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柳河县安口镇留意苗圃

主营:樟子松0.1-6米树苗,云杉0.1-6米,红松1--5年生树苗,落叶松1-2年生树苗,油松0.1--6米,白桦刺槐等造林及绿化苗木,黑松,五角枫,椴树,槐树,蒙古栎、,柞树,白腊,白桦,樟子松种子,云杉种子,油松种子,各种绿化苗木,九角枫,各种树苗种子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全部供应
  • 大量供应云杉树苗青白仟,低价出售
    大量供应云杉树苗青白仟,低

    50cm云杉100cm云杉低价出售30--50cm云杉树苗,电话   (一)采种天然樟子松林15-20年左右开始结实,丰年间隔期3-4年,其中有的个别年出现小年。春秋两季均可采种,秋季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春季3月上旬到4月中、下旬。结实中等年份,一般每株母树可采球果8斤左右,每人每日可采球果50-80斤,每斤40-50个球果,一个球果中含种子25-40粒。但因树龄不同结果量和球果内种粒多少也有差异。 因球果坚硬,不易开裂,种子调制较困难。露天凉晒虽简便易行,但脱粒时间过长,较好采用室内烘干法,将选净的球果放入分层木架的种盘上(或帘子上),在室内加温烘干,室内温度要保持在45-50℃(以上层为准),不宜超过50℃以上,经过3-4天,60%以上的球果开裂,用手摇净种器或敲打振落脱粒。如球果开裂不完全,可放入40-50℃的温水中浸泡5-10分钟,浸透捞出再烘干,经2-3天,球果可大部分开裂脱粒。干燥过程中要注意勤翻动球果(每天5-6次)经常检查室温,注意通风换气。一般球果出种率为1-2%,经过动翅筛选,种子纯度可达90%以上。(二)育苗1、育苗地的选择: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条件,较好选择前茬是松、柞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和生长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增强抗性。但不宜在一块地连续多年播种,否则因播种地浇水次数,土壤板结,苗木生长不良,一般宜1年与2年生松苗相互轮作。如果在沙性较大的土地上育苗较好多施一些河泥等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吸水保肥能力,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2、施肥: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育苗地应施足底肥,以保证苗木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底肥要用经过充分发酵的厩肥或堆肥,每亩施2-3万斤。施肥方法,在作床前将肥料均匀的撒在育苗地上,然后用梨或人工进行搅拌使肥料均匀的混合在耕作层土壤中。 3、种子处理:为促使播种后种子迅速发芽,出苗整齐,增强苗木抗性,在播种前,种子应进行催芽。其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1)雪埋在1-3月间选择背阴处,降雪后把雪收集起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坑中或地面上,厚度30-50厘米,然后将种子用3倍雪拌匀盛入麻袋或木箱等容器中,置于雪上,再用雪将上部及四周盖严。为防止早春雪溶化,在雪上覆40-50厘米的杂草。播种前3-5天将种子由雪中取出,置于向阳处(或用清水化雪),待雪化净后,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小时,捞出后稍阴干既可播种。亦可将种子置于温暖处进行短期催芽,当有50%的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发芽率达70.1%。如冬季无雪亦可将种子混入碎冰中(冰越小越好)进行埋藏。 (2)混沙埋藏播种前10-20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挖埋藏坑,坑深宽各50厘米,长度依种子数量而定。在坑底铺上席子,然后将消毒的种子混两倍的湿沙放入坑内,夜间用草帘盖上,以保持温度,白天将草帘掀起,上下翻动,并适量浇水,经15-20天大部分种子即裂嘴,就可将种子由沙子中筛出进行播种,发芽率达62.5%.如不能及时播种时,则应停止翻动,并加覆盖物或移于阴凉处,降低温度,控制发芽。 (3)温水浸种播种5-7天,先将种子消毒后,再用40-60℃水浸种一昼夜,捞出后放在室内温暖处,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到种子有50%裂口时播种,发芽率达34.5%。 (4)作床一般采用高床作业,床高10-15厘米,小步道宽50厘米,床面1米,长10米。作床时可先作下床,充分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再将步道土翻到床上搂平压实,并保持床面平坦,以免遭雨或浇水时,种子幼苗被冲淤,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5)播期适期播种对促进种子发芽,保证苗齐苗壮,增强幼苗抗病能力是很重要。根据几年来各地不同播种时期试验证明,平均地表温度达8-9℃以上时即可播种,一般在四月中、下旬,大兴安岭林区适期为五月中旬。(1)播种前苗床表土要保持适度温润,如干燥应少量浇水,待床面稍阴干时,用耙将床上面搂起0.5-1厘米深的麻面,然后用播种机或手推播种滚,横床条播,播幅宽3-4厘米,行距8-10厘米,播后及时镇压,以防芽干,覆土约0.5厘米,不宜过厚,否则幼苗出土困难。(2)樟子松种源少,种子珍贵,要节约合理用种。通常每亩播8-10斤。 (6)播种地的管理加强播种后的管理是提高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关键。(1)风沙严重的地区,如育苗地无防护林或防护林稀疏,则必须在播种区四周及中间设置防沙障,防沙打幼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季风已停,苗径已木质化,即可分期分段分段撤除风障。(2)为防止覆土被风吹失,调节地面温湿度,播种后宜在床面覆一层稻草(或麦草),厚度以不见土为限(每平方米约需草1.5-2斤)。当幼苗出土50%时,把草撤除一部分,全部苗齐后,将覆草全部撤除,撤草时不要损伤苗木。为防止浇水或降雨时冲刷表土,调节床面温湿度以防止土壤表层板结,可保留行间稻草,直到秋后。(3)樟子松幼苗顶壳出土易遭岛类啄食,为防止鸟害,应设专人看护到种壳全部脱落为止。 (7)苗期管理在苗木生长期中应着重水肥管理,方能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强抗性,达到丰产。 1)据1971年对樟子松1-2年生苗在生长期的水分测定结果可知,一年生苗茎部含水率70-80%,2年生苗茎部含水率60-70%。因此,在幼苗生长期中必须供给足够水分,苗木才能健壮的生长。但浇水要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期适量。 种子发芽期,从播种到幼苗出齐前,表土必须保持湿润(含水率6%左右)防止芽干,造成缺苗断垄。浇水量不易过大。由于夜间空气湿度较大,上午表土尚能保持一定湿润每天浇水应于午后进行。如果大风天或气温高蒸发量大时,表土易干燥,午前也需要浇水。出苗后到6月末易罹立枯病,由于苗茎细嫩,土表温差较大,又易遭受日灼。因此,浇水宜少量多次,以调节床面温度、湿度,减少立枯病的发生及日灼危害,每次浇水每平方米5-7市斤。一般在上午10-12时进行。1年生松苗,7-8月间为高生长旺盛时期,且根系已伸展,更由于气温高,苗木蒸腾量大,因此,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每隔2-3日浇一次透水。到8月中、下旬后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利于越冬,除天气特别干旱,可每隔十余日浇水一次,一般不进行浇水。在掘苗前5-7日浇一次透水,促使土壤疏松,掘苗时保持根系完整。 2)苗木生长旺盛期应及时施肥,保证苗木有足够的养分,一般从6月中、下旬开始,每平方米施硫铵5-10克,以后每隔10日左右追肥一次,数量可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酌情增加,但较多1平方米一次不得超过25克,到8月中旬停止追肥,一般每平米施肥100-150克。追肥时应先浇清水湿润苗叶,然后将稀释的肥料水浇于苗床上,后再用清水冲洗苗木。 3)施用除草醚消灭杂草是较经济有效的除草方法。即在播种时把除草醚混拌在覆土中,每平方米土中拌除草醚2克。出齐苗后把除草醚拌上沙土撒到苗床上,然后浇水,一般情况下年施药2次,基本上可以控制杂草。为促进苗木根系发育,于7-8月间,每隔10-15天松土1次,深2-3厘米。 4)樟子松幼苗适宜群生,如播种量掌握适当,播种均匀,就不必间苗,但有时由于下种不匀,出苗密度不均,为调整留苗密度,可于7月间剔除幼小细弱苗木,以每平米留苗600-700株较为合适。 (8)2年生苗木的培育培育2年生苗木的方法有:移植、截根留植、苗床等方法。从根系发育来看,以移植苗为较好,截根留植次之,留床苗较差。移植苗根系发达,冠根比值小,根系多集中于土壤表层,掘苗时根系损伤较小,有利于幼苗成活。顶芽再次生长现象少,由于苗木分布均匀,光照充足木质化健全,无被压苗;留床苗从外观看健壮根茎粗大,尤其主根更为发达,长可达2米多,但侧根纤细而少,掘苗时主根损伤过多,影响造林成活率。顶芽再次生长现象较多。换床以春季移植为较好,在4月上旬土壤解冻30-40厘米时即可开始。床作的顺行栽8行(指床面宽1米),株距4厘米,行距12厘米。垄作的,在垄面上栽2行苗。株距4厘米,行距16-20厘米。栽苗前土壤充分灌足底水,等水渗下后即栽苗,栽苗深度,以将叶不埋入土中为宜。在栽苗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好苗木根系不受风吹日晒。植苗后及时把垄面(或床)及垄侧踏实,较好在栽苗后浇一次水,有利于成活。 为促使移植苗的上层根系发育,圃地应保持适度湿润,植苗后每隔10-15天浇水一次,夏季勤松土,保持表层土壤湿度,并于5-6月间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量追肥1-2次。 (9)苗木的越冬保护樟子松耐寒冷,但幼苗期间由于冬季干燥气候的影响,苗木易失水分,导致生理干旱而枯死。因此,在冬季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幼苗才能安全越冬。试验结果证明,冬季采取覆土防寒对幼苗安全过越冬效果好,苗木死亡率仅3%,而采用覆草越冬,苗木死亡率100%。覆土苗木减少了外界不良因子的影响,保持幼苗的水分平衡。同时从历年冬季苗木死亡的规律来看,大量死亡不是在1年中气温较低的季节,而是发生在气温变幅大,蒸发量也大的3月间,因3月下旬土壤正式开始解冻,有时白天气温可达20℃左右以上,而夜间又可降到-20℃左右,季风频吹,空气干燥,苗木水分大量损失,这时苗木根系尚未活动,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枯干。埋土时间和方法:在11月中旬左右,亦即将土壤冻结时,把步道的土掘起粉碎,覆于苗床上,厚度15-20厘米,到翌春4月上旬化土层达20-30厘米时,分2-3次把土撤除,并及时灌水。 为了风化育苗地的土壤,消灭病虫害以及减轻春季作业繁忙的局面,也可以秋季掘苗。掘苗后进行假植,根部用土埋实,1年生苗可捆成小把(每把50-100株)。到土地将冻时再把苗梢全部用土埋严,苗木即可安全越冬。但秋掘、假植的苗木,造林或移栽后缓苗迟几天,但并不影响苗木成活及生长。 编辑本段病虫害防治(一)松苗立枯病此种病害发生在1-2年生幼苗上,也有发生在3年生大苗上的,但以一年生的发病率较高。病害症状随着苗木生长时日增加而变化,一般表现出以下四种类型:烂芽型立枯病、猝倒型立枯病、茎叶腐烂型立枯病和根腐型立枯病。 引起幼苗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一般说来,土湿低温时,丝核菌多、土壤干燥,气温高时,镰刀菌多。幼苗被害后,经几小时就发病,因而传染很快。出苗后发病时用药防治:30%苏化911粉,每亩用药量0.75公斤作药土,撒在苗床面上,或每亩用30%苏化911乳油720毫升加水250-500公斤,或新吉尔灭1:5000倍也行。每次施药10-30分钟后,喷清水一次,洗掉叶上药液,免去药害。油松球果螟 在章古台地区,1年1代,每年5月,越冬幼虫开始破网而出,多数首先进入雄花序,而后进入嫩梢和2年生球果。 药剂防治:幼虫转移危害期间喷40%乐果乳油400倍液,或50%敌百乳油1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300倍的液体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20%蔬果磷乳油500倍液。成虫出现后,每隔7天喷1次6%可湿性六六六200倍液。此外,也可在虫产卵期间施放赤眼蜂,每公顷放蜂15万头左右。 (三)松梢螟 在章古台地区,1年两代,以不同龄期幼虫在树梢内蛀成虫道越冬,少数幼虫在树干皮下越冬。防治方法同油松球果螟。 (四)松纵坑切梢小蠹虫 樟子松、油松等皆受其害。主要危害松梢和健康树干基部,而且病腐木、枯立木、风倒木和风折木则受害更甚。防治方法除保持林地卫生外,喷六六六粉剂。 (五)落叶松毛虫 危害针叶,在章古台地区1年发生1代,每年4月中旬前后开始危害。防治方法是搞好虫情测报工作的同时,幼虫食叶期喷松毛虫杆菌,成虫期设黑光灯诱杀。此外,每株成材树绑毒绳也是防治松毛虫的良好办法。 (六)冬天来了植物病虫害防治不能放松 冬季,园林植物病虫的越冬场所相对固定、集中,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冬季害虫多以卵、幼虫、茧、成虫(介壳虫)在土壤、枯枝落叶、杂草、树皮、裂缝、芽腋、枝干等处越冬;病菌多以菌丝体、孢子在病残体中、土壤中越冬。如叶蝉将卵产在桂花、阴香、香樟树枝条上越冬(产卵处有白色的物质),该处以上的枝条枯死;小叶榕木虱以若虫、卵在叶腋处越冬。要及时清除这些越冬病虫体和清洁越冬场所。 应清除枯枝落叶、杂草;剪除病虫枝、重叠枝,这可直接消灭大量越冬害虫和病原,改善植物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来年树势;人工摘除虫茧、卵块、虫苞、刮除越冬蚧虫;翻耕土壤抗晒以减少土壤中越冬病虫;同时抓紧蛀干害虫的防治。 应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12月)树干涂白,这不仅可以杀死在树干上越冬的病虫,还可有效地减轻冻害。涂白材料为生石灰、硫磺(或石硫合剂)、水、盐;涂白高度为1.1米。 冬季还要注意防冻。冻害是由于气温的急骤下降致使植物原生质膜上出现透性较大的非脂类空隙,细胞内物质的渗漏而引起细胞死亡。可剪去初冬抽发的嫩枝以促进枝条的木质化及营养的积累,提高抗寒能力;停止对树木施入氮肥,可适当施些磷、钾肥;喷施抗冻剂,以增强植物的抗冻能力,减少低温下原生质内形成冻晶体对膜系统的机械伤害;根颈培土可防止根颈和树根冻伤,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对不抗寒的名贵树种,还可以在树木的上风方向架设风障。  

    2015-02-02 电议
1/1 记录数:1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