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甘肃环县花木园

主营:苗木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果树在北方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09-05-20

    用果树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有利于提高观赏效果。目前我国城市绿化对果树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现介绍一些适用于北方地区园林绿化的果树品种,以供参考。苹果落叶乔木,叶椭圆形,花白色彩,四月中旬开花。果实9至11月成熟,颜色有红、绿、黄等。苹果喜光,较耐旱、不耐湿。在小区和公园绿化中可广泛种植。 梨落叶乔木,叶片椭圆形,油亮有光泽。伞房花序,四月中下旬开花。中国梨初花期基本不展叶,到盛花期后,叶片才初展。西洋梨在花序下有3至5片叶,开花前即有较多的叶展开。梨的适应性较强,对涝、旱、寒、盐、碱的抵抗力较强,可供公园和庭院等地种植。桃中型乔木,小枝绿色或紫红色,叶宽披针形,花簇生,粉红色,先花后叶。3至4月开花,果实6至10月成熟。桃树喜光,较耐旱,不耐湿。桃树叶形优美,树体婆娑,花色艳丽,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适合于多种环境栽植。杏落叶乔木,小枝红褐色,叶卵圆或卵状椭圆形,花单生,初开粉红色,后变成粉红至白色,3至4月开花,先花后叶。果实球形,色黄,常伴红晕,初夏成熟。杏喜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较抗盐碱。 李小乔木,小枝褐色,单叶互生,叶卵状椭圆形,花白色簇生,先花后叶。果实球形,果皮呈黄色、红色、紫色或暗红色。李树喜光,耐半阴,好肥沃的湿润粘性土,不耐干旱及长期积水。在园林中应用较多的为紫叶李。山楂落叶乔木,高可达8米,常有枝刺。叶卵羽状,5至9裂,呈蝶翅状。花白色,为顶生伞房花序,5至6月开放,果呈圆球形,红色。山楂喜光、耐旱、耐瘠薄,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处生长良好。山楂初夏开花,满树洁白,秋季红果累累,可作行道树或庭阴树。西府海棠乔木,高可达9米,树干及主枝直立。叶椭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单叶互生。伞形总状花序,着花4至7朵,浅粉红色或白色,半重瓣或重瓣,4至5月开花。果红色,近球形,8至9月果熟。西府海棠喜阳,好肥沃沙壤土,耐寒、耐旱。由于其春花艳丽,秋果妍红,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常用于庭院门旁或亭、廊两侧种植。柿树落叶乔木,树干挺直,树冠开展。单叶互生,叶椭圆状倒卵形,表面革质而光亮。5月开花,9至10月果成熟。果实成熟时为橘黄或橘红色。柿树品种很多,果实形状各异,落叶后仍可挂枝多日,风景独特。柿树喜光、耐干旱、不耐湿和盐碱,可用做行道树,也可作为庭院树。石榴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单叶对生或簇生,长椭圆状倒披针形。花鲜红色,单生或数朵簇生枝顶和叶腋,紫红色,质厚,5至6月开花。浆果大,近球形,古铜黄色或古铜红色。石榴喜光、喜温暖气候和喜肥沃土壤,是美丽的观赏树,孤植、群栽均可。目前石榴分果石榴和花石榴两大体系,花石榴雄蕊退化,花期长,颜色鲜艳,果实较小,专门用于观花。 枣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单叶互生,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花小,黄绿色,2至3朵簇生叶腋,5至6月开花,花期长达2个月。果椭圆形,色泽暗红。喜光,喜干冷气候,耐湿热,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耐低温,可作庭院绿阴树。 葡落叶藤本,茎长达10至20米,小枝光滑,叶互生,近圆形。花小,黄绿色,圆锥花序大而长。浆果圆形或椭圆形,有绿、红、紫、粉、黄绿色等。葡萄喜光、耐旱,要求通风排水好,在中性土壤上生长较好。园林中搭棚架栽培,观果赏叶,为传统的棚阴材料。银杏落叶乔木,叶形独特,谷雨前后开花,果实9至10月成熟。果实长卵圆形。银杏喜光、较耐旱、不耐湿,对土质要求不太严格。成年银杏树参天雄伟,古朴典雅,秀丽清奇,是园林绿化的理想树种。银杏适合做行道树,也可在庭院种植,在开阔地带配植等。无花果落叶小乔木,叶形掌状有缺裂。无花果果实即为花,浆果倒卵圆形,9月成熟。无花果喜光,适应性强,在园林中用途很广,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和工厂绿化。 [详情]

  • 苏州树桩盆景的攀扎发布时间:2009-05-28

      苏州树桩盆景以剪为主,以扎为辅,粗扎细剪,剪扎并用。其中攀扎和修剪是树桩造型的关键。现着重介绍其攀扎枝发。苏州树桩盆景传统棕丝攀扎。棕丝与树皮颜色协调,攀扎后的树桩即可观赏。其关键是要掌握攀棕着力点,棕丝粗细要选择适当。   1.全扎发     所有材料是苗木,从树干(主干)到树枝(枝片)要全部进行攀扎,其枝片分“台、托、顶”三种。“台”指主干两边的枝片,“托”为主干后边的枝片,“顶”是主干顶端的枝片。先扎主干,后扎枝片。主干从下部向上扎,扎前先确定树桩的观赏面(正面),然后根据树桩的自然姿态确定造型式样。攀扎式样有蟠龙式、卧干式或悬崖式等。以蟠龙式为例,起特点是主干呈‘S’形,盘旋而上。攀扎时树桩正面朝前,根据主干粗细选择适当的棕丝,固定在主干较下部的适当部位上,较好是扎在节疤处,棕丝不易滑动。然后把棕丝左右移几下,选择主干上部适当部位打结固定,便完成主干较好曲。第二、三曲是攀扎的关键,第二曲下部位置一般在较好曲中间向上约五分之一处,把棕丝固定后,左右绞几下,选择主干上部适当位置打结。第三曲只要顺“S”型向上攀扎即可。   2.半扎法     从野外挖掘回来的,一般主干已经定型,不能弯曲攀扎,对此树桩重要根据桩干的自然形态确定造型式样,仅对主枝进行攀扎。 [详情]

  • 生态杀手——加拿大一枝黄花发布时间:2010-05-13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花黄色;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河滩、路边荒地、铁路两侧、农田边、平原城镇住宅旁生长的恶性杂草。一枝黄花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霸王花”,适应能力极强,每年3月开始发芽,6~12月为开花结籽期;主干长呈紫黑色,中下部一般没有分枝;根系发达,但根系较浅,侧根分布广;以种子和地下根茎繁殖,种子能像蒲公英种子那样随风飘散;其根状茎顶端的芽和40%的种子都能萌发成独立的植株。  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适应性强,繁殖迅速等特点。它既可通过发达的根茎,进行无性繁殖,实现近距离快速蔓延,也可通过风力和鸟类进行远距离种子传播。还能随土壤传播,带有花籽的泥土被运到哪里,它就能生长到哪里。    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害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根系分泌物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并且具有快速繁殖、快速占有空间的能力,从而严重破坏原有植被生态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它若侵入农田会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如果不加以控制,“一枝黄花”极容易形成单一群落,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 [详情]

  • 安祖花的无土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10-08-16

    安祖花繁殖方法 安祖花生产上通常采用分株和组织培养法育苗,播种法繁殖主要用于培育新品种。 分株可于4--5月间,将母株旁有气生根的子株剪下,另行栽植。剪下的子株至少带有3~4片叶子,这样的子株培养1年后即可开花。1株母株1年只能分l~2株新株,繁殖率较低。 组织培养法繁殖是生产上培育大量优质、无病毒苗小的有效方法。取植株的叶片或幼嫩叶柄作外植休,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1/2MS+BA1毫克/升),约1个月后出现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移入分化培养基上(MS+BA1毫克/升)继续培养,当芽长至1厘米,移至生根培养基中(1/2MS+NAA0.01毫克/升),生根后即形成完整植株。当小苗长到2厘米时,便可出瓶移栽。培养条件:温度20-25℃,相对湿度65%左右,光照1500~2000勒克斯。 栽培管理 安祖花四季均可定植,生产上常采用一种简易的栽培床(如图35)。 l基质2滴灌带3塑料薄膜4排水管 栽培床两边用新砖砌成20厘米高的砖槽,铺上塑料薄膜,完全与地面土壤隔离,防止病害感染。槽间较深处,安置排水管,排出多余水分。栽培基质必须有良好的透气性,床底可用砾石、陶粒等作排水层。南方地区可以选用泥炭、珍珠岩、陶粒(2:2:1)或树皮、菇渣、石砾(2:2:1),栽培效果较好。北方地区用玉米穗轴加石砾或腐烂后的松针土加陶粒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荷兰曾采用岩棉作基质,但目前有的直接采用直径3厘米左右的插花泥颗粒作基质,效果更好。 定植前对植床、基质进行消毒处理。栽植密度小苗可适当密植,株间距30厘米×30厘米;大苗以40厘米×40厘米为好,即充分利用空间,又使叶片较大限度接受光照。营养液因品种和生育阶段不同而有些编号。常用的营养液成分及配方见表31 表31 按祖花营养液配方(单位:毫克/升)化合物名称用量硝酸钙[Ca(NO3)2·4H2O]硫酸钙(CaSO4·2H2O)硝酸铵(NH4NO3)硝酸钾(KN03)磷酸二氢钾(KH2P04)硫酸镁(MgS04·7H20)微量元素2368680354136247按常量营养液供应方式为随灌溉或叶面喷施。通常每周浇2-3次营养液,平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为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较好每天空中喷雾1-2次,其中1次在中午前后。但要注意,当温度低于12℃,又是阴雨天气,应停止喷雾,以防叶面病害的发生。安祖花所需光照以15000-20000勒克斯为宜,一般需遮光栽培。夏季温度高,光强度较弱,遮光率应控制在60%-65%。阴天时,应将遮阳网卷起,增加光照。切花采收时应注意花朵的成熟度,一般以佛焰苞花色充分展示,而肉穗花序由下至上色变1/3时为较佳采花时期。过早、过迟均对瓶插寿命有不利影响,早采收的,花苞色,形不理想;过迟采收的,花色易褪,对下一枝花的发育不利。在较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高产品种每株年产花可达12枝以上。 [详情]

  • 金叶女贞的落叶原因和对策发布时间:2010-09-21

    1999年,金叶女贞开始在河北衡水地区陆续试种,随后面积迅速增大。但从2002年起,当地金叶女贞在生长季节有少量开始落叶,呈片状斑秃,并且不断蔓延。到了2003年6月中旬,大面积金叶女贞叶片陆续出现斑点,老叶次于幼叶出现斑点,进而发展为干枯,叶子脱落,枝条随之自上而下逐渐干枯,有少部分死亡。斑秃死亡部分大都在种植地的中间处,四周长势较好。笔者经多方探访,发现引起落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由病害引起   经专家研究,该斑点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链格孢属(Afternaria)病原真菌引起的。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随着气温的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较后叶片焦枯脱落。链格孢属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枝叶接触传播,从伤口、气孔或直接侵入寄主,潜育期10至20天,病菌生长适温26℃,孢子萌发适温18℃至27℃。在温度合适且湿度大的情况下,孢子几小时即可萌发。去年衡水地区6月提前进入雨季,一直到 9月。由于植株栽植密,通风透光差,株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湿、温度适宜的环境,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非常有利,使病害大发生。  介壳虫危害   介壳虫虫体较小,约2毫米,没有固定前在枝上爬行较快。枝叶过密、通风透光条件较差处,病虫危害严重。常常引起落叶,严重的也会使植株枯萎死亡。  为防治金叶女贞生长期落叶,笔者采取了如下防治措施,效果较好。  1.选好地形,把握种植关。种植地保持较高的地势,千万不能积水。种植时要合理密植,而且随着植株的生长要合理疏枝,增强植株内部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氮、磷肥配合使用,使苗木生长旺盛,增强其抗逆能力。避免偏施速效氮,引起苗木徒长。  3.清理种植地,堵住病菌源头。每次修剪后要将剪下的叶片、枝条及时清理出种植地,随时清除杂草,始终保持种植地干净无杂物。减少越冬菌丝体,堵住病菌源头。  4.适时修剪,及时处理伤口。进入雨季应少做或不做修剪,减少伤口,降低病菌入侵的可能。不管何时修剪,剪后应立即喷施杀菌剂保护。  5.定期喷药防治。病害防治必须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6 月下旬开始,每隔7至10天喷一次杀菌剂,每次雨后再补喷一次杀菌剂,直到9月雨季结束。在发病前期,可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力克菌等。为防治介壳虫,可采用吡虫啉在虫体未固定前结合杀菌剂一起使用。后期可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为预防病菌产上抗药性,可交替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和保护性杀菌剂。 (记者 佚名) [详情]

  • 红富士苹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11-04-17

    1修剪 在纺锤形基础上,修剪为三主枝小冠疏层形。富士苹果如果未老先缩、未老先更,造成冒条,不容易形成花芽,所以应连续甩放。行间不交接,向上的枝剪掉或枝条向下,留一些下垂枝形成垂帘式修剪,不会冒条,就能连年成花结果。 树干高度保持在1m左右,留出充足的立体空间,树体高度控制在3~3.5m,单株主枝5-8个,分2~3层,主枝上有1~2个侧枝,每株平均13.6个骨干枝,形成的树体结构合理,骨干枝优势明显。结果枝垂软小型,结果枝组直径在2.3cm以下,92.8%垂向地面,类似珠帘。冬季修剪后667m2留枝量约8.7万条,每株2300条。生长季节枝量约12.6万条,中长枝比例占9.6%,修剪后为3.5%,外围新梢年生长量36.8cm,多为一次生长,二次生长枝占32.5%,生长量较小。花序数量3万~3.5万个,年留果量2.5万个左右,单果质量300g以上。叶幕层厚度为4~4.5cm,6月上旬形成,枝叶分布均匀,所有叶片日光照时间在4h以上,光路合理,无果短枝平均4~5片大叶,枝叶丰满,而且有层次,容易成花结果。 2施肥 采果后立即施基肥,农家肥、有机生物肥、氮磷钾复合肥、微量元素肥配比要恰当。667m2果园每年施肥量是:有机肥3500~4000kg,钙镁磷肥130kg;追施生物有机肥或豆粕肥450kg,中微量元素肥40kg;6月中旬追施1次果树复合肥80kg、硫酸钾30kg。秋施基肥采取放射沟每株树开4~5条沟,沟宽50cm、长100cm,距离树干50cm开沟,里浅(20cm)外深(40~60cm),挖沟时遇到直径1cm以下的根全部剪断,1cm以上的根保留。将腐熟农家肥与生物肥、复合肥与土混合后施入沟中,施肥后及时浇透水。较好用生粪与草沤制,按照鸡粪与草1:4的比例加入土杂肥或生物肥混合后,堆成堆然后用塑料膜覆盖,加快腐熟进度,沤制40~50d后,揭开塑料膜抓起肥料闻到草香味时,再把农家肥施入果园。每年用放射沟施肥代替深翻。全年进行6~8次叶面喷肥,果实套袋前以氮、钙、硼为主,套袋后以磷、钾、铁等为主,一般为尿素、钙尔镁、硼砂、高纯锌、硫酸亚铁及氨基酸类复合肥液。 3果园覆草或生草 果园覆草可扩大根系范围,保持土壤水分,稳定地温,增加土壤养分,增加保肥保水能力,防止杂草生长等。覆草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从5-6月开始为好,先浇水后覆草,厚度以15-20cm为宜,以麦秸、豆叶为好。覆草应注意离开树干0.5m,草上压些土。秋施基肥时不要将草翻入地下,来年在上面继续覆草,3~5年后深翻1次。 生草对增加壬壤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含量、保持水土、增产增收有显著作用。有全园、行间、株间生草3种方式,有条件的应全园生草,草的种类有三叶草、草木樨、黑麦草等。一般667m2播种量0.5~1kg,每年收割3~5次,留茬8~10cm,并将割下的草覆于树盘。连续生草5-6年后,可于秋季进行翻压,1~2年后重新生草。 4防治病虫害 落叶后和发芽前彻底清洁果园,各喷1次杀菌、杀虫剂,降低病虫基数。生长季节15~20d喷1次农药,遇雨及时补喷,坚持到每年9月底。杀菌剂以大生M-45为主,每年喷7次。农药以生物农药为主。 5其它管理 采取人工授粉和蜜蜂授粉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坐果率。以开花前疏花、疏果为主,果实套袋前定果,一般1个花序留1个优质果,果间距10~15cm;6月初套袋,6月10日左右完成;采果前15~20d脱袋,脱袋后摘叶、转果,改善果实受光条件,提高果实品质。生长季节适时浇水,浇水后和雨后及时中耕松土。 [详情]

1/2 记录数:7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