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绿林种子

主营:绿化苗木 花卉种子 草坪种子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全部供应
  • 常年供应黑麦草种子
    常年供应黑麦草种子

     形态特征 黑麦草高约0.3~1米(1~3呎),叶坚韧、深绿色。小穗长在「之」字形花轴上 黑麦草(5张) 。多年生黑麦草(L. perenne)和意大利黑麦草萌芽早,为牧场和草地所收草籽中的重要成分。毒麦常为有毒真菌侵染,其种子还含有麻醉性有毒成分,二者对于草场动物十分危险。 黑麦草为禾本科黑麦草属,在春、秋季生长繁茂,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是牛、羊、兔、猪、鸡、鹅、鱼的好饲料。供草期为10月至次年5月,夏天不能生长。 黑麦草是禾本科黑麦属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株高80~100厘米。须根发达,主要分布于15厘米深的土层中。茎直立,光滑中空,色浅绿。单株分蘖一般60~100个,多者可达250~300个。叶片深绿有光泽,长15~35厘米,宽0.3~0.6厘米,多下披。叶鞘长于或等于节间,紧包茎;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穗状花序长20~30厘米,每穗有小穗15~25个,小穗无柄,紧密互生于穗轴两侧,长10~14毫米;有花5~11枚,结实3~5粒。较好颖常常退化,第二颖质地坚硬,有脉纹3~5条,长6~12毫米。外稃长4~7毫米,质薄,端钝,无芒;内稃和外稃等长,顶端尖锐,透明,边有细毛。颖果梭形。种子千粒重1.5克。 2生长习性 黑麦草须根发达,但入土不深,丛生,分蘖很多,种子千粒重2克左右,   茂盛的黑麦草 黑麦草喜温暖湿润土壤,适宜土壤pH为6—7。该草在昼夜温度为12℃—27℃时再生能力强,光照强,日照短,温度较低对分蘖有利,遮阳对黑麦草生长不利。黑麦草耐湿,但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时不利于黑麦草生长[1],可在短时间内提供较多青饲料,是春秋季畜禽的良好草资源。 播种时间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可散播也可条播。条播行距11—20厘米,覆土1—2厘米,每亩播种量1—1.5公斤。散播时遇田块干旱时可灌水,土壤要湿润 3分布范围 多年生黑麦草原产南欧、北非及西南亚,1677年英国首先栽种。株高70~100厘米,有时可达1米以上。茎秆丛生,质地较软。叶在芽中呈折叠状,叶鞘光滑,叶耳细小,叶舌短而不明显。穗状花序,小穗含小花6~11朵,无外颖。无芒,内稃与外稃等长。种子千粒重1.5~2.0克(图1)。多花黑麦草在13世纪前栽培于意大利北部,故又称意大利黑麦草。植株较粗壮,叶较阔而长,在芽中成卷曲状,叶耳大而明显,小穗含小花较多,有芒。[1] 4栽培技术 种植要点 黑麦草为四倍体一年生黑麦草,具有抗寒性好、不易倒伏、发芽快、再生迅速和高产的特点,苗期生长非常旺盛,播种45天后即可收割较好茬鲜草,以后每隔15天就可刈割一次。实践结果海拔在1800米以下地区适宜在水稻收获后播种,到来年种植水稻的5—6个月时间里亩产鲜草7000公斤以上;中海拔地区(1800—2100米),夏秋均可播种,长年刈割利用,年产量可达20000公斤以上。 特高黑麦草柔嫩多汁,为多种家畜、家禽和草食性鱼类所喜食,采食率在95%以上。在营养生长期收割,干物质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而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家畜、家禽喂食后,日增重显著提高。据国家农业部提供的资料,特高黑麦草饲养畜禽,平均24公斤鲜草可增重1公斤活兔,20公斤鲜草可增重1公斤活鹅,18公斤鲜草可生产1公斤活鱼,28公斤鲜草可增重1公斤活羊;一亩特高黑麦草一个冬季可养鹅100只以上。据云南省试验,36.7公斤黑麦草加1.7公斤饲料可增重1公斤活牛,8公斤鲜草可增加1公斤鲜牛奶。 特高黑麦草能增肥地力,促进后作生长。据中山大学杨忠艺教授试验,在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还可培肥地力,使土壤有机质增加27.1%,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分别增加11%、25.5%和57.2%,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加38%,对后作水稻的分蘖、株高、穗长、千粒重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平均单产提高到10%。 播种期黑麦草春秋季均可播种。秋播收割利用次数较多,总产量较高;春播可延长收割利用期,且草质鲜嫩,但总产较低。秋播的播种期在9月初至11月中下旬,春播在2月上旬。   播种操作播种前亩施猪栏肥1000至1500公斤。如无猪栏肥等有机肥,可亩施钙镁磷肥25至30公斤作基肥。施肥后翻耕整地做畦。黑麦草种子较小,要求畦面平整无大土块。播种方式条播或散播均可,但为管理方便,以条播为好。亩用种量1.5公斤左右。如播种期内少雨或土壤较干燥,可先用清水浸种2至4小时,以利出苗和提高成苗率。   管理黑麦草苗期应及时中耕除草。分蘖盛期以后,已封行遮阴,可不再除草。每次收割以后,应补施少量氮肥,能够加速再生,提高产量,苗期要注意地老虎和蝼蛄危害,如有发现用“毒丝本”农药防治。   收割黑麦草收割草层高度为30厘米左右。收割迟早、次数及产量除与肥水管理条件有关外,播种期的影响较大。初秋播种的,年内可割1至2次,次年立春至小满可割4次左右。10月份播种的,如管理好,年内割1次,年后割2至3次。春播的,到6月初可割3次。农户可根据畜禽饲养情况,合理安排播种期。 1、土壤条件对土壤要求不高,在较瘠薄的微酸性土壤上能生长,但产量较低,较适宜在PH6-7、排水较好的肥沃壤土或粘土上生长,且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产量越高。 2、整地种子小而轻,整地时要精耕细作,要求畦面平整,无土块,四周开深排水沟,沟深30cm、宽30cm,畦间开浅沟,深15-20 cm,宽20 cm,做到田间无积水,土壤保持湿润,又不淹苗。套种的水稻田在播种前要求排水至土壤湿润,稻收割后,及时开好排水沟。 3、播种可春播或秋播,我区一般采用秋播,播期为8月上旬至11月底,较适播种期在9-10月份,一般播种越早,产草量越高。播种方式一般采用散播或条播,亩播种量1.5-2kg,种子可直接与钙镁磷肥拌种后播种,但遇天气干旱、或土壤干燥,必须及时灌水,否则会影响出苗,播前较好太阳下晒1小时后,用温水浸种12小时、或1%石灰水浸种1-2小时后再拌种,这样可提早出苗和提高出苗率。单季稻田套种,可在收割前7-8天播种。 4、中耕除草杂草主要发生在苗期,且播种期越早,杂草长势越旺,要做好除草,而播种期在10月下旬后,苗期一般杂草较少。除草方法有播前土壤处理、芽前处理和苗期处理三种,播前土壤处理即在播种前一天用草甘磷等喷洒,清除田间杂草;芽前处理即在播种后、出苗前用草甘磷喷洒;黑麦草苗期杂草一般以阔叶草为主,苗期处理可用阔叶草除草剂在2-3片叶时及时喷洒,对少量单子叶杂草如今还没有有效的除草方法,可采用人工的方法去除杂草。水稻套种田可在播前择晴天,用二甲四氯稀释后喷洒于水稻基部以下田里,清除杂草。黑麦草分蘖盛期后生长旺盛,有较强的抑制杂草能力,不必除草。黑麦草根系发达,浅扎在土壤表层,有疏松土壤作用,一般不用中耕。 5、施肥对水肥条件敏感,尤其喜氮肥。土壤越肥,增产效果越明显。在播种时要求亩施有机肥3000kg左右作基肥,种子用20 kg钙镁磷肥拌种,苗期和每次收割后,要追施氮肥,亩施5-10kg尿素。用沼液浇灌,增产效果更显著。 6、灌水对水分条件反应比较敏感,在分蘖、拨节、孕穗期适当浇水,遇干旱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增产效果明显。 7、收割产量、收割次数与播种期、土壤肥力和收割时株高相关,以播种期的影响较大,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播种,年内可收割1-2次,翌年起至6月上旬可收割3-6次,春季每间隔20-30天可收割一次。为促进黑麦草分蘖,提高产量,要求较好茬及早收割,一般株高在40cm时可收割,可促进其分蘖,收割时留茬5cm,以利再生。 8、利用草质鲜嫩,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各种畜禽均喜采食,适宜青饲、调制干草、青贮和放牧,一般在营养期收割后适合青饲、孕穗期或抽穗期刈割后青贮、盛花期刈割后调制干草或青贮,株高在25--30 cm时宜放牧。 种植特高黑麦草对地块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草畜配套原则。每头牛配套种植0.6—1亩。2、良田好地种植原则。必须选择水肥条件好,能灌易排的田块。3、就近、方便种植原则。离村庄要近,便于利用。4、开墒条播规范化种植原则。5、相对连片原则,即种草地块要相对集中连片。 播种时间:特高黑麦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3℃—20℃,低于5℃或高于35℃时发芽困难。在2—11月份都可种植,较佳种植时间是4月初到5月中旬和6月中旬到7月底。 播种方法:特高黑麦草的播种方法有两种,即免耕播种和翻耕播种。这两种播种方法的产量比约为0.9∶1.1。播种方式有三种,即条播、撒播和塘播,但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牧草,以条播较为理想。其方法是:1、田地翻犁前施足底肥(厩肥)不少于2吨/亩,可适当再施复合肥(或尿素)10—15公斤/亩。2、翻犁耙细平整后,按幅宽1.5米或2米拉线开墒。3、播种:墒面平整后,以行距25厘米,播幅5厘米,每亩0.8—1公斤种子播种。4、播前每亩用50公斤普钙和草种拌匀后拉线播种,以保证条播的质量和土壤肥力。5、播种前可浸泡种子5—8小时,表皮水份晾干后进行播种,播种后用钉耙轻耙让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水利条件较差的地区较好采用播后覆土1—1.5厘米,这样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增强抗旱能力。6、灌溉:播种结束后进行灌溉,灌溉时水要慢灌浸墒,灌溉不能漫墒,以防种子被水冲走。[2] 田间种植 特高黑麦草的特点是喜湿又怕水浸渍,因此,田间管理应紧紧围绕浇水、施肥这两个环节。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有条件的农户出苗后在三叶期或分蘖期追施5—10公斤/亩尿素或复合肥以壮苗。每次割草后根据长势追施10—15公斤/亩尿素或复合肥,并在割草后3—5天进行(以免灼伤草茬、草尖,引起腐烂),追肥后要及时进行灌溉。田间有积水则要及时排出以免发生烂根病。 混播作物 宜与豆科绿肥作物混播。两者混播,高(直)矮(匍匐)型绿肥配合种植,可充分发挥种间的互补互利作用,进一步提高光能和土壤增产潜力,协调养分供应和提高抵御暴雨、低温冻害、杂草等不良因子侵袭的能力,增加出苗率,减少水土流失等多种作用,从而提高肥料、饲料的生物总量和质量; 收割利用 播种45—50天后即可割较好次草,较好次割草时无论其长势好坏均必须刈割,留茬不能低于3厘米,以利分蘖。以后视牧草长势情况,每隔20—30天割草一次。如果用于喂牛、羊等草食动物,应长至拔节期收割,以提高可利用干物质含量。由于特高黑麦草的水分含量较高,如发现畜禽有“拉稀”现象,应多喂粗纤维含量较高的干草(如稻草、蚕豆秆等),也可采取提前一天收割,摊开晾晒萎焉后利用,即可避免。 为不影响后作水稻生产,在插秧前15天收割以后翻犁放水沤田,每亩撒石灰15—20公斤,以加速草根的分解腐烂(应作田间消毒)。 常见害虫

    2019-03-12 电议
  • 黑麦草种子
    黑麦草种子

     种植要点 黑麦草为四倍体一年生黑麦草,具有抗寒性好、不易倒伏、发芽快、再生迅速和高产的特点,苗期生长非常旺盛,播种45天后即可收割较好茬鲜草,以后每隔15天就可刈割一次。实践结果海拔在1800米以下地区适宜在水稻收获后播种,到来年种植水稻的5—6个月时间里亩产鲜草7000公斤以上;中海拔地区(1800—2100米),夏秋均可播种,长年刈割利用,年产量可达20000公斤以上。 特高黑麦草柔嫩多汁,为多种家畜、家禽和草食性鱼类所喜食,采食率在 5 黑麦草 95%以上。在营养生长期收割,干物质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而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家畜、家禽喂食后,日增重显著提高。据国家农业部提供的资料,特高黑麦草饲养畜禽,平均24公斤鲜草可增重1公斤活兔,20公斤鲜草可增重1公斤活鹅,18公斤鲜草可生产1公斤活鱼,28公斤鲜草可增重1公斤活羊;一亩特高黑麦草一个冬季可养鹅100只以上。据云南省试验,36.7公斤黑麦草加1.7公斤饲料可增重1公斤活牛,8公斤鲜草可增加1公斤鲜牛奶。 特高黑麦草能增肥地力,促进后作生长。据中山大学杨忠艺教授试验,在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还可培肥地力,使土壤有机质增加27.1%,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分别增加11%、25.5%和57.2%,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加38%,对后作水稻的分蘖、株高、穗长、千粒重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平均单产提高到10%。 播种期黑麦草春秋季均可播种。秋播收割利用次数较多,总产量较高;春播可延长收割利用期,且草质鲜嫩,但总产较低。秋播的播种期在9月初至11月中下旬,春播在2月上旬。   播种操作播种前亩施猪栏肥1000至1500公斤。如无猪栏肥等有机肥,可亩施钙镁磷肥25至30公斤作基肥。施肥后翻耕整地做畦。黑麦草种子较小,要求畦面平整无大土块。播种方式条播或散播均可,但为管理方便,以条播为好。亩用种量1.5公斤左右。如播种期内少雨或土壤较干燥,可先用清水浸种2至4小时,以利出苗和提高成苗率。   管理黑麦草苗期应及时中耕除草。分蘖盛期以后,已封行遮阴,可不再除草。每次收割以后,应补施少量氮肥,能够加速再生,提高产量,苗期要注意地老虎和蝼蛄危害,如有发现用“毒丝本”农药防治。   收割黑麦草收割草层高度为30厘米左右。收割迟早、次数及产量除与肥水管理条件有关外,播种期的影响较大。初秋播种的,年内可割1至2次,次年立春至小满可割4次左右。10月份播种的,如管理好,年内割1次,年后割2至3次。春播的,到6月初可割3次。农户可根据畜禽饲养情况,合理安排播种期。 栽培管理技术 种植特高黑麦草对地块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草畜配套原则。每头牛配套种植0.6—1亩。2、良田好地种植原则。必须选择水肥条件好,能灌易排的田块。3、就近、方便种植原则。离村庄要近,便于利用。4、开墒条播规范化种植原则。5、相对连片原则,即种草地块要相对集中连片。 播种时间:特高黑麦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3℃—20℃,低于5℃或高于35℃时发芽困难。在2—11月份都可种植,较佳种植时间是4月初到5月中旬和6月中旬到7月底。 播种方法:特高黑麦草的播种方法有两种,即免耕播种和翻耕播种。这两种播种方法的产量比约为0.9∶1.1。播种方式有三种,即条播、撒播和塘播,但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牧草,以条播较为理想。其方法是:1、田地翻犁前施足底肥(厩肥)不少于2吨/亩,可适当再施复合肥(或尿素)10—15公斤/亩。2、翻犁耙细平整后,按幅宽1.5米或2米拉线开墒。3、播种:墒面平整后,以行距25厘米,播幅5厘米,每亩0.8—1公斤种子播种。4、播前每亩用50公斤普钙和草种拌匀后拉线播种,以保证条播的质量和土壤肥力。5、播种前可浸泡种子5—8小时,表皮水份晾干后进行播种,播种后用钉耙轻耙让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水利条件较差的地区较好采用播后覆土1—1.5厘米,这样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增强抗旱能力。6、灌溉:播种结束后进行灌溉,灌溉时水要慢灌浸墒,灌溉不能漫墒,以防种子被水冲走。[4] 田间管理 特高黑麦草的特点是喜湿又怕水浸渍,因此,田间管理应紧紧围绕浇水、施肥这两个环节。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有条件的农户出苗后在三叶期或分蘖期追施5—10公斤/亩尿素或复合肥以壮苗。每次割草后根据长势追施10—15公斤/亩尿素或复合肥,并在割草后3—5天进行(以免灼伤草茬、草尖,引起腐烂),追肥后要及时进行灌溉。田间有积水则要及时排出以免发生烂根病。

    2019-03-12 电议
1/1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