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庆阳陇源苗木绿化有限公司

主营:苗木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甜菜大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09-04-11

    1地膜选择  目前国产地膜的规格和种类较多,但从甜菜丰产高糖和经济有效两个方面看,选用低压高密度地膜较为理想。地膜厚度一般为5~7μm,宽度为80~90cm,公顷用膜量约60kg。  2精细整地  整地必须做到土细而疏松,无坷垃,无根茬,将3垄改为2垄,垄距97~105cm。采用大机械整地,在麦茬平翻或小垄地块进行深松、旋耕、镇压作业一次完成,秋整地较好,春整地要顶浆进行。  3施足底肥  覆膜后追肥困难,要结合整地,一次性将全部农肥和化肥施入深松的垄底,计划公顷产量45~60t。公顷施优质农家肥45~60t,磷酸二铵、尿素各375kg,有测土配方条件的地区应采用测土配方施肥。  4播种与覆膜  覆膜甜菜可比露地甜菜提前播种5~10d,黑龙江省适宜播期为4月中下旬。一般采用垄上穴播,双行行距30cm,株距25cm,拐子苗,公顷保苗7.9万株、用种量约11.5kg。先播种,后覆膜保墒、保湿,可提早出苗5d左右,但放苗时间长,掌握不及时易灼伤幼苗。播后覆土,应保持穴深2~3cm,避免幼苗一出土就与地膜接触。如先覆膜后播种,遇雨孔口易板结,因此必须及时破除板结层,以利全苗。地膜要用土封严,防止透风,影响墒情。  5田间管理  5.1适时放苗  先播种后覆膜的地块,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放苗,放苗前必须经过炼苗阶段,在有苗处先打1个小孔,进行通风炼苗24h后即可放苗,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放苗为宜,苗放出膜外后,膜孔周围用土封严。  5.2间苗和定苗  当幼苗长到1对真叶时疏苗,每穴留苗4株;长到2对真叶时间苗,每穴留苗2株;长到6~8片叶时,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株,尽量留子叶伸展方向与垄沟成垂直方向的壮苗。  5.3中期揭膜  可在封垄前揭去地膜,时间在7月上旬左右,揭去地膜减少甜菜新叶继生,可提高甜菜含糖量,并可提高产量10%以上。  6适时收获  当甜菜植株下部老叶枯黄,其它叶片下垂并开始凋萎时,块根重量和含糖率均达到较高值,此时为甜菜原料根的成熟期,也是较佳收获期,收获集堆后,削去绿叶待售。 (记者 佚名) [详情]

  • 石楠发布时间:2010-03-12

    (记者 佚名) [详情]

  • 元宵节花灯发布时间:2010-05-21

    花灯flower-lantern song-dance  元宵节是传统的灯节。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做。雄县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  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较尊贵的太一神,由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後,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  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我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如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隋朝炀帝时,元宵节期间赏灯活动热闹磙磙,夜夜笙歌,通宵达旦,张灯遂逐渐发 展为元宵节的重要活动。  元宵节花灯唐朝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 大,观灯人潮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玄宗时亦延续西汉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後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 方便人民赏灯,唐以後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帜。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此项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发扬光大,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明清两朝赏灯热潮未减,坊间更出现灯市,贩售各种花灯,式样繁多,争相竞秀  中国人元宵节迎花灯的习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种类繁多,灯式不一,各有流行。台湾花灯,俗称「鼓仔灯」,因早期制作时多形似锣鼓而得名,流行的种类有走马灯、骰子灯、圆灯、关刀灯等。由於闽南语「灯」与「丁」同音, 故一般将提灯、闹灯视为人丁旺盛的佳兆。台湾习俗中,妇女在元宵节穿梭於灯下 ,祈求来年得子(男)、添丁;在台湾北部桃竹苗客家庄里,男丁从农历正月十一日起到家庙挂灯,称为「起灯」;谐音「起丁」,为新生男丁入族的仪式之一,涵意深远流长。  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它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工艺品,也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 [详情]

  • 刀豆无公害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10-08-15

    刀豆原产西印度、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在我国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荚果富含蛋白质,并有活血、补肾、散瘀等疗效。嫩荚可作蔬菜、炒食、腌渍均宜;干豆粒可煮食。  一、特征特性。刀豆为豆科刀豆属栽培亚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发达,长势强,有根瘤,可固氮。茎粗壮,直立或蔓生。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小叶阔卵形。蝶形花,淡红或淡紫色,成总状花序,腋生。荚果窄长方形,长10-35厘米。种子肾形,红色或褐色。刀豆喜温耐热,种子发芽适温25-30℃,植株生长适温20-25℃,开花结果适温23-28℃。喜强光、光照不足影响开花结荚。对土壤适应性强,以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为宜。  二、主要品种。有两种:一是蔓生刀豆。生长势强,蔓粗壮,长2-4米,生长期长,晚熟。成熟荚果长约30厘米、宽4-5厘米,每荚重约150克。种子大,千粒重约1320克。目前栽培的多为蔓生刀豆。二是矮刀豆。茎直立,株高约1米。叶、荚果,种子均较小,成熟荚果长10-20厘米。熟性较早,但产量较低,较少栽培。  三、栽培技术要点  1、整地作畦。选择土壤深厚、排水、通气良好的田块,深耕冻垡,开春后耙地、做畦,畦宽130-150厘米。结合整地每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作基肥。  2、播种育苗与定植。终霜后即可播种。行穴距0.8米×0.5米,每穴播种2-3粒,深度5厘米。播种后可覆盖地膜,提高地温,促进发芽。出苗时及时破膜,引出豆苗,堵好膜眼。一般播种后15天左右出苗。刀豆种子不易发芽,较好进行育苗移植。  3、田间管理。⑴肥水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但水分不易过多,以防烂种。开花前宜控制水分,不宜多浇。开花结荚后应增加灌溉量,特别是幼荚长达3-4厘米时,需供水充足。出苗后分期追肥,植株4片真叶时追较好次肥,坐荚后结合浇水追第二次肥,结荚中后期再追肥1-2次。应施用氮、磷、钾完全肥料,适当增施氮肥。⑵中耕培土。开花前一般中耕2-3次,以提高地温和保墒。结合中耕除去田间杂草,并适当培土。⑶植株调整。主蔓50厘米长时引蔓上架。开花结荚期适当摘除侧蔓或摘心,疏叶,有利于提高结荚率。⑷病虫害防治。刀豆的主要害虫为蚜虫和豆荚螟等,可采取黄板诱蚜、灯光诱蛾等物理方法加以控制,必要时用吡虫啉、抑太保等药剂防治。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等,通过轮作,合理密植等农业防治措施可得到有效控制,或喷施石硫合剂、三唑酮等药剂防治。⑸采收与留种。荚长10-20厘米时为嫩荚采收适期,盛夏开始采收,直至初霜。一般每亩可采嫩荚500-750公斤。应选择结荚早且具品种性状的植株为留种株,并选基部荚果为种果,成熟后摘荚干燥,剥取种子贮藏。 (记者 佚名) [详情]

  • 杨树的害虫种类及防治发布时间:2011-04-21

    杨树的害虫种类及防治--杨树害虫主要分为食叶类、刺吸类、钻蛀类3种,下面介绍这3种虫害的主要虫类防治方法。   食叶类   食叶类害虫主要有春尺蛾、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二尾舟蛾、杨黄卷叶螟、杨刺蛾、金龟子等。杨树从幼苗期到成材期均受上述害虫危害,造成叶片缺损或被吃光。春尺蛾、美国白蛾、舟蛾类食叶害虫大发生之后,应进行翻耕林地灭蛹除治,以降低虫口基数;人工摘除较好、二代幼虫虫苞;涂抹粘虫胶环或设置阻隔带,阻止春尺蛾等害虫上树;利用性诱剂、诱虫灯诱杀成虫;利用白僵菌或苏云杆菌防治;菊酯类农药按适当配比采用喷雾方式,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刺吸类   刺吸类害虫主要有草履蚧、叶蝉、红蜘蛛等,对幼树幼苗危害较大,严重时会造成整株枯死。草履蚧在早春上树吸取树木嫩芽、嫩枝,造成整株枯死。在干旱年份,红蜘蛛和叶蝉数量大时,由于吸取叶片汁液,会造成整株叶片全部脱落。防治草履蚧应选择早春若虫上树前,在树干1米高左右用废机油加有机磷农药环涂10厘米宽药环,以阻止草履蚧上树或触药杀之。草履蚧上树后,可用氧化乐果等农药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三氯杀螨醇类农药喷雾防治,一般每隔一周防治一次,2至3次即可。   钻蛀类   钻蛀类害虫主要有桑天牛、光肩星天牛等。防治时找到较新鲜的排泄孔处,用毒签插入,或用注射器注入500倍左右的有机磷类农药1毫升后,再用棉球或软泥团封住洞口即可。天牛成虫期可在清早或夜晚人工大量捕杀成虫。 [详情]

  • 药用玫瑰花的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11-05-11

    药用玫瑰花为蔷薇科多年生灌木,集药用、食用、美化、绿化于一体。药用玫瑰花以花蕾入药,其叶和根也可药用。玫瑰花具有理气、活血、调经的功能,对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疮疖初起和跌打损伤有独特疗效,还可用于食疗。除药用外,我国从玫瑰花提炼的芳香油已畅销国内外市场,不仅为世界名贵香料,还具美容养颜、抗衰老作用;同时,还常作糖果、糕点、饮料、香槟酒等的高级香料添加剂。   玫瑰花品种繁多,以嫁接过的药用红玫瑰品种较佳,即“中国浓香型药用红玫瑰”,其他品种药用价值低或不能药用,只能起观赏作用,因此不要盲目选种。中国浓香型药用红玫瑰适应性强。山坡、荒地、沙滩、平原都能种植,全国大部分地区可栽培。其生长快,花大鲜艳,产量较高,效益好,是一次投资多年受益的致富好项目。   1.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药用玫瑰花耐寒、耐旱,应选阳光充足、地势高燥、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若土地粘性过重则生长不良,开花不佳。每667平方米施入堆肥3000千克,深翻20~25厘米,然后整平,作畦。   (2)移植:按行距1.5~2米,株距0.6~0.8米,挖穴深20~25厘米,穴径30~40厘米,挖松底层,施入适量土杂肥,上盖5厘米细土,将嫁接红玫瑰苗移入穴内,把根系向四周理平放开,使其舒展,再盖土至满穴,踏实,浇透定根水。   2.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幼苗期杂草用手拔除,中耕宜浅,勿伤及根。生长期应保持地内无杂草。  (2)施肥:春季应浇施稀薄人畜粪尿促苗生长,注意不要污染茎叶:孕蕾季节可再施入人畜粪尿1次,并施用氮素肥料,配合适当磷、钾肥,也可将钙镁磷肥、饼肥、骨粉等混合施入,能提供足够养分促进孕蕾量。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期,在株旁开环状沟追肥,以农家肥为主,每667平方米用2000千克,加适当饼肥、钙肥,拌均施入,既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可防寒。   (3)修剪:夏末开花后剪去纤细的枝条和茎秆发白的老枝,冬季落叶后再修剪1次,主要是截短和剪去过密枝、病虫枝、衰老枝,这样可增强树势,促使抽生新枝,使花蕾增多。玫瑰花生长5~6年后,应进行一次更新复壮修剪,于立秋节前后,将每株丛保留少数生长健壮的枝条,其余的连根铲除,重新栽植到另一块地上,这样既可扩大栽培面积,又可连年增产。   (4)排灌:旱季注意灌溉,干旱会减少花的产量,降低花的质量。雨季要防涝排水,避免烂根。   3.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 多在夏季高温多湿时发生,危害叶片和嫩茎,可危害花果。表现为叶片上有白色绒状霉斑,象撒了一层面粉。防治方法:冬季修剪后彻底清园;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喷施50%托布津1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2~3次;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2)锈病:病原为真菌,危害叶片及嫩茎,出现铁锈状红斑,引起落叶、落蕾,高温多雨季节发病较重。防治方法同白粉病。   (3)天牛:其幼虫蛀食茎和根,使枝干枯萎。2年发生1代,以卵或蛹越冬。防治方法:掌握不同发育时期采取不同措施防治。剪除病虫枝,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清园;保护其天敌喙蝽及蚂蚁。   4.采收   (1)采收:药用花应在花蕾充分膨大但还未开放时采摘,南方每年可采摘3次,以“头水花”质量较佳。   (2)作食品:酿酒、熏茶用时,应在花朵初放,刚露出花心时采摘。   (3)加工:晒干、阴干或烘干。烘时将花蕾薄摊,花冠向下,烘干后再翻转迅速烘至全干。   (4)贮藏:药用花较好不要压烂,要防潮、遮光,避免发霉变质,夏季应在凉爽的库房内保存。   5.质量要求   药用玫瑰花以花身干,色红艳丽,朵头均匀,含苞欲放,香味浓郁,无散花瓣或碎花瓣者为佳。 (记者 佚名) [详情]

1/2 记录数:7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