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北京尚品园艺有限公司

主营:办公桌面盆栽花种,家庭阳台盆栽花种,家庭阳台蔬菜种子,创意花卉礼品,时尚创意花种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柑桔夏季修剪促秋梢技术发布时间:2009-08-12

    我市的柑桔以椪柑、温州蜜柑为主,而椪柑、温州蜜柑多以秋梢结果为主,随着桔园管理水平的提高,椪柑、温州蜜柑以秋梢为结果母枝的比例还在逐步增加。做好柑桔的夏季修剪以增加秋梢的萌发量,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柑桔通过夏季修剪能促使大量秋梢的萌发,能为树冠提供大量的结果母枝,为第二年获得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柑桔修剪上,夏季修剪被认为并不重要,多数桔农都不重视。据笔者近几年的试验与观察,一株成年椪柑树,经过夏季修剪的与未经过修剪的相比,秋梢萌发明显增多。1.夏季修剪的时间。夏季修剪时间一般在放秋梢前8-10天,因为此时温度适宜,树体生理机能活跃。只要肥水充足,夏剪后7-10天即可抽出大量的强壮秋梢。并且抽梢整齐,也有利于潜叶蛾的防治,对衰弱树的修剪时间可提早5-7天进行。2.夏季修剪的方法。可结合大枝修剪法,进行树冠整形,主要采用回缩法修剪,短截衰弱枝和老枝先端部分,剪口处留壮枝壮芽,将细弱纤枝、病虫枝同时剪去。挂果量多的树,结合疏果短截少叶的结果母枝和落花果枝。挂果量少的树,修剪时间要推迟3-5天,方法是对树冠外围的粗壮春梢短截三分之一,夏梢短截五分之一。今年夏季,由于干旱时间较长,树体养分积累较少,修剪量要轻,对一些过分郁蔽的树冠,结合“三疏一改”,可适当开天窗,增加树体通风透光能力,提高叶面的光合作用。3.夏季修剪应注意,一定要保证肥水供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山地等缺水或肥力不足的桔园,可在修剪前重施肥、灌足水,修剪时间应提前到放秋梢前10-15天进行。 (记者 佚名) [详情]

  • 预防石榴幼树严冬“抽条”5法发布时间:2010-05-15

    石榴幼树“抽条”,是指树体越冬后部分枝条干缩、枯死的现象。北方地区石榴幼树年生长量大,枝条髓部保水性差,易蒸发失水,如遇严冬,易导致“抽条”。笔者摸索一套预防石榴幼树严冬“抽条”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应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栽培,如红皮甜1号、黑籽甜、青皮甜1号、巨籽蜜。2.加强肥水管理:1~2年生的幼树,于7~9月生长期应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减少浇水次数,使新梢停止生长,使植株充分木质化。3.适时摘心:8月中旬及时摘除新梢生长点,控制枝条生长,促进营养积累;同时抹除枝条摘心处萌生的幼芽,保证枝条组织充分成熟,增强越冬抗寒能力。4.化学防寒:08月上旬叶片喷施多效唑300倍液,以控制新梢生长,促进枝条充实。②11月份植株落叶后,在枝条新梢上涂抹凡士林,能显著增强植株抗寒能力。③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用5%石灰乳喷布树冠,以减少枝条蒸腾失水。5.埋土防寒:对山东德州以北地区当年栽植的幼苗,于11月上旬将幼树枝条弯倒、埋土,防止枝条失水受冻。埋土深度为30厘米。翌年3月上旬将枝条解除埋土。 (记者 不详) [详情]

  • 仙客来的繁殖方法|栽培技术|形态特征|产地及习性发布时间:2010-06-13

    仙客来的繁殖方法|栽培技术|形态特征|产地及习性 仙客来别名一品冠、兔子花、僧帽花、萝卜海棠等。报春花科、仙客来属。 产地及习性:仙客来原产欧洲南部及地中海附近,性喜温柔、湿润、凉爽、荫蔽环境,但忌过湿。要求栽培地富含腐殖质及石灰质且排水良好。 形态特征:仙客来为多年生球茎草本植物。球茎肉质,呈扁圆形块状或球状,紫黑色,球茎底部密生须状根;叶自茎顶生出,呈丛生状,叶柄呈紫红色。叶呈卵圆状或心脏形,叶面绿色,多数有白色斑纹,叶背紫色,叶缘有锯齿或浅波状缺刻;花单生,下垂,花被向上翻卷,似兔耳,花梗细雨长。花有白、粉红、淡紫、深紫、橙黄、橙红等色,基部常有深红、深紫色斑点。蒴果球形,内含种子多数。花期自秋至春。 繁殖技术:仙客来主要以播种繁殖,也可分割球根。播种繁殖春秋均可。一般在9~10月进行。播种前用24℃温水浸种12~24小时,以1~2厘米的间距点播或务插,覆土5毫米左右。放置在18~20℃黑暗处,2周可生根,4~6周生出子叶1枚,即移至光照处。分割繁殖一般在秋季休眠期后进行,将老球茎用利刀切成2~4瓣,使每瓣都带有顶芽,并在切口涂上草木灰然后栽植,过1天后浇水,以免伤口腐烂。 管理技术:仙客来生长适温为15~25℃,超过30℃时开始休眠。夏季高温应置于凉爽荫蔽处,不得淋雨。仙客来忌过湿,每天上午浇水1次,由盆边缓慢浇灌。不能直接对着叶片和株心洒水。花期过后减少浇水量,可2~3天浇1次,7水底停止浇水,让叶片枯萎而进入休眠期,翌春开始浇水,长新叶后增加浇水量。仙客来生长期每周或10天施稀薄肥水1次,花前集中施1~2次液肥,花期停止施肥,以免落蕾。仙客来花后5~6月果实成熟,果实由绿变黄即采,在冷凉处贮藏,一般在2℃低温下保存,可放4年多仍能发芽。 观赏价值:仙客来花期长,花色鲜艳,尤其冬季开花更为居室增添无限春意。 [详情]

  • 夏萝卜生产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11-06-26

    一、选用良种选准优良品种是越夏萝卜获得优质、高产的先决条件。所以,在盛夏和早秋高温季节栽培萝卜时,必须选用耐热性好、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二、施足基肥早熟萝卜生长期短,对养分要求较高,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70%,每亩可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00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萝卜要深沟高畦栽培,畦高25~30厘米。三、播种育苗越夏早秋栽培萝卜时,可根据夏秋淡季市场需求从5月至8月分批播种。播种方式有点播和撒播,可根据品种类型合理选择。大果型品种应点播,株距为20厘米,行距为35厘米,播种穴要浅,播后用细土盖种;小果型品种可撒播,间苗后保持6~12厘米的株距。播种后可用稻草覆盖畦面,以防晒降暑,防暴雨冲刷,减少肥水流失,也可用遮阳网覆盖畦面,利于出全苗,齐苗后要及时揭除,以免压苗或造成幼苗细弱,注意幼苗期必须早间苗、晚定苗。幼苗出土后生长迅速,在幼苗长出1~2片叶和3~4片叶时分别间苗1次,幼苗长至5~6叶期定苗。四、肥水管理萝卜需水量较多,水分的多少与产量较高低、品质优劣关系甚大。水分过多,萝卜表皮粗糙,还易引起裂根和腐烂;苗期缺少水分,易发生病毒病。肥水不足时,萝卜肉质根小且木质化,苦辣味浓,易糠心。栽培上要根据萝卜各生长期的特性及对水分的需要均衡供水,切勿忽干忽湿。播种后浇足水,大部分种子出苗后要再浇1次水,以利全苗。定植后,幼苗很快进入叶子生长盛期,要适量浇水。营养生长后期要适当控水,防止叶片徒长而影响肉质根生长。植株长出12~13片叶时,肉质根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肥水供应应充足,可根据天气和土壤条件灵活浇水。大雨后必须及时排水,防止水分过剩沤根,产生裂根或烂根。高温干旱季节要坚持傍晚浇水,切忌中午浇水,以防嫩叶枯萎和肉质根腐烂,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萝卜对养分也有特殊的要求,缺硼会使肉质根变黑、糠心。肉质根膨大期要适当增施钾肥,出苗后至定苗前酌情追施护苗肥,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追施少量肥料,第二次间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1次。在萝卜“破白”至“露肩”期间进行第二次追肥,以后看苗长相追肥。需要注意的是,追肥不宜靠近肉质根,以免烧根。中耕除草可结合灌水施肥进行,中耕宜先深后浅,先近后远,封行后停止中耕。 (记者 佚名) [详情]

  • 椿树发布时间:2009-09-15

     拉丁文名: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  别 名:臭椿、樗树。  科 属:苦木科 Simaroubaceae、臭椿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0米,干皮灰色,平滑或微纵裂,树冠扁球形。鳞芽,小枝褐黄或红褐色,有疏生点状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25枚,卵状披针形,全缘或近波状,叶基两角各具1-2个圆形腺体。杂性同株,顶生直立圆锥花序,花杂性或单性,花色淡黄或黄白,翅果扁平,纺锤形,初黄绿,后转红,熟时灰黄褐色。种子扁平圆形,花期5-6月,果离9-10月。  识别要点:干皮灰色光滑,小叶叶基两角各具1-2个圆锥腺体,叶片揉碎后有恶臭,因复叶与香椿相似,故名臭椿。这也是香椿与臭椿的较易识别之处。  产地分布:为中国原产种,栽培分布极为广泛,北自辽宁南部,南至江西、福建,西至甘肃,东至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喜光性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寒,耐干旱,抗瘠薄,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砂质、钙质或轻盐碱土壤皆可生长,在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生长较佳。为速生性树种,在适宜的条件下,10年生幼树可达9米,胸径15厘米。不耐水湿,长期积水即会烂根死亡。萌蘖力、抗烟尘能力均强。对有毒气体特别对氯气的抗性较强。  园林用途:树干挺直,树皮光滑,冠如伞盖,叶大荫浓,夏季黄花,初秋果红,是一个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在荒旱、轻盐碱地区和厂矿附近作为行道树种较为适宜。  繁育栽培:以播种繁育为主,播前先将种子除去种翅再用40℃水浸泡一昼夜,播后即可发芽整齐,椿树虽耐瘠薄,但苗期却应加强肥水管理。  品种:  ①白椿(cv.Baichun):树体高大通直,树冠近球形,干皮灰白平滑,叶基腺齿小而不够明显,速生树种,超过椿树且木材良好。  ②千头椿(cv.Qiantouchun):树冠扁球形,分枝多而密,开张角度小,叶形较小。  ③红叶椿(cv.Hongyechun):树冠扁圆形,春季叶片紫红色,夏季叶片转绿但叶柄依然呈现淡红色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同属常见种:刺椿(A.vilmoriniana Dode):枝干、复叶叶柄、叶脉上均有稀疏短直棘刺,小叶11-17枚,叶背常有白粉及短柔毛,叶基两角腺齿不够明显,花的发育不良,极少结实。 [详情]

1/1 记录数:5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