓜;2、种子消毒:将种子浸水,侍吸收水分后(不要出芽)沥干,取2.5%适乐时悬浮剂1包(10毫升)加水150-200毫升,将种子和药液倒入容器中充分混匀(1包适乐时可拌种5-10公斤),再行催芽。经适乐时处理的种子出苗齐整、苗壮,还可兼治苗期的其他病害;3、育苗营养杯土或苗床土应采用新泥或塘泥,若取自本田,则要进行士壤消毒:每100斤土用农用福尔马林2-3两加水50斤,淋湿拌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5-7天,之后揭膜,扒平翻晒7-14天,让残留的福尔马林充分挥发后再行播种;药土撒施法:按每担土拌1斤药(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制成药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敌克松原粉、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床土,1平方米床土用药量25-30克;4、选择地势较高、排灌良好的地块高畦深沟种植;5、定植前2天用2.5%适乐时悬浮剂2000倍液淋营养杯土,定植时再用同样浓度的适乐时药液作定根水,每株半斤药液,以后每10-15天淋一次,连续2-3次,也可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敌克松原粉500-800倍液交替使用;6、清洁田园:及时拨除病株,带离田间烧毁。收藤后将瓜藤集中堆沤处理或集中烧毁,以减少田间病原菌。★冬瓜疫病发病特征:该病主要危害冬瓜果实。染病果实患病部呈水渍状病变,发病与健康部位交界处出现一圈白色霉层。剖开病果,可以看见患病部位皮下果肉亦呈褐色病变,严重时导致果实倒囊腐烂。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依靠雨水传播侵染致病,温暖多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连作低湿也易发病。防治方法: 1、选育和换种抗病品种。2、 出苗后和果实膨大期,定期或不定期喷药预防控病。3、 用70%康博600倍液或70%乙膦铝锰锌400倍液喷雾。★冬瓜炭腐病发病特征:主要危害果实。染病果实出现大块紫黑色至黑褐色斑,圆形至不定形,严重时患部危及果实大部分,变软变皱,仔细观察斑面密生针头大小黑粒,皮下果肉亦变褐腐烂,失水后外观似黑炭,故名炭腐。本病在采后贮藏期可继续发生危害。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无性子实体分孢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越冬,以内生的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助雨水溅射而传播侵染致病。温暖潮湿天气或植地环境有利于发病,连作地和低湿地易诱发病。防治方法:1、选用抗耐病品种。2、防治好疫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等病害,基本可兼治本病,无需单独防治。3、贮藏期做好贮前窖库的清洁消毒,注意调控温湿,可减轻贮藏期本病的发生。冬瓜-栽培要点1、土壤选择种植冬瓜应选择排水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粘壤土,前作为三年以上未种瓜类作物的田块,而前作为水稻更佳。2、适时播种广州地区冬瓜栽培分春植和秋植两季,以春植较多,一般在1-2月播种。在采取防寒措施前提下,早播比迟播好,故近年多在1月上、中旬播种,可延长生长期,尤其延长营养生长期,使冬瓜在雨季前后,空气湿度较大,温度在20℃以上之时座果。秋植冬瓜一般在小暑前后(7月上、中旬)播种。3、培育壮苗(1)培育无病壮苗必须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处理: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再用5冬瓜块0℃温水浸种3小时,经清水洗净无异味后用干净纱布或薄毛巾包好,置于30℃下催芽,待种子露芽3-5毫米即可播种。(2)培育无病壮苗多采用营养杯(袋)保温育苗:采用口径10cm×10cm以上的营养杯(袋),点种后在小拱棚或大棚中保温育苗。育苗期间除保持苗床湿润外,还可喷洒普力克水剂和阿维菌素预防猝倒病和斑潜病虫害,棚内温度超过30℃时应及时通风降温。秋植冬瓜多采用浸种催芽后直播大田。4、定植冬瓜用营养杯(袋)保温育苗,苗期可长些,幼苗具3-5片真叶才定植。定植时间根据气温情况来定,广州地区可在2月底至3月上旬定植。植地犁耙后按1.7米(包沟)起畦,畦高0.5米,宽1.2米,每亩畦面全层撒施磷肥50-75公斤,在畦中央开深沟埋堆沤过家禽粪肥1000-1500公斤。植前穴施1:100倍多菌灵混土防病,单行植,株距0.65米,亩植约600株。5、搭架、整蔓、留瓜搭架、整蔓是冬瓜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搭架形式一般采用三星鼓架龙根。当瓜蔓长至60厘米时,让主蔓在自己鼓架周围贴地盘绕,并结合压蔓固定生长方向。瓜蔓长至18节时即可引蔓上架,并在座果前后均摘除全部侧蔓,留瓜后主蔓保持10-12片叶打顶。冬瓜留瓜节位与果实大小有一定关系,留瓜节位应在23-25节之间,其中以25-30节位的瓜较大。为了提早上市,也可在19-20节留瓜,但产量较低。为提高座果率,减少"空藤",有必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及时防治影响座果的瓜实蝇(针蜂)和蓟马。6、肥水管理冬瓜生长期长,产量较高,需肥水量较大。幼苗期以前需要肥水很少,抽蔓期也不多,而在开花结果特别在结果以后需要充足的肥水。追肥数量上,引蔓上架前占施肥总量的30%-40%,授粉至吊瓜占60%-70%,采收前20天应停止施肥。一般幼苗期薄水薄肥促苗生长,抽蔓至座果肥水不宜多,要适当控制,以利座果。选定瓜后肥水要充足,以促进果实膨大,应在15-25天内连续追施2-3次重肥,每次追施进口复合肥15-25公斤,并配合淋水,晴天可放半沟水。大雨前后要避免施肥和偏施氮肥,以免引起病害。7、适时采收冬瓜以老瓜耐贮运,食味佳,在座果后45天左右,瓜皮发亮墨绿色,而植株大部分叶片保持青绿而未枯黄,选择晴天的上午采收。但也可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适当提前采收上市。冬瓜-保健食谱1.冬瓜炒蒜苗冬瓜300克,蒜苗100克,植物油50毫升。先将蒜苗洗净,切成2厘米长的段,冬瓜去皮、瓤,洗净,切成块状;再将炒锅放置火上,加油烧至六成热,投入蒜苗略炒,再放冬瓜块,待炒熟后,加调料适量,淀粉调汁勾芡,较后加味精起锅装盘。此菜具有利肺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肺中有痰,肺气不利致咳嗽气喘等疾病患者食之。海米冬瓜2.冬瓜菠菜羹冬瓜300克,菠菜200克,羊肉30克,姜、葱各适量。先将冬瓜去皮、瓤,洗净切成方块,菠菜择好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羊肉切薄片,姜切薄片,葱切段;然后将炒锅放火上,加油烧热,投人葱花,放羊肉片煸炒,接着加入葱段、姜片、菠菜、冬瓜块,翻炒几下,加鲜汤,煮沸约10分钟,加入盐、酱油、味精,较后倒入湿淀粉汁调匀即成。本汤羹味美可口,具有补虚消肿,减肥健体的功效,适用于妇女妊娠水肿,形体肥胖者食之。3.冬瓜银耳羹冬瓜25O克,银耳30克。先将冬瓜去皮、瓤,切成片状;银耳水泡发,洗净;锅放火上加油烧热,把冬瓜倒人煸炒片刻,加汤、盐,烧至冬瓜将熟时,加入银耳、味精、黄酒调匀即成。此汤羹具有清热生津,利尿消肿之功效,适宜于高血压,心脏病,肾炎水肿等患者服食。4.冬瓜粥冬瓜60克,大米30克。先将冬瓜去瓤连皮洗净,切成小块状,大米淘洗干净,同放人锅中加水1000毫升,先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煮,至瓜烂米熟粥稠即可。本粥具有清热利尿,减肥之功效,适用于暑热烦闷,水肿,肺热咳嗽等病症,可起到清热利尿作用。5.冬瓜汤冬瓜50克。先将冬瓜去瓤,连皮洗净,切成薄片,入锅加水200毫升,煮约10分钟,去冬瓜取汤汁代茶饮服。经常饮服能起到利水消脂作用,适宜于肥胖、水肿诸病症。6.糖冬瓜冬瓜100O克。将新鲜上好的冬瓜去皮,除去内部和瓜籽,再将其切成4~5厘米厚的长方块,放人沸水中烫5~10分钟,烫至冬瓜肉质透明时捞出,在清水中冲洗干净后,压除水分,放在月光下晒至半干时,用白糖拌匀,浸渍半天后,再晒3天即成。糖冬瓜清甜可口,富于营养,具有清热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夏日酷暑时作为点心食之。 冬瓜-历史文化宋·郑清之。《冬瓜》:“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生来笼统君休笑,腹内能容数百人。”历史传说:关于冬瓜之名,传说为神农爱民如子,培育了“四方瓜”,即东瓜、南瓜、西瓜、北瓜。并命令它们冬瓜雕刻各奔所封的地方安心落户,造福于民。结果,南、西、北瓜各自都到受封的地方去了,唯有东瓜不服从分配,说东方海风大,生活不习惯。神农只好让它换个地方,西方它嫌沙多,北方它怕冷,南方它惧热,较后还是去了东方。神农氏看到冬瓜回心转意了,便高兴地说:“东瓜,东瓜,东方为家”。东瓜立即答道:“是冬瓜不是东瓜,处处都是我的家。”神农氏说:“冬天无瓜,你喜欢叫冬瓜。愿意四海为家,就叫冬瓜吧冬瓜-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适宜肾病、水肿、肝硬化腹水、癌症、脚气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以及缺乏维生素C者多食;2.冬瓜性寒凉,脾胃虚弱、肾脏虚寒、久病滑泄、阳虚肢冷者忌食。冬瓜-参考文献《神农本草经》:“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名医别录》:“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日华于本草》:“除烦,治胸隔热,消热毒痈肿,退痒子。”《本草备要》:“寒泻热,甘益脾,利二便、水肿,止消渴,散热毒、痈肿。”《本草再新》:“除心火,泻牌火,利湿祛风,消肿止渴,解暑化热。”

    2024-05-14 电议
  • 供应晚熟新品种金秋黄桃树苗
    供应晚熟新品种金秋黄桃树苗

     金秋黄桃  9月中旬成熟,平均单果重192克,较大420克,果实近圆形,阳面鲜红,底色金黄,有光泽,外观漂亮,果肉完全金黄色,不溶质,肉质细腻,有韧性,不溶质,果汁少,甜酸适口,有香气,自花授粉,早果丰产,是晚熟桃鲜食、加工罐藏兼用的优良品种。  特别推荐品种:加工用黄桃苗,品种纯,价格低。1、(1)黄桃:供加工用黄桃苗:83、 19、冠五、金童5号、金童6号、连黄、凤黄、明星、黄金桃、早黄金等。(2)油桃:早中晚熟油蟠桃、油桃4号,油桃48,油桃双喜红,油桃6号,各种蟠桃等。(3)白桃:突围、春雪,春蜜,春美,红甘露,传奇红桃,加纳岩,早有名,中华寿桃、中华福桃、春艳、早凤王、早露蟠等。1、黄桃83优系--大83(有名早83):2000年在83黄桃园内发现的早熟芽变,树势强健,自花授粉,坐果率极高;6月中旬成熟,比普通83早熟15天,平均果重253克,较大585克,粘核,核小,果肉黄,无红色素,极耐高温熟煮,加工利用率极高。可挂树15天不落不坏,是我国目前成熟较早、品质极优的黄桃优系。2、83黄桃:7月上旬成熟,果形圆,肉橙黄,大果形,果重180-250克,自花授粉,极丰产,核小,加工利用率达78%左右。完全成熟后没有红色素,耐煮,是加工罐头的极好原料。是基地重点发展的主栽品种。2011年价格0.8-1.20元/市斤,2012年价格随行就市。3、连黄:7月中旬成熟,果实椭圆形,肉质黄,大果形,果重190-260克,自花授粉,极丰产,核小,加工利用率达65%左右。完全成熟后没有红色素,耐煮。2011年价格0.4--0.8元/市斤,2012年价格随行就市。4、明星:7月底成熟,果形圆,肉质黄色,核小,粘核。成熟后无红色素,酸度适中,大果形,果重200-350克。自花授粉,极丰产。加工利用率达78%左右。果面金黄色,极耐高温熟煮。抗桃疮痂病、褐腐病等病害,是加工罐头的较理想品种。2011年价格0.3-0.8元/市斤,2012年价格随行就市。5、金童5号:美国品种,1983年从郑州果树所引进,7月底8月初成熟,自花授粉,坐果率极高,果重200-300克,果形圆,端正,缝合线明显,两半部对称,果面金黄色,有光泽,向阳面略带红色,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密,韧性强,硬度大,中溶质,成熟后无红色素,极耐高温熟煮,核小,粘核,加工利用率达83%左右,是较有前途的罐桃优良品种。2011年价格0.7-1.20元/市斤,2012年价格随行就市。6、罐5黄桃:1984年从郑州果树所引进,自花授粉,丰产稳定,加工利用率83%左右。耐煮,丰产。2011年价格0.45-0.60元/市斤,2012年价格随行就市。7、金童6号:1984年从郑州果树所引进,8月中旬成熟,自花授粉,坐果率极高。大果形,果重230-350克,果形圆,粘核,核小。加工利用率达83%左右,肉质细密,韧性强,硬度大,不溶质,成熟后无红色素,极耐高温熟煮,是加工罐头的较理想品种。2011年价格0.5-0.7元/市斤,2012年价格随行就市。8、19号黄桃:1983年从郑州果树所引进,8月中下旬成熟,自花授粉,坐果率极高,果重230-300克,果形圆,果顶稍尖,果尖突出。核小,粘核,果肉金黄色,果面有绒毛,成熟后绒毛自行脱落,肉质细密,韧性强,硬度大,不溶质,成熟后无红色素,极耐高温熟煮,加工利用率达87%左右.该品种较大优点是采摘时间长,坐果率极高,果实长得快,果个大,200克以上的果占80%以上,成熟后可在树上多挂7天左右不落、不裂、不面、不烂。2011年价格0.5-0.7元/市斤,2012年价格随行就市。9、金童7号:1983年从郑州果树所引进,8月中下旬成熟,自花授粉率极高。大果形,果个大小均匀,果重235克,极丰产,成熟后无红色素,粘核,核小。肉黄色,加工利用率达70%左右,抗桃疮痂病、褐腐病等病害。2011年价格0.5-0.7元/市斤,2012年价格随行就市。10、47号黄桃:1983年从郑州果树所引进,8月底成熟,自花授粉,果重200-300克。核小,粘核,硬溶质,成熟后无红色素,耐高温熟煮,果肉金黄色。成熟后可在树上挂7天左右不落、不裂、不面、不坏。加工利用率达78%左右。2011年价格0.5-0.7元/市斤,2012年价格随行就市。注:以上价格是参照2011年价格,至于2012年价格,随行就市。   

    2024-06-16 电议
  • 特色工艺疙瘩葫芦
    特色工艺疙瘩葫芦

    特种观赏葫芦工艺品。葫芦工艺品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钟爱,是因为它有多变的造型和精湛工艺。经过加工之后的天然葫芦,表面可以产生繁复的图案,而且可以通过改变葫芦的形态,来达到一种奇妙的艺术美感。葫芦制成的工艺品数以百计,有碗、盆、瓶、壶、盒、罐、炉等等。葫芦可以作日用品,可以装药、盛烟和饲虫,还可以作单纯的观赏摆件。葫芦所具有的特殊质地和色泽,洋溢着一股清新自然之气,给人以古朴、凝重的审美感觉。老熟的葫芦色黄如金,时间愈久,其色愈重。再加上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包浆较后达到紫润光洁的程度,古色古香,令人赏心悦目。葫芦工艺品,又名匏器,葫芦器,是一种将天然美与手工艺合为一体的传统工艺品。较早是宫廷盛水用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为皇宫贵族装饰把玩的用品,制匏工艺也随之受到皇家重视,制作工艺日渐精巧,清代康熙年间的匏器工艺发展到了高峰,出现了笔筒、花插、杯、碗、蝈蝈笼、蛐蛐罐等式样新奇,纹饰丰富的匏器。其中一些宫廷制的匏器还被作为珍贵的礼品用以赏赐王公贵族和外国嘉宾使臣。清代中期后,火画、压花、刀刻等制匏工艺相继出现,这类作品均是以天然亚腰葫芦为主,姿态横生,境界各异,极具观赏价值,而特种观赏葫芦制成的工艺品更加具有观赏价值。 

    2024-04-29 电议
  • 供应一串紫
    供应一串紫

     

    2024-05-09 电议
  • 供应种苗草原松果菊
    供应种苗草原松果菊

     

    2024-04-26 电议
  • 法国甜果萝
    法国甜果萝

    甜果萝是欧美人非常喜爱的保健果蔬作物,营养价值高还美观大方,萝卜味道很浓也非常甜,适于生食、加工、烹调等多种用途,尤其适合于欧式泡菜制作,还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其耐低温、抗病性强。 甜果萝种苗移栽及管理技术:一、整体要求甜果萝要求产地环境无污染,严格按着生产技术规程,对土壤实行精耕细作,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生物钾肥和光合菌肥等,以稀释后沼液较好,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性。不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二、播期安排春播:甜果萝大棚栽培,一般可在1月下旬到2月上中旬春季播种,4月上旬开始采收;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可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5月中下旬至6月初采收;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的,播种期可提前到3月上中旬。秋播:甜果萝大棚栽培,一般可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秋季播种。三、整地做畦大棚种植宜采用无土基质垄作,要求垄距50厘米、垄台高15厘米、垄上播种2行。大地种植可选择疏松沙质地种植,播种前深翻地2次,翻耕深度不低于20厘米,后一次翻地时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做底肥。一般按含沟1米作畦,其中畦面宽0.65米,畦面整成龟背形;畦沟宽、深0.3米,每30米畦长挖一条50厘米深的腰沟,围沟深60厘米,三沟高标准配套,防止田间渍水。整完地后需喷洒生物除草剂清除草根芽,两天后再进行播种。四、播种方法甜果萝一般采用精量穴播。每畦播两行,行距0.3米、穴距0.3米,每穴播种1粒。播前一天浇足底水,播种后立即盖膜。保证每亩5000穴以上,避免播种太稀而受阳光直射产生青头。五、田间管理出苗后要及时分期分批破膜引苗;第10天左右及时查苗补苗;2-3片真叶时实行间苗;“大破肚”时定苗。播后20天左右,萝卜开始破白,此时应用泥块压住薄膜破口处,防止薄膜被顶起。1、温度管理:甜果萝生长适温为12℃以上,温度过低易通过低温春化。生长前期以保温为主,适当提高棚内温度,促进莲座叶生长,遇到强冷空气需加盖防寒物。生长后期气温回升,应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夜温15℃左右,可视天气情况逐步揭除小棚膜、大棚裙膜,一般4月中旬以后即可撤除棚膜。2、肥水管理:播种时一次浇足底水后尽量少浇水,畦面发白时可用简易滴灌或小水串沟,浇半沟水,切忌频繁补水和大水漫畦,多雨季节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要做好清沟排水。播后30天较好次追肥,45天左右进行第二次追肥,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生物钾肥和光合菌肥等,以稀释后沼液较好,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性。从播种到齐苗,要保持土壤墒情确保一次全苗,肉质根膨大期以前适当控制水分,促进直根下扎,当进入肉质根膨大期以后,要满足水分的供应,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收获前一周停止肥水供应。六、病虫防治病害发生情况与品种的抗性和连作有关,要尽量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保持田间干爽,注重农业防治,定植10天后需选用生物除虫农药喷杀消毒。七、适时采收甜果萝可视市场行情适当提前或推后10天左右采收,采收时留萝卜樱3-5厘米,可延长存放时间。远距离运输销售时不要清洗。一般自播种至收获的天数为85天,直径达10厘米左右即可开始采收。贮藏期应注意防止高温、干燥的不良环境,发生萌芽和糠心。甜果萝贮藏的适宜温度为0℃,空气相对湿度为95%。

    2024-04-25 电议
  • 供应火炬花
    供应火炬花

     

    2024-04-20 电议
1/17 记录数:16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