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赞皇县惠农科技信息服务中心

主营:赞皇金丝大枣,核桃,苗木,营养土,无核黑枣,柿饼,酸枣胡,小磨香油,板栗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如何为红富士苹果树的控高与落头发布时间:2009-08-15

    生产中发现,前几年发展起来的乔砧密植红富士苹果园,由于管理不善,致使树冠高大密接起来。果园郁闭、通风透光差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影响了果品产量和质量。这样的果园,除用开角、环剥等手段对主枝及辅养枝进行缓和枝势、打开光路外,对中心领导干的控高与落头也应予以重视。其具体技术为:   1、前期控势法在结果初期,下层骨干枝已配齐、树高2米左右时,要让中心领导干每年“摆一次头”以控制其长势。即在冬剪时去掉生长势较强的原头,另选一个生长势中庸的斜生枝作中心枝头;下年冬剪时再另选一个不同方向的斜生枝作中心枝头,使中心干略呈弯曲向上。这样不仅缓和了中心干向上生长的势力,有效地控制了高度,而且有利于配备上层骨干枝及永久性输养枝,防止前期上强下弱现象。   2、中期以果压冠法到了盛果期,树高达3.5米左右时,在早春发芽前,将红富士苹果树头的中心干用绳子拉向一边,角度为85度左右略是水平状,在发芽后及时抹除背上芽。如果所拉枝长势较强壮,可配合使用环剥。环割等手段,使营养生长尽快地向生殖生长转化,以做到以果压冠。中心于顶部留果多少要视其生长势强弱而定,强则多留,弱则少留或不留,一般枝果比以7-10:1为宜,且每个花序上以留单果为主。   3、后期落头换头法拉平后的中心干顶部由于连续几年结果,将变成低垂而弱的一个枝,这时可在冬剪时进行落头,即把原中心于疏掉或回缩,在落头的上一年有目的的另选一徒长枝或辅养枝进行培养以代替原头,以后多次重复“以果压冠——落头换头”步骤,使树冠维持在一定高度,避免中心于冒条、打伞现象的出现。 [详情]

  • 水塔花栽培种植技术与繁殖技术发布时间:2009-09-11

    水塔花又名红笔凤梨、红藻凤梨、水槽凤梨。凤梨科,水塔花属。原产巴西。我国各地有引种栽种,尤其是南方地区。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茎甚短。叶阔披针形,急尖,边缘有细锯齿,硬革质,鲜绿色,表面有厚角质层和吸收鳞片。叶片从根茎处旋叠状丛生,基部呈莲座状,中心呈筒状。叶筒内可以盛水而不漏,状似水塔,故得名"水塔花"。穗状花序直立,高出叶丛,苞片粉红色,花冠朱红色,花瓣外卷,边缘带紫色。多于冬春季开花。 栽培品种有: 条纹水塔花:又名花叶水塔花,叶有乳黄色乃至绿色的纵纹。 火炬水塔花:花瓣与苞同为红色。 习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不耐寒。稍耐旱。对土质要求不高,以含腐殖质丰富、排水透气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好,忌钙质土。 栽培管理:水塔花喜欢半阴环境。温室栽培春、夏、秋三季均需遮30%~50%的正午阳光,冬季无需遮光;家庭培养放在室内具有明亮散射光地方即能生长良好,冬季至少应保证有4小时以上的直射阳光。华北地区夏季阳光强烈,不可露天栽培,否则叶色变黄,出现日灼病。 生长适温为20~28℃,盛夏若气温超过30℃,要做好通风降温工作,否则开花稀少。不耐寒,越冬温度应在10~15℃。此时较好把它摆放在南窗附近养护,使其多见些阳光以利茁壮生长。温度太低,花期往往推迟。越冬期间若室温高于20℃,就能影响植株充分休眠,消耗体内大量养分,对翌年的生长和开花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水塔花喜欢湿润,在生长季节(华北地区为3~10月),需经常向根部盆土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夏季和干旱季节还应经常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但盆内忌积水,否则易引起烂根造成植株死亡。水塔花可由筒状的水塔基部的鳞状毛吸收水分,因此生长期间还应注意向叶筒内常灌水,缺水则叶色缺少光泽且逐渐变黄,但要注意防止筒内水质变臭,一般每7~10天左右将花盆倾倒一次,使陈水流出再加入新水。冬季为休眠期,这期间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少浇水,保持稍干为好。 生长季节约每半个月左右施一次稀薄腐熟液肥或复合化肥,开花前增施1~2次0.2%磷酸二氢钾,可使花朵的色彩更加鲜红醒目。花期、花后及休眠期均应停止施肥。 由于其根系不甚发达,所以栽培时用盆不宜过大,以刚能容下植株略有缝隙为好。盆栽通常用疏松、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或泥炭土加少量河沙和基肥配成培养土,也可用树皮块、苔藓、蕨根等作盆栽基质。同时盆下部1/4~1/3处填充树皮、炉渣、碎砖块等粒状物,以利透气和排水。 每年换盆一次,在初春时节、于开花后进行。换盆时剔除已开过花的老株,只栽新芽,这样才能保证翌年新植株生长健壮、株形美观。 繁殖:通常用分蘖法繁殖,春季结合换盆进行。水塔花基部可生出一至数株萌蘖芽。待其长至10厘米左右,用利刀将子芽与母株分开,削平基部并剥去下部叶片。待切口稍晾干即插入腐叶土与粗沙各半的盆内,套上塑料袋,放置于较阴蔽处,保持25℃左右温度,2~3周即可生根,生根后逐渐增加光照。 病虫害:一般很少病虫害。 [详情]

  • 甜柿栽培的几个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10-03-17

    甜柿是由日本引入的新兴时令水果,成熟后即可食用,昧甜,质脆。其以自然脱涩,摘下可食、营养丰富,松脆可口,耐贮运,供给期长而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欢迎。但甜柿在生产中存在对环境要求严格,果个较小,自然生理落果及受病虫危害熟前落果严重的现象,在生产中应注意防止这些现象的产生,以促进甜柿产量、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根据生产经验,在甜柿栽培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适地栽植。甜柿为喜温树种,对温度要求较高,在年均温高于10℃以上的地区均可栽培;在平均温低于13℃的地区栽培时,果实在树上不能自然脱涩,成涩柿,因而在栽培时应选择年均温在13°C以上的地区种植。一般甜柿可忍受短期的-15-18℃的低温,低于-18℃则易受冻,因而应选择年绝对低温高于-18℃的地区建园,防止冻害的发生。2、促使果个膨大。以提高果实商品率。在甜柿生产中普遍存在果个较小现象,出现果个小的原因主要有:(1)过量结果,留果过多,则果个难长大。(2)立地条件差,树势衰弱,不利于果个膨大。(3)缺肥少水,营养欠缺,果实生长期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给,果实的膨大生长受到抑制。(4)结果枝连续多年结果,结果能力下降,不利生产大型果。因而在生产中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利生产大型果,提高甜柿的商品性。生产中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有:(1)建园时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保水力强的沙壤土或壤土建园,为柿树的健壮生长打好基础。(2)加强中耕松土,果园覆草、种绿肥等措施创造疏松肥沃的土壤条件,培肥地力,优化柿树生长的环境条件,走壮根养树的生产道路,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提高结实能力。(3)功加强肥水管理。应重点抓好基肥的施用和膨果肥的补充,以促进果个充分膨大。由于柿树需氦较多,需磷钾次之,因而柿树施肥时应加大氮肥的施用量。每年在采果后应及时施基肥,株施优质农家肥50—100千克加施0.5千克尿素、1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硫酸钾,以增加树体的营养贮备。在果实生长期株施0.2千克磷酸二铵和0.5千克硫酸钾,以促进果实膨大。有浇水条件的在发芽前浇1次水,果实膨大期视土壤墒情浇水,保证充足的肥水供给,促进树体健壮生长,以生产大型果。(4)控制产量。甜柿一般开花很多,结实能力强,如大量结果,则果个难以长大,因而在进入盛果期后,应按结果枝的强弱留枝,一般中庸枝留1-2果,强旺枝留2-3果,弱枝全部蔬除果实,促使枝势复壮,柿树由于有生理落果现象,疏果不宜太早,一般应在生理落果后疏果为宜。(5)保持壮枝结果。甜柿结果枝结果后枝易细弱,导致结果能力下降,不利生产大型果,因而在生产中要加强结果枝的更新,对结果后短而细弱的枝组应回缩后部壮枝分权处,对先端下垂枝应适当回缩,抬高枝头,防止枝势衰弱,短截部分结果母枝形成预备枝,以保持壮枝结果,提高结果能力,促使果实充分膨大。3、防止落花落果。由于甜柿多数品种只有雌花没有雄花,以单性结实为主,加之坐果期新梢快速生长,与果竞争营养明显,因而在柿树生产中落花落果现象较严重,对生产影响很大,应注意防治。可采用综合措施,以提高坐果率,促使产量提高。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措施有:(1)在甜柿栽培中较好配备有雄花的“禅寺丸”作授粉品种,走双性结实的生产道路,以减少落花落果,提高产量。一般“禅寺丸”的株数应占到栽培总株数的20%左右。(2)花前追肥浇水,以保证物质供给,花期用0.1%的硼砂加0.3%。的赤霉素溶液,或0.1%的硼砂溶液喷施,均有利提高坐果率。(3)花期缓和新梢的生长,可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新梢速长期喷施100-150倍的15%多效唑或开花期对主干、主枝环割,抑制新梢的生产,可有效地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4、病虫危害。导致采前落果严重,不利生产效益提高。对柿危害较重的病虫害主要有柿蒂虫、柿角斑病、柿圆斑病、柿炭疽病等,虽然它们的危害状各不相同,但都会导致果实成熟前脱落,造成减产。因而在生产中应抓好防治,减少采前落果现象的发生。柿蒂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柿树枝干的老皮下、树根土缝中及残留在树上的被害干果中结茧越冬。较好代幼虫在5月下旬开始危害,幼虫孵化后先吐丝将果柄、柿蒂连同身体缠住,不让柿果落地,而后将果柄咬成环状,从果柄皮下钻入果心。第二代幼虫在8月下旬在柿蒂下为害果肉,被害果一般由绿变黄,变红、变软,大量掉落。防治时应加强人工防治,冬春应细致地刮除老翘皮,以消灭越冬幼虫。6月至7月上旬应及时将病果清出园内,幼虫越冬前可在树体挂草诱虫集中烧毁,减少虫源。药物防治应侧重在成虫发生盛期和幼虫孵化后,可用2.5%敌杀死4000倍液喷防。角斑病以菌丝在病叶病蒂上越冬,翌年6~7月进行侵染,在8月可连续侵染,9月出现大量落叶落果。圆斑病以未成熟的子囊壳在病叶中越冬,大约在6-7月子囊孢子飞散,经气孔侵入潜伏,到8月底9月初开始发病,发病落叶后果实随即变红变软,风味变淡,并迅速脱落。炭疽病病菌在新梢病斑内越冬,初夏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枝梢在6月上旬开始发病,果实在6月下旬7月上旬发病,7月下旬发病严重即开始落果。病害防治:应在发芽前细致喷施波美5度石硫合剂,杀死树体上越冬的病菌,为全年防治打好基础,在5月下旬开始喷药保护,应以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为主,在6~7月应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为主,进行防治,控制危害。 (记者 佚名) [详情]

  • 大花蕙兰的生态环境与人为调控发布时间:2010-09-21

    大花蕙兰的生长发育是否能正常,与它生长所处的生态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要种好、养好大花蕙兰,首先要仔细摸清它的生长特性,需要什么样的生态环境才符合它的要求,然后根据大花蕙兰的生长特性和物候期努力为养好兰株选择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或人为的创造条件。要养好大花蕙兰必须选择自然的或经人为调控,创造适合兰株生长所需要的环境,这是种好、养好大花蕙兰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  大花蕙兰原是生长在东南亚高山峡谷里的地生或半地生兰。由于长期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养成它性喜温暖、高湿、光照充足、通气良好、空气新鲜、昼夜有温差的生态环境。要选择符合这样好的生态环境,在高山地带不是都有,何况平原地带是带不容易。因此在选好基本环境的同时,还必须加以人为调控,才能达到较佳的生态环境,现将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的体会加以总结分叙如下:  一、 光照  光照主要是指日光,也包括人造光,它是兰株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没有光照叶绿素是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为兰株提供必要的营养,不同的兰花对光照的需求是不同的,就是同一种兰花它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也有不同。大花蕙兰一般对光的需求量是在15000lux至70000Lux,可以说它属于好光的植物。当光照量能较佳地满足兰株的需求时,则兰株生长发育很健全、挺拔,叶片短而宽、叶质较厚、叶色淡绿或黄绿、假球茎充实饱满,开花率很高、花朵数多、花色很鲜艳、有光泽。有人认为开花率多少与光照量多少成正比,这句话不完全对,因光照也不是越多越好,它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如超过70000Lux,它的光合作用反而变慢,特别是夏、秋两季,气温高,直射光照在兰株叶片上,时间久叶片则被灼伤,我们所称的“日烧伤”就是这样产生的。因此在夏、秋季节,必须人为防止直射光,降低光照量。采取的方法:一方面是利用不同规格的遮光网来调控,减少光照量,另一方面增加通气性和湿度,否则兰株必将受到伤害。  光照低于10000Lux,即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少,营养不够,在这种环境中兰株会徒长,叶片细而长,叶色暗绿、叶质薄而软,整株软弱而下垂,很无生气。这种兰花开花率很低,能开花的花朵也很少,花色不鲜艳无光泽。因此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特别是冬季春两季,应该摘去遮光网,尽量使光照进入兰棚,在长期阴雨的季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日光灯来弥补光照不足。  二、 温度  从厦门十几年来气温的观察,大花蕙兰对温度的适应性是比较强的,冬天在8℃以下的低温没有发现冻害,在短期0℃以下,聚苗盆的幼苗有些品种受到冻害,其他中、大苗和成年株均没有发现冻害,夏、秋两季有时高温达38℃,对植株也没有发现异常,但对早期的花芽、花穗会熬不住高温的影响而夭折,所以在厦门的气温对大花蕙兰的适应性来说,主要不在于增温而是在某个阶段采取有效的降温。  大花蕙兰较佳的温度是夜间8℃至20℃,日间是20℃至30℃,特别是三年生的成年株在6月份开始刚好是花芽分化期。昼夜之间的温差必须调控在15℃至10℃,这样花芽分化到花穗形成才能得到顺利进行,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必须采取降温的对策。一是在5月下旬把准备开花的植株转移到海拔1千米左右的高山凉爽地带的自然生态环境去催花,促进花芽分化和花穗形成。12月份平原地带的气温已下降,昼夜温差明显,才陆续运回管理,提供市场销售。另一种方法是不上山,而迁入有保护设施的兰棚,每天晚上输入冷气,控制在20℃左右,白天恢复日间的气温,以人为调控来达到所需的昼夜温差。前者成本低但花工多,后者成本高但省工。  三、湿度  大花蕙兰原生在高山峡谷地带的生态环境,养成它对湿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初养兰的同志对湿度常片面理解成盆中植料浇水的次数,这是错的,我们所指的湿度是包括盆内植料的持水量与盆外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两个方面。  对盆中植料要求保持有一定水分,但不能积水,要保持植料通气良好,水分过多积存在盆中热必影响通气不良,使兰根浸泡在水中,缺少氧气窒息而死。盆中水分过干,则根部无水可吸而兰中继续在蒸发,势必造成整株脱水而死。所以对盆内浇水首先必须根据盆与植料的性质、大小粗细、季节的不同、气温高低、植株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较好同一兰棚放置的兰花要统一性),认真考虑来调控该什么时浇水,浇多少,怎样浇,这是养兰中比较复杂而难于掌握的问题。  盆外的湿度是指兰棚中空气的相对湿度而言,大花蕙兰要求空气中较佳的相对湿度是80%至90%,在养场中要达到这样的湿度,必须靠人为的调控来解决,如秋、冬空气特别干燥对大花蕙兰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所以在这个季节需要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我们可采用加湿器进行自动调控喷雾,也可采用土办法:在兰棚建设时,就先考虑在兰花架下,挖成与兰架大小相同的积水池,水池下面铺上粗沙粒或碎石,在干燥季节可以引水入水池,这样兰株等于放置在水池上面,由于蒸发面大,可以保持兰棚中空气湿度达到兰花的需要,如果湿度还不能达到标准,可在兰架上和通道上增加喷水量。这种土办法成本低,也可达到理想的相对湿度。在春、夏季雨水多,温度高,兰棚空气中相对湿度有时超过95%以上,甚至达到饱和状态,这对兰株的蒸腾会受到障碍,根部吸收的水分,无法消耗,势必破坏兰株的新陈代谢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人为降低湿度,采取的办法是停止喷雾,排出兰架下水池中的水,打开兰棚周围的门、窗或围栏,利用电风扇或排风机、抽风机等机械增加兰棚中空气的流动,把湿度排出,这样兰棚中的湿度就会降下来,如此根据不同季节调控,使兰棚中的兰株在各个不同阶段中都能保留较佳的湿度,使兰株健康地成长。  四、通风  理想的养兰场所,除了注意光照、温度、湿度的选择和调控外,还要注意通风透气,空气新鲜。因为通气良好,空气新鲜,病虫害和生理障碍也就减少了。大花蕙兰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要求和风,也就是一般可见到植株叶尾能飘动为准,这样可以使叶片蒸发出来的水汽和污染的气体,马上被和风吹走,这能促进根系的吸水与叶片的蒸腾顺利循环进行,使植株快速生长。特别是每年6至8月份,这时光照强,温度高,湿度大,常常使兰棚产生闷热的环境,水汽停滞不散,这是兰花的大忌,它不仅破坏了兰株的新陈代谢作用,同时促使病虫害的发生和迅速蔓延成灾,空气中的尘埃也会影响兰株的呼吸和光合伤作用,使其生长 发育受到障碍,所以空气要不断对流,交换新鲜空气。同时也要注意空气的对流也要有限度,也要根据季节来调控,如对流大大势必伤害到兰叶。冬天外界气温低,冷气进入兰棚,这对兰株生长多不利,要考虑减少或停止,或中午定时换气。  以上所述的光照、温度、湿度、通风四项环境因素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我们采取人为调控各项因素来弥补自然生态环境的不足时,必须注意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生育阶段,把以上四项因素都同时列入调控应用的范围,灵活应用才能达到维持较佳的生态环境。(记者 佚名) [详情]

  • 紫花苜蓿发布时间:2011-06-16

    也叫紫苜蓿、苜蓿。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江淮流域也有种植,是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牧草。1.特性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为100~150㎝,茎上多分枝。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或椭圆形。呈总状花序,有小花20~30朵,花紫色。荚果螺旋形,内含种子2~9粒,种子为肾形,黄褐色。 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15-20℃较适生长,高温、高湿对其生长不利。抗寒性强,其耐寒品种可耐-20~-30℃,有雪覆盖时可耐-40℃的低温。主根粗壮,根系发达,入土达3~6m,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故抗旱能力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沙土、粘土均可生长,但较适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适宜的土壤pH为7~8。生长期间较忌积水,连续水淹1~2天即大量死亡,因此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1m以下。耐盐碱,成株能耐0.3%以下的盐分,在NaCl含量为0.2%以下生长良好。2.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播前要求精细整地,并保持土壤墒情,在贫瘠土壤上需施适量厩肥或磷肥用做底肥。一年四季均可播种:在春季墒情好、风沙危害少的地方可春播;春季干旱、晚霜较迟的地区可在雨季末播种;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可于8月下旬到9月中旬播种,秋播墒情好,杂草危害较轻;也可在初冬土壤封冻前播种,寄籽越冬,利用早春土壤化冻时的水分出苗。一般多采用条播,行距为30~40㎝,播深为1~2㎝,每亩播种量为1~1.5㎏。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应及时除草。在早春返青前或每次刈割后进行中耕松土,干旱季节和刈割后浇水对提高产草量效果非常显著。 每年可刈割3~4次,一般亩产干草600~800㎏,高者可达1000㎏。通常4~5㎏鲜草晒制1㎏干草。晒制干草应在10%植株开花时刈割,留茬高度以5㎝为宜。3.经济价值 紫花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富含粗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蛋白质中氨基酸比较齐全,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5%~25%,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1.5倍。适口性好,可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幼嫩的苜蓿饲喂猪、禽、兔和草食性鱼类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饲料。苜蓿草粉可制成颗粒饲料或配制畜、禽、兔、鱼的全价配合饲料。在放牧草地上一般采用苇状羊茅、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这样既可提高饲草的饲用价值,又可防止家畜因食用苜蓿过量引起膨胀病。苜蓿与苏丹草、青刈玉米等混合青贮,饲料效果也很好。苜蓿根须强大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根上长有根瘤,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除满足自身所需氮素之外,还可增加土壤中的氮,因此也是很好的绿肥植物。苜蓿芽菜和早春幼嫩苜蓿枝芽也可作为食品供人们食用。 也叫紫苜蓿、苜蓿。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江淮流域也有种植,是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牧草。1.特性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为100~150㎝,茎上多分枝。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或椭圆形。呈总状花序,有小花20~30朵,花紫色。荚果螺旋形,内含种子2~9粒,种子为肾形,黄褐色。 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15-20℃较适生长,高温、高湿对其生长不利。抗寒性强,其耐寒品种可耐-20~-30℃,有雪覆盖时可耐-40℃的低温。主根粗壮,根系发达,入土达3~6m,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故抗旱能力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沙土、粘土均可生长,但较适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适宜的土壤pH为7~8。生长期间较忌积水,连续水淹1~2天即大量死亡,因此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1m以下。耐盐碱,成株能耐0.3%以下的盐分,在NaCl含量为0.2%以下生长良好。2.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播前要求精细整地,并保持土壤墒情,在贫瘠土壤上需施适量厩肥或磷肥用做底肥。一年四季均可播种:在春季墒情好、风沙危害少的地方可春播;春季干旱、晚霜较迟的地区可在雨季末播种;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可于8月下旬到9月中旬播种,秋播墒情好,杂草危害较轻;也可在初冬土壤封冻前播种,寄籽越冬,利用早春土壤化冻时的水分出苗。一般多采用条播,行距为30~40㎝,播深为1~2㎝,每亩播种量为1~1.5㎏。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应及时除草。在早春返青前或每次刈割后进行中耕松土,干旱季节和刈割后浇水对提高产草量效果非常显著。 每年可刈割3~4次,一般亩产干草600~800㎏,高者可达1000㎏。通常4~5㎏鲜草晒制1㎏干草。晒制干草应在10%植株开花时刈割,留茬高度以5㎝为宜。3.经济价值 紫花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富含粗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蛋白质中氨基酸比较齐全,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5%~25%,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1.5倍。适口性好,可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幼嫩的苜蓿饲喂猪、禽、兔和草食性鱼类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饲料。苜蓿草粉可制成颗粒饲料或配制畜、禽、兔、鱼的全价配合饲料。在放牧草地上一般采用苇状羊茅、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这样既可提高饲草的饲用价值,又可防止家畜因食用苜蓿过量引起膨胀病。苜蓿与苏丹草、青刈玉米等混合青贮,饲料效果也很好。苜蓿根须强大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根上长有根瘤,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除满足自身所需氮素之外,还可增加土壤中的氮,因此也是很好的绿肥植物。苜蓿芽菜和早春幼嫩苜蓿枝芽也可作为食品供人们食用。 [详情]

1/1 记录数:5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