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北京常州苗圃

主营:大叶黄杨(冬青),小叶黄杨,金叶女贞,龙柏,大叶黄杨球(冬青球),小叶黄杨球,金叶女贞球,龙柏球,造型龙柏,黄杨树,北海道黄杨,紫薇,木槿,花石榴,紫叶李,玉兰,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樱花,红枫,麦冬草,鸢尾,玉簪,美人蕉,巴蕉,剑麻(石兰),紫竹,早园竹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金宝贝菌肥--城市花肥中的贵族发布时间:2010-05-17

      微生物菌肥(菌肥、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菌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肥、生物有机肥暂不作严格区分,均指同一含义,可相互替代,实际上有区别,特此说明),金宝贝微生物菌肥(金宝贝微生物肥料)是一类含有生命活力的微生物制剂,具有固氮、解磷和解钾功能,促进作物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有效恢复地力,减少土壤板结、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内含的多种功能性微生物进入土壤后,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产物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金宝贝生物肥料集有机肥、化学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的优点于一体,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肥料的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它是以活的微生物作用为主导向植物提供养分和协调土壤中各种矿物元素的释放。      2 克服了单纯化学肥料造成土壤理化性质退化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的缺点。      3 增加了耕层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      4 均衡的供应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      5 增加了耕层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强化了土化微生物区系持久的发挥作用。      6 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且能提高植物抗逆性,能很好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7 与其他肥料相比较价格合理,具有市场竞争力。      8 节约能源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      9 与有机肥的施用相比克服了体积大运输不便的缺点,省时省工,施用方便。       10 与单质化肥相比,不存在由于浓度高烧苗或土壤盐分高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      详情登陆公司网站:www.bjhxky.com; 62110749,81428238夏先生 谷女士(金宝贝教室/微生物制品/微生物菌肥/hklg 008)         (记者 佚名) [详情]

  • 香豌豆发布时间:2010-08-21

    香豌豆(Lathyrus odoratus):豆科香豌豆属的一、二年生攀缘性草本花卉。全株被白色粗毛,茎攀缘有翅,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有翅,基部一对小叶正常,卵圆形,叶背微被白粉,而顶部小叶变为三叉状卷须,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梗长约为15-20厘米,着花2-5朵,高出叶面,花具芳香。花冠碟形,旗斑宽大,花萼基部联合成钟状,先端5裂,每裂披针形,雄蕊9合1离,荚果椭圆形,被粗毛;种子圆形,褐色。 习性:原产意大利西西里岛。性喜冬暖夏凉、阳光充足、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稍耐轻荫,忌连作和干燥、积水。属深根性花卉,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PH6.5-7.5。 类型及品种: 依据花瓣的形态可以分为四种花型。1)平瓣型;2)卷瓣型;3)皱瓣型;4)重瓣型。依据花期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夏花类,耐寒性强,可耐-5的低温,属长日性,夏天开花,耐热性强。 2)冬花类,为温室栽培类型,主要供应切花,日照中性,耐寒性及耐热性均弱。3)春花类,具其它两个类型的中间性质,属长日性。  (记者 佚名) [详情]

  • 金边瑞香的栽培发布时间:2010-09-12

    金边瑞香,又名蓬莱花,属小灌木。单叶互生,披针形,革质,深绿色并有光泽,叶边带黄色,而得名金边瑞香。枝顶开花,呈头状花序,每枝十余朵,花被筒状,花蕾心脏形,花端四裂,全枝开放似“绣球花”。香味很浓,芳香扑鼻。春节期间开花,花期可达30-40天。枝条悠软,可造型,观赏价值很高,适合家庭栽培,是稀少的名贵花卉。 金边瑞香喜荫耐寒,怕高温炎热,喜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较伯雨淋,怕太阳爆晒,不宜放在室外过夏天,气温在25℃停止生长,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荫凉处。 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盆土水份见干见湿,可安全越冬。 金边瑞香不喜大肥,在开花前后施一次淡肥水,并在盆土上放一小块垒过火坑而又被烟熏黑的土坯,一为吸收盆土潮湿,二为吸收浇花时被水冲下去的灰水,使之生长茂盛。严禁施入粪尿。 金边瑞香的病虫害不多见,但根甜易生蚯蚓,可换消毒的土壤栽植。 通常用环剥高压或扦插方法繁殖。环剥高压选两年生枝条,在4月间进行。扦插用当年生长健壮的枝条作插穗,在7--8月间扦插于砂或土壤中,四十天左右生根。 推荐阅读: 新几内亚凤仙的温室盆栽 红掌的栽培管理 矮一品红裁茎繁殖法 金叶含笑栽培技术(来源:中国花卉信息网) [详情]

  • 球根花卉综合管理技术其他栽培系统(十)发布时间:2010-09-20

    箱式栽培的益处  在荷兰和其他地方,箱式栽培正在被广泛使用,其理由是:  1.提高作物的品质。因为起始温度低会产生较高的植株。  2.一个较短的温室期,这意味着能更有效地使用温室,在冬季还可以节省能量。  3.病害得到控制。这是由于使用了新鲜的生根基质,例如具有良好结构盆栽堆肥。  4.能够将栽培方法与有益的栽培系统结合起来。  除了上面的优点之外,箱式栽培也有许多缺点,例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额外的资金。  生根基质箱式栽培的底层应是保水性好且疏松的基质。常用的是盆栽堆肥:不同的泥炭加一些珍珠岩(无氟的)、已消毒的稻糠、庭院土或粒状粗沙的混合物。对百合而言,常用的混合泥炭包括50%至70%的黑泥炭混合物,加上30%至50%泥炭落叶层或100%的纯泥炭地衣。pH应增至6至7,其上升的原则是pH值每上升0.4,需每立方米施1公斤的碳酸钙。  如果盆栽混合物在以后的作物中还连续使用的话,则应在再次使用之前对其进行消毒,可以用熏蒸或化学消毒剂处理。长时间使用那些已用过的盆栽基质会引起作物品质下降。这是由于基质结构和病害的缘故,因而应尽量避免。在种植作物之后,盆栽基质应保持适当的湿润。  种植方法百合贮存器常使用箱子。它们内部的较小深度应为12至14厘米。种植时,要求球根下面至少有1厘米厚的基质,球根的上面至少有8厘米厚的基质层。用在这儿的标准是:土层越厚,则水的缓冲越大。鳞球下土壤的作用主要是在种植期间支撑球根以保证球根有一个好的表面分布。种植密度与在温室内敞开的土壤种植密度大致相同。(荷兰国际球根花卉中心供稿) (记者 佚名) [详情]

  • 茶树病虫的综合防治发布时间:2011-03-20

    1、综合防治的原则及其协调性 根据半个世纪来国内外茶园昆虫种群的演替规律,大量使用非选择农药品种,盲目提高农药浓度,增加喷药次数会导致茶园昆虫区系中各种群间的不平衡,害虫天敌种群受压抑,使茶园昆虫区系组成发生变化,诱至某种病虫害猖獗暴发。要有效地控制害虫种群,必须农药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协调起来,而不仅仅是三者的机械凑合。综合防治的正确理解应该看作为一个生态学问题,有机地、协调地应用各项防治措施,使它们相辅相成,同时还要使各项措施与环境因素相协调,因为茶园生态系统是由复杂的生物群落组成,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程度不同地影响整个体系的稳定,从而影响病虫种群的沮长。因此综合防治的目的应该是按照病虫的种群动态以及与其相关的环境关系,利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使尽可能地互相协调,以期控制种群数量,使病虫种群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则不是要求彻底消灭各种病虫,因为它实际上是不现实的,而且这既将提高防治成本,同时还将以大量消灭天敌作为代价。实践证明,将病虫种群数量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既不致引起经济上的损失。相反却提供了天敌昆虫的食料,有助于茶园生态系统中病虫种群间的平衡。只有在这个原则上,才能根据各种病虫引起经济危害的种群密度水平,确定防治指标,只有在必要的场合和条件下才进行化学防治,以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使得调节环境的因素尽量不受或少受破坏。 在开展病虫防治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它的基本含义是: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在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措施的前提下,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出发,把病虫害和作物、耕作制度、有益生物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地合理应用各种必要的防治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2、综合防治的内容 茶树病虫害的防治基本上有如下四条途径: (1)改变茶园生物群落的组成相,使害虫、病菌的种类和数量减少、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2)改变生物群落中各种群的营养、发育和繁殖条件,使不利于害虫、病原,而有利于天敌。 (3)提高茶树对病虫害的抗虫、抗病性。 (4)直接消灭茶园病虫。 茶园病虫防治的方法,按其性质可分为:①农业防治,②化学防治,③生物防治。三类防治方法之间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如抗病、抗品种的选育,国内将其列入农业防治,但国外也有将其列入生物防治的。用微生物剂防治病虫属生物防治,但目前不少微生物制剂已成为商品生产,也可列入化学防治。因此这些防治方法绝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相五交叉、渗透的。(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就是在从病虫害、茶树、环境条件错综复杂的关系间,从农业技术措施上,有目的地定向改变某些环境因子,使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达到保护茶树、防治病虫的目的。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它包括有丰富的内容。 选育抗病虫品种是茶树病虫防治上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同茶树品种对各种病虫害所具有的不同程度的抗性是茶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和病原微生物、害虫种群进行斗争和自然适应的结果,人们可以通过选择、杂交、定向培育等手段加速这种性状的稳定和利用。一般大叶种比小叶种易于感染茶饼病、云纹叶枯病、炭疽病等叶部病害是人所熟知的事实,过去人们往往简单地将茶叶中某一种成分的含量多少作为其抗性的机理,现代植物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这是多种抗性机理的综合表现,不可能用某一种简单生化成分来作为这种抗性机理的解释。抗虫品种的选择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云南大叶各和广西高脚茶在我国西南茶区对椰园蚧和茶牡蛎蚧具有较强的抗虫性,贵州省湄潭茶叶研究所选育的415、416、419等无性繁殖系也对茶特蛎蚧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茶园管理技术直接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和对病虫的抵抗力,同时由于它直接改变了茶园的生态环境,因而间接地影响茶园昆虫区系的数量。冬季清园对整个茶园病虫区系影响很大,其内容是修剪去病害枝条、纤弱阴枝和边脚枝,锄翻地下枯枝落叶,铲除园内和园边藏匿越冬病虫的杂草,这些对消灭越冬病虫,减少第二年发生基数有一定作用。 翻耕培土、抗旱保湿、合理施肥、勤除杂草是茶园管理中的基本内容,不仅对茶树丰产优质是必要的,对茶园病虫的综合防治来讲也是重要的。结合秋季深翻可将麦土和落叶层中的越冬害虫(如茶尺蠖、扁刺蛾的蛹、茶叶象甲的幼虫)以及各种病原菌(如茶云纹叶枯病、炭疽病菌等),深埋入土而死亡,在深土层中的越冬害虫(如蛴螬、地老虎幼虫)可使暴露于土表而死亡。抗旱时保湿可增强茶树对病虫的抗性,干旱常是茶云纹叶枯病,茶赤叶斑病、茶苗白绢病等病害的发生诱因,因此抗旱保湿对上述病虫起着间接的防治效果。合理施肥不仅关系到土壤改良、茶树生长发育,而且间接地影响病虫的发生。如蚧、螨类属肠外消化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它们只能直接利用植物体内现成的简单化合物为营养,而缺管在体内将复杂化合物分解成简单化合物的能力,因此和茶树的生育、营养状况的关系较其他害虫更为密切。施肥与茶树病害的关系业已明确,氮肥一般增强感病性,而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护抗病性。茶园排水对多种病害(特别是各种根病,如茶红根病、茶紫纹羽病等)有显著的预防效果,对藻斑病、茶长绵蚧、黑刺粉虱也有一定抑制效应。中耕除草不仅可以保持地力,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促使茶树健壮生长,清除许多病虫的潜藏场所;一些在土中化肾或幼虫期在土中的害虫种类(如茶尺蠖、扁刺蛾、茶子象甲、茶叶象甲等),通过中耕可使暴露土表或直接被杀伤。勤除杂草可以减轻小绿叶蝉的为害,尤其是进行化学防治前先铲除杂草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采摘是茶园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对某些害虫的防治也起着一定作用。小绿叶蝉和碧蛾蜡蝉的卵产在新梢嫩茎部,因此及时采摘一方面保证芽叶质量,同时可将大量虫卵采下,起着防治作用。茶细蛾卵产于嫩叶背,及时采摘,可降低比虫的虫口密度。修剪台刈也是茶树栽培上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对减轻病虫为害也有明显作用。如对钻蛀类害虫和茎部病害均可分别情况采用轻修剪剪除病虫枝等方法进行防治。对长白蚧、龟田蚧等多种蚧类为害严重的茶树可进行台刈结合喷药进行彻底防治。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在确保茶叶丰产优质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有速效、使用简便,受环境条件影响小等优点,但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先是发现了长效性有机氯农药在各种动植物体内、食品和环境中的高残留现象,继而又发现一了不少农药可能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作用,再加上化学农药对天敌有益生物种群的非选择性杀伤作用和病虫抗药性产生等缺点,引起了人们对化学防治前途的忧虑。应该指出,从整个化学防治发展前途来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它在农作物(包括茶叶在内)的病虫防治上仍将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成为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在任何一种农药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新陈代谢、发展消亡的过程。新的代替老的,这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滴滴涕、六六六这类农药在它使用后的三十年来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长期实践证明也存在许多缺点,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品种代替残留过长的老品种是适当的,特别对茶叶这种饮用作物而言,禁止使用滴滴滋涕、六六六等高残留品种和1605、1059等高毒品种是完全必要的。 茶叶生产上的农药品种的选用必须考虑茶叶的特点。一般而言,除了必须具备高效、广谱、对人畜低毒等特点外,还必须考虑到茶树具有如下几个其他农作物所没有的特点:①茶叶是一种饮料,对色、香、味有一个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农药品种对茶叶品质没有不良影响;②茶树是一种全年多次连续采收的作物,一般情况下每隔7-10天采收一次,这和一般农作物一年采收一次或少数几次的情况不同,这就要求农药品种喷药后在茶叶中的残留期不能过长;③茶树收获的部位就是直接喷药的部位,采下的鲜叶不经洗涤直接加工制成成茶,而且在饮茶时人们用沸水对成茶进行多次浸泡萃取,这就要求农药品种在茶叶中的残留量和水浸出率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考虑。 根据我国研究单位和生产单位多年进行的药效筛选和残留量的研究结果,指出,任何一种优良的农药品种只有在安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才能显示经的优良性能,因此严格遵守安全合理使用标准,按照规定用量、浓度和经过一定的安全间隔期后进行采摘是必要的。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一般系指用食虫昆虫、寄生性昆虫、病原微生物或其他生物天敌来控制、压低和消灭病虫害。它具有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对作物和其他生物无不良影响、有比较长期的效果等优点,缺点是由于天敌生物本身也是一种生物,受环境影响较大,有的种类的繁殖和饲养工作比较复杂,此外和化学防治有一定的矛盾。 生物防治具有广阔的前途,大自然为生物防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据贵州省湄潭茶中研究所调查,发现茶园天敌昆虫160余种,虫生菌20余种,捕食性蜘蛛50余种,还有益鸟、兽、蛙等。浙江、安徽两省分别释放绒茧蜂(Apantelessp.)防治茶尺蠖和赤眼蜂(TrichogrammaevanescnsWestwood)防治茶小卷叶蛾,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浙江、贵州等省曾试验用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euoanaeSilvestri)防治长白蚧和椰圆蚧,具有较显著的效果。安徽省调查了寄生在蜡蚧上的两种寄生蜂、蜡蚧黑小峰(Microterysclauseri)和蜡蚧宽角黄小蜂(Anicetussp.)、对龟甲蚧和角蜡蚧的自然寄生率分别平均为19.45%和10-22.47%,较高寄生率可达76.54%。 在以菌治虫方面,安徽、湖南等省利用白僵菌、青虫菌、苏云金杆菌、茶螟杆菌防治各种鳞翅目食叶幼虫也获得一定效果,白僵菌每毫升1亿孢子浓度对小绿叶蝉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寄生率可达50-100%。浙江从田间罹病茶尺蠖幼虫体上分离到一种虫草菌(Cordycepssp.)对茶尺蠖老熟幼虫在室内和田间试验中均已获得较好的效果;云南省从小绿叶蝉田间罹病虫体分离到一种园子菌(Entomophthorasphaerosperma),田间自然罹病率可达20%左右,贵州从茶毛虫幼虫体上、安徽人茶尺蠖幼虫体上各分离到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地茶毛虫、茶尺蠖具有强致病力。当然茶树病虫的生物防治远处于兴未艾的启蒙阶段,但可以预期,生物防治在茶树病虫的综合防治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详情]

  • 盆栽茉莉花叶片为什么易发黄发布时间:2010-09-15

    引起盆栽茉莉花叶片发黄的原因较多,在生长期间叶片逐渐变黄的,大多是由于浇花用水和盆土偏碱性,而使茉莉花吸收不到可溶性铁等微量元素所致。 此时需要加施硫酸亚铁液或矾肥水,增加土壤中可溶性铁元素等,就能使叶色由黄逐渐转绿。如果叶片是突然发黄,可能是浇水过多,盆土排水不良,造成烂根所致。 这时应将花盆移至阴凉处,控制浇水,并经常松土,促使萌发新根。如果是叶片边缘枯黄,往往是浇水施肥不足,或长期未换土,而使养分缺乏所致。此时应及时更新盆土,并加强水肥的管理。 (记者 中华园林网) [详情]

1/2 记录数:8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