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台山市海宴镇嘉宇花卉培植场

主营:富贵竹,蜂蜜,绿化树苗,乔木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花木秋季芽接成活率高发布时间:2011-03-27

    芽接是花木常用的嫁接方法,以秋季进行较适宜,一般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尤其是一些有果实的苗木,秋季进行芽接,既可更新品种,又能保证翌年的坐果量。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花木芽接时间以9月比较适宜,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适时芽接 秋季进行芽接要掌握好时间,如果芽接过早,接芽发育尚未充分,砧木又处于旺长阶段,体内积累养分较少,芽接成活率较低,而且接芽当年萌发后,易受冻受害。如果芽接过迟,生理机能减弱,不易离皮,接后愈合困难,以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为适宜时段。不同地区可以根据气候情况适当提前或推迟。 选择接芽 一般应选取枝条中段充实饱满的芽作接芽,上端的嫩芽和下端的隐芽都不宜采用。芽片大小要适宜,芽片过小,与砧木的接触面小,接后难以成活;芽体过大,插入砧木接口时容易折伤,造成接触不良,成活率低。特别应注意接芽必须具有维管束(俗称芽垫),它是接芽与砧木之间进行水分与其他营养成分交流的通路,没有它则难以成活,导致芽接失败。一般情况下,要将接芽削成盾形或环块形,盾形接芽长15厘米至20厘米,环块形接芽大小视砧木及接芽枝条的粗细具体掌握。 嫁接方法 在实行芽接时,必须将砧木处理好后再削接芽,做到边采边接。如果是远距离采集接穗时,要注意做好接穗枝条的保湿处理。做好随削随接,以便保持接芽的水分,提高成活率。秋季采用芽接一般多采用“丁”字形或环形两种方法。采用“丁”字形芽接时,先将砧木离地面3厘米至5厘米处切一“T”形口,深度以能剥开树皮,能见木质部为度,再用刀尖小心剥开砧木树皮,将盾形带叶柄的接芽快速嵌入,用宽1厘米的塑料带绑紧,只露出芽和叶柄,包扎完后以超过切口上下1厘米至1.5厘米为宜。接后的砧木用松土培蔸10厘米高,10至15天后刨开土,检查成活情况,如芽内新鲜呈浅绿色,叶柄一触即落,说明已经成活,反之则没有成活。对于没有接活的可在砧木背后面重接。 接后管理 秋季芽接的苗木翌年开春后在芽接点以上18厘米20厘米处截干(即活桩),解开扎绑物。在夏季进行3至4次修剪,及时剪去砧木发出的枝条。当芽接新枝长到8厘米至10厘米长时,在靠近基部处缚在活桩上,以防被风吹断,待长到20厘米至25厘米时,再在上端缚一次,直至新接枝条木质化,切去活桩,新苗可以继续留在苗床培育成大苗。特别要注意肥水管理,对苗床肥力条件差的,可用稀薄有机肥如人畜粪尿水追施,在追施化学氮肥如尿素等肥料时,应同时增施一些磷钾肥,促苗木健壮生长。 芽接后的苗木应注意及时除去砧木的萌蘖,既可减少其肥料浪费,又能免除这些萌蘖因生长繁茂易招致病虫的危害。对一些珍贵的花卉苗木,进入夏季还应注意采用遮阳网遮阴,防止成活后的苗木因光照太强失水过多,造成生长不良。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沅江市洞庭花花场)(来源:中国花卉报 ) [详情]

  • 叶子花修剪与矮化处理发布时间:2011-04-19

    叶子花也叫三角梅,其品种繁多,色彩鲜艳且花形独特,叶花争艳,可叶花共赏。叶子花花期长,气温适宜可四季花开不断,在华南地区庭院种植,一般用于花架、拱门或花篱等形成立体花卉,盛花时一片艳丽。在长江流域及北方需入室过冬,多盆栽,大型、中型、微型、吊盆栽培均可,主要供冬季观花,也可布置夏、秋花坛的中心花卉,也可作切花用,同时也是观花树桩盆景的重要树种,深受广大花友的喜爱。但叶子花主干细长容易倒伏,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株型不甚美观,需要修剪和矮化处理来加强观赏性。      1、修剪      叶子花盆栽以灌木形为主,叶子花生长期新枝条生长很快,易造成树形不美枝条繁乱,应及时清理整形,短截或疏剪过密的内膛枝、枯老枝、病枝,促生更多茁壮枝条以保证开花繁盛。每年冬季来临之前,进入室内之前,应重剪主次干,在次干5-8cm处,选芽点朝外(在芽点1cm处)修剪,伤口,用多菌灵粉剂涂抹,以免伤口感染,后放置光线充足处养护。春季萌动前也可修剪株型。      2、加强光照      选择阳光强、温度高、通风好的环境下养护叶子花,如屋顶、全日照的阳台让阳光多直射一些植株会更茁壮一些,这些环境有利于早见花,且花期长、花量多:反之,若放置荫凉、通风不好,植株叶片很易脱落、枝条瘦弱、开花更难。      3、控水      叶子花生长迅速,叶片失水1央、叶片很容易萎蔫,新枝条容易下垂。在营养生长期应在上午10-11点浇透,下午叶片即使有点萎蔫也要控水,一可以防止植株徒长,保持株形,迫使从营养生长期转化生殖生长期(即形成花芽)。      4、控肥      根据基肥适量,追肥及时,薄肥勤施的需要,上盆时应施适量基肥,有机肥和长效肥相结合,豆饼和复合肥按1:1比例放入盆底,在生长期应少施氮肥多施磷钾,氮肥多了易徒长,造成节间过长,难以控制花期且开后花朵少。   5、化学药物矮化。叶子花的药物矮化可在叶子花生长季节,等刚发出新枝条(5-10cm)用多效唑(矮壮素)兑水1:700倍,10天左右浇一次,共计3次:也可用多效唑兑水1:1000倍7天左右用喷壶,喷撒叶片来矮化,但花芽来临应停止药物矮化处理。 [详情]

  • 菊花的形态特征品种及习性发布时间:2011-06-19

    形态特征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营养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0.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茎发生蘖芽。 菊花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柄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船叶等8类。 菊花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苞片构成花苞。花序上着生两种形式的花:一为筒状花,俗称“花心”,花冠连成筒状,为两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头2裂,子房下位1室,围绕花柱生5枚聚药雄蕊;另一为舌状花,生于花序边缘,俗称“花瓣”,花内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状花多形大色艳,形状分平,匙、管、桂、畸等5类。瘦果(一般称为“种子”)长1~3毫米,宽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纵棱纹,褐色,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果实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约1克。 种、变种与品种 野生菊属植物国产17种,主要有野黄菊等,前已详述。栽培种的菊花类型品种很多,世界上的品种已逾万,我国也有3000多种。 菊花园艺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依色分类。这是我国较早的分类法。宋代刘蒙《菊谱》就是依色将36个品种分为黄17品、白15品与杂色4品。 二、依植株高矮分类。按菊株高矮分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3类。 三、依花期分类。按开花季节不同,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及“五九”菊等。秋菊按花期又分为早、中、晚3类。 四、1982年全国园艺学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将秋菊中的大菊分为5个瓣类,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现列举如下(亚型从略): (一)平瓣类:宽带型、荷花型、芍药型、平盘型、翻卷型、叠球型。 (二)匙瓣类: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散型、匙球型。 (三)管瓣类:单管型、翎管型、管盘型、松针型,疏管型,管球型、丝发型、飞舞型、钩环型、璎珞型、贯珠型。 (四)桂瓣类:平桂型、匙桂型、管桂型、全桂型。 (五)畸瓣类:龙爪型、毛刺型、剪绒型。 五、依种型、品种演化次序和栽培、应用进行分类。具体分法如下: (一)小菊系(在正常栽培状况下花径小于6厘米): (1)小轮型、(2)小球型、(3)小星型、(4)小桂型。 (二)中、大菊系(在自然栽培状况下花径大于6厘米): 1.瓣子花类(舌状花以平瓣为主): (5)单瓣型、(6)复瓣型、(7)莲座型、(8)翻卷型、(9)球型、(10)卷散型、(11)垂带型。 2.管子花类(舌状花为管瓣): (12)管球型、(13)管盘型、(14)披散型、(15)松针型、(16)舞环型、(17)珠管型。 3.桂瓣花类(筒状花呈托桂状):(18)托桂型。 4.畸形花类(小花密生毛刺及先端开裂若龙爪等): (19)毛刺型、(20)龙爪型。 六、依菊花品种对短日照的不同反应分类。将菊花品种分为极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15~19天)。较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20~24天)、敏感品种(需25~29天)、不敏感品种(需30~34天)和极不敏感品种(需34天以上)。 习性 菊花的适应性很强,喜凉,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较高32℃,较低10℃,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10℃。花期较低夜温17℃,开花期(中、后)可降至15~13℃。喜充足阳光,但也稍耐阴。较耐干,较忌积涝。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轻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长,而以pH6.2~6.7较好。忌连作。 秋菊为长夜短日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茎叶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则适于花芽发育。但品种不同对日照的反应也不同。 (记者 李鸿渐 陈俊愉 吴泽椿) [详情]

1/1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