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西安周至绿洲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主营:苗木,花卉,雪松,绿化,景观,园林,油松,小叶女贞,玉兰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花坛摆放四要素发布时间:2013-04-23

    花坛的布局与摆放随地形、环境的变化而异,需要采用不同的色彩及图案,但在摆放中,笔者认为如遵循以下几点,可收到令人较为满意的效果: 1、株高配合。花坛中的内侧植物要略高于外侧,由内而外。自然、平滑过渡。若高度相差较大,可以采用垫板或垫盆的办法来弥补,使整个花坛表面线条流畅。 2、花色协调。用于摆放花坛的花卉不拘品种、颜色的限制,但同一花坛中的花卉颜色应对比鲜明,互相映衬,在对比中展示各自夺目的色彩。同一花坛中,避免采用同一色调中不同颜色的花卉,若一定要用,应间隔配置,选好过渡花色; 3、图案设计,简洁明快,线条流畅。花坛摆放的图案,一定要采用大色块构图,在粗线条、大色块中突现各品种的魅力。简单轻松的流线造型,有时可以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4、选好镶边植物。镶边植物是花坛摆放的收笔,这一笔收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花坛的摆放效果。镶边植物应低于内侧花卉,可一圈,也可两圈,外圈宜采用整齐一致的塑料套盆;其品种选配视整个花坛的风格而定,若花坛中的花卉株型规整色彩简洁,可采用枝条自由舒展的天门冬作镶边植物,若花坛中的花卉株型较松散,花坛图案较复杂,可采用五色草或整齐的麦冬作镶边植物,以使整个花坛显得协调、自然。总之,镶边植物不只是陪衬,搭配得好,就等于是给花坛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另外,在花坛摆放中还可采用绿色的低矮植物(如五色草)作为衬底,摆放在不同品种、不同色块之间,形成高度差,产生立体感。 [详情]

  • 紫叶矮樱管理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09-04-15

      紫叶矮樱为蔷薇科梅属落叶灌木,是紫叶李和矮樱的杂交种,我国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进。紫叶矮樱因其株形较矮,冠形紧凑,叶片紫红,观赏价值高,故在园林绿化中深受欢迎。笔者单位地处河北省定州市燕青园艺中心,属平原黄土地,2002年引种了紫叶矮樱,现已全部成活,且长势良好。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栽植地的选择   紫叶矮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轻粘土、壤土、素砂土中均能正常生长,在砂壤土中生长较好。紫叶矮樱因是紫叶李和矮樱的杂交种,故遗传了紫叶李的一些优点,能耐轻度盐碱土。紫叶矮樱喜光,在光照不足处种植,其叶色会泛绿,因此应将其种植于光照充足处;紫叶矮樱喜湿润环境,但不耐积水,应种植于高燥之处,切忌种植于低洼处,在草坪中种植未见不良反应,但需注意的是草坪灌溉应采用喷灌。   水肥管理   紫叶矮樱耐旱,每年早春和秋末可浇足浇透返青水和封冻水,平时如果不是特别干旱,基本可以靠天生长。春秋风大天旱,新植苗木展叶后,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叶面喷雾,能补充水分,减轻根系的压力,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夏季雨天,还应及时将树坑内的积水排除,以防日出后水温升高,烫伤根系。紫叶矮樱喜肥,新植苗木除在栽植时施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适当追肥。在早春、初夏各追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秋末再施用一次圈肥或芝麻酱渣。对于新植苗木、缺肥长势不好的苗木,可进行叶面施肥,浓度0.5%即可,选在清早或傍晚喷施,中午光照足时及雨前雨后均不宜进行,喷施次数以3次为宜,间隔时间10天至15天。   越冬管理   紫叶矮樱耐寒,成年苗采取树干涂白的措施即可。对于新植苗,可采取根部培土、树干缠草的办法,幼龄苗则进行覆膜处理。新植苗木在较好年进行缠干处理后,第二年采取涂白越冬即可。   病虫害防治   紫叶矮樱在栽培过程中,会受到刺蛾、蚜虫、红蜘蛛、叶跳蝉、蚧壳虫的危害。每年冬季涂白时尽量将主干和大枝都进行涂白,还应将虫卵、虫茧刮干净,早春应及时喷百菌清、多菌灵等广谱杀菌剂。病害如有发生要及时治理,刺蛾、蚜虫、叶跳蝉、蚧壳虫可用溴氰菊酯等喷杀,红蜘蛛可用三氯杀螨醇进行防治。   整形修剪   紫叶矮樱耐修剪,其修剪应根据株型的不同区别对待。紫叶矮樱的常见株型有扫帚型和自然开心型。   扫帚型一般用作片植或用作绿篱:用作绿篱的植株,修剪高度一般在0.6米1.2米左右,可于每年的春末和初秋进行,使绿篱表面平整,突出绿篱侧面的枝条也应剪除;片植观赏的苗木的修剪就相对粗放,剪除病虫枝、交叉枝、枯死枝、内膛枝,适当疏除过密枝,以利通风透光。   自然开心型的苗木一般用于对植、列植。紫叶矮樱是以观叶为主的灌木,所以修剪时应尽可能多保留一些枝条,疏除一些背下枝、交叉枝和竞争枝,保留3至4个内膛枝,对当年生枝条应在其40厘米左右时摘心,以促进枝条木质化,多生侧枝。   越冬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紫叶矮樱耐寒,苗圃管理大小苗不必搞防寒措施,但在夏末秋后注意蚜虫,白飞虱的虫害,可用吡虫磷1:800倍液喷施,效果显着。定州鑫源苗木基地经多年的管理经验,紫叶矮樱,碧桃,紫叶李,春季干稍主要由白飞虱引起,只要加强管理,一般不会产生冻害。 [详情]

  • 女贞的栽培与修剪发布时间:2009-04-21

    花期的女贞树  女贞属木犀科女贞属,原产日本和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女贞枝叶清秀,终年常绿,夏日满树白花,既是游园绿地和庭院绿化的优良绿化树种,又是行道树的首选树种。  生态习性女贞喜光,稍耐阴;喜温暖,不耐寒;喜湿润,不耐干旱。适生于微酸性至微碱性的湿润土壤,不耐瘠薄。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有较强抗性。  繁殖方法播种、扦插均可。播种繁殖可将种子于9月果熟后采下、晒干,除去果皮,获得种子。种子可随采随播,这样发芽率较高;也可层积沙藏至翌春3月底至4月初播种,播前用热水浸种,捞出后湿放,经4至5天催芽后播种。若要进行扦插繁殖,春秋季扦插均可,但以春插成活率较高。  栽培管理若培养单干植株,移栽时要密植,并将下部枝条修剪掉。大苗移栽要带土球,如果是胸径5厘米以上的大苗移栽,也可进行抹头定干裸根栽植,但根系直径应为胸径的12至14倍或更大。伤口应涂防腐剂,减少水分蒸发,栽时根系要舒展;栽后连浇3遍水,而后视天气情况见旱即浇。如果用作绿篱栽植,因女贞生长迅速,1年要修剪2至3次,以保良好形状。  整形修剪  1.移植修剪在苗圃移植时,要短截主干1/3。在剪口下只能选留一个壮芽,使其发育成主干延长枝;而与其对生的另一个芽,必须除去。为了防止顶端竞争枝的产生,同时要破坏剪口下第1对至2对芽。  2.定植修剪定植前,对大苗中心主干的1年生延长枝短截1/3,剪口芽留强壮芽,同时要除去剪口下面较好对芽中的1个芽,以保证选留芽端优势。为防止顶端产生竞争枝,对剪口下面第二对、第三对腋芽要进行破坏。位于中心主干下部、中部的其他枝条,要选留3至4个(以干高定),有一定间隔且相互错落分布的枝条主枝。每个主枝要短截,留下芽,剥去上芽,以扩大树冠,保持冠内通风透光。其余细弱枝可缓放不剪,辅养主干生长。  夏季修剪主要是短截中心主干上主枝的竞争枝,不断削弱其生长势即可。同时,要剪除主干上和根部的萌蘖枝。  第二年冬剪,仍要短截中心主干延长枝,但留芽方向与较好年相反。如遇中心主干上部发生竞争枝,要及时回缩或短截,以削弱生长势。只要较好年修剪适当,除顶端长一延长枝外,还能在下部分生几个枝条,要从中选留1至2个有一定间隔且与较好年选留的几个主枝互相错落着生的枝,作为第二层主枝,并进行适度短截。第三年冬季修剪也要与前几年相仿,但因树木长高,应对主干下部的几个主枝逐年疏除1至2个,以逐步提高枝下高。  3.放任树修剪对于多年疏于修剪管理、中心主干无明显延长枝的女贞大苗,应选留生长位置与主干较为直顺的一个枝条短截,作为主干延长枝,同时要剥去或破坏剪口下对生芽中的1个芽及其下方的2对芽,其余强健主枝应按位置及其强弱情况或疏除过密枝,或施以相应强度的短截措施,以压抑其长势,促进中心主枝旺盛生长,形成强大主干。同时,要挑选位置适宜的枝条作主枝(注意适当间隔和错落分布)进行短截,短截要从下至上,逐个缩短,使树冠下大上小。经3至5年的修剪,主干高度够了,可停止修剪,任其自然生长。 [详情]

  • 上海植物园园艺专家:今年春夏季少雨 养护浇水有门道发布时间:2011-06-01

    较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现象,这多多少少与今年春夏季少雨的天气有一定关系。春夏季是植物的生长旺季,合适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植物如鱼得水一般茁壮成长。连续干旱无雨的天气,加上气温高,加重了植物水分蒸发,如水分缺少,则会抑制植物生长,所以,必须保证足够的水分,维持生理需要,才能促使植物生长良好。 上海植物园园艺专家结合今年春夏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针对植物的养护浇水,按步骤罗列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供有需要的市民参考。 首先判断植物是否缺水。如遇到有以下症状,就可以判断存在缺水情况:1、新叶嫩梢委焉下垂或不直立;2、新芽迟迟不发,老叶呈半卷状;3、整株叶片半垂或下焉;4、土壤干硬,盆栽重量轻。 其次,根据不同植株情况和地形条件,进行不同的浇水处理方式。高坡地要以细雨缓慢喷淋,平缓地应采用漫灌淌水,避免大水冲刷式的浇水方式,圃地可以采取沟灌流淌等浇水方式,台地要挖槽灌水,盆栽则要慢浇慢灌,滴水下漏为止。新种树木,除了保持土壤的湿润,叶面保湿相当重要。地被植物的浇水要像草坪喷水那样操作,或洒水车小水喷洒,分数次完成浇水的渗透。针对扦插苗的浇水,每天要保证浇水量,即叶面湿润或水分不干。树木的浇水应该在树冠投影面下全部浇水,浇透一次可以维持1周左右。 浇水量大小也有讲究,以不淌水,或达到15cm的渗水深度为限。如遇到浇水浇不进的情况,比如土壤板结,应先在植物周边翻土或挖槽,再浇水,灌透。浇水的时间应选择在傍晚时候进行,这样对植物恢复生长比较有利,高温时浇水损失比较大,效果比较差,蒸发的水分容易抵消太阳光的热量。 总之,浇水要把握的原则是,大面积先浇一遍,再分别有重点的安排浇灌,做到全面、周到,重点突出,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为准。 [详情]

  • 生态系统发布时间:2013-04-21

      生态系统   英文名称:ecosystem   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组成。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较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部分,其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凉的裸地变为水草丰美的绿洲。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这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还可进一步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则可以分为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 [详情]

  • 美人蕉介绍发布时间:2009-07-20

    美人蕉原产美洲。喜温暖炎热、阳光充足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北方地区冬季地上部分枯萎。要求肥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贫瘠和短期积水。 一、生物学特征 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粗壮肉质根茎,地下茎直立不分枝。叶互生,叶片宽大,叶柄呈鞘状。单歧聚伞花序,总苞片呈宽大的叶状;雌蕊、雄蕊均瓣化,其中一枚雄蕊的瓣化瓣常向下反卷,称为唇瓣。蒴果球形,种子黑褐色。花期夏秋季节。 二、常见种类 1、美人蕉(C.indica) 株高12米左右,茎叶绿色,叶长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5~15厘米,花序小而稀疏,小花常2朵,瓣化瓣狭窄、直立,呈鲜红色,唇瓣橙黄色,有红色斑点。2、紫叶美人蕉(C.warscewiczii) 株高1米左右,茎叶均紫褐色,总苞褐色,花萼及花瓣均紫红色,瓣化瓣深紫红色,唇瓣鲜红色。3、大花美人蕉(C.generalis),是美人蕉的改良种,株高15米,茎叶均被白粉,叶大,阔椭圆形,长40厘米左右,宽20厘米左右总花梗长,小花大,色彩丰富,花萼、花瓣被白粉,瓣化瓣直立不弯曲。4、意大利美人蕉(C.orchioides),是由多个种及品种改良而来的,株高约1米,叶绿色或青铜色,花序单生,直立,小花大,颜色丰富,基部筒状,瓣化瓣宽阔柔软。 三、繁殖及栽培 多行分株法繁殖,也可播种繁殖。将根茎切成几部分分栽,注意每一部分必须保留2~3个芽。播种法多用于育种,因种壳坚硬,播前应进行预处理;温度维持在25℃,约2~3周发芽。一般春季栽培(五一用花,可提前栽于温室),覆土深度以10厘米为宜,可采用草炭土1份、粗沙1份、园土1份混合,并加入足量的基肥,生长期每10天追肥1次,并保证基质湿润;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可以挖出根茎,放于冷凉的环境,或留在盆中。 [详情]

1/2 记录数:8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