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梁业梅

主营:荔枝苗,龙眼苗,芒果苗,黄皮苗,珍珠番石榴苗,杨桃苗,三华李苗,杨梅苗,菠萝苗,沙糖桔苗,沙田柚苗,水蜜桃苗,台湾大青枣苗,人心果苗,枇杷苗,柠檬苗,各种绿化苗,桉树苗,盆栽苗,香蕉苗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花毛茛催花技术发布时间:2010-04-17

    当年秋季8月中旬,先将花毛茛块根进行“催芽”。方法是:露地冷凉遮阴处筑苗床,床内铺10厘米厚的细砂,把花毛莨块根用清水浸泡12小时后,捞出从根颈处分割块根,每株必须带有芽眼3个~4个才能发新芽,然后埋在苗床的细砂里。栽植深度应浅一些,埋入根茎即可,保持砂土湿润,约10多天,芽眼即可萌发新芽。待苗长出3片~4片叶子时,再移栽于口径16厘米的花盆中,盆土可用腐叶土40%、菜园土30%、粗砂25%、草木灰5%配制而成。栽后浇透水置于半荫的环境下正常管理。“霜降”以后,天气渐冷,在北方应把它移入低温温室中(或室内阳台上),温度保持在10~20℃,较高不超过30℃,若温度过高,叶片变黄,块根容易腐烂。花毛茛是喜肥的花卉,在栽培过程中应勤追肥。每隔一周追一次肥,较好用有机肥与无机肥交替施肥。即较好次用稀薄鸡猪粪浸出液,第二次追肥则用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第三次再用有机肥料,如此交替追肥,则大大地促使花蕾分化。当现蕾初期恰好赶在春节前半个月左右,那么,准能在春节期间鲜花怒放。若过早地现蕾,应将花盆移到低温处(温度7℃~10℃)进行控制。为使花朵增大,提高观赏效果,在现蕾初期,每株只保留3个~5个健壮的花蕾,其余可以摘去。开花以后,也应及时把残花剪掉,以利集中养分多开花。 (记者 佚名) [详情]

  • 荷花越冬如何管理?发布时间:2011-06-26

    1、肥料管理缸、盆栽培荷花,若以富含腐殖质的塘泥等作为栽培基质,一般不需要增施底肥就能满足植株正常生长、孕蕾、开花、结籽的需要;若以贫瘠的泥土作基质,则需要增施底肥,用腐熟饼肥、骨粉等按一定比例与泥混拌即可。盆、缸栽培荷花喜肥却忌重肥,特别要防止基肥过量,引起伤苗死苗。如果盆(缸)内水发绿,有气泡冒出,而拳抽生的荷叶发皱不能舒展,多为施肥过量所引起。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早小心挖出种藕,更换泥土重新栽植。在花蕾出水前后,如果叶片出现褪绿泛黄现象,每盆(缸)可以使用3-4克优质复合肥,从3-4个点塞入土中,促进植株生长;如果长势旺盛,叶色浓绿,手感硬实但花蕾迟少,可以单独施磷钾肥,施适量硼锌肥。   2.水分管理在观赏荷花池塘栽培中,苗期保持10-30厘米浅水为宜。当植株进入生长旺期,此时气温也较高,增加水位起到以水调温的作用,一般以20-40厘米为宜。水位过深,会抑制分枝的形成,减少开花数。    缸、盆栽培荷花,水分管理十分关键。一般种藕栽培,栽好后隔1天浇2-3厘米深的水,在钱叶长出时,水深可增至5厘米,同时要保护好新生的小叶,随时捞出水苔和藻类,提高土温,利于立叶尽快挺出水面。随着立叶抽生,气温上升,逐渐将盆内水加满。当立叶长出2-3张时,通常将残老的浮叶摘去,保持盆面通风透光。高温季节,每天要浇水2-3次,保持较深的水位;即使雨天,也要注意补浇。荷花一旦失水,叶缘很快变枯焦,导致败蕾,至少要半个月的养护才能恢复。秋后植株生长缓慢,逐渐进入休眠期,盆内维持少量水即可,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盆面加盖一层稻草或草帘,以利于安全越冬。    3.病虫管理:  (1)病害防治荷花病害较多,特别是高温季节,发病率特高。其中为害严重、普遍发生的侵染性病害有腐败病、叶斑病、褐纹病、斑枯病等。病害应以预防为主,特别是农业综合防治,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清理枯枝病叶等,是减少病虫害的有效手段。多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硅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实行水旱轮作,减少病原积累。    ①腐败病、褐纹病、斑枯病等在发病初期,全株喷施甲基托布津、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等6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②炭疽病发病初期,用醚唑类杀菌剂及时防治,如:火把1000-1500倍液,连喷2-3次,即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2)虫害防治适时、全面、科学的防治是控制荷花虫害的有效手段。危害荷花的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潜叶咬蚊、锥实螺等。    ①斜纹夜蛾选用奥绿1号或锋芒等高效低毒杀虫剂800倍药液喷施灭虫,要求喷中下层荷叶及上层荷叶,每隔5天喷1次,连喷3次;或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②潜叶咬蚊主要危害幼叶、幼苗,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即可控制虫害。    盆栽荷花,冬季结冰前移入地窖或不结冰的室内即可。也可于秋末枝叶开败后挖出地下茎,沙埋于地窖或不结冰的室内过冬。中国农业网编辑 (记者 佚名) [详情]

1/1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