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上海朴风景观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主营:冬青、草皮、桂花、香樟等常用苗木,专精别墅庭院、厂房、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苗木销售,景观设计,后期养护,地下室工程,防 水工程,水电工程,绿化工程,土建及钢结构设计,假山鱼池,小桥流水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水仙大田繁殖及栽培方法发布时间:2009-07-19

    一、繁殖方法1、侧球繁殖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侧球着生在鳞茎球外的两侧,仅基部与母球相连,很容易自行脱离母体,秋季人工将其与母球分离,单独种植,次年即可成新球。2、侧芽繁殖侧芽足包在鳞茎球(主球)内部的芽,只在进行球根阉割(即保留鳞茎中心的主芽,挖去两侧腋芽,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芽,以主芽为中心,重新膨大形成下一年开花的更新鳞茎和分生成数个侧生小鳞茎,在同一鳞茎盘上形成一组笔架形的鳞茎。)时,才随挖出的碎鳞片一起脱离母体,拣出白芽,秋季撒植在苗床上,翌年形成新球。3、双鳞片繁殖用带有两个鳞片的鳞茎盘作繁殖材料,称之双鳞片繁殖。其方法是,把鳞茎先放在低温4℃~10℃处4~8周,然后在常温中把鳞茎盘切小,使每块带有两个鳞片,并将鳞片上端切除留下2厘米作繁殖材料,然后用塑料袋盛含水50%的砂石,把繁殖材料放入袋中,封闭袋口,置于20℃~28℃温度的黑暗的地方,经2~3个月可长出小鳞茎,成球率80%~90%。此法四季可以进行,但以4~9月为好。生成的小鳞茎移栽后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二、栽培方法1、早地栽培每年挖球之后可将小侧球立即种植,可以到9~10月才挖取移植。用单球点植、单行或多行种植,株行距为6厘米×25厘米或6厘米×15厘米。旱地栽种,养护较粗放,除施2~3次水肥外,不用常浇水。单行种植常与农作物间作。2、水田栽培 8~9月把土地耕松,然后放水漫灌,浸田1~2周后,把水排干,再耕翻数次,深度35厘米以上,使土壤充分熟化,并施足基肥。作畦宽120厘米,高40厘米,沟宽35厘米左右,必须排水畅通。9月底至10月种植,株行距随种球大小而定,一般采取小株距,大行距,三年生小鳞茎15厘米×40厘米,2年生则为12厘米×35厘米。栽植时要注意芽向,使抽叶后叶子的扁平面与沟相平行,覆土5厘米~6厘米,泼施腐熟人粪尿,让其充分吸收,然后引水入沟,水高至畦腰,水渗透整个畦面后,再排干水,用畦边土覆盖畦面,使畦边垂直,然后覆盖稻草,使沟内水分可沿稻草而上升畦面,保持经常湿润。鳞茎极易感染病菌,种植前用40%的福尔马林100倍液浸5分钟进行消毒。为了使鳞茎球经过较后一次栽培后迅速增大,有利于开花,需对三年生鳞茎在种植前进行“阉割”。手术要求在种植前2~4天内进行,先将鳞茎两侧的小鳞茎摘除,再剥去外皮。操作时左手握鳞茎,使鳞茎盘朝外,用金属质锐利薄刀,刀口自上而下向茎盘方向斜切,切入7~8层鳞片,挖净腋芽,不可伤及鳞茎盘和主芽。手术后切口流出白色粘液,应放荫凉通风处,待其稍干后再行栽种。肥料以基肥为主,按种植球的大小,分别每星期或10天或半月追肥一次,初期施人粪尿加少许尿素,后期适当增施磷肥。生长期间需充足的水分,根冠部分宜浸在水中,鳞茎盘以上需保持土壤湿润,茎叶生长期需较高的大气相对湿度,梅雨季节要注意排水。三年生球要采用串灌,即水从一头引入,另一头流出,使种植畦四周的水长流不息。每年的芒种以后开始放水排干,待地上部分枯萎后(约夏至前)将鳞茎掘起,须根留0.5厘米~1.0厘米,其余剪除,并用泥浆将鳞茎盘和两侧小鳞茎盘朝上铺于干燥地面晾干,然后倒置堆放在荫凉通风的室内贮藏。3、无土栽培这种新型栽培方式足地栽方法的改进。栽培需设宽150厘米,深30厘米~40厘米的盛营养液的栽培槽,槽内放砂石和经腐熟的木屑或珍珠岩。生长期间的营养要全面,pH6~7,初栽时每周施肥1~2次,生长旺盛期,每周施2~3次,5月后停止施肥。(记者 佚名) [详情]

  • 褶贴法快速分离菌种发布时间:2010-04-15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根本,它的优劣直接影响菇的产量和质量。由于大部分菇农因技术条件有限,所用母种都是从外地购入,很少自己分离纯化菌种,即使分离,操作也复杂,且成功率不高。为此介绍一种分离菌种的方法——褶贴法。  选择菌盖已经展开的八成熟的较好潮种菇,在菌褶前端的2/5处剪取约1.5厘米长的菌褶,用镊子挑取一片菌褶,贴附在已灭菌的斜面培养基正上方,然后将试管竖放在烧杯或广口瓶中,以便孢子能自由弹射到培养基上。  看到培养基表面有孢子印痕时,在接种箱内于酒精灯火焰上方将菌褶取出,把试管放进25℃左右的环境中培养,待萌发成菌丝后,及时转管纯化,扩大繁殖。  上述操作注意消毒灭菌,应按无菌操作进行。中国农业网编辑   (记者 佚名) [详情]

1/1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