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东北绿化苗木种子办事处

主营:苗木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罗汉菜的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09-08-14

    一、罗汉菜的特性  十字花科遏兰属。喜冷凉湿润。具药、食二用价值。宜腌制后食用,成品菜味甘鲜美,可生食也可和肉类或毛豆等蔬菜混配炒制或煮汤食用,只需加盐,无需加兑其它调料。《本草纲目》云:罗汉菜味甘性平,利胆明目,补肾虚,久食之,年青长寿,可见古人早已对其有较深的认识。  二、罗汉菜栽培技术概述  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初播种为宜。每亩地用种量0.7市斤,折每分地用种量35克(7钱)。播种前施足基肥。平畦,踏坚后再削松表层土,而后撒种,下种后无需再削地踏坚,若播后天气干旱,每天浇一潮水,6天左右齐苗。齐苗后保持田间湿润,应及时抗旱浇水和除草。鲜菜长至12叶令以上,单株鲜重达2.5克左右(约为12月中旬至来年2月10日前后)可开始采收加工。亩产鲜菜750-1200公斤,可加工成成品菜250-400公斤。  三、加工要点  加工全过程必需十分讲究清洁。鲜菜洗净后每10市斤(干湿不论)加盐4-5两,揉软后暂置一夜(12小时),适度压榨挤去多余水份后装瓶,严格密封。经避光保存80天方可食用,食用时无需漂洗,依此法可保存一年而色味无大变化。 (记者 佚名) [详情]

  • 园林“老土”,咋迎绿色奥运?区区“微虫”,快速颠覆发布时间:2010-07-21

      园林“老土”,咋迎绿色奥运? 区区“微虫”,快速颠覆传统! ——金宝贝专用微生物培养土(营养土)助剂正风行全国并受到国际关注 区区“微虫”,颠覆“老土” 迎绿色奥运,园林花卉应先行。“绿色奥运”、“循环经济”的浪潮推动绿色产业快速发展。随着花卉苗木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效益大增,那种用较原始较低效的“老土”方法,花一两年时间去发酵腐熟,用来制作营养土或培养土、盆土的“太极拳模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颠覆。 用金宝贝苗木花卉专用微生物发酵剂作为营养土、培养土助剂,制作各种规格档次的培养土,是营养土、盆土制作史上的“新革命”,新潮流,是解决现代花卉苗木经常出现的“亚健康”而导致严重损失的有力武器,省时省工省成本,环保安全营养全。 江苏徐州、高邮、浙江宁波、舟山、辽宁大连、四川成都、绵阳、广西南宁、柳州、云南昆明等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均在推广使用,有的老客户在较大规模地使用,有的用于制作出口苗木花卉,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近本公司产品还受到英国、挪威、叙利亚、瑞典、香港等地公司和国际友人的的密切关注,相关合作正在进行。用金宝贝微生物助剂制作出的培养土、营养土无异味,颜色好看,营养全面,大大缩短制作时间(不用微生物助剂耗时要一年两年,较短的也要半年以上,而用金宝贝微生物助剂一般只需几天到几周,不同原料有所不同),使包括营养基质在内的苗木花卉业,从原始农业形态,向真正的规模化、工业化、工厂化运行成为可能。金宝贝微生物助剂制作营养土高度环保,节省成本三分之一以上,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根据现行部分客户经验,可帮助大中型花卉苗木公司年创效益数万数十万,也适合小规模或家庭使用。详情可登陆北京华夏康源科技有限公司网站或电话电邮咨询。可小批量邮购(1件起邮)。资料免费。摸摸试试比一比,真金白银原型现。本公司并可联系在京其他多方面业务拓展与合作。本公司秉承“专业、独到、诚信、共赢”理念,愿与业内人士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心动行动,快速成功 金宝贝微生物发酵剂因制作营养土(盆土)既环保又省时省工,而且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深受到苗木花卉、园林及大棚用户的欢迎,现简要介绍其操作使用方法 1、备料做堆。先把阔叶树落叶或作物秸杆、青草10立方,分别堆积成大堆,必须做到边堆、边镇压,尽量把体积缩小; 2、配营养液。然后用2.5公斤尿素兑150-200公斤水制成尿素水,均匀地撒在落叶堆上(发酵物堆的含水量要求达到60-70%),此过程是给微生物配含“氮”营养液(微生物自身繁殖需要“氮”、“碳”等营养,尿素含“氮”高); 3、撒料接种。等到尿素水浸透后,上面加盖透气性覆盖物,自然放置24小时,第二天把2包金宝贝微生物发酵菌剂与5公斤米糠混拌成增量菌剂(即把2包发发酵剂“稀释”以便撒匀),均匀地撒在已堆好的阔叶树树叶或作物秸杆、青草堆中,做到边翻、边撒,此过程称为“接种”(也就是将金宝贝微生物发酵菌剂混和上述其他料撒入堆中,微生物工程技术上称“接种”)。 4、加盖翻倒。接完种后,在大堆上面再加盖透气性覆盖物,应做到遮光、避雨。在正常情况下,发酵处理开始后,经过5-10天发酵,温度可达到55-60℃,此时翻动一次,累计2-3次可完成发酵。 配方二与配方三的发酵方法与配方操作大致相同,但因原材料配方不同,所以发酵时间有所不同。 经过北京、四川、吉林、上海、浙江、江西、河北、山西、山东等全国几十个省、市的用户实践证明,利用金宝贝微生物助剂(发酵菌剂)和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发酵各种树皮、秸杆、树叶(鸡、猪等畜禽粪便更容易、更不在话下,树皮、木屑、秸杆发酵属国际难题,一般发酵剂难以对付,金宝贝生物发酵剂属同类较优质产品)是较简便、易行、经济的有效办法,生产出来的腐叶土是非常理想的苗木花卉培土材料,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深受用户欢迎,正在大面积推广。 网址:www.bjhxky.com.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152信箱 100081 电话:01062110749,68976151,81428238, 农行卡号:95599800 户名:夏 飚 联系人:夏飚    (记者 佚名) [详情]

  • 兰州百合鲜鳞茎的贮藏发布时间:2011-04-20

    1、塑料袋短期贮藏:兰州百合是我国百合中的优良品种,如果在收获后50天内食用,可直接将鲜品装入塑料袋,封口后置阴凉处,冬季贮藏温度不应低于0℃,随用随取。   2、窖藏法:选红薯窖等多种土窖,先把窖内清除干净,铲去一层旧土,以硫磺熏蒸1~2小时或喷杀菌剂消毒,将刨出的百合鲜鳞茎选晴天曝晒6~8小时,然后去掉鳞茎上的土块,挑选生长良好、无病、无创伤的鲜鳞茎小心放入窖中。百合鳞茎堆放厚度为70~90厘米。百合入窖后至10月底以前要敞开窖口,以利通风散温(注意防雨),11月份后,根据天气情况,逐步封窖口,到大雪前后可封严窖口。经常入窖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百合鳞茎可贮藏到第二年春季。   3、沙藏法:选择通风良好的房屋或敞棚,打扫干净,备好含水量35%~50%的湿沙。先在地上放一层8~10厘米湿沙,再将选择好的百合鳞茎按10~15厘米厚放一层,然后盖一层湿沙,这样一层沙一层百合堆至80~100厘米,较后用10~12厘米湿沙盖好。   沙藏法的管理主要是前期通风,后期保温。8~11月份天气较热,要敞开门窗通风,以利百合呼吸散热,若发现表层沙层干燥,可喷洒少量清水。12月份后天气变冷,要注意保温防冻,使屋内温度不低于0℃。这样也可贮藏至翌年春季。 [详情]

  • 雕塑发布时间:2011-04-20

    在连接澳大利亚季隆市西郊与科力奥海湾的步行街上,展现澳大利亚风情的雕塑不仅美化了街景,作品自身表达的含义也使路人对该地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20世纪9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季隆西郊地区的社会团体“绿化西部季隆”说服当地议会对西郊步行街进行道路改建。经过几年的快速建设,这条步行街已成为连接该地区与科力奥海湾的重要通道。   这条文化娱乐大道是Pakington大道的延长部分,与欧康诺大街走向相同,并通过步行过街天桥与默塞尔大街相连,然后到达西沙滩路。   步行街上栽种的植被以及极具创造性的设施尽显其地方特色,街道旁边的小型街心花园也为当地居民以及异地游客提供了休憩、娱乐的空间。而整条大道较吸引人的地方要数街道上摆放的一件件雕塑艺术品,苔尼尔?沃高娜和马克?特瑞哈姆就是这些雕塑的设计制造者。造型精美的雕塑作品引领着路人沿着蜿蜒的小路步入奇妙的艺术世界,倾听成长和蜕变的故事,感受雕塑作品带来的艺术气息,同时也激发了人们选购季隆特色商品的兴趣。   在罗顿大街的十字路口摆放着一个由苔尼尔和马克共同设计的雕塑,整件作品犹如两片破土而出的叶子。每当夜幕降临,雕塑内的亮蓝色滤光器就会发光。这座木制雕塑的原料来自季隆植物园一棵被淘汰的松树。   欧康诺大街十字路口处摆放着马克创作的一组由3件雕塑组成的雕塑群(见图)。这组雕塑以艺术的形式概括了西郊地区成长、变化的过程。它以种子萌发的过程代表西郊从较初的原始落后发展为今天的文明繁华,雕塑制作材料为产自不同地区的木材,其中还包括从植物园挑选的桉树。三件雕塑中较好件规格较小,以种子的造型预示蜕变的开始;第二件雕塑的规格略大于较好件雕塑,表示种子已经萌发,雕塑外表的金属边代表了成长过程的印记,同时也暗示了下一个形态阶段的大体模式;到了第三件雕塑,此时的种子已发生了彻底变化。巨大的金属叶片从种子里伸出,叶片形状按照澳大利亚代表树种?? ?桉树树叶进行设计。雕塑两侧的木条边代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动物物种以及过去、现在居住在季隆西郊的居民。整件作品将新旧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生活在当地的居民融入其中,可谓寓意深厚。   此外,苔尼尔还利用巨型不锈钢和造船用钢制金属刀片制成单子叶草类植物模型,代表了生长在海湾、沙滩、沼泽中生命力顽强的各种植被。   除了钢制草,苔尼尔和马克还将蚀刻黄铜板粘贴在船用刀片上,并以此为材料,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案创作了包括季隆老版地图、澳大利亚动物分布区域、奇妙的植物形态以及海湾丰富食物资源在内的一批雕塑艺术品,希望通过这些作品来全面展示西部季隆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记者 佚名) [详情]

1/1 记录数:4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