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上海花海园艺场

主营:日本红枫,红枫,日本樱花,桂花,垂丝海棠,紫薇,茶花,玉兰,广玉兰,青种枇杷,馨口腊梅,红梅,盘槐,香樟,银杏,紫荆,鸡爪槭,金球桂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牡丹花养护中的“五防”发布时间:2008-03-06

      牡丹耐旱、耐寒,喜背风半阴处,忌炎热多湿,在干燥炎热、水分过多的环境下生长开花不良。牡丹性娇,栽培养护应做到“五防”。   一、防倒春寒牡丹正常开花期在四五月。萼片外展伸直时,遇到10℃以下低温,花蕾会停止生长。因春季气温多变,开花前易遭晚霜为害,冻伤花蕾,影响开花,甚至引起植株枯死。因此,降温时要搭棚或用塑料薄膜覆盖,盆栽的冬季要入室保温防冻,春季不要过早出室,花盆移至背风向阳处养护。   二、防高温烈日牡丹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0℃至25℃,32℃以上生长不良。七八月烈日高温适当遮阴,防止强光直射与大风。   三、防积水牡丹为肉质根,根系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水分,但又怕积水。如浇水过多,土壤积水缺氧,容易烂根,影响生长开花或整株死亡。因此,宜适当浇水,保持土壤不干不湿。雨季加强排水,防止涝害。   四、防止气味污染牡丹对油漆、桐油、麝香等气味极敏感,轻者植株萎蔫,重则影响开花。因此,要防止特殊气味接近。   五、防治病虫牡丹易感染叶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灰霉病、锈病、白绢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并受蚂蚁、蛴螬、地老虎为害,造成落叶、枯枝、死苗,影响生长开花。生长期及时剪除带病虫的枝叶烧毁,从初发病开始,连续喷洒农药,控制病虫发生和蔓延。 [详情]

  • 农村天地:幼树防冻四招发布时间:2009-07-19

    新植幼树尚未恢复生长,抗寒性差,冬季容易发生冻害。为此,下面介绍几种简易防冻方法: 1.埋干法 把幼树向北压弯倒地后埋入土中,埋土厚度30~40厘米,埋好后将土拍实,来年发芽时再把土扒开,把树扶正。 2.包膜法 用厚度0.03毫米厚的农膜,剪成宽3~5厘米、长1~2米的条带,把幼树枝干包扎起来,春季萌芽前再及时解除。 3.筑埂法 对于稍大而不易弯倒的幼树,可在其北部40~50厘米处,筑一长1~2米、高60厘米的半月形土埂,以挡风、防冻。 4.绑草法 冬季将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秸秆绑在树上,春季萌芽前再解开。 [详情]

  • 榆叶梅的养护要点发布时间:2009-09-14

    湿度管理:喜欢略微湿润或干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 温度管理:喜欢温暖气候,但夏季高温、闷热(3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环境不利于它的生长;对冬季温度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长,在霜冻下不能安全越冬。 光照管理:喜阳光,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给予充足的阳光。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肥水管理: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 春、夏、秋三季: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换盆: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脱盆: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 花盆准备:选一适当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两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盖住,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去,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约2~3公分。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厚约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层基质,厚约2公分,以把根系与肥料隔开,较后把植物放进去,填充营养土,离盆口约剩2~3公分即可。 [详情]

  • 红富士苹果增色增甜技术发布时间:2010-06-20

    1.合理施肥。红富士苹果是喜钾品种。因此,7月份以后多追施钾肥,可使果实着色指数提高24.4%,糖分增加2.4%(绝对值)。2.叶面喷肥。果实临近着色时喷洒500毫克/千克的稀土溶液,可使其着色提前12~17天,着色指数提高24.2%,全红果率提高5%以上,含糖量增加0.9%~1.6%,并提高果实的糖酸比值。红富士自展叶期开始,每隔15~20天喷1次光合微肥,全生长期共喷3~4次,可使果实着色指数提高30%左右。3.树下铺反光膜。8月上旬在树间靠近树冠一侧铺1米涂有铝箔的塑料膜,可增加反射光,使树冠内膛和下部果实萼洼部位充分着色。铺反光膜处理的树其全红果和半红果数占总数的71%,而未铺膜的只占40%。4.果实套袋。红富士苹果生长期长,较好采用双层袋套袋,花后50天套袋,采收前30天除袋,除袋宜在傍晚进行,以免阳光灼伤刚出袋果实的果皮,先把外层纸袋全部除掉,内层袋撕成伞状保留3~5天,待果实完全适应外界环境后,再将残破内袋全部除掉。5.摘叶、扭果、吊枝。当果实向阳面着色后,对于遮阴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要及时摘除。对于果实未着色的一面或两个并生果的对接面,应适时将其扭向朝阳面。果实生长后期应及时立支柱和吊枝,防止因结果枝重叠、挤压、下垂接触地面而影响着色。6.暮喷。喷水能洗掉叶面上的尘埃,有利于叶片光合作用。暮喷还有利于树体降温,增大昼夜温差,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果实上色快,色泽艳。从9月上旬开始,晴天每天从傍晚5时起用干净的喷雾器向叶面喷布细雾状清水,叶片较干净的果园1.5亩喷水量500千克即可,叶面污垢重可酌情加大喷水量。7.适时采收。据调查,10月5日采收的红富士苹果比10月25日采收的产量要低10%,着色度低25.2%,含糖量低14.9%,糖酸比值低15.1。因此,红富士适宜采收期应在10月下旬。 (记者 佚名) [详情]

  • 非洲紫罗兰的组织培养技术发布时间:2010-06-20

    非洲紫罗兰属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热带东非,发现者为Saintpaul,故以他的名字命名、其学名为SaintpauUaionantha。非洲紫罗兰为小型温室盆花,目前栽培品种有1000多个。 非洲紫罗兰花色丰富,有紫色、蓝色、白色、粉色、红色及深浅不同的颜色组合;花径有大有小;花瓣有单瓣和重瓣;还有不同叶型及斑叶品种。总之,非洲紫罗兰其花和叶均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几乎全年开花,是优美的窗台、案头点缀材料,是欧美各国及我国香港栽培较普遍的盆花。 组织培养 非洲紫罗兰一般一株宜观赏2~3年,栽培太久易出现叶小花小、花期短、畸型生长等现象。因此,需不断繁殖新株。非洲紫罗兰比较常规的繁殖方法是叶插。选取生长健壮的叶片。带叶柄扦插,一般3周以后发根,40天可见小芽顶出基质,60天小苗可长到2cm左右,此时可分株定植。此外,还可用紫罗兰的腋芽进行芽插繁殖对失去观赏价值的老植株可进行茎插繁殖。 但是,无论是叶插还是芽插、茎插。都受繁殖材料及场地的限制,其繁殖速度较慢,很难进行大批量生产。而且,由于夏季气温高,细菌及微生物活跃,容易造成扦插材料腐烂。一般只在春秋两季进行扦插繁殖,这就大大限制了非洲紫罗兰的规模生产。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对非洲紫罗兰进行快速繁殖和规模生产。选取生长健壮的叶片,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用75%酒精棉擦拭,然后投入0.1%Hgcl2液中消毒6分钟,再用无菌水反复冲洗5次。在无菌条件下,将叶片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4℃±2℃,光照强度为1500lux,每天光照10小时。 叶外植体培养可选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0.1ppm6-BA(6-苄基嘌呤)和1ppmNAA(萘乙酸),经1个月的继代培养后,每块叶外殖体上分化出数十个芽点,进一步培养形成大量丛生芽,极少数叶外殖体上产生愈伤组织。丛生芽进一步培养长出少量须根。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1ppm6-BA作为继代培养基,对丛生芽进行继代培养。方法是将较大的丛生芽上的叶片切下,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上,或将小的丛生芽直接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上。如此经过1个月的继代培养后,丛生芽以20~30倍的速率增长,经半年后即可得到数以百万计的小苗。上述小苗可直接移栽到基质中,经20天左右即可长出根来。为得到大而健壮的组培苗,可将无根组培苗转接到1/2MS附加0.1ppmNAA的培养基中,2周后,当基部长出小根时即可移栽。这样的苗较前者长势好,成苗快。一般定植3~4个月后即可开花。 试管苗移栽及商品化生产技术非洲紫罗兰的试管苗栽培及花前期管理非常重要。栽培得法,经3~4个月,即可形成株型整齐一致、花朵繁多、有极高商业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商品花。试管苗移栽非洲紫罗兰喜肥沃疏松基质。选择的基质配方为2/4泥炭、1/4蘑菇泥、1/4木糠及少量(约1/10)珍珠岩。移栽前,先将基质在高压灭菌器中消毒15分钟,并将试管苗基部的琼脂冲洗掉,以免滋生杂菌,导致烂根。选用长宽高为48×30×5cm的种植盘,将基质铺于其中并浇透水,放置片刻,即可将组培苗栽植其中。 每个种植盘可移栽小苗84株。移栽后温度宜保持在18℃~25℃,相对空气温度80%左右,并避免阳光直射和保持通风。小苗移栽初期不需施肥,每隔3~5天喷一次水。移栽20天后,小苗开始快速生长,此时每周浇一次营养液。待小苗在种植盘中逐渐长大到比较拥挤时,可上盆定植,仍选用前述基质。为更好地固定根系,在基质中混1/6河沙。选用的花盆口径为6cm,待苗长大而根充满花盆时,再换10cm口径的花盆,这样,有利于非洲紫罗兰的生长和早开花。 花前期管理 定植后的非洲紫罗兰,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15℃~20℃,一定的温差有利于紫罗兰开花。夏季温度不宜超过30℃,冬季温度不能低于10℃,低于10℃不仅停止生长,而且易产生冻害,造成叶片发软、腐烂。定植后相对空气湿度仍需保持在60%以上。由于采用的基质保水性较好,非洲紫罗兰本身又有一定的抗旱性,因此,每周浇一次透水即可,以防盆中积水导致烂根死苗。 定植后仍需良好的通风和光照,但切忌阳光直射。温室内使用遮光网,夏季上午10点至下午3点进行遮光。长到10~12片叶子时开始出现腋芽。腋芽生长较快,消耗大量营养,不仅使株形杂乱,更严重的是植株不开花,因此要及早除去腋芽。具体作法是,当腋芽长到0.5~1cm大小时,用镊子拔除。 此时要注意两点:较好不要误将花芽去除,第二不要伤叶。随着植株长大,可加大施肥量,每周浇两次营养液。另外,非洲紫罗兰叶片有趋光性,因此,要定期转动花盆,使叶片生长对称,以保持株形美观。 花期管理不断去除腋芽的非洲紫罗兰生长迅速。在定植两个多月后,即有花茎从叶腋处抽出。每盆约有5支花茎,其上着生花芽。随着花茎伸长,其上又有小的分枝,如果营养充足,每支花茎上可开出6~8朵小花。盛花期约为70~80天。 开花期的光照、温度、湿度要求同花前期。每隔两周浇一次稀释的营养液,每周浇一次透水。此时切忌向花上喷施水和肥液。另外,非洲紫罗兰花茎和叶片一样有向光性,因此要定期转动花盆,以使花朵居中,株形整齐美观,提高观赏价值。盛花期过后,要及时剪去开败的花茎并去除部分老叶。更重要的是加强水肥管理,增加光照,约50天后可进入第二次盛花期。非洲紫罗兰管理得当,一年有七八个月可观花。但多次开花的植株,无论是株形还是花枝的整齐度,都不如新株,其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建议观赏两年的紫罗兰即弃之更新。 病虫害防治 温室栽培的非洲紫罗兰较少病虫害。对其病虫害防治建议以预防为主。 首先是栽培基质要严格消毒;其次,不乱用有机肥料;第三,经常保持温室通风;第四,发现病虫株要及时拔除并销毁,以防病虫害扩散。尽量不打药,因为农药会造成叶面产生黄斑,降低观赏价值。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繁殖速率极快,技术简单,易于操作。组培苗生长迅速,株形整齐一致,定植3~4个月后即可开花,而且花期同步。因此,非洲紫罗兰的组织培养及规模化商品生产,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记者 佚名) [详情]

  • 家庭小窍门:秋天养花三法发布时间:2009-06-13

    1增加养分。菊花,腊梅,瑞香,白玉兰,蟹爪兰,兜揽等将茶花,杜鹃等长有花蕾。月季,茶梅,君子兰等既长枝叶又将孕蕾,对这些盆花,应即追施氮磷钾结合以磷为主的肥料2-3次,以促使孕蕾,长蕾,和今后的开花。如果营养不足,尤其是磷肥不足,就很难孕蕾,长蕾,今后就不会开花。对茉莉,米兰等香花,应坚持每月施入肥料1-3次,这样入冬前可以再度开花。 2增加光照时间。原来放在室内或室外的庇荫处的盆栽观叶植物,如棕竹,巴西铁,榕树,橡皮树,毛山草,文竹等,由于入秋后日光逐步减弱,应移至到早晚有阳光的地方,增加光照时间,同时,施入氮磷钾结合以氮为主要肥料,1-2次这样能使生长繁茂。又能提高入冬后的御寒能力。 3入秋后,也是许多鲜花翻盆换盆的好时间,凡是盆小,花木根系生长以密布盆壁的,可进行一次翻盆换土或调换大盆,以利于生长。同时,可结合一次修剪整治,去枯枝,残叶,以提高盆花的观赏价值。推荐阅读:张家口举办国庆60周年花展 鲜花迎国庆河北:美丽蝴蝶兰每年“舞”来500万桂东将举办首届“桂花节”招商活动抚顺20万盆鲜花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详情]

1/2 记录数:7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