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兰溪市灵洞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

主营:绿化苗木,工程苗木,各种规格大树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南方红豆杉林下育苗方法发布时间:2013-01-27

    湖南省新宁县林科所科技人员从1978年起着手南方红豆杉育苗试验研究,并在科学试验中摸索出一套因地制宜的松树林下育苗法,该法可有效节省用工,降低生产成本。  据测算,在松树林下育苗每亩比大田育苗可节省运菌根土、扯草、搭荫棚、抗旱等用工40个及节省荫棚材料等开支1200元,每亩可降低生产成本1500至2000元,并且,林下育苗具有苗木生长快的优点,高生长一般为大田育苗的120%至140%。除此之外,林下育苗法还能有效解决山区育苗地不足问题。因此,林下育苗法在南方红豆杉研究开发中,值得推广。其具体方法如下:  (1)种子采集与催芽:南方红豆杉种子于10月中、下旬,果实呈深红色时即可采收,由于其种子属生理后熟,需要通过一年的湿沙贮藏才能发芽。 常采取室外自然湿沙藏层积法处理种子,以提高发芽率。  (2)圃地选择及整地:选择郁闭度0.6至0.7的无病虫害湿地松或马尾松中成林,坡度较为平缓,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段,在秋季8至9月份将林内杂草和灌木进行清除,并整理成水平梯面,深挖20厘米至30厘米,在11月份,浅翻细耙。整地时,每亩施入腐熟的基肥40担至60担,尔后分厢作床,床高。15厘米至20厘米,宽1.2米,整平厢面后用15厘米宽的木板压出播种沟,深2厘米,播种沟的距离20厘米。  (3)适时播种:种子经过一年的贮藏,有30%的种子裂口现白时,要及时筛出种子,并放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明水后均匀地播在沟内,播种后,挖取松林下带有菌根并过筛的黄壤土,覆盖种子,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  (4)播种后,铺植苔藓护苗,以保护苗床不受雨水打击和阳光直射,使幼苗不受日灼伤害及避免因茎、叶被泥埋住而窒息死亡,并且能经常保持土壤疏松,湿润,减少中耕除草用工。  (5)加强苗木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施肥等技术措施。通过精细管理,一年生苗木可达12厘米至18厘米,二年生苗可达40至50厘米。 [详情]

  • 人工直播甘草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10-03-15

    栽培技术选地甘草属深根性植物,应选地势平坦、肥沃疏松的沙土或壤土种植。前茬以小麦、玉米、瓜菜地为佳,忌与甜菜、向日葵重茬。整地、施肥将选好的地深翻26厘米以上,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至3000公斤,二铵18公斤至20公斤,然后将地耙细整平、打畦。畦埂宽20厘米至30厘米,高20厘米,畦宽2米至2.5米,畦长随地势而定。种子处理为了预防甘草苗期发生立枯病,播前用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至0.4%加水,按种子量的3%湿拌,拌种后闷种6小时至8小时待播。播种播种期的确定甘草是喜温作物,较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4℃至35℃,当地表温度稳定在10℃时,为播种较佳时期。播种方法采用人工条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至25厘米开浅沟,将种子撒播于沟内,覆土深度2厘米左右,播后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湿。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播后7天至18天可以出苗。播种量每亩播种量为1.5公斤至2.5公斤,亩保苗数2万株至2.5万株。田间管理除草甘草地要早除草,除小草,在甘草定苗前人工除草1次至2次,保持田间无杂草,小面积种植以人工除草为主,大面积种植,可用甘草地专用除草剂防除杂草。定苗当苗高8厘米至15厘米时,按株距6厘米至8厘米定苗,除去小、弱、病苗。追肥定完苗后施一次提苗肥,每亩施磷酸二氢钾50克至100克,加尿素100克至150克进行叶面喷施,或在行间撒施5公斤至8公斤尿素后浇水;第二次追肥,当地上部分生长减弱时,此时地下根生长很快,每亩施二铵6公斤至8公斤,或磷酸二氢钾100克至150克,加喷施宝1支叶面喷施。浇水出苗后要适当“蹲苗”,头水必须在定苗后,以后灌水视墒情而定。当年成形的甘草全生育期共浇3次至5次水。采收与加工10月中旬采挖,全生育期150天左右。人工采挖挖深45厘米至50厘米,尽量挖出全根,将挖出的全根除去地上部分和泥土,晾干后即可出售。如大面积种植用甘草专用犁收获,人工捡出。晾干后的甘草可以进际深加工。方法为:除去毛根尾,捡出甘草条,切成长约3厘米至4厘米的斜片;毛根尾可绑成把待售。 (记者 佚名) [详情]

  • 大中华冬牧草的栽培(一)发布时间:2013-02-10

    冬牧草,畜、禽、鱼安全越冬的"美味佳肴",大型饲养场安全运作、快速出栏、高效产出的"金玉良方",产品一上市备受青睐,引起各地农户、农场、投资种养业的关注。 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植物学特征冬牧草系黑麦属冬黑麦的一个亚种,其外形与冬小麦相似,须根发达,茎中空,富有弹性,分蘖数7-12个,株高1.4-1.6米,高达2.1米,丛生,叶片和叶鞘表面蜡质,穗长10厘米左右,小穗30个,种子细长,呈黄色,千粒重23克左右。 二、生物特性冬牧草适应性强,耐寒耐罕,耐碱耐脊,抗白粉病、叶锈病、茎斑病、蚜虫力强。肥沃潮湿的土壤丰产性更好。早、晚秋播种均可,10天内出苗。适宜生长温度15-30℃,可耐受20-30℃,甚至-40℃低温,返青早,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 三、栽培管理技术 1.适宜栽培区域和方位。东经107度以东,北纬31度21分至38度-39度范围内均生长良好;田边、地头、地角、荒地、果园、菜园、冬闲田、沙区花生地均可种植。 2.播种前准备。一是整地。黑麦草种子细小,顶土力差,为使苗能破土而出,出苗整齐,须注意浇足保墒水,施足基肥,把地整平,土整细,使土壤湿润;二是浸种。浸种的好处是等于为种子本身施了一次肥,浇了一次水,利于播种后迅速出苗,且出苗齐、壮,利于丰产。 [详情]

1/1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