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句容市后白镇垾子村万枝草坪专业合作社

主营:绿化苗木,草坪,百幕大草坪,天堂草草坪,马尼拉草坪,百幕大黑目草混播,狗牙根,高羊茅,剪股颖,桂花,香樟树,广玉兰树,国槐树,水杉,水花树,榉树,朴树,红叶石蓝,栾树,小叶女贞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速生苗木追肥的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09-06-27

      速生苗木具有前中期生长快、生长势强、需肥集中且前期吸肥量大的特点,因此追肥的技术性较强,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科学选肥 速生苗木追肥应选用速效肥料,如硫酸铵、尿素、氯化铵、氯化钾等,施用前充分粉碎,并严格掌握用量。也可选用优质有机肥,如人畜粪水、草木灰、火土灰及秸杆堆肥等,但要充分腐熟,切忌用生粪。有机肥料作基肥要深施于耕层中上部,并与土壤充分混和。人畜粪浇淋时浓度宜稀。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可开沟浅层施用,让其慢慢渗透到根系分布层内,以利苗木吸收;钾肥移动性差,磷肥移动性更差,宜打穴(洞)深施至根系分布密集区。   土壤状况 速生苗木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用不同肥料。如石灰性或强酸性土壤苗圃,易缺磷,要增施磷肥,特别是加大速效磷用量。一般土壤以氮肥为主,如果氮素充分,就应增加磷钾肥。土壤质地不同,营养条件和保肥能力也有差别,因而施肥方法不同。土壤保肥能力好,每次追肥量可多些,次数少些;保肥力差的沙壤苗圃,追肥则可“少吃多餐”。   天气条件 速生苗木追肥根据天气条件决定施肥次数和施肥量。温度低,吸收少,施用量应适当减少;温度高,根系生长旺盛,吸肥多,用量应适当增加。具体时间较好选择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进行。阴雨天一般根系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且肥分也易被雨水冲失,不适合施肥。   生长时期 速苗木生长分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四个阶段。出苗期苗木不能自行制造养分,靠种子贮存的养分,不施肥。幼苗期是指幼苗地上部分出现真叶、地下部生出侧根,到幼苗生长量大幅上升为止,这时对氮和磷比较敏感,应及时追施适量速效氮肥和磷肥。速生期苗木地上部和地下部同时生长,对养料需求量大,应增加氮肥用量及次数,并按比例施用磷钾肥。后期应停施氮肥,以钾为主,磷为辅,促进枝茎木质化。到了硬化期要防止徒长,停止施用肥料,以提高苗木抗性。同时,对根系强大、分布较远的苗木,肥料宜深施,并施于树冠外围。主根欠发达,根系分布浅的苗木,施肥要浅。 [详情]

  • 北林科技仙客来栽培养护技术发布时间:2010-03-16

    【拉丁名】Cyclamen 【别名】萝卜海棠、兔耳花、一品冠 【科属】报春花科仙客来属 【概况】原产希腊、突尼斯一带,"仙客来"之名是依据它的英名Cyclamen音译而成。由于花色鲜丽别致,花瓣反卷似兔耳,故又名兔耳花。有的花瓣突出似僧帽,又称一品冠。我国有些地区常以其奇特的花形和块茎形状,又命名为萝卜海棠和篝火花等。仙客来花期在冬春两季,正值元旦至春节期间,又是欧美的圣诞节,也是欧洲较古老的共和国圣马力诺的国花。至今,在欧美国家、日本和我国已广泛栽培,国际花卉市场列为主要盆花之一。在欧洲,荷兰、法国、德国和西班牙栽培比较普遍。1995年荷兰生产仙客来500万盆,产值1670万美元,占荷兰盆栽花卉产值的第十四位。德国年生产量在2150万盆,西班牙占开花盆栽花卉的第二位。在日本,1993年生产仙客来月300万盆,产值9200万美元,生产面积224公顷,产量、产值均占第三位。在美洲的阿根廷,春夏主要生产仙客来,除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外,主要向西班牙和欧洲寻找出口市场。 我国在仙客来盆花生产方面有一定基础,上海、青岛、天津、山东、河北等地区每年有一定数量仙客来盆花内销或出口日本。天津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仙客来盆花在全国已有名气,由于病毒病的原因,影响了进一步发展。直到90年代,在解决脱毒、无土栽培、育种等问题后,提高了天津仙客来的商品地位。现已建立了有160多个仙客来品种的种质基地,已向国内市场推出优质盆花50多万盆,并组建了全国仙客来研究开发中心。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发挥地区优势,利用张家口的冷凉气候、基质草炭、能源、土地和劳力等优势,1995年生产仙客来10万盆,1998年已生产20万盆。上海、北京除生产仙客来盆花以外,还从荷兰进口优质仙客来供应市场。山东仙客来生产主要是青岛和青州两地,生产量较大,在国内花卉市场有一定影响。 【形态特征】仙客来为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深褐色。叶心脏形,叶面绿色,有白色斑纹,叶背紫红色,叶缘锯齿状。花单生,下垂,花瓣向上翻卷,花梗细长,顶生一花有白、红、紫、橙红、橙黄以及红边白心、深红斑点、花边、皱边和重瓣状等品种,有的还带芳香。果实球形,种子褐色。常见栽培品种有玫瑰红的阿斯梅尔(Aalsmeen)、齐伦多尔夫(Zehlendorf)、粉红的粉乐(PinkDelight)、白色红边的维多利亚(Victoria)、有小苍兰香味的香波(Scentsation)、大花的金质勋章(GoldMedal)、双色的宝藏(TreasureTrove)、迷你型的安纳利(Anneli)。近年来,法国园艺学家选育了哈利奥斯(Halios)系列,有紫火焰(PurpleFlame)、玫瑰火焰(RoseFlame)、洋红火焰(MagentaFlame)和橙红火焰(SalmonFlame)。还有纯白花瓣带紫眼的白眼(WhitewithEye)、玫瑰眼(RosewithEye)、橙红眼(SalmonwithEye)。另外,有塞拉利昂(sierra)系列,大花型,28~32周开花,有14种色彩。奇迹(Miracle)系列,从播种至开花为24~26周。拉塞(Laser)系列,需26~28周开花。 同属观赏种有非洲仙客来(C.africanum)、小花仙客来(C.coum)、地中海仙客来(C.neapolitanum)和欧洲仙客来(C.europaeum)等。较近,迷你(TinyMites)系列的仙客来发展很快。 【栽培管理】仙客来喜凉爽气候和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土壤。酸碱度要求中性,如酸度偏大(小于pH5.5),幼苗生长会受到抑制。不耐炎热,夏季温度在30℃以上,球茎被迫休眠,超过35℃,易受热腐烂,甚至死亡。生长适温为12~20℃。冬季温度低于10℃,花朵易凋谢,花色暗淡,5℃以下,球茎易遭冻害。仙客来喜湿润,但积水。喜光,但忌强光直射,若光线不足,叶子徒长,花色不正。仙客来花期长,南京地区1~5月,青岛地区10月能见初花。2年生球茎可开花10朵以上,4~5年生球茎能开花上百朵。 仙客来的栽培技术比较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长周期缩短,成本降低。1800年欧洲栽培仙客来要2年才开花,1825年英国仅用15个月就可开花,到1976年仙客来只要8个月已经开花。我国天津、青岛均为11~13个月开花。南京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球茎被迫休眠,从播种至花期更长。至今国外栽培仙客来只需6~8个月可见花。栽培好仙客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时换盆一般9月中旬休眠球茎开始萌芽,即刻换盆,盆土不要盖没球茎。刚换盆的仙客来球茎发新根时,浇水不宜过多,以防烂球,盆土以稍干为好。 2.注意通风遮荫生长期随时注意室内通风和遮荫,当叶片繁茂时,拉开盆距,以免拥挤造成叶片变黄腐烂。春节左右仙客来进入盛花期,晴天中应调节通风,以免室内湿度过大,造成花朵凋萎,花梗出现水渍状腐烂。结实期正值气温升高,浇水量随之增加,严防室内温湿度过高,注意通风调节,以免造成花茎腐烂,果实发霉。6月中旬,叶片开始变黄脱落,球茎进入休眠期。休眠球茎放在通风条件好、阴凉的场所,并保持一定湿度。过湿球茎易烂,过于推迟萌芽和开花。 3.加强肥水管理仙客来生长发育期每旬施肥1次,并逐步多见阳光,不使叶柄生长过长、影响美观。当花梗抽出至含苞欲放时,增施1次骨粉或过磷酸钙。长江中下游地区,元旦前后就能开花。花期停止施用氮肥,并控制浇水,特别雨雪天,水不能浇在花芽和嫩叶上,否则容易腐烂,影响正常开花。花后,再施1次骨粉,以利果实发育和种子成熟。5月前后果实开始成熟,采后剥开果皮取出种子,放通风处晾干后贮藏。仙客来生长前期可用20-20-20通用肥,即氮含量(N)20%,磷含量(P2O5)20%,钾含量(K2O)20%。花期可用盆花专用肥15-15-20水溶性高效营养液。 【繁殖方法】仙客来可用播种和球茎分割法繁殖。 播种繁殖:以9月上旬为宜,播种早迟会直接影响仙客来的生长发育。晚播,气温过低,影响发芽或出苗不齐。仙客来种子较大,千粒重为9.82克,可用浅盆或播种箱点播,在18~20℃的适温下,30~60天发芽。用30℃温水浸种4小时,可提前在播后15天发芽。发芽后以半阴环境较好。幼苗出现较好片真叶、球茎约黄豆大时,行较好次分苗,株行距3厘米÷3厘米,移栽时,小球茎不宜埋深,球茎顶部略高于土面。6~7片真叶时,可单独分栽于6厘米盆。幼苗生长适温为5~18℃,仍以半阴为宜,早晚多见阳光。盛夏要遮荫并喷雾降温,有利于球茎发芽和叶片生长。一般品种从播种至开花需24~32周,迷你品种需26~28周。 球茎分割法:适用于优良品种的繁殖。选4~5年生球茎,切去球茎顶部1/3,随后将球茎分割成1平方厘米的小块,经分割的球茎放30℃和相对湿度高的条件下,5~12天,促进伤口愈合。接着保持20℃,促使不定芽形成。分割后的3~4周内土壤保持适当干燥,以免伤口分泌黏液,感染细菌,引起腐烂。一般分割后75天形成不定芽,9个月后有10余片叶可用12~16厘米盆栽,养护2~3个月后开花。切割繁殖的球茎比种子繁殖的开花要多。近年来,国外已成功地采用叶插法和组织培养法繁殖仙客来。目前,已用幼苗子叶、叶柄、块茎和根为材料,进行组培和规模性生产。 【小苗移栽】仙客来小苗较好次移栽,为养好仙客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1、移栽用土:腐殖物70%,土杂肥10%。并用溴甲烷消毒后,为治虫豁,可在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1公斤呋喃丹,充分搅拌均匀后待用。 2、营养土湿度的调配:上盆前的头一天,将配好的营养土,用喷壶加水调至含水时不时约60%,第二天翻倒均匀开始上盆。 3、上盆移栽的深度,小苗球茎宜在土面下0.5厘米或与土面平行。 4、 土壤湿度的保持与时间:上盆后浇一次透水,在20天内,不应浇水,但不应使土面发白,也就是不能过干,因根系浅,过干会使小苗脱水,不利于缓苗。 5、 空气湿度的报持与时间:上盆后应保持空气80%以上在大棚内应封闭门窗,在弓棚内把塑料膜四面封严,湿度超过30时应该降温,不要通风降温,20天后,才能逐的通风降 温。 6、苗期病虫害防治:上盆后,由于高温高湿,小苗有部分灰霉病出现,少时不时的可以摘取病叶,如果发病严重,就要喷一次克霉灵1000倍液防治。另有一种会飞的小虫,形状象苍蝇,只有米粒磊,它是刺吸害虫,粪便为白色小圆点,常排在叶片上,虽然不影响生长,但是它能传染病毒病。防治方法:用菊脂类药物,如菊氰乳油,菊杀乳油,灭扫利等,每7天喷一次,连喷3-4次,治疗的关键是一定要7天喷一次。 【病虫害防治】仙客来常见的病害有软腐病和叶斑病。软腐病都在7~8月高温季节发生,造成整个球茎软化腐烂死亡。主要由于通风不良所造成。发病前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1~2次。叶斑病以5~6月发病较多,叶面出现褐斑,逐渐扩大,较后造成叶片干枯。病叶必须及时摘除。线虫常危害球茎,被害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凋萎转黄,常因盆土过湿所致。生长期还发生蚜虫和卷叶蛾危害叶片和花朵,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产后处理】盛花的仙客来很受人们青睐,是装点客厅。案头以及商店、餐厅等公共场所冬季的高档盆花。在欧美也是圣诞节日馈赠亲朋、寄托良愿的重要花卉。 【花后处理】一般情况新繁殖的仙客来苗开花较早,球茎越夏的苗开花略迟。如现蕾期间,移至温度较高处(温度不超过18℃)并保持一定湿度,可提前开花。又如花蕾形成后,花梗尚短时,可喷洒0.01%赤霉素溶液于花梗,可促进生长,加快开花。若要培育新品种,选取优良亲本,进行人工授粉,在花药未成熟时,先用镊子去雄,套袋,然后进行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新品种来。(记者 中华园林网) [详情]

  • 芍药怎样栽培管理发布时间:2010-03-26

      芍药喜温和而较干燥的气候,宜栽培于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疏松的砂质土壤中,并以中性土或微碱性土为佳。芍药喜阳光,忌烈日曝晒,夏季喜凉爽环境,宜置半阴半阳处。芍药耐寒、耐旱,也耐阴。喜肥,栽植前宜施以充足的腐熟堆肥、厩肥和骨粉作基肥。浇水和施肥常结合进行,花前一个月和花后半个月各浇一次水,现蕾后施一次速效性磷肥,可使花开得大而色艳。每次浇水施肥后,要及时松土。孕蕾时只保留顶部花蕾,侧枝花蕾均要去除,以集中养分开大花。盆栽芍药忌积水。芍药花期较短,一般为8-10天,天气凉爽或置遮荫处,花期可延续半个月。花谢之后,及时剪去花梗,不使结籽,以免消耗养分。秋冬之际,可施一次追肥,以利来年开花。 (记者 佚名) [详情]

  • 结香的栽培和管理要点发布时间:2011-04-22

      结香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及河南、陕西等省。性喜半阴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旱,因其肉质根系,故怕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  地栽结香在半阴湿润排水、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自然生长旺盛,而且少病虫害,无需多加管理,届时就会花满枝头。盆栽时要选用大小适宜的瓦盆,土镶用富含有机质带酸性的轻壤土,透水性要好。展叶后,须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一般七成干时就要浇水,浇水不能过量,盆土积水易烂根。生长季节除春秋给予全日用外,夏季应放半荫处,避免西晒,否则水分蒸发快叶片泛黄,如补水不及时还会导致落叶。结香喜肥,生长期每月施粪肥或饼肥水2-4次。一般9月后花蕾即缀满枝头,此后应继续迫施至落叶。生长期内,结香根颈处会萌发大量枝条,如不留用,应及时清除。弱枝、者校等应在花后短截,剪枝后会萌发1-2个新梢。  结香落叶后,若将盆株移人温室内,可促进花蕾发育,使花提早至元旦、春节开放。 [详情]

  • 京派盆景以其艺术风格发布时间:2011-03-12

    ??? 北京盆景形成流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实际上也有几百年的历史。明朝王世懋所著《学圃杂书》中说:“京师许多千岁家,见盆中一绿曹玉蝶梅,梅之极品。”清朝的《日下旧闻考》记载:“京师腊月即买牡丹、梅花、绯桃、探春诸花,皆贮暖室,以火烘之。’慷熙皇帝有两首咏盆景的诗:《咏御制盆景榴花》和《咏盆中松》。到清朝后期,在借鉴外地盆景制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与民风民俗,逐渐发展为梅花桩景、宫廷桂树、石榴盆景、牡丹盆景等等,现在中山公园、颐和园等园林单位还保存了一些百年以上的桂树、石榴桩景。 ??? 由于受到自然和社会诸种条件限制,北京盆景发展一直缓慢,一九八零年成立北京市盆景协会,特别是在举办了几次全国性的盆景艺术作品展览后,北京盆景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很快形成了自己的造型技法和艺术特色。 ??? 在造型方面吸取了南、北两派之长,以剪为主,以扎为辅,剪扎结合。布局上因材制宜,繁中求简,粗中有细,露中有藏,达到参差错落,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测技多以横技式出现,树冠多作扇形或半圆形,以显示雄伟刚劲的气势。 ??? 北京盆景学习和继承了首都古典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并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薰陶,因而其盆景艺术风格表现为敦厚稳健,古雅质朴。 ??? 常用树种有:鹅耳标、朴树、荆条、华山松、鼠李、枫树、榆树、山植、桧拍、云杉等多达四十余种。? ????常用石材有:斧劈石、砂积石、千层石、钟乳石、鸡骨石等。 [详情]

  • 扬州万花园种下城市友谊林发布时间:2011-06-21

      惊叹扬州的安静惬意  昨天上午,品尝了富春早茶后,记者们开始了采风之旅。在大虹桥畔踏上旅游观光船,沿着乾隆水上游览线,细细品味闻名遐迩的瘦西湖的风韵。  透过游船窗户,放眼望去,水面波光粼粼,岸边杨柳依依,鲜花争先绽放,一幅美丽惬意的景象映入眼帘。采风团记者们凝神观看,并举起手中的相机,镜头对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上岸后,采风团的记者们近距离感受了瘦西湖的美景,站在小虹桥上,向西远眺,视野立即开阔起来,没有高楼大厦,眼前是一幅以五亭桥为主体的水墨画。  平时奔波的记者们,惊讶于此刻的安静惬意。在“静观”,《新民晚报》的沈吉庆感慨道:“在这里读书真是太好了!”  扬州有月亮城之美誉,在“月观”,听着诸多有关扬州与月亮的典故,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佳句,特别是当古筝奏响《茉莉花》时,沈吉庆再度感叹:“扬州人真会享受啊!”  万花园种下城市友谊林  徜徉在万花园,来自《上海日报》、《南京日报》、《合肥晚报》的年轻女记者们,驻足留影。记者们还饶有兴趣参加了万花园城市友谊林植树活动,纷纷表示,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少了。  众记者们笑言:“能在扬州种树,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以后带孙子来,告诉他,这是爷爷种的树!”  在扬派盆景博物馆,了解了扬派盆景的历史、传统与发展,特别是白色景观墙围起的“园中园”,如同多变的万花筒,无论从哪个角度,透过花窗,都展现出不一样的风景。《湖州日报》的徐惠林不停赞叹“很不错”,他认为这一做法很独特,很自然,让人欣赏到了古典式的精致。  盛赞双博馆很“精致”  很多记者来扬之前就听说,扬州的双博馆很特别。漫步在各个展厅,他们尽情领略着扬州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的珍宝,盛赞扬州手工业的发达。  扬州的雕版技艺世界闻名,在雕版印刷博物馆内,印刷工人们正在娴熟地完成一道道工序,整个流程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文化气息,采风团的成员们情不自禁地再次用“精致”这个词来做评价。  收到特别的文明“礼物”  采风途中,记者们还受到了育才幼儿园小朋友们的热情欢迎。  孩子们送给他们每人一张印有爱心模样的彩色小卡片。上面写道:“育才幼儿园文明小天使提醒您,在游玩时注意:1.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2.爱护花草树木;3.不要乱扔垃圾;4.使用礼貌用语。请您爱护我们的家园,做个文明的游客!”  时值扬州创建文明城,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记者们表示,一定要珍藏这份特别的“礼物”。记者 陶敏  老记眼中的扬州  《上海日报》记者陈叶  世博期间扬州更值得一看  前天来到扬州,陈叶欣赏了主题为“迎世博、文明风、竹之情、古城游”个园第二届竹文化节演出,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听说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的扬州旅游线路之一就是“盐商的精致生活”,她笑言自己已提前探营了。这两天,领略了盐商文化名园游、竹韵文化休闲游,她认为,到上海参观世博会后,很多游客也会选择附近的城市游玩,而扬州是很值得一看的。  《新民晚报》沈吉庆  瘦西湖像一部电视剧  “扬州真是百看不厌,每次来扬州,都有新感受!”昨天,再次游览瘦西湖的《新民晚报》资深记者沈吉庆,仍旧非常专注地聆听导游的讲解,他告诉记者,他来过扬州很多次,曾写过一个整版的关于扬州的报道。  如今,瘦西湖“扩容”了,增加了万花园,他认为,瘦西湖更美了。“如果说杭州的西湖是一目了然,那么,扬州的瘦西湖就如同一部长篇电视剧,缓缓打开,让人细细品味每一处的精致之处。”  《南京日报》记者李子俊  扬州“清正”如竹  《南京日报》记者李子俊对扬州也算熟悉,但是此次来扬州参加采风之旅,让她进一步感受到了扬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前晚,个园的竹文化演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认为,节目凸显了个园的文化个性,也借竹喻人,讴歌了扬州的清风正气。  《合肥晚报》记者刘晓平  扬州处处显“精致”  因采访,刘晓平也曾经来过扬州,可是每次都是匆匆过客,而此次,她终于有时间可以细细品味这座古城。  她说,这几天在扬州,她享受了扬州人的精致生活,感受到了城市的精致,吃、住、娱乐都很精致,特别是茶点、菜肴,“让人都不忍心吃”。  《宁波日报》记者陈飞、鞠自为  扬州古城保护值得学习  首次来扬州的陈飞、鞠自为,在扬州两天时间,深深感受到扬州古城保护的成效。  他们说,以前只通过古人诗歌了解扬州,特别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一直是他们的梦想,如今真的来到了梦想中的城市,有了感性的认识,他们陶醉于扬州的美景之中,并被深厚的历史文化震撼着。他们认为,城市的发展,总是与文物的保护有着或多或少的“矛盾”,但是在扬州,他们感觉到,扬州在城市发展与古城保护两方面都做得很好。  《湖州日报》文化副刊部副主任徐惠林  到双博馆弥补“遗憾”  如果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那就不得不去博物馆,令徐惠林遗憾的是,上次来扬州去迟了,扬州双博馆当时下班了,好在这次有机会弥补遗憾了,在双博馆各个展厅,他认真观看着,拍摄着……  《华东旅游报》记者周铭扬  来到扬州心情就舒畅  无锡人周铭扬主要负责旅游报道,他说,一年365天,大概有360天在外面出差,而对于扬州,他来的次数不下50次。  他认为,扬州的外在环境很好,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一来到扬州,心情也随之舒畅了,而扬州美食更是让他赞不绝口。  《常州晚报》记者范总路  扬州城美人更美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常州晚报》记者范总路先后采访报道过扬州的多次活动,比如火车站开通、运河城市围棋比赛等,他眼中的扬州,是一个园林城市,而他认为,扬州人较美。  他特地说道,扬州人美,不只是说“扬州出美女”,更是说扬州人好客,无论到哪里,都会感觉到扬州人的热情,在扬州,就像在家里一样。  《皖江晚报》记者秦俊  孩子身上闪现市民精神  虽然在马鞍山工作,但是天长人秦俊经常在扬州转车,对扬州有粗浅的了解,而这次来扬州,给他较大的感触的是扬州的孩子身上折射出的市民精神。  前天晚上,参观个园竹文化节演出的时候,当主持人问扬州的市民精神的时候,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女孩一起上台回答,小女孩准确说出了答案“开放、创新、精致、优雅”。秦俊认为,小女孩能这样表现,和她学习、生活的环境分不开。  《嘉兴日报》记者丁辉  喜欢扬州的美景与美食  嘉兴同样是运河城市,去年,《嘉兴日报》记者丁辉就曾被派来扬州采访运博会,行程匆匆,对扬州也没多大印象,此次终于可以慢慢品味这座古城了。  因为是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和资深的“前辈”相比,他更喜欢扬州的美景与美食,特别是徜徉于瘦西湖中,秀美的风景,让他大饱眼福。记者 陶敏 [详情]

1/1 记录数:6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