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绿野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盆景苔藓制作发布时间:2009-04-22

    一、快速上苔法。将制作好的盆景山石放在水里浸泡数日,然后用山芋或马铃薯粉均匀地撒在山石或盆土上,再用潮湿杂草覆盖放在潮湿处,每天喷水,一周左右即可生苔。二、接种苔藓法。选几块黄土,研细加水调至糊状,将自然苔藓放在泥浆中搅匀,用小刷子均匀地刷在经水泡雨浸的山石或土面上,经常喷水,数日后苔藓可见。还可以将取回的鲜苔去杂晒干,研成粉末,用水或稀米汤调匀,涂在盆景需要的地方,移盆于阴湿处,保持潮湿,即可生出苔藓。三、自然上苔法。将做好的山石放到水盆中,经常浇陶米水、陶菜水,保持潮湿,放在见天不见阳的地方,吸水石更好。  四、盆面上苔法。树木盆景的盆面所用苔藓,可用一张薄膜平放在潮湿的、见天不见阳的地方,将原苔打成泥浆均匀地涂在薄膜上,保持潮湿,出苗后喷一次淡肥水,15天即可按需要使用。在苔盘根面粘上泥浆,盆土要湿润,也刷上泥浆,然后贴上即可。 [详情]

  • 自然授粉发布时间:2010-06-25

    园艺作物育种中的染色体工程还包括单倍体、非整倍体和额外染色体(即B一染色体)等内容,但因这些方面在花卉育种中成功的例子不多,因此,在这里就省略了。下面我们再谈谈花的授粉类型。 这里先谈自然传粉。 自然传粉的方式有下列几种:①借助于风力;②少数植物的花粉是靠水传播的;③大多数植物种类是靠动物,尤其是昆虫传粉。前两种的传粉方式,都是靠大自然的动力。而第三种靠花的颜色、香味和花蜜来引诱昆虫,其中有些纯属哄骗,如梅花草属(Parnassi8spp)是以有光泽的花蜜样的突起,而Ophrysspp则以昆虫样的花来诱骗的。但大多数植物是靠花为昆虫提供了花蜜和蛋白质。除昆虫之外,芦荟属、Antholyza、倒挂金种属、木槿属、Kniphophia和鹤望兰属则是靠鸟类传粉的。而许多菊科植物的花粉,如Chrysanthemumleucanthemum,却是由蛞蝓传播的。 我国的大多数栽培作物的主要传粉者是蜜蜂和野蜂。但是,还有一些昆虫在某些作物的传粉上,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苍蝇,它们对伞形花科植物如胡萝卜和欧洲防风属是主要传粉者。蝴蝶则倾向于为与它们自身的颜色相似的花传粉。而烟草和蝴蝶兰PatantheraChlorantha,则以它们弥散的香味、白色的花和长的花蜜管,来适应于黑蝇蛾为它们传粉。特别有趣的是丝兰属植物,它是靠蛾Pron以aYuccasella的幼虫传粉的。它们的成虫将收集的花粉粘成一个球,而后将球转移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待花粉萌发进入子房时,也将蛾的一些卵带进去,因此,其幼虫便在受精后发育的子房内靠其营养物质饲喂成长,从而毁坏了大约20%的种子,但其它的子房则发育正常。 黄蜂是雪果属(Symphoricarpusspp)和玄参属(Scrophulariaspp)的主要传粉者。姬蜂的授粉对象则是羊尔兰属(Listeraovata)。野生无花果有三种关闭状液囊样的开花或“结实”类型,即已经知道的雄、雌和特殊的不育类型,它们都能作为单独的无花果受精个体,由自然界的黄蜂幼虫传粉。雌黄峰蝇成虫为所有的三种无花果类型传粉,其中只有可育的类型不适于抚养它的幼虫。大多数栽培的无花果都不是虫媒类型,因为它们的可供食用的新鲜果实是无种子的,没有必要通过受精产生。但在种植园中的伊兹密尔无花果的果实,却需要由黄蜂进行有效的传粉及发育长成,因为它们需要用于脱水加工。 风是许多藜科植物传粉的主要动力,其中包括糖用甜菜和菠菜。而许多带有柔荑花序的树种,为锯口桤木、榛和白杨,都是靠昆虫进行有效传粉? [详情]

  • 柑桔稳产优质栽培技术操作规范发布时间:2010-07-14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温州蜜柑的产量、质量指标、规划设计、柑桔防风林、桔苗培育及定植、幼年期和初结果期及盛果期土肥水管理及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柑桔采收、桔园更新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温州蜜柑的生产栽培。2 、柑桔产量、质量指标2.1 产量指标:30000 kg/ha~ 37500 kg/ha,盛产期年均产量变幅不超过30%。2.2 质量指标:柑桔一级果品占总产量80%以上。3 、规划设计3.1 园地选择选择适宜的小气候条件,以利柑桔正常越冬生长。土壤:应选择PH≤8.2,土壤厚度在1.0 m以上,土壤较肥沃,地下水位在1.0 m以下,排灌容易。3.2 桔园面积在10 ha ~50 ha,成一定经营规模。3.3 道路、沟渠、库房、场地等设施配套路、林、沟、渠配套,低压线路、农药池分布合理。 主干道宽3 m ~5 m,便于大型汽车通行,支路宽3 m;桔园田间操作道宽1.5 m ~2 m;沟渠配套,排灌设施齐全;2 m3配药池5只/10 ha。库房、场地:桔园配套350 m2/10 ha~400 m2/10 ha。选果机:配套1台/20 ha~30 ha自动分级选果机。运输工具:农用运输车20 ha/辆~30 ha/辆。塑料采果筐:可按月均采收量和上市量配备,一般桔园配套150只/ ha~ 200只/ ha。4 、柑桔防风林4.1 作用4.1.1改善桔园小气候环境,以减少寒风给柑桔带来的危害。4.1.2减慢风速,增加桔园温、湿度。4.1.3降低落叶量,减轻冻害程度。4.1.4增强树势,提高柑桔产量与品质。4.2 林带树种防风林树种:应以小冠幅速生乔木为主;可选择法冬青(珊瑚树)与水杉混合林带或选择女贞等适生树种。4.3 林带结构防护林结构:防风林以疏密蔽度0.7~ 0.8的透风林效果较好,其保护范围大体上是林高的10~ 15倍。林带设置:主林带150 m间隔(4行6 m宽左右的林带),保护范围为林高的10~ 15倍;副林带70 m ~ 75 m间隔,1行~ 2行,2 m~ 3 m宽的林带;侧风林带60 m间隔,与桔树行向平行,与主林带、副林带相垂直,形成E形林网化。4.4 林带更新桔园林带更新应视生长情况而定,对失去防护作用或防护作用减弱的桔园防风林带应及时更新。对管理不当,造成缺棵的,应进行补植。5 、桔苗培育及定植5.1 砧木上海地区一般以抗寒性强的枳壳砧木为主,也可用枸头橙作砧木。5.2 培育良种壮苗桔苗应品种纯正。砧木适宜、嫁接愈合良好,根系发达,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一年生苗木干茎粗度达0.7cm以上,具 3个分枝为宜。桔苗应无严重病虫害和检疫病虫害。桔园定植苗木也可用计划密植园中疏伐出的桔树,大苗定植,便于提早投产。5.3 计划密植、合理栽种5.3.1 桔园早期宜实行计划密植,以常规密度的2~ 3倍栽植,实现早结丰产。常规栽植密度一般以株行距3 ×3.5m(945株/ha)或3×3m(1110株/ha)为宜。5.3.2 栽培方法小苗可挖定植沟或定植穴种植,沟或穴深度在0.8 m左右,定植沟或穴下层应分层放入足量腐熟的有机肥或过磷酸钙。一般穴施有机肥30 kg ~40kg(1 kg ~ 1.5kg)磷肥。疏伐树移植在畦面作墩定植,抬高种植高度,扩展根系。5.3.3 栽植时间以春季定植为宜,一般在3月上旬~4月上旬,桔芽萌发前定植为宜。6、 幼年期土肥水管理及整形修剪6.1 桔园耕作层土壤改良为了满足短期内改良桔园土壤所需大量有机肥,幼年树行间隙应尽可能地栽种绿肥,每年深翻埋青以满足土壤改良和每年增施有机质的需要。6.2 薄肥勤施薄肥勤施,多施氮肥和有机肥,以促为主,重点配合春、夏、秋三次放梢,进行施肥。一般每年(3月~7月)每株施氮量0.25 kg ~0.5kg尿素,春施0.1 kg ~0.2kg磷肥。8月以后停施氮肥,以免抽生晚秋稍。晚秋可喷施0.2%磷酸二氢钾,以促进秋梢枝叶成熟,增强抗寒力。6.3 合理排灌,保证水分供应一般控梢期宜干不宜湿,放梢期要求湿润。天旱时,必须配合施肥,进行灌水。在幼年期末,秋冬要肥促水控,促进花芽分化。6.4 幼年期整形修剪幼年期整形重点是培养良好的树冠骨架,使主枝、副主枝枝数适宜,分布合理。幼树定植较好年,在树高45 cm ~50 cm处剪顶定干,选留上部抽生的生长强壮,分布均匀的三个主枝,以后在各主枝上,选留2~3个方向错开的副主枝,以填补主枝间的空位,使枝梢分布均匀。幼树生长旺,修剪应尽量从轻,采用疏删,则生长快,结果早。通过抹芽放梢,保证春、夏、秋三次梢整齐、密集、均匀、充实,促使树冠矮小紧凑,枝梢大量增加,为早结丰产创造条件。7、 初结果期土肥水管理及整形修剪7.1 初结果期土肥水管理及整形修剪的主要任务初果期是桔树开始结果到进入盛果期之间的时期,一般在定植后4年~7年,初果期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同时继续扩大树冠、根系。因此,栽培措施要有促有控,即控制旺长,保证尽量结果,提高品质;又要促进树冠、根系继续扩大。幼树往往果大、皮粗、着色迟、风味淡,要设法通过改善光照,促进结果,控制旺长来解决。7.2 适当控制氮肥、夏季控制施肥施肥量:5年~7年生(每公顷栽1905株)或(每公顷栽2220株)的温柑园,每公顷施纯氮825 kg~1050 kg;P2O5 450 kg~525 kg;K2O 450 kg~525 kg。初结果期比同产量成年园适当少施氮、增施磷钾肥,可以缓和枝梢生长,促进结果,提倡多施有机肥,以提高品质。7.3 适当控制施肥施肥时期,要重施壮果抽梢肥、采果肥和芽前肥,以壮梢保叶,促花保果。夏季少施或不施肥,以控制夏梢抽生,减少落果。7.4 适当控制夏梢 初结果树为了既促进树冠生长,又保证尽量结果,应通过抹芽放梢,着重培养春秋二次梢,作为结果母枝。对夏梢应视树体生长结果情况予以适当控制。7.5 继续进行轻疏剪 夏秋梢结果后,常弯曲下垂。对这些枝,必要短截时,要在弯曲下垂部分生多数结果母枝的部位短截,以减少发生徒长枝。一般宜继续进行轻疏剪,删除交叉枝、细弱枝;对密生枝按去弱留强、去密留疏的原则删剪;晚秋梢,病虫枝全部去除。7.6 确保植株间必要的间隔对3 m×1.5m或3.5 m×1.5 m的密植园,促永久树生长,控临时树。保持树冠间必要的间隔(一般在0.6 m 行株间隔)。7.7 秋冬控树促花 在秋梢充实后至初冬期间,在重肥的基础上,采取控水、深翻(断根)、增施磷钾肥。必要时,对旺树采取树干结扎、环割等一系列控树措施,使叶色由绿转淡绿为度,以促进花芽分化。 7.8 树冠全面结果,以疏果调节结果量树冠要全面结果,不必多考虑整形。由于全面结果生长缓和,粗皮大果减少,外围果增加,果实品质也可以提高。在着果偏多时,应分二次进行疏果,以保持一定的叶果比,提高果实品质。较好次疏果时间在7月上旬,主要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小果、特大果、并对球果疏稀。第二次疏果时间在7月下旬(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视树冠负荷力及叶果比(特早熟温柑40叶/果~45 叶/果;早熟35叶/果~40叶/果;中熟25叶/果~30叶/果)进行,疏除朝天大果、内膛小果、斑疤果等。疏果时,树冠上部或主枝先端强势部位多留果,树冠下部、内部弱势部位少留果。 8、 盛果期整形修剪及土肥水管理8.1 栽培管理的主要任务 一般从定植5年~8年开始至结果衰弱期之间的结果期为盛果期。植株大量结果,易发生大小年,全园封行,容易相互交叉。这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控制树冠,延长盛果期,保持稳产、优质,均衡柑桔大小年产量。栽培措施以控制为主,控中有促,要促抽秋梢和根系生长。8.2 栽培管理的主要措施8.2.1 疏伐间栽树,保持必要树冠间隔,疏移或间伐间栽树,以不影响或少影响留下树为原则。需要疏伐的标志是桔园产量开始下降,树冠交叉荫蔽。以温州蜜柑自然形为例,树冠覆盖率达到84%以上,树冠交叉达20 cm,叶面积指数达到7以上时,则要开始疏伐准备,树冠覆盖率达100%时,即需疏伐。8.2.2 一般在疏移或间伐前4年~5年开始逐步压缩间栽树,至其树冠 小于永久树1/2以下,产量低于永久树1/3以下时,进行疏伐。对疏移树,在移植前一年3月~4月间,较迟9月~10月间,行环沟断根,其方法是:先以干周为半径,以干为中心作圆,然后沿圆周掘下,充分切断其根,粗根切断后,宜剪平切口,再用肥土和有机物填满环沟,促其发生细根。这样,至第二年掘取时,可少影响存留树根系,并提高移植树成活率和生长势。 8.2.3 为了便于操作,一般疏伐时,宜先将行间间栽树全部疏去,但在操作允许条件下或株间较密时,也可以先疏伐株间间栽树,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产量。8.3 大枝修剪整形8.3.1 大枝修剪的目的:增加通风透光,改善果实品质。8.3.2 大枝修剪的对象:树体高大,长势旺盛,直立主枝多,树冠郁闭,通风透光性差,内膛光照不足导致桔果品质差,产量低的桔树。8.3.3 大枝修剪的目标:通过消除顶端优势,将树高控制在3m以内,树体主干配置三个不重叠的主枝,在每个主枝上配置2~3个副主枝,副主枝上配置若干个侧枝,侧枝要求短、壮、粗、多。主干与主枝,主枝与副主枝的中心线呈45°~50°,要求层次清楚,呈自然开心形,树冠紧凑,通风透光良好。8.3.4 大枝修剪的方法:采用一看二锯三剪四保护。一看:修剪时要看树冠骨架结构、枝梢数量,分布角度,剪去直主枝以及过密的大枝。二锯:在适当位置上锯掉不需要的较粗壮枝杆,锯枝注意两点:一是要斜锯,锯口面向下倾斜,锯口要光滑、以防积水;二是对树冠空档的枝杆要留桩,桩长为枝杆周长的1.0~1.5倍。三剪:对夏秋梢进行回缩修剪,修剪量约占当年树冠夏秋梢总量的1/3~1/2。四保护:对大枝修剪后的伤口,特别是大枝伤口,要用保护剂或杀菌剂可杀得等涂抹伤口进行保护。 8.3.5 大枝修剪的时间以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下旬较好。为不影响当年产量,宜分步实施,分二年完成。8.4 防止大小年发生加强土肥水管理,做好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工作,防止大小年发生。盛果期桔园全年每公顷施纯N为975 kg ~1230 kg;P2O5为525 kg~ 600 kg;K20为525 kg~ 600 kg。着重施好7月壮果促梢肥,成年树每株施入高效复合肥1 kg左右。应根据桔树花量、座果等不同情况分别做好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工作,保持一定产量(30 000 kg/ha ~37 500 kg/ha)。桔园连年丰产,必须加强营养供应。首先结合疏伐间栽树进行深翻改土,扩大永久树根系和增加土壤肥力,同时按产量增施肥料,在生长转弱后,则要通过疏果、增施氮肥、适当加重修剪,促进秋梢早发旺发,作为来年结果母枝,以防止大小年发生。9 、病虫害防治9.1 防治原则对柑桔病虫害要采取优化综合防治,就是在科学管理,培养健壮树势,增强抗御病虫害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依据病虫害经济防治指标,选用经济、高效、低毒的矿物性、植物性等农药,合理用药,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等办法适时防治,既可达到减少用药、降低成本、减少农药残留的目的,又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9.2 柑桔的主要病虫害上海地区柑桔的主要病虫害有:柑桔疮痂病、炭疽病、树脂病、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潜叶蛾、蚜虫、蚧类、蜗牛、凤蝶,天牛等。9.3 柑桔病害防治方法9.3.1 疮痂病防治着重于前期二次喷药防治,较好次掌握在春芽萌动时(芽长3mm左右),喷药保护春梢;第二次则在落花三分之二时喷药保护幼果。9.3.2 炭疽病防治应在春、秋稍嫩叶期,特别是在幼果期及8月、9月间,每隔10 d~15 d喷药一次,连续2次~3次。9.3.3 树脂病防治应掌握在发病初期,一般在5月~6月幼果期和9月间,每隔10 d~15 d喷药一次,连续2次~3次。9.3.4 防病药剂防病药剂可用波尔多液、托布津、多菌灵等杀菌农药。9.4 柑桔虫害防治9.4.1 柑桔螨类对柑桔红蜘蛛、锈壁虱等螨类,应根据预测预报、虫害发生及天气情况,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天敌,控制螨类为害。药剂有达螨酮、三唑锡、尼索朗等。9.4.2 柑桔蚧类对蚧壳虫类,应做好预测预报,掌握在初龄若虫大量发生时防治,效果较好。药剂可用喹硫磷、乐斯本等。9.4.3 柑桔潜叶蛾应通过抹芽控梢,适时统一抽发早秋梢,喷药保护相结合的措施,控制潜叶蛾的危害。药剂有:杀虫双、蚜虱净、氰戊菊酯等。 9.5 其它柑桔病虫害应根据不同病虫发生情况,采取人工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病虫对柑桔的危害。10 、柑桔采收10.1 采前准备10.1.1 采收前20 d内停止灌水、喷水。10.1.2 备好清洁的采果用工具。10.1.3 采收人员应剪平指甲。10.2 采收技术10.2.1 采收成熟度原则上要求柑桔果实达到该品种固有的色泽、风味和香气,果面2/3以上转黄,基本完熟时采收。10.2.2 采收原则选黄留青、分批采收、轻采轻放。10.2.3 采收方法采用二次剪果法,较好剪留长梗剪下,第二剪齐果蒂剪平。10.3 采收注意事项10.3.1 采果用的篮、筐、箱内保持平整,并衬垫软物。10.3.2 随采、随运、避免日晒雨淋。10.3.3 遇大风、霜、露、雾、雨、果面未干时不采收,大雨后至少隔1 d再采收。10.4 分级打蜡对短期内上市销售的果实,须进行喷腊涂膜处理。一般每升果腊可喷涂1500 kg~2000kg柑桔。喷腊量可通过间歇时间来调节。正常输送速度时,间歇时间为喷雾1s、间歇3s。小型自动柑桔选果机设置5只装卸式分级筒,分6个级别。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商品果标准、市场要求和柑桔品种特性,从50 mm、55 mm、60 mm、65 mm、70 mm、75 mm、80 mm、85 mm、90 mm、100 mm、110 mm等孔径的分级筒中挑选,通过调换不同孔径的分级筒来配置所需要的等级规格。11、 桔园更新11.1 更新对象桔园树龄较大后,柑桔树势衰退,果实品质下降,桔园产量为本地区盛产园平均产量水平的60%以下的桔园。11.2 更新方法做好总体规划,确定更新后定植的柑桔品种,落实好更新用的桔苗,也可用其它幼年密植园中间伐出的桔树进行大苗定植,以利提早投产。 (记者 不详) [详情]

  • 自来水能浇花吗发布时间:2010-09-14

    自来水能不能浇花的问题,争论时间较长,有人说可以浇,也有人说因水中含有氯气,对花木有害,不可以浇,应该放置一两天,待氯气散发后再浇。但多年来,不论是家庭养花,还是专业养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确数据,证实自来水浇花,会造成花木生长的危害程度是多少,这个问题还应该通过科学实验进一步去证实。 有实践证明,自来水pH6.8--7.8时,是可以浇花的,其中包括名贵的喜偏酸性的杜鹃花、茶花、兰花等。通过合理的肥水等管理,可年年叶绿花繁。 [详情]

  • 山楂树如何提高坐果率发布时间:2011-05-25

    山楂树虽开花较多,但坐果率较低,一般仅10%左右,花期喷施“九二O”可提高坐果率20%,提高产量30%,促进果实提前成熟7~10天。其应用方法如下: 1.时间。喷施时间为盛花期,一般喷2次,承德地区盛花期在5月26~30日。当全园有70%的花开放时喷1次,余下的花再喷1次,如遇雨天应及时补喷。 2.喷施浓度和配制方法。喷施前先用适量酒精或白酒将“九二O”溶解,然后倒入一定量的水中,搅拌均匀,浓度一般为1.5万~2万倍液(50~70毫克/公斤)。喷施时一定要细致、全面,以花序滴水为度。 3.注意事项。在使用“九二O”时,应加强山楂树的综合管理,特别是土肥水管理,以增强树势。盛果期大树花量多时,在肥水条件好的情况下,花后两周再喷1次50毫克/公斤的“九二O”,可提高单果重,增产效果好。小年树花量少时,宜在盛花期及落花后两周分别喷施50毫克/公斤的“九二O”。 [详情]

1/1 记录数:5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