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游兴

主营:各种大小苗木,桂花,罗汉松,香樟,广玉兰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全部供应
  • 【基地现货直销】100厘米高冠100厘米大适应各地种植的金边黄杨
    【基地现货直销】100厘米高

     花木类具体规格大小、数量、单价、请电话联系详谈! 联系电话:  QQ :269999891   联系人:游兴先生金边黄杨,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大叶黄杨[的变种之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卫矛科。大叶黄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尖,叶缘金黄色,有细锯齿。叶嫩绿洁净,叶有黄、白斑纹,清丽幽雅,是理想的绿篱和盆景材料,适用于门庭和中心花坛布置,也可盆栽观赏。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人工栽培时多将株高控制在1m左右。老干褐色,略有纵条纹,侧枝对生,光滑无毛。叶对生,椭圆形至卵圆形,长3—5cm,厚革质,叶面浓绿色,光亮,叶背绿色,羽状网脉明显,叶缘具钝齿。小型聚伞花序生于枝梢的叶腋间,蒴果球形,内含淡红色种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灌木或小乔木,高0.6~2米,胸径5厘米;小枝四棱形(或在末梢的小枝亚圆柱形,具钝棱和纵沟),光滑、无毛。叶革质或薄革质,卵形、 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稀披针形,长达9厘米,或菱状卵形,宽达4厘米),先端渐尖,顶钝或锐,基部楔形或急尖,边缘下曲,叶面光亮,中脉在两面均凸出,侧脉多条,与中脉成40~50度角,通常两面均明显,仅叶面中脉基部及叶柄被微细毛,其余均无毛;叶柄长2~3毫米。花序腋生,花序轴长5~7毫米,有短柔毛或近无毛;苞片阔卵形,先端急尖,背面基部被毛,边缘狭干膜质;雄花:8~10朵,花梗长约0.8毫米,外萼片阔卵形,长约2毫米,内萼片圆形,长2~2.5毫米,背面均无毛,雄蕊连花药长约6毫米,不育雌蕊高约1毫米,雌花:萼片卵状椭圆形,长约3毫米,无毛;子房长2~2.5毫米,花柱直立,长约2.5毫米,先端微弯曲,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的1/3处。蒴果近球形,长6~7毫米,宿存花柱长约5毫米,斜向挺出。花期3~4月,果期6~7月。  金心大叶黄杨‘Avrens’干皮灰褐色,小枝和叶柄均为淡黄色,叶片中央呈金黄色。 银边大叶黄杨‘Albo-marginatus’ 叶柄和小枝呈白绿或灰色,叶片边缘具很狭的银白色条带。 金边大叶黄杨‘OvatusAureus’叶缘金黄色。 北海道黄杨(新品种)顶端钝圆,主要特点为顶梢粗壮,顶端优势明显,主干明显,单干直上,表现出优良的乔木特性,生长较快,年高生长量可达70—170cm,平均生长量约为70cm,5年生苗高可达3m以上。冬季整个树冠保持绿色,耐寒、抗旱,成树能忍受-23.9℃的低温。引自日本北海道,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及以南地区栽植。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有一定的耐寒力,在淮河流域可露地自然越冬,华北地区需保护越冬,在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均作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土壤中均能生长,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迅速,分枝也多。原产于我国北部、中部及日本。性喜光,但亦耐阴。喜肥沃,湿润的土壤。对肥料要求不严。生长快,寿命长。萌芽力强,耐修剪,须根多,移栽容易[1]。大叶黄杨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栽培普遍。喜温暖湿润气候亦较耐寒。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极耐修剪整形。抗有毒气体。  扦插、嫁接、压条,均可繁殖,以扦插为主,极易成活。硬枝扦插在春、秋两季进行,扦插株行距保持10cm×30cm,春季在芽将要萌发时采条,随采随插;秋季在8—10月进行,随采随插,插穗长10cm左右,留上部一对叶片,其余剪去。插后遮荫,气温逐渐下降后去除遮荫并搭塑料小棚,翌年4月除塑料棚。夏季扦插可用当年生枝,2年生枝也可,插穗长度10cm左右。园艺变种的繁殖,可用丝棉木作砧木于春季进行靠接。压条宜选用2年生或更老枝条进行,一年后可与母株分离。 栽培与造型 地栽者每年早春应增施1次有机肥料,移植3—4月进行,小苗可裸根移,大苗需带土球,不需特殊管理,按绿化需要修剪成形的绿篱或单株,每年春、夏各进行一次修剪。金边、金心和银边黄杨需放在疏荫下,防止彩色褪去。鄢陵县花农利用丝绵木作砧木,培育出了高干金叶黄杨、高干金边黄杨、高干金心黄杨、高干银边黄杨。具体方法是:砧木粗度3cm以上,高度60—80cm,一般不超过1m。用切接法进行嫁接。成形后,树势优美,适于园林、庭院栽植观赏。 主要病虫害白粉病、叶斑病、青虫。 适生范围原产于我国中部和日本,在我国各地园林中栽培极为普遍。鄢陵已广泛引种栽培生产。 园林用途 大叶黄杨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可栽植绿篱,也可单株栽植在花境内,将它们整成低矮的巨大球体,相当美观,更适合用于规则式的对称配植。木材细腻质坚,色泽洁白,不易断裂,是制作筷子、棋子的上等木料。 病虫害 黄杨绢叶螟 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形态特征:成虫体翅灰白色,前翅前缘、外缘、后缘有紫褐色宽带,前缘紫褐色带上有两个白斑,鳞毛有光泽,紫红色闪光。幼虫头部黑色,胴部黄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上线深绿至墨绿色,气门线橙黄色。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2至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 (2)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 (3)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喷施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Bt乳剂500倍液喷雾(注意:Bt乳剂严禁与杀菌剂同时使用,喷施时于阴天的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 大叶黄杨尺蠖 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叶吃光后则啃食嫩枝皮层,导致整株死亡。以蛹越冬,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翅底银白色,具淡灰色纹,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前翅外缘有连续的淡灰色纹,中线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一大斑,翅基有一深黄、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黄色,由黑斑点组成条纹9行。雄蛾腹部条纹7行。幼虫全体黑色,前胸背板黄色,有5个近方形黑斑,气门线及腹线较宽,为黄色。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 (2)幼虫危害期喷施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 (3)于产卵期铲除卵块。冬季翻根部土壤,杀死越冬虫蛹。 日本龟蜡介 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梢上越冬。形态特征:雌成虫,腊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椭圆形。雄成虫,体深褐色或棕色,头和胸部背板较深。若虫,蜡壳卵圆至椭圆,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 (1)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 (2)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通过养护管理,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实行轮栽,及时清园,将落叶、杂草、病虫枝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性。合理修剪,使其通风透光,改变介类生存环境,削弱其繁殖力,减少危害。 (3)药剂防治:虫口密度不高时,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1:50至100倍液)抹杀。若虫盛发期,喷施洗衣粉柴油乳剂;150至200倍苦楝油乳剂;1%苦参素1000至2000倍液;2000至2500倍大力杀,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3次。 (4)保护寄生蜂等天敌。 桃粉蚜 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吸汁危害,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唐山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 防治方法: (1)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 (2)药剂防治:可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00至3000倍吡虫啉粉剂喷施。 白粉病 危害大叶黄杨叶片,被害植株叶片表现皱缩畸形,影响生长。白粉病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正面,少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病斑扩大相互愈合之后不规则。 防治方法: (1)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 (2)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25%的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若病发严重时,必须进行修剪,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淡红色,假种皮桔红色

    2019-03-12 电议
  • 【农户直销】金边黄杨向全国房地产商提供小区湖南绿化精品苗木
    【农户直销】金边黄杨向全国

     花木类具体规格大小、数量、单价、请电话联系详谈! 联系电话:  QQ :269999891   联系人:游兴先生金边黄杨,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大叶黄杨[的变种之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卫矛科。大叶黄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尖,叶缘金黄色,有细锯齿。叶嫩绿洁净,叶有黄、白斑纹,清丽幽雅,是理想的绿篱和盆景材料,适用于门庭和中心花坛布置,也可盆栽观赏。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人工栽培时多将株高控制在1m左右。老干褐色,略有纵条纹,侧枝对生,光滑无毛。叶对生,椭圆形至卵圆形,长3—5cm,厚革质,叶面浓绿色,光亮,叶背绿色,羽状网脉明显,叶缘具钝齿。小型聚伞花序生于枝梢的叶腋间,蒴果球形,内含淡红色种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灌木或小乔木,高0.6~2米,胸径5厘米;小枝四棱形(或在末梢的小枝亚圆柱形,具钝棱和纵沟),光滑、无毛。叶革质或薄革质,卵形、 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稀披针形,长达9厘米,或菱状卵形,宽达4厘米),先端渐尖,顶钝或锐,基部楔形或急尖,边缘下曲,叶面光亮,中脉在两面均凸出,侧脉多条,与中脉成40~50度角,通常两面均明显,仅叶面中脉基部及叶柄被微细毛,其余均无毛;叶柄长2~3毫米。花序腋生,花序轴长5~7毫米,有短柔毛或近无毛;苞片阔卵形,先端急尖,背面基部被毛,边缘狭干膜质;雄花:8~10朵,花梗长约0.8毫米,外萼片阔卵形,长约2毫米,内萼片圆形,长2~2.5毫米,背面均无毛,雄蕊连花药长约6毫米,不育雌蕊高约1毫米,雌花:萼片卵状椭圆形,长约3毫米,无毛;子房长2~2.5毫米,花柱直立,长约2.5毫米,先端微弯曲,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的1/3处。蒴果近球形,长6~7毫米,宿存花柱长约5毫米,斜向挺出。花期3~4月,果期6~7月。  金心大叶黄杨‘Avrens’干皮灰褐色,小枝和叶柄均为淡黄色,叶片中央呈金黄色。 银边大叶黄杨‘Albo-marginatus’ 叶柄和小枝呈白绿或灰色,叶片边缘具很狭的银白色条带。 金边大叶黄杨‘OvatusAureus’叶缘金黄色。 北海道黄杨(新品种)顶端钝圆,主要特点为顶梢粗壮,顶端优势明显,主干明显,单干直上,表现出优良的乔木特性,生长较快,年高生长量可达70—170cm,平均生长量约为70cm,5年生苗高可达3m以上。冬季整个树冠保持绿色,耐寒、抗旱,成树能忍受-23.9℃的低温。引自日本北海道,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及以南地区栽植。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有一定的耐寒力,在淮河流域可露地自然越冬,华北地区需保护越冬,在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均作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土壤中均能生长,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迅速,分枝也多。原产于我国北部、中部及日本。性喜光,但亦耐阴。喜肥沃,湿润的土壤。对肥料要求不严。生长快,寿命长。萌芽力强,耐修剪,须根多,移栽容易[1]。大叶黄杨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栽培普遍。喜温暖湿润气候亦较耐寒。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极耐修剪整形。抗有毒气体。  扦插、嫁接、压条,均可繁殖,以扦插为主,极易成活。硬枝扦插在春、秋两季进行,扦插株行距保持10cm×30cm,春季在芽将要萌发时采条,随采随插;秋季在8—10月进行,随采随插,插穗长10cm左右,留上部一对叶片,其余剪去。插后遮荫,气温逐渐下降后去除遮荫并搭塑料小棚,翌年4月除塑料棚。夏季扦插可用当年生枝,2年生枝也可,插穗长度10cm左右。园艺变种的繁殖,可用丝棉木作砧木于春季进行靠接。压条宜选用2年生或更老枝条进行,一年后可与母株分离。 栽培与造型 地栽者每年早春应增施1次有机肥料,移植3—4月进行,小苗可裸根移,大苗需带土球,不需特殊管理,按绿化需要修剪成形的绿篱或单株,每年春、夏各进行一次修剪。金边、金心和银边黄杨需放在疏荫下,防止彩色褪去。鄢陵县花农利用丝绵木作砧木,培育出了高干金叶黄杨、高干金边黄杨、高干金心黄杨、高干银边黄杨。具体方法是:砧木粗度3cm以上,高度60—80cm,一般不超过1m。用切接法进行嫁接。成形后,树势优美,适于园林、庭院栽植观赏。 主要病虫害白粉病、叶斑病、青虫。 适生范围原产于我国中部和日本,在我国各地园林中栽培极为普遍。鄢陵已广泛引种栽培生产。 园林用途 大叶黄杨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可栽植绿篱,也可单株栽植在花境内,将它们整成低矮的巨大球体,相当美观,更适合用于规则式的对称配植。木材细腻质坚,色泽洁白,不易断裂,是制作筷子、棋子的上等木料。 病虫害 黄杨绢叶螟 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形态特征:成虫体翅灰白色,前翅前缘、外缘、后缘有紫褐色宽带,前缘紫褐色带上有两个白斑,鳞毛有光泽,紫红色闪光。幼虫头部黑色,胴部黄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上线深绿至墨绿色,气门线橙黄色。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2至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 (2)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 (3)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喷施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Bt乳剂500倍液喷雾(注意:Bt乳剂严禁与杀菌剂同时使用,喷施时于阴天的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 大叶黄杨尺蠖 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叶吃光后则啃食嫩枝皮层,导致整株死亡。以蛹越冬,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翅底银白色,具淡灰色纹,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前翅外缘有连续的淡灰色纹,中线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一大斑,翅基有一深黄、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黄色,由黑斑点组成条纹9行。雄蛾腹部条纹7行。幼虫全体黑色,前胸背板黄色,有5个近方形黑斑,气门线及腹线较宽,为黄色。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 (2)幼虫危害期喷施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 (3)于产卵期铲除卵块。冬季翻根部土壤,杀死越冬虫蛹。 日本龟蜡介 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梢上越冬。形态特征:雌成虫,腊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椭圆形。雄成虫,体深褐色或棕色,头和胸部背板较深。若虫,蜡壳卵圆至椭圆,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 (1)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 (2)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通过养护管理,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实行轮栽,及时清园,将落叶、杂草、病虫枝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性。合理修剪,使其通风透光,改变介类生存环境,削弱其繁殖力,减少危害。 (3)药剂防治:虫口密度不高时,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1:50至100倍液)抹杀。若虫盛发期,喷施洗衣粉柴油乳剂;150至200倍苦楝油乳剂;1%苦参素1000至2000倍液;2000至2500倍大力杀,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3次。 (4)保护寄生蜂等天敌。 桃粉蚜 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吸汁危害,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唐山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 防治方法: (1)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 (2)药剂防治:可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00至3000倍吡虫啉粉剂喷施。 白粉病 危害大叶黄杨叶片,被害植株叶片表现皱缩畸形,影响生长。白粉病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正面,少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病斑扩大相互愈合之后不规则。 防治方法: (1)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 (2)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25%的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若病发严重时,必须进行修剪,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淡红色,假种皮桔红色

    2019-03-12 电议
  • 湖南金边黄杨球根系多紧而密生长快能够适应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
    湖南金边黄杨球根系多紧而密

     花木类具体规格大小、数量、单价、请电话联系详谈! 联系电话:  QQ :269999891   联系人:游兴先生金边黄杨,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大叶黄杨[的变种之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卫矛科。大叶黄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尖,叶缘金黄色,有细锯齿。叶嫩绿洁净,叶有黄、白斑纹,清丽幽雅,是理想的绿篱和盆景材料,适用于门庭和中心花坛布置,也可盆栽观赏。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人工栽培时多将株高控制在1m左右。老干褐色,略有纵条纹,侧枝对生,光滑无毛。叶对生,椭圆形至卵圆形,长3—5cm,厚革质,叶面浓绿色,光亮,叶背绿色,羽状网脉明显,叶缘具钝齿。小型聚伞花序生于枝梢的叶腋间,蒴果球形,内含淡红色种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灌木或小乔木,高0.6~2米,胸径5厘米;小枝四棱形(或在末梢的小枝亚圆柱形,具钝棱和纵沟),光滑、无毛。叶革质或薄革质,卵形、 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稀披针形,长达9厘米,或菱状卵形,宽达4厘米),先端渐尖,顶钝或锐,基部楔形或急尖,边缘下曲,叶面光亮,中脉在两面均凸出,侧脉多条,与中脉成40~50度角,通常两面均明显,仅叶面中脉基部及叶柄被微细毛,其余均无毛;叶柄长2~3毫米。花序腋生,花序轴长5~7毫米,有短柔毛或近无毛;苞片阔卵形,先端急尖,背面基部被毛,边缘狭干膜质;雄花:8~10朵,花梗长约0.8毫米,外萼片阔卵形,长约2毫米,内萼片圆形,长2~2.5毫米,背面均无毛,雄蕊连花药长约6毫米,不育雌蕊高约1毫米,雌花:萼片卵状椭圆形,长约3毫米,无毛;子房长2~2.5毫米,花柱直立,长约2.5毫米,先端微弯曲,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的1/3处。蒴果近球形,长6~7毫米,宿存花柱长约5毫米,斜向挺出。花期3~4月,果期6~7月。  金心大叶黄杨‘Avrens’干皮灰褐色,小枝和叶柄均为淡黄色,叶片中央呈金黄色。 银边大叶黄杨‘Albo-marginatus’ 叶柄和小枝呈白绿或灰色,叶片边缘具很狭的银白色条带。 金边大叶黄杨‘OvatusAureus’叶缘金黄色。 北海道黄杨(新品种)顶端钝圆,主要特点为顶梢粗壮,顶端优势明显,主干明显,单干直上,表现出优良的乔木特性,生长较快,年高生长量可达70—170cm,平均生长量约为70cm,5年生苗高可达3m以上。冬季整个树冠保持绿色,耐寒、抗旱,成树能忍受-23.9℃的低温。引自日本北海道,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及以南地区栽植。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有一定的耐寒力,在淮河流域可露地自然越冬,华北地区需保护越冬,在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均作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土壤中均能生长,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迅速,分枝也多。原产于我国北部、中部及日本。性喜光,但亦耐阴。喜肥沃,湿润的土壤。对肥料要求不严。生长快,寿命长。萌芽力强,耐修剪,须根多,移栽容易[1]。大叶黄杨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栽培普遍。喜温暖湿润气候亦较耐寒。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极耐修剪整形。抗有毒气体。  扦插、嫁接、压条,均可繁殖,以扦插为主,极易成活。硬枝扦插在春、秋两季进行,扦插株行距保持10cm×30cm,春季在芽将要萌发时采条,随采随插;秋季在8—10月进行,随采随插,插穗长10cm左右,留上部一对叶片,其余剪去。插后遮荫,气温逐渐下降后去除遮荫并搭塑料小棚,翌年4月除塑料棚。夏季扦插可用当年生枝,2年生枝也可,插穗长度10cm左右。园艺变种的繁殖,可用丝棉木作砧木于春季进行靠接。压条宜选用2年生或更老枝条进行,一年后可与母株分离。 栽培与造型 地栽者每年早春应增施1次有机肥料,移植3—4月进行,小苗可裸根移,大苗需带土球,不需特殊管理,按绿化需要修剪成形的绿篱或单株,每年春、夏各进行一次修剪。金边、金心和银边黄杨需放在疏荫下,防止彩色褪去。鄢陵县花农利用丝绵木作砧木,培育出了高干金叶黄杨、高干金边黄杨、高干金心黄杨、高干银边黄杨。具体方法是:砧木粗度3cm以上,高度60—80cm,一般不超过1m。用切接法进行嫁接。成形后,树势优美,适于园林、庭院栽植观赏。 主要病虫害白粉病、叶斑病、青虫。 适生范围原产于我国中部和日本,在我国各地园林中栽培极为普遍。鄢陵已广泛引种栽培生产。 园林用途 大叶黄杨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可栽植绿篱,也可单株栽植在花境内,将它们整成低矮的巨大球体,相当美观,更适合用于规则式的对称配植。木材细腻质坚,色泽洁白,不易断裂,是制作筷子、棋子的上等木料。 病虫害 黄杨绢叶螟 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形态特征:成虫体翅灰白色,前翅前缘、外缘、后缘有紫褐色宽带,前缘紫褐色带上有两个白斑,鳞毛有光泽,紫红色闪光。幼虫头部黑色,胴部黄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上线深绿至墨绿色,气门线橙黄色。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2至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 (2)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 (3)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喷施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Bt乳剂500倍液喷雾(注意:Bt乳剂严禁与杀菌剂同时使用,喷施时于阴天的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 大叶黄杨尺蠖 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叶吃光后则啃食嫩枝皮层,导致整株死亡。以蛹越冬,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翅底银白色,具淡灰色纹,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前翅外缘有连续的淡灰色纹,中线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一大斑,翅基有一深黄、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黄色,由黑斑点组成条纹9行。雄蛾腹部条纹7行。幼虫全体黑色,前胸背板黄色,有5个近方形黑斑,气门线及腹线较宽,为黄色。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 (2)幼虫危害期喷施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 (3)于产卵期铲除卵块。冬季翻根部土壤,杀死越冬虫蛹。 日本龟蜡介 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梢上越冬。形态特征:雌成虫,腊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椭圆形。雄成虫,体深褐色或棕色,头和胸部背板较深。若虫,蜡壳卵圆至椭圆,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 (1)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 (2)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通过养护管理,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实行轮栽,及时清园,将落叶、杂草、病虫枝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性。合理修剪,使其通风透光,改变介类生存环境,削弱其繁殖力,减少危害。 (3)药剂防治:虫口密度不高时,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1:50至100倍液)抹杀。若虫盛发期,喷施洗衣粉柴油乳剂;150至200倍苦楝油乳剂;1%苦参素1000至2000倍液;2000至2500倍大力杀,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3次。 (4)保护寄生蜂等天敌。 桃粉蚜 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吸汁危害,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唐山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 防治方法: (1)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 (2)药剂防治:可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00至3000倍吡虫啉粉剂喷施。 白粉病 危害大叶黄杨叶片,被害植株叶片表现皱缩畸形,影响生长。白粉病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正面,少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病斑扩大相互愈合之后不规则。 防治方法: (1)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 (2)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25%的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若病发严重时,必须进行修剪,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淡红色,假种皮桔红色

    2019-03-12 电议
  • 金边黄杨和大叶黄杨基地供应树形饱满的园林绿化专用苗木欢迎订购
    金边黄杨和大叶黄杨基地供应

     花木类具体规格大小、数量、单价、请电话联系详谈! 联系电话:  QQ :269999891   联系人:游兴先生金边黄杨,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大叶黄杨[的变种之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卫矛科。大叶黄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尖,叶缘金黄色,有细锯齿。叶嫩绿洁净,叶有黄、白斑纹,清丽幽雅,是理想的绿篱和盆景材料,适用于门庭和中心花坛布置,也可盆栽观赏。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人工栽培时多将株高控制在1m左右。老干褐色,略有纵条纹,侧枝对生,光滑无毛。叶对生,椭圆形至卵圆形,长3—5cm,厚革质,叶面浓绿色,光亮,叶背绿色,羽状网脉明显,叶缘具钝齿。小型聚伞花序生于枝梢的叶腋间,蒴果球形,内含淡红色种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灌木或小乔木,高0.6~2米,胸径5厘米;小枝四棱形(或在末梢的小枝亚圆柱形,具钝棱和纵沟),光滑、无毛。叶革质或薄革质,卵形、 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稀披针形,长达9厘米,或菱状卵形,宽达4厘米),先端渐尖,顶钝或锐,基部楔形或急尖,边缘下曲,叶面光亮,中脉在两面均凸出,侧脉多条,与中脉成40~50度角,通常两面均明显,仅叶面中脉基部及叶柄被微细毛,其余均无毛;叶柄长2~3毫米。花序腋生,花序轴长5~7毫米,有短柔毛或近无毛;苞片阔卵形,先端急尖,背面基部被毛,边缘狭干膜质;雄花:8~10朵,花梗长约0.8毫米,外萼片阔卵形,长约2毫米,内萼片圆形,长2~2.5毫米,背面均无毛,雄蕊连花药长约6毫米,不育雌蕊高约1毫米,雌花:萼片卵状椭圆形,长约3毫米,无毛;子房长2~2.5毫米,花柱直立,长约2.5毫米,先端微弯曲,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的1/3处。蒴果近球形,长6~7毫米,宿存花柱长约5毫米,斜向挺出。花期3~4月,果期6~7月。  金心大叶黄杨‘Avrens’干皮灰褐色,小枝和叶柄均为淡黄色,叶片中央呈金黄色。 银边大叶黄杨‘Albo-marginatus’ 叶柄和小枝呈白绿或灰色,叶片边缘具很狭的银白色条带。 金边大叶黄杨‘OvatusAureus’叶缘金黄色。 北海道黄杨(新品种)顶端钝圆,主要特点为顶梢粗壮,顶端优势明显,主干明显,单干直上,表现出优良的乔木特性,生长较快,年高生长量可达70—170cm,平均生长量约为70cm,5年生苗高可达3m以上。冬季整个树冠保持绿色,耐寒、抗旱,成树能忍受-23.9℃的低温。引自日本北海道,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及以南地区栽植。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有一定的耐寒力,在淮河流域可露地自然越冬,华北地区需保护越冬,在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均作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土壤中均能生长,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迅速,分枝也多。原产于我国北部、中部及日本。性喜光,但亦耐阴。喜肥沃,湿润的土壤。对肥料要求不严。生长快,寿命长。萌芽力强,耐修剪,须根多,移栽容易[1]。大叶黄杨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栽培普遍。喜温暖湿润气候亦较耐寒。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极耐修剪整形。抗有毒气体。  扦插、嫁接、压条,均可繁殖,以扦插为主,极易成活。硬枝扦插在春、秋两季进行,扦插株行距保持10cm×30cm,春季在芽将要萌发时采条,随采随插;秋季在8—10月进行,随采随插,插穗长10cm左右,留上部一对叶片,其余剪去。插后遮荫,气温逐渐下降后去除遮荫并搭塑料小棚,翌年4月除塑料棚。夏季扦插可用当年生枝,2年生枝也可,插穗长度10cm左右。园艺变种的繁殖,可用丝棉木作砧木于春季进行靠接。压条宜选用2年生或更老枝条进行,一年后可与母株分离。 栽培与造型 地栽者每年早春应增施1次有机肥料,移植3—4月进行,小苗可裸根移,大苗需带土球,不需特殊管理,按绿化需要修剪成形的绿篱或单株,每年春、夏各进行一次修剪。金边、金心和银边黄杨需放在疏荫下,防止彩色褪去。鄢陵县花农利用丝绵木作砧木,培育出了高干金叶黄杨、高干金边黄杨、高干金心黄杨、高干银边黄杨。具体方法是:砧木粗度3cm以上,高度60—80cm,一般不超过1m。用切接法进行嫁接。成形后,树势优美,适于园林、庭院栽植观赏。 主要病虫害白粉病、叶斑病、青虫。 适生范围原产于我国中部和日本,在我国各地园林中栽培极为普遍。鄢陵已广泛引种栽培生产。 园林用途 大叶黄杨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可栽植绿篱,也可单株栽植在花境内,将它们整成低矮的巨大球体,相当美观,更适合用于规则式的对称配植。木材细腻质坚,色泽洁白,不易断裂,是制作筷子、棋子的上等木料。 病虫害 黄杨绢叶螟 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形态特征:成虫体翅灰白色,前翅前缘、外缘、后缘有紫褐色宽带,前缘紫褐色带上有两个白斑,鳞毛有光泽,紫红色闪光。幼虫头部黑色,胴部黄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上线深绿至墨绿色,气门线橙黄色。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2至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 (2)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 (3)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喷施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Bt乳剂500倍液喷雾(注意:Bt乳剂严禁与杀菌剂同时使用,喷施时于阴天的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 大叶黄杨尺蠖 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叶吃光后则啃食嫩枝皮层,导致整株死亡。以蛹越冬,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翅底银白色,具淡灰色纹,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前翅外缘有连续的淡灰色纹,中线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一大斑,翅基有一深黄、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黄色,由黑斑点组成条纹9行。雄蛾腹部条纹7行。幼虫全体黑色,前胸背板黄色,有5个近方形黑斑,气门线及腹线较宽,为黄色。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 (2)幼虫危害期喷施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 (3)于产卵期铲除卵块。冬季翻根部土壤,杀死越冬虫蛹。 日本龟蜡介 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梢上越冬。形态特征:雌成虫,腊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椭圆形。雄成虫,体深褐色或棕色,头和胸部背板较深。若虫,蜡壳卵圆至椭圆,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 (1)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 (2)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通过养护管理,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实行轮栽,及时清园,将落叶、杂草、病虫枝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性。合理修剪,使其通风透光,改变介类生存环境,削弱其繁殖力,减少危害。 (3)药剂防治:虫口密度不高时,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1:50至100倍液)抹杀。若虫盛发期,喷施洗衣粉柴油乳剂;150至200倍苦楝油乳剂;1%苦参素1000至2000倍液;2000至2500倍大力杀,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3次。 (4)保护寄生蜂等天敌。 桃粉蚜 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吸汁危害,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唐山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 防治方法: (1)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 (2)药剂防治:可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00至3000倍吡虫啉粉剂喷施。 白粉病 危害大叶黄杨叶片,被害植株叶片表现皱缩畸形,影响生长。白粉病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正面,少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病斑扩大相互愈合之后不规则。 防治方法: (1)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 (2)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25%的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若病发严重时,必须进行修剪,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淡红色,假种皮桔红色

    2019-03-12 电议
1/1 记录数:4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