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山东枣庄万亩石榴园基地

主营:出售批发石榴树,石榴,石榴苗,石榴盆景。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枫香栽培发布时间:2010-03-11

    别名:枫树 学名:Liquidamba formosana Hance 科属:金楼梅科枫香属 分布:产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西至四川、贵州、南至广东,东到台湾;日本亦有分布。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1000-1500m以下之丘陵及平原。 形态特征:乔木,高可达40m,胸径1.5m;树冠广卵形或略扁平。树皮灰色,浅纵裂,老时不规则深裂。叶常为掌状3裂(萌芽枝的叶常为5-7裂0,长6-12cm,基部心形或截形,裂片先端尖,缘有锯齿;幼叶有毛,后渐脱落。果序较大,径3-4cm,宿存花柱长达1.5cm;刺状萼片宿存。花期3-4月;果10月成熟。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枫香树高干直,树冠宽阔,气势雄伟,深秋叶色红艳,美丽壮观,是南方著名的秋色叶树种。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营造风景林很合适。亦可在园林中栽作庭荫树,可于草地孤植、丛植,或于山坡、池畔与其他树木混植。倘与常绿树丛配合种植,秋季红绿相衬,会显得格外美丽。陆游即有“数树丹枫映苍桧”的诗句。又因枫香具有较强的耐火性和对有毒气体的抗性,可用于厂矿区绿化。但因不耐修剪,大树移植又较困难,故一般不宜用作行道树。 [详情]

  • 食用向日葵夏播高产技术发布时间:2010-04-25

    一、选用良种。目前适宜高产栽培的大粒型食用品种主要有"三道眉"和"大粒香"。在同等条件下,大粒型品种可比小粒型品种增产10%以上。播前晒种可以提高发芽势和出苗整齐度。二、适期播种。天津地区夏播向日葵适宜播期为7月1日-7日。播种过早易徒长、植株细高花盘小,高温多雨季节授粉不良,空秕粒多;播种过晚遇后期低温,生长慢,不能充分灌浆成熟,也影响产量提高。播前旋耕或浅耕、施足底肥、适墒播种,覆土深浅一致。对地下害虫的危害,可播后撒毒饵防治。三、合理密植。在中等地力条件下,夏播大粒型向日葵品种,适宜每亩留苗1600株,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每亩用种1.5公斤。四、科学施肥。有机肥、底化肥顺沟施入,做到种、肥隔离,防止影响正常出苗。中下等肥力地块,当田间70%向日葵植株长出24-26片可见叶、顶端出现幼蕾时,应追施蕾肥1次,每亩施磷酸二铵和尿素各10-12.5公斤,两肥混匀后在株旁穴施,施后覆土盖严。五、田间管理。田间齐苗后,当幼苗长出1-2对真叶时,结合间苗、定苗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定苗后7-8天进行第2次中耕。封垄前结合培土进行第3次中耕,在茎基部培土成垄,以利防风抗倒和雨季排水防涝。向日葵从现蕾至开花末期需水量较多,花期遇旱影响受精结实,要根据干旱程度及时浇水、保证水分需求。向日葵打杈要"打早"、"打小"。向日葵是异花授粉作物,应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用纸板、棉花和绒布做成"粉扑子",于上午露水干后,逐棵用粉扑子轻拍花盘,进行辅助授粉,于开花后2-3天开始,每隔3天进行1次。可使空秕率下降20%,增产48.2%。六、防治病虫害。棉铃虫、菜青虫、烟青虫、向日葵螟等害虫蛀食籽粒和钻蛀花盘,应及早防治。在产卵高峰期,每亩用bt可湿性粉剂50-70克,兑水喷雾防治,每隔4天喷1次,连续喷施3-4次;每亩用杀虫灵2号100克或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兑水50升喷雾,有触杀、胃毒、拒食和杀卵等多重作用。向日葵黑斑病亦称菌核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七、适时收获。10月中下旬,花盘背面及苞叶变黄,下部叶片干枯,籽粒含水率下降,即可及时收获,采收时用力要轻,防止震动落粒。 (记者 佚名) [详情]

  • 大叶樟 [樟科] [樟属]发布时间:2010-03-24

    大叶樟 [樟科] [樟属] 拉丁名:cinnamomum parthenoxylon(Jack) Nees别名:大叶樟大叶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Jack) Nees),是中国南方珍贵用材和特用经济树种因其寿命长、冠幅大、树姿雄伟、四季常青,自古以来就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早在200多年前,中国古代人民就有栽培樟树记载:唐宋年代在寺庙、庭院、村落、溪畔广于种植。产地分布: 大叶樟为亚热带长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分布区域北纬10˙—30˙之间,但主要产地是我国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浙江省,尤以台湾为多。多生于低山平原,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500—600米,但越往南,其垂直分布就越高,在湖南贵州可达海拔1000米。 形态特征: 大叶樟,乔木,高达50米,胸径5米,树冠广卵形;树皮黄褐色或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味。叶互生,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5—806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或近尾尖,基部宽契形至近圆形,全缘,微呈波状,两面无毛,近叶之较好对或第二对侧脉较长而显著,上部每边有侧脉1—3条,比香樟也大。脉在叶上面突起,脉腋有明显的腺窝,叶柄长2—3厘米,无毛。近卵圆形或近球形,径6—8厘米,熟时紫黑色;果托杯状,顶端平截,花期4—5月,过8—11月成熟。 生长习性: 喜紊乱气候,喜光,稍耐阴,深根性,萌芽性强,寿命长达数百年。生长快,年高生长量在1米以上,胸径年生长量在1.5cm以上。土壤较好的地方5年生苗高可达5米,胸径12厘米。 园林用途: 播种:以条播为宜,条距15-20cm,深沟1.5—2.0cm,宽3—4cm,每米播种沟内播40—50粒。用土覆盖,厚度1—2cm,用50%遮光网搭荫棚遮荫,每日早、晚各淋水一次.小苗3—4对真叶是进行分床或移营养袋培育,按苗圃规格加强管理,1年生苗高50—80cm,可出圃栽种。   中耕除草:中耕是在苗木生长期间对土壤进行浅层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板结,促进气体交换。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利用率,给土壤微生物创造有利的条件。幼苗前期,中耕深度为2~4㎝,后期可逐步加深到8~10㎝。   灌溉:盛夏和秋旱季节,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时灌溉。   施肥:施肥应掌握苗木生长较快的时期进行。通过调查表明,大叶樟造林后10—12年生长较快,30年后逐渐减慢,每年两个生长期,3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较好生长期,占整个生长期的60%以上,6月至9月上旬为第二个生长期。11月下旬即进入休眠期。因此5—9月是大叶樟生长的高峰期,此时追肥效果较好。   切跟和嫩苗移植:切跟适用于条播育苗,当苗木发出针叶2—5片时,用锋利的铁铲与苗株成45˙角度插入,深度以5—6厘米为适宜。嫩苗移植可在梅雨季节,挖起撒播的嫩苗,切断主根,用尖锥形的竹签插在行距25cm,株距6cm的移植沟内穿小穴进行移植。   整枝:大叶樟多萌生枝,影响主干生长,以培育用林为目的时,在造林头几年要进行抹芽,之后根据生长情况适当修剪,加快主干的高生长。抹芽是离地面树高三分之二以下的嫩芽抹掉,减少养分消耗。修枝主要是将树冠下部受光较少的枝条除掉。但修剪要保持树冠相当于树高的三分之二。过多的修剪会丧失一部分制造营养物质的树叶,从而影响树木生长。修剪季节宜在冬末春初。 树干通直,树姿挺拔,气味清新,广泛用于园林绿化,是替代小叶香樟的较优良品种。大叶樟比小叶香樟生长快,主杆更为笔直,分枝点高,作为行道树栽培更为合适。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 [详情]

  • 论野生榕树在盆景艺术创作中的“三大规律”发布时间:2010-06-21

    植物是地桩盆景的物质基础。优良的植物材料,高度艺术技巧的揉和,才能创作出精美的盆景艺术作品。根据我国传统方式,盆景植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挖掘野桩,二是靠人工繁殖培育,二者各有得弊。福建省惠安县地处东南沿海(东经118°37’-119°05’,北纬24°19’-25°15’),全年平均温度29.1℃(较高38.2℃,较低1.1℃),年均降雨量1245.8毫米,地质大量是风化岩泥与花岗岩组成的丘陵地貌,田间地头,岩边石隙均长有大量野生榕桩。当前出现一种以野生榕桩为盆景材料创作的热潮。野生榕树制作盆景确实有如下好处:   较好、成型较快,利用其原始的架桩枝,一般五至七年即可成型;   第二、形态自然,具有较高的自然美,其造型活泼多姿,实为人力难胜;   第三、因为野生榕树在自然界的生长条件不尽相同,环境都较为恶劣,加上农民砍柴烧火等原因,因此它的造型奇特,很有个性。但近年来出现一种怪现象,将山野挖掘来的野生榕树的树干、树根雕、绣柳,把树干、树根雕凿成千疮百孔,故有人称它为“梅花鹿”,也有人称它为“出天花”,实在难看又难听。虽然在树桩盆景的创办作过程中有树皮龟裂法――凡树干粗大光滑无老态之趣,可于春季对主干纵向刻伤深达木质部,以减少木栓层对树皮内部组织的压力,扩大养分的道路,伤口愈合后就形成粗糙纵向龟裂。但榕树除有病态外,不是龟裂树种,树干再老也不会龟裂。所以,榕树盆景的创作要尊重“三大规律”。   三大规律是:   一、榕树盆景的创作也和其他树种一样,离不开自然规律,在不同的环境中,榕树生态各有自己的不同生态规律。因此,榕树盆景创作构图必须按照特定的某些自然规律,否则所创作出来的榕树作品不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二、榕树盆景的创作构图也要按照社会生活规律。我们都知道盆景的创作目的,是盆景作者通过盆景艺术形象创作,来传达自己的理想、情趣、意识和社会生活情景,这些都属于人们的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自己的各种规律。如不同时代、同不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等等都各有自己的社会生活规律,渔民在水,樵夫在山;水际安亭,塔出林外;浅滩放筏,江河白帆;古人古装,今人今服等都有自己的社会生活规律。而创作野生榕桩盆景的构图中,也要按榕树的生长生活规律和人们在生活中审美规律,而不是无目的乱凿、乱刻、雕花、绣柳的这种作品,在榕树盆景中都是失真、失趣、失意、违背社会生活规律的。   三、艺术规律是指一切艺术的创作规律。如把具有多余的、缺碎的这些表面现象的野生榕树素材,通过选材、取舍、加工、提炼、典型化成为新型第二现实作品。离开了这一切,自然与生活就不会变成艺术。各门艺术都也有自己的艺术规律特点,如文学艺术规律的特点就在于想象,榕树盆景艺术规律特点就在于对榕树直观形象造型,要有“榕树”的样子。所以,我们只有按照一切艺术规律性,对野生榕桩的创作合理采用取舍、提炼、加工、典型化,并结合榕树盆景创作艺术的特点,才能把自然中的野生榕树创造出具有生活情趣的榕树盆景作品,离开了艺术创作规律就没有艺术作品,自然和生活就不会升华为榕树盆景艺术。 [详情]

1/1 记录数:4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