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黄泥埂大型苗木基地

主营:黄桷树,香樟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供应产品分类
企业新闻
  • 米兰高压繁殖技术发布时间:2009-05-14

    米兰是一种常绿观叶、观花、香花型花卉,具较强的观赏价值。室内、室外均可栽培,管理容易,因此在园林绿化上广泛应用并得到花卉爱好者的喜爱。但是米兰的繁殖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扦插繁殖成活率低,使许多花卉爱好者自己培育米兰的愿望无法实现。本文介绍一种简便、实用的米兰繁殖技术——高压繁殖,以供大家参考。(一)高压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适宜的时间。在每年3~8月均可进行。在高压前20天将米兰树进行施肥灌水,使植株长势旺盛。如遇干热气候,施肥后应灌水4~5次,以保证植株有充足的水分,利于高压繁殖。2.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根据高压米兰的数量准备适量的苔藓、绑扎绳(长40cm左右)、塑料微膜条(长40cm、宽20cm),同时准备锋利的环剥刀或嫁接刀、枝剪及注射器。(二)高压技术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雨天一般不进行。首先,把苔藓用水浸泡1个小时,也可在水中加入生根粉,浸泡后取出苔藓备用。选择健壮、生长势强、树形好的植株,在直径0.5~2.0cm的枝条上进行环剥,环剥口宽1.5~2.5cm;同时用嫁接刀轻刮环剥口的形成层,使其断裂,以利于新植株生根。环剥后根据树形及操作需要用枝剪修剪部分枝条,以便绑扎。用塑料微膜包上苔藓(苔藓的湿度以手压不滴水为宜),绑在环剥口中。注意一定将环剥口包扎在苔藓中部,使环剥口全部避光。同时将微膜上下扎口绑紧全部密封为止。可根据树形和长势确定高压的数量,少则几支,多则几十支。(三)高压后的抚育管理工作1.病虫害防治。高压后树势较弱易受介壳虫、红蜘蛛等病虫的危害,可使用破介杀600~800倍液、速扑杀500~800倍液、50%多菌灵600~800倍液进行防治。2.肥水管理。高压后应加强肥水管理,每株树施用0.1~0.2kg的复合肥,并随时进行灌水,保证树体的营养、水分供给;也可叶面喷施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尿素溶液。如遇干热气候,应经常观察高压基质的水分情况,并随时用注射器向包扎的基质内补充水分,以基质湿润为宜,但不可积水。3.修剪移栽。高压后20~25天后新植株的根系即可长出,选择根系生长良好的植株修剪下树移栽。可根据需要选择袋栽、盆栽、地栽等不同的栽培方法。采用高压方法繁殖米兰,可大大提高其繁殖系数,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同时新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也达到90%以上。因此,该技术简便、实用而有效,特别适合中小规模的米兰繁殖。在母树来源充足的情况下,也可进行大规模的米兰繁殖。作者:夏江文任俊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记者 佚名) [详情]

  • 地被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生态应用发布时间:2009-05-17

    植树、栽花、种草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是园林绿化不可或缺的三大组成部分,过去由于认识程度和经济水平的原因,忽视了地被植物的应用,致使绿地系统层次单一、品种单调,不仅景观失衡,也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洁净。地被植物的合理推广应用将有效解决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强生态环境和节约管理成本方面的尖锐矛盾。地被植物选用得当,除可完善绿地的生态功能,尚可丰富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降低常规养护费用,某些地被树种的综合开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兼顾生态、景观、经济效益,一举三得。 园林绿化中应用的地被植物,是指一些植株低矮、枝叶密集、具有较强扩展能力、能迅速覆盖地面且抗污染能力强、易于粗放管理、种植后不需经常更换的植物,它既用于大面积裸露平地或坡地的覆盖,也可用于林下空地的填充。地被植物具有防尘、降温、增湿、净化空气、防止表土被冲刷等显著生态功能及绿化景观效应,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空间。其中,木本地被树种特指那些低矮的灌木、藤木及竹类等不同类型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作用非凡。 地被树种的栽植应用,无论是从生态意义上,还是从观赏价值上,都不是单株个体所能完成的,必须依赖群体建植的覆盖效果。通常认为优良的地被树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 (1)植株低矮、耐修剪:植株高度多为30厘米左右,耐修剪,萌芽、分枝力强,枝叶稠密,能有效体现景观效果。 (2)延伸迅速:枝干水平延伸能力强,扩张迅速,短期就能覆盖地面、自成群落,生态保护效果好。 (3)适应性强、易管理:对光照、土壤、水分适应能力强,对环境污染及抗病虫害抵抗能力强,适宜粗放管理。 (4)绿色期长、耐观赏:绿色期长,全年覆盖效果好,以常绿树种较佳,彩叶、开花树种的结合选用,更可活跃季相。 地被植物的栽植提高了绿视率,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叶面积指数。此外,地被树木根系浅而庞大,能疏松表层土壤、调节地温、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对上木生长有促进作用。地被树种的选择和应用适当,空间和环境资源将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利用。 地被树种按其生态特性可分为三类:一是阳性地被树种,可在全日照的空旷地段应用,如铺地柏、偃松、地被月季、红叶小檗等。二是阴性地被树种,可在郁闭度较高的区间或林冠下应用,如桃叶珊瑚、八角金盘、常春藤、络石等。三是半阴性地被树种,可在疏林或林缘处应用,如八仙花、杜鹃、海仙花、卫矛、扶芳藤、金银花、长春花等。园林绿化中的植物群落类型多、差异大,地被树种的选用虽无固定模式,但亦应根据“因地制宜,功能为先,高度适应,四季有景”的原则统筹配置。 一般情况下,地被树木配置的景观功能主要是使群落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切不能喧宾夺主,造成层次不清、杂乱无章的负面效果。作为处于植物群落较下层的地被树木,选用时应与上层树木形成错落有致的组合,搭配高度应适当。此外,还应考虑种植地段的面积大小和场景开阔程度,区别配置,以免显得过于单薄或拥挤。地被树木在群落中成片配置后,成为主景的底色,其季相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与上木相映成趣,景随季变。如金丝桃常与棕榈植物搭配,纤枝劲叶,刚柔相济;海棠、月季常用于雪松树前,红花绿叶,对比明快;水杉林下常植耐阴的桃叶珊瑚、常春藤、菲白竹等,在上木落叶期依然保持一派生机,隆冬景观不显凋零。 [详情]

  • 种子的贮藏及管理|适用于干藏的园林植物的种子发布时间:2009-09-21

    种子的贮藏及管理|适用于干藏的园林植物的种子一、树种的选择及种源   对于苗圃来说,树种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苗圃的发展。一般来说,应选择那些在国际市场上较为流行、新颖奇特的树种,如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等优良观赏树种,以及现已种植很多,在园林中用途广泛而不会被淘汰的树种如木兰类、含笑类、槭树类树种,它们都有较好的销售市场;对特殊环境有良好抗性的树种,如既抗寒又有优良观赏价值的树种云杉(Picea)类{如青扦云杉(P. wilsonii)、白扦云杉(P. meyeri)、欧洲云杉(P. abies)等及其品种},既耐寒又较耐水湿的柳树(Salix)类(如金丝垂柳、垂柳、龙爪柳)等的市场也较大。在树种的选择上应特别注意植物的抗寒性,仅注意树种的观赏价值而不考虑其耐寒性,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生产上已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种源对植物的抗寒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对同一观赏植物来说,高纬度地区的树种比低纬度的树种抗寒性相对要强,相同纬度的高海拔地区的树种比低海拔地区的树种的抗寒性相对要强。同时,在购种子时还要考虑到种子供应商的信誉,一是种子的纯度、成熟度等质量上是否有保证,二是你所买来的种子是否是你所订购的种子,这两点非常重要,因此,在购种子时要到林业、园艺等科研单位或专业种子公司处购买。 二、种子的贮藏及管理   种子的贮藏方法很多,如干藏、沙藏、低温储藏等。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如种子的休眠习性、寿命长短等,应根据不同特性采取不同的储藏方法。尤其是一些野生植物的种子,因对其生物学特性了解不多,在种子处理及储藏时更应注意。下面重点介绍干藏、沙藏的植物种类及其主要方法、注意事项。   1、干藏  (1)适用于干藏的园林植物的种子   一般来说,干藏适用于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绝大多数草本植物的种子需要干藏,只有少数如石蒜属(Lycoris Herb.)需要沙藏,芡实(Euryale ferox)需要水藏等例外。木本植物需要干藏的种子主要有杜鹃属(Rhododendron L.)、枫香属(Liquidambar L.)、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山茉莉属(Huodandron Rehd.)、领春木属(Euptelea Sieb. et Zucc. )等植物的小粒种子和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白辛树属(Pterostyrax Sieb. et Zucc.)、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重阳木属(Bischofia javanica)及豆科植物的一些树种。  (2)干藏的方法 干藏前种子一定要去除杂质、病粒和瘪种子,经风干后(含水量在9-13%,有些植物的种子含水量还要低)用通风良好的纱布袋装好,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储藏,或干燥后密封,置于冰箱中在1-4℃条件下冷藏。要经常检查种子的储藏情况,发现发霉或受潮应及时处理。   2、沙藏或称沙培、层积处理、湿藏   适用于不耐干燥的种子,即种子安全含水量较高的种子,种子过干就会失去发芽能力。一般湿藏结合越冬储藏,可使种子完成生理后熟作用,使硬皮种子种皮软化,有利于种皮的通透性,促进种子的萌发。  (1)适用于沙藏的园林树种   大多数木本植物的种子都适用于沙藏,如木兰属(Magnolia L.)、含笑属(Michelia L.)、木莲属(Manglietia Bl.)、杜英属(Elaeocarpus L.)、交让木属(Daphniphyllum Bl.)、紫茎属(Stewartia L.)、山茶属(Camellia L.)、山茱萸属(Cornus L.)、松柏类植物、胡桃科(Jugladandaceae)、壳斗科(Gag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七叶树科(Hippocastanaceae)、樟科(Lauraceae)、木犀科(Oleaceae)等科属植物及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a)、紫树(Nyssa sinensis)、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植物的种子适用于沙藏,槭树科(Aceraceae)的一些树种和马褂木(Liriodedron chinense)的种子可干藏或湿藏,但湿藏更有利于保持种子的发芽率。  (2)沙藏的主要方法   首先要进行种子处理,主要是洗净种子,去除种皮上带有的果肉,清除病粒、瘪粒等杂质,阴干(种皮干燥即可),并用800倍多菌灵药液浸泡15分钟。其次是湿沙的准备,要用新的河沙,以减少病菌数量;河沙的颗粒较好稍粗一些,沙粒大小在1毫米左右为好,有利于通气和排水,较好也用多菌灵处理;沙子的含水量以用手握紧沙子手指缝不滴水,手松开后沙子成团而不散开为宜。然后根据种子的数量选用合适的容器,种子量大时也可采取坑藏,在高燥、阴面、排水良好处挖坑,并在坑底铺粗砂或小石子,以利排水,而且坑底要在地下水位之上。种子和沙子成层(层积)或混合在一起,装入容器或坑中,所采用的容器要通风良好或留有通风孔,坑藏要有通风孔道;坑藏时,在离地面20厘米时再覆盖湿沙,湿沙上再覆土使之高于周围地面,坑的四周还要挖排水沟,以防雨水灌入使种子腐烂。无论是容器沙藏还是坑藏,储藏期都要经常检查种子的储藏情况,发现有种子霉变,或种子的温度高、湿度大时要及时处理,以防造成更大的损失;如在储藏期有种子萌发则要及时选出播种。   除以上两种主要储藏方式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还可水藏,如前已提到的芡实,在北方有的种子还可雪藏。不同物种的种子休眠期不同,有的植物种子休眠期很短,可随采随播,如腊梅、罗汉松的种子;有些植物的种子则必须要储藏一年半到两年才能萌发;由于种皮限制的原因,有些同种植物的种子休眠期不一致,会连续几年不断陆续萌发。因此,要根据不同物种的特性,采取适当的种子处理及储藏方式。 三、播种及出苗后的管理   现在国外流行现代化精量点播播种设备播种,容器育苗。在我国,除一些合资或独资园艺企业的花卉、蔬菜育苗,及北方的水稻育苗外,很少采用。根据我国国情,本文重点阐述田间育苗技术。    1、选地及整地   选地   一般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疏松、排水通气良好、水源充足的播种地,尤其是那些肉质根类,如木兰科植物,在低洼地容易产生根腐病、白绢病等影响幼苗的生长,甚至造成幼苗的大批量死亡。   整地   播种的前茬应种植绿肥,其作用是使土壤肥沃、疏松,同时也可消灭田间杂草。整地要细致,通过整地,可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地温,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结合整地施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在秋后翻地,经过冬天的低温可使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蛹等冻死或被鸟类啄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亦可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等条件。   做畦(床)   经过冬天的冰冻,土质疏松,再经进一步耕、耙,然后做畦(床),苗床按其高度可分高畦(床)(床面高于步道15-25cm)、低畦(床)(床面低于步道10-15cm)、平畦(床)(床面略高于或略低于地面)。南方多雨地区或不耐水湿的品种多采用高畦(床),北方降雨量较低的地区或耐水湿的树种如池杉、枫杨等可采用平畦(床)或低畦(床),育苗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灵活掌握。苗床的宽度一般以1米为宜,苗床的长度可根据地块的大小和喷灌情况来定,一般不超过20米。   床土处理   国外多使用溴甲烷熏蒸,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虫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熏蒸剂,现在,国内已有用于温室熏蒸;福尔马林也是一种较好的熏蒸剂,国内主要用于育苗基质和扦插基质的熏蒸,大面积土壤熏蒸在国内采用较少。一般采用呋喃丹和五氯硝基苯或地菌灵混合拌土,效果较为理想,但切记呋喃丹有剧毒,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有些物种如罗汉松、金钱松和一些栎类树种在播种前还要为土壤接种,也就是接种这些树种根部的共生菌,以利于幼苗的生长。    2、播种及播种后管理    播种期   一般树种主要采用春播;有些树种可随采随播,如腊梅;有些大粒种子可在秋季或冬季播种,如有些壳斗科、李属和松柏类等树种可采用秋冬播种。    播种量的确定   主要根据幼苗的叶片大小和生长速度来决定,阔叶树一般2-4万株/亩,小叶树种还可多些;生长速度快或叶片较大的树种如厚朴、梧桐、泡桐等1-2万株/亩即可;生长速度较慢或叶较小的针叶树如金钱松、落叶松等10-15万株/亩;幼苗生长速度较快的杉木、水杉等6-8万株/亩。如培育留床苗,密度要适当减少。幼苗的密度不可过大,否则会影响幼苗的质量和移栽成活率。根据每亩幼苗的数量、种子的千粒重、种子的萌发率确定亩播种量。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一般视种子的大小和幼苗的拱土能力而定,大粒种子一般播种深度在3-5厘米,小粒种子可适当浅覆土,如山桐子、枫香等上覆土仅盖住种子即可。无论大粒种子还是小粒种子,上覆土较好采用含有机质较高的壤土或沙质土壤,有利于幼苗的萌发和出土,有条件的可用泥炭与河沙的混合物覆盖种子,效果更佳。    播种后的管理   播种后的水分管理非常重要。土壤含水量过高,种子容易霉烂;含水量过低,种子难以萌发;尤其在种子萌发后土壤缺水,很容易造成芽干,降低出苗率。水分浇灌的方法也根据种子的大小来决定,大粒种子可采用喷灌;小粒种子只能喷雾,以防冲走种子。在种子萌发前还要注意鸟兽盗食种子。    3、苗期管理   从出苗到幼苗期管理的重点是水分、防病虫害、除草和适当遮荫。此期要注意合理灌溉,水分过多加之高温会引起病害的大发生,幼苗期的病害主要是立枯病、猝倒病和白绢病,一般在幼苗根茎木质化之前每隔10-15天用800倍地菌灵灌根,能较好地控制幼苗病害的发生。因呋喃丹残效期较长,在播前用呋喃丹处理床土,苗期一般不会发生虫害。苗期除草,可用选择性除草剂如盖草能、精禾草克等杀死禾本科杂草,也可在播后苗前用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同时应特别注意除草剂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并根据不同的种苗进行适当的遮光。   幼苗生长到一定的高度,生长速度加快,此期通常称为速生期,期间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苗木迅速生长,同时适时除草防病。进入秋季,要少施氮肥,尽量少浇水,使苗木早停梢,防止冬天冻梢现象的发生。    总之,从品种选择、种子储藏到育苗,每一步都非常关键,哪一步出错,都会影响到苗木的生长或造成苗木的损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以后的生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培育幼苗即是培育苗圃的春天。 [详情]

  • 球根海棠为何叶片卷曲发布时间:2010-05-26

    新疆独山子石化总厂动力公司杨玉荣同志来信问:我于七、八月间从花市上买回一株球根海棠,开红色花,很漂亮,可是不久长出新叶子都卷成了筒状,我以为是根部出了问题,立即给予换盆,可是没见好转,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所致?应该怎样养护?  答:球根海棠是原产于南美洲山区的野生亲本培育出来的杂交种,喜凉爽、湿润和半阴的环境。它对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光照和温度的急剧变化十分敏感。你栽培的球根秋海棠,7月至8月间出现叶片卷曲成筒状的异常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新疆地区光照光强,从而导致其叶片增厚、卷曲,甚至有可能连叶色也变成紫色、花朵萎缩不能展开或呈半开状。此外,还与气温过高、湿度过低有关。  球根海棠的生长适温为15℃至25℃,不耐高温。当气温超过30℃时,茎叶枯萎、花蕾脱落;气温超过35℃以上,地上部分和地下地茎会出现腐烂坏死。它又属于长日照开花、短日照休眠型植物,特别是正在开花的盆栽植株,既不能放在光线阴暗的室内,也不能放在阳光趱的阳台上。  盆栽球根海棠的用土,可用5份腐叶土、3份园土、2份河沙配制而成,另外加少量骨粉而沤透的饼肥末作基肥。春季栽植块茎,发芽后放于室外半阴处养护,入夏后移入通风遮荫处,也可放在室内通风向阳的地方,防止强光直射。它为浅根性植物,在萌芽期少浇水,以保持盆土微湿为度,可预防烂根;生长旺期要保持盆土湿润,夏季要经常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花期少浇水使盆土处于半干状态,深秋叶片枯黄后要控制浇水使其顺利进入休眠状态,冬季因植株处于休眠中更应少浇水使盆土偏干。它的球根贮藏,以5℃至8℃为适度。它比较喜肥,生长期可每隔10天施一次沤透的稀薄饼肥水,现蕾后追肥2次至3次0.3%的磷酸二氢钾液,可促使花大色艳;炎热夏季的气温低于10℃时,要停止施肥;当气温低于10℃时,要停止施肥;当气温低于5℃时,球根海棠即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可将地上部分剪去,挖出球根,稍摊晾后置于冷室内(较低不低于2℃)沙藏越冬。(记者 佚名) [详情]

  • 独本菊的冬存发布时间:2013-04-03

    花蕾透色时,选择离主根茎稍远,粗壮而节间均匀且丰满的较好代抱头脚芽。过旺、过弱、芽头内缩和节间过密且很小就发出侧枝的脚芽,勿选。数量多时在背风的阳畦内扦插,量少时在盆内培养基用旧盆土或蛭石,取芽5厘米长,下端蘸奈乙酸,插入土中约2——3厘米。将盆放进5——10℃的低温温室,见光,通风,透气。浇水不干不浇,以防止徒长。畦内扦插完毕,浇一次透水,用塑料薄膜覆盖。15天左右后生根,以待春种。(记者 中华园林网) [详情]

  • 影响花卉生长的因素——土壤发布时间:2009-08-19

    土壤是花卉生长的基础。土壤中能长期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及微生物,它能源源不断地供给花木生长发育,土壤还起着固定植株的作用。土壤的种类很多,其结构、质地、肥力、酸碱度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花卉生长的优劣。 土壤的质地一般分为沙土、黏土及壤土。 沙土:沙土的颗粒大,通透性强,排水好,但保水性差,土壤温度增减快,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含量少。一般用作培养土的配制或扦插、栽培幼苗用。 黏土:颗粒间隙小,土壤紧密,通透性能差,排水性能不好,但保水性能强。含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多,保肥性强。土壤昼夜温差小,早春土壤增温慢,对幼苗及大多数花卉生长不利。一般不单独使用。 壤土:颗粒大小适中,通透性能良好,有机质含量多,保水保肥力强,土壤昼夜温度较稳定。适宜大多数花卉生长。 土壤的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多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以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不仅肥力充分而且物理性能也好,有利于花木生长。土壤的通气情况、温度高低、含水量大小也都直接影响着花木根部的呼吸、养分的吸收及微生物的转化。 土壤的酸碱度决定土壤的微生物活动及理化性质。不同花卉品种对土壤pH值要求不同。大多数花木均适宜中性土壤,而兰科、杜鹃花科、凤梨科等花木要求pH在6以下的微酸性土壤。柽柳、油松、金盏菊、宿根福禄考等适宜在pH在7以上的碱性土壤中生长。大多数温室花卉都适应酸性或微酸性土。pH还影响花色,如八仙花,pH低时花色呈蓝色,pH高时呈粉红色。 露地一二年生草花喜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夏季开花的花木种类忌土壤干燥。秋季播种花卉喜表土深厚的黏质土壤。露地宿根花卉一般根系较深,表层土壤深度应达40~50厘米。球根花卉要求土壤含腐殖质丰富。 温室花卉,由于栽在盆钵中,盆土有限,要求土壤营养物质丰富,物理陛能良好。有时需要根据盆栽花卉的不同要求人工配制培养土。有些人由于不了解上述道理,培育盆花时,长期不换盆换土,致使土壤理化性状恶化,通气透水性差,营养元素缺乏,因而导致花卉生长不良,叶片发黄,开花少,甚至不开花,因此,要养好盆花,需注意适时换盆换土。 (记者 佚名) [详情]

1/1 记录数:6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