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陈秀梅

主营:杜鹃花,君子兰,八角金盆,桂花,竹芋,毛鹃,罗汉松,嫁接杜鹃,蜂蜜,乌龙茶,蟹爪兰,银麦,豆瓣绿,茶花,凤梨,红掌,粉掌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全部供应
  • 中国十大名花,世界名花比利时杜鹃,西洋杜鹃
    中国十大名花,世界名花比利

     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福建花卉种植基地花农低价销售,本花场严格控制发货质量,以求长远的合作!

    2019-03-10 电议
  • 香气怡人花卉,金边瑞香
    香气怡人花卉,金边瑞香

    金边瑞香的花金边瑞香是我国传统名花,也是世界各花。在近代园艺史上,它与长春和尚君子兰、日本五针论波一同被推崇为园艺三宝。金边瑞香以“色、香、姿、韵”四绝著称于世,留下了“牡丹花国色天香,瑞香花金边较良”的吟唱。金边瑞香开花奇香无比,花色微黄,是取视觉与味觉于一体的花卉,因此深受客户的喜爱。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2019-03-10 电议
  • 游龙式杜鹃
    游龙式杜鹃

       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造型杜鹃有着艺术品味,游龙式,悬崖式,宝塔式杜鹃是杜鹃的新一类象征。

    2019-03-10 电议
  • 常绿裸子植物,竹柏,香竹,福建花卉,花农产地直销
    常绿裸子植物,竹柏,香竹,

    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竹柏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距今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竹柏叶形奇异,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优美的常绿观赏树木,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编辑本段]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20-30米,胸0.5-0.7米;树干通直,树皮褐色,平滑,薄片状脱落;小枝树生,灰褐色。叶子为变态的枝条,交叉对生,质地厚,革质,宽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无中脉,有多数并列细脉,长2~9厘米,宽0.7~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窄成扁平短柄,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有多条气孔线。雌雄异株,雄球花状,常3-6穗簇生叶腋,有数枚苞片,上部苞腋着生1或2-3个胚株,仅一枚发育成种子,苞片不变成肉质种托。种子核果状,圆球形,为肉质假种皮所包,径1.5-1.8厘米;梗长2.3-2.8厘米。名称:竹柏类别:乔木别名:桫杉、山杉、那木、竹叶柏、鸡屎堆树裸子植物门红豆杉纲科名:罗汉松科属名:罗汉松属拉丁名:Podocarpusnagi生态习性分布区较广,水热条件差异大,年平均温18-25℃,1月平均温6-20℃以上,极端较低温在海南为4℃以上,在内陆可低至-1℃或更低;年降水量1800-2000毫米。为中性偏阴树种,散生于山地雨林常绿阔叶林中,在林冠蔽下能正常生长,结实较多,种子发芽力强,林下生苗生长旺盛。土壤为山地赤红壤或山地黄壤,pH值5.5-7.0。以在深厚、疏松、湿润、多腐殖质的砂壤土或轻粘土上,生长较为迅速。幼龄时生长缓慢,5年生以后逐渐加快,30年生达到较高峰,此后生长逐渐减慢。定植后20年结实。主根直而明显,侧根短小,集中于根颈下25厘米处,细根少,常具根瘤。3-4月开球花,10-11月种子成熟。繁殖培育当种子假种皮呈蓝紫色时即可采种,不宜曝晒和久藏,应随采随播或沙藏至翌年3月播种。播后20天左右始发芽,优质种子的发芽率90%以上。幼苗出土后,要遮荫。两年苗高80-100厘米即可出圃。也可用大营养袋育苗,生长更快。或于春季采用嫩枝扦插。造林地宜选在阴坡或半阴坡、空气湿度较大、土壤肥厚的砂壤土上。以雨季造林为宜。[编辑本段]竹柏-育苗技术竹柏1、采种及种子处理:为确保能生产优良苗木,采种必须选择优良采种母树,优良母树应具备以下条件:生长健壮,干形通直圆满,冠形匀称完整,无病虫危害,20~30年生能正常开花结实的壮龄母树。在10月下旬以后,待种子成熟,果径1.2~1.5cm时采种,用高枝剪、采种刀等工具采集,铺布收集。种子采集后应及时调制,采用搓揉或用木棒捣烂肉质假种皮,用水淘洗取出种子,再把它去掉果肉、果皮和渣滓,摊在席子上及其它铺垫物或干燥地板上阴干,种子忌曝晒,否则易丧失发芽能力,种子较好随采随播,也可贮藏,但不能超过一年时间。2、圃地要求:竹柏幼苗耐荫喜肥,因此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背风的耕地或旱地。播种前土壤要求深翻细作,清除石块和杂草、杂物等,施足基肥。施肥量:粉碎菜枯饼肥1200~1500kg/hm2,磷肥100~150kg/hm2,较好用腐熟厩肥30000~45000kg/hm2。连作圃地还应用150~225kg/hm2硫酸亚铁、杀螟松25~30kg/hm2对土壤进行消毒。圃地整平后作床,床高20~25cm,宽100~120cm,步道宽30~40cm,长度依地形而定,一般不超过10m,开好排水沟,耙平床面,压实保墒,并在床面筛一层0.5cm厚黄心土。3、播种育苗:播种以冬播或随采随播为好,亦可春播,春播在2月中下旬,播种时一般在苗床上进行挖穴播种,行距为15~20cm,穴距为10cm左右,每穴以2~3粒为宜,播种量为200~250kg/hm2,播种后用火土或黄心土覆盖2~3cm厚,再盖上杂草或稻草及其它覆盖物。以保持苗床土壤疏松、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冬播或随采随播的种子出苗参差不齐,春播稍好,20天后开始发芽出土,一般30~50天。种子发芽出土后应将覆盖物逐渐撤掉,较好次撤去1/3,30天后撤去2/3,40天后幼苗出土2/3左右时将覆盖物全部撤去。竹柏4、植后管理:幼苗出土后1~2个月,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差,加之竹柏幼苗时耐荫、忌积水,因此暴雨、高温、曝晒等会造成苗木大量死亡。故应在幼苗出土后搭棚蔽荫,蔽荫材料结实牢固,不伤及苗木,一般采用苇帘,以遮阳网较好。可选遮阳率50%~75%遮阳网,遮荫时间和强度对苗木木质化程度影响很大,过长时间的遮荫会使苗木植株纤弱,根系不发达,遮荫时间从幼苗出土至苗木充分木质化时为宜,每天遮荫时间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左右,荫棚要在11月份才拆除。早晚和阴雨天气不必遮荫。4~6月应及时除草,注意及时排水、松土和适量施肥工作,可隔15~20天浇施一次浓度为0.2%的尿素或3%~5%的稀薄腐熟猪粪尿,浇施肥料时要做到适量多次,苗小少施,苗大多施,尽可能不浇到苗木叶、茎处,以浇在行间为宜。6月上旬开始分2~3次间苗,定苗时间不迟于7月中旬,保留40~55株/m2。6月中旬以后,苗木进入生长旺盛期,此时苗木生长较快,但木质化程度低,抗逆能力仍较差,气温高时应及时加强灌溉,但由于竹柏忌积水,故不宜漫灌,应尽可能采用喷灌或滴灌。同时还要做好松土和除草工作,以保持土壤疏松湿润。8月底至9月上旬,苗木进入生长后期,应停止施用氮肥,以免徒长受冻害。因竹柏易受低温伤害,故在8月底开始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连续喷2~3次,促使苗木提早木质化,以便安全越冬。竹柏有良好的天然下种能力。竹柏树冠下土壤潮湿,有大量野生苗。因此在有优良母树分布、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可开辟开然苗圃。在10月上中旬将母树周围的杂树清除,翻动表土(切忌伤及母树树根),检除石块和杂物,轻轻耙平表土,待种子落地后,或覆盖土或耙平表土盖住种子。翌春即有许多群集生长的幼苗,而且幼苗生长良好,此时除不需蔽荫外,可与圃地育苗一样进行苗期管理。竹柏当年生苗高20~30cm,一年留床培育,两年生苗高50~80cm时可出圃移植至大苗区继续培育,此时应适当遮蔽,3~4年后移植,胸径可达3~5cm,可用于行道树、庭园绿化。实践证明,1~2年生苗不宜直接用于绿化,此时根系不发达,单株抗逆性差,往往不易成活。园林用途竹柏是有名的景观树种,材质似杉木,故有山杉之称产地分布分布于广东高要、龙门、增城,海南跺罗山、坝王岭、尖峰岭、黎母岭,广西合浦,云南蒙自、屏边等地。生于海拔800-900米的山地林中。越南、柬浦寨也有分布。[编辑本段]竹柏·中药材【出处】1.《纲目》木部柏条载:峨眉山中,一种竹叶柏身者,谓之竹柏。2.《植物名实图考》罗汉松条载:考《益部方物记》,竹柏叶繁长,而箨似竹。如以箨为落叶则甚肖,若以为笋箨则绝不类,存以俟考。以上所述均近似本种。【拼音名】Zhú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竹柏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nagi(Thunb.)Zoll.etMor.exZoll.[MyricanagiThunb.]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近光滑,红褐色或暗紫红色,成小块薄片脱落;枝开展,树干广圆锥形。叶交互对生或近对生,排成2列,厚革质,长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5-9cm,宽1.5-2.8cm,无中脉而有多数并列细脉,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先端渐窄,基部楔形,向下窄成柄状。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常分枝,单生叶腋,长1.8-2.5cm,梗较粗短;雌球花单生叶腋,稀成对腋生,基部有数枚苞片。种子球形,直径1.2-1.5cm,成熟时假种皮暗紫色,有白粉,梗长7-13cm,上有苞片脱落的痕迹,骨质外种皮黄褐色,先端圆,基部尖,其上密被细小的凹点,内种皮膜质。花期3-4月,种于10月成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散生于低海拔常绿阔叶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化学成份】竹柏叶含竹柏内酯(nagilactone)A、B、C、D、E,催吐萝芙木醇(vomifoliol),15-甲氧基竹柏内酯(15-methoxynagilactone)D,3-去氧-2α-羟基竹柏内酯(3-deoxy-2α-hy-droxynagilactone)E,3-表竹柏内酯(3-epinagi1actone)C。木材含陶塔酚(totarol),双联陶塔酚(podototarin),16-羧基陶塔酚(16-carboxyltota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功能主治】止血;接骨。主外伤出血;骨折【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附方】因其叶似竹叶,而树枝干如柏树,故名竹柏。【摘录】《中华本草》竹柏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距今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竹柏叶形奇异,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优美的常绿观赏树木,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编辑本段]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20-30米,胸0.5-0.7米;树干通直,树皮褐色,平滑,薄片状脱落;小枝树生,灰褐色。叶子为变态的枝条,交叉对生,质地厚,革质,宽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无中脉,有多数并列细脉,长2~9厘米,宽0.7~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窄成扁平短柄,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有多条气孔线。雌雄异株,雄球花状,常3-6穗簇生叶腋,有数枚苞片,上部苞腋着生1或2-3个胚株,仅一枚发育成种子,苞片不变成肉质种托。种子核果状,圆球形,为肉质假种皮所包,径1.5-1.8厘米;梗长2.3-2.8厘米。名称:竹柏类别:乔木别名:桫杉、山杉、那木、竹叶柏、鸡屎堆树裸子植物门红豆杉纲科名:罗汉松科属名:罗汉松属拉丁名:Podocarpusnagi生态习性分布区较广,水热条件差异大,年平均温18-25℃,1月平均温6-20℃以上,极端较低温在海南为4℃以上,在内陆可低至-1℃或更低;年降水量1800-2000毫米。为中性偏阴树种,散生于山地雨林常绿阔叶林中,在林冠蔽下能正常生长,结实较多,种子发芽力强,林下生苗生长旺盛。土壤为山地赤红壤或山地黄壤,pH值5.5-7.0。以在深厚、疏松、湿润、多腐殖质的砂壤土或轻粘土上,生长较为迅速。幼龄时生长缓慢,5年生以后逐渐加快,30年生达到较高峰,此后生长逐渐减慢。定植后20年结实。主根直而明显,侧根短小,集中于根颈下25厘米处,细根少,常具根瘤。3-4月开球花,10-11月种子成熟。繁殖培育当种子假种皮呈蓝紫色时即可采种,不宜曝晒和久藏,应随采随播或沙藏至翌年3月播种。播后20天左右始发芽,优质种子的发芽率90%以上。幼苗出土后,要遮荫。两年苗高80-100厘米即可出圃。也可用大营养袋育苗,生长更快。或于春季采用嫩枝扦插。造林地宜选在阴坡或半阴坡、空气湿度较大、土壤肥厚的砂壤土上。以雨季造林为宜。[编辑本段]竹柏-育苗技术竹柏1、采种及种子处理:为确保能生产优良苗木,采种必须选择优良采种母树,优良母树应具备以下条件:生长健壮,干形通直圆满,冠形匀称完整,无病虫危害,20~30年生能正常开花结实的壮龄母树。在10月下旬以后,待种子成熟,果径1.2~1.5cm时采种,用高枝剪、采种刀等工具采集,铺布收集。种子采集后应及时调制,采用搓揉或用木棒捣烂肉质假种皮,用水淘洗取出种子,再把它去掉果肉、果皮和渣滓,摊在席子上及其它铺垫物或干燥地板上阴干,种子忌曝晒,否则易丧失发芽能力,种子较好随采随播,也可贮藏,但不能超过一年时间。2、圃地要求:竹柏幼苗耐荫喜肥,因此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背风的耕地或旱地。播种前土壤要求深翻细作,清除石块和杂草、杂物等,施足基肥。施肥量:粉碎菜枯饼肥1200~1500kg/hm2,磷肥100~150kg/hm2,较好用腐熟厩肥30000~45000kg/hm2。连作圃地还应用150~225kg/hm2硫酸亚铁、杀螟松25~30kg/hm2对土壤进行消毒。圃地整平后作床,床高20~25cm,宽100~120cm,步道宽30~40cm,长度依地形而定,一般不超过10m,开好排水沟,耙平床面,压实保墒,并在床面筛一层0.5cm厚黄心土。3、播种育苗:播种以冬播或随采随播为好,亦可春播,春播在2月中下旬,播种时一般在苗床上进行挖穴播种,行距为15~20cm,穴距为10cm左右,每穴以2~3粒为宜,播种量为200~250kg/hm2,播种后用火土或黄心土覆盖2~3cm厚,再盖上杂草或稻草及其它覆盖物。以保持苗床土壤疏松、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冬播或随采随播的种子出苗参差不齐,春播稍好,20天后开始发芽出土,一般30~50天。种子发芽出土后应将覆盖物逐渐撤掉,较好次撤去1/3,30天后撤去2/3,40天后幼苗出土2/3左右时将覆盖物全部撤去。竹柏4、植后管理:幼苗出土后1~2个月,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差,加之竹柏幼苗时耐荫、忌积水,因此暴雨、高温、曝晒等会造成苗木大量死亡。故应在幼苗出土后搭棚蔽荫,蔽荫材料结实牢固,不伤及苗木,一般采用苇帘,以遮阳网较好。可选遮阳率50%~75%遮阳网,遮荫时间和强度对苗木木质化程度影响很大,过长时间的遮荫会使苗木植株纤弱,根系不发达,遮荫时间从幼苗出土至苗木充分木质化时为宜,每天遮荫时间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左右,荫棚要在11月份才拆除。早晚和阴雨天气不必遮荫。4~6月应及时除草,注意及时排水、松土和适量施肥工作,可隔15~20天浇施一次浓度为0.2%的尿素或3%~5%的稀薄腐熟猪粪尿,浇施肥料时要做到适量多次,苗小少施,苗大多施,尽可能不浇到苗木叶、茎处,以浇在行间为宜。6月上旬开始分2~3次间苗,定苗时间不迟于7月中旬,保留40~55株/m2。6月中旬以后,苗木进入生长旺盛期,此时苗木生长较快,但木质化程度低,抗逆能力仍较差,气温高时应及时加强灌溉,但由于竹柏忌积水,故不宜漫灌,应尽可能采用喷灌或滴灌。同时还要做好松土和除草工作,以保持土壤疏松湿润。8月底至9月上旬,苗木进入生长后期,应停止施用氮肥,以免徒长受冻害。因竹柏易受低温伤害,故在8月底开始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连续喷2~3次,促使苗木提早木质化,以便安全越冬。竹柏有良好的天然下种能力。竹柏树冠下土壤潮湿,有大量野生苗。因此在有优良母树分布、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可开辟开然苗圃。在10月上中旬将母树周围的杂树清除,翻动表土(切忌伤及母树树根),检除石块和杂物,轻轻耙平表土,待种子落地后,或覆盖土或耙平表土盖住种子。翌春即有许多群集生长的幼苗,而且幼苗生长良好,此时除不需蔽荫外,可与圃地育苗一样进行苗期管理。竹柏当年生苗高20~30cm,一年留床培育,两年生苗高50~80cm时可出圃移植至大苗区继续培育,此时应适当遮蔽,3~4年后移植,胸径可达3~5cm,可用于行道树、庭园绿化。实践证明,1~2年生苗不宜直接用于绿化,此时根系不发达,单株抗逆性差,往往不易成活。园林用途竹柏是有名的景观树种,材质似杉木,故有山杉之称产地分布分布于广东高要、龙门、增城,海南跺罗山、坝王岭、尖峰岭、黎母岭,广西合浦,云南蒙自、屏边等地。生于海拔800-900米的山地林中。越南、柬浦寨也有分布。[编辑本段]竹柏·中药材【出处】1.《纲目》木部柏条载:峨眉山中,一种竹叶柏身者,谓之竹柏。2.《植物名实图考》罗汉松条载:考《益部方物记》,竹柏叶繁长,而箨似竹。如以箨为落叶则甚肖,若以为笋箨则绝不类,存以俟考。以上所述均近似本种。【拼音名】Zhú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竹柏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nagi(Thunb.)Zoll.etMor.exZoll.[MyricanagiThunb.]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近光滑,红褐色或暗紫红色,成小块薄片脱落;枝开展,树干广圆锥形。叶交互对生或近对生,排成2列,厚革质,长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5-9cm,宽1.5-2.8cm,无中脉而有多数并列细脉,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先端渐窄,基部楔形,向下窄成柄状。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常分枝,单生叶腋,长1.8-2.5cm,梗较粗短;雌球花单生叶腋,稀成对腋生,基部有数枚苞片。种子球形,直径1.2-1.5cm,成熟时假种皮暗紫色,有白粉,梗长7-13cm,上有苞片脱落的痕迹,骨质外种皮黄褐色,先端圆,基部尖,其上密被细小的凹点,内种皮膜质。花期3-4月,种于10月成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散生于低海拔常绿阔叶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化学成份】竹柏叶含竹柏内酯(nagilactone)A、B、C、D、E,催吐萝芙木醇(vomifoliol),15-甲氧基竹柏内酯(15-methoxynagilactone)D,3-去氧-2α-羟基竹柏内酯(3-deoxy-2α-hy-droxynagilactone)E,3-表竹柏内酯(3-epinagi1actone)C。木材含陶塔酚(totarol),双联陶塔酚(podototarin),16-羧基陶塔酚(16-carboxyltota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功能主治】止血;接骨。主外伤出血;骨折【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附方】因其叶似竹叶,而树枝干如柏树,故名竹柏。【摘录】《中华本草》竹柏是一种很利于眼睛的绿色观叶植物,还具有驱蚊虫等功效。

    2019-03-10 电议
  • 色泽艳丽、花朵硕大,大花蕙兰
    色泽艳丽、花朵硕大,大花蕙

    1.大花蕙兰原产中国。2.大花蕙兰拉丁名Cymbidium,别名虎头兰、喜姆比兰、蝉兰、西姆比兰。3.大花蕙兰为兰科兰属植物,称为蕙花,但不叫蕙兰。[编辑本段]大花蕙来源大花蕙兰又叫虎头兰、喜姆比兰和蝉兰。兰科、兰属植物。原产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南部等地区的兰属(Cymbidium)中的一些附生性较强的大花种和主要以这些原种为亲本获得的人工杂交种。大花蕙兰,是对兰属中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的、色泽艳丽、花朵硕大的品种的一个统称。兰属植物约48种,目前用来作杂交亲本的原生种有近20种,主要是大花的附生类以及少量的地生类。[编辑本段]形态特征大花蕙兰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常常也生于溪沟边和林下的半阴环境。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生长适温为10—25℃。夜间温度10℃左右比较好。叶片呈绿色,花芽生长发育正常,花茎正常伸长,在2—3月开花。若温度低于5℃,叶片呈黄色,花芽不生长,花期推迟到4—5月份,而且花茎不伸长,影响开花质量。若温度在15℃左右,花芽会突然伸大花蕙兰花色长,1—2月开花,花茎柔软不能直立。如夜间温度高达20℃以上,叶丛生长繁茂,影响开花,形成花蕾也会枯黄。总之,大花蕙兰花芽形成、花茎抽出和开花,都要求白天和夜间温差大。大花蕙花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喜微酸性水,对水中的钙、镁离子比较敏感。以雨水浇灌较为理想。生长期需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湿度过低,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根系生长慢而细小,叶片变厚而窄,叶色偏黄。总体说,大花蕙兰怕干不怕湿。光照是影响大花蕙兰生长和开花的重要因素。大花蕙兰在兰科植物中属喜光的一类,光照充足有利于叶片生产,形成花茎和开花。过多遮荫,叶片细长而薄,不能直立,假鳞茎变小,容易生病,影响开花。[编辑本段]栽培技术方法大花蕙兰的日常栽培技术方法是:(1)培养基质的选用。大花蕙兰的栽培中,应选用一些颗粒较大的培养基质;一般可选用蛭石、椰子屑、碎砖粒、陶烧土和水苔等来种植。(2)光照的控制。与传统的国兰相比,大花蕙兰对光照的要求要高一些。光照的不足将导致植株纤细瘦小,抗病力弱外,还明显影响大花蕙兰的生殖生长;春季遮光20%—30%,夏季遮光40%—50%,九月下旬至12月花芽生长期可开始增加光照。盛夏遮光50%—60%,秋季多见阳光,有利于花芽形成与分化。温室大花蕙兰种植冬季雨雪天,如增加辅助光,对开花极为有利。(3)肥料管理。大花蕙兰的栽培目前多选用非土壤的基质,肥效不够,所以在大花蕙兰的栽培中肥料的施用非常重要。一般3—9月宜选用含氮较多的肥料,如尿素;10月应施用含磷、钾较多的种类,如磷酸二氢钾。也可用兰花的专用肥。浓度一般以0.1%—0.3%为好。同时在开花后的4—5月和秋天的9—10月每月应施加1—2次追肥;追肥种类可用新沤熟的饼肥为主,骨粉、鱼粉、青草沤水等均可加以选用。(4)水分管理。在冬季3—5日浇水一次,盆土以偏干为好;因这时气温较低,植株细胞的含水量低些会更有利于大花蕙兰的越冬。春季开始,浇水量应逐步增加;至初夏每日浇水一次,一直持续至秋季,再逐步减少。(5)温度。大花蕙兰在冬季应移入温室内越冬,并保持有5—8℃以上的温度。[编辑本段]整盆的观赏价为了提高大花蕙兰的观赏价值主要是其花芽分化必须经过一个在6—10℃的较低温度阶段;而花蕾、花莛的发育生长以在10—20℃较为适宜;但是此阶段应将日夜的温差保持得大一些,因为日夜温差过小,容易引起花蕾发黄。其每株可能会抽长出数株花莛;所以从11月开始就应对每株花莛加以支柱,尽可能使每株花莛齐整,从而也能提高整盆的观赏价值。文章来源:北京科普之窗[编辑本段]流行品种常见栽培的有:独占、黄蝉兰、碧玉兰、西藏虎头兰和大量杂交种的优良品种。大花蕙兰商品栽培品种主要来自日本和韩国,韩国大花蕙兰国内较近几年也开始有很多公司在研究品种选育、组培技术、栽培技术等。目前主要的流行品种有以下几类:粉色系列:‘贵妃’、‘粉梦露’、‘楠茜’、‘梦幻’绿色系列:‘碧玉’、‘幻影’(浓香)、‘华尔兹’(清香)、‘玉禅’黄色系列:‘夕阳’(清香)、‘明月’、‘UFO’白色系列:‘冰川’(垂吊)、‘黎明’[编辑本段]生物学特性大花蕙兰原产我国西南部,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气候,喜高湿强光,生长适温为10℃至25℃。夜间温度以10℃左右为宜,尤其是开花期将温度维持在5℃以上,15℃以下可以延长花期到4至5个月。花期依品种不同可从10月份开到第二年4月份。工厂化栽培从组培苗到开花需要3年时间。大花蕙兰有母球,子球,孙球之分,其中,孙球长速较快。盛开的大花蕙兰大花蕙兰喜强光,能耐50000至70000勒克斯的强光照。大花蕙兰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性喜凉爽高湿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0-25℃,冬季应放在低温温室内管护,当夜间在10℃左右时长势良好,花茎正常伸长,多在2—3月开花。在冬季温度低于5℃时,叶片略呈黄色且花期推迟,花茎短。但越冬温度在15℃左右时,则植株叶片虽绿且有光泽,但花茎会突然伸长,开花提前到1-2月,且花茎软而不能直立,须竖以支柱支撑。[编辑本段]分级标准品种不同,性状不同,分级标准也不同,但是总体上都遵循以下的分级标准:A级:株高80至120厘米,4至5个花箭,每支箭15至20朵花。B级:株高60至80厘米,3至4个花箭,每支箭10至14朵花。C级:株高40至50厘米,1至2个花箭,每支箭6至9朵花。也可依据花径的大小不同分成大花系列(花径8至10厘米)、中花系列(6至8厘米)、小花系列(4至5厘米)。[编辑本段]繁殖与栽培通常用分株法繁殖。分株时间多于植株开花后,新芽尚未长大之前,这一短暂的休眠期内进行。分株前应适当干燥,根略发白、绵软时操作。生长健壮者通常2-3年分株一次,分切后的每丛兰苗应带有2-3枚假鳞茎,其中1枚必须是前一年新形成的。为避免伤口感染,可涂以硫磺粉或炭粉。放干燥处1-2日再单独盆栽,即成新株。分栽后放半阴处,不可立即浇水,发现过干可向叶面及盆面少量喷水,以防叶片干枯、脱落和假鳞茎严重干缩。待新芽基部长出新根后才可浇水。大花蕙兰可用蕨根2份、炭类藓1份或直径1.5-2厘米的树皮块作盆栽基质,亦可添加部分碎砖、木炭等粒状物。花盆宜选择直径15-20厘米的高筒花盆,每盆2-4苗。大花蕙兰喜较高的空气湿度,春夏秋三季,在给予根部充足水分的同时,应经常叶而喷水。但在早春开花后,大花蕙兰的短暂休眠期内,必须少浇水,待新芽生长出较大的新根时才能多浇水。[编辑本段]生长特点大花蕙兰植株大,生长繁茂,需要肥料比一般国兰明显多,故生长季节应加强施肥。一般可将发酵过的饼肥等与1/3粘土混合,再加水做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球,晒干备用。于春季放在盆面,离开新芽有一定的距离,肥料可缓慢放出养分供兰花生长。每年可施用两次,每盆数粒,也可施用发酵好的液体农家肥,每1-2周一次,还可用喷雾器向叶片及盆面喷洒1:1:1的氮磷钾复合肥,浓度应在3-5%,每周1-2次。秋末停肥。大花蕙兰抗病虫害能力强于一般中国兰花,但在生长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为此加强预防乃是养好洋兰的重要措施,一般每隔10天交替用“百菌清”或“多菌灵”稀释1000倍液喷洒兰叶两面。[编辑本段]栽培周期要点通常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需3至4年时间,其生长周期标准如下:组培苗出瓶后放入50孔或66孔穴盘,基质采用水苔,培养2个月。8×8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培养5个月。12×12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7个月。15×18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5至7个月。18×22硬质塑料盆,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12至15个月。要点1.温度:生长适温为10℃至30℃,但耐高温能力高于蝴蝶兰,昼夜温差较好在8℃以上。2.光照:生长较适光强在15000至40000勒克斯,较大光强较好小于70000勒克斯。3.空气湿度:非常喜湿,但要注意通风,否则易得炭疽病,小苗湿度应在80%至90%,中大苗湿度应在60%至85%。4.肥水:(1)施肥生长期氮、磷、钾比例为1:1:1,催花期比例为1:2:2至3,肥液pH值为5.8至6.2。施肥一般而言,小苗施肥浓度为3500至4000倍,中大苗为2000至3500倍,夏季1至2次/天(水肥交替施用),其他季节通常3天施一次肥。有机肥: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前都要每月施一次有机肥,生长期豆饼:骨粉的比率为2:1,催花期施用纯骨粉。有机肥不能施于根上,且不能高于营养钵口。骨粉如含盐量太大可先用水冲洗后再施用。冬季较好停止施用有机肥。不同时期施用量如下:50孔/66孔:0.5克/穴8厘米×8厘米营养钵:1至2克/盆12厘米×12厘米营养钵:7至9克/盆15厘米×18厘米营养钵:12至15克/盆18厘米×22厘米花盆:15至20克/盆长效缓释肥在大花蕙兰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通常采用N:P:K=13:11:13的型号,有效期为3个月或6个月。缓施肥在施入1个月以后才开始释放养分,所以在这1个月内要保证有肥料供应,长效缓释肥的用量一般为小苗2至3克、中苗6克、大苗18克不等。[编辑本段]浇水浇水5月和9月每天浇一次水,7至8月份一天浇2次水,10月至次年4月每2至3天浇一次水。浇水应在中午进行,浇水次数视苗大小和天气状况随时调整。.[编辑本段]病虫害(1)真菌性炭疽病:多发生于叶片顶端,病斑边缘黑褐色,中间灰白,多由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引起,病斑应及时剪除,并配合喷药。常用药剂有1000倍代森锰锌、1000倍可杀得。其他真菌性病害常用以下药剂防治:1000倍百菌清、800倍瑞毒霉、800倍甲霜灵。(2)**性病害:常用药剂有60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300ppm农用链霉素、800倍井冈霉素。重茬、长期栽培时,软腐病会发病严重。在小苗期,此病不会发生,一般到第三年,花芽达到20至30厘米高度时,发现球茎突然都会烂掉,在山上也会发生。这时只能全部销毁,否则容易导致病害传染给健康植株。如果及时处理周围环境卫生及进行药物防治会对病害起到抑制作用。(3)虫害:主要虫害有蛞蝓、叶螨,常用药剂:蛞克星(诱杀)、三氯杀虫螨。在6至9月通风不良时,蛞蝓发生严重,多在叶片背部隐藏,同时危害根系,防治时可在砖缝中撒石灰,然后喷水,可杀死大量成虫,同时可用长寿花叶及颗粒蛞克星诱杀。叶螨在叶子背面发生,因此打药时要从叶的背面开始打起。[编辑本段]防治其他虫害的常用药剂有2000倍克螨特、6000倍福星、2000倍乐果、3000倍爱福丁。备注: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达到较佳的防治效果,通常可以将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农药配合起来应用,具体混合情况可参考下列组合:1200倍三锉铜+1300倍效力增+6000农用硫酸链霉素(针对真菌和**性病害防治)500倍多菌灵+800倍井冈霉素+2000倍克螨特(小苗用,针对真菌、**和螨虫)1000倍可杀得(针对**性病害,对真菌也有效)300ppm农用链霉素+8000倍福星(针对**和虫害)800倍百菌清+2000倍水合霉素(针对真菌和**)4000倍万兴+800倍井冈霉素(针对蛞蝓和**)1200倍水合霉素+800倍甲基托布津(针对**和真菌)800倍甲基托布津+300ppm农用链霉素(针对真菌和**)800倍易保(针对真菌、**)1000倍百菌清+1000倍可杀得(针对真菌性病害)500倍多菌灵+800倍甲霜灵(小苗用,针对真菌性病害)800倍甲霜灵+1600倍苯菌灵+1300倍敌杀死(针对真菌和蛞蝓)6000倍福星(针对杀虫)8000倍福星+800倍百菌清(针对虫害及真菌性病害)800倍瑞毒霉+800倍甲基托布津+2000倍吡虫啉(针对**、真菌和螨虫)300倍多抗霉素+1875倍斑潜净(小苗用,针对**性病害和潜叶蝇)2000倍敌杀死+800倍甲霜灵(针对蛞蝓和真菌性病害)100ppm赤霉素(促进生长)800倍甲霜灵+800倍锰克菌(用于刀片消毒)1500倍敌杀死+2000倍敌敌畏+2000倍乐果(防治蛞蝓)3000倍爱福丁(防治灰飞虱、螨虫,有效成分为阿维菌素)磷酸三钠(防治**有效)6.矮化剂应用技术:大花蕙兰的叶片在50至60厘米长时较为适宜,若不用矮化剂则叶长为70至80厘米。在日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面积,一般采用浇灌多效唑(PP333)的方式来使叶片长度变短。具体浇灌方法:当叶片长到30至40厘米时,开始应用矮化技术,效果较好。应在2至3月份,用10ppm至30ppm的多效唑浇灌,特殊品种可能要处理2次,多数品种处理1次即可。应用该方法可抑制叶片生长10厘米左右,花高于叶片10至20厘米,花茎也会相应降低,会感觉花的比重大,平衡感强,观赏效果更佳。[编辑本段]催花条件肥料、光照、温度为催花的关键因素,催花时间为第三年的6至10月。有机肥应施用纯骨粉,并在无机肥中增加钾肥比例。光照强度要大于15000勒克斯,昼夜温差要大于10℃。[编辑本段]栽培技术—介质50孔穴盘中采用水苔,需用800至1000倍甲基托布津、甲福硫或多菌灵浸2至4小时,旧水苔爆晒1至2个中午后浸药也可用。组培生根苗:带瓶在温室锻炼1至3天,夏天须放在阴凉地方炼苗,包苗前从组培瓶中取出苗,去除培养基,清水洗净,随后在800倍多菌灵溶液中清洗,并将苗分成大中小三个等级包苗,采用50孔穴盘,上穴盘后半个月可叶面喷肥,EC值0.8至0.9,上穴盘后15天内需要经常喷雾,并经常补水,叶面肥以NPK20:20:20即可,组培苗生长一年达到中苗标准,在这一年内要维持单芽(也称母球)。穴盘苗培养2至3个月,即可上8×8营养钵,此时即可采用细树皮作为基质,树皮应用标准:幼苗时用2至5毫米的树皮,中苗时用5至10毫米的树皮,大苗时用8至18毫米的树皮。树皮一定要购买含盐量低的,如果树皮带有很多的盐分,会造成大花蕙兰很多症状:从老叶的尖端逐渐往下变黄,主要是氯化钠的表现,不过肥料过浓也是同样症状。[编辑本段]疏芽在8×8和12×12营养钵中,只留春芽,不留秋芽(9月至12月份为较佳疏芽时间),用疏枝剪刀疏芽,疏芽2个子球/盆,对称留效果较佳,当芽长到5厘米进行疏芽较为合适。侧芽在15厘米长以前无根,15厘米以后开始发根,不同品种用不同的留芽方式。[编辑本段]成株苗15厘米×18厘米和18厘米×22厘米的营养钵,这个阶段的苗子每月施有机肥15克/盆,随着苗子长大,每月18至20克/盆,换盆12个月后只施骨粉,并在10月份前不断疏芽,11月份至1月份要决定开花球数量,大型花:可培养中间茎1枚,开花茎2枚;中型花:可培养中间茎2枚,开花茎3枚。[编辑本段]开花株培养(第三年)1至6月夜温为15℃至20℃,日温为23℃至25℃,以氮为主,钾为辅。6至10月夜温为10℃至15℃,日温为20℃至25℃;11月以后夜温为10℃至15℃,日温为20℃。2至4月份每月施有机肥10克/盆(豆饼:骨粉2:1),4月以后每次施有机肥14克/盆。6至10月加大温差,主要施骨粉,每盆15克左右,花芽出现后,立即停有机肥,11月后花穗形成,花箭确定后抹去所有新发生芽,大部分品种9至10月底可见花芽,如果氮肥营养过多会长出叶芽应折断,花箭用直径5毫米包皮铁丝作支柱,当花芽长到15厘米时竖起。绑花箭的较低部位为10厘米,间隔6至8厘米,一般选择80厘米和100厘米长、粗0.45厘米的包皮铁丝。花期空调技术(1)温度:6至10月,白天20℃至25℃,夜间10℃至15℃,高温不利于花芽分化,但可短暂高温,必须昼夜温差大。(2)光照:较强光照可提高开花率,但太强会导致幼嫩花芽的枯死。(3)控水:花芽发育期间适当控水能促进花芽分化和花序的形成。(4)C/N比:全年抹芽并提高P、K比例。(5)选择性施肥:1至6月,NP、K平衡肥;6至10增加P、K比例(6)的花:开花期养分不足或高温或温差大于10℃易造成落花落蕾。深色花喜强光,弱光下容易出现垂叶现象。(7)大多数品种需要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催花(少数品种如“贵妃”、“玉蝉”、“华尔兹”等不需高山催花即可越夏开花):越夏的保护措施(如雨水)基本用不着,露天栽培即可,只需一层遮阳网,高温下,大花蕙兰需水量大,要有充足的水源。大花蕙兰的开花机理(1)生长与开花习性:鳞茎基部1至2节无腋芽,花茎一般在鳞茎的2至4节抽出,芽的萌动主要受温度支配,通常新芽萌发到假鳞茎肥大结束需8至12个月。长日照、高温、高光强、多肥可促进新芽生长,但在高温、多肥时,影响鳞茎膨大,6月份以后,株高伸长慢慢停止,花芽开始形成,花序由腋芽顶端肥大开始,2个月可完成花序分化,花序分化完成后若温度控制在15度左右则发育顺利,直至花茎伸长开花,早生品种9至11月开花,中生品种12月至次年1月开花,晚生品种1至4月开花。(2)花芽形成与光照条件的相关性:在新茎生长不良的短日条件下不形成花序,光照强:叶短,鳞茎大而充实,花芽数多。但在花芽分化期及花的品质方面,不受光照强度影响。(3)花芽分化形成和开花与温度条件的相关性:白天20℃至25℃,夜间10℃至15℃为花芽分化与形成的较佳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则花粉形成受阻,整个花序枯死,一般花茎伸长和开花的温度在15℃左右。如白天大于30℃,夜间大于20℃,则花序形成受到影响,接受60天的高温,花序发育全部终止,3厘米以上的花序比3厘米以下的花序更易受高温影响,花芽分化早晚取决于新芽的叶停长早晚及鳞茎肥大早晚。注意事项1.大花蕙兰运输温度:保障在5℃以上,如果苞片和叶片发黄,可能是发生了冻害。2.进口大花蕙兰标准:从日本、韩国进口的大花蕙兰,一般要求株高60至80厘米,每箭花朵数15至20朵,每盆花箭数3至5个,每箭开花度50%至80%,每盆间花箭高度差异不超过5厘米。3.大花蕙兰花期养护:开花期较适温8℃至15℃,不能放于高温干燥的暖气旁边,花期3天浇水一次,长时间2℃至3℃的低温花则发生冻害,花苞变黄,不能开放,观赏期50至80天。[编辑本段]疾病处理大花蕙兰出现黄叶焦边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浇水不当。大花蕙兰虽喜湿但由于其盆栽介质保湿性强,又是肉质根系,较耐轻度旱,所以建议不要浇水过多过勤,浇水以接近室温的清水即可,花期中不要浇肥水,待花期过后再浇施肥料,否则花期缩短,用肥不当还会出现肥害。可根据室温情况掌握浇水的间隔天数,浇水时要缓缓地慢浇,不要急倒。2.盆栽基质有易腐熟的有机物。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花蕙兰等年霄花,都换上比较漂亮且高贵的瓷盆,但在换盆过程中,由于花盆大一些,有的商家又往盆里加入一些花土,可是有的花土并没有腐熟,待换到盆中销售出去后方到了有机物发酵释放热能时,给花卉造成的伤害。根系受到灼伤,出现烂根现象,造成植株黄叶或死亡。建议要将花卉盆土仔细检查一番,确保花卉生长健壮。3.冷空气侵害。大花蕙兰虽然较耐寒,但较低的温度状态下,是不可承受的。在购买回家途中有可能受到冷空气的吹袭,造成叶片或花朵的伤害。当时并没表现出来,待到过几天后,症状才慢慢地出现。这种类型有受害花卉只能剪去黄化叶片,慢慢调理,但一般不会致死。4.小环境不适。大花蕙兰是喜空气湿度比较大的一种花卉,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较低,气温又偏高,则很容易出现黄叶焦边现象。可以每天多几次喷水,增加小环境湿度。再者就是可能有空调直接吹袭或靠近暖气等易出现干燥小环境之中,也极易出现焦边黄叶。出现这种现象时只要调整一下就可以了。但已经黄了叶片只能剪去。5.光照太差。大花蕙兰喜光但又怕强光直射,一般以散射光为佳,光线太弱也会造成其生长不良出现一些病症,一般室内欣赏都是以室内位置决定花卉的摆放位置,但此时还应注意花卉是否适应此位置的小环境。大花蕙兰株形丰满,叶色翠绿,花形优美腊质,是高档的冬春季节日用花。 1.大花蕙兰原产中国。2.大花蕙兰拉丁名Cymbidium,别名虎头兰、喜姆比兰、蝉兰、西姆比兰。3.大花蕙兰为兰科兰属植物,称为蕙花,但不叫蕙兰。[编辑本段]大花蕙来源大花蕙兰又叫虎头兰、喜姆比兰和蝉兰。兰科、兰属植物。原产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南部等地区的兰属(Cymbidium)中的一些附生性较强的大花种和主要以这些原种为亲本获得的人工杂交种。大花蕙兰,是对兰属中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的、色泽艳丽、花朵硕大的品种的一个统称。兰属植物约48种,目前用来作杂交亲本的原生种有近20种,主要是大花的附生类以及少量的地生类。[编辑本段]形态特征大花蕙兰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常常也生于溪沟边和林下的半阴环境。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生长适温为10—25℃。夜间温度10℃左右比较好。叶片呈绿色,花芽生长发育正常,花茎正常伸长,在2—3月开花。若温度低于5℃,叶片呈黄色,花芽不生长,花期推迟到4—5月份,而且花茎不伸长,影响开花质量。若温度在15℃左右,花芽会突然伸大花蕙兰花色长,1—2月开花,花茎柔软不能直立。如夜间温度高达20℃以上,叶丛生长繁茂,影响开花,形成花蕾也会枯黄。总之,大花蕙兰花芽形成、花茎抽出和开花,都要求白天和夜间温差大。大花蕙花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喜微酸性水,对水中的钙、镁离子比较敏感。以雨水浇灌较为理想。生长期需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湿度过低,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根系生长慢而细小,叶片变厚而窄,叶色偏黄。总体说,大花蕙兰怕干不怕湿。光照是影响大花蕙兰生长和开花的重要因素。大花蕙兰在兰科植物中属喜光的一类,光照充足有利于叶片生产,形成花茎和开花。过多遮荫,叶片细长而薄,不能直立,假鳞茎变小,容易生病,影响开花。[编辑本段]栽培技术方法大花蕙兰的日常栽培技术方法是:(1)培养基质的选用。大花蕙兰的栽培中,应选用一些颗粒较大的培养基质;一般可选用蛭石、椰子屑、碎砖粒、陶烧土和水苔等来种植。(2)光照的控制。与传统的国兰相比,大花蕙兰对光照的要求要高一些。光照的不足将导致植株纤细瘦小,抗病力弱外,还明显影响大花蕙兰的生殖生长;春季遮光20%—30%,夏季遮光40%—50%,九月下旬至12月花芽生长期可开始增加光照。盛夏遮光50%—60%,秋季多见阳光,有利于花芽形成与分化。温室大花蕙兰种植冬季雨雪天,如增加辅助光,对开花极为有利。(3)肥料管理。大花蕙兰的栽培目前多选用非土壤的基质,肥效不够,所以在大花蕙兰的栽培中肥料的施用非常重要。一般3—9月宜选用含氮较多的肥料,如尿素;10月应施用含磷、钾较多的种类,如磷酸二氢钾。也可用兰花的专用肥。浓度一般以0.1%—0.3%为好。同时在开花后的4—5月和秋天的9—10月每月应施加1—2次追肥;追肥种类可用新沤熟的饼肥为主,骨粉、鱼粉、青草沤水等均可加以选用。(4)水分管理。在冬季3—5日浇水一次,盆土以偏干为好;因这时气温较低,植株细胞的含水量低些会更有利于大花蕙兰的越冬。春季开始,浇水量应逐步增加;至初夏每日浇水一次,一直持续至秋季,再逐步减少。(5)温度。大花蕙兰在冬季应移入温室内越冬,并保持有5—8℃以上的温度。[编辑本段]整盆的观赏价为了提高大花蕙兰的观赏价值主要是其花芽分化必须经过一个在6—10℃的较低温度阶段;而花蕾、花莛的发育生长以在10—20℃较为适宜;但是此阶段应将日夜的温差保持得大一些,因为日夜温差过小,容易引起花蕾发黄。其每株可能会抽长出数株花莛;所以从11月开始就应对每株花莛加以支柱,尽可能使每株花莛齐整,从而也能提高整盆的观赏价值。 文章来源:北京科普之窗[编辑本段]流行品种常见栽培的有:独占、黄蝉兰、碧玉兰、西藏虎头兰和大量杂交种的优良品种。大花蕙兰商品栽培品种主要来自日本和韩国,韩国大花蕙兰国内较近几年也开始有很多公司在研究品种选育、组培技术、栽培技术等。目前主要的流行品种有以下几类:粉色系列:‘贵妃’、‘粉梦露’、‘楠茜’、‘梦幻’绿色系列:‘碧玉’、‘幻影’(浓香)、‘华尔兹’(清香)、‘玉禅’黄色系列:‘夕阳’(清香)、‘明月’、‘UFO’白色系列:‘冰川’(垂吊)、‘黎明’[编辑本段]生物学特性大花蕙兰原产我国西南部,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气候,喜高湿强光,生长适温为10℃至25℃。夜间温度以10℃左右为宜,尤其是开花期将温度维持在5℃以上,15℃以下可以延长花期到4至5个月。花期依品种不同可从10月份开到第二年4月份。工厂化栽培从组培苗到开花需要3年时间。大花蕙兰有母球,子球,孙球之分,其中,孙球长速较快。盛开的大花蕙兰大花蕙兰喜强光,能耐50000至70000勒克斯的强光照。大花蕙兰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性喜凉爽高湿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0-25℃,冬季应放在低温温室内管护,当夜间在10℃左右时长势良好,花茎正常伸长,多在2—3月开花。在冬季温度低于5℃时,叶片略呈黄色且花期推迟,花茎短。但越冬温度在15℃左右时,则植株叶片虽绿且有光泽,但花茎会突然伸长,开花提前到1-2月,且花茎软而不能直立,须竖以支柱支撑。[编辑本段]分级标准品种不同,性状不同,分级标准也不同,但是总体上都遵循以下的分级标准:A级:株高80至120厘米,4至5个花箭,每支箭15至20朵花。B级:株高60至80厘米,3至4个花箭,每支箭10至14朵花。C级:株高40至50厘米,1至2个花箭,每支箭6至9朵花。也可依据花径的大小不同分成大花系列(花径8至10厘米)、中花系列(6至8厘米)、小花系列(4至5厘米)。[编辑本段]繁殖与栽培通常用分株法繁殖。分株时间多于植株开花后,新芽尚未长大之前,这一短暂的休眠期内进行。分株前应适当干燥,根略发白、绵软时操作。生长健壮者通常2-3年分株一次,分切后的每丛兰苗应带有2-3枚假鳞茎,其中1枚必须是前一年新形成的。为避免伤口感染,可涂以硫磺粉或炭粉。放干燥处1-2日再单独盆栽,即成新株。分栽后放半阴处,不可立即浇水,发现过干可向叶面及盆面少量喷水,以防叶片干枯、脱落和假鳞茎严重干缩。待新芽基部长出新根后才可浇水。大花蕙兰可用蕨根2份、炭类藓1份或直径1.5-2厘米的树皮块作盆栽基质,亦可添加部分碎砖、木炭等粒状物。花盆宜选择直径15-20厘米的高筒花盆,每盆2-4苗。大花蕙兰喜较高的空气湿度,春夏秋三季,在给予根部充足水分的同时,应经常叶而喷水。但在早春开花后,大花蕙兰的短暂休眠期内,必须少浇水,待新芽生长出较大的新根时才能多浇水。[编辑本段]生长特点大花蕙兰植株大,生长繁茂,需要肥料比一般国兰明显多,故生长季节应加强施肥。一般可将发酵过的饼肥等与1/3粘土混合,再加水做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球,晒干备用。于春季放在盆面,离开新芽有一定的距离,肥料可缓慢放出养分供兰花生长。每年可施用两次,每盆数粒,也可施用发酵好的液体农家肥,每1-2周一次,还可用喷雾器向叶片及盆面喷洒1:1:1的氮磷钾复合肥,浓度应在3-5%,每周1-2次。秋末停肥。大花蕙兰抗病虫害能力强于一般中国兰花,但在生长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为此加强预防乃是养好洋兰的重要措施,一般每隔10天交替用“百菌清”或“多菌灵”稀释1000倍液喷洒兰叶两面。[编辑本段]栽培周期要点通常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需3至4年时间,其生长周期标准如下:组培苗出瓶后放入50孔或66孔穴盘,基质采用水苔,培养2个月。8×8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培养5个月。12×12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7个月。15×18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5至7个月。18×22硬质塑料盆,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12至15个月。要点1.温度:生长适温为10℃至30℃,但耐高温能力高于蝴蝶兰,昼夜温差较好在8℃以上。2.光照:生长较适光强在15000至40000勒克斯,较大光强较好小于70000勒克斯。3.空气湿度:非常喜湿,但要注意通风,否则易得炭疽病,小苗湿度应在80%至90%,中大苗湿度应在60%至85%。4.肥水:(1)施肥生长期氮、磷、钾比例为1:1:1,催花期比例为1:2:2至3,肥液pH值为5.8至6.2。施肥一般而言,小苗施肥浓度为3500至4000倍,中大苗为2000至3500倍,夏季1至2次/天(水肥交替施用),其他季节通常3天施一次肥。有机肥: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前都要每月施一次有机肥,生长期豆饼:骨粉的比率为2:1,催花期施用纯骨粉。有机肥不能施于根上,且不能高于营养钵口。骨粉如含盐量太大可先用水冲洗后再施用。冬季较好停止施用有机肥。不同时期施用量如下:50孔/66孔:0.5克/穴8厘米×8厘米营养钵:1至2克/盆12厘米×12厘米营养钵:7至9克/盆15厘米×18厘米营养钵:12至15克/盆18厘米×22厘米花盆:15至20克/盆长效缓释肥在大花蕙兰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通常采用N:P:K=13:11:13的型号,有效期为3个月或6个月。缓施肥在施入1个月以后才开始释放养分,所以在这1个月内要保证有肥料供应,长效缓释肥的用量一般为小苗2至3克、中苗6克、大苗18克不等。[编辑本段]浇水浇水5月和9月每天浇一次水,7至8月份一天浇2次水,10月至次年4月每2至3天浇一次水。浇水应在中午进行,浇水次数视苗大小和天气状况随时调整。.[编辑本段]病虫害(1)真菌性炭疽病:多发生于叶片顶端,病斑边缘黑褐色,中间灰白,多由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引起,病斑应及时剪除,并配合喷药。常用药剂有1000倍代森锰锌、1000倍可杀得。其他真菌性病害常用以下药剂防治:1000倍百菌清、800倍瑞毒霉、800倍甲霜灵。(2)**性病害:常用药剂有60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300ppm农用链霉素、800倍井冈霉素。重茬、长期栽培时,软腐病会发病严重。在小苗期,此病不会发生,一般到第三年,花芽达到20至30厘米高度时,发现球茎突然都会烂掉,在山上也会发生。这时只能全部销毁,否则容易导致病害传染给健康植株。如果及时处理周围环境卫生及进行药物防治会对病害起到抑制作用。(3)虫害:主要虫害有蛞蝓、叶螨,常用药剂:蛞克星(诱杀)、三氯杀虫螨。在6至9月通风不良时,蛞蝓发生严重,多在叶片背部隐藏,同时危害根系,防治时可在砖缝中撒石灰,然后喷水,可杀死大量成虫,同时可用长寿花叶及颗粒蛞克星诱杀。叶螨在叶子背面发生,因此打药时要从叶的背面开始打起。[编辑本段]防治其他虫害的常用药剂有2000倍克螨特、6000倍福星、2000倍乐果、3000倍爱福丁。备注: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达到较佳的防治效果,通常可以将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农药配合起来应用,具体混合情况可参考下列组合:1200倍三锉铜+1300倍效力增+6000农用硫酸链霉素(针对真菌和**性病害防治)500倍多菌灵+800倍井冈霉素+2000倍克螨特(小苗用,针对真菌、**和螨虫)1000倍可杀得(针对**性病害,对真菌也有效)300ppm农用链霉素+8000倍福星(针对**和虫害)800倍百菌清+2000倍水合霉素(针对真菌和**)4000倍万兴+800倍井冈霉素(针对蛞蝓和**)1200倍水合霉素+800倍甲基托布津(针对**和真菌)800倍甲基托布津+300ppm农用链霉素(针对真菌和**)800倍易保(针对真菌、**)1000倍百菌清+1000倍可杀得(针对真菌性病害)500倍多菌灵+800倍甲霜灵(小苗用,针对真菌性病害)800倍甲霜灵+1600倍苯菌灵+1300倍敌杀死(针对真菌和蛞蝓)6000倍福星(针对杀虫)8000倍福星+800倍百菌清(针对虫害及真菌性病害)800倍瑞毒霉+800倍甲基托布津+2000倍吡虫啉(针对**、真菌和螨虫)300倍多抗霉素+1875倍斑潜净(小苗用,针对**性病害和潜叶蝇)2000倍敌杀死+800倍甲霜灵(针对蛞蝓和真菌性病害)100ppm赤霉素(促进生长)800倍甲霜灵+800倍锰克菌(用于刀片消毒)1500倍敌杀死+2000倍敌敌畏+2000倍乐果(防治蛞蝓)3000倍爱福丁(防治灰飞虱、螨虫,有效成分为阿维菌素)磷酸三钠(防治**有效)6.矮化剂应用技术:大花蕙兰的叶片在50至60厘米长时较为适宜,若不用矮化剂则叶长为70至80厘米。在日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面积,一般采用浇灌多效唑(PP333)的方式来使叶片长度变短。具体浇灌方法:当叶片长到30至40厘米时,开始应用矮化技术,效果较好。应在2至3月份,用10ppm至30ppm的多效唑浇灌,特殊品种可能要处理2次,多数品种处理1次即可。应用该方法可抑制叶片生长10厘米左右,花高于叶片10至20厘米,花茎也会相应降低,会感觉花的比重大,平衡感强,观赏效果更佳。[编辑本段]催花条件肥料、光照、温度为催花的关键因素,催花时间为第三年的6至10月。有机肥应施用纯骨粉,并在无机肥中增加钾肥比例。光照强度要大于15000勒克斯,昼夜温差要大于10℃。[编辑本段]栽培技术—介质50孔穴盘中采用水苔,需用800至1000倍甲基托布津、甲福硫或多菌灵浸2至4小时,旧水苔爆晒1至2个中午后浸药也可用。组培生根苗:带瓶在温室锻炼1至3天,夏天须放在阴凉地方炼苗,包苗前从组培瓶中取出苗,去除培养基,清水洗净,随后在800倍多菌灵溶液中清洗,并将苗分成大中小三个等级包苗,采用50孔穴盘,上穴盘后半个月可叶面喷肥,EC值0.8至0.9,上穴盘后15天内需要经常喷雾,并经常补水,叶面肥以NPK20:20:20即可,组培苗生长一年达到中苗标准,在这一年内要维持单芽(也称母球)。穴盘苗培养2至3个月,即可上8×8营养钵,此时即可采用细树皮作为基质,树皮应用标准:幼苗时用2至5毫米的树皮,中苗时用5至10毫米的树皮,大苗时用8至18毫米的树皮。树皮一定要购买含盐量低的,如果树皮带有很多的盐分,会造成大花蕙兰很多症状:从老叶的尖端逐渐往下变黄,主要是氯化钠的表现,不过肥料过浓也是同样症状。[编辑本段]疏芽在8×8和12×12营养钵中,只留春芽,不留秋芽(9月至12月份为较佳疏芽时间),用疏枝剪刀疏芽,疏芽2个子球/盆,对称留效果较佳,当芽长到5厘米进行疏芽较为合适。侧芽在15厘米长以前无根,15厘米以后开始发根,不同品种用不同的留芽方式。[编辑本段]成株苗15厘米×18厘米和18厘米×22厘米的营养钵,这个阶段的苗子每月施有机肥15克/盆,随着苗子长大,每月18至20克/盆,换盆12个月后只施骨粉,并在10月份前不断疏芽,11月份至1月份要决定开花球数量,大型花:可培养中间茎1枚,开花茎2枚;中型花:可培养中间茎2枚,开花茎3枚。[编辑本段]开花株培养(第三年)1至6月夜温为15℃至20℃,日温为23℃至25℃,以氮为主,钾为辅。6至10月夜温为10℃至15℃,日温为20℃至25℃;11月以后夜温为10℃至15℃,日温为20℃。2至4月份每月施有机肥10克/盆(豆饼:骨粉2:1),4月以后每次施有机肥14克/盆。6至10月加大温差,主要施骨粉,每盆15克左右,花芽出现后,立即停有机肥,11月后花穗形成,花箭确定后抹去所有新发生芽,大部分品种9至10月底可见花芽,如果氮肥营养过多会长出叶芽应折断,花箭用直径5毫米包皮铁丝作支柱,当花芽长到15厘米时竖起。绑花箭的较低部位为10厘米,间隔6至8厘米,一般选择80厘米和100厘米长、粗0.45厘米的包皮铁丝。花期空调技术(1)温度:6至10月,白天20℃至25℃,夜间10℃至15℃,高温不利于花芽分化,但可短暂高温,必须昼夜温差大。(2)光照:较强光照可提高开花率,但太强会导致幼嫩花芽的枯死。(3)控水:花芽发育期间适当控水能促进花芽分化和花序的形成。(4)C/N比:全年抹芽并提高P、K比例。(5)选择性施肥:1至6月,NP、K平衡肥;6至10增加P、K比例(6)的花:开花期养分不足或高温或温差大于10℃易造成落花落蕾。深色花喜强光,弱光下容易出现垂叶现象。(7)大多数品种需要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催花(少数品种如“贵妃”、“玉蝉”、“华尔兹”等不需高山催花即可越夏开花):越夏的保护措施(如雨水)基本用不着,露天栽培即可,只需一层遮阳网,高温下,大花蕙兰需水量大,要有充足的水源。大花蕙兰的开花机理(1)生长与开花习性:鳞茎基部1至2节无腋芽,花茎一般在鳞茎的2至4节抽出,芽的萌动主要受温度支配,通常新芽萌发到假鳞茎肥大结束需8至12个月。长日照、高温、高光强、多肥可促进新芽生长,但在高温、多肥时,影响鳞茎膨大,6月份以后,株高伸长慢慢停止,花芽开始形成,花序由腋芽顶端肥大开始,2个月可完成花序分化,花序分化完成后若温度控制在15度左右则发育顺利,直至花茎伸长开花,早生品种9至11月开花,中生品种12月至次年1月开花,晚生品种1至4月开花。(2)花芽形成与光照条件的相关性:在新茎生长不良的短日条件下不形成花序,光照强:叶短,鳞茎大而充实,花芽数多。但在花芽分化期及花的品质方面,不受光照强度影响。(3)花芽分化形成和开花与温度条件的相关性:白天20℃至25℃,夜间10℃至15℃为花芽分化与形成的较佳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则花粉形成受阻,整个花序枯死,一般花茎伸长和开花的温度在15℃左右。如白天大于30℃,夜间大于20℃,则花序形成受到影响,接受60天的高温,花序发育全部终止,3厘米以上的花序比3厘米以下的花序更易受高温影响,花芽分化早晚取决于新芽的叶停长早晚及鳞茎肥大早晚。注意事项1.大花蕙兰运输温度:保障在5℃以上,如果苞片和叶片发黄,可能是发生了冻害。2.进口大花蕙兰标准:从日本、韩国进口的大花蕙兰,一般要求株高60至80厘米,每箭花朵数15至20朵,每盆花箭数3至5个,每箭开花度50%至80%,每盆间花箭高度差异不超过5厘米。3.大花蕙兰花期养护:开花期较适温8℃至15℃,不能放于高温干燥的暖气旁边,花期3天浇水一次,长时间2℃至3℃的低温花则发生冻害,花苞变黄,不能开放,观赏期50至80天。[编辑本段]疾病处理大花蕙兰出现黄叶焦边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浇水不当。大花蕙兰虽喜湿但由于其盆栽介质保湿性强,又是肉质根系,较耐轻度旱,所以建议不要浇水过多过勤,浇水以接近室温的清水即可,花期中不要浇肥水,待花期过后再浇施肥料,否则花期缩短,用肥不当还会出现肥害。可根据室温情况掌握浇水的间隔天数,浇水时要缓缓地慢浇,不要急倒。2.盆栽基质有易腐熟的有机物。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花蕙兰等年霄花,都换上比较漂亮且高贵的瓷盆,但在换盆过程中,由于花盆大一些,有的商家又往盆里加入一些花土,可是有的花土并没有腐熟,待换到盆中销售出去后方到了有机物发酵释放热能时,给花卉造成的伤害。根系受到灼伤,出现烂根现象,造成植株黄叶或死亡。建议要将花卉盆土仔细检查一番,确保花卉生长健壮。3.冷空气侵害。大花蕙兰虽然较耐寒,但较低的温度状态下,是不可承受的。在购买回家途中有可能受到冷空气的吹袭,造成叶片或花朵的伤害。当时并没表现出来,待到过几天后,症状才慢慢地出现。这种类型有受害花卉只能剪去黄化叶片,慢慢调理,但一般不会致死。4.小环境不适。大花蕙兰是喜空气湿度比较大的一种花卉,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较低,气温又偏高,则很容易出现黄叶焦边现象。可以每天多几次喷水,增加小环境湿度。再者就是可能有空调直接吹袭或靠近暖气等易出现干燥小环境之中,也极易出现焦边黄叶。出现这种现象时只要调整一下就可以了。但已经黄了叶片只能剪去。5.光照太差。大花蕙兰喜光但又怕强光直射,一般以散射光为佳,光线太弱也会造成其生长不良出现一些病症,一般室内欣赏都是以室内位置决定花卉的摆放位置,但此时还应注意花卉是否适应此位置的小环境。大花蕙兰株形丰满,叶色翠绿,花  形优美腊质,是高档的冬春季节日用花。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2019-03-10 电议
  • 列香茶花又名香水茶花花农
  • 天然纯蜂蜜
    天然纯蜂蜜

    本养蜂场常年提供龙眼蜜,荔枝蜜,百花蜜,夏蜜,冬蜜,浓度高,质量好,价格优,欢迎广大用户选购。

    2019-03-10 电议
  • 红土小苗
    红土小苗

      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永福具有花乡之称,本人拥有桂花苗,毛鹃苗数十万棵,根壮,苗好,望有意者与我联系。

    2019-03-10 电议
  • 清香宜人室内花卉兰花
    清香宜人室内花卉兰花

    兰花是一个大家族,总称兰科植物,兰科之下分种,种之下又分变种、品种等。全世界约有兰科植物700属2万种以及大量的变种、品种等,主要产于热带地区;中国大约有173属1200种和大量的变种、品种等,主要产于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湖南、贵州、江西、福建、河南、陕西、甘肃、安徽等省区。如从生境上来分,兰花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于树上或岩石上,称附生兰或气生兰,它们大多是依附于有苔藓、腐殖质和积土的树干、树杈或岩壁上;另一类是地生兰,生于地面上,一般是砾石和腐殖质的沙壤土上,极少生于沼泽或湿土上;此外,还有少数自身无叶绿素,不进行光合作用而主要靠真菌提供养分的,称腐生兰,也是地生,多见于腐殖质和枯枝落叶丰富的地方。兰花作为观赏植物不仅拥有众多的爱好者,而且一直都是诗歌、绘画和工艺品等寓意和表现的题材,自古以来,养兰、咏兰、画兰、写兰者来去匆匆,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品种和墨宝。纵观古今中外,不乏通过兰花联结友谊、促进交流、陶冶心性、培养情操的事例。兰花活动已涉及人类的经济、文化、民俗和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已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兰花文化。墨兰又名中国兰,常生于山地林下溪边,也见于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下草丛中,叶片丛生,狭长剑形,花期2—3月,花序直立,花朵较多,可达20朵左右,香气浓郁,花色多变。墨兰花香色美,叶形独特,又是多种珍贵的观赏兰花的培育母本,因此一直深为人们所喜爱,并广为种植,我国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有野生。墨兰又名报岁兰,原产我国、越南和缅甸。新春佳节,正值墨兰花时,清艳含娇,幽香四溢,满室生春。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墨兰的新品种不断应市。[编辑本段]●品种多年生草本。叶4—5枚,丛生在椭圆形的假鳞茎上,叶片剑形.深绿色。花茎直立,高出叶面,有花7—17朵。常见品种有“秋榜”、“秋香”、“小墨”、“徽州墨”、“金边墨兰。、“银边墨兰”。台湾有“富贵名三”、“玉桃”、“大屯麒麟’、“国香牡丹”、“奇花绿云”、“十八娇”、“桃姬”和品种繁多的艺叶墨兰如“白中透”、“中斑”、“达摩鹤”、“达摩燕尾”等。[编辑本段]●繁育8—9月将株丛较大的植株从盆内托出,分割成3—4筒一丛盆栽。研究表明,墨兰完全可以采用杂交方法进行新品种的[1]。首先墨兰的种内各品种间杂交没有任何障碍,很容易获得大量的杂交种胚;墨兰与建兰、春兰、蕙兰、寒兰杂交也极易成功,杂交种胚的量也很大;墨兰和兰属内其他种间杂交虽然获得杂交种胚量少些,但杂交成功率很高。墨兰和兰属外的兰花杂交相对困难,但仍可以获得成功,我们已经获得了墨兰和蝴蝶兰等组合的杂交种胚。其次,墨兰杂交种胚的萌发虽然比洋兰困难,但我们的研究发现,墨兰杂交种胚萌发的难易程度和杂交亲本有关,如墨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种胚萌发率可达1O0%,种胚萌发速度快,萌发后形成原球茎,很容易产生杂种植株。因此,墨兰的杂交有种可首先从利用这些资源开始。墨兰和国兰的其他种或品种间杂交,所得种胚萌发率差异很大,在3个月的时间内,萌发率从0~70%都有,但由于杂交种子量大,这样的萌发率已能够满足育种需要,而且只要采用适宜的采种时间,延长萌发时间等措施均可以让更多的种胚萌发。绝大多数墨兰杂交种胚萌发形成根状茎,虽然从根状茎再生植株比洋兰困难,但目前的技术己可以保证生产出足够多的杂种植株供选育。多倍体育种是兰花育种的另一个重要方法。用兰花的原球茎或根状茎为材料,经秋水仙素或辐射处理后均可以产生多倍体。兰花的多倍体叶片厚实,花形整齐对称,本身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多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后可以产生奇倍数或非整倍体的兰花植株,这些植株花形奇特,花色鲜艳,极具观赏价值。近年来洋兰的许多新品种均是用这种方法育成的。这几年来,我们也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墨兰的多倍体诱导研究,目前也已获得了一些可能是四倍体的材料,这些材料叶片浓绿厚实,整个植株比较大,目前正在进行染色体数目鉴定。墨兰育种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如转基因等进行改良。我们相信,随着兰花产业的发展,上述育种方法必将会为兰花养植者和育种工作者所重视,成为墨兰育种的重要方法。[编辑本段]●栽培盆栽基质常用腐熟的树皮块、泥炭土和腐叶土。浇水注意清洁,避免用自来水直接喷浇。盛夏每天浇水1次.冬季4—5天1次。室温不宜过高,否则春季易罹病。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秋季防止干旱,冬季盆土不宜过湿。[编辑本段]●应用墨兰现已成为我国较为热门的国兰之一。在台湾已进入千家万户,用它装点室内环境和作为馈赠亲朋的主要礼仪盆花。花枝也用于插花观赏,若以墨兰为主材,配上杜鹃、麻叶绣球、紫珠、八仙花、糠稷,能展示出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美丽的兰花——墨兰(Cymbidiumsinensis(Andr.)Wild)[编辑本段]墨兰兰花是一个大家族,总称兰科植物,兰科之下分种,种之下又分变种、品种等。全世界约有兰科植物700属2万种以及大量的变种、品种等,主要产于热带地区;中国大约有173属1200种和大量的变种、品种等,主要产于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湖南、贵州、江西、福建、河南、陕西、甘肃、安徽等省区。如从生境上来分,兰花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于树上或岩石上,称附生兰或气生兰,它们大多是依附于有苔藓、腐殖质和积土的树干、树杈或岩壁上;另一类是地生兰,生于地面上,一般是砾石和腐殖质的沙壤土上,极少生于沼泽或湿土上;此外,还有少数自身无叶绿素,不进行光合作用而主要靠真菌提供养分的,称腐生兰,也是地生,多见于腐殖质和枯枝落叶丰富的地方。[编辑本段]飘带兜兰兰花作为观赏植物不仅拥有众多的爱好者,而且一直都是诗歌、绘画和工艺品等寓意和表现的题材,自古以来,养兰、咏兰、画兰、写兰者来去匆匆,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品种和墨宝。纵观古今中外,不乏通过兰花联结友谊、促进交流、陶冶心性、培养情操的事例。兰花活动已涉及人类的经济、文化、民俗和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已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兰花文化。[编辑本段]●拓展——国画墨兰中国画绘画技法中有一种专门用墨来表现兰花的方法,叫“墨兰”,古往今来许多画家都画过墨兰,虚谷的超凡、郑板桥的洒脱、吴昌硕的凝练、齐白石的老辣等等,画家们一生较具功力的绘画语言都可以通过画墨兰挥洒得淋漓尽致。画家说画墨兰是在练习基本功,鉴赏家说看墨兰能够品味到不同画家的不同内涵修养。因此,欣赏墨兰就是在读画家的内在积淀,可以放大一位画家的文化分量和风格。   陈秀梅位于福建漳平市,主营杜鹃花,绿化苗,乌龙茶,纯蜂蜜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较好”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墨兰是兰花中较为物美价廉的品种之一,是广大爱兰朋友的可选之品。

    2019-03-10 电议
  • 供应赤丹茶花
    供应赤丹茶花

    竹芋科(Marantaceae)竹芋属(Maranta)几种植物的统称。其根状茎生产的可食淀粉称竹芋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能原产于盖亚那和巴西西部。现广泛种植於西印度群岛、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南非。匍匐的根状茎上著生肉质块茎,地上茎多分枝,高约1.5公尺(5∼6呎)。枝上叶多,有长而窄的叶鞘,椭圆形叶片大而开展。花少、白色、具短柄。在休眠季节前,块茎淀粉含量较高时收获。把根去皮,加水磨碎,干燥成粉,再洗涤数次即成竹芋粉。性喜高温多湿的半阴环境,畏寒冷,忌强光[编辑本段]三、主要成分与用途1、竹芋粉几乎全是淀粉,不含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仅0.2%。可用做汤、调味汁、布丁和尾食点心的增稠剂。加水煮沸成透明、无臭的可口糊状物。竹芋粉质细与其他淀粉相比可以在较低温度和较短时间的条件下烹调,又易消化,特别适合做不能煮过头的牛奶蛋糊等蛋品,也适宜制作淡味、低盐和低蛋白的食物。2、用其他植物所生产的淀粉有时也用作竹芋粉的代用品。如西印度群岛一种美人蕉属(Canna,与竹芋属近缘)植物产生一种颗粒较粗的淀粉,称美人蕉淀粉。和姜科(Zingiberaceae)姜黄属(Curcuma)植物(主要是狭叶姜黄〔C.angustifolia〕,原产於印度中部)的一些种产东印度竹芋粉。巴西竹芋粉用木薯(Manihotesculenta)制做,是木薯淀粉的来源;箭根薯竹芋粉是用羽状浅裂箭根薯蒟蒻薯(Taccapinnatifide,产於南太平洋岛屿)制做;波特兰(Portland)竹芋粉用斑叶疆南星(Arummaculatum)和其他疆南星属植物制做,一度在英格兰多塞特(Dorset)郡波特兰制造,是炎热国家的重要食物淀粉来源。马铃薯粉有时称英国竹芋粉,也作为竹芋粉出售。Marantaarundinacea,竹芋的一种。3、.药用价值【功效】:清肺止咳、清热利尿。【主治】:用治肺热咳嗽、膀胱湿热之小便涩痛。【性味归经】:甘、淡,凉。入肺、膀胱二经。【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赤丹是茶花中花色鲜艳,花内无芯的一种,其花是广大用户的可选之物。竹芋科(Marantaceae)竹芋属(Maranta)几种植物的统称。其根状茎生产的可食淀粉称竹芋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能原产于盖亚那和巴西西部。现广泛种植於西印度群岛、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南非。匍匐的根状茎上著生肉质块茎,地上茎多分枝,高约1.5公尺(5∼6呎)。枝上叶多,有长而窄的叶鞘,椭圆形叶片大而开展。花少、白色、具短柄。在休眠季节前,块茎淀粉含量较高时收获。把根去皮,加水磨碎,干燥成粉,再洗涤数次即成竹芋粉。性喜高温多湿的半阴环境,畏寒冷,忌强光[编辑本段]三、主要成分与用途1、竹芋粉几乎全是淀粉,不含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仅0.2%。可用做汤、调味汁、布丁和尾食点心的增稠剂。加水煮沸成透明、无臭的可口糊状物。竹芋粉质细与其他淀粉相比可以在较低温度和较短时间的条件下烹调,又易消化,特别适合做不能煮过头的牛奶蛋糊等蛋品,也适宜制作淡味、低盐和低蛋白的食物。2、用其他植物所生产的淀粉有时也用作竹芋粉的代用品。如西印度群岛一种美人蕉属(Canna,与竹芋属近缘)植物产生一种颗粒较粗的淀粉,称美人蕉淀粉。和姜科(Zingiberaceae)姜黄属(Curcuma)植物(主要是狭叶姜黄〔C.angustifolia〕,原产於印度中部)的一些种产东印度竹芋粉。巴西竹芋粉用木薯(Manihotesculenta)制做,是木薯淀粉的来源;箭根薯竹芋粉是用羽状浅裂箭根薯蒟蒻薯(Taccapinnatifide,产於南太平洋岛屿)制做;波特兰(Portland)竹芋粉用斑叶疆南星(Arummaculatum)和其他疆南星属植物制做,一度在英格兰多塞特(Dorset)郡波特兰制造,是炎热国家的重要食物淀粉来源。马铃薯粉有时称英国竹芋粉,也作为竹芋粉出售。Marantaarundinacea,竹芋的一种。3、.药用价值【功效】:清肺止咳、清热利尿。【主治】:用治肺热咳嗽、膀胱湿热之小便涩痛。【性味归经】:甘、淡,凉。入肺、膀胱二经。【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2019-03-10 电议
9/32 记录数:3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