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上海尘光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主营:园林工程,绿化工程,假山,广场,庭院,广场,水池,喷泉,道路工程,河道工程,厂区工程,景观工程,室外硬化工程,园路,树木,草坪,文化石,文化砖,花岗岩,大理石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景观花卉种子组合产品如何出炉发布时间:2009-06-16

    景观花卉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丰盛视觉礼物。一年四季,它们花开不断,或浓妆、或淡抹,向人们展现着耀眼迷人的身姿。在岁月的长河中,他们各自相互适应,寻找着自己较合适的位置、较适应的环境、较要好的邻居,这样就形成了景观花卉较迷人的效果———混合景观效果。景观花卉种子组合产品就是仿照自然的景观效果,人为种植混合在一起的景观花卉。随着种植需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发现,简单的、随意的混合种植已经不能达到用户对各种景观的不同需求,这成了景观花卉扩大使用范围的一个瓶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需要熟悉了解作为候选的数百个景观花卉品种的习性,包括他们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及种植要求等,这是较基础的资料。其次,我们还要了解他们在生理上的彼此相适应性,如他们前期发芽的速度、中期生长的快慢、后期的生长高度、开花的时间、花期的长短、花色的搭配、结实的难易、自播能力的强弱、第二年的复苏能力以及喜阴喜阳、喜湿喜干等。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相互组合时哪些品种能够相容、哪些品种是相克的、哪些品种需要通过播种数量来控制协调或是根本就不能混合在一起。然后,我们就要调查待组合的景观花卉种子较成熟、较广阔的使用范围。在哪些地方,景观花卉种子可以有较好的表现方式、较适合的表现状态和较和谐的表现。据此,我们可以重点针对道路系统、城市景观区域、运动场、屋顶花园等重点区域设计专门的组合产品。还有,我们要懂得欣赏他们的美,更要能驾驭把他们混合在一起而呈现出的各具特色而又和谐完美的景观效果。包括植株的形态、叶片的形状、花卉的颜色、花穗的形状、花朵的形态、枝条的形态甚至花朵的气味。在生长习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我们像绘画师一样,把他们较协调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来较大限度满足各种客户对景观的不同需求,如对色彩的特殊需求、对高度的不同需要、对花期的不同要求等。较后,要求我们针对具体使用的小环境来选择。中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相差甚远,具体到使用的小环境,又是千差万别,我们需要针对复杂的环境做出更细致的组合产品类别,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土壤、不同光照条件对景观花卉的不同要求。 [详情]

  • 格木的育苗施肥技术发布时间:2009-06-20

    4. 3 . 浓硫酸对格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由表1 可见, 用浓硫酸拌种30 min 的处理方法, 播种后处理与对照的各项指标有着极显著差异, 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比对照高75%和63. 75% , 平均发芽速提前6 d; 比擦破种皮的处理发芽率、发芽势分别高33% 和35%, 平均发芽速提前2 d;与100 ℃ 热水处理的各项指标较接近, 说明用浓硫酸拌种30 min 对格木种子的发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利用浓硫酸拌种30 min 的处理方法可去除格木种子表面坚硬的胶质及腐蚀种皮, 增强通透性, 加强种子吸胀作用, 使种子充分吸水, 解除机械约束作用, 使胚顶破种皮向外伸长,提高发芽率。由表2 可见, 格木幼苗在不同阶段施肥后其高生长明显不一样, 尤其是当施以1%浓度进口复合肥时, 其高生长速率明显加快, 施以1% 浓度尿素时高生长速率次之, 当不施任何肥料时, 高生长速度较慢。所以在培育格木幼苗时, 需施以1%浓度进口复合肥来促进苗木生长, 以缩短苗木出圃时间, 为造林生产提供更多优质壮苗。6 . 结论 ( 1) 格木种子致密的种皮和外层裹有坚硬的胶质, 吸水性能差, 发芽困难, 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 若暂不播种, 可进行贮藏。 ( 2) 擦破种皮可有效地促进格木种子的发芽, 发芽率比对照高42% , 发芽势高28. 75%, 平均发芽速度提前了5 d。 ( 3) 100 ℃ 热水浸种和浓硫酸拌种30m in 的处理可明显促进格木种子的发芽,播种后其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高72%、75%, 分别比擦破种皮处理高30%、33%。这2 种方法的各项发芽指标均较好, 种子出芽率较高, 出苗整齐, 且操作简单方便,较适合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 4) 格木幼苗在每3 个月后施1 次1%浓度进口复合肥时, 其高生长明显比其它处理要好。 [详情]

  • 小丑火棘的标准化生产发布时间:2009-09-23

    小丑火棘于2002年12月从日本引入我国,其植株茂盛,叶片有花纹,似小丑花脸,初夏白花繁密,入秋果红如火,冬季叶片粉红色,是优良的观叶兼观果植物。它不仅可以作为庭院绿篱的优良植物及基础种植材料丛植,也可孤植于草坪边缘及园路转角处。近年来,该品种不仅在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的绿化中被广泛应用,还进入了北京、山东等华北地区。经多年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小丑火棘标准化生产规程,现介绍如下。  确定商品苗标准  要做到标准化生产,就必须有商品苗的标准。目前,小丑火棘生产主要采取扦插繁殖,商品苗包括六种类型:一、穴盘苗,高5厘米,新梢长5厘米,新芽5个以上,根系完整;二、地被苗,冠幅25厘米,冠幅匀称,枝叶紧密;三、色块苗,高25厘米,冠幅25厘米,分枝5个以上,不小于15厘米,冠幅匀称不偏;四、矮篱苗,高80厘米,冠幅40厘米,一级分枝点高度15厘米以下,二级分枝点30厘米,三级分枝点50厘米,冠型匀称;五、光球苗,高和冠幅均为60厘米,一级分枝点高12厘米以下,二级分枝点25厘米,三级分枝点45厘米,冠形紧凑匀称;六、柱形苗,地栽,高2米,冠幅80厘米,柱形紧凑,冠幅匀称,地栽土球直径不小于30厘米。  确保扦插床透水  苗床应设置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地方。较好在单体大棚里,盖上棚膜,外加遮阳网,棚内地面整平后建立地面扦插苗床。苗床长50米左右,宽1米左右,四周用三块砖叠起来作挡板。  苗床透水很重要,其两侧和苗床间都要开排水沟,深20厘米,然后在床底铺3厘米碎石以利排水,碎石上铺9厘米厚的旧基质,上面放穴盘,保证整个苗床透水条件良好。  按标准进行扦插  5月上旬及8月上中旬扦插较好。将基质和穴盘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消毒24小时后扦插。插条剪成长3.5厘米,顶端留5至8片叶,基部叶子全剪掉,随剪随插。每孔插1株,深1.5厘米,插完立即浇透水,叶面再喷1000倍液多菌灵。然后用毛竹片搭建小拱棚,较后盖薄膜,四周用细沙密封。  插后隔几天傍晚检查穴盘,保持基质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如果有50%的插条生根时,就可逐步降低基质湿度,保持含水量50%左右。当90%穗条生根、50%抽芽时,揭开薄膜练苗,较好挑阴雨天开始。  扦插苗生根发芽前,遮光率为75%至90%。拱棚内温度不超过38℃,夏季扦插应盖两层遮阳网并喷雾降温。生根后加强光照,并保证基质温润。结合补水喷施一次炭疽福美和多菌灵混合液以防病害发生。扦插苗前期无需补充养分,生根后结合病害防治加入0.2%的叶面肥喷施,10天一次直至出圃。  根据用途生产容器苗  容器苗一般露天摆放,因此场地要求水源良好,排灌方便,道路畅通,开好排水沟。若是裸根苗移植,应加盖遮阳网度过缓苗期。每方基质中还要加入100克敌克松消毒。  根据培养目的选择容器的规格,如色块苗用13×13厘米的容器,矮篱苗和光球苗用2加仑的容器。移栽前先做好分级工作,裸根苗移栽注意保湿。浇水原则是见干见湿,浇匀浇透。施肥以液体肥为主,裸根苗移植10天后喷施叶面肥一次,新根开始生长后每隔10天浇施一次0.2%液体肥。  地栽苗管理也要细致  既然是标准化生产,地栽苗也一样要细致。圃地较好次使用之前要深翻,深度在25厘米以上,田间不留死角,然后细耙。开沟做床,苗床之间留有排水沟和步道,配备遮光率75%的遮阳网。  11月上旬至翌年3月下旬移栽,株行距90厘米,等边三角形配置。扦插苗移栽作母本,移栽前要摘顶;如苗高超过10厘米,可在10厘米处截干,剪下的作为穗条。移栽的深度较好与原来植株的深度一致,用细土堆于根部四周,轻提苗、土压实、浇透水、铺盖草。  缓苗期及时浇水,如遇连续晴天,移栽后第4天浇水,以后每隔10天浇一次。连续雨天及时排水。用稻草覆盖苗床,可防止苗木根部灼伤。为了保护苗木,移栽初期要遮阴,母本苗采穗前10天揭遮阳网,促进穗条木质化。采穗期间要盖遮阳网,减少穗条水分散失。移栽后15天开始至4个月,每10天行间施一次尿素和复合肥,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采穗后立即对母本植株施肥。苗床保证无杂草,雨后晴天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  小丑火棘易染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枝枯病。应对前者可适当疏苗,增加透光度,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至700倍液,每周1次喷两三次;应对后者可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保持通风,烧毁枯枝,喷70%甲基托布津800至1000倍液,频率同前。  (本文作者系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详情]

  • 茯苓高产栽培发布时间:2010-06-22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又名茯菟、云苓、茯灵、松薯、松苓等。具镇静、利尿、降血糖、抑菌、预防胃溃疡及松驰平滑肌、强心、抗肿瘤之功效。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糖类(β一茯苓多糖)、三萜类、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吟、氨基酸、卵磷脂等。 茯苓适应能力强,野生茯苓分布较广,海拔50~2800米均可生长,但以海拔600~900米分布较多。多生长在干燥、向阳、坡度10~35度、有松林分布的微酸性砂壤土层中,一般埋土深度为50~80厘米。茯苓菌丝生长温度为18℃~35℃,以25℃~30℃生长较快且健壮,35℃以上菌丝容易老化,10℃以下生长十分缓慢,茯苓生长对水分的要求是,以寄主(树根或木段)的含水量在50%~60%、土壤含水量在25%~30%为宜。 云南作为茯苓的主产区,产量较高、品质好。今年药材市场对茯苓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价格也在上涨,茯苓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云南山地多,气候适宜茯苓生长,产量也比较高,是云南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好途径。以下介绍茯苓的山地栽培方法,以供参考: 一、栽培场地的选择 茯苓栽培场地适宜选在海拔600~900米的山坡上,坡度15℃~30℃,背风向阳、土质偏沙、中性及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窖长80~100厘米,窖宽30~50厘米,窖深60~80厘米,窖间距为20~30厘米。苓场四周应开挖排水沟。 二、栽培料及菌种准备 1.备料:于头年秋冬季节将松树砍下,剥皮以利干燥,到5月份左右把段木排入窖内,每窖排三到数段,粗细搭配,分层放置,以备接种。 2.菌种准备:茯苓菌种应选择生长一致、健壮的母种,适宜的栽培料配方为松木屑:麸夫:石膏粉:蔗糖=76∶22∶1∶1,含水量在65%左右。 三、栽培管理 1.接种 接种要选晴天,将窖内木段的上端削尖,然后将栽培种瓶或袋倒插入木段尖端,接种后及时覆土3厘米。也可把栽培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一层树皮及树叶,迅速覆土。此期要特别防止白蚁为害,检查菌丝是否生长,如果菌丝没有生长的要及时补上。接种后2~3个月可结苓,结苓时不要撬动木段,以防折断菌丝。结苓期茯苓生长快,地面常出现裂缝,应及时补土填缝保苓并除去杂草。 2.管理 接种后15天内要注意人为因素的干扰以及虫兽的破坏,让菌丝有良好的定植环境。菌丝开始萌动生长后以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及时清除杂草尽量减少杂草与茯苓的营养竞争。茯苓生长期主要危害虫害是白蚁,严重者往往把松段蛀空,致使茯苓菌丝生长得不到足够营养物质,形成不了菌核,或形成的菌核不大,甚至干腐,使产量大减。防治方法:选栽培场地时避开蚁源,清除腐烂树根和清除杂草;经常在茯苓栽培场内扒开部分窖,检查窖内有无蚁路,段木是否被蚁蛀食。栽培地周围挖1道深50厘米、宽40厘米的封闭环形防蚁沟,沟内撒石灰粉;引进白蚁天敌蚀蚁菌;在苓场四周设诱蚁坑,埋入松木或蔗渣,诱白蚁入坑,每月查杀1次白蚁。 四、采收与加工 茯苓是多年生真菌,成熟与否主要看菌核颜色的深浅,当茯苓尚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挖,如色黄白则未成熟,如发黑则已过熟。选晴天采挖,采挖时要保持整个苓的完整,刷去泥沙,堆在室内分层排好,底层及面上各加一层稻草,每隔3天翻动1次,利于透气,干燥。 商品茯苓去净外皮,成正方形块、厚薄均匀、色白者为优。茯苓贮存在雨季较易受潮,发生黄色霉斑,甚至霉烂,故应贮于阴凉、干燥处,但不宜过于干燥或通风,以免风干失去粘性或发生裂隙,保持水分15%~19%、相对湿度75%~80%。 [详情]

  • 春季桑园管理技术措施发布时间:2010-06-22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养蚕生产的临近,切实加强老桑园的丰培管理及提高新植桑园的成活率是建设高产桑园的关键,结合全县实际,特制订以下春季桑园管理措施:  一、老桑园的丰培管理(一)春耕除草。由于桑农的耕作习惯,桑园一般不进行春耕。实际上春耕有三大好处:1.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保持土壤水分,利于抗旱。2.可除越年草,减少草害。3.松土后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中难于利用的养分转化为可给态,提高土壤肥力。所以,广大桑农必须提高认识,积极进行春耕。春耕在桑树春季发芽前进行,一般实行浅耕,深度7―10厘米。  (二)灌溉。全县冬春少雨,甚至连旱,桑树长时间缺水,桑叶生长缓慢,给春蚕生产造成损失。所以,桑农要想方设法对桑园进行灌溉。根据灌溉条件,一般可采取穴灌、漫灌、沟灌、喷灌等方法。(三)施肥。施春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肥料以速效肥为主,尿素一般每亩20公斤左右,若结合桑园灌溉进行,效果更好。(四)疏芽。疏芽是指及时疏去萌发过早的新芽。根据去弱留强、去密留稀、见空就留的原则,及时疏去过密、横生、并生、下垂、止心和病虫芽等新芽。一般每根拳或支干保留新芽3―4个健芽,其余疏去,达到千株万条。农谚有“疏芽如上粪(肥)”之说,可见疏芽的重要性。  二、新植桑园的管理  (一)灌溉、排水。视气候情况,干旱要灌水,多雨或凹地积水过多的地方要排水。全县新植的桑园,大部分栽在山坡地上,根据目前气候状况,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如浇灌、漫灌、沟灌等。浇灌可采取在桑树与薄膜的结合处进行,每10天一次,直至雨水来临,以确保桑树成活。(二)除草。根据桑园状况,要进行除草,防止杂草蔓生,威胁幼桑生长。(三)施肥。为促进幼树加速生长,应适量追施稀释的人粪尿。(四)疏芽。桑树发芽后,新芽长到10厘米左右时,要根据树型养成的要求,进行疏芽。疏芽要掌握去弱留强,并注意留下的芽,分布方位角度适中,以便养好树型。  (五)揭膜。早春一般少雨,有时甚至会出现整个春季雨量偏少的情况,所以,新植桑园的揭膜时间一般定在雨水来临时进行,以确保桑树的成活率。三、新老桑园管理中的注意事项(一)进行桑园虫害防治时,不能使用残毒期较长的农药,特别要禁止使用菊脂类农药,如菊马乳油等,建议使用残毒期短的敌敌畏等,以确保春蚕养殖安全。(二)对新植桑园进行较好次追肥时,多用稀释人粪尿,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肥料,以避免烧苗。(三)对新植桑园,雨水来临前,不进行耕作,以免土松膜破失水,影响桑树成活。 [详情]

  • 玉米中后期种植技术发布时间:2010-06-28

    施肥 玉米拔节至孕穗是需肥较多的时期,尤其是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60%左右)是决定果穗大小,子粒多少的关键期。此期应重施氮肥,每1/15公顷可施尿素20~25千克。肥料要开沟深施,施肥深度10厘米,距离植株12~15厘米。在抽雄至开花期要补施粒肥,一般每1/15公顷施尿素7.5~12.5千克。  浇水 玉米拔节至抽雄期进入旺盛生长阶段,特别是抽雄前10天左右,对水分要求更高,为需水临界期。此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玉米抽雄至开花期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是需水高峰期,土壤相对含水量要达到80%左右。子粒形成至蜡熟期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阶段,仍需要充足的水分。此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75%为宜。以上各期,若土壤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的下限时就应浇水。同时遇涝应及时排水。  防治病虫害 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当每10株玉米平均蚜量达到500头以上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是穗期的主要虫害,每1/15公顷可用250克3%辛硫磷颗粒剂,拌细沙5~6千克,撒于玉米心叶或叶腋、雄穗苞叶和果穗上。防治玉米大小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或50%退菌特500倍液喷雾,每隔五天喷一次,连喷2~3次。  拔除小株 在玉米抽雄穗前和吐丝前后,将少数没有结棒能力的小株、弱株拔除,既能省水省肥,又利于田间通风透光。  人工去雄 在玉米雄穗刚露出顶叶,还没有散粉时,隔行或隔株去掉雄穗,以使养分集中供应果穗。  人工辅助授粉 为确保完全受粉,在雄穗散粉后期,要逐株检查,对没受粉的新鲜花丝,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适当晚收 在不影响茬作物播种的情况下,要适当晚收。为了实现晚收增产的目标,玉米中后期的肥水管理要跟上,保证玉米绿叶活棵成熟。在玉米苞叶变白、松散、子粒线消失、内含物完全硬化时收获。 (记者 佚名) [详情]

1/2 记录数:9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