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杨安川

主营:森林资调查;资源开发;生物科研;森林培育;林业机械;鲜芒果;芒果核;芒果苗;芒果附属品;树番茄开发;云南大叶茶;普洱茶;植物原药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全部供应
  • 供应丁香种子
    供应丁香种子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岛等地,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为哈尔滨市市花,是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由其制成的丁香油、丁香酚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古代诗人多以丁香写愁。因为丁香花多成簇开放,好似结。称之为“丁结,百结花”。 中文学名:丁香拉丁学名:Syzygiumaromaticum别称:洋丁香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目:桃金娘目Myrtales科:桃金娘科Myrtaceae属:蒲桃属Syzygium种:丁香S.aramaticum分布区域:印度尼西亚、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岛,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 生物特性生物形态木犀科,丁香属 中药“丁香”实为桃金娘科丁香Syzygiumaromaticum 英文:Clove,FlosCaryophyllata,lilac 丁香出自《开宝本草》,药性论;《雷公炮炙论》:“凡使(丁香),有雌雄,雄颗小,雌颗大,似枣核。方中多使雌,力大,膏煎中用雄。”《开宝本草》:“丁香,二月、八月采。按广州送丁香图,树高丈余,叶似栎叶,花圆细,黄色,凌冬不雕。医家所用惟用根。子如钉子,长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为母丁香,可入心腹之药尔。” 拼音:dīngxiāng 丁香阿拉伯语或波斯语gomode的汉译,主要产于大食、波斯、三佛齐和细兰,中国古代史籍《本草拾遗》、《梦溪笔谈》、《翻译名义集》、《法苑珠林》、《岭外代答》等,多有记载。《诸蕃志》卷下载:“丁香出大食、阇婆诸国,其状似丁字,因以名之。能辟口气,郎官咀以奏事。其大者谓之丁香母。丁香母即鸡舌香也。或曰鸡舌香,千年枣实也。” 波斯语:gomode 拉丁名:FlosCaryophyllata,Syzygiumaromaticum, Eugeniaaromaticum,Eugeniacaryophyllata Englishname:Clove 日文名:ライラック 别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实]。 常绿乔木,高达10米。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径约6mm;花萼肥厚,绿色后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伏,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1.5cm,直径5-8mm,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似指甲状的红棕色花苞是精油的原料,树平均高度为5~6公尺左右,主要产地斯里兰卡、瓜哇、马达加斯加,以蒸馏法制得,其香味为有点鲜苔及木香的花香,是香水制造业不可缺少的香味,亦常加入酒中,精油颜色为透明无色。主要成分花蕾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为丁香油酚(Eugenol)、乙酰丁香油酚(Acetyleugenol)及少量α-与β-丁香烃(Caryo-phyllene);其次为葎草烯(Humulene)、胡椒酚(Chavicol)、α-衣兰烯(α-Ylangene).花蕾中尚含有4种黄酮衍生物,皆为黄酮甙元,其中两种为鼠李素(Rhamnetin)及山萘酚(Kaempferol);另有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番樱桃素、番樱桃素亭(Eugenitin)、异番樱桃素亭(Isoeugenitin)等. 药用丁香和观赏用的丁香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植物。 观赏丁香观赏花木“丁香”实为木犀科丁香Syringaspp.。与前种为截然不同的植物,切勿混淆。 常见的园林植物中多为紫丁香及其变种和暴马丁香。 木犀科丁香英文为:Lilac 丁香花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丁香花喜欢阳光,较耐阴,喜欢湿润,但忌积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要多浇水。丁香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丁香花不喜欢大肥,不要施肥过多,否则影响开花。花木类|林丛类|室内盆栽,丁香属植物主要应用于园林观赏,因其具有独特的芳香、硕大繁茂之花序、优雅而调和的花色、丰满而秀丽的姿态,在观赏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为国内外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可丛植于路边、草坪或向阳坡地,或与其他花木搭配栽植在林缘,也可在庭前、窗外孤植,或将各种丁香穿插配植,布置成丁香专类园。还宜盆栽,并是切花插瓶的良好材料。丁香对二氧化硫及氟化氢等多种有毒气体,都有较强的抗性,故又是工矿区等绿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愁品 古代诗人多以丁香写愁。因为丁香花多成簇开放,好似结。称之为“丁 结,百结花”。李商隐的《代赠》里有“芭蕉不展丁香结”一句。丁香在文学作 品中多象征着高洁、美丽、哀婉的事物。丁香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移栽穴内应先施足基肥,基肥上面再盖一层土,然后放苗填土。栽后浇一次透水,以后再浇2—3次水即可成活。丁香适应性强,管理比较粗放,平时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涝,干旱时注意浇浇水,便可顺利生长。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过多,以免引起枝条徒长,影响开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丁香3月中旬发芽前,要对丁香进行整形修剪,硫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中截旺长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花谢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两个芽剪掉,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还可以进行一次整枝,以保树冠圆整美观,利于来年生长、开花。丁香病虫害很少。主要害虫有蚜虫、袋蛾及刺娥。可用800一1000倍40%乐果乳剂或1000倍25%的亚胺硫磷乳剂喷洒防治。同属的还有白花丁香、红花丁香、紫花丁香、荷花丁香、小叶丁香、花叶丁香、四季丁香等。 在法国,“丁香开的时候”意指气候较好的时候。生日是5月17日或者6月12日的人的幸运花是丁香。在西方,该花象征着“年轻人纯真无邪,初恋和谦逊”。

    2019-03-11 电议
  • 供应优质马尾松种子发芽率高
    供应优质马尾松种子发芽率高

    马尾松   马尾松图片常绿乔木,高达45M,胸径1M,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状;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亦有3针1束,马尾松针叶又分长短,长的达30厘米,叫长叶马尾松;短的仅10厘米以内,叫短叶马尾松。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柄,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平,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种长4-5MM,翅长1.5CM。子叶5-8。花期4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中文学名:马尾松拉丁学名:PinusmassonianaLamb别称:松树、枞树、青松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松柏纲目:松柏目科:松科PINACEAELindl.亚科:松亚科PINOIDEAEPilger属:松属分布区域:在我国分布极广 简介乔木,高达45M,胸径1M,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装;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罕3针1束,长12-20CM,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    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柄,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平,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种长4-5MM,翅长1.5CM。子叶5-8。花期4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马尾松树干较直;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心边材稍明显。边材浅黄褐色,甚宽,常有青皮;心材深黄褐色微红。年轮极明显,极宽。木射浅细。树脂道大而多,横切面有明显油脂圈。材质硬度中等,纹理直或斜不匀,结构中至粗。干燥时翘裂较严重。不耐腐。长纵裂,长片状剥落;木材纹理直,结构粗;含树脂,耐水湿。重要材用树种。树干可采割松脂,叶可提芳香油。油漆、胶接性能不良。握钉力强。主要产地山东、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台湾省。可供家具内部用材。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一年生板条淡黄褐色,无毛;冬芽褐色。针叶每束2根,细长而柔韧,边缘有细锯齿,长12-20厘米,先端尖锐;树脂管4-7个,边生;叶鞘膜质。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无柄,柔荑状,腋生在新权的基部,雄蕊螺旋状排列;雌花序球形,一至数个生于新枝的顶端或上部。球果长圆状卵形,长4-8厘米,直径2。5-5厘米,成熟后栗褐色;种鳞的鳞片盾平或微肥厚,微有横脊;鳞脐微凹,无刺尖,很少有短刺尖。种子长卵圆形,有翅。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布  马尾松马尾松分布极广,北自河南及山东南部,南至两广、台湾,东自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贵州,遍布于华中华南各地。一般在长江下游海拔600-700M以下,中游约1200M以上,上游约1500M以下均有分布。是中国南部主要材用树种。经济价值高。 生物学特性马尾松是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光、喜温。适生于年均温13-22℃,年降水量800一1800mm,绝对较低温度不到-10℃。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有根菌。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微酸性土壤,但怕水涝,不耐盐碱,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和阳坡的冲刷薄地上,以及陡峭的石山岩缝里都能生长。马尾松分布极广,北自河南及山东南部;南至两广、台湾,东自沿海;西至四川中部、贵州及云南,遍布于华中华南各地。一般在长江下游海拔600-700m以下,中游约1200m以上,上游约1500m以下均有分布。幼年稍耐荫蔽,能在杂草丛中生长,3—4年后穿出杂草逐渐郁闭成林,林区群众形容马尾松的生长特性:“三年见草不见树,五年见树不见人。”为中国长江流域各省重要的荒山造林树种,也是江南及华南自然风景区和普遍绿化及造林的重要树种。 经济特性  马尾松马尾松是重要的用材树种,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其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松木是工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用材,主要供建筑、枕木、矿柱、制板、包装箱、火柴杆、胶合板等使用。木材极耐水湿,有“水中千年松”之说,特别适用于水下工程。木材含纤维素62%,脱脂后为造纸和人造纤维工业的重要原料,马尾松也是中国主要产脂树种,松香是许多轻、重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造纸、橡胶、涂料、油漆、胶粘等工业。松节油可合成松油,加工树脂,合成香料,生产杀虫剂,并为许多贵重萜烯香料的合成原料。松针含有0.2—0.5%的挥发油,可提取松针油,供作清凉喷雾剂,皂用香精及配制其他合成香料,还可浸提栲胶。树皮可制胶粘剂和人造板。松籽含油30%,除食用外,可制肥皂、油漆及润滑油等。球果可提炼原油。松根可提取松焦油,也可培养贵重的中药材——茯苓。花粉可入药。松枝富含松脂,火力强,是群众喜爱的薪柴,供烧窑用,还可提取松烟墨和染料。由于木材纤维长,是造纸和人造纤维板的重要原材料。 编辑本段种植马尾松的种植马尾松系直根性树种,培育大田探根苗,主根粗长,侧须根细少,造林成活率低.缓苗期长,幼林前期生长慢。采用塑料袋或根型培育器育苗,虽能提高马   马尾松林尾松苗质量及造林成活率,但因育苗成本较高,运苗费用增加,推广难度很大。在马尾松大田育苗生长期中,用铁制切根铲适时适量切去苗木部分原主根,促进苗木根系生长,增加侧须根数量,提高菌根感染率,降低高径比,控制冠根比,可显著提高马尾松大田裸根苗质量与造林成活率。切根育苗地马尾松切根育苗地宜选地势开阔、向阳。坡度平缓,靠近水源,质地疏松,没有或极少石块、石砾的酸性壤土或沙壤土。整地作床提前3—6个月翻挖苗圃地,整地深度20-25厘米。结合整地要撒施磨碎的硫酸亚铁粉每亩15-20公斤或生石灰每亩30-4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并施入磷肥每亩60—100公斤作底肥。然后横山开箱作高床,床宽1米,高20厘米,步道宽30厘米。如圃地前作非马尾松林或松苗,则床面还需均匀撤一层松林菌根土。播种为确保切根时松苗能达到要求,播种时间要适当提早,较好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较迟不超过3月底。播种方式为条播,播距15—20厘米,播沟方向较好与苗床方向平行。经精选、消毒的马尾松良种播种量,每亩3-4公斤。早播苗床可覆盖薄膜或稻草,用以保温、保湿,促进种子提早发芽,出土整齐。苗木前期管理一是出苗期注意薄膜管理,防止“烧”苗;二是苗木出齐后,每隔10一15天喷洒一次1∶1∶120的波尔多液,连续2~3次,以预防猝倒病发生;三是结合除草松土勤施。淡施追肥3-5次,6月中旬后水施尿素1一2次,浓度0.3~0.5%为宜,促进苗木生长;四是低山丘陵区遇连晴高温,要抗旱保苗,在伏旱结束后,及时间苗、定苗。将过密、细。切根时间为保证切根育苗效果,切根时的苗木高度需达12厘米,主根长15厘米以上。因此,凡伏旱前调查苗木根茎生长量已达要求的,可于7月中旬前切根,否则需待伏旱结束,秋雨到来后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再行切根;海拔800米以上无伏旱或伏旱影响不大的山区,切根时间完全视苗木生长量决定,但较迟不得晚于9月中旬,不然切根后苗木生长时间太短,切根效果不佳。切根深度切根铲入上深度即保留苗床上苗木原主根长度,称为切根深度。根据我站试验研究结果,切根深度以8厘米左右为好,即切掉苗木原主根长度二分之一左右。具体掌握时,苗高根长的稍深点,苗小根短的稍浅点,以不大于10厘米或不小于6厘米为宜。切根方法切根方法有斜切、平切两种。斜切较平切省力、工效高,适宜于山区坡度较大的条播苗床,或土壤较粘、石砾较多,平切推铲困难的条播苗床。操作时,先从苗床较里边的苗行开始,用铲刀在苗行一侧从离苗木地径5厘米左右处,斜向苗木方向呈60度角插入,顺势推进,即可切掉苗木主根6-10厘米以下部分。若苗床平坦、疏松、无石砾,或撒播苗床,则可进行平切。平切时,手握切根铲分别从苗床两边确定的切根深度入土,向苗床中央均衡用力,水平推进50厘米,防止向上或向下偏斜。每铲切完后,切根铲原方向退出时,铲面向下稍加用力,使切缝稍宽,易于退出,切忌铲刀向上抬升,拖倒苗木。水肥管理为防止切根后苗木萎蔫和利于须根生长与菌根形成,切根后要立即进行一次水肥管理。凡8月底前切根的,可水施氮肥和过磷酸钙,浓度均分别不超过0.5%;若在9月上、中旬切根的,则不再施氮肥,只水施磷肥即可。水肥施用量以灌透苗床土壤为度。起苗与运输马尾松切根苗在苗床上到11月底或12月初基本停止生长后,即可起苗造林。起苗必须坚持锄挖,严禁手拔,以防扯断大量的须根、菌根。用锄起苗时,锄口应高苗木10厘米远,逐行倒退着深挖、轻抖,尽量注意不伤或少伤苗木侧须根和菌根。切根松苗在运输途中,为防风吹日晒而失水干枯,一定要搭盖薄膜或稻草。运到造林地后,要及时造林栽植,当天栽不完的松苗,应就近假植。 培育采种一、采种时应选15-40年生树冠匀称、干形通直、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球果由青绿色转为栗褐色,鳞片尚未开裂时采集。用人工加热法使种子脱粒(出籽率3%),将采集到的种子经筛选、风选,晾干,装入袋中,置通风干燥处贮藏。种子纯度为80-95%,千粒重10.4克,每公斤纯种子76,000-90,000粒,室内发芽率85%。马尾松种子一般贮藏期为1年,若将干燥种子用塑料袋密封,放在0-5℃低温下可贮藏1-2年。育苗二、育苗:选择土壤肥沃、排水好、湿润、疏松的沙壤土、壤土作圃地。施足基肥后整地筑床,要精耕细作,打碎泥块,平整床面。播种季节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播种前用30℃温水浸种12-24小时。条播育苗,条距10厘米,播种沟内要铺上一层细土。每亩用种子5公斤。种子播后要薄土覆盖,可用焦泥灰盖种,以仍能见到部分种子为宜,然后盖草。播种后约20-30天左右幼苗出土。待幼苗大部分出土后,揭除盖草。幼苗出土后40天内应特别注意保持苗床湿润。5-7月可每月施化肥1-2次,每亩每次施硫酸铵2-5公斤。马尾松苗太密时,可以进行间苗移栽,通常分2次,第1次移栽在5月中、下旬,第2次移栽在7月上、中旬进行。在雨后阴天或阴雨天,略带宿土,不仅可以全部成活,幼苗生长也好。 造林技术造林从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均可进行,主要用1年生苗栽植造林。 一、造林密度:240-450株/亩。株行距1*1.5~1.7*1.7M。一级苗高15cm以上,地径0.3cm以上。 二、整地方式:块状整地不小于50×50cm,深度均不小于20cm,带状整地带宽不小于70-100cm。栽植穴底径不小于30cm,深不小于25cm。整地要求表土翻向下面,挖穴要求土壤   马尾松回填,表土归心。 三、抚育管理: (1)年度管理栽植当年抚育1-2次或2次以上,只割草,不松土。苗木扶正,适当培土。第2、3年每年抚育1-2次,第4年如尚未郁闭,继续抚育1次。植株抚育面积要逐年扩大。除草松土不可损伤植株和根系,松土深度宜浅,不超过10cm。 (2)间伐期:当林分郁闭度达0.9以上,被压木占总株数的20-30%时,即可进行间伐。间伐起始年限一般为10年左右。采用下层抚育间伐方式,较好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株数的25-35%,以后为20-30%,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小于0.7,间伐间隔期为5年左右。 (3)主伐期:速生丰产林为20年,一般林分为25-30年。 生长规律一、树高生长过程,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连年生长量较大值出现在10年,在20年时又出现接近较大值,平均生长量较大值出现在10—15年之间(11年左右),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于10—15年之间(12年左右),此后连年生长量小于平均生长量,此时应进行抚育间伐,以保证林木充足的营养空间,满足树冠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在本立地和经营条件下,较好次间伐年龄应在12年左右,但实际生产上较好次间伐在18年,显得偏迟。 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20年生左右,出现第2次相交,这是由于较好次间伐(18年)后改善了林分卫生状况,扩大林木树冠的营养空间,形成了一段高速生长期。整个生长过程与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情况相吻合,5—10年生是幼林生长阶段,树高生长较快;从第10年—25年生,树高连年生长量都超0.6m,是马尾松树高生长的旺盛时期;20之后连年生长量又急剧下降,在25生时进行大强度抚育间伐,从而减缓高生长急剧下降。 二、直径生长过程:直径生长过程见表1和图2,直径连年生长量较大值出现在10年生左右,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20—25年生(大约23年),此时平均生长量达到较大值。 10年生以前,属幼林时期,直径生长缓慢,从10—30年生是胸径生长的旺盛期,连年生长量都在0.64—1.22cm之间,30年生以后胸径生长逐渐减弱。 表格马尾松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过程 年树高生长量(m)胸径生长量(cm)材积生长量(m3) 阶总平均连年总平均连年总平均连年 53.50.700.702.40.480.480.00130.000260.00026 108.10.810.928.50.851.220.02320.002320.00438 1511.60.770.7013.00.870.900.08560.005710.01248 2015.60.780.8018.50.921.100.22210.011100.02730 2518.80.750.6421.70.870.640.38020.015210.03162 3021.20.710.4825.00.830.660.54920.018440.03380 3322.40.680.4026.70.810.570.64790.019630.03290 虫害防治马尾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危害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松类树种的常见害虫。 一、生活史 岳阳马尾松毛虫每年发生2-3代。   马尾松苗虫越冬代:一般在三月初,幼虫开始活动取食,四月初气温升高,幼虫蜕皮为二至三龄幼虫,五月初化蛹达到高潮。 较好代:6月上旬孵化,7月底8月初成虫羽化产卵。马尾松毛虫卵块 第二代:7月下旬-8月初较好代成虫产下的第二代卵,经过6天开始孵化,9月下旬-10月上旬羽化产卵。 第三代:10月初孵化,经过一周左右进入第二龄,11月中下旬越冬。 二、生活习性 成虫有趋光性,喜飞向生长良好的松林产卵,卵产于树冠中下部针叶上,每次约360-400粒。初孵幼虫取食卵壳,半天后取食针叶,受害针叶枯黄卷曲。1龄虫散食针叶一侧,并有受惊吐丝下坠,随风飘移扩散他树的习性。2-3龄幼虫取食整个针叶,且受惊时弹跳坠地。4龄幼虫趋于稳定,幼虫5-6龄的取食量较大。 三、防治方法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营林技术措施防治: 一是封山育林;二是营造混交林,增加松树林下植被,增加林中天敌和阻隔害虫迁徙。 2.生物防治: 对发生虫害面积较大,虫口密度较低的情况,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目前有白僵菌、Bt、仿生农药灭幼脲等适时施用。 3、化学防治: 对小面积高虫口的松毛虫发生区进行化学防治,目前较好的农药有拟除虫菊脂等。 4.遵循自然规律防治: 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松毛虫4-5年大发生一次。在无灾区,偶灾区发生松毛虫灾害一般不进行化学剂防治。在高虫口密度下,虫口处下降趋势,可以不进行化学药剂防治,任其自然消亡。 其他特征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心边材稍明显。边材浅黄褐色,甚宽,常有青皮;心材深黄褐色微红。年轮极明显,极宽。木射浅细。树脂道大而多,横切面有明显油脂圈。材质硬度中等,纹理直或斜不匀,结构中至粗。干燥时翘裂较严重。不耐腐。油漆、胶接性能不良。握钉力强。主要产地山东、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台湾省。可供家具内部用材。 药用部分:松油脂及松香、叶、根、茎节、嫩叶(俗称树心)等入药。 用途: 性味苦、温、无毒。能祛风湿,活血祛愈,止痛,止血。 性能: 性温,味甘苦;祛风行气、活血止痛。   马尾松

    2019-03-11 电议
  • 供应灯台树种子
    供应灯台树种子

    灯台树 百科名片灯台树,又名瑞木、女儿木、六角树。喜温暖气候及半荫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热、生长快。宜在肥沃、湿润及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定植或移栽宜于早春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种植穴内施适量基肥,栽后浇足定根水。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2-3年施肥一次。由于自然生长树形优美,一般不需要整形修剪。病虫害少,管理简单、粗放。 中文学名:灯台树别称:女儿木、六角树、瑞木二名法:CornuscontroversaHemsl.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蔷薇亚纲目:山茱萸目科:山茱萸科属:梾木属或灯台树属种:灯台树分布区域:辽宁、华北、西北至华南、西南 简介适应地区辽宁、华北、西北至华南、西南 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东营、新泰、滕州、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安阳、西安、咸阳、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北、蚌埠、韩城、铜川) 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 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温带草原区(主要城市:兰州、平凉、阿勒泰、海拉尔、满洲里、齐齐哈尔、阜新、丹东、大庆、西宁、银川、通辽、榆林、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集宁、赤峰、大同、锡兰浩特)生态分类木本植物>落叶乔木类观赏分类荫木类高度范围12-20(M)形态特征树枝层层平展,形如登台,枝暗紫红色。叶互生,簇生于枝稍,叶广卵圆形。伞房状聚伞花序生于新枝顶端,长9cm,白色。核果近球形,花期在5-6月,果期9-10月。 繁殖培育定植或移栽宜于早春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种植穴内施适量基肥,栽后浇足定根水。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2-3年施肥一次。由于自然生长树形优美,一般不需要整形修剪。病虫害少,管理简单、粗放。 景观用途以树姿优美奇特,叶形秀丽、白花素雅,被称之为园林绿化珍品。庭荫树、行道树 播种繁殖台灯树采用播种法繁殖。10月份采收果实,堆放后熟,洗净阴干,随即播种.或低温层积沙藏,于翌年3月露地条播。行距50厘米—60厘米,株距10厘米—15厘米。4-5月份便可出苗。较好年根系不发达,生长量小,高约30厘米左右,第二年生长量可达50厘米,三年以上每年以1米以上的速度生长,并呈现出优美的冠形和树姿,达到满意的观赏效果。 育苗管理苗出齐后酌情疏苗,要严格控制浇水和施肥,以防徒长,造成早春易受冻害。 1.灌溉排水。 灯台树播种后30~40天便可出土,根据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确定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种子发芽期间,床面要经常保持湿润,灌溉应少量多次;幼苗出齐后,子叶完全展开,灌溉量要多,次数要少,每2~3天灌一次,每次浇透灌足,定在早晚进行。秋季7—9月份雨水较多,要注意排水,以免水分过多。 2.松土除草 除草应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除草松土可同时进行。土壤板结,天气干旱,水源不足时,即使不需要除草也要及时松土。苗木硬化期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应停止松土除草。 3.追肥 灯台树幼苗期以氮肥为主,速生期多施氮肥、磷肥、钾肥并适当配合;生长旺盛期过后,增施磷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抗寒力。追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少量多次,各种肥料交替使用,9月份停止追肥。 4.间苗定苗 灯台树分2~3次间苗,较好次在幼苗出齐生长出两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在苗木叶子互相重叠时进行,留优去劣,除去发育不良、有病虫害、过于密集的,使苗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可结合较好、二次间苗进行补苗,为了不伤苗,起苗时供足水,用锋利的小铲掘苗,带土移栽于较稀处,随即压实,较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 5.病虫害防治 灯台树幼苗期的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多发生于7~9月的雨季,可在幼苗全部出土后10~20天定期喷洒0.1%的敌克松或用2%~3%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每平方米用量9升。 灯台树幼苗第1年根系不发达,生长量小,高约30~40厘米,第2年生长量达到50~80厘米,3年以上可达100厘米以上,呈现出优美的树形和多彩的冠姿,这时即可出圃栽植。 幼树管理定植。第二年定植时可按80厘米×80厘米定植,当年苗高可达70至100厘米。深秋或翌春再隔行移植,扩大株行距,如果生长空间小,灯台树极易形成偏冠。 抚育管理。灯台树喜温暖气候及半荫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热、生长嗯快。宜在肥沃、湿润及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定植或移栽宜于早春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种植穴内施适量基肥,栽后浇足定根水。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2年-3年施肥一次。由于自然生长树形优美,一般不需要整形修剪。病虫害少,管理简单、粗放。 1.浇水和施肥。灯台树苗生长不到两年时,在北方顶端易受冻,所以定植后严禁追施化肥。春天至雨季前,半个月浇一次水,浅中耕,保持土壤湿润。秋天不是特别干旱不要浇水,更不要追肥,要浇封冻水。小苗生长3年后,入冬前可以酌情追施肥料,较好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 2.修剪。灯台树在定植的当年就开始长出冠层。由于苗子大小、种植疏密不同以及光照不均等因素,容易形成偏冠。出现偏冠后,在夏末秋初,缩剪凸出的枝杈。灯台树长到3米高时一般树冠已有3层至4层,若冠层太低,较好在早春去掉60厘米以下的枝条。 大树移植(一)、掘苗。对胸径3~10厘米的,可于春季化冻后至新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在地面以胸径(距地面1.3米处的干径)的8~10倍为直径画圆断侧根,再在侧根以下40~50厘米处切断主根,打抱土球,保持土壤湿润。运输时要将根部放在车槽前,干稍向后斜向安置。 (二)、挖穴。依胸径大小,栽植穴直径应为40~100厘米,土质疏松肥沃的可小些,石砾土、城市杂土应大些,但较小也要比根盘的直径大20厘米,深则不小于50厘米穴壁要垂直,呈圆筒状,不能挖成锅底形,以免生根后根因伸长力不足而弯曲,遇雨倒伏。 (三)、定植。于穴中先填15~20厘米厚的松土,然后将苗木直立放于穴中,使基部略下沉5~10厘米,以求稳固。在四周均匀填土,随填随夯实。填至距地面8~10厘米时开始做堰,堰高不低于20厘米,并设临时支架防风。 (四)、浇水。定植后及时浇头遍水,至满堰,第三日再浇二遍水,第七日浇第三遍水,水下渗后封堰。天气过于干燥时,过10~15天仍需开堰浇水,然后再封口。 (五)、修剪。掘苗后进行。只将侧枝短截至15~30厘米,而不动主导枝,四周保持长短基本一致,株冠整齐。 病虫害防治灯台树幼苗期的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多发生于7、8、9月的雨季,可在幼苗全部土后10~20天左右定期喷洒0.1%的敌克松或用2%~3%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每平方米用量9L。? 灯台树幼苗第1年根系不发达,生长量小,高约30~40cm,第2年生长量达到50~80cm,3年以上可达100cm以上,呈现出优美的树形和多彩的冠姿,即可出圃栽植。 医用价值别名鸭脚树、肥猪叶、大树理肺散、买担别[傣语]来源为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植物灯台树Alstoniascholaris(L.)R.Brown,以叶或嫩枝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炒黄备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2600m的常绿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台湾、河南、广东、广西等地。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6-15m。树皮暗灰色;枝条紫红以,无毛。叶互生;叶柄长2-6.5cm;叶片宽卵形或宽椭圆形,长6-13cm,宽3.5-9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以,疏生贴伏的柔毛;侧脉6-7对。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稍被贴伏的短柔毛;花小,白色;萼齿三角形;花瓣4,长披针形;雄蕊4,伸出,长4-5mm,无毛;子房下位,倒卵圆形,密被灰色贴伏的短柔毛。核果球形,紫红以至蓝黑色,直径6-7mm。花期5-6月,果期7-8月。性味归经淡,平。有毒。功能主治消炎,化痰止咳,止痛。用于支气管炎,百日咳,胃痛,腹泻,疟疾;外用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3~4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2019-03-11 电议
  • 供应墨西哥柏种子,发率高Cupressuslusitanicaseeds
    供应墨西哥柏种子,发率高Cu

    墨西哥柏  拉丁名Cupressuslusitanica 墨西哥柏简介墨西哥柏原产中美洲高原,北起墨西哥北部的奇瓦瓦省,沿马德雷山脉向南延伸,经杜兰戈、圣路易斯波托西、米乔坎、墨西哥、普埃布拉、维拉克鲁斯等省直到哈帕斯省和危地马拉南部及洪都拉斯。水平分布在北纬15°—27°,西经88°—105°,垂直分布为海拔1300m—3300m。 墨西哥柏原产地虽地处亚热带,但由于垂直分布的缘故,原分布区属暖温带和凉温带气候。年平均温度10℃—15℃,年降水量1100m—2200m,较冷月平均温度8℃—12℃,较热月平均温度14℃—17℃,极端较低温度可达-8℃,降水分布为夏雨型或均匀雨型,冬季有少量雨雪。 墨西哥柏主要生长在山坡和陡峭的温润河谷旁,呈异龄林分布。土壤为未发育成熟的黑色草甸土和黑钙土,排水良好,团粒结构,质地中壤,有机质含量7%—10%,PH值6.5左右。在原产地,成年墨西哥柏树高10—30m,直径40—60cm,其伴生树种主要有冷杉,松树,赤杨和栎类。 育苗方法苗圃整地 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要做到及时耕耙、地平土碎、混拌肥料、清除石块、草根等杂物。 作床前5d-7d,灌足底水。床向尽可能按东西方向或沿等高线方向,苗床应达到土粒细碎,表面平整,中央略高、上实下松。 苗床按东西走向筑床,床宽110~120cm,床高30cm,具体高度应视圃地的干旱程度而异,易发生水涝的圃地可适当加大床高,过道兼排水沟宽30cm,深15cm,床长依地势和灌溉方式而定,一般10m-30m。 移植区宜作宽1.2m~1.5m、沟深25cm~30cm、沟宽30cm~40cm的苗床。 土壤管理 土壤消毒、土壤改良:参照GB/T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中的规定 土壤施肥:苗圃要广开肥源,常年积肥和种植绿肥。施肥要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和施足基肥,适当追肥的原则,并根据墨西哥柏生长特性,适当配比N、P、K。基肥以充分沤制腐熟有机肥为主,以增强土壤肥力。基肥在春翻前均匀散于圃地,结合翻耕施入,追肥结合喷水施入。 播种育苗 种子处理:播前用0.5%高锰酸钾液浸种消毒2h,然后在50℃温水中间歇浸种3d—4d,待种子膨胀后拿出晾干,然后用钙镁磷肥与湿沙拌种,使种子提前10天-15天发芽,且幼苗出土整齐、均匀。 播种方法: 1.点播 采用点播,株行距8cm×24cm,每穴放种两粒,点播深度2cm,然后覆盖细碎土盖没种子,厚度约2cm。播后盖稻草,厚度以不见床土为准。 2.条播 条播沟深2—3cm,播种行距15cm—20cm,播种沟播15粒到20粒种子,播后覆土厚1—1.5cm,以不见种子为度,床面覆盖稻草或塑料薄膜保湿,以不见泥土为度。(植物园苗圃地) 3.撒播 撒播8—12g/m播后盖土,并一次性浇透水,再盖上一层厚1cm的稻草。(平山林场) 3.2.4容器育苗 1.容器选择:选择长为40cm,宽为80cm,高为30cm的移苗筐,铺上塑料薄膜。选择直径为6cm,高为15cm的营养钵,下部有直径为1cm的透水透气孔。 2.营养土配置:采用土壤、沙子、珍珠岩、熟化的泥炭土比例为5:1:2:3配置营养土,土壤经孔为1cm筛网,充分搅拌混合。 3.配成营养土装入容器袋中,将装满营养土的容器袋紧密地排在田中,并用土灌好袋间缝隙,以备移入。 4.播种:早春开冻后即可播种,宜早不宜迟,将种子播入塑料移苗筐,细沙土覆土1cm,浇水至土壤湿润。 5.移苗:当墨西哥柏苗高生长至2cm时,把塑料筐中的苗移植营养钵中。移苗时截根,移苗时应选择阴凉处,移后应立即浇水湿润。墨西哥柏移植于营养钵便于管理和运送转移。 苗期管理 1.出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及时分批撤除有碍苗木生长的覆盖物,苗床表土干燥时,适量喷水,少量多次,以床面不存水为宜。较好用河水浇灌,若用井水应在晒水池先行日晒升至常温后使用。种芽开始破土时,中午前后要适当增加浇水量,并及时消除板结层。床面温度超过30℃时,立即浇水降温。 2.幼苗期管理 酌量追肥,将氮肥溶入水中喷施,施后喷水洗苗,施肥起始时间为齐苗后的15d—20d。锄草和松土参照GB/T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野外育苗需喷水防灼,当地表温度高于30℃时,立即采取遮荫、降温、保湿的措施。间苗补苗,在出苗20d—30d后,用幼苗移植器或小尖铲对苗床内稀密不均、缺苗处进行补植,间密补稀。根据种子发芽情况,按留强去弱、留疏去密的原则,间苗2—3次,6月下旬定苗,定苗后每平方米留苗60—70株。 3.速生期管理 水肥管理,起始时间约在7月左右,以后每隔7d—10d喷施一次,时间以早、晚或阴天空气湿度大时为宜,以尿素为标准,用量以10g/m为基数,每期增施1g/m,逐期递增,末次混施等量的过磷酸钙,喷后洗净肥液。间苗:适时拔除病、弱、残苗,7月下旬间第二次苗,间密留匀,间劣留优,连根拔出不留残梗。松土、除草,根据降水情况,及时疏松土壤,深2cm—3cm,拔除杂草,使用除草剂灭草,要先试验后使用。 速生期一般在夏季,在正午日光照强烈下,需遮阳网遮挡,早晚掀除。同时多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水分充足。 4.苗木硬化期管理 水肥管理:9月份以后停施氮肥,每隔10d-15d喷浓度为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多施磷钾肥以促苗木木质化,基本可以停止灌水。松土圃地干旱时以松土代灌水。同时做好苗木越冬防寒准备工作。 病虫害防治 1.猝倒病:由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hthora)、丝核属(Rhizoctonia)等真菌引起的苗期植物病害。可影响幼苗生长,严重时造成缺苗甚至毁种。防治方法:合理选择苗床,苗床应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无病地块。为防止苗床带入病菌,应施用腐熟的农家肥。苗期喷施500~1000倍磷酸二氢钾,或1000~2000倍氯化钙等,提高抗病能力,适时适量放风,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发现病株后及时处理病叶、病株,并全面喷药保护。防效较好的药剂有4%农抗120瓜菜烟草型500—600倍、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锌500倍液、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2.木毒蛾:木毒蛾一年发生2代,幼虫越冬,为害叶子。防治方法:可用击树震荡法捕捉幼虫,用灯火诱杀成虫,剪去有茧、卵的枝条并予以烧毁。亦可用50%的敌百虫乳油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溶液喷杀幼虫。 我国引种概况1954—1956年,我国从苏联、印度和葡萄牙引进9个墨西哥柏种源,植于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中山植物园,于1976年从中选育出优良类型中山柏,并在长江中下游进行了区域性试验。 1979年中国林科院从墨西哥、危地马拉、西班牙、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国引进多批种源,用于进行引种对比和种源实验,对墨西哥柏的引种研究在1986年曾被列为国家“七五”攻关“国内外重要造林树种引种驯化”的一部分,并于1987年列为与林业部种苗管理总站合作试验推广的协议树种,共同开展了区域性引种试验。在综合对墨西哥柏原分布区和我国引种区的生态对比及墨西哥柏在我国的具体引种表现得观察基础上确认:墨西哥柏适宜生长在气候温和湿润的亚热带中高海拔土层深厚的中性土壤土,其生长主要受温度、海拔、日照和土壤等生态因子制约。得出墨西哥柏适生范围的主要区划指标如下: 极端较低温度:>-10℃; 较热月平均较高温度:20-30℃; 年平均温度:15-20℃; 降水量:900-1000mm; 日照:>1500小时; 海拔:>500m。 段国外引种概况墨西哥柏自17世纪引入欧洲,主要用于园林绿化,20世纪又先后引种到拉丁美洲和非洲,目前世界上引种过墨西哥柏的国家多达30个。除地中海气候地区引种基本失败外,绝大多数地区生长良好,在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营造了大片了的人工林,亚太地区的印度,新西兰等过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主要用于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刚果、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则认为该树种适用于薪炭林和改良土壤。 在国际上60年代曾开展过的墨西哥柏种源试验,确认肯尼亚种源生长和抗性较佳,肯尼亚通过选代工作从324块林分中选出优树69株,增益可望达到2倍以上。巴西,肯尼亚等国还进行过不同密度的造林对比试验,马拉维、对墨西哥柏进行了引种立地评价和施肥效应研究,坦桑尼亚进行过整枝试验。 1954—1956年,我国从苏联、印度和葡萄牙引进9个墨西哥柏种源,植于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中山植物园,于1976年从中选育出优良类型中山柏,并在长江中下游进行了区域性试验。 以上整理由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研究生顾汤华编辑。仅此纪念即将的毕业!

    2019-03-11 电议
  • 供应尾叶桉种子E.ucalyptusurophyllaS.T.Blakelyseeds
    供应尾叶桉种子E.ucalyptusu

    学名:E.ucalyptusurophylla S.T.Blakely  产地: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我国广东、广西有栽培。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皮红棕色,上部剥落,基部宿存。幼态叶披针形,对生;成熟叶披针形或卵形。伞状花序顶生,总状更扁,帽状花等腰圆锥形,顶端突兀。蒴果近球形,果瓣内陷。花期12月至次年5月。段用途:枝叶含油,木材可制人造板、纸浆,叶可提取芳香油,树木可美化环境,是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一体的速生经济树种。为速生用材林、荒山绿化和行道绿化树种。

    2019-03-11 电议
  • 供应滇朴昆明朴Celtiskumningensis种子
    供应滇朴昆明朴Celtiskumnin

    落叶乔木,高达15米。小枝幼时被毛,后渐脱落。叶片厚纸质,幼时形状多变,常卵状琴形、戟形、窄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成熟叶片常为卵形,卵状椭圆形、菱状卵形,长4-11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歪邪,常一侧圆形,一侧楔形,边缘近中部以上具不规则浅锯齿,或近全缘,叶上面3出脉常凹下,凹陷处幼时被棕褐色毛,后脱落,叶下面脉上幼时被棕褐色毛,后脱落,仅脉腋有毛;叶柄长0.6-1厘米,幼时密被棕褐色柔毛,后稀疏。果常单生,稀双生(实为长在短总梗上),球形,径约0.8厘米,熟时蓝黑色,果核具肋,并具有网孔状凹陷;果柄为叶柄2倍以上,长1-2.5厘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2019-03-11 电议
  • 供应齐单1号玉米种子高产自己种
    供应齐单1号玉米种子高产自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3 品种名称:齐单1号 选育单位: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XF0138,来源于78599;父本SX211,来源于国外材料。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地区出苗至成熟131天,比对照早熟2.8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黄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320厘米,穗位高100~136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黄色,果穗筒型,穗长18~21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5~38.6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抗丝黑穗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和玉米螟,中抗小斑病,感丝黑穗病和纹枯病,高感茎腐病。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10克/升,粗蛋白含量10.58%,粗脂肪含量4.45%,粗淀粉含量71.93%,赖氨酸含量0.28%。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7克/升,粗蛋白含量8.46%,粗脂肪含量4.53%,粗淀粉含量70.62%,赖氨酸含量0.28%。[1]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48.1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6.36%; 2006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5.7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5.31%。 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14.7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4.34%; 2006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5.4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4.6%。[1] 栽培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茎腐病。[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天津、河北北部、山西、辽宁、吉林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和四川(雅安地区除外)、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1]

    2019-03-11 电议
  • 供应小桐子种子膏桐麻风树seeds生物柴油新能源
    供应小桐子种子膏桐麻风树se

    麻风树为喜光阳性植物,根系粗壮发达,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瘠薄能力,枝、干、根近肉质,组织松软,含水分、浆汁多、有毒性而又不易燃烧,抗病虫害。原产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及干热河谷地区,我国引种有300多年的历史。野生麻风树分布于两广、琼、云、贵、川等省,以及非洲的莫桑比克、赞比亚等国,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及北澳地区,美国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地区、夏威夷群岛地区等均有分布。干热河谷野生状态下的种子,一般一年一熟,少有一年两熟,枝、干具再生能力,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麻疯树生长迅速,生命力强,在部份地方可以形成连片的森林群落。由于该树种植可用杆插法繁殖,而且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头年就有收成,产量逐年增加,果实采摘可达50年。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的推动,各地大量种植。目前仅四川一地的麻疯树资源量即在26万亩以上,可产种籽17万吨,可提炼麻疯树油6万吨。显示了一定的资源潜力。未来全国麻疯树种植面积至少可达3000万亩以上,预计可产柴油580多万吨(按每亩每年产干果650公斤,每公斤果可榨取0.3公斤柴油计),显示了良好的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它不但人工造林容易,天然更新能力强,还耐火烧,可以在干旱、贫瘠、退化的土壤上生长。适宜在热带、亚热带以及雨量稀少、条件恶劣的干热河谷地区种植,是保水固土、防沙化、改良土壤的主要选择树种。麻疯树具有极强的生育繁殖能力,枝叶浓密,林地郁闭快,落叶易腐不易燃,改良土壤能力强。生长在陡坡上的麻疯树林成为良好的生物防火隔离带。麻风树原为药用栽培植物,近期又发现其种子含油量高,是国际上研究较多的能生产生物柴油的能源植物之一。麻疯树有很高经济价值,是世界公认的生物能源树。其种仁是传统的肥皂及润滑油原料,并有泻下  膏桐树籽和催吐作用,油枯可作农药及肥料。麻疯树为多年生耐旱型木本植物,适于在贫瘠和边角地栽种,栽植简单、管理粗放、生长迅速,麻疯树林3年可挂果投产、5年进入盛果期。果实采摘期长达50年,果实的含油率为60~70%,经改性后的麻疯树油可适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并在闪点、凝固点、硫含量、一氧化碳排放量、颗粒值等关键技术上均优于国内零号柴油,达到欧洲二号排放标准,被称为生物柴油树,是较有种植潜力的油料作物品种。目前,野生麻疯树的干果产量为300~800kg/亩,平均产量约660kg/亩。纯麻疯树油可以用于烹调、照明或者发电。它的一系列副产品包括用于化妆品的甘油,以及再加工制成的麻疯树种子饼,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其种子油渣、残油渣及树叶可作农药,去毒后也可作为动物饲料。富含氮的种子油渣是极好的植物肥料。生物油技术是一种传统技术,但以麻疯树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还是近年出现的事。1995年在洛克菲勒基金和德国政府支持下,巴西、尼泊尔、津巴布韦开始了对麻疯树油用做燃料的开发。印度计划委员会于2002年7月成立了生物燃料领导小组,起草了生物柴油国家发展规划,计划到2011~2012年间,实现生物柴油替代20%石油柴油的目标,届时,麻风树的种植面积将达到500万公顷。2003~2007年是示范项目阶段,在此期间,政府作为首要推动者,负责所有环节的规划和运作。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探讨种植、脱粒、提炼、转化、调和、市场开发、产品质量和制度安排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2007~2012年是自主发展、扩大生产阶段,目标是实现大规模种植麻风树,并把种植范围扩大到全国,从而能够生产出足够多的植物油来生产生物柴油。按照实施路线图,到2007年,印度将生产150万吨麻风树种子,榨取48万吨麻风树油,在种植环节创造1.244亿个人工,在脱粒环节每年创造3680万个人工,使55万个农村家庭脱贫。麻疯树提取生物柴油项目已被国家列入“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由四川长江科技公司承担。目前,该公司已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签署协议,在种植推广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将在红河工业园区内建设10万吨生物柴油加工厂。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上述原料种植不占用良田,不用更多的劳动力成本,将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四川省攀枝花市、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省长江造林局和长江科技有限公司加大合作力度,利用麻风树开发生物柴油取得成效。目前,已掌握了加工麻风树原油制取生物柴油的相关技术。同时,经四川省农机产品及车辆配件质量监督检测站、汽车产品试验站试验检测,被证明可以替代0号商用柴油,作为柴油机燃料用油。四川攀枝花独特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麻风树生长。目前,四川省长江造林局已经在攀枝花建起200亩麻风树种苗基地,4000亩麻风树基因库。攀枝花市从1985年起,先后完成野生麻风树资源调查以及野生麻风树驯化及人工种植试验、示范,完成了麻风树油的工艺开发和应用试验。四川建成了设计能力10万吨的麻风树柴油加工厂,现年生产2万吨,并制定了企业标准。麻疯树果实购入每千克1.4元,每吨生物柴油需麻疯树果实3吨多。种植麻疯树亩产生物柴油接近200千克。种植麻疯树的收益也较高,即便按较低的亩产量450千克计,每亩收益也达630元。同化石柴油相比,麻疯树油是一种绿色柴油,它对环境友好(麻疯树油硫含量低,SO2和硫化物排放量比0#柴油低10倍),低温启动性能好(无添加剂冷凝点达-20℃),润滑功能强(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闪点高,不属于危险品,运输、储存方便),燃料性能佳(十六烷值高,燃烧性能好于柴油,燃烧残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剂和发动机机油的使用寿命加长),而且具有可再生性。

    2019-03-11 电议
  • 供应香樟种子Cinnamomumcamphoraseeds
    供应香樟种子Cinnamomumcamp

    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较好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8—11月。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清香,可驱虫,而且永远不会消失。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树干有明显的纵向龟裂,极容易辨认。据说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 樟树是常绿乔木,它的常绿不是不落叶,而是春天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才开始脱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现绿意盎然的景象...樟树的小花非常独特,外围不易分辨出花萼弥或花瓣的花有6片,中心部位有9枚雄蕊,每3枚排成1轮。   樟树习性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香樟适应海拔高度:1800m以下 绝对较低温:-10.00°C 光照反应:喜光 水分反应:喜湿 对特殊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不耐瘠薄和盐碱,以微酸性土为好 忍受大气污染种类:多 地形条件:丘陵、平原 土壤类型:黏质土 树种分布区:浙江、福建、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云南 花期:较好次4月~5月,初夏开花,黄绿色,圆锥花序 果期:较好次8月~11月 树高:可达3000.00cm 树高年生长量:100cm 胸径年生长量:2.40cm 繁殖方法:两性繁殖樟树繁殖方法播种繁殖果实成熟时自行脱落,有鸟类啄食。用种子繁殖,应随采随播,每公斤种子7,200-8,000粒,发芽率70-80%,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植树造林,也可萌芽更新。有白粉病、黑斑病、樟叶蜂、樟稍卷叶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虫为害。   香樟育苗技术一、简介:樟树材质优良,有香气,是上等的建筑、家具、工艺的良材,樟树的樟脑和樟油广泛用于工艺、代工、医药和国防工业,此外樟树还是“四化”中绿化的优良树种。樟树是常绿乔木,喜光,主根强大,根系发达,喜温湿气候,适应性强,生长较快,寿命较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四旁,河滩冲积生长较好。 二、育苗1.时间。每年十至十二月,将已成熟的种子采下,然后混沙贮藏,三月初即可催芽播种。2.整地。在冬初进行较好次耕耙,播种前进行第二次耕耙,并施足基肥,基肥一般用腐熟厩肥,每亩1500~2000公斤或碳胺50公斤,磷肥50公斤、菜饼150公斤,然后筑成高床,一般床高35~50厘米,床宽1.2米。3.催芽。三月初樟树播前需催芽,可用50℃的温水浸种,当温水冷却后再换50℃水重复浸种3~4次,可使种子提早发芽10~15天。4.播种。条播行距20厘米左右,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播后覆土盖稻草或地膜,保持苗床表土湿润,以利种子发芽。5.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去稻草或地膜,待幼苗长出数片真叶就可以开始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可进行定苗。樟树每亩留苗2万株左右。7月份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经常松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前二次可用尿素7~10斤,较后一次可用尿素10公斤、磷肥7.5公斤。樟树1年生苗可达50厘米以上,地径达0.7厘米以上。 三、移栽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较为适宜,移植密度每亩1500株左右。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10厘米左右截杆,当芽长到10厘米左右可定主杆,剪去多余枝芽,留一个比较粗壮的枝。冬季床面施厩肥2000公斤。这样3年生苗木胸径可达3厘米以上。 移植技术育苗培育大苗的应经过移植,移栽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较为适宜,移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左  移植香樟[1]右。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10cm左右截干,当芽长到10cm左右可定主干,剪去多余枝芽,留1个比较粗壮的枝。在幼苗培育中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追肥、灌溉以及防治病虫害等培管工作。幼苗抚育第1年不少于3次,第2年可进行1~2次。樟树多萌生枝,头3年耍进行抹芽,主要抹去离地面2/3的嫩芽。冬季床面施厩肥30t/hm2。这样三年生苗木胸径可达3cm以上。出圃时就带沿泥球,并适当剪去枝叶,以提高造林成活率。移植应选择树干通直、树皮颜色新鲜、树势健壮且较近2年已经移植过的香樟树,其新生的细根都集中在树蔸部位,树木的成活率较高。尽量采用假植的苗木,假植几个月以后的香樟树苗,其根蔸处开始长出新根,根的活动比较旺盛,在不适宜的季节中栽植也比较容易成活。从苗圃挖出的香樟树苗,如果是用于反季节栽种,其土球应比正常情况下大一些,土球越大,根系越完整,栽植越易成功。如果是裸根的苗木。也要求尽可能带有心土,并且所留的根要长,细根要多。尽量选用小苗。小苗比大苗的发根力强,移栽成活率更高,只要不急于很快获得较好的绿化效果,都应当使用小苗。栽植要及时,即经过修剪的香樟树苗应马上栽植。如果运输距离较远的话,则根蔸处要用湿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以便保湿。栽植时间较好在上午1l时之前或下午16时之后,而在冬季则只要避开较严寒的日子即可。种植穴要按一般的技术规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并铺设细土垫层,种植土应疏松肥沃。把香樟树苗的包扎物除去,在种植穴内将树苗立正栽好(注意树的观赏面),填土后再插实土壤并继续填土至穴顶。较后,在树苗周围做出拦水的围堰。  香樟林灌溉香樟树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对于带土球的樟树苗边灌水,还要用铁棒或木棒对树穴周边土壤进行搅动,以便通过水的作用使树穴周边能填满土壤。灌水时要注意不要损坏土围堰,土围堰中要灌满水,让水慢慢浸到种植穴内。为进一步提高定植成活率,可在所浇灌的水中加入生长素,以便刺激新根生长。生长素一般采用奈乙酸,先用少量酒精将粉状的奈乙酸溶解,然后掺进清水,配成浓度为200mg/kg的浇灌液,作为第1次定根水进行浇灌。新移栽的香樟其冠2/3已被修剪,树叶减少90%,根系也有所损伤,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很弱,因此只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即可。若土壤的含水量过大,会大大影响土壤透气性能,反而抑制了根系呼吸,若长时间积水会造成根部霉烂,严重影响根部促长。为此,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留设透气排水穴。但第1次浇水应透彻,以后视天气、土壤质地而谨慎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既浇即透”的原则,同时要防止地面水系过多滴入根部。另一方面,要防止下雨过后树穴内积水,即要保持每天检查排水、透气设施,发现有堵塞或积水时要及时清除,保证树体根部不积水,不干旱。在气温到OoC以下时。应停止在土球根部喷水,条件成熟时(较高气温回升到5"C以上)一般隔5—7d在中午时分对叶面进行喷水湿润。修剪栽植前应对其根部进行整理,剪掉断根、枯根、烂根。短截无细根的主根;还应对树冠进行修剪,一般要剪掉全部枝叶的1/3-1/2,使树冠的蒸腾作用面积大大减少。带土球的苗木不用进行根修剪,只对树冠修剪即可。修剪时。可连枝带叶剪掉树冠的1/3~1/2,以大大减少叶面积的办法来降低全树的水分损耗,但应保持基本的树形,以加快成景速度。尽快达到绿化效果。保温每年11月至翌年2月间低温天气较为普遍。这段时间正值植树造林、种植绿化树的黄金季节.由于香樟树耐寒性较弱。对香樟采取保温措施成为当务之急。对苗木防冻主要措施是对主干、分枝及土球树根的保护。由于香樟的移植一般是为了绿化效果,因此在防冻的同时又不能影响绿化的美观程度。可采用“3层防冻保护”的方法对香樟进行保护,即对香樟主干、分枝包裹3层外加物(第1层草绳,第2层麻布,第3层稻草)。“3层防冻保护”另一个含义指土球部位采用lOom厚的疏松山泥、塑料薄膜、再覆草包的办法保温。根据以往经验,树干不宜用塑料薄膜保温。因为冬季雨雪天气较多,一旦有水进入塑料薄膜,容易积水,常常诱发树干发黑并溃烂,而稻草的析水性好,不存在积水的问题。虫害防治卷叶蛾1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嫩梢,被害苗枯死。可用40%乐果200—300倍液喷杀幼虫,当幼虫大量化蛹期间结合抚育进行林地除草培土,杀死虫蛹。樟天牛主要为害主枝和侧枝,采用人工捕杀,或由排泄孔注入敌敌畏药剂。樟叶蜂幼虫取食樟叶当年抽的嫩梢,严重影响樟树的生长。此虫在河南省1年发生1~2代,5月上旬和6月上旬分别为第1和第2代幼虫期。可用90%的敌百虫或50%的马拉松乳剂的2000倍液喷杀。也可用o.5kg闹羊花或雷公藤粉末加水75-100kg制成药液喷杀。樟巢螟幼虫成群集结于新梢上取食叶芽,并吐丝把叶卷成球状,包住顶芽,致使新梢枯死。此幼虫1年发生2代,第1代幼虫在5月底至7月中旬为害。第2代幼虫尚未结成网巢时用90%晶体敌百虫4000~5000倍液喷杀,如幼虫已结成网巢,可人工摘除烧掉。

    2019-03-11 电议
  • 50-14自吸泵
    50-14自吸泵

    水泵系列 型号50-14自吸泵型式单缸、风冷、二冲程、自吸式配套动力1E40F额定功率/转速(KW/r/min)1.18/5000流量(m3/h)24扬程(m)14吸程(m)7-8m出水口径(mm)50mm净重(kg):15包装尺寸(mm)360×310×315不含税出厂价(¥、元):360  型号50-14离心泵型式单缸、风冷、二冲程、离心式配套动力1E40F额定功率/转速(KW/r/min)1.18/5000流量(m3/h)24扬程(m)14吸程(m)7-8m出水口径(mm)50mm净重(kg):15包装尺寸(mm)360×310×315不含税出厂价(¥、元):360

    2019-03-11 电议
23/24 记录数:233  首页 上一页 ... 21 22 23 24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