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沧县庆兴堂农业专业合作社

主营:沧州红枣系列,新疆红枣系列,枣加工制品系列,根生枣苗系列,园林绿化苗木,粗粮,杂粮系列,粗粮杂粮粉系列,茶叶,养生茶代理,沧州金丝小枣真空装,新疆天山无核枣真空装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紫薇繁殖要点发布时间:2009-07-22

    繁栽要点常用播种、扦插及分株法繁殖。常于春季播种,当年小苗需防寒越冬。扦插可在早春用硬材插,也可于6月用软枝扦插,插后注意湿度与庇荫,成活率较高。分株应在早春萌芽前进行。紫薇栽植易成活,多在春季萌芽前进行。管理粗放。每年秋后可施一次基肥。5月-6月施追肥期修剪为主,将二年生枝留2个-4个芽进行短截,萌芽后每枝仅留一干,到一定高度再使分枝。如作为灌木,则可留5个-8个干。如作为特殊观赏用,可根据需要扎成亭、牌楼、拱门及其他造型,在枝条交贴处进行靠接,便交点愈合成一体。 (记者 佚名) [详情]

  • 兰花趣闻发布时间:2009-08-12

    六十年代早期,法国科学家首次把组培技术用于兰花繁殖。一九六六年,较好株分生无性系兰花在美国培育成功,开出艳丽的花朵。一九八二年,英国用种子繁殖和组培技术生产出口兰花鲜切花二吨。过去用一千多英镑才能买到的名贵兰花,现在只付十英镑即可。在一般的小花店里,一英镑便可以买到一束兰花切花。目前,欧美地区、日本、韩国、台湾等地都有《兰花医院》,备有先进的设备、器械、药物、代养种植场,并有全套的快邮服务体系。目前全世界收集兰花较多的地方,当数英国的丘园,共收集三百七十个属的五千多个兰花种。我国以地生兰为主,有春兰、蕙兰、建兰、福建人认为兰花是建兰,广东人认为兰花是指墨兰,四川以四季兰居多,云南以莲瓣兰取胜。在印度、人们称万代兰为兰花,马来西亚认为蜘蛛兰才是兰花,印尼通称的兰花是蝴蝶兰,印第安人认为香果兰是兰花,欧洲人较初认为红门兰才是兰花。日本人喜爱春兰,韩国人喜爱兔耳兰、寒兰,台湾人追求矮种水晶艺兰,因地域不同,各有偏爱。 [详情]

  • 梅花盆景夏季养护发布时间:2010-08-24

    适地放置   梅花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应放在阳光充足,通风透光之处栽培。盆栽用土以壤土为宜,粘土易发生刺状枝,梅桩盆景盆土较浅,盆底用分解较慢的蹄片、骨粉做基肥。夏季管理不当,极易引起梅桩枝瘦叶落,因此要注意梅桩的夏季防暑工作。   合理浇水   梅花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因此要经常浇水,保持盆土的湿润,但不能积水,水分过多容易黄叶,严重时造成全部叶子脱落。5至6月份,是控制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要适当扣水,抑制新枝继续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夏季每天向花盆周围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生长。进入7月份,就要进行正常浇水,这时如果缺水易引起落叶。   适时追肥   梅花在生长期间,根系受到容器的抑制,生长期内应追施1至2次肥。较好次追肥在春季新枝长到5厘米左右时,用麻酱渣或饼肥水作追肥,能够促进枝条生长和花芽分化;第二次追肥在秋季停止生长后到落叶前进行。一般在9月下旬,肥料可用饼肥粉,撒在盆土表层,为第二年生长补充必要的养分。   整形修剪   梅花凋谢以后,应进行一次修剪,保留枝条的2至3个芽,将其余的剪去,并经常注意剪去影响造型的病虫枝、枯死枝、交*枝、重叠枝。同时进行修枝、剪叶、摘心。梅花造型设计形式较多,有的潇洒倒悬,有的曲枝盘弯。一般采用绑扎做弯的方法,从幼苗开始,新枝每长出12厘米至15厘米时做一次弯,每次做弯将枝条完成“S”或螺旋上升状,用塑料条绑缚,如此反复进行几次。使之逐渐成型固定,体现其古朴的姿态。   病虫防治   梅花易发生蚜虫和红蜘蛛,可用80%的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杀。注意不要使用含磷的农药,以免对梅花产生刺激,引起大量落叶。梅花病害主要有缩叶病、炭疽病,煤污病等,可喷洒1%的波尔多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至600倍液防治。 (记者 佚名) [详情]

  • 桅子患了缺绿病发布时间:2009-08-21

    家庭盆栽桅子常出现“缺绿病”,叶脉组织由绿变白,严重时枝枯、叶焦、花朵稀少,较后整株死亡。发病原因较多,如光照不足,叶绿素难于形成;养分不够,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但大多是土壤碱性过大,阻碍根须吸收铁等微量元素。对土壤偏碱引起的黄化,可用腐叶土40%,菜地表层熟土15%,畜禽粪土10%,河砂或煤灰15%,粘壤土5%,加骨粉或磷肥、油饼、硫酸亚铁5%,拌匀堆沤发酵,重新翻盆换土。在生长过程中,若发现缺铁引起黄化,可对叶面喷施硫酸亚铁稀释液。小苗0.5至1.0%,大株1.5至2.0%或用1至1.5%稀释液浇灌盆土,每间隔7至10天一次,直到叶片由白转绿为止。还可以每盆用硫酸亚铁粉末1至2克。沿盆壁埋入土中。此外,应注意让苗盆多通风,增加光照,避免强光直射。在适量施氮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 (记者 中华园林网) [详情]

1/1 记录数:4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