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明月果树苗圃

主营:寒富苹果苗,123苹果苗\K9苹果苗\沙果苗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新型生物药剂防治土壤病害效果好发布时间:2009-08-24

    据了解,由土传病害导致的植株病害是种植者经常遇到的问题。目前,我国防治土壤病害通常采用化学药剂杀菌的方法或者选用具有抗病性的品种,但这只对少数土传病害有效,对大多数病害防效甚微。而使用化学药剂会造成农药残留,从而污染环境。同时,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使病原菌对其产生抗药性,因而导致防效下降甚至失败。  与大多传统防治土传病害的杀菌剂不同,来自荷兰科伯特生物公司的特锐菌是一种完全无毒的生物制品,可以保护植物免受多种土传病害病原菌的侵害,防治由镰刀菌、腐霉菌、丝核菌、核盘菌等引起的枯萎、立枯、茎腐、猝倒、根腐、菌核等植物病害,促进植物生长,并帮其对抗其他土传病害。这一生物制剂对植物的健康和土壤不仅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还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品质和等级,提高花卉的市场竞争力,也可避免因大量使用农药等化学制剂给土壤及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从而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推荐阅读:黄杨的修剪技术鲜切花谨防倒春寒盆栽花卉怎样科学上盆的操作步骤盆栽花卉 组合盆栽如何实现精品化 [详情]

  • 椪柑丰产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10-04-26

      我国是椪柑的原产地。被誉为“桔类之王”,其味酸甜适中,味浓甜香,化渣爽口,糖酸比值高达15-20:1,含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份,可食率高,一般单果重120-140克。果形高扁圆或扁圆形,果皮橙红色或橙黄色,光泽明亮,皮松易剥,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笔者在本县从八十年代引进试种、推广,现种植面积达350多公顷,年产量500吨,年产值100万元,经济效益好。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生态条件是获得椪柑丰产优质的关键。   1、温度与无霜期是决定椪柑否生存的条件。较适应地区要求年秋温≥7000-8000℃,1月平均温度11-14℃,极端低温-6℃,无霜期290天。适宜地区要求年积温5500-7000℃,1月平均温度8-11℃,极端低温-6℃,无霜期290天。次适宜地区一般年积温≥5000-5500℃,1月平均温度6-8℃,极端低温-6℃,无霜期280天。年有效积温过高则椪柑果实皮厚,风味差;年有效积温过低则椪柑果实酸多,味苦,失去其应有风味;当极端温度低于-6℃则椪柑叶片受冻致死,低于-9℃椪柑1-2年生枝梢受冻致死。   2、光照与降水量是影响椪柑品质的因素。只要年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光照强度达9000-12000勒克期(米烛光)就能满足椪柑的正常需求,就能生产出质优产品。   3、土壤是椪柑生长的根基。要求土层深度大于80厘米,地下水位在100厘米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2%以上,含氮0.1-0.2%,磷0.15-0.2%,钾2%以上,土壤pH值5.5-6.5,土壤质地疏松,透气性好,富含其它多种微量元素。   二、栽培措施是椪柑优质,丰产的保证。   1、合理整形修剪。椪柑树势旺,直立,春季萌芽率高,成枝率低,夏季萌芽率低,成枝率高。整形修剪必须根据这些特点进行。   (1)整形。椪柑定植后,任其自然生长,则会形成几层楼,骨架不牢,冠内萌蔽,这会影响椪柑产量和品质。椪柑定植后,必须当年定干,定干高度30-40厘米,形成3-5个主枝。主枝呈螺旋状均匀向四方分布。随着树冠的扩大逐渐疏去部分主枝,较终保留三个主枝的自然开心形。   (2)修剪。椪柑在生产中修剪主要采取短剪,疏剪,回缩等方法,结合抹芽放梢,环割,圈枝,拉枝等辅助措施,达到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目的。一般来说幼树(即定植后到初挂果)主要采用短剪,结合抹芽放梢,拉枝整形,促发分枝,提早结果。初挂果则以剪为主,结合短剪,回缩,环割,拉枝,抹芽放梢等方法,扩大树冠,促进花芽分化,多结果。盛果期树则以短、疏剪为主,结合回缩,达到结果多,延长经济寿命为目的。衰老树则以回缩,短剪为主,促使树体更新复壮。   总之,椪柑修剪方法是灵活的,在生产中应用应围绕调节养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应各个季节的需求,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2、防治病虫。椪柑富含糖分,叶小,枝梢密集,直立,易遭受红、黄蜘蛛,锈壁虱,矢尖蚧等病虫害。防治病虫不能随意滥用药剂,造成药物残留,破坏生态。在生产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农业措施。根据椪柑生长特点,应从肥料上着手,多施有机肥,钾肥,搞好平衡施肥,保持土壤湿度,使树体保持健壮,抵御病虫发生,在枝梢新叶幼嫩时多喷叶面肥,促使新梢叶片迅速老化,减少病虫侵染时间,充分利用修剪改善光照通风条件,避免内膛荫蔽,发挥挑治效率,降低虫害基数。   (2)应用生物制剂防治。在生产上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是减少药物残留果实上的有效途径。   (3)利用土制农药,认真搞好冬季清园工作,降低病虫基数,尽量少用化学农药。冬季熬制石硫合剂,松碱合剂,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全园喷雾1-1.5Be的石硫合剂液,20倍的松碱合剂,可减少红、黄蜘蛛、锈壁虱,矢尖蚧等害虫基数。同时利用石硫合剂渣液兑制石灰等涂干既可防冻又可减少病虫基数。   3、改土施肥。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根外补肥是椪柑优质丰产的前提。   (1)改良土壤。定植前应进行深翻改土,施足有机底肥。成年果园每年中耕3次,隔年隔年深翻1次,深翻结合压施有机肥。果园内提倡间作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平衡施肥。重点研究椪柑生长结果所需养分与土壤养分流失而人为给予补充。每生产1000公斤鲜果大致需要纯氮4-6公斤,纯磷2-3公斤,纯钾2-5公斤。应考虑施入的化肥被淋溶流失的损失,只有三分之一被果树吸收利用,因此,对666.7m2产2000公斤的椪柑园来说,应需施入尿素48-60公斤,钙镁磷肥肥48-72公斤,硫酸钾18-45公斤。一般氮、磷、钾施用比例为2:1:1-2。   一般幼树每年施肥6-8次,成年树施肥4次以上。2月份以速效氮肥为主,促发春梢;5月施稳果肥,以有机肥为主,提高幼果座果率;7月份结合抗旱壮果肥,以氮、磷、钾配合施入,加速幼果膨大,促发早秋梢;9月份施花芽肥,以磷、钾为主,促进花芽分化和根系生长,提高果实品质;11月份施越冬肥,以有机质为主,增加树体营养,提高越冬抗寒能力。   (3)根外补肥。在生产上应用叶面喷肥,树体输液等方法可以补充树体缺乏的养分,缓解当时树体营养的缺乏,夏季5-6月,对树势较弱的果园,结合防治病虫,加0.3-0.5%的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增强树势。   4、疏花疏果。为了椪柑果实整齐,个大,质优,商品性能好,必须进行疏花疏果。大年树通过冬,春季短剪部分结果母枝,增加营养枝,减少结果枝,控制花量。小年树尽量保留结果母枝。对畸形果,伤果,病虫果,小果等非正常果应及早疏除。光照太差的果实和无叶花枝的果实也应疏除。椪柑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可根据叶果比确定单株挂果量,疏除多余的果实,一般树势生长正常的椪柑树叶果比50:1。疏果方法目前以手式为主,化学疏果的技术难以掌握,使用不当易出现疏果过量。合理疏果有益害,同样生产1公斤果实,小果实消耗的营养要比大果实多,因为小果表面积大,皮渣比例高,干物质比例高,即消耗营养也多。   5、灌水排涝。遇旱灌水,遇涝排水是椪柑获得丰产的重要条件。在4-6月份,雨水较多,应注意排水,梅雨过后出现干旱,则灌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7-8月份是椪柑是果实膨大时期,需水量大,故时常注意灌水。在椪柑进入成熟期,采摘前1个月左右,应注意控水,增加果汁含糖浓度,提高品质。果实采摘后进行冬季,一般不需灌水,若长期干旱会导致落叶,应适量冬灌。   6、慎用激素。椪柑的正常生长发育是由内源植物激素所控制的。人工化学合成的生长激素使用后能改变柑桔内源激素水平,使生长与发育向着要求的方向和数量发展。在柑桔生产上广泛的应用于保花保果,疏花疏果,促进和控制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实践证明,合理使用化学激素并不影响柑桔品质,关键是控制好使用浓度、时间、次数和方法。要根据果园的具体情况(如品种、树龄,气温等)探索出一套适合、有效的激素使用方案。若激素使用不当,会对柑桔产生副作用,影响果实品质。如:赤霉素对果皮生长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会导致果皮增厚,细胞变粗,着色推迟。2.4-D会导致粗皮大果,浓度过高还会形成僵果。   三、选好良种是椪柑丰产优质的基础。   我国是椪柑原产地之一,栽培面积广,资源丰富,但起步较晚,在各地栽培以硬芦系为主。现已在各地选出不少含糖量高,少核或无核优良单株,但所选椪柑单株受各地条件的影响变异性大。必须加强适合本地区的单株选育与引进外地的优良品种试栽相结合,筛选出适合本地发展的优良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将会对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品种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品种的选育,引进,试栽示范,繁殖推广,实现规模开发,形成新的生产优势,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合理采摘,打蜡分级是椪柑商品性能提高的重要条件。   1、合理采摘。采收时期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因气候、土壤、树龄、栽培管理措施不同而异。一般鲜销果成熟度要求达到该品种固有的色泽、风味和香气,果肉变软,糖的等内含物达到标准才能采摘。采收要把好质量关,采果筐(篓)内要有衬垫,防止伤果,实行复剪以免伤萼。晴天采果,轻拿轻放,禁止强拉硬扯,推行规范化采果,提高采摘质量。   2、分级打蜡。果实采摘后,应使用分级选果打蜡机。果实送入,提升,冲洗,喷(涂)蜡,风干和分级等一系列工序于一体,较后输出5种不同规格的果实,然后进行人工包果装箱。经处理的果实鲜艳,漂亮,每公斤果实处理成本不到0.10元,而每公斤销价可增加0.3-0.6元。 [详情]

  • 小树成活地膜帮忙发布时间:2010-09-14

    怕小树苗渴着,北京植树用上了防渗膜。昨天,记者在大兴区永定河河堤上见到,一棵棵小树都种在了塑料薄膜里,而且长势很好。   大兴区林保站的郭副站长告诉记者,大兴区内永定河36公里长、50米宽的绿化带,共100多万株的小树苗,这次都用上了防渗膜覆盖的技术,由于水分不会迅速下渗,使得小树的成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个工程仅塑料薄膜就用了40 余吨。   到目前为止,全长62公里的永定河已经完成长36公里的一期绿化工程,栽植树木252万余株,成活率达到98.3 %。 (记者 佚名) [详情]

  • 介绍一种适合初学者的养兰方法发布时间:2011-05-17

    养兰者,初学时,都会遇到因植料和浇水不当,而造成生长不良或死亡的情况,有些人可能会放弃养兰。笔者1982年春学种兰,亦遇到上述问题,1983年突发奇想,既然兰花不用肥料都是可以养育开花,不如就试用小石头代替植料,搞个无土种植兰花。此法果然行得通,不仅生长且能开花,由此亦发现肥料对养兰好坏的重要性。经多年试验,以用包装用的塑料泡沫作植料效果较好,配合适当的肥水管理、日照管理,必能育出好花,并以此法育兰所得的经验,去研究用其余植料养兰的关键,可以渐进地提高养兰的技艺。现介绍给初学者效仿试种。一、先准备兰盆、植料。原则就是选择高盆。盆内径以10~15厘米为好,如能在花店买到兰盆景好,也可以用签筒盆代替。植料就选择包装用的塑料泡沫,另备一些建筑用的小百米(可用小石子代替),用于盆面固定兰株。将塑料泡沫撕成不规则的拇指大和花生米大两种,分开备用。二、选种。初学养兰者要选用家兰、春兰、蕙兰、四季兰、墨兰均可,以四季兰、墨兰较佳。不宜选择下山兰,下山兰驯化较困难,不利于培养初学者的兴趣。三、种植。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种植前,先将兰株用清水(自来水)冲洗干净。并用杀菌剂稀释,泡兰根30分钟,进行杀菌消毒后,即可上盆。将兰株根部放进盆,兰头略低于盆面,用筷子摆好兰根,让它们在盆内均匀分布,且相互之间不接触。兰株在盆中位置,可依喜好,各人自行确定。但此法养兰,不需年年换盆,故应考虑新芽生长位置,及成长后整盆兰的协调问题。定好位后(如发现兰与盆太不协调,则另找兰盆),用拇指粗的塑料泡沫填充兰盆,边填边轻敲兰盆,以便使植料与兰根接触紧密,填至半盆后,改用花生米大的泡沫填至离盆口1厘米。轻提兰株,使兰头露出2/3,敲打兰盆,让泡沫密实,再填入小石米,并轻敲兰盆,使小石米高盆口半厘米。此时,兰株便告种好。四、淋水。种植好后,用自来水给兰盆淋水,水份会很快从排水孔中流出,淋后十分钟再淋一次,放在阴凉处一周,让其适应新植料,每天傍晚淋水一次。一周后可以作正常管理。淋水原则就是,气温在1O℃以上时,每天傍晚浇水一一次,10度以下则两天浇水一次。1O度以上,每天只淋一次水,特别是高温的夏季,也只淋一次,有人会怀疑是否足够,其实,塑料泡沫虽然不吸收水分,但它们之间的缝隙可以存水,在气温高达35℃时,也能保持水分到正午12时未完全干透。兰根在大半天湿,小半天干的环境下能受到刺激,会生长得更发达、强健。五、施肥。用本方法种兰,由于只浇水不施肥,所以种植一年后,兰株或多或少会出现缺肥现象,叶片变薄、变黄,此时就是时候学习施肥了,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复合肥均可使用。按说明的稀释浓度再加倍才使用,如,说明上注明稀释1000倍,则使,用时较好稀释到2000倍后使用。次数如在生长旺季,每二周施一次。根叶同施效果较佳。注意,不要只单独使用一种化学肥料,应两三种交替使用,这样可防上长期缺少某微量元素,而造成生理病害。在20度~28℃时施肥较有效,气温大低太高都应停施。施肥后一个月就会明显发现,原来微微发黄的叶片变绿变厚,而且叶面具有光泽。六、向其余植料过渡。用泡沫养兰两年后,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夏季高温的傍晚发现兰叶轻微收缩,缺肥时叶片变黄变薄等。此时,您如果具有上进心,一定不会对现状不满意,因为无论如何,泡沫养兰极难达到极佳的成绩,特别是与兰展上参展作品相比较,您会没有丝毫满足感。此时,就是时候,试着在换盆时适当减少泡沫的份量,而增添其他植料(如新鲜木糠、水苔、塘泥等),运用前两年得到的经验,您同样可以养好她,到下次换盆,您就可以放弃泡沫,改用其他含有肥份的植料,由于经验的不断积累,您的养兰成绩一定步入佳境。但盆底填充物笔者以为还是泡沫好,它质轻、排水良好,优点还是不少。以上方法,相信可以对初学者有所帮助,关键在于初学者在培养过程中,多点观察,多点思考,总结经验,并加以利用。水平有限,如有不当之处,望能得到前辈、兰友的指正。 (记者 佚名) [详情]

  • 树桩盆景冬季温室养护技巧发布时间:2011-05-18

    找苗木就来中国园林直销网   隆冬季节树桩盆景在温室内进行养护,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通风透气不良,容易引起生长发育不良,在养护过程中應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通风换气温室内應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一般通风时间在晴天中午进行,通风口打开的大小,應根据树桩盆景的生长习性和温度要求的高低,适当通风降温,降湿。天气寒冷时,通风口宜小,时间宜短,相反通风口宜大,时间宜长。通过通风换气,可以降低温湿度,防止病虫害发生,补充室内有效气体成分。室内温度过高,常绿的树桩盆景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枝条生长细弱,抗性差。      见光温室的采光面宜采用玻璃材料,这种温室性能好,透明度高,缺点是阻碍了紫外线的射入。紫外线能阻碍桩景徒长,限制其生长高度,并且能够杀菌消毒,桩景没有足够的紫外线照射,常绿桩景枝条宜发生徒长、变软,并且破坏其形状。所以應打开玻璃窗,逐步都受到阳光照射,使枝条充实健壮。开窗时间宜在晴天高温时打开见光、透气,一般每日2~3小时即可,落叶类桩景,可防止病虫害发生。      淋水淋水宜在中午进行,此时淋水,土温和水温比较接近,利于根系吸收。另外大量无效水分可以蒸发走,减少盆土过湿带来的根系呼吸困难,防止发生霉烂,有利于植株体内水分循环,增加其抗性。处于休眠期的落叶桩景,以见干见湿为宜。      施肥在冬季处于生长的桩景,應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施肥的原则是晴天浇,阴天不浇,中午浇,早晚不浇。落叶类桩景处于休眠期,應停止施肥。      换土部分休眠的桩景(如杜鹃、雀梅、相思等)在冬眠过后,出现死枝现象。可选择冬季趁盆景还在休眠,进行换盆、换土、修枝,用刺激的方法打破休眠,使这些桩景萌发新芽,既可保持盆景原貌,还可在节假日长出枝叶供人们观赏。      防病灭虫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严禁带有病虫的材料进入温室,定期做好温室药物消毒工作,对盆土、培养土、肥料、门窗、地面及各种工具在内的全部温室环境进行彻底的灭菌消毒。 [详情]

  • 本特草 [禾本科] [剪股颖属]发布时间:2010-05-12

    产地分布:原产欧亚大陆的温带与北美。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的基部偃卧地面,匍匐茎长8厘米,节落地即生根,横向蔓延的能力强,直立秆高30~40厘米,叶片线形扁平,先端渐尖,长5.5~8.5厘米,宽3~4厘米,两面具有小刺毛,叶鞘无毛,稍带紫色。圆锥花序,颖果卵形,细小。生长习性:匍匐茎的节上虽能生根,但扎根较浅,耐旱能力较差。耐阴能力较强,但在阳光充足时生长良好。喜冷凉、湿润环境,耐寒冷、潮湿能力较强,忌既干旱又寒冷的环境。耐热能力较差,在炎热的夏天,叶尖端部分常出现黄色。再生能力强,耐低修剪。由于叶片内含有较多的水分,耐践踏能力较差。耐瘠薄,但在排水良好而湿润肥沃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生长迅速,能在短期内形成草坪。园林用途:经过修剪,可形成细致而密度高的毯状草坪。但秋季天气变冷时,叶片易变黄。繁殖培育:在平时注意供给水分和修剪,以保持叶片鲜绿,修剪不及时会导致草层过厚、过密,基部的叶片就会由于不通风而变黄,甚至枯死。 [详情]

1/1 记录数:6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