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安国金土地药业种植开发部

主营:国槐,杜仲,红刺玫,紫丁香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冬暖大棚佛手瓜多年生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10-06-22

    佛手瓜又名合掌瓜、拳头瓜,属葫芦科。该瓜营养丰富,清脆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蔬菜,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佛手瓜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温、耐热、不耐寒。在我国北方露地种植的情况下,其根茎不能越冬,只作一年生栽培,且无霜期相对较短,对瓜的正常成熟造成较大的威胁,产量也受很大影响。佛手瓜只有土壤温度在5℃以下时,根才会枯死。因此,佛手瓜可以在冬暖大棚内安全越冬。不仅当年瓜可以全部成熟采收,产量剧增,而且来年春季还可收一季佛手瓜,产量和效益十分可观。一、育苗冬暖大棚佛手瓜多年生栽培育苗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份,过晚则生育期不足,影响当年产量。选择个头肥大、成熟较好、芽眼微突、无伤痕破损的种瓜用塑料薄膜包好,放在温度15~20℃的地方催芽。催芽时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湿度不足则芽会干枯。同时每3~4天要掀开薄膜通风换气,否则会因薄膜内氧气不足,导致种芽窒息发黄而死。一般经过20~25天,种瓜顶部开裂并陆续长出胚芽和根系时,挑选出生长良好的种瓜。同时准备30×30cm的营养钵,并装入适量的营养土,营养土选择连续多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肥沃园土和充分腐熟的优质厩肥作为原料,按土肥比2∶1的比例配制。将种瓜发芽端向上栽入杯内,瓜体四周填满营养土,轻轻压实,再覆土超过瓜顶5cm,将营养钵排放在冬暖大棚内,约20天可出齐苗。出齐苗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切忌浇大水,否则水会过多地进入发芽形成的种瓜缝隙中,造成种瓜腐烂。二、定植定植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中、下旬。定植前冬暖大棚可以进行越冬茬或早春茬蔬菜栽培。定植位置在棚内距棚前1m左右,东西向栽一行,株距5~7m。定植穴长、宽、高各1m,按照土和腐熟鸡粪2∶1的比例填入穴中,其上再覆土20cm并踩实,然后根据苗坨大小开穴,将苗坨从营养钵内取出,带土入穴,覆好土后浇水缓苗。三、定植后的管理1、前期管理从定植至6月中、下旬棚内其他蔬菜拉秧。此期因与其它蔬菜共生,而且瓜苗生长缓慢,需肥水量也相对较少,在管理其它蔬菜的同时,不需另外浇水追肥。管理上以整枝为主,一般留2~3条主蔓上架,并及时打掉其它侧枝。2、中期管理从6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初花期。此期是冬暖大棚佛手瓜营养生长旺盛时期,需肥、需水量增加,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几点:一是科学浇水施肥。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667平方米撒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0kg。以上肥料应撒在离瓜苗1.5m以外的地方,以防肥料伤根。撒匀后翻入地下并适量浇水,浇水后覆盖10cm左右的麦草,以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浇水次数。以后根据天气情况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这一阶段提倡叶面追肥2~3次,可选用喷施宝、木酢液、邦龙鱼蛋白有机肥等肥料。二是及时搭架、整蔓。棚内其它蔬菜拉秧后,用铁丝或竹竿在距棚面以下0.5m处,搭起南低北高的瓜架。佛手瓜主蔓上架后要随时整理,使其分布均匀,并注意摘除细弱蔓及主蔓基部的新芽,以利于通风透光,使瓜蔓生长正常。3、后期管理从9月份初花期至11月中、下旬收获结束,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初花期前后适当控制浇水,切忌浇大水,以防止引起落花落果。二是在初花期雌花一般比雄花早开放4~6天,致使花期不遇,前期雌花不能受粉结实,可用200×10E-6的赤霉素溶液,在雌花开放的当天上午蘸花或喷雾处理。喷雾时左手戴线手套,用食指、中指夹住花柄,右手持小喷雾器对准柱头喷药,既可防止碰落花朵,又能避免药液过多地喷到叶片上,造成叶片徒长。经这样处理的花朵,不但坐果率提高,而且能促进果实生长,瓜的商品性状也好。但必须注意,处理过的瓜不能留作种瓜。三是在“霜降”前将棚膜封好,以防霜冻。温度白天保持在20~26℃,夜间13~18℃。四是及时采收,一般雌花坐果后15~20天即可采收上市。4、越冬及春季管理11月中、下旬佛手瓜整体收获结束后,进入越冬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剪蔓撤架。收获结束后就地平茬,然后撤架。二是在距离主根30cm以外翻地,以保证佛手瓜以后正常生长。施肥后可继续种植其它越冬蔬菜。三是要注意保持棚温,促发新芽。一般第二年3月份可重新开花,经人工授粉处理,4月份又可开始采收上市。此期佛手瓜分杈较少,瓜蔓较稀,遮光面积不大,对棚内其它蔬菜作物也影响不大,但价格较高,效益可观。 (记者 佚名) [详情]

  • 盛夏花卉养护重点在浇水发布时间:2010-08-22

      盛夏来临,喜欢养花的市民对植物的养护也更加关注,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养护经验的不足,不少市民还是会担心心爱的盆花出现病症或死亡。因此特请教上海植物园专家王玉勤为市民在夏季养花答疑解惑。   据王工表示,夏季花卉苗木的养护重点在于水分的管理。浇水时有几点要注意:   一是合适的浇水量是关键。要按照“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对其进行水分的管理。所谓‘浇透’,是指让整盆土从上至下全都被水浇到才行。这要有个估量,慢慢浇水,到盆底滴水时,就算浇透。快速浇水或用大流量的水冲刷时喷出的都不作数。   二是判断其是否该浇水了。看叶片的状况是否萎焉;盆土的颜色是否变浅;端起盆子掂掂重量是否变轻了。若有上述情况,那么就该浇水了。   三是选择适宜的时间浇水。每天早晚都可以浇水,一天浇一次,以晚上(傍晚)为好。如果一天一次不够就要早晚各浇一次。若放置在室内的环境温度低,光照少的话,可以2-3天浇一次。若花盆较大,但花苗较小,也可减少浇水次数(以盆土的干湿为依据)。   四是根据植物放置的地点来浇水。若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那么早上一定要把水浇足。如果傍晚植物叶片下垂,或白天植物叶片被灼伤的,那么应该将其放到半阴处,不能原地不动,否则严重影响生长。如果是房间的室内观叶植物,除正常浇水外,还应避免空调风直吹,每隔2-3小时叶面上喷点水。人不在时,放在光线比较充足的窗口或半阴的阳台上,也可以在通风处放置4-8小时。   各种花卉缺水时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植株叶片薄,缺水会使片很快萎焉,如菊花、矮牵牛、黄秋葵之类的草本花卉。石榴和月季也会有所表现,但当它们叶片下垂时则表示出现了很严重的缺水症状。而当五针松、橡皮树的叶片出现下垂现象时,则表示缺水情况已经相当危险了。因此每天仔细观察植物的状况很重要。家里养的植物种类不同,水分消耗量不同,浇水的间隔也会不一样。不同家庭的朝向、楼层不同,通风状况不同,浇水的间隔也要视花盆和花苗的实际情况来定。在木本植物中,梅花、蜡梅要适当控制水分,就是让它吃个半饱即可,保持它的绿叶不凋落不卷曲,待秋后再加肥水。对发苗的草花,如紫茉莉、太阳花等,要让它吃饱喝足,并且少量加肥。   在做好水分管理的基础上,还需根据花卉的习性,注意遮荫、施肥、繁殖等养护措施,为花卉创造更好的生长条件。   总之,植物的习性有千差万别,各自的种植环境条件各不相同,植物的长势也有很大差别,要像照料孩子般的关心,适时适量喂养,我们的花都就会平安度夏,健康成长。 [详情]

  • 历代桂花浏览发布时间:2009-09-27

    桂花以清雅高洁的品质,端庄秀美的树形,浓郁的花香,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我国各地至今仍有桂花古树被保存下来。它们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是我国珍贵的“活文物”,这些无价之宝为我们发展桂花文化,开展科学研究,开发风景旅游资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文史资料。 汉桂 在陕西汉中市圣水寺院内的1株桂花,相传为公元前206年西汉肖何亲手所植,该树主干直径230多CM,树冠覆地400多平方米。每到金秋,依然香漂数里。经测定,树龄为1840年,与传说基本吻合;在汉中市附近的勉县定军山下诸葛武侯墓前有2株称之为“护墓双桂”的丹桂:1株根围达3。10米,冠覆已超过21米;另1株根围近3米,冠幅16米之余,距今已有1700多年。 唐桂 江西南昌市南郊青云谱院内有1株金桂,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建寺所植,距今有1300多年;江苏常熟市兴福寺内1株桂花古树,也被称为唐代“遗物”。 宋桂 四川重庆合川县钓鱼城护国寺1株银桂距今有800多年。该树高达21M,胸围2。7M;桂林市郊唐家里村1株桂花,高13。75M,胸围4。1米,冠幅14。7米,树龄900多年。 元桂 湖北咸丰县马河坝镇田坝村1株金桂高19。8米,胸围3。89米,据测定,树龄为680年;云南鹤庆县松桂乡衍庆村1株银桂高13。8米,胸围2。8米,据测定,树龄为700年。 明桂 江西彭泽县太平乡化城寺有2株桂花,株高19。8米,胸围2。72米,因花而不实被称为“雄桂”。另1株高18。3米,胸围2。56米,每年可收桂籽百余斤,被称为“雌桂”据载为明代一僧人所植,距今已有500多年;在浙江建德市梅城的青柯亭院内,有金桂、银桂各一株。前者高15。6米,胸围2。55米;后者高9。8米,胸围1。45米,距今达600年,青柯亭主人曾留下“群芳开满遍庭隅,赏尽芳樽醉看来”的诗句。 [详情]

1/1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