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山东牛羊大世界牧业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供应产品分类
企业新闻
  • 茉莉过渡期增光照发布时间:2009-05-11

    秋季是茉莉由开花转入休眠的过渡时期,这段时间如养护管理得当,可使植株木质部充实,含水量降低,为安全越冬打下基础;如管理不当,则易引起植株徒长或停止生长,不利于其安全越冬,甚至影响来年开花。据笔者经验,茉莉秋季管理应做好以下五点:   光照充足茉莉喜光,秋季应将其从半阴处搬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莳养,使植株充分接受光照。这样可使叶片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及时供给枝条生长所需的营养,促进当年生新枝成熟,使其安全越冬。   水肥适宜初秋特别是九月上中旬,气温还较高,植株蒸腾量大,此时缺水易使叶片干枯,甚至死枝,故需1至2天浇一次透水。九月下旬到入室前,气温有所下降,植株蒸腾量随之减少,可每3至4天浇一次透水。秋季给茉莉施肥,应逐渐递减,在花期(9至10月)应每周浇一次半透明的芝麻酱渣水,花期结束后再施用一次磷钾肥即可停肥,如不停肥,易使植株徒长。   防治虫害秋季是茉莉虫害的又一高发期,此时植株易遭受介壳虫、红蜘蛛和蚜虫的侵害。如有发生,数量较少时,可用人工清除;数量较多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蚜虫和红蜘蛛,用80%%敌敌畏乳液1200倍喷杀介壳虫。   适当修剪茉莉在秋末入室前应适当修剪,主要是将病虫枝、细弱枝、干枯枝及时剪去。为了株形美观,还应将下垂枝、内生枝剪去。   适时入室秋末气温低于12℃时应及时入室,以防遭霜冻。入室后要将其放置于光照充足处,并且注意通风。(记者 佚名) [详情]

  • 微型盆景的特点发布时间:2010-09-18

    微型盆景又称掌上盆景,这是因为盆器不超过手掌而得名。高度一般不足10厘米,是一种极小的盆景,由于体小易于陈设布置,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欢迎。目前微型盆景的样式已盛行于世界。我国微型盆景古时已有,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出土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武则天之子)墓的甬道壁画上,有两个仕女手持盆栽,这就是我国古代掌上盆栽的雏型,这说明微型盆景在我国唐代就已经产生,但没能很好发展,记载也很少,我国现代微型盆景的兴起是在上海,开始于60年代初期。1979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盆景展览会上,对微型盆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至1985年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上,几乎所有参展省市都有微型盆景展出,至此,微型盆景已成为我国盆景界公认的一种样式。近些年来,有的地方又出现了超微型盆景,这种盆景盆径在5厘米以下,可放在手指上,故又称指上盆景。微型盆景虽然体积微小,也能充分体现盆景艺术的美,但难以表现盆景诗情画意的意境内涵。一般讲,微型盆景以植物盆景为主,以山水盆景为辅。微型盆景由于受盆体限制,选用的植物材料应当是叶小,干粗枝细,容易驯化为矮干和盘曲姿态的植物,生长缓慢,适应性强,萌芽力强和耐萌品种。常用的植物有五针松、黑松、白皮松、罗汉松、杜鹃、山茶、银杏、山植、胡颓子、六月雪、海棠、紫薇、栀子、榆叶梅、雀舌黄杨、虎刺、迎春、南天竹、红枫、柽柳、雀梅、小铁树、果石榴、常春藤、凌霄、小凤尾竹等。 [详情]

  • 花卉苗木锈病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1)发布时间:2011-04-19

      锈病是花卉和景观绿化树木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类病害,世界均有分布,我国各地多有发生。锈病种类很多,在园林方面主要危害蔷薇科、豆科、百合科、禾本科、松科、柏科和杨柳科等近百种花木。发病后蒸腾和呼吸作用加速,光合作用弱,生长势减弱,叶片提早发黄脱落,或引起枝干肿瘤、果实畸形等,降低产量和观赏价值,严重时甚至死苗,造成重大损失。  1 症状特点  病株大量出现锈色孢子堆而得名,在叶、茎等部位,先出现淡绿色小斑点,后扩大成锈褐色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物,为夏孢子堆;有的成橘红色到黑色小粉堆,为冬孢子堆;也有生蜜黄色到暗褐色点或粒状,为性孢子器;还有的生许多淡黄色、灰黄色到灰褐色稍隆起或刺毛状物,为锈子器、枝干上生肿瘤、丛枝和粗皮等,果实畸形或开裂。  2 病原菌及其生活史  2.1 病原菌种类  锈病由锈菌寄生引起。锈菌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锈菌目,侵染花木常见的锈病有以下几种。  2.1.1 柄锈菌属(puccinia)  如引起萱草锈病,草坪禾草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和冠锈病,结缕草锈病,鸢尾锈病,菊花柏锈病和黑锈病,紫菀锈病,向日葵锈病,天竺葵锈病和蜀葵锈病等10多种。  2.1.2 单孢锈菌属(uromyces)如引起唐菖蒲锈病,香石竹锈病和紫菀单胞锈病等。 (记者 不详)   如引起萱草锈病,草坪禾草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和冠锈病,结缕草锈病,鸢尾锈病,菊花柏锈病和黑锈病,紫菀锈病,向日葵锈病,天竺葵锈病和蜀葵锈病等10多种。  2.1.2 单孢锈菌属(uromyces)如引起唐菖蒲锈病,香石竹锈病和紫菀单胞锈病等。   2.1.2 单孢锈菌属(uromyces)如引起唐菖蒲锈病,香石竹锈病和紫菀单胞锈病等。 [详情]

  • 冷季型草高质量越夏管理六要点发布时间:2011-08-19

      摘要: 针对冷季型草坪越夏困难的特点,论述保持高质量效果的养护管理关键技术要点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草坪作为整体环境绿化的基调,在城乡建设和生态恢复是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草坪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草坪面积不断扩大,但同时也给原本就滞后的草坪管理带来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因此提高管护水平,建立比较系统的管护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俗话说,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这就充分说明了加强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科学性。对冷季型草坪,在炎热夏季要保持高质量绿地效果,渡过炎热,做到以下六点是关键:  1、修剪、修边,除杂草:修剪修边是草坪管理的必要环节。夏季,是冷季型草的休眠期,草坪生产缓慢,要适当提高修剪高度,北方冷季型草坪一般不超过10cm即要修剪,平均控制在6-7cm左右,按照‘三分之一’修剪原则,修剪次数要相对减少,平均每10-15天修剪一次。6-9月份,一般每月要除杂草3次,要连根拔除,使杂草率低于5%。  2、、松土、滚压结合局部打孔:松土是为了使郁闭的草坪增加透气量, 有利于草坪吸收水分和营养;滚压是为了增加草坪的分蘖和促进草坪匍匐枝的生长、生根,使草坪变得密集健壮。在土壤板结区域,还要结合打孔,施肥等工作,三者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草坪的健康生长、抑制杂草滋生,保持草坪的美观。  3、填坑洼、平整草地并及时补植:对施工、交通损坏、人为践踏、生长不良等造成的裸露地,及时用“熟土”填平,防止雨后积水,补栽草坪并加强养护。植草时品种要保证与其周围相同,避免草坪产生花斑。  4、充足水分、及时排涝:草夏季坪浇水也要本着‘见干见湿’原则,不能硬性规定每几天浇一次水或一天浇几次水。 北方地区夏季常干旱,又偶时多雨,浇水和排涝对草坪正常生长至关重要。浇水应避免在高温的中午浇水,在早晨日出之间为较佳时间,也可在傍晚日落之间,但后者浇水容易感染病害,要配合喷施防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每次浇水必须使土壤润湿到15cm深处,一般每周浇2-3次即可,特别干旱地区要适当增加次数。坪床的坡度达2%以上即能达到自然排水要求,如个别区域有积水,要及时人工排除或输通下水管道处理,防止长期积水而导致草坪腐烂。  5、根外追肥:夏季草坪一般要停止施肥,一般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方式为草坪补充营养,即叶面喷肥,追施多采用0.5%~1%尿素和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但在衰退草坪区域,也或追加1~2次复合肥(N:P:K为2:6:3)10-15g/ m2,保证水分,促根系健壮和提高草坪的抗性。  6、防治病虫害:夏季病害较严重,多发生交差感染,结合本地区草坪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要有针对性的用药,避免滥用药,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而达不到防治的效果。更不能不讲科学地将多种农药混合使用,以免损失药效和造成草坪中药害。  做到以上六点,就能保证您能拥有一片高质量绿草地。 [详情]

  • 三色堇‘雪波’栽培指南发布时间:2010-08-11

       品种特性:一代交配种。中大花形,花径约8至9厘米,花柄短而强健,花朵直立,花瓣厚,不易下垂。花色多达17种,鲜艳独特,花期特别长。‘雪波’系列生长强健,株形紧凑,耐寒性强,耐雨,是市场反应极佳的品种。植物学性状: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株高15至25厘米,全株光滑无毛,茎长且分枝多,稍匍匐生长。单叶互生,基生叶圆心形,茎生叶较狭长,边缘浅波状,托叶宿存。花腋生,有总梗及2个小苞片;萼5片,宿存;花瓣5枚,不整齐。花色有纯色、双色或三色,其中双色、三色的花朵中央具有一对比色的“眼”,俗称“斑目”,花形为波缘状等。种子约750粒/克。  一、穴盘育苗  1.阶段一:胚根萌发阶段(需3至7天时间)  基质要求偏湿,可用喷雾系统维持湿度。土温为18℃至24℃。土温比气温更重要,如果土温超过27℃,出芽率和整齐度都会明显下降。将土壤的pH值保持在5.5至5.8。用粗蛭石覆盖种子。粗蛭石既能为种子维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又不会使种子窒息。相反,细蛭石会包裹种子,令种子窒息,所以要避免使用细蛭石。  2.阶段二:茎干和子叶出现(需7天时间)  将土温保持在17℃至24℃。该阶段要降低基质湿度,保持中等湿润。施14-0-14的肥料,浓度为50ppm至75ppm,每周一次。  3.阶段三: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需14至21天时间)  将土温保持在15℃至24℃。施14-0-14或12-2-14的肥料,浓度为100ppm至150ppm,每周一次。将基质的pH值保持在5.5至5.8。该阶段可使用矮壮素,当植株的2枚真叶完全展开时可以用B-9进行叶面喷施。若有需要,可在一周后再喷一次。  4.阶段四:准备移植或运输(需7天时间)  将土温保持在13℃至18℃。将基质的pH值保持在5.5至5.8。  二、苗期管理  1.温度:播种后的4至7天发芽,播种后约40至50天可移植上盆。出苗后将温度保持在13℃至17℃可保证植物的生长良好。三色堇对日夜温差有相当强的反应,温度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植株徒长,因此较好保持日夜温度均为17℃以减少植株徒长。当长出1对真叶时(大约播种14天后),可将幼苗进行假植,并可在假植后将温度降低到13℃至17℃。  2.EC值:幼苗对高浓度的可溶性盐含量十分敏感,因此尽量避免使用高EC值的播种介质。  3.pH值:pH值以5.5至5.8为宜。  当pH值大于5.8时,将影响植物对硼元素及铁元素的吸收而造成缺乏,并且易发生根部黑腐病。此时可以用浓度为0.2%至0.3%的Fe2SO4或者A12(So4)3溶液每隔10天喷洒1次,切记喷洒后必须要用清水清洗叶片,以免叶片受伤。假如水的pH值大于5.8,可在水中加入35%的H2S4不断搅拌,直至水的pH值降至5.5为止。  4.光照:种子萌发出土后所需光照强度为1500至3500勒克斯。光照不当容易引起植物徒长。夏季及初秋育苗时宜遮阴30%至50%。  5.肥料:幼苗长出2片真叶后,建议每周交替施用14-0-14和20-20-20的肥料各一次,浓度为1500倍液。  6.生长调节剂:尽量避免使用生长抑制剂,除非植株过度徒长。较好的控制植株大小的方法是控制温度的高低,即使日温:夜温的比值为0或小于1。控制日温为13℃,夜温为17℃,可以有效减少植株徒长。这需要白天适当降温而夜间适当保温。  7.浇水:坚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在两次浇水之间使介质保持干燥状态。  三、栽培管理  1.移植:幼苗在播种后的40至50天,当长出3至4片真叶时可移植上盆。此时幼苗根系发达,生长旺盛。  2.定植:用直径为10至13厘米的花盆为宜,花盆过大时植株将生长缓慢,影响销售时间。  3.肥料:为了获得较佳的植株品质,在使用肥料时应注意避免使用尿素态肥料。使用铵态氮肥料(20-8-20),虽然可促进植株生长,但容易致使枝叶柔软和茎节徒长。使用硝态氮肥料(14-0-14)可促进根系生长和植株的紧凑性。种植者可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交替使用20-8-20和14-0-14的肥料。育苗阶段及生长后期应使用14-0-14的肥料。一旦根系形成,为了促进植株叶片展开,应该使用20-8-20的肥料。高温季节为了防止出现缺硼症状,应施用硼砂。  4.光照:植株生长需全日照,略耐半阴。在整个生育期,保持充足光照可促进植株矮壮、分枝良好,而且可增强抗病性。植株开花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比受日照长度的影响大,若长时间保持弱光照状态,将导致花朵稀少、花梗细长柔软、品质低下。  5.温度: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3℃至17℃。但‘雪波’系列可忍受的温度范围在3℃至25℃间。若日间温度持续在30℃以上,植株将难以进行花芽分化而出现“盲花”或花瓣畸形现象。日温高于25℃时,红色系品种的红色较容易变浅,有时变为红、黄相间色或过渡色。  其他花色如紫色系、蓝色系相对稳定,但温度过低时花色会变深。黄色系在杂交三色堇中基因稳定,极少发生变化。因此,控制好三色堇的日温与夜温的比值是保证植株生长良好的重要因素。  6.生长调节剂及花期控制:  三色堇‘雪波’系列为持续开花的花卉,花期调控范围较松。当植株生长旺盛而具徒长迹象时,可使用生长抑制剂,如矮壮素,但植株愈大愈应该避免使用抑制剂,因为这样只会使植株生长缓慢并延迟开花时间。使用生长调节剂时较好进行小区域浓度实验。  7.病虫害:尽管根系发黑是感染根串珠霉菌的特征,但是如果发现三色堇根系发黑时也不要过于恐慌,因为三色堇的根系很湿的时候是透明的,由于周围的基质是黑色,所以三色堇的根系看上去会发黑。若有根串珠霉菌,根毛会受损,而且叶片出现黄色。重复使用穴盘及把植株放置在受污染的土壤上会加重病害的传播。基质较湿且pH值高于6.2时有利于此病发生,可用土菌灵、甲基托布津混合灌根进行防治。  若植株缺肥或生长条件不适(如高湿),则叶部会出现灰色、黑色、蓝色、粟红色的斑点。在天黑之前使叶片干燥可以较大限度地降低叶部病害。定期施肥,使植株健壮,可以减少病害发生。  若生长点发黄,常常是由高温引起的。若缺硼,则生长点仍然是绿色。室外栽培三色堇,若雨水过多,则腐霉菌、丝核菌引起的病害会周期性发作,此时应注意用药剂灌根。  8.营养元素的缺乏:如果缺硼,则会导致植株新叶变厚,皱缩成杯状,生长点坏死并在分生组织下形成许许多多小分枝。此时要使pH值低于6.0,保证硼的有效吸收。整个生长过程中施硼肥1至2次,特别是在高温(29℃以上)条件下。施用硼砂的浓度为40ppm,施用前应先用热水溶解。缺铁会导致新叶的叶脉失绿。此时,pH值应低于6.0。根系感染病害或受到损伤后,也会出现缺铁症状。 [详情]

1/1 记录数:5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