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陈秀梅

主营:杜鹃花,君子兰,八角金盆,桂花,竹芋,毛鹃,罗汉松,嫁接杜鹃,蜂蜜,乌龙茶,蟹爪兰,银麦,豆瓣绿,茶花,凤梨,红掌,粉掌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全部供应
  • 清香宜人室内花卉兰花
    清香宜人室内花卉兰花

    |主要观赏部位:观花|花色色系:多色系|叶色色系:绿色系|花期:6(月)|园林用途:盆栽、地被||

    2024-02-01 电议
  • 奇香蝶花——兰花
    奇香蝶花——兰花

      陈秀梅 位于福建 漳平市,主营 杜鹃花 ,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寒兰CymbidiumkanranMakino兰科;地生植物。假鳞茎狭卵球形,长2—4厘米,宽1—1.5厘米,包藏于叶基之内。叶3—5(—7)枚,带形,薄革质,暗绿色,略有光泽,长40—70厘米,宽4—14毫米,前部边缘常有细齿,关节位于距基部4—5厘米处。花葶发自假鳞茎基部,长25—80厘米,直立;总状花序疏生5—12朵花;花苞片狭披针形,较下面的1枚长可达4厘米,中部与上部的长1.5—2.6厘米,一般与花梗和子房近等长;花梗和子房长2—2.5(—3)厘米;花常为淡黄绿色而具淡黄色唇瓣,也有其他色泽,常有浓烈香气;萼片近线形或线状狭披针形,长3—5(—6)厘米,宽3.5—5(—7)毫米,先端渐尖;花瓣常为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3厘米,宽5—10毫米;唇瓣近卵形,不明显的3裂,长2—3厘米;侧裂片直立,多少围抱蕊柱,有乳突状短柔毛;中裂片较大,外弯,上面也有类似的乳突状短柔毛,边缘稍有缺刻;唇盘上2条纵褶片从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部向内倾斜并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长1—1.7厘米,稍向前弯曲,两侧有狭翅;花粉团4个,成2对,宽卵形。蒴果狭椭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1.8厘米。花期8—12月。产云南贡山、麻栗坡、屏边;生于海拔1200—2100米的林中,溪谷旁或湿润多石处。分布于贵州、四川、广西、海南、广东、湖南、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也有。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地,日本亦有分布。在我国名声不怎么样,但在日本与韩国却非常为人崇尚。“日本寒兰”是日本原产兰蕙中香气较浓者。本种属一茎多花,叶姿幽雅高尚,是日本仅有的原产兰花之王。因此,日本寒兰在日本兰界所占的地位相当显要。在兰花市场上,身价亦较高。寒兰的株型与建兰十分相似,但叶片较细,尤以基部为甚,叶姿潇洒,显得幽雅高尚。叶3~7枚丛生,直立性强,长4D~70公分,宽1~1.7公分,全绿或附近顶有细齿,略带光泽。花葶直立,与叶等高或高出叶面,花疏生,有花10余朵。瓣与萼片都较狭细,清秀可爱,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具有杂色脉纹与斑点。花期10~12月,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花香浓郁持久。寒兰忌热,又怕冷,南方栽培须置阴凉环境中管理,我国寒兰通常以花被颜色来分变型。有以下四种:①青寒兰;②青紫寒兰;③紫寒兰;④红寒兰。其中以青寒兰和红寒兰为珍贵。台湾所产之所谓素心寒兰,花色淡绿,属青寒兰类型,至目前为止,素心寒兰数量特少,价格十分昂贵。其名品为“寒香素”、“广寒素”、“寒山素”。在日本名品为“曰妙”、“丰雪”。红寒兰的名品为“日光”,均属稀有珍品。此外,寒兰的线艺品在台湾与日本均有发现,但数量甚少。台湾省成功栽培的寒兰线艺珍品仅有“雾山黄”一种。据台湾的彭双松先生报导,与寒兰有亲缘关系的两个自然杂交种“苏芦寒兰”与“春芦寒兰”是近三十年才发现的,在台湾已有不少兰家栽培。“苏芦寒兰”的由来是1959年间,日人在苗栗县泰安乡,高山同胞部落的苏芦社附近,约1000米海拔的地方发现了类似台湾寒兰之兰花,即采回日本栽培,结果在报岁兰花期开花,其花瓣比寒兰肥阔,因而得知乃台湾寒兰与台湾报岁兰之自然杂交种,遂命名“苏芦寒兰”。发表以后,广泛受到日本兰家的喜爱。本种叶姿与寒兰相似,鉴别时唯有依据花期、花型而定。由于是较好代杂交种,繁殖力特强,比寒兰容易栽培,又由于花朵比双亲都大,花苞富于变化,花香芬芳,因而在台湾与日本推广颇快,栽培者愈来愈多。另一种“春寒兰”乃台湾阔叶春兰与台湾寒兰的自然杂交,产于台北坪林山区,苗采山地及花莲等地。本种叶色深绿,叶面光滑似寒兰,但叶姿较寒兰矮小,叶长30~50公分,叶宽0.6~0.9公分,花葶20~25公分,通常一至二朵,花径5~6公分,花色为褐色或紫褐色,花香浓,似春兰,花期则与报岁兰相同。珍品命名为“颂春”。寒兰之较寒兰因在冷清的寒冬开花而得名,俗称冬兰。虽然她开花姗姗来迟,但因其叶姿优雅伟岸、花葶直立出架、花形复杂多变、花色丰富多彩、花香清雅奇特而备受兰友珍爱。笔者家乡盛产寒兰,涉足兰界后就对寒兰偏爱有加,经过数年来对寒兰的采集、驯养及平日的细心观察和体验,发现寒兰与其它国兰相比有“六较”,现一一道来,供兰友们共赏,希望引起共鸣,不妥之处,也请行家名师指正。叶姿较优美。寒兰叶质细腻,叶面油亮。按叶色有深绿和碧绿之分;按叶的大小有阔叶与细叶之别;按叶的弯垂程度分有直立刚劲的剑形叶、有锋芒初露的斜立叶,也有形似镰刀的半弯垂叶;按叶的高矮程度分有高大魁伟的“兰中巨人”,叶宽似墨兰,株高可达一米左右,号称“寒大将军”,也有“兰界侏儒”之称的寒兰矮种,总高度不足10厘米的龙根线艺苗。但不管何种兰叶,其基本特征是高挑修长(矮种除外),文雅得体,矫健秀美。寒兰叶中脉稍突,使叶子的刚性增强。叶片数较蕙兰、春兰要少,故无密而拥挤的感觉。因有以上这些特征,所以寒兰叶姿就显得更加挺拔、伟岸、纤秀和疏朗。寒兰的株型比春兰更有气度;比蕙兰更加碧润;比四季兰更精神;比报岁兰更清秀。总之,寒兰的叶姿有其他国兰无可比拟的优点和美感,而无其他国兰叶姿的欠缺(兰界名家丁永康先生语)。正如《中国兰花》主编刘清涌教授总结的“寒兰株型修长轩秀,可谓领尽兰花秀美幽雅之风骚”、“其叶姿极为秀美、大度,极尽君子之风,山高水长之韵致”。花形较多变。寒兰虽不能按春兰的标准选出梅、荷、水仙等瓣形花,但她有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奇特多变。没有那一种兰花有像寒兰那样多的变化。除正常花外,一般的内蝶、外蝶、硬棒、多瓣、聚顶暂且不提。也不说她的各种开品,如三角开、朝天开、反卷开、绣球开、拥抱开、飞举开等,仅寒兰中出现的新瓣形花、像形花、奇态花、意形花就足让你感到新奇。寒兰中有一种花,主瓣尖自然弯折,形似尖长的鹤嘴,中部稍大反转如鹤颈,双棒自然交*,极似鸟的翅膀,巨大质白的唇瓣在双棒下正好比仙鹤的身子。一箭寒兰盛开就宛如一群美丽的仙鹤立于绿叶丛中,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前人以花拟花创立了梅瓣、荷瓣、水仙瓣的瓣形学说,为何不能创新、发展、完善,将以象征长寿意义仙鹤来拟花,称其为鹤瓣花呢?(其实兰界早有此说),另外,还有其他的象形花,象猫似乌如人若兽,奇者拟奇,怪者见怪。形形式式,层出不穷。有像鱼跳龙门、金鸡独立、彩燕归巢、雄鹰展翅;也有如长寿老人、白脸书生、含羞少女、转世观音;还有似星空月夜、碧波海浪、群山延绵、金铃串串。寒兰的奇态花有多种多样,限于篇幅,仅以笔者选育的下山寒兰新品“冰上芭蕾”为例。此花主萼片端正前弯,半扣于棒顶,宛若人首。侧萼片自然卷合成圆柱状并交*下挂,极像芭蕾舞演员起舞时的双腿舞姿。两棒呈半管状环抱蕊柱,仿若舞者的双臂胸前紧抱。大圆舌质白绿条黄苔缀鲜红点,恰似穿艳丽超短裙的舞女身躯。整朵花犹如冰上芭蕾演员在翩翩起舞。面对如此奇态花,怎能不让你领略到大自然艺术天成之神奇;又怎能不激发你对寒兰这花中娇子的钟爱之情呢?花色较丰富。一般国兰花色以绿、白、红、黄为主。寒兰除暂未发现纯蓝的花外,其他只要你能想象或调配出来的颜色都能在寒兰花中表现出来。如红色就有紫红、深红、大红、水红、桃红、赤红、橘红、胭脂红、朱砂红等。在复色花中,往往一朵花就存在有七、八种颜色,真可谓五颜六色,艳丽多彩。如寒兰精品“复色红荷”,紫红色的花杆,橘红色的花萼镶嵌明显的白覆轮,含深红色的缟线,伴有水红色的斑纹,萼瓣基部浅绿、深黄、朱红相间,双捧红、黄、白三色搭配,大圆舌质白苔黄泛绿晕、上缀鲜红斑点,色彩可谓够丰富的了。再如“七彩虹”、“五彩”、“彩霞”等均由数种对比度明显的颜色互相搭配组合,构成五彩缤纷、艳丽无比的斑斓世界。不管何种颜色的寒兰花多数带有白覆轮,质感好。且正反面色彩基本一致,色区过渡自然明朗,看上去晶莹剔透,五彩斑斓。故寒兰花色在所有国兰中属较丰富、较艳丽的一个种群。花香较奇特。一般兰界称兰香有幽香、清香、浓香、甜香、微香之别,各种兰花因其种属、栽培条件、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不同,使之产生不同的兰香。寒兰香除了具有其他国兰共有的兰香特征外,另有“三香”值得一提。一是“冷香”。寒兰在低温时香味更佳,且有“越冷越香”的说法。笔者认为寒兰的较低耐受极限温度是O℃,据本人数年的观察记录和比较发现,5℃.10℃时寒兰花香味较好,高于15℃时香味要淡,25℃以上温度时开的寒兰花多数闻不到香味或香味极淡(夏寒兰原生种除外),这可能是寒兰一般在寒冷的初冬开花,又要引诱昆虫前来授粉这一特定因素所决定的吧。二是“遗香”。其他国兰有的在花蕾初绽时就开始放香,有的开花数日后才放香,但授粉后及凋谢后是绝对无香的,惟独寒兰,子房膨大后清香犹存,未受精的在花谢干枯后仍存香味。有的寒兰花开一、二个月至完全凋谢,只要蕊柱和舌基完好便能天天放香,这就是寒兰特有的“遗香”。另一种香叫“常香”。一般兰花有的白天放香,有的夜间香味好,有的清晨或傍晚才香,有的在阳光下温度高时香味佳,基本上不能终日放香。寒兰则不然,只要符合上述的温度条件,她不管白天黑夜,有光无光均能终日自然连续放香,这就是寒兰的“常香”。寒兰之香属于幽香、清香之列,若有若无,缥缈久远,时而香飘数十米,时而近在咫尺,正是“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自有蝶飞来”。如此高雅奇特的香味,闻后让人提神醒脑,益寿延年,这可能是大自然之神奇造化给爱兰人特有的恩赐吧!花开较长久。春兰、春剑、莲瓣1至3月开花,送春花期在春兰之后,惠兰3-4月吐芳,报岁在岁末献瑞,四季兰花期较长,6至11月均可见其芳容。寒兰花期较长,春有春寒兰,夏有夏寒兰,秋末冬初有秋寒兰和冬寒兰,真可谓四季有花香,月月吐芬芳,日日可品赏,时时能闻香。除此之外,原生种冬寒兰因花期在冬季,气温较低,植物新陈代谢相对较慢,再加上害虫、**及真菌的危害少,故花开持续期特长,一般可持续三周至一月,个别厚瓣花,硬棒花可开一个半至二个月,另有一种花杆特细且硬,花瓣特厚,花色较深的小叶寒兰,其花容端正,久开不变形,花开持续期可长达近三个月之久。如春夏秋冬寒兰各种数盆,让其四季开花,终年飘香,岂不美哉!综上所述,寒兰叶姿优美、花形多变、色彩艳丽、花香清雅。寒兰之美是神奇的,又是自然的。相信随着人们对寒兰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栽培寒兰,康乐常在,拥有寒兰,美神相伴”即将成为人们的共识。寒兰的鼎盛时代就要到来。四川脉蕴含着丰富的兰花资源。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兰花的特殊品质,这里的野生寒兰,由于主花期长,且混生于春兰、春剑兰、春蕙兰、建兰、台兰等兰种之中,花期重叠,经风媒、虫媒的传播,生产杂交品种较多。仅保留寒兰特质的变种就有:春、夏、秋等三大寒兰品系。自笔者短文“四川寒兰惊四方”在中国兰花专刊上发表后,各地兰花同好不断来信、来电咨询,想对四川兰花有更细致的了解。笔者虽爱兰至深,但终是学识有限;虽特别努力地探研四川兰花,但也仅能一知半解。在此,笔者不揣冒昧,试将自己对四川兰花的粗浅认识,作个粗浅的论述,仅供同好们参考。四川寒兰的基本特征是假鳞茎明显,叶质较厚硬、香气浓郁、悠长。根据其生长环境的不同,叶浅黄绿至深绿色、3至7枚丛生、叶柄环高、叶柄细硬、叶缘有锯齿、叶甲长大、矮叶及环垂叶种花多出架、高叶种花不出架或平架。花蔬生,有花3至18朵,较多曾见21朵。萼片长3至5厘米。花被有淡绿白或黄绿色、青绿色、紫红色、紫筋脉纹覆色等,且多有粗细不等的白色覆轮边。特别是近年显出的花被呈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花,质感晶莹欲透,强光照下似流川冰河,扣人心魄。四川寒兰少有不香的品种,有些特殊品种甚至在-50C时,仍有冰雪般的寒香,其香气可直透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嗅之,使人顿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其香气绝非素馨寒兰香气可比。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尚无有关寒兰的鉴赏标准。这对素有兰中之王的寒兰来说,不得不说是一大憾事。这里,笔者就自己对四川寒兰的鉴赏认识,做一抛砖引玉的叙述,不思高屋建瓴,只望能广泛引起同好们,特别是对寒兰多有研究的、资深学者与专家共同探讨,以期在不久的将来,能制订一份寒兰的鉴赏标准。笔者认为:寒兰的鉴赏,是个综合的审美过程。它不能套用传统的辨型学说,也不能仅以奇异花型和叶艺、型艺来判定,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一、寒兰的花朵的鉴赏:寒兰的花朵,萼片多狭长、端尖,扭曲或翻卷,唇多狭长、端尖,色散而淡,形歪斜、反卷。因此,对寒兰花朵优、劣的评判是个综合的审美过程,应由花形、唇瓣、色彩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1、花形:尽管寒兰的花瓣多为狭长、端尖的带状花瓣,但也有少数萼片质厚、萼端圆钝、微兜或稍具收根放角之态的棱形花瓣;捧瓣短圆或内扣;唇瓣短圆兜起或下挂而平整,不歪斜反卷的花形。这类花型在寒兰之均属上品。如果外三瓣花形平整且平肩,花形微环,萼片质厚,萼端圆钝,微兜或收根放角明显的花形;捧瓣短圆、内扣、紧抱蕊柱的,唇瓣也短圆兜起或大圆不扭卷、歪斜的,且香味清纯浓郁、持久的,花色纯正或复色花、色区过渡清晰自然,不混杂的,即可跻身极品寒兰之列。其余寒兰花形,则看它是否具备一些上述特征,凡具备以上特点越多的,其品味则越高。但寒兰总的鉴赏标准还应是各种美的综合评价。至于叶艺、水晶艺寒兰的鉴赏标准,则应以叶艺兰、水晶艺兰的标准衡量。奇花类除其奇异可取外,还得看其开品否美观而定。2、唇瓣:(舌)在寒兰花朵的审美中,唇瓣的地位处于寒兰花朵的灵魂位置。寒兰唇瓣以大圆舌下挂而不歪斜反卷、较为动人心魄。若再有晶黄闪亮舌苔,艳丽大块的色块,或洁净的纯色则为寒兰唇瓣的无上佳品。其次是平整的兜舌、圭舌、柿子舌、杏舌、大铺舌等。若舌形尚可,盛开后会后折或反卷,但形态尚正的,又差一等。反卷且歪斜不正的,则不可取。寒兰唇瓣还有其较重要的一点,则是舌苔的色彩及质地、决定了寒兰的放香浓淡及什么气温下能够放香。舌苔以晶黄闪亮、舌面布满钻石般乳凸状赘生物的,为寒兰唇瓣中的无上极品,或者说不论花朵的其它部位如何,仅具备这一特征的唇瓣,即可列入上品寒兰之列。舌苔金黄带细绒状的为上品,金黄或大黄舌苔的为佳品,淡黄或纯白的舌苔为正品,淡黄带绿晕或洁白带绿晕、绿条彩的则稍差,白绿色且舌质薄的则不可取。以晶黄舌苔且有水晶状乳凸物寒兰为例:其花可在-50C时放香,且香气中含有冰雪般的清冽之气。而白绿舌苔且质地薄的、则只有在气温达200C以上时,才有微香,且放香时间极为短暂。3、寒兰花朵的色彩:寒兰花朵的色彩多为白绿色、淡黄绿色、翠绿色、青绿色、紫红色及复合色等。大凡花朵为纯一色的,给人以清丽脱俗的纯净感或雍容华贵的富丽感的,是传统审美观中、所追求的色彩,它一是寄托士子文人,人格清高的代言物,一是对美好人生的希望寄托。这也是兰花与人文相交融的表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的转变,花色纯净、且镶有宽大的覆轮边的色彩,却更令人心仪。而一花有多种色彩,且色区过渡清楚自然的覆色花,更是现代人多彩人生的寄托,因而成为人们争购的热卖品。色彩晦黯,色区过渡杂乱无序的杂色花,是较没品味花色。寒兰的色彩在唇瓣上的体现也极为重要。色彩在寒兰唇瓣上的沉积,与舌苔没有关系。舌彩以色泽浓艳、块大或象形为佳;以纯净无色的为好,色浓或点状,排列清楚的尚可,色彩晦黯杂乱的则不可取。4、寒兰花朵的综合评价:综观上述,在选择寒兰时,应首先看花型是否端庄,花瓣是否短阔,端圆或收根放角、是否平肩或飞肩,舌形优劣,舌的苔色,质地,舌彩的色泽、形状、花色是否纯净或覆色花及五彩寒兰的色区过渡是否清楚自然。若都达到或多数达到标准的,即为寒兰花中的极品。然而,好花难求,笔者数年苦觅,上山百余趟,所见寒兰难计其数,可入极品之列的寒兰花艺,也仅区区数种。其它色花、覆色花、奇花、蝶花、缟花、水晶花等虽然珍奇,却更易得。而叶艺寒兰,虽然叶美,却难有好花。二、寒兰叶的选择:四川寒兰,种类繁多,表现在兰叶上,也与其它产兰区的略有不同。1、叶型:四川寒兰的叶型,主要是由生态环境与海拔高度的不同所决定的。大体上荫蔽度较高,林木茂密,湿度大,海拔低的林间隙地,沟壑涯壁所生长的寒兰,其叶型多为环垂或半环垂的窄叶或半阔叶种,此类寒兰的叶质多较薄,花香多不足。其舌苔多为白苔、白绿苔或白苔绿条形、带淡红或紫斑的品种。仅有微香或清香,即令是素馨种,当气温低于20-100C时,仅在午后,方有短时放香。早、晚则难闻到一丝香气。荫蔽度低、林木稀、湿度小、海拔较高的山林、荒坡、岩畔坡顶两侧,且坡度较陡的次生林,混生林间生长的寒兰,多斜立叶,直立叶的企剑寒兰。此类寒兰的花香多浓郁,舌苔多为黄白色、黄白绒苔色或大黄、纯白的品种,不论彩花,素馨,其香气多浓郁,即令气温低于100C时,均能放香,且香气久远。2、叶色:四川寒兰的叶色多有光泽,因生长环境的不同,接受光照、通风、温度、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现各不相同的叶色。大凡低海拔密林中的寒兰,其叶色多呈白绿、黄绿及翠绿色。虽偶有叶色较青绿的,但毕竟为数不多。而海拔高度达500-600米时,且林木较稀疏的林间,则多有深绿色或青绿色叶的寒兰,而一些受光较多的兰株,虽叶表浮一层淡黄绿色,其叶底色仍为深绿或青绿,此类兰株,若叶色沉稳,柔和且叶缘有边隆起于叶面的,则多能开出花态平整、环抱或花瓣短阔的好花。而其中有些兰株,可见其叶面色泽深浅不一,呈现明显云斑状的,其花瓣质地多为晶莹欲透的晶态花,花色特晶透清丽,且多具宽边白覆轮。花香也格外清纯。3、叶质:四川寒兰的叶质因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着显著的不同。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的寒兰,其叶多为薄而柔的质地,叶缘多反卷,叶型多弯垂,其花亦不甚香。此类叶质在家庭驯养过程中,易遭病、虫害侵染,抗逆性差,难栽培,易倒苗。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寒兰,其叶多为薄而柔的质地,叶缘多呈边缘隆起于叶面的,直立、斜立或半环垂型态。其花香亦甚浓郁。此类寒兰抗逆性均较强,除不耐阳光直射外,在家庭驯养时,较容易适应。4、四川寒兰叶的综合评价:四川寒兰的叶型、叶色、叶质的选择,应栽培者性格、爱好与修养的不同而不同。环垂叶型的寒兰,且叶质较薄,叶色偏淡的细叶种,较能配合学者文人型人的气质。将此类寒兰置于通风、光线较好的厅堂几案之上,其叶色柔和,弯叶随风轻摆,花在叶顶随风漫舞,加以花香飘忽不定,若有若无,给人以如烟似梦,如虚似幻的灵动之感,使人观之、赏之百虑皆消,渐入幻境。企剑叶型的寒兰,叶质厚实,叶色深沉的直立或斜立叶品种,本身就是孤傲不群,宁折不弯的磊落汉子。那种刚正不阿的坚毅精神,不正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实写照吗?三、四川寒兰株型和根与假鳞茎的关系:四川寒兰的株型大小,直立或弯垂,与其假鳞茎的大小、形状及粗细、长短有着直接关系。1、四川寒兰的株型,大体上可分企剑与环垂两大类,具体细分为:a、阔叶企剑类:此类寒兰叶长80厘米左右,较长可达130厘米,叶宽2.5厘米,较宽可达3厘米,叶质厚实,近直立或斜立状,形态威猛,气宇轩昂。b、阔叶环垂类:此类寒兰叶长80厘米左右,较长可达130百米,叶宽2.5厘米,较宽可达3厘米,叶质中厚,叶形环冠,护卫核心,给人以祥和、宁静、团圆的欢乐。置之几案,微风过处,叶随风摆,格外飘逸洒脱,给人无限温馨。且此类品种,花多出架,尤其吉祥。c、中叶企剑类:此类寒兰,株型适中,叶长80厘米以下,叶宽2厘米左右、叶质厚实,片片似剑,如能劈风斩雾,阳刚之气尽显。启人以刚正不阿,振奋向上的精神。d、中叶环垂类:此类寒兰,叶长80厘米以下,叶宽2厘米左右,叶质较柔软,叶态多姿,有的如西施临风,有的如玉环出浴,道不尽的娇柔,说不完的风情。正应古诗:兰花如美人,不采羞自献。e、细叶企剑类:此类寒兰,叶长50厘米以下,叶宽1厘米左右,似剑如矛,叶叶指天,秉性梗直,宁折不弯,极具孤傲清高的文人气质。f、细叶环垂类:此类寒兰,叶长50厘米以下,叶宽1厘米左右、或斜垂、或环垂,如烟似梦、如虚似幻,勾人无尽遐思、惹人无限爱怜。2、四川寒兰的株型与根和假鳞茎的关系。a、阔叶企剑类寒兰的根均较粗长,且常有多态根伴随,其根粗如筷,根长与叶等长或稍短于叶。假鳞茎多呈扁橄榄形,长约2.5-3厘米,极端可达4厘米以上。直径1.5-2厘米,极端可达2厘米以上。如遇假鳞茎短圆,根细圆且稍短的兰株,常有好品种伴随。b、阔叶环垂类寒兰的根与阔叶企剑近似,唯其假鳞茎大都较扁圆,其长约1.5-2厘米;直径2厘米以内。若假鳞茎型象姜块的,则多有多瓣或堞花相随。c、中叶企剑类寒兰的根粗、细、长、短均无定数,假鳞茎的形态也非常多样,由假鳞茎和根的形态上,极难判定品种优劣。e、细叶企剑类寒兰的根和假鳞茎,多与春兰近似,有些品种错开花期,极难分辨。若假鳞茎形似冬笋,且茎尖处略呈三角棱型的,芽头先向下长,后转向上斜伸而出的,或兰丛萌芽四面八方生长,兰丛呈圆团状,中心老兰株假鳞茎隆起,周边新株假鳞茎深埋土下的,多有意外惊喜。f、细叶环垂类的根与假鳞茎,亦与春兰近似,唯叶态不同,较易区分。但根多粗长,假鳞茎多数短圆。在此类兰株的选择中,对少数根细而圆润的、假鳞茎呈冬笋状的,应特别留意。四、四川寒兰花艺、叶艺及水晶艺:1、四川寒兰的花艺:寒兰是否该有自己的瓣型标准?就此问题养兰界曾长期争论不休。但笔者所在地几乎是我国产兰区域的中心位置,野生兰花资源极为丰富。由于各兰种自然生,各兰种种间自然杂交的机会大,种类多。特别是寒兰的蕴藏量巨大。在多年的养兰实践中,笔者对所在地的各种野生兰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考察。发现了不少兰花中的奇异特性,却从未遇见能够符合传统兰花瓣型标准的寒兰花朵。而且,也从未见到有关发现寒兰梅、荷、水仙瓣花,具备传统瓣型标准的报道。因此,笔者认为:传统的兰花瓣型标准,不能作为寒兰花朵的瓣型依据。尽管在寒兰中也发现了少数特殊的,稍稍能俟上传统兰花瓣型学中一、两点要求的花型。但寒兰终归是狭长瓣,与传统兰花瓣型学标准,毕竟相差甚远。因此,笔者以为在寒兰的综观鉴赏中,兰香是首要的,且不说是寒兰,即令是其它国兰,若无兰香,则不如养些绚丽娇艳的其它花卉。也可以说在整个兰花鉴赏过程中,兰花给人的较好感觉便是香味。如果你看到花开,而嗅不到花香,你心里的较好感觉便是:这一盆兰花怎么不香。即令其它方面再好,无香便是较大的遗憾。但兰香有多种,幽玄持久的浓清香较为难得,是为兰香中的极品。凛冽清馨,且隐隐传来冰雪般清馨的浓幽香,则是无上圣品。其它有香味的都为上品,唯无香则不可取。寒兰鉴赏中首看香味,其次应以其花姿韵味的高低,作为重要的评判准则。但兰花之所以为世人所钟爱,是因为人们在鉴赏兰花的过程,也是物象对人们大脑产生刺激,进而引发联想的过程,如果一种兰花,使人产生美的联想,进而感到美的享受,那便是一种好的兰花。许多爱兰人都深知这一点。但因人们的学识修养不同,审美观不一样,所以产生各自对兰花鉴赏的标准不一样。但不论怎样的鉴赏观,你都不能以传统兰花瓣型学标准,来衡量寒兰。较起码,你得在传统兰花瓣型学基础上稍加变通。如:外三瓣头圆内扣,收根细,呈环抱状捧尖兜起或硬化,舌兜而不下挂、反卷的花,便可称为梅瓣寒兰,不必严守传统兰花瓣型标准。同样道理,外三瓣稍短、宽,瓣头虽尖,但花瓣平整或环抱,捧瓣短圆紧抱蕊柱或微开不翻卷的,舌圆正微兜或下挂不卷,及虽下挂微卷而不歪斜的,可视为荷瓣寒兰。凡外三瓣呈棱型,环抱或平整,捧尖有兜不开窗或微开窗的,舌兜起或下挂而不反卷的,或反卷而型正不歪斜的,即可视为水仙瓣寒兰。此外,寒兰蝶花,多瓣、少瓣奇花,水晶花、色花等,也应根据其所呈现的形态、而区别对待,并非有奇便是宝。 3回答者:小天狼星k-一级  2008-5-520:52我来评论>>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我参考下先。相关内容•从肥城出发怎样能拐上青兰高速?我老家是沂水杨庄的,正好开车从杨庄出寒兰CymbidiumkanranMakino兰科;地生植物。假鳞茎狭卵球形,长2—4厘米,宽1—1.5厘米,包藏于叶基之内。叶3—5(—7)枚,带形,薄革质,暗绿色,略有光泽,长40—70厘米,宽4—14毫米,前部边缘常有细齿,关节位于距基部4—5厘米处。花葶发自假鳞茎基部,长25—80厘米,直立;总状花序疏生5—12朵花;花苞片狭披针形,较下面的1枚长可达4厘米,中部与上部的长1.5—2.6厘米,一般与花梗和子房近等长;花梗和子房长2—2.5(—3)厘米;花常为淡黄绿色而具淡黄色唇瓣,也有其他色泽,常有浓烈香气;萼片近线形或线状狭披针形,长3—5(—6)厘米,宽3.5—5(—7)毫米,先端渐尖;花瓣常为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3厘米,宽5—10毫米;唇瓣近卵形,不明显的3裂,长2—3厘米;侧裂片直立,多少围抱蕊柱,有乳突状短柔毛;中裂片较大,外弯,上面也有类似的乳突状短柔毛,边缘稍有缺刻;唇盘上2条纵褶片从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部向内倾斜并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长1—1.7厘米,稍向前弯曲,两侧有狭翅;花粉团4个,成2对,宽卵形。蒴果狭椭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1.8厘米。花期8—12月。产云南贡山、麻栗坡、屏边;生于海拔1200—2100米的林中,溪谷旁或湿润多石处。分布于贵州、四川、广西、海南、广东、湖南、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也有。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地,日本亦有分布。在我国名声不怎么样,但在日本与韩国却非常为人崇尚。“日本寒兰”是日本原产兰蕙中香气较浓者。本种属一茎多花,叶姿幽雅高尚,是日本仅有的原产兰花之王。因此,日本寒兰在日本兰界所占的地位相当显要。在兰花市场上,身价亦较高。寒兰的株型与建兰十分相似,但叶片较细,尤以基部为甚,叶姿潇洒,显得幽雅高尚。叶3~7枚丛生,直立性强,长4D~70公分,宽1~1.7公分,全绿或附近顶有细齿,略带光泽。花葶直立,与叶等高或高出叶面,花疏生,有花10余朵。瓣与萼片都较狭细,清秀可爱,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具有杂色脉纹与斑点。花期10~12月,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花香浓郁持久。寒兰忌热,又怕冷,南方栽培须置阴凉环境中管理,我国寒兰通常以花被颜色来分变型。有以下四种:①青寒兰;②青紫寒兰;③紫寒兰;④红寒兰。其中以青寒兰和红寒兰为珍贵。台湾所产之所谓素心寒兰,花色淡绿,属青寒兰类型,至目前为止,素心寒兰数量特少,价格十分昂贵。其名品为“寒香素”、“广寒素”、“寒山素”。在日本名品为“曰妙”、“丰雪”。红寒兰的名品为“日光”,均属稀有珍品。此外,寒兰的线艺品在台湾与日本均有发现,但数量甚少。台湾省成功栽培的寒兰线艺珍品仅有“雾山黄”一种。据台湾的彭双松先生报导,与寒兰有亲缘关系的两个自然杂交种“苏芦寒兰”与“春芦寒兰”是近三十年才发现的,在台湾已有不少兰家栽培。“苏芦寒兰”的由来是1959年间,日人在苗栗县泰安乡,高山同胞部落的苏芦社附近,约1000米海拔的地方发现了类似台湾寒兰之兰花,即采回日本栽培,结果在报岁兰花期开花,其花瓣比寒兰肥阔,因而得知乃台湾寒兰与台湾报岁兰之自然杂交种,遂命名“苏芦寒兰”。发表以后,广泛受到日本兰家的喜爱。本种叶姿与寒兰相似,鉴别时唯有依据花期、花型而定。由于是较好代杂交种,繁殖力特强,比寒兰容易栽培,又由于花朵比双亲都大,花苞富于变化,花香芬芳,因而在台湾与日本推广颇快,栽培者愈来愈多。另一种“春寒兰”乃台湾阔叶春兰与台湾寒兰的自然杂交,产于台北坪林山区,苗采山地及花莲等地。本种叶色深绿,叶面光滑似寒兰,但叶姿较寒兰矮小,叶长30~50公分,叶宽0.6~0.9公分,花葶20~25公分,通常一至二朵,花径5~6公分,花色为褐色或紫褐色,花香浓,似春兰,花期则与报岁兰相同。珍品命名为“颂春”。寒兰之较寒兰因在冷清的寒冬开花而得名,俗称冬兰。虽然她开花姗姗来迟,但因其叶姿优雅伟岸、花葶直立出架、花形复杂多变、花色丰富多彩、花香清雅奇特而备受兰友珍爱。笔者家乡盛产寒兰,涉足兰界后就对寒兰偏爱有加,经过数年来对寒兰的采集、驯养及平日的细心观察和体验,发现寒兰与其它国兰相比有“六较”,现一一道来,供兰友们共赏,希望引起共鸣,不妥之处,也请行家名师指正。叶姿较优美。寒兰叶质细腻,叶面油亮。按叶色有深绿和碧绿之分;按叶的大小有阔叶与细叶之别;按叶的弯垂程度分有直立刚劲的剑形叶、有锋芒初露的斜立叶,也有形似镰刀的半弯垂叶;按叶的高矮程度分有高大魁伟的“兰中巨人”,叶宽似墨兰,株高可达一米左右,号称“寒大将军”,也有“兰界侏儒”之称的寒兰矮种,总高度不足10厘米的龙根线艺苗。但不管何种兰叶,其基本特征是高挑修长(矮种除外),文雅得体,矫健秀美。寒兰叶中脉稍突,使叶子的刚性增强。叶片数较蕙兰、春兰要少,故无密而拥挤的感觉。因有以上这些特征,所以寒兰叶姿就显得更加挺拔、伟岸、纤秀和疏朗。寒兰的株型比春兰更有气度;比蕙兰更加碧润;比四季兰更精神;比报岁兰更清秀。总之,寒兰的叶姿有其他国兰无可比拟的优点和美感,而无其他国兰叶姿的欠缺(兰界名家丁永康先生语)。正如《中国兰花》主编刘清涌教授总结的“寒兰株型修长轩秀,可谓领尽兰花秀美幽雅之风骚”、“其叶姿极为秀美、大度,极尽君子之风,山高水长之韵致”。花形较多变。寒兰虽不能按春兰的标准选出梅、荷、水仙等瓣形花,但她有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奇特多变。没有那一种兰花有像寒兰那样多的变化。除正常花外,一般的内蝶、外蝶、硬棒、多瓣、聚顶暂且不提。也不说她的各种开品,如三角开、朝天开、反卷开、绣球开、拥抱开、飞举开等,仅寒兰中出现的新瓣形花、像形花、奇态花、意形花就足让你感到新奇。寒兰中有一种花,主瓣尖自然弯折,形似尖长的鹤嘴,中部稍大反转如鹤颈,双棒自然交*,极似鸟的翅膀,巨大质白的唇瓣在双棒下正好比仙鹤的身子。一箭寒兰盛开就宛如一群美丽的仙鹤立于绿叶丛中,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前人以花拟花创立了梅瓣、荷瓣、水仙瓣的瓣形学说,为何不能创新、发展、完善,将以象征长寿意义仙鹤来拟花,称其为鹤瓣花呢?(其实兰界早有此说),另外,还有其他的象形花,象猫似乌如人若兽,奇者拟奇,怪者见怪。形形式式,层出不穷。有像鱼跳龙门、金鸡独立、彩燕归巢、雄鹰展翅;也有如长寿老人、白脸书生、含羞少女、转世观音;还有似星空月夜、碧波海浪、群山延绵、金铃串串。寒兰的奇态花有多种多样,限于篇幅,仅以笔者选育的下山寒兰新品“冰上芭蕾”为例。此花主萼片端正前弯,半扣于棒顶,宛若人首。侧萼片自然卷合成圆柱状并交*下挂,极像芭蕾舞演员起舞时的双腿舞姿。两棒呈半管状环抱蕊柱,仿若舞者的双臂胸前紧抱。大圆舌质白绿条黄苔缀鲜红点,恰似穿艳丽超短裙的舞女身躯。整朵花犹如冰上芭蕾演员在翩翩起舞。面对如此奇态花,怎能不让你领略到大自然艺术天成之神奇;又怎能不激发你对寒兰这花中娇子的钟爱之情呢?花色较丰富。一般国兰花色以绿、白、红、黄为主。寒兰除暂未发现纯蓝的花外,其他只要你能想象或调配出来的颜色都能在寒兰花中表现出来。如红色就有紫红、深红、大红、水红、桃红、赤红、橘红、胭脂红、朱砂红等。在复色花中,往往一朵花就存在有七、八种颜色,真可谓五颜六色,艳丽多彩。如寒兰精品“复色红荷”,紫红色的花杆,橘红色的花萼镶嵌明显的白覆轮,含深红色的缟线,伴有水红色的斑纹,萼瓣基部浅绿、深黄、朱红相间,双捧红、黄、白三色搭配,大圆舌质白苔黄泛绿晕、上缀鲜红斑点,色彩可谓够丰富的了。再如“七彩虹”、“五彩”、“彩霞”等均由数种对比度明显的颜色互相搭配组合,构成五彩缤纷、艳丽无比的斑斓世界。不管何种颜色的寒兰花多数带有白覆轮,质感好。且正反面色彩基本一致,色区过渡自然明朗,看上去晶莹剔透,五彩斑斓。故寒兰花色在所有国兰中属较丰富、较艳丽的一个种群。花香较奇特。一般兰界称兰香有幽香、清香、浓香、甜香、微香之别,各种兰花因其种属、栽培条件、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不同,使之产生不同的兰香。寒兰香除了具有其他国兰共有的兰香特征外,另有“三香”值得一提。一是“冷香”。寒兰在低温时香味更佳,且有“越冷越香”的说法。笔者认为寒兰的较低耐受极限温度是O℃,据本人数年的观察记录和比较发现,5℃.10℃时寒兰花香味较好,高于15℃时香味要淡,25℃以上温度时开的寒兰花多数闻不到香味或香味极淡(夏寒兰原生种除外),这可能是寒兰一般在寒冷的初冬开花,又要引诱昆虫前来授粉这一特定因素所决定的吧。二是“遗香”。其他国兰有的在花蕾初绽时就开始放香,有的开花数日后才放香,但授粉后及凋谢后是绝对无香的,惟独寒兰,子房膨大后清香犹存,未受精的在花谢干枯后仍存香味。有的寒兰花开一、二个月至完全凋谢,只要蕊柱和舌基完好便能天天放香,这就是寒兰特有的“遗香”。另一种香叫“常香”。一般兰花有的白天放香,有的夜间香味好,有的清晨或傍晚才香,有的在阳光下温度高时香味佳,基本上不能终日放香。寒兰则不然,只要符合上述的温度条件,她不管白天黑夜,有光无光均能终日自然连续放香,这就是寒兰的“常香”。寒兰之香属于幽香、清香之列,若有若无,缥缈久远,时而香飘数十米,时而近在咫尺,正是“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自有蝶飞来”。如此高雅奇特的香味,闻后让人提神醒脑,益寿延年,这可能是大自然之神奇造化给爱兰人特有的恩赐吧!花开较长久。春兰、春剑、莲瓣1至3月开花,送春花期在春兰之后,惠兰3-4月吐芳,报岁在岁末献瑞,四季兰花期较长,6至11月均可见其芳容。寒兰花期较长,春有春寒兰,夏有夏寒兰,秋末冬初有秋寒兰和冬寒兰,真可谓四季有花香,月月吐芬芳,日日可品赏,时时能闻香。除此之外,原生种冬寒兰因花期在冬季,气温较低,植物新陈代谢相对较慢,再加上害虫、**及真菌的危害少,故花开持续期特长,一般可持续三周至一月,个别厚瓣花,硬棒花可开一个半至二个月,另有一种花杆特细且硬,花瓣特厚,花色较深的小叶寒兰,其花容端正,久开不变形,花开持续期可长达近三个月之久。如春夏秋冬寒兰各种数盆,让其四季开花,终年飘香,岂不美哉!综上所述,寒兰叶姿优美、花形多变、色彩艳丽、花香清雅。寒兰之美是神奇的,又是自然的。相信随着人们对寒兰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栽培寒兰,康乐常在,拥有寒兰,美神相伴”即将成为人们的共识。寒兰的鼎盛时代就要到来。四川脉蕴含着丰富的兰花资源。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兰花的特殊品质,这里的野生寒兰,由于主花期长,且混生于春兰、春剑兰、春蕙兰、建兰、台兰等兰种之中,花期重叠,经风媒、虫媒的传播,生产杂交品种较多。仅保留寒兰特质的变种就有:春、夏、秋等三大寒兰品系。自笔者短文“四川寒兰惊四方”在中国兰花专刊上发表后,各地兰花同好不断来信、来电咨询,想对四川兰花有更细致的了解。笔者虽爱兰至深,但终是学识有限;虽特别努力地探研四川兰花,但也仅能一知半解。在此,笔者不揣冒昧,试将自己对四川兰花的粗浅认识,作个粗浅的论述,仅供同好们参考。四川寒兰的基本特征是假鳞茎明显,叶质较厚硬、香气浓郁、悠长。根据其生长环境的不同,叶浅黄绿至深绿色、3至7枚丛生、叶柄环高、叶柄细硬、叶缘有锯齿、叶甲长大、矮叶及环垂叶种花多出架、高叶种花不出架或平架。花蔬生,有花3至18朵,较多曾见21朵。萼片长3至5厘米。花被有淡绿白或黄绿色、青绿色、紫红色、紫筋脉纹覆色等,且多有粗细不等的白色覆轮边。特别是近年显出的花被呈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花,质感晶莹欲透,强光照下似流川冰河,扣人心魄。四川寒兰少有不香的品种,有些特殊品种甚至在-50C时,仍有冰雪般的寒香,其香气可直透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嗅之,使人顿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其香气绝非素馨寒兰香气可比。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尚无有关寒兰的鉴赏标准。这对素有兰中之王的寒兰来说,不得不说是一大憾事。这里,笔者就自己对四川寒兰的鉴赏认识,做一抛砖引玉的叙述,不思高屋建瓴,只望能广泛引起同好们,特别是对寒兰多有研究的、资深学者与专家共同探讨,以期在不久的将来,能制订一份寒兰的鉴赏标准。笔者认为:寒兰的鉴赏,是个综合的审美过程。它不能套用传统的辨型学说,也不能仅以奇异花型和叶艺、型艺来判定,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一、寒兰的花朵的鉴赏:寒兰的花朵,萼片多狭长、端尖,扭曲或翻卷,唇多狭长、端尖,色散而淡,形歪斜、反卷。因此,对寒兰花朵优、劣的评判是个综合的审美过程,应由花形、唇瓣、色彩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1、花形:尽管寒兰的花瓣多为狭长、端尖的带状花瓣,但也有少数萼片质厚、萼端圆钝、微兜或稍具收根放角之态的棱形花瓣;捧瓣短圆或内扣;唇瓣短圆兜起或下挂而平整,不歪斜反卷的花形。这类花型在寒兰之均属上品。如果外三瓣花形平整且平肩,花形微环,萼片质厚,萼端圆钝,微兜或收根放角明显的花形;捧瓣短圆、内扣、紧抱蕊柱的,唇瓣也短圆兜起或大圆不扭卷、歪斜的,且香味清纯浓郁、持久的,花色纯正或复色花、色区过渡清晰自然,不混杂的,即可跻身极品寒兰之列。其余寒兰花形,则看它是否具备一些上述特征,凡具备以上特点越多的,其品味则越高。但寒兰总的鉴赏标准还应是各种美的综合评价。至于叶艺、水晶艺寒兰的鉴赏标准,则应以叶艺兰、水晶艺兰的标准衡量。奇花类除其奇异可取外,还得看其开品否美观而定。2、唇瓣:(舌)在寒兰花朵的审美中,唇瓣的地位处于寒兰花朵的灵魂位置。寒兰唇瓣以大圆舌下挂而不歪斜反卷、较为动人心魄。若再有晶黄闪亮舌苔,艳丽大块的色块,或洁净的纯色则为寒兰唇瓣的无上佳品。其次是平整的兜舌、圭舌、柿子舌、杏舌、大铺舌等。若舌形尚可,盛开后会后折或反卷,但形态尚正的,又差一等。反卷且歪斜不正的,则不可取。寒兰唇瓣还有其较重要的一点,则是舌苔的色彩及质地、决定了寒兰的放香浓淡及什么气温下能够放香。舌苔以晶黄闪亮、舌面布满钻石般乳凸状赘生物的,为寒兰唇瓣中的无上极品,或者说不论花朵的其它部位如何,仅具备这一特征的唇瓣,即可列入上品寒兰之列。舌苔金黄带细绒状的为上品,金黄或大黄舌苔的为佳品,淡黄或纯白的舌苔为正品,淡黄带绿晕或洁白带绿晕、绿条彩的则稍差,白绿色且舌质薄的则不可取。以晶黄舌苔且有水晶状乳凸物寒兰为例:其花可在-50C时放香,且香气中含有冰雪般的清冽之气。而白绿舌苔且质地薄的、则只有在气温达200C以上时,才有微香,且放香时间极为短暂。3、寒兰花朵的色彩:寒兰花朵的色彩多为白绿色、淡黄绿色、翠绿色、青绿色、紫红色及复合色等。大凡花朵为纯一色的,给人以清丽脱俗的纯净感或雍容华贵的富丽感的,是传统审美观中、所追求的色彩,它一是寄托士子文人,人格清高的代言物,一是对美好人生的希望寄托。这也是兰花与人文相交融的表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的转变,花色纯净、且镶有宽大的覆轮边的色彩,却更令人心仪。而一花有多种色彩,且色区过渡清楚自然的覆色花,更是现代人多彩人生的寄托,因而成为人们争购的热卖品。色彩晦黯,色区过渡杂乱无序的杂色花,是较没品味花色。寒兰的色彩在唇瓣上的体现也极为重要。色彩在寒兰唇瓣上的沉积,与舌苔没有关系。舌彩以色泽浓艳、块大或象形为佳;以纯净无色的为好,色浓或点状,排列清楚的尚可,色彩晦黯杂乱的则不可取。4、寒兰花朵的综合评价:综观上述,在选择寒兰时,应首先看花型是否端庄,花瓣是否短阔,端圆或收根放角、是否平肩或飞肩,舌形优劣,舌的苔色,质地,舌彩的色泽、形状、花色是否纯净或覆色花及五彩寒兰的色区过渡是否清楚自然。若都达到或多数达到标准的,即为寒兰花中的极品。然而,好花难求,笔者数年苦觅,上山百余趟,所见寒兰难计其数,可入极品之列的寒兰花艺,也仅区区数种。其它色花、覆色花、奇花、蝶花、缟花、水晶花等虽然珍奇,却更易得。而叶艺寒兰,虽然叶美,却难有好花。二、寒兰叶的选择:四川寒兰,种类繁多,表现在兰叶上,也与其它产兰区的略有不同。1、叶型:四川寒兰的叶型,主要是由生态环境与海拔高度的不同所决定的。大体上荫蔽度较高,林木茂密,湿度大,海拔低的林间隙地,沟壑涯壁所生长的寒兰,其叶型多为环垂或半环垂的窄叶或半阔叶种,此类寒兰的叶质多较薄,花香多不足。其舌苔多为白苔、白绿苔或白苔绿条形、带淡红或紫斑的品种。仅有微香或清香,即令是素馨种,当气温低于20-100C时,仅在午后,方有短时放香。早、晚则难闻到一丝香气。荫蔽度低、林木稀、湿度小、海拔较高的山林、荒坡、岩畔坡顶两侧,且坡度较陡的次生林,混生林间生长的寒兰,多斜立叶,直立叶的企剑寒兰。此类寒兰的花香多浓郁,舌苔多为黄白色、黄白绒苔色或大黄、纯白的品种,不论彩花,素馨,其香气多浓郁,即令气温低于100C时,均能放香,且香气久远。2、叶色:四川寒兰的叶色多有光泽,因生长环境的不同,接受光照、通风、温度、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现各不相同的叶色。大凡低海拔密林中的寒兰,其叶色多呈白绿、黄绿及翠绿色。虽偶有叶色较青绿的,但毕竟为数不多。而海拔高度达500-600米时,且林木较稀疏的林间,则多有深绿色或青绿色叶的寒兰,而一些受光较多的兰株,虽叶表浮一层淡黄绿色,其叶底色仍为深绿或青绿,此类兰株,若叶色沉稳,柔和且叶缘有边隆起于叶面的,则多能开出花态平整、环抱或花瓣短阔的好花。而其中有些兰株,可见其叶面色泽深浅不一,呈现明显云斑状的,其花瓣质地多为晶莹欲透的晶态花,花色特晶透清丽,且多具宽边白覆轮。花香也格外清纯。3、叶质:四川寒兰的叶质因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着显著的不同。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的寒兰,其叶多为薄而柔的质地,叶缘多反卷,叶型多弯垂,其花亦不甚香。此类叶质在家庭驯养过程中,易遭病、虫害侵染,抗逆性差,难栽培,易倒苗。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寒兰,其叶多为薄而柔的质地,叶缘多呈边缘隆起于叶面的,直立、斜立或半环垂型态。其花香亦甚浓郁。此类寒兰抗逆性均较强,除不耐阳光直射外,在家庭驯养时,较容易适应。4、四川寒兰叶的综合评价:四川寒兰的叶型、叶色、叶质的选择,应栽培者性格、爱好与修养的不同而不同。环垂叶型的寒兰,且叶质较薄,叶色偏淡的细叶种,较能配合学者文人型人的气质。将此类寒兰置于通风、光线较好的厅堂几案之上,其叶色柔和,弯叶随风轻摆,花在叶顶随风漫舞,加以花香飘忽不定,若有若无,给人以如烟似梦,如虚似幻的灵动之感,使人观之、赏之百虑皆消,渐入幻境。企剑叶型的寒兰,叶质厚实,叶色深沉的直立或斜立叶品种,本身就是孤傲不群,宁折不弯的磊落汉子。那种刚正不阿的坚毅精神,不正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实写照吗?三、四川寒兰株型和根与假鳞茎的关系:四川寒兰的株型大小,直立或弯垂,与其假鳞茎的大小、形状及粗细、长短有着直接关系。1、四川寒兰的株型,大体上可分企剑与环垂两大类,具体细分为:a、阔叶企剑类:此类寒兰叶长80厘米左右,较长可达130厘米,叶宽2.5厘米,较宽可达3厘米,叶质厚实,近直立或斜立状,形态威猛,气宇轩昂。b、阔叶环垂类:此类寒兰叶长80厘米左右,较长可达130百米,叶宽2.5厘米,较宽可达3厘米,叶质中厚,叶形环冠,护卫核心,给人以祥和、宁静、团圆的欢乐。置之几案,微风过处,叶随风摆,格外飘逸洒脱,给人无限温馨。且此类品种,花多出架,尤其吉祥。c、中叶企剑类:此类寒兰,株型适中,叶长80厘米以下,叶宽2厘米左右、叶质厚实,片片似剑,如能劈风斩雾,阳刚之气尽显。启人以刚正不阿,振奋向上的精神。d、中叶环垂类:此类寒兰,叶长80厘米以下,叶宽2厘米左右,叶质较柔软,叶态多姿,有的如西施临风,有的如玉环出浴,道不尽的娇柔,说不完的风情。正应古诗:兰花如美人,不采羞自献。e、细叶企剑类:此类寒兰,叶长50厘米以下,叶宽1厘米左右,似剑如矛,叶叶指天,秉性梗直,宁折不弯,极具孤傲清高的文人气质。f、细叶环垂类:此类寒兰,叶长50厘米以下,叶宽1厘米左右、或斜垂、或环垂,如烟似梦、如虚似幻,勾人无尽遐思、惹人无限爱怜。2、四川寒兰的株型与根和假鳞茎的关系。a、阔叶企剑类寒兰的根均较粗长,且常有多态根伴随,其根粗如筷,根长与叶等长或稍短于叶。假鳞茎多呈扁橄榄形,长约2.5-3厘米,极端可达4厘米以上。直径1.5-2厘米,极端可达2厘米以上。如遇假鳞茎短圆,根细圆且稍短的兰株,常有好品种伴随。b、阔叶环垂类寒兰的根与阔叶企剑近似,唯其假鳞茎大都较扁圆,其长约1.5-2厘米;直径2厘米以内。若假鳞茎型象姜块的,则多有多瓣或堞花相随。c、中叶企剑类寒兰的根粗、细、长、短均无定数,假鳞茎的形态也非常多样,由假鳞茎和根的形态上,极难判定品种优劣。e、细叶企剑类寒兰的根和假鳞茎,多与春兰近似,有些品种错开花期,极难分辨。若假鳞茎形似冬笋,且茎尖处略呈三角棱型的,芽头先向下长,后转向上斜伸而出的,或兰丛萌芽四面八方生长,兰丛呈圆团状,中心老兰株假鳞茎隆起,周边新株假鳞茎深埋土下的,多有意外惊喜。f、细叶环垂类的根与假鳞茎,亦与春兰近似,唯叶态不同,较易区分。但根多粗长,假鳞茎多数短圆。在此类兰株的选择中,对少数根细而圆润的、假鳞茎呈冬笋状的,应特别留意。四、四川寒兰花艺、叶艺及水晶艺:1、四川寒兰的花艺:寒兰是否该有自己的瓣型标准?就此问题养兰界曾长期争论不休。但笔者所在地几乎是我国产兰区域的中心位置,野生兰花资源极为丰富。由于各兰种自然生,各兰种种间自然杂交的机会大,种类多。特别是寒兰的蕴藏量巨大。在多年的养兰实践中,笔者对所在地的各种野生兰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考察。发现了不少兰花中的奇异特性,却从未遇见能够符合传统兰花瓣型标准的寒兰花朵。而且,也从未见到有关发现寒兰梅、荷、水仙瓣花,具备传统瓣型标准的报道。因此,笔者认为:传统的兰花瓣型标准,不能作为寒兰花朵的瓣型依据。尽管在寒兰中也发现了少数特殊的,稍稍能俟上传统兰花瓣型学中一、两点要求的花型。但寒兰终归是狭长瓣,与传统兰花瓣型学标准,毕竟相差甚远。因此,笔者以为在寒兰的综观鉴赏中,兰香是首要的,且不说是寒兰,即令是其它国兰,若无兰香,则不如养些绚丽娇艳的其它花卉。也可以说在整个兰花鉴赏过程中,兰花给人的较好感觉便是香味。如果你看到花开,而嗅不到花香,你心里的较好感觉便是:这一盆兰花怎么不香。即令其它方面再好,无香便是较大的遗憾。但兰香有多种,幽玄持久的浓清香较为难得,是为兰香中的极品。凛冽清馨,且隐隐传来冰雪般清馨的浓幽香,则是无上圣品。其它有香味的都为上品,唯无香则不可取。寒兰鉴赏中首看香味,其次应以其花姿韵味的高低,作为重要的评判准则。但兰花之所以为世人所钟爱,是因为人们在鉴赏兰花的过程,也是物象对人们大脑产生刺激,进而引发联想的过程,如果一种兰花,使人产生美的联想,进而感到美的享受,那便是一种好的兰花。许多爱兰人都深知这一点。但因人们的学识修养不同,审美观不一样,所以产生各自对兰花鉴赏的标准不一样。但不论怎样的鉴赏观,你都不能以传统兰花瓣型学标准,来衡量寒兰。较起码,你得在传统兰花瓣型学基础上稍加变通。如:外三瓣头圆内扣,收根细,呈环抱状捧尖兜起或硬化,舌兜而不下挂、反卷的花,便可称为梅瓣寒兰,不必严守传统兰花瓣型标准。同样道理,外三瓣稍短、宽,瓣头虽尖,但花瓣平整或环抱,捧瓣短圆紧抱蕊柱或微开不翻卷的,舌圆正微兜或下挂不卷,及虽下挂微卷而不歪斜的,可视为荷瓣寒兰。凡外三瓣呈棱型,环抱或平整,捧尖有兜不开窗或微开窗的,舌兜起或下挂而不反卷的,或反卷而型正不歪斜的,即可视为水仙瓣寒兰。此外,寒兰蝶花,多瓣、少瓣奇花,水晶花、色花等,也应根据其所呈现的形态、而区别对待,并非有奇便是宝。  3回答者:小天狼星k-一级  2008-5-520:52我来评论>>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我参考下先。相关内容•从肥城出发怎样能拐上青兰高速?我老家是沂水杨庄的,正好开车从杨庄出陈秀梅 位于福建 漳平市,主营 杜鹃花 ,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寒兰外蝶是指开蝶花,是兰中的珍品。

    2019-03-10 电议
  • 清香宜人,温文典雅室内花卉_兰花
    清香宜人,温文典雅室内花卉

      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2019-03-10 电议
  • 香气怡人室内兰花
    香气怡人室内兰花

      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2019-03-10 电议
  • 香气怡人室内兰花
    香气怡人室内兰花

    简介建兰俗称雄兰、骏河兰、剑蕙等,也称秋兰。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长,叶肥,多海绵质。叶丛生,线状披针形,暗绿色。夏秋间,叶间抽出总状花序,花瓣较萼片稍少而色淡,唇瓣卵状矩圆形,全缘,绿黄色,有红斑或褐斑。原产我国。久经人工培植,品种很多,唇瓣和两棒白色无斑点的为上品,称“素心兰”。种子或分株繁殖。花芳香馥郁,供观赏或制香料。叶可入药,功能开胃解郁。建兰叶片宽厚,直立如剑。花瓣较宽,形似竹叶般;花多葶长,香浓。建兰是指主花形在盛夏金秋的中国地生根兰花。植物学界以其主产地福建而为名。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差,越冬温度不低于3℃,怕强光直射,不耐水涝和干旱,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叶上。民间以其有些品种的盛花形在盛夏而称夏兰,也有因其莛多花而称其为夏蕙,也有以其有些品种的主花形在金秋而称为秋兰或秋蕙。还有以其有些品种,可以自晚春至早冬次第而花而称其为四季兰。相传它曾被秦始皇的特使徐福前往日本寻求长生不老药时,携带至日本的骏河。当地的后辈,不知其原产地,便称其为骏河兰。[编辑本段]重要产地武夷山是建兰的一个重要产地,兰花品种很多,较为有名的是「风兰」。清代晋江人苏大山在《红兰馆诗抄》一书中,曾记载武夷山有一种特产叫「风兰」,深为国际友人所赏识。当时有一位朝鲜朋友叫朴景山。旅居武夷山,苏大山曾与他相识结下了情谊。不久,朴景山经南平回国,苏大山见朴景山在旅馆的桌子上摆着一盆心爱的武夷山风兰,触景生情,便即席赋了一首《风兰曲》:「吁嗟万里送君行,剑水潇潇白发生,愿君如花长不老,为咏风兰当渭城」作为临别赠言,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武夷山产的「四季兰」、「素心兰」也是建兰中的珍品。《崇安县新志》载:「四季兰,生武夷山,明蒙慎《游接笋峰记》云『石栏植兰以万计,叶长如茭花,四季不绝,芬芳触鼻』。实闽中所未见。」朱德同志生前游览武夷山时,曾为武夷山的兰花留连忘返。[编辑本段]栽培与种植建兰栽培管理较易,但目前养植尚不普遍,应该大力发展。建兰用于家庭栽培,属于较好的品种。建兰宜在春季翻栽,也可在秋季进行。建兰原产于我国南方暖地,因此要求的光照比夏蕙略强,而耐寒力稍弱,冬季应加以遮护,以防低温时遭受冻害。建兰易发生黄锈病,夏、秋两季特别注意用甲基托布津防治。如发现少量锈斑应立即剪去。建兰的花芽出土期和开花期亦应注意防治蜗牛和蛞蝓。盆栽建兰,土壤保持湿润,但不能多浇水.切不可根部积水.夏季要向叶片多喷水.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肥液绝对不能玷污叶片。盛夏高温强光时,设置遮阴设施,严防大雨冲淋,冬季放室内养护,以免冻伤叶片.常用分株繁殖.在春、秋季均可进行,将密集的假鳞茎丛株,用刀切开分栽,每丛至少3筒.将根部适当修整后盆栽.一般2—3年分株1次。常有炭疽病,黑斑病和介壳虫危害。病害用1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一、繁殖1、盆具的选择以质地粗糙、无上轴、边底多孔、有盆脚的兰盆栽兰较好。批量生产以薄塑料软盆较为经济。展销性养兰以高简小盆以便应时套入高雅盆陈列。2、植料的调配植料应选择质地疏松团粒结构好,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排水性能强,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增强兰菌共生的可选用下列混合植料:腐殖土40%,火烧土40%,粗沙粒20%;香菇泥土30%,火烧土30%,粗沙粒25%,谷糠15%;腐殖土40%,粗沙粒40%,谷糠20%。3、兰株的种植(1)苗木处理兰株起苗后,冲洗根群上的泥沙,拆去无叶假鳞茎,剪除病残叶片和朽根。种植前,种苗用托布津或可杀得2000倍稀释浸泡半小时,后捞起清水冲洗干净,放于通风处,凉干水分待栽。(2)种植植株只有1-2丛的可栽于盆的正中,盆栽多丛的应把每丛的老株朝向盆中,新株朝盆缘,以提高新株的发芽率和生长发展空间。种植时将较粗植料放入盆内直至盆高度的15%,放入兰株后,要布匀根群,谨防兰根折伤,慢慢填入细植料直至盆高的95%,拍摇,使细植料与兰根紧密结合,细植料在兰盆中的高度约90%,使于浇灌,兰株基(假鳞茎)半裸露于盆面,使其更有机会获得自然光照和新鲜空气。二、养护管理1、控光降温建兰生长适于在年平均气温15-23℃之间,夏天气温炎热,用70-80%的塑料遮光网来降温。2、高温促降因光照过强而引起的高温,应采取增加遮荫的层次和密度促使降温;夏秋季节有光照强,空气闷热,气温高,应开启门窗,让兰场空气彻底对流,促使降温。向通道、兰架下淋洒清水,向室内空间喷水雾,也可促使降温温。3、保湿通风兰场保湿与通风要调控到一个较合理的状态,以利兰花生长。保持空气湿度要采用先进的全自动加湿机亦可向空间、通道、兰架下喷淋水雾。保持基质湿度要根据光照、湿度、通风等条件来调控。有土栽培的以2-4天浇1次水,坚持“宁干勿湿”,浇水的时限要因地制宜。野生兰花原生于山野幽谷,产地四面敞开,但又有林草遮荫,时有和风吹拂,长期能生长于空气清新的环境,因此,兰场也需创造这些兰花生长条件,兰场较闭塞的要增开门窗,促使空气对流。4、保温防冻建兰只能在有遮挡风霜的防护条件下耐受短暂性的、间歇性的-2至-5℃的低温,因此,应在冬季温室保温,有条件的还可采取加温设备。5、施肥采取“因兰制宜,看苗定肥、宁淡勿浓、适时薄施”。即根据兰种、苗势、生理特点,掌握时机。干肥采用:牛骨粉(含氮4%、磷22.06%)、草木灰(磷1.04%、钾6.41%),饼肥(氮7%、磷1.32%、钾2.12%)及火烧土混合肥配制与复合肥交替使用每年盆内不少于4次。液肥以腐熟的有机质肥过滤冲淡液,尿素、磷酸二氢钾或专用花肥交替作追肥或根外施肥,一般每隔15天一次,在根外施喷时前后二天用清水喷洒叶面一次,冲洗尘土、药液残渣。施肥时间有:①催芽肥(春末夏初):干肥一至二次,根外施肥10天一次,以氮、钾肥为主,促进地上部茎叶抽发,地下部根系扩展。②发育肥(夏末初秋):新芽叶片伸长出叶,促使新芽健壮,以氮为主,勤施薄施,新芽开叶后以钾为主促使壮苗,每周用磷酸二氮钾喷施一次。③促花肥:待新梢叶片不再生长时即转入花芽分化期,以磷为主,干肥二次,根外施肥每周一次。④秋末初冬,寒露至立冬期间兰花将转入休眠期,下干肥一次,液肥二次,叶面喷施每10天一次,以保证安全越冬,含膏育秀,提高来春萌芽率。[编辑本段]应用建兰植株雄健,根粗且长。适宜用五筒以上的兰盆栽植,每盆苗数稍多,置于林间、庭园或厅堂,花繁叶茂,气魄很大,也可用较大的高腰签筒盆栽植数苗,长时苍绿峭拔,很有神采。花开盛夏,凉风吹送兰香,使人倍感清幽。建兰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我国南方栽培十分普遍,是阳台、客厅、花架和小庭院台阶陈设佳品,显得清新高稚。 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是兰花中较为实惠的品种。

    2019-03-10 电议
  • 清香宜人室内花卉兰花
    清香宜人室内花卉兰花

    兰花是一个大家族,总称兰科植物,兰科之下分种,种之下又分变种、品种等。全世界约有兰科植物700属2万种以及大量的变种、品种等,主要产于热带地区;中国大约有173属1200种和大量的变种、品种等,主要产于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湖南、贵州、江西、福建、河南、陕西、甘肃、安徽等省区。如从生境上来分,兰花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于树上或岩石上,称附生兰或气生兰,它们大多是依附于有苔藓、腐殖质和积土的树干、树杈或岩壁上;另一类是地生兰,生于地面上,一般是砾石和腐殖质的沙壤土上,极少生于沼泽或湿土上;此外,还有少数自身无叶绿素,不进行光合作用而主要靠真菌提供养分的,称腐生兰,也是地生,多见于腐殖质和枯枝落叶丰富的地方。兰花作为观赏植物不仅拥有众多的爱好者,而且一直都是诗歌、绘画和工艺品等寓意和表现的题材,自古以来,养兰、咏兰、画兰、写兰者来去匆匆,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品种和墨宝。纵观古今中外,不乏通过兰花联结友谊、促进交流、陶冶心性、培养情操的事例。兰花活动已涉及人类的经济、文化、民俗和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已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兰花文化。墨兰又名中国兰,常生于山地林下溪边,也见于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下草丛中,叶片丛生,狭长剑形,花期2—3月,花序直立,花朵较多,可达20朵左右,香气浓郁,花色多变。墨兰花香色美,叶形独特,又是多种珍贵的观赏兰花的培育母本,因此一直深为人们所喜爱,并广为种植,我国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有野生。墨兰又名报岁兰,原产我国、越南和缅甸。新春佳节,正值墨兰花时,清艳含娇,幽香四溢,满室生春。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墨兰的新品种不断应市。[编辑本段]●品种多年生草本。叶4—5枚,丛生在椭圆形的假鳞茎上,叶片剑形.深绿色。花茎直立,高出叶面,有花7—17朵。常见品种有“秋榜”、“秋香”、“小墨”、“徽州墨”、“金边墨兰。、“银边墨兰”。台湾有“富贵名三”、“玉桃”、“大屯麒麟’、“国香牡丹”、“奇花绿云”、“十八娇”、“桃姬”和品种繁多的艺叶墨兰如“白中透”、“中斑”、“达摩鹤”、“达摩燕尾”等。[编辑本段]●繁育8—9月将株丛较大的植株从盆内托出,分割成3—4筒一丛盆栽。研究表明,墨兰完全可以采用杂交方法进行新品种的[1]。首先墨兰的种内各品种间杂交没有任何障碍,很容易获得大量的杂交种胚;墨兰与建兰、春兰、蕙兰、寒兰杂交也极易成功,杂交种胚的量也很大;墨兰和兰属内其他种间杂交虽然获得杂交种胚量少些,但杂交成功率很高。墨兰和兰属外的兰花杂交相对困难,但仍可以获得成功,我们已经获得了墨兰和蝴蝶兰等组合的杂交种胚。其次,墨兰杂交种胚的萌发虽然比洋兰困难,但我们的研究发现,墨兰杂交种胚萌发的难易程度和杂交亲本有关,如墨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种胚萌发率可达1O0%,种胚萌发速度快,萌发后形成原球茎,很容易产生杂种植株。因此,墨兰的杂交有种可首先从利用这些资源开始。墨兰和国兰的其他种或品种间杂交,所得种胚萌发率差异很大,在3个月的时间内,萌发率从0~70%都有,但由于杂交种子量大,这样的萌发率已能够满足育种需要,而且只要采用适宜的采种时间,延长萌发时间等措施均可以让更多的种胚萌发。绝大多数墨兰杂交种胚萌发形成根状茎,虽然从根状茎再生植株比洋兰困难,但目前的技术己可以保证生产出足够多的杂种植株供选育。多倍体育种是兰花育种的另一个重要方法。用兰花的原球茎或根状茎为材料,经秋水仙素或辐射处理后均可以产生多倍体。兰花的多倍体叶片厚实,花形整齐对称,本身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多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后可以产生奇倍数或非整倍体的兰花植株,这些植株花形奇特,花色鲜艳,极具观赏价值。近年来洋兰的许多新品种均是用这种方法育成的。这几年来,我们也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墨兰的多倍体诱导研究,目前也已获得了一些可能是四倍体的材料,这些材料叶片浓绿厚实,整个植株比较大,目前正在进行染色体数目鉴定。墨兰育种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如转基因等进行改良。我们相信,随着兰花产业的发展,上述育种方法必将会为兰花养植者和育种工作者所重视,成为墨兰育种的重要方法。[编辑本段]●栽培盆栽基质常用腐熟的树皮块、泥炭土和腐叶土。浇水注意清洁,避免用自来水直接喷浇。盛夏每天浇水1次.冬季4—5天1次。室温不宜过高,否则春季易罹病。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秋季防止干旱,冬季盆土不宜过湿。[编辑本段]●应用墨兰现已成为我国较为热门的国兰之一。在台湾已进入千家万户,用它装点室内环境和作为馈赠亲朋的主要礼仪盆花。花枝也用于插花观赏,若以墨兰为主材,配上杜鹃、麻叶绣球、紫珠、八仙花、糠稷,能展示出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美丽的兰花——墨兰(Cymbidiumsinensis(Andr.)Wild)[编辑本段]墨兰兰花是一个大家族,总称兰科植物,兰科之下分种,种之下又分变种、品种等。全世界约有兰科植物700属2万种以及大量的变种、品种等,主要产于热带地区;中国大约有173属1200种和大量的变种、品种等,主要产于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湖南、贵州、江西、福建、河南、陕西、甘肃、安徽等省区。如从生境上来分,兰花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于树上或岩石上,称附生兰或气生兰,它们大多是依附于有苔藓、腐殖质和积土的树干、树杈或岩壁上;另一类是地生兰,生于地面上,一般是砾石和腐殖质的沙壤土上,极少生于沼泽或湿土上;此外,还有少数自身无叶绿素,不进行光合作用而主要靠真菌提供养分的,称腐生兰,也是地生,多见于腐殖质和枯枝落叶丰富的地方。[编辑本段]飘带兜兰兰花作为观赏植物不仅拥有众多的爱好者,而且一直都是诗歌、绘画和工艺品等寓意和表现的题材,自古以来,养兰、咏兰、画兰、写兰者来去匆匆,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品种和墨宝。纵观古今中外,不乏通过兰花联结友谊、促进交流、陶冶心性、培养情操的事例。兰花活动已涉及人类的经济、文化、民俗和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已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兰花文化。[编辑本段]●拓展——国画墨兰中国画绘画技法中有一种专门用墨来表现兰花的方法,叫“墨兰”,古往今来许多画家都画过墨兰,虚谷的超凡、郑板桥的洒脱、吴昌硕的凝练、齐白石的老辣等等,画家们一生较具功力的绘画语言都可以通过画墨兰挥洒得淋漓尽致。画家说画墨兰是在练习基本功,鉴赏家说看墨兰能够品味到不同画家的不同内涵修养。因此,欣赏墨兰就是在读画家的内在积淀,可以放大一位画家的文化分量和风格。   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墨兰是兰花中较为物美价廉的品种之一,是广大爱兰朋友的可选之品。

    2019-03-10 电议
  • 清香怡人室内兰花
    清香怡人室内兰花

       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铁骨素是我国兰花传统铭品,因其株雅花洁,香气清纯,神韵兼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因其繁殖速度快、易栽培,在潮汕地区兰友中普遍种养。近年来在铁骨素中出现了不少变异种,其中近来轰动兰界的“铁骨素梅”便是一例。    铁骨素梅为四季兰素心瓣型花。这一品种选育于1999年秋季中秋节前后。由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所属潮安县彩塘镇吴海宝兰友发现,吴海宝兰友是在与彩塘镇毗邻金石镇一花圃购得的铁骨素中开花选出。该品的叶形、叶质、形态与一般铁骨素极为相似,甚难分辩。其花的开品与普通铁骨素的竹叶瓣素花极为不同:花形为略带梅型的素心水仙瓣,花容端正、神韵极佳。开品为五瓣分窠,外三瓣收脚紧边,微起兜,捧瓣为软兜观音棒,紧盖鼻头。其瓣缘因硬化起兜而略有黑沿,更显特殊。舌瓣为如意舌,有时也开小刘海舌。整朵花品相好,久开不变形,神韵不凡,实属四季兰难得之珍品。    吴海宝兰友在其开花后将该花送至彩塘镇一相馆拍照,随后在汕头经营兰花的福建省南靖县林国标兰友,在吴海宝兰友家发现该花别具一格。经与吴海宝兰友一再恳谈,吴海宝兰友割爱出让带花的一簇。林国标兰友将该花带回汕头,在汕头兰界引起轰动,大家视若珍品,争先求睹、购种。    鄙人于汕头听到铁骨素中选出“素梅”,便四处探寻其根源。有一次与潮安县东凤镇郑淡河兰友交流兰艺时,郑兰友说彩塘镇上一家相馆介绍有一张兰花相片,是素兰品种,花型非常端正,便嘱咐郑兰友把相片带来鉴别。几天后郑兰友把相片带来我处,看到相片时我大为惊喜:这就是素梅。随后即和郑兰友前赴彩塘镇找到吴海宝兰友的同学,经其介绍与吴海宝兰友取得联系,到其家中。经过与吴海宝兰友商谈,将其家中剩余之铁骨素梅出让,带回澄海。在随后的几年里,各地兰友慕名求购者不绝,现台湾、香港、福建、顺德、梅州等地兰友有少量引种。其总苗数在200—300之间。因该品种是在铁骨素中选育出来,因而暂名为“铁骨素梅”。    铁骨素梅,素心兼瓣型,此乃四季兰之较好品也。  摘自《兰花宝典》清香,典雅,美观大方,这就是铁骨素梅,兰花中的佼佼者。

    2019-03-10 电议
  • 香气怡人室内兰花
    香气怡人室内兰花

     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著名兰花专家、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心启教授提出,寒兰一词来源于日本,据相关资料记载日本早在1905年以(C.kanran)寒兰之名(发音“坎兰”)在日本兰书中发布,寒兰一词在中国兰谱中出现则是1930年了,民国十九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种兰法》,作者夏诒彬,该书是中国兰书较好次采用科学的分类,也是较好次使用寒兰一词,对寒兰记载原文“寒兰(C.kanran)产于我国及日本暖地四国九州之南部尤多……带淡黄绿色者,称为青寒兰,紫红色者,为紫寒兰,浓红而微带紫色者为红寒兰”。从书中给我们传达了两个信息,较好是作者对寒兰在中国产区并没能具体例举,而日本产区却很详细具体,明确日本寒兰产于九州四国,第二寒兰的日语发音“坎兰”符合(C.kanran),如按我国发音寒兰则应为(C.hanran)。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该书作者是直接引用了日本兰书对寒兰的定义,寒兰一词源于日本是可信的。寒兰大规模的养植和鉴赏日本也先于我国,1935年石井勇义《原色东洋兰图谱》中,寒兰就以彩照入谱,1937年小原荣次郞在他的《兰华谱》中可以看到兰展中寒兰的身影,并有十几个品种入谱,可见日本当时寒兰玩赏已十分盛行。而在我国却因国兰鉴赏受到瓣型学影响,追求花形圆润、饱满的形态,兰书以春兰、蕙花为样板,即便是广东、福建虽也以当地主产的墨兰、夏兰为主,云南以莲瓣兰为主,四川以春剑为主,但都是以传统瓣型理论指导选育品种,鉴赏理论以瓣型学为核心。[1]?[编辑本段]【寒兰外形】【叶】寒兰的株型与建兰十分相似,但叶片较细,尤以基部为甚,叶姿潇洒,显得幽雅高尚。叶3~7枚丛生,直立性强,长4D~70公分,宽1~1.7公分,全绿或附近顶有细齿,略带光泽。寒兰叶质细腻,叶面油亮。按叶色有深绿和碧绿之分;按叶的大小有阔叶与细叶之别;按叶的弯垂程度分有直立刚劲的剑形叶、有锋芒初露的斜立叶,也有形似镰刀的半弯垂叶;叶宽似墨兰,株高可达一米左右,号称“寒大将军”总高度不足10厘米的龙根线艺苗。但不管何种兰叶,其基本特征是高挑修长(矮种除外),文雅得体,矫健秀美。寒兰叶中脉稍突,使叶子的刚性增强。叶片数较蕙兰、春兰要少,故无密而拥挤的感觉。因有以上这些特征,所以寒兰叶姿就显得更加挺拔、伟岸、纤秀和疏朗。寒兰的株型比春兰更有气度;比蕙兰更加碧润;比四季兰更精神;比报岁兰更清秀。总之,寒兰的叶姿有其他国兰无可比拟的优点和美感,而无其他国兰叶姿的欠缺(兰界名家丁永康先生语)。正如《中国兰花》可谓领尽兰花秀美幽雅之风骚”、“其叶姿极为秀美、大度,极尽君子之风,山高水长之韵致”。[2]?【花】 花葶直立,与叶等高或高出叶面,花疏生,有花10余朵。瓣与萼片都较狭细,清秀可爱,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具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不管何种颜色的寒兰[2]?花多数带有白覆轮,质感好。且正反面色彩基本一致,色区过渡自然明朗,看上去晶莹剔透,五彩斑斓。故寒兰花色在所有国兰中属较丰富、较艳丽的一个种群。寒兰虽不能按春兰的标准选出梅、荷、水仙等瓣形花,但她有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奇特多变。没有那一种兰花有像寒兰那样多的变化。除正常花外,一般的内蝶、外蝶、硬棒、多瓣、聚顶暂且不提。也不说她的各种开品,如三角开、朝天开、反卷开、绣球开、拥抱开、飞举开等。花期10~12月,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2]?[编辑本段]【寒兰“三香”】       一般兰界称兰香有幽香、清香、浓香、甜香、微香之别,各种兰花因其种属、栽培条件、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不同,使之产生不同的兰香。寒兰花香奇特。除了具有其他国兰共有的兰香特征外,另有“三香”值得一提。一是“冷香”。寒兰在低温时香味更佳,且有“越冷越香”的说法。二是“遗香”。其他国兰有的在花蕾初绽时就开始放香,有的开花数日后才放香,但授粉后及凋谢后是绝对无香的,惟独寒兰,子房膨大后清香犹存,未受精的在花谢干枯后仍存香味。有的寒兰花开一、二个月至完全凋谢,只要蕊柱和舌基完好便能天天放香,这就是寒兰特有的“遗香”。另一种香叫“常香”。一般兰花有的白天放香,有的夜间香味好,有的清晨或傍晚才香,有的在阳光下温度高时香味佳,基本上不能终日放香。寒兰则不然,只要符合上述的温度条件,她不管白天黑夜,有光无光均能终日自然连续放香,这就是寒兰的“常香”。寒兰之香属于幽香、清香之列,若有若无,缥缈久远,时而香飘数十米,时而近在咫尺,正是“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自有蝶飞来”。?[2]?[编辑本段]【种类及其性状】寒兰忌热,又怕冷,南方栽培须置阴凉环境中管理,我国寒兰通常以花被颜色来分变型。有以下四种:①青寒兰;②青紫寒兰;③紫寒兰;④红寒兰。其中以青寒兰和红寒兰为珍贵。台湾所产之所谓素心寒兰,花色淡绿,属青寒兰类型,至目前为止,素心寒兰数量特少,价格十分昂贵。其名品为“寒香素”、“广寒素”、“寒山素”。在日本名品为“曰妙”、“丰雪”。红寒兰的名品为“日光”,均属稀有珍品。此外,寒兰的线艺品在台湾与日本均有发现,但数量甚少。台湾省成功栽培的寒兰线艺珍品仅有“雾山黄”一种。据台湾的彭双松先生报导,与寒兰有亲缘关系的两个自然杂交种“苏芦寒兰”与“春芦寒兰”是近三十年才发现的,在台湾已有不少兰家栽培。“苏芦寒兰”的由来是1959年间,日人在苗栗县泰安乡,高山同胞部落的苏芦社附近,约1000米海拔的地方发现了类似台湾寒兰之兰花,即采回日本栽培,结果在报岁兰花期开花,其花瓣比寒兰肥阔,因而得知乃台湾寒兰与台湾报岁兰之自然杂交种,遂命名“苏芦寒兰”。发表以后,广泛受到日本兰家的喜爱。本种叶姿与寒兰相似,鉴别时唯有依据花期、花型而定。由于是较好代杂交种,繁殖力特强,比寒兰容易栽培,又由于花朵比双亲都大,花苞富于变化,花香芬芳,因而在台湾与日本推广颇快,栽培者愈来愈多。另一种“春寒兰”乃台湾阔叶春兰与台湾寒兰的自然杂交,产于台北坪林山区,苗采山地及花莲等地。本种叶色深绿,叶面光滑似寒兰,但叶姿较寒兰矮小,叶长30~50公分,叶宽0.6~0.9公分,花葶20~25公分,通常一至二朵,花径5~6公分,花色为褐色或紫褐色,花香浓,似春兰,花期则与报岁兰相同。珍品命名为“颂春”。[编辑本段]【中国寒兰鉴赏的现状】文革时期中国国兰发展全面停顿,至八十年代才逐渐恢复,到九十年代初期寒兰又才被重新关注,但国人总希望能以传统瓣型学来表述寒兰形态,但当发现寒兰并不适合这些标准后,就退而求其次,放宽瓣型标准,硬往梅、荷、水仙上靠,甚至再后来干脆提出寒兰不看外三瓣,只讲中宫,硬兜为梅,软兜为仙。另一些兰友则又提出既然寒兰花形纤细,具有自已的特性,以寒兰飘逸、空灵的俊秀美,以及瘦硬、挺拔的风骨为赏点,提出了形意美概念,但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时又缺少了细化标准。因此在国内形成寒兰鉴赏的三个流派,较好派是沿用日本鉴赏标准的,以江浙兰友居多,第二派则是讲瓣型学的,以江西、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兰友居多,第三派是倡导寒兰形意美的,又以福建兰友为主,各门各派,各有说法。近年来寒兰在许多兰友的不懈努力下,逐渐受到兰界关注,07年6月在桂林举行的寒兰研讨会,与会者通过了《寒兰宣言》,这将会在寒兰资源保护和利用、寒兰产业发展、寒兰鉴赏、寒兰文化等方面开创新的局面,广西兰协明确了树立寒兰为品牌的发展思路。在理论上福建武夷山杨际信会长倡导并成立“寒兰研究会”,专事寒兰研究,并出版了《中国武夷山寒兰》;福建杨大华先生也出版了一本探索性极强的《中国寒兰》专集;福建许东生先生也出版了《寒兰》专集,在会展上广西荔浦、浙江永嘉连年举办寒兰专题展。2007年11月15日广西兰协、桂林兰协在桂林举办全国首届寒兰展,11月23日又是上海兰协举办寒兰展,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寒兰活动一浪高过一浪。这些举措都无疑是成为今天疲软兰市的亮点,寒兰市场上人气逐渐聚集起来,价格逆势而上,在这大好形势下,只要我们热爱寒兰的兰友打破地域隔阂,以包容的心态来感受中国寒兰,共同推行和完善中国寒兰鉴赏理论,统一认识,寒兰市场将会越来越大,寒兰以其独特的芳姿,正迎来一个寒兰不再寒的时代。[1]?寒兰是一种在冬季开花的兰类植物,其花香气怡人,花期持久,叶片繁多,花枪更多,是爱兰花友的较佳选择。

    2019-03-10 电议
1/1 记录数:8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