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利川市虹业苗木专业合作社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全部供应
  • 供应黄杨、小叶黄杨、瓜子黄杨
    供应黄杨、小叶黄杨、瓜子黄

    黄杨价格:小叶瓜子黄杨为常绿乔木,高达3~5米,叶革质,正面呈深绿色,背面为浅绿色,在严寒的冬天叶色碧绿,无落叶现象.目前,我基地的黄杨主要规格是:米径4-6公分,地径(地面上来30公分开量)5-7公分的高杆黄杨,分枝点1-2米,冠幅1.5米左右,树高3-5米.可供数量:已下山1-3年的熟货(大半冠或半冠或桩头)2000棵,未下山的山货大约8000棵.地径10公分以上的黄杨前几年基本挖光砍光烧光三光了,凡需10公分以上的客人请不必联系我们了,同样5-7公分规格的黄杨原木(移栽不成活死掉的)每年可供货数量为3-5吨.小叶黄杨因为生长缓慢,湖北利川小叶黄杨的木质极其细腻,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但仍因黄杨生长缓慢,难有大料,多用来与高档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精细的雕刻作品,未见有大件作品,也正因为如此,黄杨雕刻作品常被初识者误以为是象牙制作.湖北利川黄杨木的香气很轻,很淡,雅致而不俗艳,是那种完全可以用清香来形容的味道,湖北利川黄杨木还有杀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在湖北利川黄杨木生长地的山民,就有采黄杨叶用做止血药和放置黄杨树枝来驱蚊蝇的习惯.湖北利川黄杨树是家居较理想的绿化树种,高贵典雅,四季常青;湖北利川黄杨木材是较理想的家具材料和雕刻材料,材质紧密细腻,表面光滑金黄.黄杨木的香气很轻,很淡,雅致而不俗艳,拥有黄杨是贵族豪门的象征.黄杨的生长习性:多生山谷、溪边、林下,海拔1200-2600米.耐阴喜光,在一般室内外条件下均可保持生长良好.长期荫蔽环境中,叶片虽可保持翠绿,但易导致枝条徒长或变弱.喜湿润,可耐连续一月左右的阴雨天气,但忌长时间积水.耐旱,只要地表土壤或盆土不至完全干透,无异常表现.耐热耐寒,可经受夏日暴晒和耐摄氏零下20左右度的严寒,但夏季高温潮湿时应多通风透光.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轻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盆栽亦可以蛭石、泥炭或土壤配合使用,耐碱性较强.分蘖性极强,耐修剪,易成型.秋季光照充分并进入休眠状态后,叶片可转为红色.可四季换盆或移栽,夏季或新芽萌发时移栽应注意遮阴并防止盆土过湿,否则易导致原有叶片脱叶.中国南方广大地区,均可在露地安全越冬,越夏;北方宜盆栽,置室内防寒越冬.移栽在春季芽萌动前进行,成活率较高.下图是生长在利川海拔1650米的原生态高山小叶黄杨:黄杨的移栽:先整地施足基肥,小苗移栽可沾泥浆,大苗移栽需带土球.小叶黄杨栽培容易,但生长缓慢,要经常浇水,施肥,促进生长.盆栽宜用森林土或塘泥,施钙镁磷肥,干粪等做基肥,以后每年对叶面喷施氮肥水数次,盆土保持湿润.栽苗后可每隔4至6行在行间用土培起垄,以利灌水.要求栽苗后24小时内灌较好次水,隔3至5天灌第二次水,再隔5至7天灌第三次水,灌完三水之后,可根据天气和苗木情况再决定是否灌水.水量不可过大或过小,水量过大,土壤变软,苗木容易倒伏;水量过小,影响成活.栽植苗经灌水或较多的降雨后,苗木易倒伏、倾斜或露根,如发生此类现象,应立即扶正、培土、踩实,否则由于苗木正在发芽生长,几天之内苗干就会变弯.扶苗时,可先将苗根附近的土挖开,将苗木扶正,找直行间和株间方向,然后还土踏实.栽苗后经连续三次灌溉,苗床土下陷且出现坑洼时,应及时进行平整、填土.也可结合中耕将地面耧平,以使苗木受水量一致,防止旱涝不均.黄杨的管理:黄杨树比较喜水,在浇水上应掌握“宁湿勿干”的原则.在幼苗时期,根系较浅,对水分敏感,一般以保持表层土壤湿润为度,应少量多次的灌溉.在苗木速生时期,生长迅速,需水量大,应大水灌溉,使之有湿有干,浇足灌透.但在生长后期,为防止苗木徒长,促进木质化,则应停止灌溉.一般在夏未就应开始控制浇水.灌溉时间:每次浇水的时间,较好在早晨和傍晚,不要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是苗期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中耕和除草是两个概念,但可以结合进行.一般中耕除草较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在土壤湿润时将草连根拔掉,松土效果也好.苗木新栽不久,大部分土面暴露于空气当中,不仅土壤极易干燥,而且易生杂草,此期间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利于促使苗木根系发育.一般苗根附近应稍浅耕,株行间可适当加深,通常3至5厘米.雨季中耕,促进气体交换和气态水的蒸发,可以防止苗木沥涝.北方地区一般春季干旱,秋季杂草已停止生长,这两个时期应以中耕为主,夏季则以除草为主.杂草的速生期是在雨季前后,这一时期要加强除草,除草要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对多年生杂草必须将其地下部全部挖出,否则,将越来越难清除.追肥可及时补充苗木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提高质量.

    2024-03-25 电议
1/1 记录数:1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