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上海瑶琪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蟆叶秋海棠发布时间:2011-08-11

    【概况】蟆叶秋海棠又名毛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蟆叶秋海棠叶片大,形似象耳,色彩异常丰富,四季如新,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是秋海棠中栽培较普遍的观叶种类。自18世纪发现秋海棠植物以来,蟆叶秋海棠一直以观叶植物闻名于世界。至今,欧美各国都广泛栽培蟆叶秋海棠,其栽培品种之多在观叶植物中也很少见。1838年英国选育出光荣的圣阿尔巴斯(GloryofSt.Albans)蟆叶秋海棠的栽培品种。接着1903年和1921年英国又选出陛下(HisMajesty)和(HerMajesty)两个品种。1964年荷兰育出圣诞节(Yuletida)和新年快乐(HappyNewYear)。较近又选育出叶形像蜗牛壳的新品种L埃斯卡戈特(L Escargot)。现有栽培品种在60种以上。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欧美引进美洲类型的秋海棠及其园艺杂种,其中也包括蟆叶秋海棠的栽培品种,并在沿海的广州、厦门、上海、南京和青岛等城市栽培。到80年代初应用组培繁殖以后,蟆叶秋海棠的栽培逐渐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态特征与品种】蟆叶秋海棠为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多匍匐地下。叶出自根茎,偏耳形,叶面有深绿色皱纹,中间有银白色斑纹,叶背紫红色,叶和叶柄密生茸毛。花淡红色,常见品种有黑爵士(BIackKnight),叶片红墨色,具散生粉红色圆斑点,叶柄上密生红茸毛,银色皇后(SilverQueen),叶片银灰色,沿叶脉中心至边缘呈亮绿色。肯·肯(CanCan),叶片深裂,亮银绿色,有粉红色斑纹,幼叶中心呈紫红色。欢乐圣诞(MerryChristmas),叶片中央血红色,外围有大片银。粉红色斑块,叶缘红色。总统(President),叶基部沿叶脉两侧呈深绿色,叶面布满银灰色。光荣的圣阿尔巴斯(GIoryofst.Albans),叶面淡紫红色,边缘密布银色小斑点。陛下(HisMajesty),叶深绿色,沿叶缘内侧具宽的银灰色斑纹。圣诞节(Yuletide),叶面淡红色,沿内侧具大片红色斑纹,边缘散生不规则绿或银色斑点,叶边缘具淡黑色,新年快乐(HappyNewYear),叶淡蓝色,中间具银灰色斑纹。常见同属观赏种有铁十字秋海棠(B.massoniana),叶卵圆形,表面有皱纹和刺毛,淡绿色,中央呈马蹄形红褐色环带。毯状秋海棠(B.imperuakus),根茎细,叶心脏形,叶面鲜绿色,密生粗毛。枫叶秋海棠(B.heracleifolia),根茎粗壮,叶大似枫叶,表面有茸毛,绿褐色,背面红褐色,叶柄生有茸毛。【生物学特性】蟆叶秋海棠原产印度阿萨姆地区。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生长适温22~25℃,冬季温度不低于10℃。不耐高温,超过35℃,生长缓慢。如冬季温度低于10℃,叶片易受冻害脱落,茎叶干枯皱缩,严重时死亡。蟆叶秋海棠的茎叶柔嫩多汁,含有丰富的水分,常野生湿度较大的林下或沟谷地带。因此,提供一个湿润的生态环境对蟆叶秋海棠的生长极为有利。特别是盆栽秋海棠,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温度高,水分供应不足,叶片易凋萎倒伏,严重时茎叶雏缩死亡。相反,供水过量,盆内出现积水,易引起根部腐烂。蟆叶秋海棠对光照的反应敏感,适合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长,在强光下易造成叶片灼伤。冬季需充足阳光,株形发育匀称美观。蟆叶秋海棠以200~300勒克斯条件下生长较好。蟆叶秋海棠对光周期反应也十分明显,蟆叶秋海棠在短日照条件下生长停止并进入休眠状态或发育成短柄和小叶,而在长日照条件下(每天13~14小时),茎叶不断生长,并具长柄和宽叶。蟆叶秋海棠适用pH6.5~7.5的中性土壤。【繁殖方法】常用分株、扦插和组培繁殖。分株繁殖:室内栽培时可全年进行,常规结合春季换盆时进行。先将粗壮的根状茎从盆内托出,选择鲜嫩具顶芽的根茎,长约10厘米切下,切口涂上草木灰,每盆栽2~3段根茎,带叶不少于4~5片。刚分株苗浇水不宜过多,放半阴处恢复。扦插繁殖:以叶插为主,5~6月进行较好。选择健壮成熟叶片,留叶柄1厘米剪下,将叶片剪成直径6~7厘米大小,插入沙床,叶柄向下,叶片一半露出插壤,保持室温20~22℃,插后20~25天生根,插后2个月长出2片小叶时,可移6厘米盆培养。叶柄若用0.1%吲哚丁酸浸泡2秒,可缩短生根天数。组培繁殖:采用叶组织为外植体。用肥皂粉液清洗表面,切成1平方厘米小块,在酒精中消毒30秒,冲洗干净后,用0.1%氯化汞灭菌4分钟,用无菌水冲洗后接种在MS培养基加萘乙酸1毫克/升和6-苄氨基腺嘌呤0.5毫克/升的培养基上,1个月后出现淡绿色丛状芽。将丛状芽切割分离,转移在1/2MS培养基加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升、吲哚丁酸0.2毫克/升的培养基上,很快长出新叶和新根,成为健壮幼苗。炼苗2~3天,移入培养土加沙的消毒基质中,成活率高。【栽培管理】蟆叶秋海棠以观叶为主。因此,叶片生长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商品价格。每年春季必须换盆,切除老根和腐根,加入疏松、肥沃和排水好的培养土,有利于新根生长和叶片萌发。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施肥时应注意肥液不要沾污幼嫩叶片,施肥后须向叶面喷水,冲洗干净。也可用"卉友"20-20-20通用肥。夏秋正是蟆叶秋海棠生长旺盛季节,视叶片生长情况,逐步拉大盆距,不使叶片交叉拥挤,否则常因通风不好,造成底部叶片枯黄。为了保持叶色鲜艳美观,平时需摘除过密叶片和老叶。蟆叶秋海棠盆栽4~5年后,植株生长势减弱,叶片色彩欠佳,需重新繁殖复壮。【病虫害防治】常有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和叶斑病等危害,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防治。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蓟马危害叶片,用5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产后处理】蟆叶秋海棠银白色叶片,质朴清新。盆栽是较好的室内装饰性观叶植物,适用于宾馆、厅室、橱窗、窗台等处摆设点缀,翠绿光润,素雅动人。 [详情]

  • 秋海棠类的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11-09-15

    秋海棠(BegoniasPP)属于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由于花、叶俱佳,多数种类又喜半荫,是室内美化的重要盆花,世界各地普遍栽培。在暖季也适用于花坛布置。 (一)形态特征及种类 多数为多年生草本,亚灌木。叶互生,叶片左右不等,基部偏斜,叶全缘,具托叶,雌雄同株,聚伞花序腋生,多数为蒴果,种子细,无胚乳。 秋海棠属约有2000种,园艺品种繁多,在园艺上,根据根茎的特征,大致上将其分为三类: 1.须报类又称灌木类,包括多浆草本、亚灌木、灌木,常绿,生长高大,分枝多,主要花期在夏秋两季,冬季进人半休眠,但仍可供观叶之用,如银星秋海棠(B.arsenteo-guttata),竹节海棠(B.President-carnot),四季海棠(B.semperflorens)。 2.根茎类茎匍匐地面,粗大多肉,节极短,叶及花茎自根茎叶腋抽出,叶柄粗壮,花期均在冬春之间,叶多具美丽的斑纹,如蟆叶秋海棠(B.rex)、械叶秋海棠(B.digyna)、粗喙秋海棠(B.crasslrostris)等。 3.球根类地下部具有块茎或球茎。为温室春植球很,秋季花谢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球根在冬季休眠,如园叶秋海棠(B.cxcloPhylla)、掌叶秋海棠(B.hemslcyana)等。 (二)生态习性 秋海棠大部分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在自然界多生长在温暖地区的林下沟边、溪边或潮湿的岩石上。因此秋海棠类植物耐寒力弱,喜湿润,不耐干旱,忌直射阳光,在适当蔽荫下生长繁茂。除冬季外,自晚春到初秋都需适当遮阳,夏季应置于荫棚下,冬季温室夜间温度应不低于10C,但种与种之间亦有差异,有的种类耐寒较强。 (三)繁殖方法 秋海棠类常用播种、扦插和块茎分割法繁殖。 1.播种繁殖秋海棠类种子很小,如四季海棠种子1克约20万粒,发芽率约30%,播种1克即可有5000~7000株,四季均可播种,一般在8~9月或11月间,但春播生长良好。播种用土为腐叶土或泥炭土加上壤土和沙,配合比例为1:1:1,并加入适量过磷酸钙。播种后置半荫处,维持20C~25C,保持土壤湿润,一周后开始发芽,3~4周基本出齐,发芽后逐渐增加光照,当真叶长出1~2片时,即可分苗,株行距2厘米,然后再移植一次后,定植于12厘米~15厘米的盆中。 2.扦插主要是叶插,多用于蟆叶海棠等,自春至夏均可进行。温度20C~22C,要求水分充足,一般2~3周即生根,当根群充分发生后,即应连叶片移栽于相适应的盆中。冬花类秋海棠也可用刚发生的新芽进行扦插。须根类均可在春季分株繁殖,球根类也用块茎分割法繁殖,即3~4月块茎萌发前,将块茎顶部切割成数块,每块留一个芽,切口用草木灰涂拌,待分割块茎萌芽后,即可上盆。 (四)栽培技术 秋海棠类多数作为盆花栽培,盆土要用加沙的培养土,6~9月在室外荫棚下生长较佳,10月以后即要移入温室越冬。夏季浇水需充足,冬季少量浇水即可。生长旺盛期应施以追肥,花前增施磷肥,可达到花大和延长花期的目的。 生育期如遇高温多湿,常发生茎腐病和根腐病,应控制温度和浇水,喷25%的多菌灵250倍液可以预防。(记者 佚名) [详情]

1/1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