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杨安川

主营:森林资调查;资源开发;生物科研;森林培育;林业机械;鲜芒果;芒果核;芒果苗;芒果附属品;树番茄开发;云南大叶茶;普洱茶;植物原药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全部供应
  • 供应鱼尾葵种子
    供应鱼尾葵种子

    棕榈科鱼尾葵属多年生常绿乔木。茎干直立不分枝,叶大型,羽状二回羽状全裂,叶片厚,革质,大而粗壮,上部有不规则齿状缺刻,先端下垂,酷似鱼尾.花序较长的可达3米,花3朵簇生,花期7月,肉穗花序下垂,小花黄色。果球型,成熟后紫红色,果实浆液于皮肤接触能导致皮肤瘙痒。 中文学名:鱼尾葵别称:假桃榔二名法:Caryotaochlandra界:植物界科:棕榈科属:鱼尾葵分布区域:原产亚洲热带、亚热带及大洋洲。中国南部、西南部 简介鱼尾葵(CaryotaochlandraHance)孔雀椰子,假桄榔。棕榈科,鱼尾葵属。原产亚洲热带,亚热带及大洋洲。我国海南五指山有野生分布,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均有栽培。鱼尾葵是我国较早栽培做观赏的棕榈植物之一。茎杆挺直,叶片翠绿,花色鲜黄,果实如圆珠成串。适于栽培于园林,庭院中观赏,也可盆栽作室内装饰用。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可达20米。单干直立,有环状叶痕。二回羽状复叶,大而粗壮,先端下垂,羽片厚而硬,形似鱼尾。花序长达约3米,多分枝,悬垂。花3朵聚生,黄色。果球形,成熟后淡红色。花期7月。鱼尾葵[1]喜温暖,湿润。较耐寒,能耐受短期-4℃低温霜冻。根系浅,不耐干旱,茎干忌曝晒。要求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1] 生长习性[2]1、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不耐盐碱,也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涝。 2、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30℃,越冬温度要在10℃以上。 3、耐荫性强,忌阳光直射,叶面会变成黑褐色,并逐渐枯黄;夏季荫棚下养护,生长良好。 4、喜湿,在干旱的环境中叶面粗糙,并失去光泽,生长期每2天浇水,并向叶面喷水。 分布范围原产亚洲热带、亚热带及大洋洲。中国南部、西南部有分布。 栽培技术种植方法鱼尾葵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一般于春季将种子播于透水通气的砂质壤土为基质的浅盆上,覆盖5厘米左右基质,置于遮阴度30%左右及温度25℃左右的环境中,保持土壤湿润衣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2-3个月可以出苗,第二年春季可分盆种植。多年生的植株分蘖较多,当植株生长茂密时可分切种植,但分切的植株往往生长较慢,并且不宜产生多数的蘖芽,所以一般少用此法繁殖。[4]栽培管理鱼尾葵生长势较强,根系发达,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盆栽可用园土和腐叶土等量混合作为基质。一般每1-2年换盆一次,换盆时去掉部分旧土,剪去部分老根,用新培土重新种植,并且填加少量腐熟有机肥。3-10月为其主要生长期,一般每月施液肥或复合肥1-2次,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民时保持盆土湿润,干燥气候条件下还要向时面喷水,以保证叶面浓绿且有光泽。鱼尾葵的根为肉质,其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其它季节浇水时要掌握间干间湿原则,切忌盆土积水,以免引起烂根或影响植株生长或影响植株生长。它为喜阳植物,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阳光,但它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适于室内较明亮明亮光线处栽培观赏。鱼尾葵在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条件下极易感染霜霉病,使叶片变成黑褐色而影响观赏价值,所以须在发病前喷洒800-1000倍液托津等杀菌剂预防;另外,在高温干燥气候下也易发生介壳虫,应喷800倍氧化乐果等防治。[4]  鱼尾葵属拉丁学名:CaryotaL. 英文名:FishtailPalm 简介:灌木或大乔木。茎单生或丛生,具环状叶痕,茎皮裸露或被叶鞘。叶大,聚生干顶,2—3回羽状全裂,芽时内向折叠,裂片菱形、楔形或披针形,先端极偏斜,具不整齐啮蚀状齿,呈鱼尾状,基部在关节处肿大,叶鞘纤维质。佛焰花序生于叶腋,长而下垂,多分枝,圆锥花序状,佛焰苞(1-)3-5(-11),管状;花单性,雌雄同株,通常3朵聚生,中间1朵较小者为雌花。雄花:萼片3,离生,雄蕊9-100,花丝短,花药条形;雌花:近球形,萼片3,圆形,花瓣近圆形,子房3室,柱头2-3裂。浆果近球形,种子1-2。种子直立,胚乳嚼烂状,胚侧生。 约12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与东南部至澳大利亚北部。我国约5种。 园林用途: 植物本身含有纤维、淀粉、糖汁及边材等副产品。植株挺拔,叶形奇特,姿态潇洒,富热带情调,盆栽布置会堂,大客厅等场合,十分合适和得体.也可用作行道树及园林布景。 药用价值药名:鱼尾葵根别名:棕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taochlandraHance 功效:强筋壮骨 主治:肝肾亏虚;筋骨痿软 强筋壮骨药 药用植物栽培 1.生物学特性:喜高温、高湿气候,怕严寒,耐半荫,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 2.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秋季采种,阴干待播。春季播种,播前种子经浸种催芽,于苗床上点播或撒播。待幼苗长出2片真叶后,按行株距30cm×30cm分床。培育1-2年后,按行株距3m×2.5m开穴定植。 3.田间管理: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每年施肥l-2次。干旱时适时浇水。 性味:味微甘;涩;性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出处:《中华本草》[5]毒性果实汁液有毒,成分未详,可导致皮肤过敏,引发皮肤搔痒、红肿。 常见病症灰霉病症状常从叶片叶缘发病,病部组织变浅褐色,温室内漫漫时,可见到受害处生有灰霉色。 病原BotrytischinereaPers.称秋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浅褐色至深褐色。多隔、透明,直且长,有时分枝1~5个,分生孢子簇生于梗顶部的小柄上。圆或圆形。 传播途径或发病条件病菌可形成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以菌线、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随气流及雨水传播蔓延,田间农事操作是传病途径之一。病菌发育适温23℃,较高31℃,较低2℃;病菌对湿度要求很高,一般12月至翌年5月连续湿度90%以上的多湿状态易发病;大棚持续较高相对湿度是造成灰霉病发生和蔓延的主导因素,尤其在春季连阴雨天气多的年份,气温偏低,,放风不及时,棚内湿度大,致灰霉病发生和蔓延。此外,植株密度过大,生长旺盛,管理不当都会加快此病扩展。光照充足对该病扩展有很大抑制作用。南方春季露地,低温多雨时也常严重发生蔓延。[6]叶斑病 病斑生于叶尖或叶缘,呈不规则形,灰褐色至棕褐色,边缘围以黑褐色细线,上生细小黑粒点,为盾壳霉引致的鱼尾葵盾壳叶斑病。在温室或大棚条件下,病可全年辗转传播危害,多从伤口侵入致病。 防治方法: ①注意通风透光,适当增施吧,提高抗病力。 ②发现病叶,及早剪除。必要时喷淋30%氧氯化铜胶悬剂6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百·硫胶悬剂600倍液

    2024-05-28 电议
  • 供应三七种子红籽90%以上发芽率10月-1月
    供应三七种子红籽90%以上发

       【1】选地、整地:宜选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土或砂壤土。农田地前  三七规模种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类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地块选好,要休闲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厘米,促使土壤风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铺草烧土或每亩施石灰100千克,作土壤消毒。较后一次翻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5000千克,饼肥50千克,整平耕细,作畦,畦向南,畦宽1.2-1.5米,畦间距50~150厘米,畦长依地形而定,畦高30-40厘米,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拦挡,以防畦士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1)选种种子处理:每年10-11月,选3—4年生植株所结的饱荫成熟变红果实,摘下,放人竹筛,搓去果皮,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处理(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三七种子干燥后易丧失生命力,因此,应随采随播或采用层积处理保存。 (2)播种:用工具划印行,以行株距6厘米×5厘米进行点播,然后均匀撒一层混合肥(以腐熟农家肥或与其它肥料混台),畦面盖一层稻草,以保持畦面湿润和抑制杂草生长,每亩用种7万-10万粒,折合果实10~12千克。 如播种浇水后采取覆盖银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显的增产和良好的保水节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天气干旱时,应经常浇水,雨后及时排去积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为主,通常追施3次,较好次在3月份苗出齐后进行,后2次分别在5月、7月进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光照度变化加以调节。三七育苗一年后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边起苗、边选苗、边移栽。起根时,严防损伤根条和芽胞。选苗时要剔除病、伤、弱苗,并分级栽培。三七苗根据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级:千条根重2千克以上的为一级;千条根重1.5~2千克的为二级;1.5千克以下的为三级。移栽行株距:一、二级为18厘米×15~18厘米;三级的为15厘米×15厘米。种苗在栽前要进行消毒。多用300倍代森锌浸蘸根部,浸蘸后立即捞出晾干并及时栽种。 【3】田间管理 (1)除草和培土:三七为浅根植物,根系多分布于15厘米的地表层,因此不宜中耕,以免伤及根系。幼苗出土后,畦面杂草应及时除去,在除草的同时,如发现根茎及根部露出地面时应进行培土。 (2)淋水、排水:在干旱季节,要经常淋水保持畦面湿润,淋水时应喷洒,不能泼淋,否则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别是大雨过后,要及时除去积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发生。 (3)搭棚与调节透光度:三七喜阴,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荫,栅高1.5~1.8米,棚四周搭设边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预制行条作棚柱,栅顶拉铁丝作横梁,再用竹子编织成方格,铺设棚顶盖。棚透光多少,对三七生长发育有密切影响。透光过少,植株细弱,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开花结果少;透光过足叶片变黄,易出现早期凋萎现象一般应掌握“前稀、中密、后稀”的原则,即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为45%~50%,秋季气温转凉,透光度逐渐扩大为50%~60%。 (4)追肥: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则。一般幼苗萌动出土后,撒施2-3次草木灰,每亩用50~100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4-5月施1次混台有机肥(厩肥、草木灰2:1),每亩用2000千克,留种地块加施过磷酸钙15千克,以促进果实饱满。冬季清园后,每亩再施混合肥2000-3000千克。 (5)打薹:为防止养分的无谓消耗,集中供应地下根部生长,于7月出现花薹时,摘除全部花薹,并向叶面上喷施药材根大灵,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提高三七产量。打薹应选晴天进行。

    2024-03-30 电议
  • 黄槐种子金凤树、豆槐、金药树CassiasurattensisBurm.f.)
    黄槐种子金凤树、豆槐、金药

         黄槐(CassiasurattensisBurm.f.)英文名scrambledeggstree科属苏木科决明属原产地原产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及大洋州适应地区我国东南部及南部栽培。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大洋洲也有。为庭院栽培植物。生态分类木本植物>半落叶乔木类  花槐树 花果期全年开花,5-6月及9-11月为盛花期生长习性阳性,耐半阴,喜高温多湿气侯,耐早,不抗风形态特征小乔木,高5-7米。双数羽状复叶;叶柄及较下2-3对小叶间的叶轴上有2-3枚棍棒状腺体;小叶14-18枚,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圆,微凹,基部圆,常偏斜,背面粉绿色,有短毛。伞房状花序生于枝条上部的叶腋,长5-8厘米;花黄色或深黄色,长1.5-2厘米;雄蕊10,全部发育;下面的2-3枚雄蕊的花药较大;子房有毛。荚果条形,长7-10厘米,宽0.8-1.2厘米。种子间微缢缩,先端有喙。全年开花结果。繁殖方式种子繁殖其它信息梨花迁粉蝶、镉黄迁粉蝶、宽边黄粉蝶、檗黄粉蝶;莱灰蝶的寄主。羽状叶常有夜合的现象,可以夜晚留意此品种的叶片,整棵树的叶都折合着,好像夜晚要睡觉一样。常见的含羞草也有此夜合现象。园林价值枝叶茂密,树姿优美,花期长,花色金黄灿烂,富热带特色,为美丽的观花树、庭园树和行道树。

    2024-05-20 电议
  • 白枪杆FraxinusmalacophyllaHemsl.种子seeds
    白枪杆Fraxinusmalacophylla

    种中文名:白枪杆种拉丁名:FraxinusmalacophyllaHemsl.科中文名:木犀科科拉丁名:Oleaceae属中文名:梣属属拉丁名:Fraxinus   国内分布:产于云南、广西。海  拔:500-1900英文植物志:15:274【药名】:白枪杆【拼音】:BAIQIANGGAN【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木犀科植物白枪杆的根皮。【功效】:清热利尿、凉血止血。【主治】:治膀胱炎、膀胱结石、小便不利、便秘、发热、疟疾、鼻衄。【性味归经】:《文山中草药》:“苦涩,寒。”入大肠、膀胱二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品0.5~1两)。【别名】:根根药(云南)【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云南。【拉丁名】:FraxinusmalacophyllaHemsl.【考证】:出自《科学的民间药草》。【中药化学成分】:树皮含新宁碱(Sinine)、鞣质、树脂、糖类、脂肪等。Fraxinus属植物的树皮中,大多含香豆素化合物(Coumarins)。  落叶乔木,高约10m。树皮灰白色。芽裸露,密被褐色茸毛,小枝灰褐色,具纵棱,疏被柔毛和茸毛,皮孔细小,稀疏散生。叶轴上面具窄沟,均密被棕色茸毛;小叶9-15枚,革质,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长3-8cm,宽1.5-4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至阔楔形,叶缘略反卷,上面密被棕色茸毛,下面密被白色柔毛和黄色绒毛,脉上与叶缘尤密,小叶近无柄。圆锥花序生于当年生枝端或上部叶腋;苞片线形,长2-3mm;花梗细,长约3mm,与苞片均密被黄色茸毛;花萼杯状,长约1mm,先端截平或浅裂而成阔三角形,微被毛;花冠白色,裂片线形,长约3mm;两性花具雄蕊2,伸出药之外;雌蕊长约2.5mm,柱状棍棒状,2浅裂。翅果匙形,翅甚扁平,下延至坚果中部以下。花期6月,果期9-10月。【性味归经】苦、涩,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便。用于膀胱炎,膀胱结石,小便不利,便秘,疟疾    

    2024-05-10 电议
  • 供应连香木种子国家保护植物
    供应连香木种子国家保护植物

    连香树 连香树为连香树科连香树属。落叶乔木,高10—20(—40)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色,纵裂,呈薄片剥落;小枝无毛,有长枝和矩状短枝,短枝在长枝上对生;无顶芽,侧芽卵圆形,芽鳞2。主要生长在温带。 基本资料【拉丁名】:CercidiphyllumjaponicumSieb.EtZucc.【中文名】:连香树【科属】:连香树科,连香树属【拉丁科名】:Cercidiphyllaceae【中文科名】:连香树科【药用部位】连香树的果实。【性味归经】苦、平入肝经【功效分类】平肝息风药,息风止痉药【功效主治】熄风止惊。治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克。【海拔下限(米)】:400【海拔上限(米)】:2700【种群现状】:稀有种。连香树在我国残遗分布于暖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由于结实率低,幼苗易受暴雨、病虫害等危害,故天然更新困难,林下幼树极少。加之历年来只砍伐,不种植,致使分布区逐渐缩小,成片植株更为罕见。分布及生境【分布】: 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   湖南、江西、浙江、安徽。连香树星散分布于皖、浙、赣、鄂、川、陕、甘、豫及晋东南地区,数量不多。不耐阴,喜湿,多生于海拔400至2700米的向阳山谷、沟旁低湿地或杂木林中。中性、酸性土壤中都能生长。分布区气候冬寒夏凉,多数地区雨水较多,湿度大。年平均温10℃至20℃,年降水量50至20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冬芽3月初萌动,10月中旬后叶开始变色,11月中旬落叶。花期4至5月,果熟期9至10月。繁殖培育1.种子的适时采集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由青变成  黄褐色时,及时采收。连香树雌雄异株,结实稀少,种子十分难得。采种时要十分细心。果实采后,放到通风干燥处阴干,不宜曝晒,以免影响发芽率。阴干的果实用布袋干藏,放置通风干燥处,待第二年春播时,将种子从果壳中取出。2.播种采用室外圃地播或盆播均可。圃地应垫筛过的黄土,种子均匀撒在播种沟上,盖一层细黄土或火土灰,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均匀覆草。据南岳树木园试验,3月11日播种,一个月后开始发芽,发芽期33天,场圃发芽率为67.1%。3.育苗幼苗刚出土时叶很小,如遇大雨易遭害,必须搭架盖塑料薄膜,待幼苗高3至4厘米时揭膜。连香树幼苗极不耐日灼高温,要注意遮阴。通常采用草帘活动棚,做到早盖、晚揭,晴盖、雨揭。待幼苗长出两对真叶时进行小苗移栽。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至40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色,纵裂,呈薄片剥落;小枝无毛,有长枝和距状短枝,短枝在长枝上对生;无顶芽,侧芽卵圆形,芽鳞2。叶在长枝上对生,在短枝上单生,近圆形或宽卵形,长4一7厘米,宽3.5一6厘米,先端圆或锐尖,基部心形、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钝锯齿,齿端具腺体,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具5一7条掌状脉;叶柄长1一2.5厘米。花雌雄异株,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腋生;每花有1苞片,花萼4裂,膜质,无花瓣;雄花常4朵簇生,近无梗,雄蕊15一20,花丝纤细,花药红色,2室,纵裂;雌花具梗,心皮2一6,分离,胚珠多数,排成2列。蓇葖果2一6,长8一18毫米,直径2一3毫米,微弯曲,熟时紫褐色,上部碌状,花柱宿存;种子卵圆形,顶端有长圆形透明翅。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寒夏凉,多数地区雨量多,湿度   大。年平均温10--20℃,年降水量500--20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土壤为棕壤和红黄壤,呈酸性,pH值5.4--6.1,有机质含量较丰富(高可达8--10%)。伴生植物的分布区的西部主要为水青冈属各种Fagusspp.、金钱槭DipteroniasinensisOliv.、厚皮锥CastanopsischuniiCheng、耳叶椆Lithocarpusgrandifolius(D.Don)Biswas等种;在东部则为香果树EmmenopteryshenryiOliv.、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multinerviusChengetT.Hong.、秀丽槭AcerelegantulumFangetP.L.Chiu等。本种耐阴性较强,幼树须长在林下弱光处,成年树要求一定的光照条件。深根性,抗风,耐湿,生长缓慢,结实稀少。萌蘖性强。于根基部常萌生多枝。冬芽于3月上旬萌动,下旬至4月上旬为展叶期,10月中旬以后叶开始变色,到11月中下旬落叶。花于4月中旬开放,至5月上旬为凋谢期;果实于9--10月成熟。栽培要点9—10月采种,果由青变黄时,应立即采收,否则果壳开裂,轻细的种子容易散失。因种子小,果实摊晾阴干后,连同果皮干藏。选土层厚、肥沃、湿润、排水好的阴破沙   壤土做床,床面要消毒。3月下旬将种子用30—40℃温水浸泡,2天后捞出,拌入细湿沙,置塑料小筛中,上盖湿毛巾,进行保温催芽。当种子有1/3张口时可播种,4月上旬气温达5℃时可进行条播、散播和营养杯播,覆土厚度0.5厘米,喷水浇透,并覆草帘保湿、保温,约20天后小苗出土,30天后长出真叶后,逐步揭除草帘。田间管理主要调节幼苗棚内的温湿度,长出真叶后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下,湿度在60%左右。5月开始搭棚遮荫,定苗,6月中旬—7月中旬施复合肥。当年苗高在1.5—2.0厘米范围,第二年春季造林化学成分从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Sieb.etZucc.)树皮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黄酮醇,l个为酚酸类成分。经理化测定和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3,8,4-三甲氧基黄酮(Ⅰ)、3,5,7-三羟基-8,4-二甲氧基黄酮(Ⅱ)、5,7,4-三羟基-3,8-二甲氧基黄酮(Ⅲ)、3,5,7,4-四羟基-8-甲氧基黄酮(Ⅳ)、3,5,7,4-四羟基黄酮(Ⅴ)、5,7-二羟基-8,4-二甲氧基黄酮-3-O-葡萄糖甙(Ⅶ)、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3-O-葡萄糖甙   (Ⅷ)和没食子酸乙酯(Ⅵ)。其中化合物Ⅶ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除化合物Ⅴ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连香树的叶中含麦芽醇(maltol),糖类,山梨糖醇(sorbitol)和焦性儿茶酚(catechol);芽叶中含有矢车菊素(cyanidin),飞燕草素(delphinidine),芍药素(peonidin),锦葵花素(malvidin);树皮含花白甙(leucoanthocyanh)和鞣质:连香树鞣质(cercidinia)A、B,金缕梅鞣质(chamamelitannin),3-O-没食子酰基金缕梅鞣质(3-O-galloyl-hamamelitannin),1,2,3,6-四-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6-tetra-O-galloyl-β-D-glucose),1,2,3,4,6-五-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鞣质云实精(corilagin),老鹳草鞣质(geraniin)和杜英鞣质(elaeocarpusin)。利用价值1.科研价值:连香树为第三纪孑遗植物,中国和日本的间断分布种,对于研究第三纪植物区系起源以及中国与日本植物区系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2.观赏价值:连香树是一种古老稀有的珍贵落叶高大乔木,树干通直,寿命长,树姿雄伟,叶型奇特美观。因此,是观赏价值很高的园林绿化树种。3.药用价值:果与叶可作药用。叶含焦性儿茶酚;果主治小儿惊风抽搐、肢冷。现状及保护建议连树香由于结实率低,幼苗易受暴雨、病虫等危害,故天然   更新极困难,林下幼树极少。加之近年来乱砍、乱伐森林,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连香树分布区逐渐缩小,日益萎缩,成片植株更为罕见。如不及时保护,连香树资源要陷入灭绝的境地。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就地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另一方面积极采取迁地保护。目前已有不少植物园引种栽培连香树。南京中山植物园引种栽培的连香树已获成功,目前已开花结实。现有保护措施分布区内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如安徽歙县清凉峰、浙江临安西天目山、遂昌九龙山,湖北神农架,四川峨眉山、卧龙及陕西太白山等)应将连香树列为保护对象,其它产区的大树亦应保护。不少植物园和树木园已引种栽培。

    2024-03-27 电议
  • 供应漆树种子
    供应漆树种子

    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林。漆业是天然树脂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漆树可取蜡,籽可榨油,木材坚实,生长迅速,为天然涂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树种。    形态特征    漆树(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在树的汁液,对生漆过敏者皮肤接触即引起红肿、痒痛,误食引起强烈刺激,如口腔炎、溃疡、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肾病。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80厘米。树皮初呈灰白色,较光滑,老则浅纵裂。枝内有乳白色漆液。羽状复叶,小叶7~15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7~15cm;花小,淡黄绿色。核果扁肾形,淡黄色,光滑。花期5~6月;果10月成熟。习性:喜光,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之土壤,在酸性、中性及钙质土上均能生长。不耐干风和严寒,以向阳、避风的山坡、山谷处生长为好。不耐水湿,土壤过于黏重特别是土内有不透水层时,容易烂根,甚至造成死亡。在适生地区,生长尚快,15年生树高约8m,胸径40cm。通常5~8年生,胸径达15cm时即可采割漆液。约40年后生长逐渐衰退,一般能活七八十年以上,少数寿命可超过百年。萌芽力较强,树木衰老后可萌芽更新。侧根发达,主根不明显。功能介绍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林。漆业是天然树脂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漆树可取蜡,籽可榨油,木材坚实,生长迅速,为天然涂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树种。据“四五”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有150余县(市)有漆树生长,共有成片漆树4147ha,散生漆树2102.5万株,常年产生漆325t左右,较高年产(1959年)577.5t。经济用途漆树是中国主要采漆树种,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历史。割取的乳液即是生漆,是优良的涂料和防腐剂,易结膜干燥,耐高温,可用以涂饰海底电缆、机器、车船、建筑、家具及工艺品等,种子可榨油;果皮可取蜡;木材可作家具及装饰品用材。此外,秋天叶色变红,也很美丽,但是漆液有刺激性,有些人会产生皮肤过敏反应,故园林中需慎用。  漆树的伤痕 栽培历史我国对于漆树的栽培,在春秋(公元前景8-5世纪)即已开始,到西汉时代已从事大面积造林。如《史记·货殖传》记有“陈夏千亩漆……此其人一千户侯等”。四川漆树的人工造林虽无史实可考,但从目前残存的人工栽培的古树大木推断,至少在300年前已有人工栽植。从本世纪70年代在川东南地区飞机播种营造了大片漆林和漆、华山松混交林。同时,还大量营造了人工漆林建设生产基地。生漆生产,正从依赖、利用自然资源向建立人工林商品生产基地方向转化。繁殖栽培繁殖主要用播种法,根插也可。因果核外皮蜡质而坚硬,不易吸水发芽,播种前需经脱蜡和催芽处理。一般先用草木灰水浸种4~6h,充分搓揉脱蜡后,再用60℃温水浸种6~8h,然后捞出混沙2倍,堆积室内催芽,待有5%的种子裂开露芽时即可播种。一般在早春条播,条距50cm,播前要灌足底水,覆土后2~3cm。每亩播种量15~20kg。对优良品种的漆树可用嫁接繁殖,一般在生长期树皮可顺利剥离时采用丁字形芽接效果较好。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    漆树主要分布于亚洲温暖湿润地区,在我国,东经97o~126o,北纬19o~42o之间的广大区域都有生长,秦岭、大巴山、武当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乌蒙山等山脉一带较为集中,是我国漆树的中心产区。漆树在四川境内分布于东经101o~110o,北纬26o~33o之间。主要集中分布在盆地边沿的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巫山、娄山山地,次为岷山、邛崃山、凉山山地。其集中分布和中心产地亦是全国的集中分布和中心产区。垂直分布范围为海拔200~2500m。因品种和地理位置不同而有:大木漆为550~2500m,西部地区较高可达3500m;小木漆为200~2500m,西部地区较高可达2300m。其垂直分布幅度为全国之冠。  漆树 漆树在四川的水平-垂直分布范围,跨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上限可达暗针叶林下段,足见为一适应性较强的落叶阔叶树种。按品种的主要分布与适生区来考查,小木漆主要分布并适生于川南地区信其它盆沿山地的亚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地带,其常见伴生树种有樟、楠、栲及杉木、马尾松;大木漆主要分布并适生于川东北及川西南山地的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其常见伴生树种有青冈、包石栎类、桦木、华山松等。根据四川的20多个生漆主产县的气象资料,分布区年平均气温在8~17oC,年降水量1000~16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0~85%。漆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灰岩、板岩、砂岩及千枚岩上发育的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上均可生长;对土壤pH值要求不严,而对土壤物理性质要求较高。喜光照,忌风,宜于背风向阳山地。经营方式和主要类型   四川漆树的经营,长期以来都以利用天然分散的野生资源为主。近年虽进行较大面积的人工造林,但目前人工林还未开始割漆,生漆的采割仍处于落后局面。在经营方式上,以大木漆为主的天然林我属散生或与其它树种混生,偶有小片纯林;以小木漆为主的人工林多在四旁零星种植。近年来,两者都有粮漆混作和间作的人工林。主要类型有:红桦云杉漆树林:见于城口县海拔2370m的阴坡。在0.04ha样地内仅有漆树4株,林分组成主要为红桦和云杉。本类型为漆树分布上限,漆树不仅株数少,生长也明显不良,产漆量亦少。华山松箭竹漆树林:见于大巴山海拔22002500m的华山松林内。林分组成以华山松为主,漆树为天然下种或根蘖萌发长成的,每公顷有漆树152300株。杨树红桦(或栎类、柳)-漆树林:见于大巴山海拔1400~2000m,每公顷有漆树280~460株。此类漆林,多为丢耕以后,漆树天然下种而后杨树、红桦、栎类侵入所形成。其组成不定,有以杨树为主,也有以红桦或栎类为主的。本类型是大木漆的主要割漆区。  漆树切割方法 栲树青冈香桦漆树林:见于凉山山地,海拔1500~1800。林分组成:栲树5,青冈3,香桦1,漆树1,每公顷有漆树30~70株;其它伴生树种有川桂木荷千斤榆等。漆粮间作的漆树林:主要见于城口,酉阳等生漆生产县海拔1800m以下地区的坡耕地和人工幼林,每公顷有漆树200~150株不等,间种作物为玉米和洋芋(一年一熟)。过去在耕地上种植的大木漆,多为采籽取蜡和油,但现亦开始割漆;小木漆一般多采用漆粮间作或在地边、房前零星种植。主要病虫害     有毛毡病、叶锈病、褐斑病、漆斑病、煤污病、花叶病、梢枯病、根腐病等病害;漆树叶甲较为常见。全省漆林发生病虫害总面积为980ha。一、漆树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漆树病虫害的化学舫治是利用化学药物的毒杀作用,起到控制漆树病虫害发生,发腱之目的。对于漆林突发性和常发性旧害虫、病原,进行大面积实施化学药物防治,具有在短时间内防治效果极其显著的特点,而留下f吩后遗症也往往让人叹。漆树生产姓一琐蹦螂长、见效慢、涉及面广的株业生产,对漆林进行长期地、连续地化学药物防治,将产生如下不利因素。增强害虫抗性增大防治成本漆树是?种高大乔术,对漆树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靠人工采用常规喷雾器喷雾防治。在漆树幼林日寸尚可,但在漆树成林后,常规喷雾器浪费药液、浪费人工、降低药物防治效果。据我站近3年来对漆树成林及漆树幼林的化学药物防治对比试验,前者每亩需成本1.5~2.0元,而后者倪需成本0.5~1.0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在防治效果上,漆树成林在喷药1小时左右开始见效,但杀虫率在45~77之间,而漆树幼林在喷药后20分钟左右即见效果,杀虫率达68~92之问,造成漆树成林与幼林防治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漆树成林树形高大,药浓难以达到顶梢,而害虫危害又多在顶梢之缘故。再者,连续性地对漆林病虫害进行化学药物防治,导致病虫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只有加大药量才能取得预洳特效果。我站1989年用50的敌敌畏1500倍液毒杀漆树白点叶螂的二龄幼虫,室内2小时致死率达94.6,室外能在5小时取得显著毒杀效果,1991年4月上旬,我站用与1989年相同的材料、药量、时间,而室内致死率为79.8,室外杀虫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近3年时间,连续地用同种药物酣治同种害虫,致使害虫产生了~定的抗药性。因此,长期地对漆林病虫害使用化学药物防治,毫无疑问地增强了害虫!’j抗药性,从而降低农药的毒杀作刑,浪费药液,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增加防治成本。对漆林进行化学药物防治导致天敌与害虫共存亡。对漆杯进行化学药物来防治其病虫害孵发生、发展,真可谓害、益不分。我站从1979年建站以来,共营建了750余亩的漆树丰产试验林。在1981年进行漆树病虫害普查叫,共有昆虫天敌2}』,2科4种,即:半趟H蝽科的1种}鞘翅日瓢虫科的3种。在1988~1991年的4年闻,由于每年都发生漆树白点叶岬、黄叶虫甲、漆蚜虫的严重危害,我站连续且频繁地对全站试验漆林进行全竹化学药物防治,今年在漆林中已很难找到上述昆虫天敌,鸟类也闻眯色变。这样就遗就了我站试验漆林年年虫害大发生,年年胁治大进行∞恶性循环。化学势物防治,污染环境,影响人畜奠全。漆树是一种特片{经济林树种,在野生漆树资源急剧下降的况状为尽快地发展漆树生产,避地采川人工营遗涤林,以便J镎理、宜地宜树阿前捉出发,漆林地多距村、寨较近。在刘漆林进行药物试剂防治II农药常随风飘移几里,甚至10多里。又因漆树高大,喷药』I,J-均多为仰头喷药,直接搿响人体健康,污染环境。漆树病虫害的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力浊魁一种简单的、机械的人工操作过程,单纯的物理防治方法对漆树病虫害的发生,发胜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它往往同化学药物防治相结合才体现出其独特的防虫、防}效果。我站常结台漆树林地的中耕抚育、施药于土壤中,砍掉病枯死枝集中烧掉,破坏虫I均越冬场所,达到控制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物理防治方法虽不宜大力提倡,但也魁必不盯少舯。营林技术防治在漆树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利用营林技术来防治漆树病虫害的措施是一种变被动防治为主动根治的积极措施,它融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为一体,是采用林术闻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营造漆树混交林以达到以物克物,以树克虫,破坏害虫的食物链关系,从而达到防虫治病之目的。我站从1979年建站以来,在我县雅酉乡、补抽乡营造了尢量的漆树,油桐混交林,当时主要考虑到以短养长的经济效果,对混交林中的病虫害制约关系没有作过深的研究。在漆桐混交林中,漆树病虫害仍然大发生,投有解决病虫害制约问题。为了探求这个问题,今年5月初,在漆树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对我县两河乡斗拱村在70年代营造的漆树,棕榈混交林进行了调查,发现漆树病虫害发生很轻但究竟棕榈是否真能制约漆树病虫害呢?又有何种树种能达此目的呢?这是丰富漆树丰产栽培技术必不可少的部分,有待于我站作进一步的研究。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也是一种积极的,高水平的治根治本的防治措施,它同样是运用物物相克的防治原理,是一种技术性强,选择性强的,省工省力的科学防治方法,便于对漆林进 行大面积实施。常用方法是保护天敌及人工接种,达到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之目的。与化学药物防治相比,它具有技术性强,选择性强,防治效果长久,卫生等特点,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积极性防治措施。综上所述,对漆树病虫害防治的探索,宜从治根治本的目标出发,力求达到以营林生物技术为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综合防治。[1] 评价和建议漆树在四川分布广泛,利用和栽培历史悠久,为全国的主产省区之一。由于长期以来利用野生资源,造成目前东部主产区域的可利用的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产量下降,今后应积极开发利用西部地区的野生资源,同时大力发展人工林,建设生漆商品生产基地。在四川漆树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和经营方式,形成了许多品种。四川农学院林学系调查,共收集了183个地方品种,已鉴定近50个。这些品种都有各自的生态适生条件,在营造新林、建设商品生产基地中,应以本地良种为主,因地、因经营目的加以选用。

    2024-04-09 电议
  • 供应滇润楠种子Machilusyunnanensisseed
    供应滇润楠种子Machilusyunn

           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80厘米。枝条圆柱形,具纵向条纹,幼时绿色,老时灰褐色,无毛。叶互生,疏离,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间或椭圆形,长(5)7—9(12)厘米,宽(2)3.5—4(5)厘米,先端短渐尖,尖头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侧有时不对称,革质,上面绿色或黄绿色,光亮,下面淡绿或粉绿色,干时常带浅棕色,两面完全无毛,边缘软骨质而背卷,中脉在上面下部略凹陷上部近于平坦,下面明显凸起,侧脉每边约7—9条,有时分叉,弧曲,近叶缘处消失且网结,两面凸起,横脉及小脉网状,两面明显构成蜂窠状小窝穴;叶柄长1—1.75厘米,腹面具槽,背面圆形,无毛。圆锥花序由1—3花聚伞花序组成,有时圆锥花序上部或全部的聚伞花序仅具1花,后种情况花序呈假总状花序,花序长(2)3.5—7(9)厘米,多数,生于短枝下部,总梗长(1)1.5—3(3.5)厘米,与各级序轴及花梗无毛;苞片及小苞片早落,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长5—8毫米,外层苞片较小,外面密被锈色柔毛,内面近无毛,小苞片线形,长达4毫米,宽仅0.3毫米,外面被锈色柔毛,内面无毛。花淡绿、黄绿或黄至白色,长4—5毫米,花梗长4—10毫米;花被外面无毛,内面被柔毛,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片6,长圆形,先端急尖,近等大,外轮稍短,长3.5—4毫米,内轮长4—4.5毫米,宽均不及2毫米;能育雄蕊9,花丝无毛,基部被柔毛,较好、二轮雄蕊与外轮花被片近等长,花丝无腺体,花药卵状长圆形,长1.3毫米,先端钝,第三轮雄蕊稍长,花丝基部有2个具柄的圆状肾形腺体,腺体柄长达花丝长之半,退化雄蕊连柄长1.8毫米,先端卵状正三角形,柄基部被柔毛;子房卵球形,长1.5毫米,无毛,花柱丝状,与子房近等长,柱头小,头状。果卵球形,长达1.4厘米,宽1厘米,先端具小尖头,熟时黑蓝色,具白粉,无毛;宿存花被片不增大,反折;果梗不增粗,顶端粗约1.2毫米。花期4—5月,果期6—10月。 分布及生境产中部、西部至西北部;生于山地的常绿阔叶林中,海拔1650—2000米。四川西南部也有。 用途及功能木材供建筑、家具用材。叶和果可提芳香油。树皮粉可作各种熏香和蚊香的调合剂。   绿化树种。

    2024-03-20 电议
  • 木荷种子SchimasuperbaGardnetChampseeds
    木荷种子SchimasuperbaGardn

    木荷属乔木,高达30米,胸径1米,树皮灰褐色,块状纵裂,叶革质,卵状椭圆形或距圆形,先端渐尖或   短尖,基部楔形,无毛。新叶初发,老叶人秋均呈红色,艳丽可爱。5—7月间开肥大白色或淡红色而芳香之花,腋生于枝的上端,蒴果近球形,中轴常宿存,9—11月成熟,种子扁平、肾形、边缘具翅。栽培技术【繁殖】:播种繁殖为主,苗木通过2—3年生长便能出栽。【管理】:主要注意苗木根部,常有蛴螬危害,注意防治。其它管理都很粗放,不作详述。【用途】:木荷属阴性,与其他常绿阔叶树混交成林,发育甚佳,木荷常组成上层林冠,适于在草坪中及水滨边隅土层深厚处栽植。药用价值药物详解【药名】:木荷【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木荷的根皮。【功效】:清热解毒【主治】:治疔疮,无名肿毒。【性味归经】:辛,温,有大毒。入脾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茎皮、根皮有毒。浙江民间曾用茎皮与草乌共煮,熬汁涂抹箭头,猎杀老虎等野兽。生长在本植物上的木耳亦  木荷有毒性[A-3]。人接触其茎皮后可产生红肿、发痒[A-8]。渔民用其茎皮碾粉后投入水中,鱼即刻漂浮于水面。鸡、鸭误食木荷木屑可中毒死亡。【用法用量】:本品因有大毒不可内服。外用:捣敷患处。【别名】:木艾树(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何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台湾、贵州、四川等地。【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拉丁名】:原植物木荷SchimasuperbaGardnetChamp.【考证】:出自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原形态详解【出处】出自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拼音名】MùHé【英文名】root-barkofSchima【别名】木艾树、何树、柯树、木和、回树、木荷柴、横柴。【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木荷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masuperbaGardnetChamp.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原形态】木荷 常绿乔木,高10-20m。树干挺直;树皮灰褐色或深褐色,粗糙纵裂;小枝皮孔显着。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单千周,卵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12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钝锯齿,睚同深绿色,有光泽,网脉下陷,丰面淡绿色,幼时有毛。花两性,径约3cm,常单生于近枝顶叶腋或在枝顶集生成短总状花序;花梗粗壮,长1-2cm;萼片5,半圆形,里面有白色绢毛,缘部有白色睫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大小不等,基部及缘部有毛;雄蕊多数,花药丁字着生;子房上位,5室,基部密被绢毛,花柱1,柱头5裂。蒴果木质,褐色,扁圆形,径约1.5cm,疏生细毛,基部具宿存萼片,熟时室背5裂,中轴宿存。种子肾形,淡褐色,长约7mm,;宽约5mm,边缘有翅。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1500m向阳山地杂木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台湾、贵州、四川、云南等地。【性味】辛;温;有毒【归经】脾经【功能主治】攻毒,消肿。主疔疮;无名肿毒【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注意】本品因有大毒不可内服。【摘录】《中华本草》经济价值火灾是破坏森林植被的重要元凶,人类曾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与火魔长期的斗争中,人类探索出运用森林自身阻止大火蔓延的方法,这就是绿色植物阻隔法。担此重任的植物,从花草到树木,品种较多,其中一种名叫木荷的乔木倍受人们青睐。木荷,又名“何木”,属山茶科常绿乔木,有红何木、银何木、竹叶何木等品种,夏天开白花、芳香四溢。木荷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草质的树叶含水量达42%左右。也就是说,在它的树叶成分中,有将近一半是由水分构成的,这种含水超群的特性,使得一般的森林之火奈何不了它。2.木荷树冠高大,叶子浓密。一条由木荷树组成的林带,就像一堵高大的防火墙,能将熊熊大火阻断隔离。3.广繁殖性它的种子轻薄,扩散能力强。木荷种子薄如纸,每公斤达20多万粒。种子成熟后,能在自然条件下随风飘播60至100米,这就为它扩大繁殖奠定了基础。4.木荷有很强的适应性。既能单独种植形成防火带,又能混生于松、杉、樟等林木之中,起到局部防燃阻  木荷火的作用。5.木荷木质坚硬,再生能力强。坚硬的木质增强了它的拒火能力,即使头年过火,二年也能出芽长叶,恢复生机。6.木荷能抑制其它植物在其树下生长,形成空地,可从低处阻隔山火。这种林木主产于中国中部至南部的广大山区,既是良好的用材林,又是美丽的观赏林,但人类越来越欣赏它的防火特长。有的将它混种于其它林木之中,有的以它为主体,种成防火林带,均收到了良好效果。编辑本段分类介绍南洋木荷所属卷:SchimaReinw.exBl.所属科:Theaceae中文名:南洋木荷 其它中文名:云南木荷成凤山木荷(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乔木,高达20米;顶芽被白色绢毛;幼枝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叶革质,长圆形,长10—15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叶背面干后变棕色,中脉在叶面平,背面隆起,侧脉10—12对,两面突起,网脉不显;叶柄长1—1.5厘米,上面平。花生于小枝上部叶腋,单生或数朵排列成伞房状总状花序;花梗长3—6厘米,多少纤细弯曲,无毛;小苞片2,早落;萼片近圆形,径约5毫米,外面无毛或几无毛,边缘具睫毛;花冠淡红色,花瓣宽倒卵形,长约1.5厘米,先端圆形,外面近基部被灰黄色绒毛;雄蕊长约8毫米,花丝无毛,基部与花瓣贴生;子房球形,密被绒毛,5室,花柱与  木荷雄蕊等长,无毛,柱头5,头状。蒴果球形,径2—2.5厘米,5瓣裂;种子连翅长1.2厘米,宽约9毫米。花期7月,果期10—11月。分布及生境:产孟连、勐海、景东、屏边;生于海拔2100—2500米的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分布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至爪哇。毛木荷所属卷:SchimaReinw.exBl.,所属科:Theaceae,中文名:毛木荷其它中文名:大萼木荷(中山大学学报),柔毛木荷(云南种子植物名录),箐毛木(屏边),毛毛树(金平)。乔木,高(7—)15—25米;顶芽卵形,密被灰色绢毛;小枝粗壮,具白色皮孔,幼枝密被灰色绒毛。叶革质,长圆状椭圆形,长(10—)16—26厘米,宽4.5—8.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多少下延,全缘,叶面绿色,干后黄褐色,无毛,略有光泽,背面被白霜,沿中脉被开展长柔毛,其余被平伏柔毛,中脉在叶面平或略突,背面隆起,侧脉12—15对,在叶面清晰或微凹,背面突起;叶柄长1.4—2厘米,被灰色绒毛。花单生小枝上部叶腋,白色,径约3厘米;花梗粗壮,长约3厘米,密被灰色绒毛,具白色皮孔;小苞片2,披针形,长约1.2厘米,宽3—4毫米,密被灰色绢毛;萼片革质,宽卵形或近圆形,长(7—)10—12毫米,外面密被灰黄色绢状绒毛,里面被细绢毛;花瓣近圆形,长约2.5厘米,外面近基部被绢毛,基部多少合生;雄蕊长8—10毫米,花丝无毛,基部与花瓣贴生;子房球形,密被灰黄色绒毛,花柱粗壮,与雄蕊近等长,无毛或近基部疏生柔毛,柱头5。蒴果扁球形,长1.5—2厘米,宽2—2.5厘米,5裂,果瓣木质;种子近肾形,连翅长约1厘米,宽约6毫米。花果期7月。分布及生境:产金平、屏边、河口;生于海拔1300—155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模式标本采自金平。印度木荷所属卷:SchimaReinw.exBl.所属科:Theaceae中文名:印度木荷其它中文名:尖齿木荷、大花木荷(图鉴补编)。乔木,高20—25米;顶芽密被灰白色绢毛;幼枝紫红色,无毛或近无毛,散生白色皮孔。叶薄革质,椭圆形,长12—18厘米,宽5—9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整齐锯齿达基部,叶面深绿色,略具光泽,背面淡绿色,干后变淡棕色,两面沿中脉被短柔毛,后变无毛,中脉紫红色,在叶面平,背面隆起,侧脉10—12对,纤细,和网脉在两面明显突起;叶柄长1.5—2厘米,紫红色,疏生短柔毛,后变无毛。花单生小枝上部叶腋,白色;花梗粗壮,长1.5—2厘米,粗约3毫米,向上增粗,密被灰黄色细绒毛;小苞片2,阔倒卵形,比萼片大,长1—1.2厘米,宽8—9毫米,具脉纹,两面疏被微柔毛,早落;花萼杯状,长约8毫米,下部合生,外面密被灰黄色细绒毛,萼片半圆形,长约4毫米,宽约6毫米,边缘具流苏状小腺齿,两面被细绒毛;花冠阔倒卵形,长2.5—3厘米,外面近基部被灰黄色细绒毛;雄蕊长约1.5厘米,无毛,花丝基部与花瓣贴生;子房密被灰黄色绒毛,花柱无毛。蒴果球形,较大,长约3厘米,径达3.5厘米,5瓣裂;种子具膜质翅,长1.2—1.6厘米,宽8—10毫米。花期8月,果期12月。分布及生境:产泸水、保山、腾冲、龙陵、永德、临沧、景东、绿春、元阳、金平、屏边、文山、西畴、富宁;生于海拔900—1800(—2800)米的阔叶林中。西藏东南部也有。分布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和越南北部

    2024-03-07 电议
  • 供应苦楝,种子CardiospermummicrocarpumKunth
    供应苦楝,种子Cardiospermu

    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纵裂,皮孔显著;枝条广展,疏被短柔毛,后渐无毛,叶痕明显。2—3回羽状复对,长20—30(—40)厘米,总轴被微柔毛或无毛;小叶多数,对生,膜质至纸质,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两面无毛,先端渐尖,基部多少偏斜,边缘有锯齿、浅钝齿或具缺刻,稀全缘,侧脉12—16对,广展,向上斜举;侧生小叶较小,长3—4.5(—7)厘米,宽0.5—1.5(—3)厘米,柄长0.1—0.5(—1)厘米;顶生小叶长3.5—6(—9)厘米,柄长0—1厘米。圆锥花序长15—25,常与叶近等长,无毛或略被淡褐色粉状星毛;花淡紫白、白色、有香味;萼片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被柔毛;花瓣倒卵状匙形,长约0.8—1厘米,外面被微柔毛,内面无毛;雄蕊管紫色,无毛或近无毛,长7—8毫米,边缘有锥尖、3裂的狭裂片10枚,花药长椭圆形,稍凸尖;子房近球形,5—6室,无毛,每室有胚珠2颗;核果黄绿色,球形至椭圆形,长1—3厘米,宽1.5厘米,核4—5室,每室有种子1颗;种子椭圆形。花期4—5月(中部及南部)—9月(南部),果11—12月成熟。产全省,海拔130—1900米的林内、林缘、路边、村旁。我国河北省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及以南各省常见。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老挝,泰国,越南,马来半岛。各温带地区常有栽培。本种植物适应于湿润的沃土,生长迅速,成林期短,为平地或低坡地的良好造林树种。木材为家具、用器、枪柄、箱板等用材。根、茎皮、果入药,可提取川楝素C30H38O11,治小儿蛔虫、钩虫。生药外用消肿、接骨、杀虫;花可提芳香油;叶、树皮、花、种子作农药;花铺席下,可驱蚤虱。根、茎皮可提制烤胶。种子含油达39%,可制肥皂、油漆、润滑油等。茎皮纤维造纸或纺织麻袋。

    2024-03-09 电议
  • 供应三角枫种子
    供应三角枫种子

    三角枫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三角枫树姿优雅,干皮美丽,春季花色黄绿,入秋叶片变红,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和观叶树种。用作行道或庭荫树以及草坪中点缀较为适宜。耐修剪,可盘扎造型,用作树桩盆景。树木木材优良,可制农具;南京地区有栽培作绿篱。种子可榨油。  编辑本段简介  三角枫学名:AcerbuergerianumMiq. 英文名:BuergerMaple 科属名:槭树科Aceraceae槭属。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三角枫落叶乔木,高5-10米;树皮暗灰色,片状剥落。叶倒卵状三角形、三角形或椭圆形,长6—10厘米,宽3—5厘米,通常3裂,裂片三角形,近于等大而呈三叉状,顶端短渐尖,全缘或略有浅齿,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有白粉,初有细柔毛,后变无毛。伞房花序顶生,有柔毛;花黄绿色,发叶后开花;子房密生柔毛。翅果棕黄色,两翅呈镰刀状,中部较宽,基部缩窄两翅开展成锐角,小坚果突起,有脉纹。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产地分布:为中国原产树种,久经栽培,华北地区以山东、河南、河北较多,华中、西南地区也有分布。 生态习性:  三角枫弱阳性,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中性土壤,为暖带树种,喜光也耐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较耐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 繁育栽培:以播种繁育为主。秋季采种,去翅干藏,至下年早春在播种前两周浸种或混沙催芽后播种 园林用途:  三角枫树姿优雅,干皮美丽,春季花色黄绿,秋冬黄叶应蓝天,以耐观赏。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和观叶树种。用作行道或庭荫树以及草坪中点缀较为适宜。耐修剪,可盘扎造型,用作树桩盆景。树木木材优良,可制农具;南京地区有栽培作绿篱。 同属常见种:  三角枫茶条槭(A.ginnalaMaxim.)落叶乔木,干皮灰褐色浅纵裂,单叶互生(此处错误,应为单叶对生,槭树科均为叶对生,见《园林树木学P540》),叶卵状椭圆形,常3-5裂,中裂片特长,缘具不整齐缺刻状重锯齿,主脉3条出自叶基稍上方,叶背沿脉及脉腋有柔毛,翅果,两果翅的内缘常重叠,嫩叶可代茶饮用,故名茶条槭。可作为观赏用途及蜜源树种。 繁殖方法三角枫 (一)播种繁殖选种: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挑选,种子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播种能否成功。 1、   三角枫较好是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2、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 3、选用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消毒: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然后再用温热水催芽12~24小时。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较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催芽: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播种: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 三角枫 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5公分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播种后的管理: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 (二)扦插 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条进行老枝扦插。 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 扦插枝条的选择:进行嫩枝扦插时,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长旺盛时,选用当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插穗。把枝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长的一段,每段要带3个以上的叶节。剪取插穗时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较上一个叶节的上方大约1公分处平剪,下面的剪口在较下面的叶节下方大约为0.5公分处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锋利)。进行硬枝扦插时,在早春气温回升后,选取去年的健壮枝条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个节,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扦插后的管理 三角枫 温度:插穗生根的较适温度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两个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湿度: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证插穗鲜嫩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质。但没有生根的插穗是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须通过喷雾来减少插穗的水分蒸发: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因为插穗还要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和生根的物质来供给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三角枫 (三)压条繁殖选取健壮的枝条,从顶梢以下大约15~30公分处把树皮剥掉一圈,剥后的伤口宽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刚刚把表皮剥掉为限。剪取一块长10~20公分、宽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湿的园土,象裹伤口一样把环剥的部位包扎起来,薄膜的上下两端扎紧,中间鼓起。约四到六周后生根。生根后,把枝条边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移栽: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管理要点湿度管理:喜欢略微湿润至干爽的气候环境。 温度管理:耐寒。夏季高温期,不能忍受闷热,否则会进入半休眠状态,生长受到阻碍。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 光照管理:喜阳光充足,略耐半荫。 肥水管理: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后,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盆景制作三角枫 三角枫,是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小乔木。枝条细弱。单叶掌状浅裂。枝叶浓密秀丽,秋叶红色,观赏价值较高。三角枫是阳性植物,喜欢光照充足,稍耐阴,喜光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适合于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上。三角枫盆景的制作培养方法如下:一、苗源:可行播种繁殖和嫁接繁殖,也可到野外挖取林下小树。 二、造型 1、上盆:每年2—3月份,是三角枫上盆的较佳时期。盆土选用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腐叶土。配盆选用较浅的椭圆形或长方形釉陶盆。 2、造型:三角枫的根系健壮发达,非常适合做提根式或附石式盆景。制作前期,要有一个长时间的蓄枝阶段,以保证枝干健壮。枝条长到40厘米长以后,就要进行蟠扎。这时候的加工技法应以扎为主,以剪为辅。三角枫的枝条比较脆硬,因此蟠扎时要小心,不要弄折枝条。当盆景基本成型以后,就要以剪为主,以保持树形。8月上旬前后,分几次摘去老叶,可使三角枫叶片变小,秋叶盆栽养护(1)场所:三角枫喜光照充足,因此在放在向阳处培育。夏季高温期要注意遮荫,冬季要移入室内越冬。 (2)浇水:三角枫喜大水,因此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入秋以后,叶片转红时可稍干。 (3)施肥:三角枫生长迅速,因此需肥量大。在春夏生长旺季,可每半个月施一次稀薄饼肥,并适当补充磷、钾肥,以使秋叶艳丽。 (4)翻盆:每年春季2—3月份,是换盆的较佳时期。三角枫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可每年换一次盆。 (5)病虫害防治:三角枫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主要害虫有天牛和刺蛾等,均要及时地进行防治。

    2024-02-03 电议
1/12 记录数:11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