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西安名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主营:苗木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流苏树培植方法发布时间:2010-09-21

    流苏树(Chionanthus retusus )属木樨科,又称萝卜丝花。是落叶乔木,树形高大优美,枝叶茂盛,初夏满树白花,如覆霜盖雪,清丽宜人。秋季结果,核果椭圆形,蓝黑色。流苏树树形整齐端庄秀美,是园林绿化树种。 一、形态特征 流苏树干灰色,大枝平展,树皮剥裂。叶卵形。长5厘米至10厘米,全缘或有时有小齿,叶柄基部带紫色。花白色,4裂片狭长,花期4月至5月。 二、生态习性 流苏树在我国河南、陕西、山东及南方各省均有分布。它喜光,耐寒较耐阴,适应性强。 三、良种繁育 1.选种:华北地区,流苏树种子9月中旬至10上月上旬成熟,可以采种。选择树势壮、树姿好的树作为采种母树。挑选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采下后浸水1天。再用水脱粒,放于阴凉通风处阴干,忌阳光曝晒。在阴干2天至3天后,用干净润沙进行贮藏。在种子贮藏期间,每隔半月进行喷水翻拌一次。喷水量至沙湿润为止,切忌水量过大。 2.播种及播后管理:流苏种子经沙藏至翌年3月份,种子露白30%左右时,要适时整床播种。圃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深厚肥沃的土地。华北地区育苗采用大田高垄播种。一般要求垄距30厘米,垄高20厘米,垄项宽度为50厘米。施足基肥,在每个垄顶两边开两行播种沟,垄顶上播种沟的行距为30厘米至40厘米,播种沟深度在2厘米。将已催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播种沟里,亩播种量为15公斤至20公斤,再用细土盖种,并覆草保湿。如遇干旱天气,可在垄沟内浇水,以使种子湿润,浇水时切勿使垄项过水,否则土壤易板结。在播后一个月,幼苗开始出土。气温高、光照强时要及时搭盖阴棚进行遮阴。如果小苗过密,可适当间苗。在夏季,圃地要勤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流苏树喜肥,在6月至8月,每半月施一次肥,并注意病虫害防治。通过管理,流苏树1年生苗可长高至0.8米至1.2米,地径粗1厘米左右。 四、绿化应用 流苏树培育3年至4年即可用于园林绿化。它树形高大整齐,树冠呈扁球形。枝叶茂盛,花序大而美丽,花开时节,白花细小繁密,1秀丽可爱,花期长达1个月左右。宜作庭院种植,植于水旁或公园中。 [详情]

  • 春麦品种--铁春3号发布时间:2011-05-17

     品种来源铁岭市农科院1986年以79069(铁春一号×鉴7052)为母本、82—7231为父本进行有性复合杂交,经多世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春麦品种。1999年1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叶耳白色,株型紧凑,株高85—90cm,主茎叶片7—8片。穗纺捶形,长芒、白壳、红粒,穗长7cm,穗粒数25—35粒,穗粒重1.1—1.3g,千粒重35—40g,卵圆形粒,饱满度上等。粗蛋白含量15.8%,湿面筋含量36.8%,沉降值39.25ml,面团稳定时间为3.75min。春性。生育期为80天左右,抗倒伏,不易落粒,抗叶锈、秆锈和条锈,抗叶枯性病害,抗高温、高湿、干热风。  产量表现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41.7kg,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0.5%,两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79.3kg,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3.8%。一般亩产250kg左右。  栽培要点选择地势平坦、保墒能力强、土质好、肥力较高的地块为宜。3月中旬播种,亩播种量18—20kg,行距15—20cm,播幅3—5cm,播种深度不超过5cm,亩保苗45万株,亩穗数46万。基肥2—3立方米,种肥20—25kg/亩,三叶前期追尿素20kg/亩。该品种属水旱兼用型小麦,无灌水条件可种植,有灌水条件可根据需要进行节水灌溉。5月上中旬用钾铵磷防治蚜虫,6月中下旬用敌杀死,敌敌畏等药防治粘虫。人工收获在乳熟后期,机械收获在完熟期。  适宜地区适宜半干旱地区、河滩地及土壤肥力较高的平肥地种植。 (记者 佚名) [详情]

  • 温室栽培特色观叶类--球根植物发布时间:2011-05-18

    球根海棠:秋海棠科多年生块茎花卉。 地下茎块为不规则的扁球形,株高为30-100,茎直立或铺散,肉质,有毛,场分枝。叶互生,多偏心脏状卵形,叶尖尖锐,叶缘具齿牙和缘毛。总花梗腋生,花单性同株,雄花大而美丽,有单瓣、半重瓣和重瓣之分,雌花小型,花瓣数5,花色丰富,有白、红、粉、橙、黄、紫红及复色,花期夏秋,蒴果,种子极小,寿命为二年。习性:喜温暖湿润、日光不强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5—25℃,夏天不能太热,一般不超过25℃,若超过32℃,则茎叶脱落,甚至引起块茎腐烂,冬天温度不可太低,要保持在10℃左右,否则停止生长缓慢,甚至花头脱落。生长期要求空气湿度较高,白天约为75%,夜间约为80%。短日条件促进块茎生长,抑制开花,长日条件促进开花。栽培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的沙壤土为宜。 品种:园艺上分为三大类: 1大花类,花径达10-20厘米,茎直立,分枝少,不耐高温,腋生花梗顶端着生1朵雄花,大而美丽,1侧或两侧着生雌花,是球根海棠的主要品种。根据花型可以分为山茶型、蔷薇型、镶边型、皱边山茶型及波瓣型、水仙花型等。 2多花类,茎直立或垂直,细而多分枝。叶小,腋生花梗着花多,又分为:多花型,花瓣数不太多,花小,直径2—4厘米。大花多花型,花稍大,直径5—7厘米。3垂枝类,枝条细长而下垂,花梗也下垂,花为中小化形。 又可分为 小花垂直型:茎下垂,分枝性强,叶较小,花多细瓣,多花,较耐热。中花垂枝型:是小花垂枝型和大花类品种杂交而产生的,多花,花瓣宽,发枝力强。 仙客来:报春花科仙客来属的块茎花卉,别名兔子花,萝卜海棠,株高30CM左右,块茎扁圆形,肉质,外被木栓层,叶丛生于块茎上方,叶片心脏状卵形,上具斑点、花纹,叶缘有大小不等的圆齿牙。叶柄细长,肉质。花梗细长,约15-25CM,肉质,自叶腋处抽生,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萼5裂,花瓣5片枚,基部联合成短筒,花开时花瓣向上反卷而扭曲。花期冬春。蒴果球形,种子褐色。习性:仙客来原产地中海沿岸,小亚西亚和伊朗等地,性喜凉爽、湿润及阳光充足的环境。仙客来从播种到开花约需14个月,生长期为秋冬春三季,生长适温为18-25℃,冬季温度不低于10℃,否则花色暗淡,并且花瓣容易凋谢,夏季气温不能超过30℃,否则植株进入休眠状态。栽培用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土壤微酸性为宜,盆土要经常保持适度湿润,不可过分干燥,若土壤过分干燥,则植株萎蔫,生长受挫。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为70-75%。仙客来为日中性花卉,日照变化对花芽分化和开花的影响不大,温度是影响花芽分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花芽分化的适温为15-18℃,常自花授粉,任其发展会导致品质退化,因此应采用人工授粉来制种。授粉后3-4个月,花梗变软,表明种子成熟。类型及品种: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园艺品种很多,依据花型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大花型,花大,花瓣平伸,全源,开花时花瓣反卷,叶缘齿较浅或不明显。2)平瓣型:花瓣平展,边缘局细缺刻和波皱,比大花型花瓣窄,花蕾尖形,叶缘锯齿显著。 3)洛可可型:花瓣边缘波皱有细缺刻,开花时花瓣呈下垂半开状态。花瓣较宽,顶部扇形,香味浓,叶缘矩尺明显。 4)皱边型(ruffled)花大,花瓣边缘有细缺刻和波皱,开花时花瓣反卷。 5)重瓣型:瓣数10瓣以上,不反卷,雄蕊常退化。 6)小花型:花形很小,株高不超过20CM,生长期约为8-9个月。 大岩桐:苦苣苔科球根花卉。株高约15CM,地下部为块茎,通常缩短为球形。茎极短,全株生有柔软之短毛,叶对生,长椭圆形或长椭圆性卵状,基部锲形,叶缘有锯齿,花梗比叶长,顶生或腋生,每梗一花,一株之上着花几朵至十几朵,花萼5裂,花冠钟状5裂,锯圆形,直径6-7厘米,雄蕊着生于花冠基部,花柱高出花药,且雄蕊早熟。温室栽植冬季开花。习性:大岩桐原产巴西,生长期要求高温、潮湿及半荫环境,休眠期保持干燥,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阳光但忌阳光直射。 种与品种:根据花型可以分为单瓣型、大花型、重瓣型和多花型。大花型:花大,具6-8枚裂片。 重瓣型:2-3层的波状花瓣重叠开放,花大。多花型:直立,花朵多,花筒稍短,花梗也短,具8枚裂片。朱顶红:又名孤挺花,石蒜科球根花卉。鳞茎卵状球形。叶4-8枚,二列状着生,扁平带形或条形。与花同时或花后抽出。花葶自叶丛外侧抽生,粗壮而中空,扁圆柱形,伞形花序;花大型,漏斗状,平展或略下倾,红色、白色或带有白色条纹。花冠短筒状,喉部常有小鳞片,蒴果近球形。 习性:原产热带和亚热带美洲。喜温暖湿润和半荫环境,夏季适宜凉爽气候,温度在18-22℃,冬季则冷凉干燥,气温为10-13℃。稍耐寒。要求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肥沃并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主要种类有:花朱顶红,鳞茎为较大的球形,叶6-8枚,与花同时抽出或花后抽出。叶片带状,长约50厘米。花3-6朵,平深或略下倾;花被片红色,中心及边缘具白色条纹,或白色具姿紫色条纹;花被长及花径皆为10-15厘米,喉部有小而不明显的副冠。孤挺花,株高0-60厘米,鳞茎呈洋梨状。叶带状,长约50厘米,平滑而有纵沟。花葶比叶长,实心。伞形花序着花6-12朵,稍下垂,漏斗状,花淡红色有深红色斑纹,具芳香。短筒孤挺花,株高30-50厘米。大型鳞茎球状。叶片于花后生长,长约60厘米。花葶着花2-4朵,鲜红色,无条纹。喉部后大型带白色的星状纹,无副冠。花被片倒卵形,锐头。朱顶红,鳞茎近球形。具匍枝及短茎。叶片6-8枚,花后深长,约30厘米。总花梗中空,稍扁,具白粉,着花2-4朵,花被筒长约2厘米,绿色,喉部具一小的副冠,花被片长圆形,端尖,洋红带绿色。 白勒朱顶红,是朱顶红的一个变种,叶片中央有一条纵向白条纹,从叶基延伸至叶片顶端。网纹白枝莲,鳞茎中大。叶片4-6枚,与花葶同时抽出,倒披针形,长约30厘米,花葶园筒形,着花3-6朵,花被片倒卵形,无副冠花鲜红紫色,具暗红色条纹。杂种白枝莲,园艺杂交种,其亲本有朱顶红、白枝莲、望白枝莲、网纹白枝莲等,其园艺品种很多,一般分为两类,一为大花圆瓣型,花大,花瓣先端圆钝,多用于盆栽观赏。另一类为尖瓣型,花瓣先端尖,生性强健,多用于切花。大花惠兰兰科兰属多年生附生草本。基部有假鳞茎,叶狭长条形,花葶较长,小花数多,可达30朵,花大,花色丰富。是近年流行的花卉喜冷凉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不低于10℃。要求栽培基质为通透性好的材料。 种类:近年流行的多为杂种,是经过多年选育而来的。可以根据花的大小分为大花型、中花型和小花型。 (记者 佚名) [详情]

  • 龙血树的繁殖管理发布时间:2013-03-28

     繁殖方法:龙血树引入我国后,除少数热带地区增育出种子外,其他地区主要采用高压和插条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  (1)压条繁殖 龙血树的茎干大多直立生长,发枝少。植株生长数年后,基部叶片脱落,自然失去观赏价值。根据这种情况,莳养者可在5至7月的高温湿润季节,进行高压繁殖。方法是:在植株茎干的适当部位,进行环状切割,环口宽为1.8-2.2厘米,深至木质部,并用小刀剥去环口皮层,用干净湿布擦去切口外溢的液汁用5000-1000ppm的萘乙酸水溶液涂抹切口上端皮层,再用白色塑料薄膜扎于切口下端,理顺做成漏斗状,装上用苔藓和山泥土混合配制的生根茎质,环包刀口,灌一次透水,扎紧江膜上端,再把植株置于室外莳养,加强肥水管理。龙血树高压后,要随时检查基质是否干燥,要随时补充水分。一般经过30至40天的培育,环切部位便有新根出现,9至10月便可切离母体另行栽培成为一棵独立生长的植株。  (2)扦插繁殖 龙血树还可用扦插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时间在5至6月。这时正是龙血树的旺盛生长期,植株体内营养丰富,扦插后极易成活。扦插以前,可挑选观赏价值较高的母株,取其生长两年以上的健壮枝条,每段长约10-20厘米,有叶无叶均可。插穗基部削成平口,上部横切后保留叶片,上下切口可用清水浸泡洗净外溢的液汁,置于阴凉通风处稍晾一段时间,再用500-1000ppm的萘乙酸浸泡插穗基部2-3厘米处,一般5秒钏即可,随浸随插。龙血树扦插,苗床可用小号的土陶花盆,基质可用蛭石、珍珠岩或者经过高温消毒的素砂土,插水中也是如此,要洁净。上盆后进行扦插。每盆一株,插好后浇一次透水,把苗床置于花搭光处,精心养护。以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持基质湿润。龙血树伤口愈合快、生根早,发芽迅速,一般15至20天,切口在创伤激素的作用下,便产生愈伤组织,25至35天,插穗在内源激素的作用下,很快就能出现根的原始体,35天至40天就能萌发新根,两个月以后,便可用培养土翻盆移栽。  栽培管理:龙血树喜温暖、怕严寒,喜光照而怕烈日曝晒,较适宜在温暖而又不酷热的环境中生长。春夏秋三季,是龙血树生长的旺盛季节,这段时间,莳养者必须充分满足它对水分、养分、温度和需要,使之健壮生长。  (1)肥水管理 龙血树喜欢蔬松肥沃,通透性好的基质,可采用无土培育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栽培的容器,应选美观大方的宜兴紫砂盆,或者挑选江西省景德镇市的瓷质高级陶盆。基质可用蛭石、珍珠岩、泥炭土充分混合。这种基质,通透性好、清洁干净、无菌无味。龙血树且这种基质栽培在高级容器中,可以数年不翻盆、不换土、植株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土栽培的肥水管理,主要是追施营养液。如果栽培数量少,可以不专门配制营养液,而采用市场上出售的"红梅"、"金月"牌营养液。按照使用说明,加入适宜的水分,充分混合后加以浇灌,也可每隔30至40天,刨开表层基质,施一次颗粒状迟效性肥料。每3至5天浇水一次,保持基质湿润。夏季多数地区高温干燥,可在每天上午10时和下午6时以后,用细孔喷壶向叶面进行雾状喷水,保护好美丽鲜艳的叶片色泽。浇水水量要均衡,过干过湿均有危害。盆底孔多余的水要排净,并用排水性强的垫片垫盆,否则根系会腐烂,而根部受寒更加剧受害程度。经常喷雾,以提高湿度。干燥的热空气会使叶缘发黄,并引起介壳虫和红蜘蛛危害。冬季休眠期要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一般置于室内越冬,可以每隔十天半月浇水一次,维持盆土略为干润即可,使之安全越冬。一年四季均可生长,但冬季较好令其休眠,休眠温度13℃,这样可以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机。冬季温度不低于5℃,否则叶尖和叶缘会出现黄褐斑。  (2)温度和光照 龙血树既喜欢温暖湿润和阳光照射的环境,忌直射光,也能耐阴。但是,在室内莳养,若长时间置于过于荫蔽的环境,也会导致叶片退色。所以较好把花盆放在东南方向的窗台上,使之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如果把龙血树置于阳台上莳养,当夏季阳光过于强烈的时候,要把花盆移入室内,特别是中午,要适当进行遮荫,一般光照度为40-50%即可,以免骄阳灼伤叶片。龙血树喜温暖,不耐严寒。它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摄氏度,如果夏季高温,气温超过32摄氏度,或者冬季气温低于15摄氏度,龙血树便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0月下旬以后,要陆续将龙血树搬入室内,以防早霜的侵害。整个冬季,较好把室温控制在10-20摄氏度之间,不能太低。同时,应把盆花置于南向的窗台内,使阳光直接照在植株体上,并定期转动方位,使之受光均匀。如长时间无阳光照射,可利用晚上开灯,把龙血树置于40瓦的灯光下,进行人工灯光补助照射,保证叶片美观。晚间要把龙血树放在窗帘以内,并用厚型窗帘阻挡冷空气,或者把花盆摆放在屋角温暖处,使之安全越冬。   虫害的防治:由于环培干燥,长期将龙血树置于阳台或室内窗台莳养,容易生长红蜘蛛。红蜘蛛俗称火龙,属于螨类害虫,多群集于植株叶片的背面,结网掩体,刺吸液汁。龙血树受其危害,叶片退色,叶绿素受到破坏,表面出现密集的小黄点、小黄斑,并逐渐萎缩、黄化、枯萎,严重时脱落,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防治方法。红蜘蛛经常躲藏在枝条、叶片的背面或者时片茂密的地方,拉网隐蔽,人工捕捉比较容易。如果用化学药剂除治,可用20%的三氯螨醇乳剂,加入800-1000倍的水,制成溶液喷洒,此药对成虫、若虫和虫卵都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还可用50%的敌敌畏乳剂加入1000-1500倍水,制成溶液喷洒,在喷药的时候要注意叶片背面也要喷到,这样,杀除效果更。 [详情]

1/1 记录数:4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