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成都千蜀园林

主营:杜英,大叶女贞,桂花,香樟,朴树,银杏,天竺桂,贞楠,樱花,紫叶李,广玉兰,木芙蓉,老人葵,朱砂桂,朴树,紫薇,白玉兰,水杉,苏铁,皂荚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供应产品分类
企业新闻
  • 冬香椿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10-06-14

    冬香椿是反季节芽苗蔬菜,其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且气味芳香,深受人们喜爱。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可选择高产、优质、浓香型的红香椿品种。二、栽培设施。使用简易的、投入少的竹弓大棚。根据大棚的高度,一般排放3-5层。栽培基质可选珍珠岩。栽培盘选用黑色塑料盘,规格为:60厘米×30厘米×5厘米。三、栽培时间。一般在春节前25天左右播种,赶在春节期间上市,更能发挥可观的经济效益。四、生产技术1、浸种催芽:选择新鲜种子,除去种翅,放入55℃的温水中,不停地搅拌,当水温达25℃停止搅拌,再在20℃的水温中浸泡12小时,捞出后置22-24℃温度中催芽2-3天,待小芽露出即可播种。2、播种:用一层废报纸垫在塑料盘底部,放入珍珠岩,约2.5厘米厚,浇透水,水量为珍珠岩2倍,然后播匀种子,再在上面盖一层珍珠岩,为1.5-2厘米厚,再浇透水即可。3、管理:大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在80%左右,1周左右苗子可基本出齐。由于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较低,而植物生长又需大量的二氧化碳。据实验证明,蔬菜生长需要的二氧化碳浓度在1000-1500毫克/升,可增长15-20%。二氧化碳较简易的补充方法是释放干冰,也可用碳铵加硫酸反应获得。4、大苗采收:经过15-17天生长,在苗高10-12厘米时,采收上市。 (记者 佚名) [详情]

  • 薄荷的栽培繁殖技术发布时间:2011-08-26

    (一)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30厘米~80厘米,全株有清凉香气。根状茎匍匐、白色。地上茎匍匐或直立,绿色或紫色,方形,中空,具倒向微柔毛和腺点。叶交互对生,卵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具疏柔毛及黄色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形,外被白色柔毛及腺点,10脉,5齿;花冠淡红紫色、二唇形;雄蕊4;子房4裂。小坚果4,卵球形。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二)生长习性:薄荷为浅根性植物,根茎大部分集中在土壤表层15厘米左右的范围内,水平分布约30厘米。根茎和地上茎均有很强的萌芽能力,生产上用以作为无性繁殖材料。  薄荷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在海拔2100米以下地区都能生长。但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环境,根茎在5℃~6℃萌发出苗,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地下根茎在-20℃~30℃的情况下仍可安全越冬。  (三)栽培技术  1.品种由于长期的选育和培植,形成了许多栽培品种,如紫茎紫脉、青茎圆叶,68-7、海香一号、龙脑薄荷等。目前江苏、浙江主要栽培品种为青茎圆叶和紫茎紫脉。新品种海香一号、73-8。近年已在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2.选地、整地选择向阳平坦、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种植。忌连作。每1000平方米施入农家肥6000公斤。配施80公斤复合肥作基肥。翻耕、整细、耙平,作成1米~1.2米宽的畦。  3.繁植方法在生产上主要用根茎繁殖,也可用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  薄荷的根茎无休眠期,只要条件适宜,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一般在10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挖出地下根茎后,选择节间短、色白、粗壮、无病虫害者作种根。然后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厘米开沟,深6厘米~10厘米,将种根放入沟内,可整条排放,也可切成6厘米~10厘米长的小段撒入。密度以根茎首尾相接为好。播种后覆土,耙平压实,每1000平方米用根茎100公斤~150公斤。  4.田间管理出苗后,保持田间湿润无杂草,小水常浇,如有积水及时排除。苗高15厘米左右和每次收割后,应及时追肥,每次每1000平方米追施25公斤尿素并辅以少量磷、钾肥,或人畜粪水5000公斤。施后浇大水。  5.病虫害防治  (1)锈病:5月多雨季节多发,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参见柴胡。  (2)白星病:5~10月发生,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与1:1:120波尔多液交替喷治。  虫害主要有小地虎和银纹夜蛾等。  (四)采收与加工:薄荷在江苏和浙江地区,每年可收割2次,华北地区l~2次。较好次一般在7月的初花期,第2次在10月的盛花期。选晴天中午前后,用镰刀贴地将植株割下,摊晒2天,注意翻晒,7~8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至全干即可。如将薄荷茎叶晒至半干,再分批放入蒸馏锅内蒸馏,即得薄荷油。  (五)留种技术:薄荷容易退化,应做好留种、选种工作,常用方法有:  1.片选留种对于只有少量混杂退化的田块,于4月下旬苗高15厘米时,或8月下旬二刀薄荷15厘米时,结合除草,分两次连根拔除野生种或其他混杂种,同时拔除劣苗、病苗,以作留种田。  2.复壮留种适用于混杂退化严重的田块,于4月下旬,在大田中选择健壮而不退化的植株,按株行距15×20厘米,移栽到留作田里,加强管理,以供种用。 [详情]

1/1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