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陈秀梅

主营:杜鹃花,君子兰,八角金盆,桂花,竹芋,毛鹃,罗汉松,嫁接杜鹃,蜂蜜,乌龙茶,蟹爪兰,银麦,豆瓣绿,茶花,凤梨,红掌,粉掌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陈秀梅 > 兰花 > 兰花 > 香气怡人室内兰花

最后更新时间:2019/3/10 7:20:01

香气怡人室内兰花

香气怡人室内兰花
  • 香气怡人室内兰花
  • 价格:请留言
  • 供货总量:供货量充足

    发货地点:福建 龙岩 漳平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0日

    有效期至:2019年04月10日

    最低起订量:1盆

    供货总量:充足

  • 本产品由陈秀梅提供,请致电了解详情。

该信息已被查询4541

  • 俗名:
  • 兰花
  • 类型:
  • 地生兰/中国兰
  • 分类:
  • 墨兰
  • 园林用途:
  • 盆栽花枝个数(剑数)
  • 3

 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著名兰花专家、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心启教授提出,寒兰一词来源于日本,据相关资料记载日本早在1905年以(C.kanran)寒兰之名(发音“坎兰”)在日本兰书中发布,寒兰一词在中国兰谱中出现则是1930年了,民国十九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种兰法》,作者夏诒彬,该书是中国兰书第一次采用科学的分类,也是第一次使用寒兰一词,对寒兰记载原文“寒兰(C.kanran)产于我国及日本暖地四国九州之南部尤多……带淡黄绿色者,称为青寒兰,紫红色者,为紫寒兰,浓红而微带紫色者为红寒兰”。从书中给我们传达了两个信息,第一是作者对寒兰在中国产区并没能具体例举,而日本产区却很详细具体,明确日本寒兰产于九州四国,第二寒兰的日语发音“坎兰”符合(C.kanran),如按我国发音寒兰则应为(C.hanran)。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该书作者是直接引用了日本兰书对寒兰的定义,寒兰一词源于日本是可信的。寒兰大规模的养植和鉴赏日本也先于我国,1935年石井勇义《原色东洋兰图谱》中,寒兰就以彩照入谱,1937年小原荣次郞在他的《兰华谱》中可以看到兰展中寒兰的身影,并有十几个品种入谱,可见日本当时寒兰玩赏已十分盛行。而在我国却因国兰鉴赏受到瓣型学影响,追求花形圆润、饱满的形态,兰书以春兰、蕙花为样板,即便是广东、福建虽也以当地主产的墨兰、夏兰为主,云南以莲瓣兰为主,四川以春剑为主,但都是以传统瓣型理论指导选育品种,鉴赏理论以瓣型学为核心。[1]?[编辑本段]【寒兰外形】【叶】寒兰的株型与建兰十分相似,但叶片较细,尤以基部为甚,叶姿潇洒,显得幽雅高尚。叶3~7枚丛生,直立性强,长4D~70公分,宽1~1.7公分,全绿或附近顶有细齿,略带光泽。寒兰叶质细腻,叶面油亮。按叶色有深绿和碧绿之分;按叶的大小有阔叶与细叶之别;按叶的弯垂程度分有直立刚劲的剑形叶、有锋芒初露的斜立叶,也有形似镰刀的半弯垂叶;叶宽似墨兰,株高可达一米左右,号称“寒大将军”总高度不足10厘米的龙根线艺苗。但不管何种兰叶,其基本特征是高挑修长(矮种除外),文雅得体,矫健秀美。寒兰叶中脉稍突,使叶子的刚性增强。叶片数较蕙兰、春兰要少,故无密而拥挤的感觉。因有以上这些特征,所以寒兰叶姿就显得更加挺拔、伟岸、纤秀和疏朗。寒兰的株型比春兰更有气度;比蕙兰更加碧润;比四季兰更精神;比报岁兰更清秀。总之,寒兰的叶姿有其他国兰无可比拟的优点和美感,而无其他国兰叶姿的欠缺(兰界名家丁永康先生语)。正如《中国兰花》可谓领尽兰花秀美幽雅之风骚”、“其叶姿极为秀美、大度,极尽君子之风,山高水长之韵致”。[2]?【花】 花葶直立,与叶等高或高出叶面,花疏生,有花10余朵。瓣与萼片都较狭细,清秀可爱,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具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不管何种颜色的寒兰[2]?花多数带有白覆轮,质感好。且正反面色彩基本一致,色区过渡自然明朗,看上去晶莹剔透,五彩斑斓。故寒兰花色在所有国兰中属较丰富、较艳丽的一个种群。寒兰虽不能按春兰的标准选出梅、荷、水仙等瓣形花,但她有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奇特多变。没有那一种兰花有像寒兰那样多的变化。除正常花外,一般的内蝶、外蝶、硬棒、多瓣、聚顶暂且不提。也不说她的各种开品,如三角开、朝天开、反卷开、绣球开、拥抱开、飞举开等。花期10~12月,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2]?[编辑本段]【寒兰“三香”】       一般兰界称兰香有幽香、清香、浓香、甜香、微香之别,各种兰花因其种属、栽培条件、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不同,使之产生不同的兰香。寒兰花香奇特。除了具有其他国兰共有的兰香特征外,另有“三香”值得一提。一是“冷香”。寒兰在低温时香味更佳,且有“越冷越香”的说法。二是“遗香”。其他国兰有的在花蕾初绽时就开始放香,有的开花数日后才放香,但授粉后及凋谢后是绝对无香的,惟独寒兰,子房膨大后清香犹存,未受精的在花谢干枯后仍存香味。有的寒兰花开一、二个月至完全凋谢,只要蕊柱和舌基完好便能天天放香,这就是寒兰特有的“遗香”。另一种香叫“常香”。一般兰花有的白天放香,有的夜间香味好,有的清晨或傍晚才香,有的在阳光下温度高时香味佳,基本上不能终日放香。寒兰则不然,只要符合上述的温度条件,她不管白天黑夜,有光无光均能终日自然连续放香,这就是寒兰的“常香”。寒兰之香属于幽香、清香之列,若有若无,缥缈久远,时而香飘数十米,时而近在咫尺,正是“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自有蝶飞来”。?[2]?[编辑本段]【种类及其性状】寒兰忌热,又怕冷,南方栽培须置阴凉环境中管理,我国寒兰通常以花被颜色来分变型。有以下四种:①青寒兰;②青紫寒兰;③紫寒兰;④红寒兰。其中以青寒兰和红寒兰为珍贵。台湾所产之所谓素心寒兰,花色淡绿,属青寒兰类型,至目前为止,素心寒兰数量特少,价格十分昂贵。其名品为“寒香素”、“广寒素”、“寒山素”。在日本名品为“曰妙”、“丰雪”。红寒兰的名品为“日光”,均属稀有珍品。此外,寒兰的线艺品在台湾与日本均有发现,但数量甚少。台湾省成功栽培的寒兰线艺珍品仅有“雾山黄”一种。据台湾的彭双松先生报导,与寒兰有亲缘关系的两个自然杂交种“苏芦寒兰”与“春芦寒兰”是近三十年才发现的,在台湾已有不少兰家栽培。“苏芦寒兰”的由来是1959年间,日人在苗栗县泰安乡,高山同胞部落的苏芦社附近,约1000米海拔的地方发现了类似台湾寒兰之兰花,即采回日本栽培,结果在报岁兰花期开花,其花瓣比寒兰肥阔,因而得知乃台湾寒兰与台湾报岁兰之自然杂交种,遂命名“苏芦寒兰”。发表以后,广泛受到日本兰家的喜爱。本种叶姿与寒兰相似,鉴别时唯有依据花期、花型而定。由于是第一代杂交种,繁殖力特强,比寒兰容易栽培,又由于花朵比双亲都大,花苞富于变化,花香芬芳,因而在台湾与日本推广颇快,栽培者愈来愈多。另一种“春寒兰”乃台湾阔叶春兰与台湾寒兰的自然杂交,产于台北坪林山区,苗采山地及花莲等地。本种叶色深绿,叶面光滑似寒兰,但叶姿较寒兰矮小,叶长30~50公分,叶宽0.6~0.9公分,花葶20~25公分,通常一至二朵,花径5~6公分,花色为褐色或紫褐色,花香浓,似春兰,花期则与报岁兰相同。珍品命名为“颂春”。[编辑本段]【中国寒兰鉴赏的现状】文革时期中国国兰发展全面停顿,至八十年代才逐渐恢复,到九十年代初期寒兰又才被重新关注,但国人总希望能以传统瓣型学来表述寒兰形态,但当发现寒兰并不适合这些标准后,就退而求其次,放宽瓣型标准,硬往梅、荷、水仙上靠,甚至再后来干脆提出寒兰不看外三瓣,只讲中宫,硬兜为梅,软兜为仙。另一些兰友则又提出既然寒兰花形纤细,具有自已的特性,以寒兰飘逸、空灵的俊秀美,以及瘦硬、挺拔的风骨为赏点,提出了形意美概念,但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时又缺少了细化标准。因此在国内形成寒兰鉴赏的三个流派,第一派是沿用日本鉴赏标准的,以江浙兰友居多,第二派则是讲瓣型学的,以江西、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兰友居多,第三派是倡导寒兰形意美的,又以福建兰友为主,各门各派,各有说法。近年来寒兰在许多兰友的不懈努力下,逐渐受到兰界关注,07年6月在桂林举行的寒兰研讨会,与会者通过了《寒兰宣言》,这将会在寒兰资源保护和利用、寒兰产业发展、寒兰鉴赏、寒兰文化等方面开创新的局面,广西兰协明确了树立寒兰为品牌的发展思路。在理论上福建武夷山杨际信会长倡导并成立“寒兰研究会”,专事寒兰研究,并出版了《中国武夷山寒兰》;福建杨大华先生也出版了一本探索性极强的《中国寒兰》专集;福建许东生先生也出版了《寒兰》专集,在会展上广西荔浦、浙江永嘉连年举办寒兰专题展。2007年11月15日广西兰协、桂林兰协在桂林举办全国首届寒兰展,11月23日又是上海兰协举办寒兰展,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寒兰活动一浪高过一浪。这些举措都无疑是成为今天疲软兰市的亮点,寒兰市场上人气逐渐聚集起来,价格逆势而上,在这大好形势下,只要我们热爱寒兰的兰友打破地域隔阂,以包容的心态来感受中国寒兰,共同推行和完善中国寒兰鉴赏理论,统一认识,寒兰市场将会越来越大,寒兰以其独特的芳姿,正迎来一个寒兰不再寒的时代。[1]?寒兰是一种在冬季开花的兰类植物,其花香气怡人,花期持久,叶片繁多,花枪更多,是爱兰花友的较佳选择。

其他供应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