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杨安川

主营:森林资调查;资源开发;生物科研;森林培育;林业机械;鲜芒果;芒果核;芒果苗;芒果附属品;树番茄开发;云南大叶茶;普洱茶;植物原药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全部供应
  • 供应可可树种子可可果实巧克力原料
    供应可可树种子可可果实巧克

    可可是原产于热带美洲的梧桐科乔木,其果实经过发酵及烘焙后可制成可可粉及巧克力。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热带中美洲居民,尤其是玛雅人及阿兹特克人,已经知道可可豆的用途。他们不但将可可豆做成饮料,更用它作交易媒介。16世纪可可豆传入欧洲,精制成可可粉和巧克力;还提炼出可可脂。可可树遍布热带潮湿的低地,常见于高树的树荫处。树干坚实,高可达12米,叶椭圆形,革质,长至30厘米,枝叶伸展如伞盖。花粉红色,小而有臭味,直接生在枝干上。果实叫可可果,长可达35厘米,直径12厘米,呈卵形,表面有10条脊,黄棕色到紫色。可可果内含种子(即可可豆)20至40粒。豆长约2.5厘米,包于粉红色有粘性的果肉中。可可树栽培4年后,每年每株产果60至70枚。采收后,将可可豆取出,发酵若干天,再经过干燥、除尘、烘焙等一系列加工,研磨后成为浆状,称为可可浆。将巧克力浆再压榨后,可制成可可脂和可可粉,或另加可可脂及其他配料,制成各种巧克力。产地分布产于美洲中部和南部。我国海南和云南南部有栽培。非洲出口较多。形态特征乔木,枝广展,小枝有褐色短柔毛。叶互生,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全缘。聚伞花序簇生于树干或粗枝上。花两性,萼片5枚,粉红色,花冠带黄色。核果椭圆状卵形,红色或黄色。花期近全年。生长习性喜生在湿度高、湿度大、土壤肥沃的环境。要求栽培地区年平均温度22.4-26.7度,月较低平均温度15度,绝对较低温度10度,雨量1400-2000毫米,忌大风和渍水。园林用途可可树花果长年生于主杆和老枝上,果长而大,红色或黄色,很有观赏价值,是热带地区的典型果树。种子是世界著名的饮料原料,也是制巧克力的重要原料。较冷的地区可于温室盆栽。繁殖培育用播种繁

    2019-03-11 电议
  • 供应鸡血李小美国黑布李5-6月水果
    供应鸡血李小美国黑布李5-6

    鸡血李和杏李是同义词,已合并。权威编辑保护杏李.inline-mod-box{width:685px;border:1pxsolid#f0f0f0;padding:1px;font-family:arial;margin-bottom:20px;color:#444;position:relative;zoom:1;background-color:#fff;line-height:0}.inline-mod-boxa{text-decoration:none}.inline-mod-box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inline-mod-box.inner{background-color:#fcfcfc;padding:10px;_padding-bottom:5px}.inline-mod-box.logo-area{float:left;width:24px;margin:08px00}.inline-mod-box.right-area{overflow:hidden;width:630px}.inline-mod-box.main-content{font-size:14px;line-height:16px}.inline-mod-box.refer{font-size:12px;line-height:14px;color:#666;padding:7px000}本词条涉及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知识,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当前内容仅供参考。诚邀更多本领域专家帮助我们共同完善词条,为网民提供更多权威可信的知识。(现在加入)介绍杏李气味独特芳香,果大早实、高产稳产、收获期长,耐贮藏,果树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水果新骄子”。【别名】鸡血李、红李【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杏李PrunussimoniiCarr.,以根及叶入药。秋季采根,晒干;夏季采叶。  树上成熟的杏李【植物形态】杏李乔木高5-8m。树冠金字塔形,直立分枝;老枝紫红色;树皮常有裂痕;小枝浅红色,粗壮,节间短,无毛。叶互生;叶片长1-1.3cm,通常在先端两侧各有1-2个腺体;托叶膜质,线形,边缘有腺,早落;叶片长圆倒卵形或长圆披针形,长7-10cm,宽3-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密圆钝锯齿,两面无毛;侧脉直出呈弧形,基部与主脉呈锐角。花两性;花1-3朵簇生,花梗无毛;花直径1.5-2cm;萼筒钟状,萼片5,长圆形,边缘有腺细齿;花瓣白色,先端圆钝,基部有爪,着生在萼筒边缘;雄蕊多数,花丝长短不等,排成2轮;雌蕊1,心皮无毛。核果扁球形,直径3-6cm,红色,果肉淡黄色,有浓香味,粘核;核小,扁球形,有纵沟。花期6-7月。【性味归经】苦,平。杏李(6张)【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用于吐血,闭经,跌打损伤。【用法用量】0.5~2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植物形态以下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杏李全株杏李花果杏李种间杂交我国目前正处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政府全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广大果农一直企盼有助脱贫致富的优质高档水果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的引进可谓适逢其时。近年,通过国家“948”项目,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从美国引进味帝等7个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该引进项目在国家林业“948”项目中期评估和终期验收中,均获得第一名。7个引进品种经过引种试验栽培后,综合经济性状比目前市场上李、杏品种都有了极大的改善,我国逐步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杏李新品种。杏李新品种的引种成功,不但填补了我国果品品种的一项空白,迅速提高我国鲜果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档次,而且将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和其它林业工程项目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杏李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型首选树种。开发杏李新品种,实现其规模化生产,可提高我国果品的档次和质量,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高档水果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我国优质果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水果产业升级换代,大幅度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杏李栽培技术园址选择杏李杂交新品种适应性比较强,耐旱,耐瘠薄。在浅山丘岭区和平原沙区等都可以建园。为获得早期丰产,园地应选择地势较平坦,排灌条件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PH值5-8的壤土为好。此外,提倡建立绿色无危害水果基地,注意选择园地周边水质和空气良好,土壤没有污染的地块建园。品种选择目前以风味玫瑰、风味皇后、味馨、味帝、恐龙蛋、味王、味厚等品种为宜。定植杏李结束休眠较晚,萌芽较早,栽植时间以落叶后的11月上旬到萌芽前的2月下旬为宜,栽植密度可以采用株行距2m×3m或1m×3m栽植,栽植时挖长、宽、深各80cm的定植穴(或宽深各80cm的定植沟),表土和底土分放,穴施腐熟有机肥20kg,回填时先填表土后填底土,回填深度应低于地表10cm以利于栽后浇水,栽苗时在回填后的大穴中央开挖深宽各20cm的小穴,将苗木根系舒展,放置于穴内,取少量表土回填后,将苗木轻轻上提以利根系充分舒展,踩实后浇透水。苗木栽植深度以浇水沉降后根颈部略高地表5--10cm为宜。若时间伧促或劳力紧张,亦可先定植然后再扩穴改土。授粉树配置为了提高产量,应多品种混栽或配植授粉品种。杏李各品种间适宜授粉树配置为:味馨可以白花授粉;恐龙蛋适宜授粉树为味帝、风味皇后、味厚;味王的适宜授粉树为恐龙蛋、味厚、味帝;风味皇后的适宜授粉树为恐龙蛋、味王;味厚的适宜授粉树为味帝、味王、风味皇后;味帝的适宜授粉树为风味玫瑰、味王;风味玫瑰的授粉树为味帝、味厚;另外亦可选用花期相近的杏或李作相应的授粉品种。各品种与授粉树的配置比例以7:3为宜。整形修剪树形采用自然开心形或两层疏散开心形,主干高40-50cm。杏李生长势强,幼树修剪应以轻剪缓放、疏枝为主,综合应用摘心、环割、拉枝等措施,并配合叶面喷施多效唑,抑制树体旺长,促使形成心芽。生长季节修剪应注意疏除内膛过旺枝及萌蘖枝;秋季拉枝开角,疏除徒长性直立枝、竞争枝;冬季注意疏除重叠枝、过密枝及病虫枝,除了对极细弱花枝短截外,其它强枝一律不短截。结果初期,单株留果量150---250个,盛果期单株留果量500个左右。花果管理杏李开花前应进行复剪,疏除细弱花枝。盛花期放蜂,结合叶面喷施0.3%-0.5%的硼砂加0.3%尿素水可显著提高坐果率。杏李疏果应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一般每隔10cm留一果。果实膨大期株施100-150g硫酸钾复合肥可使果实增重。杏李着色期每隔一周喷一次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能够明显提高含糖量及促进着色。果实采收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树势恢复,同时,可采用叶面喷施500-800倍2-3次的多效唑来控制树体旺长,促使花芽形成。水肥管理杏李不耐水淹,为便于排水,应沿栽植行以树干为中心线,在中心线两侧50cm外开挖深宽各为20cm的沟,同时将土封于树盘下,堆成圆弧形,以利排灌水。每年于花前、花后、幼果膨大期及封冻前各灌水一次,7-8月视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进行排灌水。果实采收后,应加强水肥管理,株施0.5kgN、P、K复合肥,提高树体养分积累量,以促进树势恢复形成充实饱满的花芽。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树行两侧开挖深40cm、宽30cm的沟或槽,株施腐熟有机肥30-50kg或过磷酸钙2-3kg,尿素0.5--1kg。病虫害防治结合冬剪全面清理果园。萌芽前的2月中旬喷一遍石硫合剂,铲除病源。**性穿孔病可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多菌灵、瑞毒霜等交替使用2--3次即可。蚜虫可用氧化乐果、敌敌畏、除虫菊酯等防治,金龟子可采用人工捕捉或用黑光灯、杨柳把浸5%的辛硫磷乳油诱杀。

    2019-03-11 电议
  • 供应蓝花楹种子带壳的Jacarandamimosifoia
    供应蓝花楹种子带壳的Jacara

    蓝花楹是落叶乔木。树冠高大,高12~15米,较高可达20米。二回羽状复叶对生,叶大,羽片通常在15对以上,每一羽片有小叶10~24对,羽状,着生紧密。小叶长椭圆形,长约1cm,全缘,先端锐尖,略被微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钟形,花冠二唇形5裂,长约5cm,蓝紫色,二强雄蕊。 中文学名:蓝花楹别称:含羞草叶蓝花楹、蓝雾树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目:唇形目Lamiales科:紫葳科Bignoniaceae属:蓝花楹属Jacaranda种:蓝花楹Jacarandamimosifoia 基本信息分类【界】植物界Plantae【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唇形目Lamiales 【科】紫葳科Bignoniaceae 【属】蓝花楹属Jacaranda 【种】蓝花楹Jacarandamimosifoia 【别名】含羞草叶蓝花楹、蓝雾树、尖叶蓝花楹 【国内常见地】西昌,在四川凉山州的州府西昌市可看到用于行道美化的蓝花楹,西昌学院校区内也有很多,开花期间非常漂亮。花语在绝望中等待爱情 产地分布原产热带南美洲(巴西),我国两广、云南南部引入栽培。  形态特征花期春末至秋初,开花时叶落尽。蒴果木质,卵球形,稍扁,浅褐色,直径约5cm,种子小而有翅。木材暗褐色。   蓝花楹景观 栽培管理温度与光照蓝花楹原产于美洲热带,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霜雪。适宜生长温度22至30℃,若冬季气温低于15℃,生长则停滞,若低于3至5℃有冷害,夏季气温高于32℃,生长亦受抑制。喜光,能耐半阴。土壤与施肥喜肥沃湿润的沙壤土或壤土,定植时要施足基肥,成活后春秋两季各需追肥1次,每年早春进行一次修剪整枝,老化的植株需施以重剪。盆栽时,可截干或嫁接矮化,并控制浇水及施用氮肥。病虫害防治蓝花楹的病害较少,虫害主要有天牛,如发现树干基部有红褐色粪屑时,可用小刀挑开树皮皮层捕捉幼虫;也可在成虫发生前,在树干基部80厘米以下涂生石灰10份、硫磺1份和食盐的混合液,以防成虫产卵。 生长习性好温暖气候,宜种植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一般中性和微酸性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良好。 繁殖技术蓝花楹用播种、扦插、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繁殖。其蒴果成熟期为11月,采后置于无风处曝晒或堆放,晒干后贮藏至翌年3月,在气温在20℃上下时播种,但种子发芽率仅5%左右。蓝花楹扦插繁殖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选择中熟枝条作插穗,生根率高。蓝花楹的组织培养也较易,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已应用实生苗的茎顶和茎段为外植体,繁殖出了大量试管苗。 园林用途观赏本种为一美丽的观叶、观花树种。世界热带、暖亚热带地区广泛栽作行道树、遮荫树和风景树。我国华南有栽培。木材可制家具. 每年夏、秋两季各开一次花,盛花期满树紫蓝色花朵,十分雅丽清秀,特别是在热带,开蓝花的乔木种类较罕见,所以蓝花楹实为一种难得的珍奇木本花卉。其他经济用途:木质较软,是制作木雕工艺品的好材料。 蓝花楹mimosifolia的第二故乡是zhakarandy澳大利亚,因为它是非常普遍和非常重要的avstralitsev: 1)在城市的格拉夫顿节每年举行Zhakarandy。这种植物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因此,节日的想法-(在10月举行的春季会议) 2)澳大利亚人已经把出生后zhakarandu。在20世纪初,在一些城市甚至在医院发出的正式树苗。 3)澳洲学生考试被称为“树是一棵树。(他们有十月十一月学年结束,开始考试)。这是一个标志-如果拂zhakarandy秋天在他们的头上,这意味着,考试一定会成功。此外,这种树的学生被称为“紫藤恐慌。”如果你还没有花zhakaranda,这意味着,早早地准备考试。如果您已经开花结果-这是为时已晚。 花语(1)代表宁静、深远、犹豫。 (2)在绝望中等待爱情。

    2019-03-11 电议
  • 供应油锯CS4500(图)
    供应油锯CS4500(图)

    使用保养注意要点油锯是二冲程动力,使用中应从动力、切割刀具等方面注意,即可保证机器的正常使用:发动机为二冲程发动机,使用燃油为汽油与机油混合油,混合油配比为:二冲程专用机油:汽油=1:50(普通机油:汽油=1:25)。汽油采用90号以上,机油使用二冲程机油,符号为2T,一定要使用名牌专用机油,严禁使用四冲程机油。建议新机在前30小时配1:40(普通机油1:20),30小时后按正常比例1:50(普通机油1:25)配油,坚决不允许超过1:50(普通机油1:25),否则浓度太稀会造成机器拉缸。请严格按机器附带的配油壶配油,不能按估计随意配油。混合油较好现配现用,严禁使用配好久置的混合油;机器工作前,先低速运行几分钟,看润滑锯链机油,成一油线,再工作.机器工作时,油门放在高速上使用。每工作一箱油后,应休息10分钟,每次工作后清理机器的散垫片,保证散热;火花塞每使用25小时要取下来,用钢丝刷去电极上的尘污,调整电极间隙以0.6[1]-0.7mm为好;空气滤清器每使用25小时去除灰尘,灰尘大应更频繁。泡沫滤芯的清洁采用汽油或洗涤液和清水清洗,挤压凉干,然后浸透机油,挤去多余的机油即可安装。如印有“DONNOTOIL”就不用加机油;消声器每使用50小时,卸下消声器,清理排气口和消声器出口上的积碳。燃料滤清器(吸油头)每25小时去掉杂质。刀具部分新机使用时,应注意锯链的松紧程度,以能推动锯链转动,用手提锯链,导齿与导板平行为宜,使用几分钟后,注意再次张紧锯链.使用安全作业前,周围20米以内,不允许有人或动物走动。一定要检查草地上有没有角铁,石头等杂物,清除草地上的杂物。贮存贮存时,必须清理机体,放掉混合燃料,把汽化器内的燃料烧净;拆下火花塞,向气缸内加入1-2ml二冲程机油,拉动启动器2-3次,装上火花塞油锯在国内大量销售,普及应用在2000年以后,较知名的进口品牌有共立,小松等,国产品牌多为模仿生产进口品牌,这也导致了国内在该行业也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国产油锯由于选材和工艺技术上的差距,因此产品质量上远不及原装进口品牌,价格也就成为国产品牌竞争的较大优势。零下30℃时使用油锯的注意事项一、建议燃油的混合比为20:1到15:1(必须用优质的风冷型二冲程机油进行混合),锯链的润滑机油内应加入10%~30%的柴油(火油或轻油)进行混合后再使用,以保证合适的浓度。其比例应根据锯链的喷出油量及来决定加入程度,但应掌握在10%~30%的范围内。二、怠速时的转速应调为:2500~3000转/分,而常温时怠速转速为2000转/分。二冲程机械燃油混合比一般二冲程机械燃油都用汽机油混合而成(其中机油为二冲程发动机专用机油),配比标准,汽机油比例约为25:1左右,视使用情况而定,若使用中并不是长时间高速运转,则可适当提高浓度,若使用中常保持高速动转,则要适当降低浓度,多放一些机油,保证缸体内部运转部件的正常润滑,但要注意及时拆下消音器,清除排气道中的积炭,以免积炭过多进入缸体,引起拉缸。草皮机清除场地内的所有植物,再测定土壤物理性状和pH值,检查排水和灌溉设施,之后再用圆盘耙或人工的办法改善一下土壤的紧实度,就可以重新播种了。编辑本段高枝油锯的使用方法和保养综述高位树枝修枝锯简称高枝油锯,是园林绿化中修剪树木常用的园林机械之一。它是单人操作难度大、危险性强的一种机械。因此,如何正确使用高枝锯十分重要。下面介绍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供参考。发动机的启动1.启动时,冷车时应将阻风门打开,热车时可不用阻风门,同时手动油泵压5次以上。2.把机器马达支座和钩环着地,在一安全位置放稳,必要时将钩环放在较高位置,取下链条保护装置,链条不能触地或其他物体。3.选择一安全位置站稳,用左手在风机外壳处将机器用力压在地上,拇指在风机外壳下面,脚不要踩在保护管上,也不要跪在机器上面。4.先慢慢拉出启动绳,直到拉不动为止,待弹回后再快速有力地拉出。5.如果化油器调节适当,切割工具链条在怠速位置不能转动。6.空负荷时应将油门扳至怠速或小油门位置,防止发生飞车现象;工作时应大油门。7.油箱中的油全部用完重新加油时,手动油泵较少压5次后,再重新启动。修剪树枝的方法1.修剪时先剪下口,后剪上口,以防夹锯。2.切割时应先剪切下面的树枝。重的或大的树枝要分段切割。3.操作时右手握紧操作手柄,左手在把手上自然握住,手臂尽量伸直。机器与地面构成的角度不能超过60°,但角度也不能过低,否则也不易操作。4.为了避免损坏树皮、机器反弹或锯链被夹住,在剪切粗的树枝时先在下面一侧锯一个卸负荷切口,即用导板的端部下切出一个弧形切口。5.如果树枝的直径超过10厘米,首先进行预切割,在所需切口处约20至30厘米的地方进行卸负荷切口和切断切口,然后用枝锯在此处切断。链锯的使用1.经常检查锯链张紧度,检查和调整时请关闭发动机,戴上保护手套。张紧度适宜的情况是当链条挂在导板下部时,用手可以拉动链条。2.链条上必须总有少许油溅出。每次在工作前都必须检查锯链润滑和润滑油箱的油位。链条无润滑绝对不能工作,如用干燥的链条工作,会导致切割装置损毁。3.绝对不要使用旧机油。旧机油不能满足润滑要求,不适用于链条润滑。4.如果油箱中的油位不降低,可能是润滑输送出现故障。应检查链条润滑,检查油路。通过被污染的滤网也会导致润滑油供应不良。应清洁或更换在油箱和泵连接管道中的润滑油滤网。5.更换安装新链条后,锯链需要2至3分钟的磨合时间。磨合后检查链条张紧度,如有必要重新调节。新的链条较已经用过一段时间的链条相比更需要经常进行张紧。在冷的状态下时锯链必须贴住导板下部,但用手能将锯链在上导板移动。如有必要,再张紧链条。达到工作温度时,锯链膨胀略下垂,在导板下部的传动节不能从链槽中脱出,否则链条会跳槽,需要重新张紧链条。6.链条在工作后一定要放松。链条会在冷却时收缩,没有放松的链条会损坏曲轴和轴承。如果链条是在工作状态下被张紧,那么冷却时链条就会收缩,链条过紧会损坏曲轴和轴承。油品的使用1.汽油只能使用90号以上的无铅汽油。添加汽油时,油箱盖和加油口四周必须在加油前清洁,以免有杂物进入油箱。高枝锯要放置一平坦地方,使油箱盖朝上。加油时不能让汽油洒出来,不能把油箱灌得太满。加油后一定用手尽力拧紧油箱盖。2.机油只能使用优质的二冲程发动机机油,较好使用高枝锯发动机专用的二冲程发动机机油,以保证发动机有较长使用寿命。使用其他二冲程发动机机油时,其型号应达到tc等级质量。质量差的汽油或者机油会损害发动机、密封圈、油道和油箱。3.汽油与机油的混合混合比例:使用高枝锯发动机专用的二冲程发动机机油为1∶50,即1份机油加50份汽油;使用其他符合tc级别的发动机机油为1∶25,即1份机油加25份汽油。混合方法是在一个允许装燃料的油箱内先倒入机油,然后灌进汽油,混合均匀即可。汽油机油混合物会老化,一般配置量不要超过一个月的使用量。要特别注意的是避免汽油与皮肤的直接接触,避免呼吸汽油挥发出来的气体。4.汽油吸油管头要每年定期更换。技术保养1.新出厂的机器从开始使用直到第三次灌油期间为磨合期,使用时不要让发动机无载荷高速运转,以免在磨合期间给发动机带来额外负担。在磨合阶段必须使所有的可动部件互相调整,在驱动部件之间会有较大摩擦阻力。一般高枝锯发动机在经过5至15次灌油后达到较大功率。2.工作期间长时间全负荷作业后,让发动机做短时间空转,让冷却气流带走大部分热量,使驱动装置部件(点火装置、化油器)不至于因为热量积聚带来不良后果。3.空气滤清器的保养。将风门调至阻风门位置,以免脏物进入进气管。把泡沫过滤器放置在干净非易燃清洁液(如热肥皂水)中清洗并晾干。更换毡过滤器,不太脏时可轻轻敲一下或吹一下,但不能清洗毡过滤器。注意,损坏的滤芯必须更换。安装时应注意将毡过滤器带标记的一面朝里装入过滤器外壳中。4.火花塞的检查。如果出现发动机功率不足,启动困难或者空转故障时,首先检查火花塞。清洁已被污染的火花塞,检查电极距离,正确距离是0.5毫米,必要时调整。为了避免火花产生和火灾危险,如果火花塞有分开的接头一定要将螺母旋到螺纹上并旋紧,将火花塞插头紧紧压在火花塞上。机器的保管如果3个月以上不使用高枝锯,则要按以下方法保管。1.在通风处放空汽油箱,并清洁。2.放干化油器,否则化油器泵膜会粘住,影响下次启动。3.取下锯链和导板,清洁并检查。4.彻底清洁整台机器,特别是汽缸散热片和空气滤清器。5.如使用链条润滑油,要将润滑油箱灌满。6.机器放置在干燥安全处保管,以防无关人员接触(如小孩)。安全操作规程1.按规定穿工作服和戴相应劳保用品,如头盔、防护眼镜、手套、工作鞋等,还应穿颜色鲜艳的背心。2.机器运输中应关闭发动机。3.加油前必须关闭发动机。工作中热机无燃油时,应在停机15分钟,发动机冷却后再加油。4.起动前检查高枝锯的操作安全状况。5.起动高枝锯时,必须与加油地点保持三米以上的距离。不要在密闭的房间使用高枝锯。6.不要在使用机器时或在机器附近吸烟,防止产生火灾。7.工作时一定要用两只手抓稳高枝锯,必须站稳,注意滑倒危

    2019-03-11 电议
  • 供应云南松青松、飞松、吃松、长毛松种子seeds
    供应云南松青松、飞松、吃松

    云南松(原变种)图版18青松、飞松、吃松、长毛松(云南)var.yunnanensis乔木,高达30米,胸径1米;树皮褐灰色,深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鳞状块片脱落;一年生枝粗壮,淡红褐色,无毛;二、三年生小枝小的苞片状鳞叶常脱落,露出红褐色内皮;冬芽圆锥状卵圆形,粗大,红褐色,无树脂,芽鳞披针形,先端散开或部分反卷,边缘有白色丝状毛齿。针叶通常3针一束,极少2针一束,长10—30厘米,径约1.2毫米,柔软,稍下垂,常在枝上宿存三年;横切面扇状三角形或半圆形,树脂道4—5个,中生与边生并存(中生者通常位于角部);叶鞘宿存。球果圆锥状卵圆形,长5—11厘米,梗长约5毫米,熟时栗褐色或黄褐色;鳞盾通常肥厚隆起,稀反卷,有横脊;鳞脐微凹或微隆起,有短刺;种子近卵圆形或倒卵形,微扁,长4—5毫米,连翅长1.6—1.9厘米。花期4—5月,果期翌年10—11月。分布甚广,东至富宁、南至蒙自及普洱,西至腾冲,北至中甸以北。其中以金沙江中游、南盘江中下游及元江上游较为密集,垂直分布自海拔1000米至2800(—3000)米,多组成纯林或与华山松,云南油杉,旱冬瓜(Alnusnepalensis)及栎类树种组成混交林,生长良好。西藏东南部、四川泸定、天全以南,贵州毕节以西,广西凌乐、天峨、南丹、上思等地也都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鹤庆大坪子。适合于酸性红壤或黄壤,喜光,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为荒山荒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容易天然更新。在强石灰性土壤及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不良。适合人工造林或飞机播种造林。树干通常扭曲,心边材区别略明显,边材宽,黄褐色,心材黄褐色,带红色或红褐色,材质轻软细密,多数纹理扭曲,力学性质不均,易翘裂变形,富松脂;可作一般建筑、家具或纤维工业用材。树干可割取松脂,松脂中松香含量占70—75%,松节油含量20—23%;树根可培养茯苓;树皮可提取栲胶;松针可提炼松针油;木材干馏可得多种化工产品。松脂、松节油、枝、叶、幼果、松花粉等均可药用。云南松与菲律宾所产的岛松(PinusinsularisEndl.)和缅甸产的卡西亚松(P.kesiyaRoyleexGord.)的针叶均为3针一束,球果外形亦相似,有人主张三者合并,或将岛松与卡西亚松合并用P.insularisEndl.学名。

    2019-03-11 电议
  • 3WZ-6高压动力喷雾机
    3WZ-6高压动力喷雾机

    型号3WZ-6型式单缸、风冷、二冲程、柱塞式药箱容积(L)25油箱容积(L)0.7喷雾压力(kg/cm2)15-25流量(l/min)8射程(m)≥15柱塞直径(mm)18配套动力1E34F额定功率/转速(KW/r/min)0.75/7500点火方式:无触点点火燃油汽油、机油容积混合比20-25:1启动方式:反冲启动净重(kg):10包装尺寸(mm)350×330×420

    2019-03-11 电议
  • 供应梅花种子Prunusmumeseeds
    供应梅花种子Prunusmumeseed

    梅花(méihuā),梅树的花,寒冬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为南京、武汉、无锡、南投、鄂州、梅州、丹江口等地市花。另指雪花名色的一种,因形似梅花,故得名。此外指梅花纸帐;《梅花落》的省称;扬州梅花岭的省称;扑克牌的四种花色之一;梅花奖:全称“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较高奖项;梅花牌手表。产地瑞士等。另有咏梅古今诗词。 中文学名:梅花拉丁学名:Prunusmume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蔷薇目科:蔷薇科亚科:梅亚科属:李属亚属:李亚属种:梅 简介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目前大品种有30多个,下属小品种有300多个,一般花期在2~3个月左右。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梅、红梅、照水梅、绿萼梅、大红梅、玉蝶梅、洒金梅等型。其中宫粉梅较为普遍,花瓣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梅花瓣紫白;绿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每至寒冬,成片的梅花疏枝缀玉,缤纷怒放,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绿如碧玉,形成梅海凝云的壮观景象,煞是好看。 种类综述1、品字梅型: 典型的一花三果品种,现仅1种。即品字梅。 2、小细梅型: 花小至特小,白、黄或红色,径7~22mm,单瓣,偶无瓣,果小,叶亦小。 小细梅型的梅花品种有北京小梅、磨山小梅、梅州小梅、黄金梅等。 3、江梅型: 花单瓣,呈红、粉、白等色,萼绛紫色或在绿底上洒晕。 主要品种有江梅、雪梅、六瓣、六瓣红、星湖小花、长蕊单粉、单粉、淡寒红、日寒红、粉寒红、福寿梅、雪月花、芳流阁等。 4、宫粉型: 花复瓣至重瓣,呈深红或浅之粉红。 主要品种有大羽、扣瓣大红、老人美大红、小欧宫粉、复瓣小宫粉、粉皮宫粉、粉朱、粉羽、粉晕宫粉、蔡山宫粉、曹溪宫粉、川西小粉、重瓣粉口、台阁宫粉、傅粉、黄岩粉、虎丘晚粉、玉露宫粉、金殿粉、晚碗宫粉、清明晚粉、淡桃粉、龙潭粉、潮塘宫粉、重瓣粉朱、红艳宫粉、华南宫粉、华农宫粉、华农晚粉、徽州台粉、江砂宫粉、莲湖粉、莲湖淡粉、绿枝宫粉、泉州宫粉、雪海宫粉等。 5、绿萼型: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白色或初开时为淡绿色,萼绿色,小枝青绿而无紫晕。 主要品种有变绿萼、台阁绿萼、长蕊变绿萼、二绿萼、复瓣绿萼、六绿萼、小绿萼、金钱绿萼、米单绿、长蕊单绿、单瓣绿萼等。 6、玉蝶型: 花复瓣或重瓣,纯白色。 主要品种有北京玉蝶、扣子玉蝶、华农玉蝶、徽州檀香、紫蒂白、素白台阁、青芝玉蝶、小玉蝶、三轮玉蝶、荷花玉蝶、徽州白玉蝶、吴阳玉蝶、玉台照水、紫蒂白照水等。 7、朱砂型: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花紫红色,萼酱紫色,木质部浅暗紫红色为其主要特征。 主要品种有乌羽玉、常熟墨、骨里红、舞朱砂、台阁朱砂、徽州骨红、铁骨红、多萼朱砂、千瓣朱砂、南京红须、粉红朱砂、细枝朱砂、水朱砂、白须朱砂、江南朱砂、早种朱砂、单瓣朱砂、淡晕朱砂、骨红照水、红千鸟、几夜寝觉、千台朱砂、桃红朱砂、银边飞朱砂、银边台阁朱砂等。 8、黄香型: 花复瓣或重瓣,淡黄色或近白色,花心微黄,萼绛紫色。 主要品种有黄山黄香、曹王黄香、单瓣黄香、南京复黄香等。 9、洒金型: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一树上有红、白两色或水红色条纹斑点的花朵。 主要品种有昆明小跳枝、晚跳枝、复瓣跳枝、单瓣跳枝、米单跳枝等。品种种类梅花相传到现在,已是花繁品茂,主要分为两种,一为花梅、一为果梅;梅花以观赏为目的,经陈俊愉教授研究,1962年时已有231个品种,而且还在不断创新中,按其生长姿态分有直脚梅类、杏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按花型花色分,有宫粉型、红梅型、玉蝶型、朱砂型、绿萼型和洒金型等。其中宫粉型梅较为普遍,品种较多。玉蝶型别有风韵,绿萼型香味较浓,尤以成都的“金钱绿萼”为好。果梅-主要采其果实即梅子食用,花较小,可分青梅、白梅、花梅、乌梅等。台湾地区梅花分布以嘉义县梅山乡梅花较著名、南投县栽植之梅树,以采摘青梅,制成各类梅子畅销各地。 梅是中国的特产。她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脯梅”、“元梅”已有2150年的历史。公元前2世纪引种到了朝鲜,8世纪便引种到了日本。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也有有志之士在栽培研究。 梅按种型分为三个种系,分别为真梅种系、杏梅种系、樱李梅种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 较好类叫直枝梅类。枝直上或斜生。这是梅家族中历史较悠久,成员较繁茂的一类,下分品字梅、宫粉等9种。 第二类名为垂枝梅类。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类名为龙游梅类。枝天然扭曲如龙游,仅1类(龙游梅类)1型(玉蝶龙游型)。 第四类名为杏梅。乃梅与杏(山杏)之种间杂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花、叶、枝居于梅杏之间,’杏梅类’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肿大。下有单瓣杏梅型及春后型。 第五类是樱李梅类,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紫叶红花,重瓣大朵,抗寒。 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以一种鲜花来寓喻某种情怀,这在文明民族中是一种共有的现象。但用梅花来寄托多种情思,这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是绝无仅有的。 梅花原产中国,现在中国已栽培应用的梅花品种有300个以上,并仍有野梅分布于山间。野梅以西南山区,尤其是滇、川两省为分布中心,井东延至鄂西地区。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红梅、照水梅、绿萼、大红、玉蝶洒金等型。其中宫粉较为普遍,花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型花紫白;绿萼型花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分类按观赏性分类品系 (一)三大系:1、真梅系;2、杏梅系;3、樱李梅系。 (二)五大类:1、直枝梅类;2、垂枝梅类;3、龙游梅类;4、杏梅类;5、樱李梅类。 (三)19个型别:1、直枝梅类分品字梅型、小细梅型、江梅型、宫粉型、绿萼型、玉蝶型、朱砂型、黄香型、洒金型;2、垂枝梅类分粉花垂枝型、五宝垂枝型、残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红垂枝型;3、龙游梅类分玉蝶龙游型;4、杏梅类分单瓣杏梅型和春后型;5、樱李梅类分美人梅型。按生态学分类中国境内有一些历史悠久、比较为人所知的古梅:其中有代表的是楚梅、晋梅、隋梅、唐梅和宋梅,有五大古梅之说。 楚梅:在湖北沙市章华寺内。据传为楚灵王所植。如此算起至今已历2500余年,可称较古的古梅了。 晋梅:在湖北黄梅江心寺内。据传为东晋名僧支遁和尚亲手所栽,距今已有1600余年。冬末春初梅开两度,人称“二度梅”(还有一个说法,因整个花期历冬春两季而得二度梅的之名)。原木已枯,现存为近年後发的新枝。 隋梅: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相传为佛教天台寺创始人智者大师的弟子灌顶法师所种,距今已有1300多年。 唐梅:现在有两棵古梅并称“唐梅”。一在浙江超山大明堂院内,相传种於唐朝开元年间。一在云南昆明黑水祠内,相传为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道安和尚手植。 宋梅:在浙江超山报慈寺。一般梅花都是五瓣,这株宋梅却是六瓣,甚是稀奇。按原产地分类梅花原产中国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野梅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即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地区,其中台湾省以台南县楠西乡梅岭风景区、南投县信义乡较多。为落叶乔木。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广西等高海拔地区均有野梅分布。栽培的梅花在黄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经杂交育种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获成功,梅花喜温暖稍带湿润的气候,喜阳略耐荫,不畏寒,土质以轻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质较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长易生刺。四川的成都,自古以梅花著称,宋代诗人陆游《咏梅花》诗:“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梅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有时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学名为Prunusmume。梅花原产于中国,后来引种到韩国与日本,又从日本传播到西方国家,而梅花的学名实际上是日语的发音,这个发音据说是来自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对梅花一词的发音。 此外,梅花与蜡梅是两种完全没有关系的植物。梅花属蔷薇科,腊梅属蜡梅科。蜡梅高较高仅三米,且花多为黄色。果为瘦纺锤型,这与梅花都是不同的。蜡梅为黄颜色,而梅花为白色、粉红色、红色。蜡梅在初冬开放,而梅花是开在初春,两者相差一个季度。蜡梅香味浓烈,而梅花香味清甜。此外,蜡梅的“蜡”质感很强,梅花的“纸”质感很强,简单说就是蜡梅的花瓣比较硬,梅花的花瓣比较软。 Ume(梅)是亚洲梅树(蔷薇科李属)的日本名称。作为赏花树种被广泛种植,果实可以食用。虽然被称为梅,但实际上在分类上更接近於杏属。还有一种日本梅被称做sumomo。 在日本,梅的花期在晚冬,也就是一月下旬及二月份,先花後叶。花五瓣,直径1~3厘米。花野生型为白色,有玫瑰红及深红等人工变种。叶在花落之後很快抽出。叶椭圆型,叶尖箭形。果实于初夏成熟,也就是日本的六月。因为果实成熟时期恰逢中国江南雨季,所以这种时期又被称为梅雨季节。果实圆形,自柄至尖部有一道浅槽。果皮绿色,采摘后逐渐转黄,并可能呈现红色,此时表明果实已经成熟。果肉呈黄色。 日本:4世纪伴随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在日本广有种植 西方:除新西兰略有分布外,欧美少有种植 形态株高约5~10米,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梅花为落叶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叶卵形或圆卵形,叶缘有细齿,花芽着生在长枝的叶腋间,每节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红,也有重瓣品种。(如图)茎梅花是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枝常具刺,树冠呈不正圆头形。枝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或以绿为底色,无毛。果核果近球形,有沟,直径约1~3厘米,密被短柔毛,味酸,绿色,4~6月果熟时多变为黄色或黄绿色亦有品种为红色和绿色等;味酸,可食用,可用来做梅干、梅酱、话梅、酸梅汤、梅酒等,亦可入药。梅花酒在日本和韩国广受欢迎。其味甘甜,有顺气的功能,是优良的果酒。话梅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食品。话梅是将梅子与糖、盐、甘草在一起腌制后晒干而成的。话梅还可以用来做成话梅糖等食品。花梅花可分为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直径1~3厘米,萼筒钟状,有短柔毛,裂片卵形;花瓣5枚,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子房密被柔毛,罕为2~5(离心皮)或缺如,子房上位,花柱长。 梅花的总品种达300多种。适宜观赏的梅花种类包括大红梅、台阁梅、照水梅、绿萼梅、龙游梅等品种。观赏类梅花多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浅绿色。中国西南地区12月至次年1月,华中地区2~3月,华北地区3~4月开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终花15~20日。 梅花属于长寿花卉,即使是在家盆栽,也经常可以养到十年以上。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朝所植梅花,至今仍吐芬芳。 梅花虽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但土质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为佳。幼苗可用园土或腐叶土培植。梅花对水分敏感,虽喜湿润但怕涝。若盆土长期过湿会导致落叶黄叶。梅花不喜大肥,在生长期只需施少量稀薄肥水。梅花可耐-15度的温度。梅花以嫁接繁殖为主,播种、压条、扦插也可。砧木以实生梅苗或杏、桃为主。梅花通常不易染病,但也有一些病害,如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胶病、干腐流胶病等。蚜虫对梅花常有危害。但不可使用乐果杀虫,其会对梅花产生药害而导致落叶。此外,还有一种梅花盆景,名为梅桩。 栽培综述梅花,在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苍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较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梅花冰清玉洁,纯贞高雅,是冬春之季观赏的重要花卉。它可成片丛植也可作盆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环境。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也可制成话梅、梅干等各式蜜饯和梅酱、梅膏等物。果子入药,具有解热镇咳、驱虫止痢的功效;花、根入药,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另外,果及树皮还可制作染料;树干材质优良,纹理细腻,是用于手工艺雕刻的重要材料。栽培史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礼记·内则》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周南》云:"摽有梅,其实七兮!"在《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梅。上述古书的记载说明,古时梅子是代酪作为调味品的,系祭祀、烹调和馈赠等不可或缺东西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成为家梅---果梅。1975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说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 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这时的梅花品种,当系既观花又结实的兼用品种,恐属江梅、官粉两型,而在梅子一边洒上红晕。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可见约在2000年前,梅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 到了南北朝(公元420~589年),艺梅、赏梅、咏梅之风更盛,“梅于是时始以花闻天下”(南宋杨万里《和梅诗序》)。《金陵志》载:宋武帝(即刘裕,公元420~422年在位)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此时文人咏梅、写梅的甚多,如宋代的鲍照有《梅花落》诗,梁代的萧纲(简文帝)有《梅花赋》,何逊有《扬州法曹梅花盛开》等诗,阴铿有《咏雪里梅》等诗,陈代的苏子卿、北周的庚信,也都有咏梅之作。 隋(581~618年)、唐(618~907年)至五代(902~963年),是艺梅渐盛时期。 据说,在隋唐之际,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主章安大师(561~632年)曾于寺前手植梅树。唐代名臣宋景作《梅花赋》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等贷语。而李(白)·杜(甫)、柳(宗元)、白(居易)等,也多有咏梅名诗。根据诗文记载来看,隋、唐、五代时的梅花品种,主要属江梅型·官粉型。在四川,唐时始有朱砂型品种出现,当时称"红梅"。《全唐诗话》载:"蜀州郡阁有红梅数株"。今日崇庆县(即古蜀州)朱砂型品种既多且好,显然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宋,元400年(960~1368年),是中国古代艺梅的兴盛时期。除梅花诗词及梅文外,梅画·梅书也纷纷问世。同时,艺梅技艺大有提高,花色品种显著增多。宋代梅诗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方回《瀛奎律髓》中,别出"梅花"为一类。梅词也多佳作。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鹤,号称梅妻鹤子"。其梅花诗词甚多,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诗句,更是传神佳句。余如北宋的苏轼、秦观、王安石等,南宋的陆游、陈亮、范成大等,皆多梅花诗词传世。商宋范成大著《梅谱》(约1186年),搜集梅花品种12个,还介绍了繁殖栽培方法等,这是中国、也是全世界较好部艺梅专著。书中除介绍江梅型、宫粉型、朱砂型外,还介绍了前所未有的"玉碟型"(即"重叶梅")"绿萼型"、"单杏型"。属杏梅系杏梅类)、黄香型(即百叶湘梅,属黄香梅类)和旱梅型(花期特早,国内已不多见),等等。此外,周叙《洛阳花木记》(1082年),记载了朱砂型(红梅)等品种。而张磁的(功甫)《梅品》(1185年)与宋伯仁《榜花喜神谱》(1239年)等,则为有关梅花欣赏与诗、画的专著。 元代有个爱梅、咏梅、画梅成癖的王冕,在九旦山植梅千株。其《墨梅》画、诗,皆远近闻名。赵孟兆、杨维桢、谢宗可、僧明本等,俱有名诗咏梅。现昆明温泉对岸的曹溪寺内有一株700多年前生的元梅·老态龙钟,虹曲万状,仍年年开花、结实。 明、清时;艺梅规模与水平续有进展,品种也不断增多。明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年),记载梅花品种达19个之多,并分成白梅、红梅、异品3大类。刘世儒的《梅诸》,汪怠孝的《梅史》,皆记梅花,资料甚丰。明代咏梅之风有增无减,杨慎、焦宏、高启、唐寅诸名家,俱有梅花诗;徐渭、姚涞、刘基等,则均有梅花文赋。清陈昊子的《花镇》(1688年),记有梅花品种21个,而其中的‘台阁’梅、‘照水’梅,均为前所未有的新品种。当时苏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以植梅成林而闻名。龚自珍(1792~1841年)的《病梅馆记〉云:"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重修成都县志》(1873年)记载‘旱梅’、白梅、官春梅、‘照水’梅、‘朱砂’梅、‘绿萼’梅等甚详。当时,咏梅的书、文、画,争相出世,"扬州八怪"中咏梅、画梅的名家,如金农、李方膺,为世人知晓。  技术 1.栽植在南方可地栽,在黄河流域耐寒品种也可地栽,但在北方寒冷地区则应盆栽室内越冬。在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为提高成活率,应避免损伤根系,带土团移栽。地栽应选在背风向阳的地方。盆栽选用腐叶土3份、园土3份、河沙2份、腐熟的厩肥2份均匀混合后的培养土。栽后浇1次透水。放庇荫处养护,待恢复生长后移至阳光下正常管理。 2.光照与温度喜温暖和充足的光照。除杏梅系品种能耐-25℃低温外,一般耐-10℃低温。耐高温,在40℃条件下也能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6~23℃地区生长发育较好。对温度非常敏感,在早春平均气温达-5~7℃时开花,若遇低温,开花期延后,若开花时遇低温,则花期可延长。生长期应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若处在庇荫环境,光照不足,则生长瘦弱,开花稀少。冬季不要入室过早,以11月下旬入室为宜,使花芽分化克分经过春化阶段。冬季应放在室内向阳处,温度保持5℃左右。 3.浇水与施肥生长期应注意浇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偏于状态,既不能积水,也小能过湿过干,浇水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一般天阴、温度低时少浇水,否则多浇水。夏季每天可浇2次,春秋季每天浇1次,冬季则干透浇透。施肥也合理,栽植前施好基肥,同时搀入少量磷酸二氢钾,花前再施1次磷酸二氢钾,花施1次腐熟的饼肥,补充营养。6月还可施1次复合肥,以促进花芽分化。秋季落叶后,施1次有机肥,如腐熟的粪肥等。 4.整形修剪地栽梅花整形修剪时间可于花后20天内进行。以自然树形为主,剪去交叉枝、直立枝、干枯枝、过密枝等,对侧枝进行短截,以促进花繁叶茂。盆栽梅花上盆后要进行重剪,为制作盆景打基础。通常以梅桩作景,嫁接各种姿态的梅花。保持一定的温度,春节可见梅花盛开。若想“五一”开花,则需保持温度0~5℃并湿润的环境,4月上旬移出室外,置丁阳光允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养护,即可“五一”前后见花。 5.花期控制盆栽梅花一般为家庭观赏。冬季落叶后置于室内,温度保持在0~5℃,元旦后逐渐加温至5~10℃,并日充分接受光照,经常向枝条喷水,水湿应与室温接近。园艺学在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在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溥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氨基酸,苍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取较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 人工栽培 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应于阳坡或半阳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长期间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6月底至7月初),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肥,促进花芽分化。梅花适作盆景栽培。将地栽培数年后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软松肥沃,栽前栽后均要整形和修剪。病虫害梅花病害种类很多,较常见的有白粉病、缩叶病、炭疽病等。 (1)白粉病。此病常在湿度大、温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发生。早春三月,梅花萌芽时,嫩芽和新叶易受病菌侵染,受害部位会出现很薄的白粉层,接着白粉层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或黄色颗粒,后期叶片变黄而枯死。 (2)缩叶病。可喷洒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亦可喷洒1%波尔多液,每隔一星期喷一次,3~4次即可治愈。 (3)炭疽病。病发初期可喷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喷代森锌600倍液防治。发现其他各种病时,喷洒上述两种药液亦可见效。 价值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首先指出梅的药用价值:“梅实味酸平,主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乌梅之分。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即记载了这种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时摘取,夜以盐汁渍之,昼则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乌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时摘取,笼盛,于突上熏之,令干即成矣。”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认为:乌梅能“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白梅则“治中风惊痫,喉痹痰厥僵仆,牙关紧闭者,取梅肉揩擦牙龈,涎出即开。又治泻痢烦渴,霍乱吐下,下血血崩。”由此可见梅的药用范围很广。近代医学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黄疸。乌梅肉具敛肺涩肠,杀虫生津功能,并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梅花主含挥发油,苯**、异丁香油酚、苯甲酸。乌梅主含柠檬酸、谷甾醇,成熟后含氢氰酸。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伤寒、副伤寒、痢疾、结核等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减少豚鼠蛋白质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 此外,梅花可提取芳香油,据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海澄人善蒸梅及蔷薇露,取之如烧酒法,每酒一壶滴露少许便芳香。”古人根据芳香油与水的沸点不同,利用分馏技术,将芳香油提取出来,用作食品的添加剂。 药用梅花主要是: FlosMume (英)PlumBlossom 【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c.的花蕾。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小枝多绿色,枝端尖刺状,无毛,叶互生,宽卵形至卵形,长4~10cm,宽3~5.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下面色较浅,嫩时两面有毛,老时仅下面脉上有柔毛;叶柄有毛,托叶早落。花1~2朵簇生,先叶开放,有香气,萼片5,常带紫红色,花后常不反折;花瓣5,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的重瓣;雄蕊多数,心皮1,密被短柔毛。核果近球形,两边扁,有纵沟,直径2~3cm,熟时黄色,有短柔毛。花期3月,果期5~6月。 全国有栽培。观赏价值梅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趋向、情感脉络和道德标准。梅花是中华民族之魂,尊为“国花”,理所当然。梅花自身的形态之美 引起人们注意的首先是事物的外貌形态,梅花的色、香、形三方面,个性明显,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中国美学又十分强调“以形写神”、“神采为上”,因此总有浪漫的想象与精妙的比喻,使之神采活现。 色 梅花色彩众多,而人们偏爱白、红、黄三色。尤其白色,冰清玉洁与冰雪相和谐。“冰花”、“寒玉”和“白雪”等比喻应运而生: “冰花个个团如玉”。 “姑射仙人冰雪肤”。 “一枝寒玉澹春晖”。 香 梅花的香,有“清”、“幽”的特点: “天与清香似有私”。 “风递幽香去”。 而中国人以其细腻、微妙和丰富的审美感受,浮想联翩,将嗅觉的感受转向视觉、味觉和触觉。“孤”“暗”、“酸”乃至“冷”的感觉纷至沓来: “孤香粘袖李须饶”。 “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点酸香冷到梅”。 形态 梅花的形态可用:“疏”、“瘦”、“古”三个字来概括。“疏”不仅指出梅花的疏密程度,而且与中国人“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的审美习惯相一致: “疏影横斜水清浅”。 “疏枝横玉瘦”。 “瘦”也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美,“书贵瘦硬方通神”(杜甫诗),“瘦骨清相”是魏晋风度的典型形象。 “尚馀孤瘦雪霜姿”。 “蕊寒枝瘦凛冰霜”。 “古”指梅花历数百年风欺雪侮而产生的“柯如青铜根如石”的刚强、沉雄和坚毅之美。 “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 “铁干铜皮碧玉枝”。 古到极至,老干虬龙,欲腾空而起: “他年长就铁龙干”。 以上诗句中,描述梅枝之横斜、铁龙,虽出于美学要求,但也道出了植物学特性。因为梅花在品种分类系统中,其枝型可分为直枝、垂枝和龙游三类。 梅花与其他景物组合共造意境之美 中国人在创造梅花美学时,除体现梅花自身的形态美之外,还借助与其他景物的组合,创造更丰富、广阔的意境之美。所谓意境是由客观景物的诱发而在人们心中产生的境象。物以类聚,与梅花组合的景物也超脱不凡,充满诗情画意。 与水石、雪月等自然景物的组合 水是生命之源,“智者乐水”,“山无水而不活”。梅花开时,溪水浅而清,与高洁、疏瘦的梅花有一致的审美意向。在清亮柔缓的溪水映照下,梅花更加坚劲突出。 “水边篱落忽横枝”。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梅花草棘间”。 石为大地之骨,其坚贞、刚硬与梅花同格。 “又道寒岩放早梅”。 巨石为崖,将梅花置于幽崖空谷之中,意境更加清幽、气势更为宏大: “幽崖斑白点疏条”。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雪是纯洁的化身、严寒的使者,雪为梅花铺开了宣纸般的银白世界。 “冰雪林中着此身”。 “梅花欢喜漫天雪”。 因雪与白梅在色彩和形状上非常相象,诗人常以此来大做文章。有时故意将两者相混淆: 邀月为伍,是园林借景理论在梅花美学中的大手笔体现: “庭空月无影,梦暖雪生香”。 “一枝清冷月明中”。 与松竹、水仙等植物的组合 梅与“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的松与“凌霜雪、节独完”的竹合称“岁寒三友”,它们相互聚首,当是情理中的事了。 “松篁晚节应同操”。 “自是岁寒松竹伴”。 “予交三君子,气韵各有适,及其风雪中,同凛岁寒色”。 开花“早于桃李晚于梅”的水仙,以其凌波仙骨与梅花气味相投: “一树梅花伴水仙”。 与鹤、雀等鸟禽的组合 “羽毛似雪无瑕点”的白鹤,因林逋“梅妻鹤子”的佳话,而与梅结下不解之缘: “花落不随流水去,鹤归常带白云来”。 “笑问梅花肯妻我,我将抱鹤家西湖”。 为了表现天寒地冻的程度和歌颂梅花凌寒不惧的品质,诗人画家常以寒禽的畏缩哆嗦来进行反衬,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 孤清高洁 梅花的孤清高洁,与隐士高人崇尚的“遗世独立”品格相吻合。 凌寒报春 梅花凌寒不惧,报天下春然后隐去,直是仁人志士的化身了。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的这种“寒彻骨”经历,既包含革命者的乐观精神,又具有植物学属性。因为梅花在满足了开花所必需的需冷量(0℃~2℃)充分休眠之后,才会开花。 天人合一 中国哲人意识到人的伦理道德与自然规律有一种内在的密切联系,两者在本质上是互相渗透、协调一致的。因此总是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去寻找美。梅花是草木中的杰出代表,她蕴含着自然的运动规律: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 “数点梅花天地心”。 中国诗人不满足于以旁观者身份欣赏自然,有时干脆“上下与天地同流”,将自身溶于自然之中: “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 “还疑孤影是前身”。 对梅花之美的发掘愈深,愈加体会到其与中国的哲学、伦理学、美学、文学和绘画等学科联系的紧密程度。审美是发动于客观存在,升华于主观创造的一个有机整体的流动过程。此文虽挂一漏万,但若能扩展审美之门,放飞我们的愿望、情感和理想,则这种认识意义得益的不仅是梅花,而且是一切艺术的了。

    2019-03-11 电议
  • 供应羊蹄甲白露花大树
    供应羊蹄甲白露花大树

    羊蹄甲,为豆科乔木或直立灌木植物,高7-10米;树皮厚,近光滑,灰色至暗褐色。羊蹄甲与香港市花红花羊蹄甲很相近,容易混淆,属豆科,该种花淡红色,花后结荚与后者花紫红,花后不结荚相区别。该种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常作行道树植路边。药材羊蹄甲为同属植物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L.)植物别名羊蹄甲,以根、树皮,叶及花入药。出自《全国中药材汇编》,根、树皮全年可采,叶及花夏季采,晒干。具有健脾燥湿、消炎止血等功效。此外它还有其文化意蕴,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席慕容、秦牧在其散文诗做了出神入画抒情描述。                            

    2019-03-11 电议
  • 供应喜树种子CamptothecaDecneseeds云南
    供应喜树种子CamptothecaDec

    喜树  喜树喜树是一种暖地速生树种。喜光,不耐严寒干燥。需土层深厚,湿润而肥沃的土壤,在干旱瘠薄地种植,生长痩长,发育不良。深根性,萌芽率强。较耐水湿,在酸性、中性、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在石灰岩风化土及冲积土生长良好。 目录基本资料分布情况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景观用途医用喜树碱医用喜树果栽培基本资料植物名称:喜树[1]分布地区:我国特有。分布于长江以南、海拔1000m以下的林边和溪边。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落叶乔木类观赏分类: 荫木类高度范围: 30(M)形态特征喜树属CamptothecaDecne.落叶乔木。叶互生,全缘。头状花序近于球形,生于花梗顶端,花杂性,花萼杯状,上部5齿裂,花瓣5枚,雄蕊10枚,排成2轮,花药4室,子房下位,在雄花中不发育,在雌花及两性花   中发育良好,1室具1枚下垂的胚珠,花柱上段常分枝。翅果,顶端截平,具宿存的花盘;种子1枚。喜树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树干端直;枝条伸展,树皮灰色或浅灰色,有稀疏圆形或卵形皮孔。叶互生,纸质,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0—26厘米,宽6—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上面亮绿色,嫩时叶脉上被短柔毛,其后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稀疏短柔毛,侧脉显着,10—12对,弧形平行,全缘,叶柄带红色,长1.5—3厘米,嫩时被柔毛,其后无毛。头状花序近于球形,顶生或腋生,顶生的花序具雌花,腋生的花序具雄花,总花梗长4—6厘米;花杂性,同株,苞片3枚,三角状卵形;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齿状;花瓣5枚,淡绿色,长圆形或长圆卵形,长2毫米,早落;花盘显着,微裂;雄蕊10枚,外轮5枚,较长,常伸出花冠外,内轮5枚较短,花丝细长,无毛,花药4室;子房在两性花中发育良好,下位,花柱无毛,长4毫米,顶端分2支。翅果长圆形,长2—2.5厘米,顶端具宿存的花盘,两侧具窄翅,着生于近球形的头状果序上。生长习性花期7月,果熟期11月。   暖地速生树种。喜光,不耐严寒干燥。需土层深厚,湿润而肥沃的土壤,在干旱瘠薄地种植,生长痩长,发育不良。深根性,萌芽率强。较耐水湿,在酸性、中性、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在石灰岩风化土及冲积土生长良好。将种子取出与1/3新鲜河沙混合均匀,放入花盆进行催芽,注意保持湿润,并经常翻动,使种子受热均匀,待有80%的种子开始露白时即可播种。在山东喜树的较佳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 喜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不耐干旱、瘠薄,选择育苗地时较好选沙壤或壤土地育苗。要求土壤肥沃,湿润,必须具有水源充足或有水浇条件的地段。育苗前要施足基肥并浇透水一遍,然后进行整地作床,畦宽80厘米,长度不限。播种主要采用条播和撒播两种方法,每1/15公顷(1亩)播种500-1500克。条播时,先开条沟,沟深3-5厘米,然后用0.3%的硫酸亚铁溶液浇入沟内消毒,随后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厚度为1-2厘米。撒播时,先浇0.3%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床面消毒,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覆土厚度0.5-2厘米。较后,搭上塑料拱棚,随后观察出苗情况。待小苗长出2片子叶时,可浇1次小透水。利用阴雨天或傍晚打开塑料薄膜两头进行放风炼苗,炼苗3-5天即可掀去塑料薄膜。去掉塑料薄膜后,首先浇一遍透水,然后开始松土、除草。加强田间管理,间苗、补苗可在5月份进行,间苗时应掌握去弱留强,去病留优的原则;间苗时保持株距10-15厘米,并且结合间苗同时进行补苗,做到苗全、苗旺,并及时浇透水1次。当小苗长出4片子叶时可进行叶面喷肥,可选用0.3%尿素,或喷0.3%的氮。磷、钾复合肥1-3次。进入6月下旬可追施尿素、二铵或复合肥,每1/15公顷用量10千克,并及时浇透水,除掉杂草。

    2019-03-11 电议
  • 供应芒果原浆泰国芒吕宋芒混合from天然神秘河谷
    供应芒果原浆泰国芒吕宋芒混

    泰国芒原产泰国,称白花芒,是泰国以前较好的品种。目前,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有少量栽培。其主要特点:树势中等偏强,树冠呈椭圆形,分枝多而直立;叶长椭圆披针形,中等大,叶面起伏不平,叶色较淡;花序抽出早、开花早。果实肾形、扁平,单果重150~250克,皮厚,成熟时为青黄色或暗绿色;果肉淡黄至奶油黄色,肉细滑,汁多,味浓香、清甜,品质极佳;可食率64%~72%,可溶性固形物18%~24%,核较大而薄,多胚。果实6~7月成熟。泰国芒品质极优的鲜食品种,但因花期过早,只宜在春季无低温阴雨的干热河谷种植。

    2019-03-11 电议
21/24 记录数:233  首页 上一页 ... 21 22 23 24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