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安徽恩龙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广玉兰,紫玉兰,大叶女贞,香樟,桂花,红枫,龙爪槐,龙柏球,紫薇,Φ4,白果树等60余种优质苗木,年生产量达220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春天如何呵护兰花发布时间:2009-09-19

      开春后气候变化大,阴雨天多,往往还会有寒潮发生,对兰花生长很不利。此时如管理跟不上,极易导致兰花烂根、烂芽,甚至使整株死亡。  保温防涝:春季对盛花期的报岁兰、春兰,必须放置室内管理,保护花莛及花朵,因为阴雨寒冷的天气会缩短盛花期,如受冷雨浇淋,还会使花朵发生腐烂。对于处于萌芽期的建兰、寒兰等,可以置室外,必须注意兰盆疏水防涝,较好在兰盆上方架塑料薄膜遮雨。这一时期,兰花应忌一切肥料,盆土应保持微湿状态,否则,建兰、寒兰的新芽就会烂死,芽尖腐烂变成黑褐色,一直延伸至全芽褐枯死亡,俗称“黑死”。春芽烂死,会严重影响整盆兰花的当年生长繁殖和开花。  防治病虫:春季阴雨连绵,是各种病虫害的多发期。高湿的环境条件,会导致兰花褐斑病的发生和加重,也会引起蜗牛、蚜虫、地老虎、蝼蛄等害虫的为害。对褐斑病,可在初发生时喷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800倍液-1000倍液,连喷2次至3次,间隔7天至10天。对虫害以人工捕杀为主,保持兰盆及四周清洁,撒放生石灰防止害虫从盆壁及盆底疏水孔钻入盆里为害。   适时施肥:对花期已过的报岁兰和春兰应及时补肥,以施稀薄马蹄片水和叶面喷施浓度为0.1%的磷酸二氢钾液为好,催发春芽。进入5月是所有兰花的施肥期,可以在兰花盆沿埋50克至100克慢效有机肥粒和骨粉。每周进行喷施壮芽肥,肥液为0.1%的磷酸二氢钾,为预防病害,可加入托布津或多菌灵农药混喷。 (记者 佚名) [详情]

  • 文竹的养护发布时间:2010-05-27

    文竹别名云片竹、山草,百合科、天门冬属。   产地及习性:文竹原产南非。性喜温暖、湿润及半阴,不耐干旱及霜冻。要求土壤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   形态特征:文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光滑柔细,呈攀援状。叶纤细,水平开展,叶小,长约3~5毫米。真叶退化为鳞片或刺。花小,两性,白色。浆果球形,紫黑色。花期多在2~3月或6~7月,也有一看开两次花的。   繁殖技术:文竹多用播种和分株法繁殖。播种在3~4月进行,播前浸种24小时。点播于10厘米深盆内,加盖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持20~25℃温度和盆土湿润,20~30天可发芽。苗高5~10厘米可定植于温室或上盆。4~5年生大株,可于春季进行分株繁殖。   管理技术:文竹为阴性植物,不应放在光线太强的地方,否则易造成枝叶枯黄。浇水要适当,保持盆土见湿见干,一般浇水使表土湿润即可,干燥季节应多向叶面喷洒清水。文竹喜肥,每10~15天施1次以氮、钾为主的充分腐熟的稀薄液肥或牛奶残汁掺水浇入。文竹生长快,要随时疏剪过弱、过密及老枝、枯茎,有利通风及保持低矮姿态。文竹也可用竹筒栽种,其透水性、存水性都好,不必盆底钻孔。   观赏价值:文竹以盆栽观叶为主,清新淡雅,布置书房更显书卷气息。文竹的根、茎、叶均可入药,全年可采。文竹枝叶纤细,挺拔秀丽,疏密青翠,姿态潇洒,是良好的切花、花束、花篮的陪衬材料 (记者 佚名) [详情]

  • 红叶李育苗繁育技术发布时间:2011-03-20

    红叶李(prunscerasiferaf.at-ropurpurea),别名紫叶李。落叶乔木,幼枝、叶片、花柄、花萼、雌蕊及果实都呈红色,本品种枝广展,红褐色而光滑,叶自春至秋呈红色,尤以春季较为鲜艳,花小,白或粉红色,是良好的观叶园林植物,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此树整个生长季都是紫红色。红叶李主要用嫁接,也可用扦插和压条繁殖,但成活率低,故一般不采用。嫁接一般用桃、李、杏或山桃作砧木,不同的砧木对接穗影响不同,山桃砧木生长势特别旺盛,但怕涝;山杏砧木有较强的耐涝性,且耐旱性强,但生长不如桃树旺盛。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砧木。先将其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1砧木育苗 山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盐碱,与红叶李嫁接亲和力强,成活率高,树体生长健壮。故应尽量选择以山桃为砧木,缺乏山桃砧木时,亦可用山杏为砧木。 1.1种子处理 山桃种子需要沙藏100~120d,沙藏之前先用温水浸泡种子24~48h使其充分吸水,要求种子湿度60%以上为宜。选择排水良好、不干燥、背风处挖坑,深度掌握在当地地下水位以上,冻土层以下,以种子刚好处在冻层以下为好,一般坑深80~100cm。干净湿沙按1:4混拌均匀,沙子的湿度在60%左右(以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准),将种沙混合好后填入坑中,或者先在坑底平铺20cm,再往上平铺10cm厚桃核,然后再铺10cm湿沙,依次铺到距土面20cm时,用湿土将坑填满,使其略高于土面,防止雨水漏入。注意坑中要适量埋放草把通气防霉。记好日期,在翌年早春沙藏末期及时检查,当有20%~30%种子发芽及时播种。 1.2整地 苗圃地较好在头一年秋季进行深翻,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粪肥4000kg,灌透冻水,经冬天风化潮解,以起到活化土壤,培肥地力,杀灭越冬害虫的作用。翌年早春土壤开化后,耙平作床,床高10cm,宽50cm,床距40cm。 1.3播种 陇东地区可采用秋播,在秋后土壤封冻前播种为宜,秋播用大田式育苗。春播在3月20以后即可播种,播种前在畦面中间开沟,沟深10cm,沟间距30cm,施入少量二铵作底肥,每667m2用量5kg,坐水点播,株距10~15cm,播种时将桃核放平,使核尖方向与土面平行,中线朝上,利于将来种子扎根、萌芽。然后覆土2~3cm,铺好地膜。注意两沟之间的土棱不要碰掉,可以在出苗后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烧苗。在地膜上表面每隔2~3m从中央横向压好土带,使地膜化整为零,可以有效避免被风刮开。 1.4苗期管理 一般10~15d左右可出苗,及时将苗上方地膜开一适度小孔通风,逐步炼苗。当苗木生长正常后,将其从地膜中放出,并在根部培土保墒。生长期间15d左右页面喷施一遍0.3%磷钾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当苗木达到30cm高时摘心,促进增粗和木质化。 2嫁接与管理 在8月中旬多数苗木直径达到0.8~1cm粗度时即可嫁接。接穗从健壮无病虫的品种上选取枝芽充实、饱满的一年生外围枝。嫁接方法多采用“丁”字型芽接。嫁接是在距接穗芽上方0.5cm下刀,斜向上由浅向深推,深达木质部的1/3,当芽接刀接近横切口时顺势上撬,取下盾形芽片含入口中。在砧木近地面10cm处选一光滑处下刀,先横切一刀,在顺向下切成“丁”字型撬开皮层,迅速把芽片插入,使芽片上顶端与砧木切口粘紧,用塑料膜条缠严包紧,较好接口在背面,可防止由于光直射,使薄膜内升高生成水气而引起烂芽。如果砧木过粗,可接在就近侧枝上,以减少流胶,提高成活率。嫁接后在接芽上10cm处剪断,这样既可抑制砧木生长,又可利于其上叶片制造营养供应接芽愈合需要。及时进行抹芽。接后15d,接芽新鲜叶柄一触即掉,表示已成活,25d左右就可将塑料带拆除。对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接,对生长较弱的砧木,什么时候达到嫁接要求,什么时候再嫁接。在来年开春回缩砧木枝条,促进接芽萌发,较后在距离接芽1.5cm处剪除砧木,以后进行常规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红叶李不耐水淹,雨后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以防因烂根而导致植株死亡。 张林涛 (庆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745000) [详情]

  • 多朵菊的养殖方法 多朵菊的栽培养护技术介绍发布时间:2012-05-08

    选大菊系中花头较小的品种做栽培材料,每盆栽苗棵,通过摘心促使侧芽萌发,从而抽生出数根侧枝,每枝开花I朵,每盆开花3-9朵,这种艺菊叫做多朵菊;常见的有3本菊和景菊,前者开花3朵,后者开花9朵。 (1)三本菊清明前后取出冬存的脚芽苗,用加肥培养土分别栽人“二缸子”盆中,待花苗长出5枚叶片、株高达到15厘米时把先端生长点摘掉,促使腋芽充分发育。然后选留3枚分布均匀的腋芽将其余腋芽抹掉,让留下来的腋芽抽生出3根茎秆。这时应加强肥水管理,待侧枝长到15-20厘米时翻盆换土;脱盆后先抖掉外围宿土,对露出来的老根适当修剪,然后用加肥培养土栽人“坯子盆”中。 换盆后盆土面积扩大,生长会更加旺盛。为了把植株高度控制在60厘米左右,应适当控制肥水,同时观察3根茎秆的生长情况,如果高矮不一致,应通过摘心换头来调整,将较高茎秆的先端剪掉,促使剪Cl下面的较好枚腋芽萌发,用它长出的新枝来换头,代替原来的顶芽继续向上生长。通过这次摘心必然会延缓该枝的生长速度,从而使3根茎秆的高度基本保持一致。 立秋以后,生长点开始分化花芽,这时应抹掉茎秆上的全部腋芽,花蕾显现后尽早剥掉副蕾,每隔7天追肥一次,同时裱扎3根苇秆。其他管理和独本菊大致相同,开花后即可形成高矮相心,菊”。花头大小一致的3个花头,从而养成三本菊。 (2)景菊它是在三本菊的基础上对3根侧枝再进行一次摘从而形成9根茎秆,每株开花9朵,因此又叫“三权九顶。 景菊的花枝比三本菊多2倍,因此春种应提早进行。3月中旬以前将冬存的脚芽苗用加肥培养土栽人“二缸子”,当植株长到15厘米时进行摘心,促使腋芽充分发育;腋芽萌发后保存3枚,让它们抽生3根侧枝。侧枝长到10厘米时翻盆换人“坯子盆”中,10天后对侧枝进行摘心,这时每根侧枝上仍留下3枚腋芽,让它们抽生出二级侧枝,使侧枝数量达到9根,随着换人“三道箍”等大盆中,从而长成三权九顶的株形。立秋以后在这9根茎秆的先端同时分化花芽,花蕾显现后及时抹掉茎秆上的腋芽,同时剥掉副蕾,即可形成9个花头。由于花头多,营养分散,花头不会很大,不必裱扎苇秆扶持。 [详情]

  • 海棠碧桃发布时间:2013-02-10

    拉丁文学名:Prunus persica Batsch. var. duplex Rehd.  别名: 粉红碧桃、千叶桃花  科属:蔷薇科(Rosaceae),李属。  为本属植物桃的变种。  也作为重瓣观花桃的总称(多个变种,如洒金碧桃、白花碧桃等)。  《本草纲目·果部》:“桃品甚多……其实有红桃、绯桃、碧桃、缃桃、白桃、乌桃、金桃、银桃、胭脂桃,皆以色名者也”。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一般整形后控制在3-4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叶椭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先端渐尖。花单生或两朵生于叶腋,重瓣,粉红色。其它变种有白色、深红、洒金(杂色)等。生态习性  喜光、耐旱,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生长期要求加强管理,施肥、灌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耐寒能力不如果桃。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现世界各国均已引种栽培。   花重瓣、桃红色。核果球形,果皮有短茸毛。花期4—5月繁殖培育  为保持优良品质,必须用嫁接法繁殖,砧木用山毛桃。采用夏季芽接技术,嫁接成活率可多达90%以上。具体操作如下:  1、接穗选择。碧桃母树要健壮而无病虫害,花果优良的植株,选当年的新梢粗壮枝、芽眼饱满枝为选接穗。  2、嫁接方法。夏季芽接可削取芽片,或少带木质部芽片,在砧木茎干处剥皮。剪取母树的接穗即剪去叶片,留叶柄。在接穗芽下面1厘米处用刀尖向上削切,长1.5—2厘米,芽内侧要稍带木质部,芽位于接芽的中间砧木可选择如铅笔粗的实生苗,茎干距地面3—5厘米,选用树干北侧的垂直部分,较好刀稍带木质部竖切2厘米,削下的树皮剪掉1/2—2/3,将接芽插入砧木,形成层密接,尤其要注意在砧木削切处的下部不留空隙,紧密结合。在接芽的下面用塑料胶布向左缠2圈,再向右缠2圈,均衡地向上绑缚,使其防芽风干,牢固结合,露出接芽。注意芽接时间,南方以6~7月中旬为佳,北方以7~8月中旬为宜。  3、接后管理。芽接后10—15天,叶柄呈黄色脱落,即是成活的象征,叶柄变黑则说明未活。成活苗在长出新芽,愈合完全后除去塑料胶布,在芽接处以上1厘米处剪砧,萌芽后,要抹除砧发芽,同时结合施肥,一般施复合肥1—2次,促使接穗新梢木质化,具备抗寒性能。为防治蚜虫,喷洒2000倍的乐果溶液,当叶片发生缩叶病时,可使用石硫合剂。园林用途  碧桃花大色艳,妖妍媚人,适合于湖滨、溪流、道路两侧和公园布置,也适合小庭院点缀和盆栽观赏,还常用于切花和制作盆景。常见的还有垂枝碧桃。 [详情]

  • 春兰新老品种的历史及评述之蝶瓣发布时间:2010-07-22

    1、陈氏素蝶,瓣型:蝶瓣历史:一十年代绍兴陈氏选出。特征:外三瓣短阔,副瓣头尖,软捧,净白,大圆舌,副瓣二分之一被唇化,花小莛高,色净素。2、簪蝶,瓣型:蝶瓣历史:一十年代选出。特征:外三瓣稍长,猫耳捧,卷舌。副瓣与捧瓣均有紫红色线条。副瓣唇形化根部明显,中间有断裂现象。久开副瓣瓣尖后卷。莛高,常开双花。叶半立。3、笑蝶,瓣型:蝶瓣历史:一十年代选出。特征:外三瓣稍阔,副瓣与捧瓣有紫红色线条。猫耳捧,大卷舌。副瓣唇化不明显亦不规则,有时捧瓣也有唇化现象。久开副瓣不后卷。莛高、色绿,叶半立。4、翠蝴蝶,瓣型:蝶瓣历史:一十年代出自绍兴,己失传。特征:花翠莛高。5、杨氏素蝶,瓣型:蝶瓣历史:1920年陈义宝主人宁波杨祖仁选出。特征:外三瓣短宽,副瓣下半幅皇素唇瓣化,大圆舌,花绿白两色相映,宛如白蝶飞舞,柔波动人。苞叶绿色,叶幅阔,半立。6、小蝴蝶瓣型:蝶瓣历史:1925年绍兴东双桥曹炳卿选育。特征:外三瓣短圆呈荷型,副瓣三分之二唇化,三瓣色翠带红色纹筋,唇化部分有不规则红点、条。花容端正小巧。叶半立,叶幅狭。7、素蝶,瓣型:蝶瓣历史:抗战前选出。特征:外三瓣稍长,副瓣根部稍有唇化,大自卷舌。花落肩,;争素。莛高,花容花姿远不及杨氏素蝶。8、冠蝶,瓣型:蝶瓣历史:三十年代无锡沈渊如选出。特征:五瓣宽阔,分窠,副瓣前端唇卷,二分之一以上唇化,缀有稀疏点块,蚌壳捧,大圆舌。苞叶红紫色,莛高、色绿。花容丰丽。9、舞蝶,瓣型:蝶瓣历史:抗战前选出。特征:外三瓣长脚,副瓣下半幅唇化,绿白分明,上缀红点,瓣端后卷,大圆舌下垂后卷。叶半垂,叶宽且长,叶色翠绿无光泽。10、春蝶,瓣型:蝶瓣历史:1935年由拥花室主选出。特征:外三瓣厚阔,副部下半幅唇化,瓣尖向后翻卷。剪刀捧,大圆舌。五瓣缀有暗绿色条纹。花翠莛高,苞叶紫红色,缀有暗紫筋纹。11、彩蝴蝶,瓣型:蝶瓣历史:四十年代无锡沈渊如选育。特征:外三瓣短阔,荷瓣形。副瓣自中幅起呈波浪形,渐向瓣尖转向后翻酷似菱角,俗称飞蝴。副瓣近三分之二唇化,靠近瓣尖部位缀有红色,点、条。剪刀捧、大圆舌。苞叶浅绿色,色翠莛高,叶长阔,半垂。11、渊蝶,瓣形:蝶瓣历史:四十年代由无锡沈渊如选出。特征:五瓣宽阔,分窠,副瓣下半幅唇化,缀有紫红晕块。剪刀捧,大圆舌。花莛高花色深绿,苞叶紫红。13、盖蝶,瓣型:蝶瓣历史:八十年代无名氏选出。特征:外三瓣荷型、软捧大卷舌,舌根红色。侧瓣二分之一以上唇化,色绿,唇化部分有一条红杆,叶半立。14、五彩蝶,瓣型:蝶瓣历史:1983年绍兴漓渚诸水亭在绍兴花市选出。此花从绍兴富盛掘得。特征:外三瓣短阔,紧捧大圆舌,主瓣与捧瓣有红放射型线条,色翠绿。副瓣瓣端后翻,上部翠绿,下部唇化,中间是一宽红色线条,形成色彩明显的绿、红、白三色,又称三色蝶。蕊柱微黄色,花莛高。叶深绿色,半垂。易繁殖,健花。15、雨燕,瓣型:蝶瓣历史:1983年杭州陈文俊在武林门花市发现,山农从长兴掘来。又称云荷蝶。特征:外三瓣荷形收根头尖,软捧卷舌。副瓣近三分之二唇化,唇化部分打皱,花色绿、自、红三色分明。副瓣尖端飞卷,莛高、叶半立。16、蝴蝶龙,瓣型:蝶瓣历史:1984年上海徐笃恭、沈雪宝选出。特征:外二瓣荷瓣,软捧,大圆舌,副瓣二分之唇化。外三瓣根部有放射型紫红线条,唇化部分有不规则红点。叶半立且狭长。17、银蝶,瓣型:蝶瓣历史:1988年绍兴棠棣赵银泉在部县棒村掘得。特征:外三瓣荷型,软捧卷舌。副瓣近二分之一唇化,瓣中部向下折。花草高,叶半立。18、鸳鸯蝶,瓣型:蝶瓣历史:1988年舟山丁贻庆选出。特征:外三瓣荷型,软捧卷舌。副瓣近二分之一唇化,瓣中部向下折。花莛高,叶半立。19、新彩蝶,瓣型:蝶瓣历史:1988年绍兴棠棣赵银泉在郭县掘得。特征:外三瓣短阔,头尖,蒲扇捧,大圆舌。副瓣二分之一唇化,瓣端唇化呈鱼尾状。花色绿,花容端正,莛高,叶半垂。20、诸华蝶,瓣型:蝶瓣 历史:1989年棠棣诸华在舟山册子岛掘得,卖给赵银泉。特点:外三瓣荷形,蚌壳捧,大卷舌。副瓣二分之一唇化,唇化部分瓣端有对称红块。色绿莛高,叶半立。21、龙蝶,瓣型:蝶瓣历史:1989年绍兴漓渚小步村沈林龙在定海掘得。特征:外三瓣短圆,副瓣下半部唇化,唇化部分有不规则红块。瓣端后卷,紧捧,卷舌。莛高花小,叶半垂,叶幅狭。易繁殖,健花。22、揽蝶,瓣型:蝶瓣历史:1990年舟山王泽夫在定海选出。特征:外三瓣荷型,软捧卷舌。副瓣唇化较少,根部有紫红色块,外二瓣瓣中有不规则紫红线条。莛高,苞叶淡红。叶幅阔,半立。23、冠龙蝶,瓣型:蝶瓣历史:1990年绍兴棠棣金定先从舟山花中选出。特征:外三瓣荷形,软捧卷舌。副瓣近二分之一唇化,前后弯曲呈波浪形。瓣色翠绿,上缀细线条纹。莛高,口十斜立。24、蜂蝶,瓣型:蝶瓣历史:1991年绍兴漓渚诸建华选出。特征:外三瓣短阔,副瓣唇化部分有红条块,瓣端翻卷。紧捧,卷舌。花莛高,叶半垂,易繁殖,健花。25、龙福蝶,瓣型:蝶瓣历史:1993年蝶州张国兴从嵊县长乐山农钱小龙处购得。此花从长乐留王掘得。特征:外三瓣荷形,猫耳捧,大卷舌,副瓣二分之一以上唇化。花瓣有不规则红点,莛高,色绿,叶斜垂。26、杨氏蝶,瓣型:蝶瓣历史:1994年临海杨善明在临海辽圆山掘得。特征:外三瓣荷形,副瓣二分之一唇化,主瓣、捧瓣中间有紫红线条,副瓣唇化与非唇化之间有不规则紫红线条。莛高,苞壳有红筋,叶半立。27、长乐蝶,瓣型:蝶瓣历史:1995年春蝶州钱汉巨从长乐镇山农处购得。此花从长乐镇西自山掘得,当场分给蒋银樵二苗。特征:外三瓣短阔,紧捧,大圆舌。外三瓣及捧瓣色绿有红线条。副瓣瓣端后翻,下部唇化,唇化占副瓣二分之一以上,上有红短线条。莛高,色翠绿,健花易繁殖。28、天元荷,瓣型:蝶瓣蝶历史:1995年绍兴相家塔吴海良从河南掘得,卖给棠棣胡华元、金定先。特征:外三瓣短宽,软捧,大卷舌。副瓣二分之一唇化后翻,瓣上有细红线条。色绿、白、红反差不大。莛高,杆微红,叶半立。29、国福蝶,瓣型:蝶瓣历史:1995年嵊州张国兴从嵊州葛英山中掘得。特征:外三瓣荷型,软合捧,卷舌。副瓣近二分之一唇化,有不规则红点,花微落肩,叶半立,健草。30、胡蝶,瓣型:蝶瓣历史:1996年绍兴棠棣胡华元在绍兴龙峰山区掘得。特征:外三瓣荷型,软捧,方舌。副瓣近二分之一唇化,瓣中间有紫红色线条。莛高,苞叶淡紫红。叶阔,半立。31、银翠云蝶,瓣型:蝶瓣历史:1997年3月绍兴漓渚赵银泉在杭州花市从河南信阳人处购得。特征:外三瓣短阔,副瓣唇化部分超过二分之一,有不规则红块条,紧软捧,大圆舌。叶宽质厚,立叶。32、卫蝶,瓣型:蝶瓣历史:1997年绍兴叶华良在舟山选出。特征:主瓣阔,副瓣端尖,软捧大圆舌,副瓣根部唇化深,到尖端逐浅,瓣上有红筋纹,落肩。莛高,叶半立。33、华蝶,瓣型:蝶瓣历史:1998年绍兴棠棣花农从定海掘得,卖给漓渚叶华良。特征:外三瓣宽阔,荷形,副瓣唇化部分超过二分之一,大圆舌,舌上U字红纹,副瓣左右对称各有一红线条。莛高,叶半垂。34、缤纷蝶,瓣型:蝶瓣历史:1998年绍兴漓渚叶华良从河南花中选出。特征:外三瓣荷形,软捧卷舌。副瓣唇化二分之一以上,瓣端后卷,唇化部分有洋红色点、块,花型端正,花色黄绿,苞壳淡红,叶半垂。 [详情]

1/2 记录数:7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