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何亚旭(个体经营)

主营:绿化苗木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供应产品分类
企业新闻
  • 草菇栽培中生长异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发布时间:2009-08-14

    草菇是一种喜温、喜湿的草腐生菌,栽培技术易掌握,成本低,收益快,是食用菌中收益较快的一种。但草菇播种后,在其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为此,发现后要及时查清原因,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现将草菇生长中易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以供草菇种植者参考。 一、菌丝萎缩 一般情况下,草菇播种后12h左右,菌种块就应该萌发,并开始向料内生长。如果播种后24 h,菌丝仍未萌发或仍不向料内生长,就可能是菌丝发生萎缩。 1.菌丝萎缩原因(1)高温烧菌 当培养料内的温度长时间超过45℃时,就会使菌丝萎缩死亡。(2)药物影响 草菇对农药十分敏感,播种后,有的菇农为了防病杀虫喷洒了农药,致使菌丝因药害而萎缩。(3)缺氧窒息 培养料含水量过高(超过70%),或塑料薄膜覆盖过严,使草菇菌丝因缺氧窒息而萎缩。(4)氨气为害 培养料内尿素添加过量,或田内化肥含量高,挥发出来的氨气散发不了,即对草菇菌丝造成危害。(5)菌种低劣 菌种的菌龄太短或太长,生活力弱,抗逆性差,在环境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即萎缩。(6)温差过大 草菇的菌丝对温差较敏感。如白天气温在32℃以上,夜间在28℃以下,喷重水后,即会发生菌丝萎缩。(7)发生害虫 培养料中发生害虫,由于害虫的咬食为害,致使菌丝萎缩。 2.菌丝萎缩的预防 草菇的生长周期短,发现菌丝萎缩,应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并补种新种,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具体措施有:(1)防止高温 露地阳畦栽培,较好搭简易的遮阳棚,防止中午高温时烧坏菌丝。培养料堆制时,料温要达到75℃左右,翻堆2次。进床时铺料厚度视季节而定,早春及晚秋温室栽培时铺料厚度宜厚一些。 (2)不用农药 防病虫要在处理原料时就办妥,播种后不能再向料面施药。 (3)水分要适当 播种时培养料含水量以62%左右为宜,以用手紧握料有1~2滴水珠从指缝中渗出为度。在培养料水分及气温偏高的情况下,应将覆盖在料面的薄膜撑起些,以利通气。 (4)预防氨害 尿素的添加量不能超过0.2%,而且要在堆料时加入。 (5)选用优质菌种 草菇菌种以菌龄15~20 d,菌丝分布均匀,生长旺盛整齐,菌丝灰白有光泽,有红褐色厚垣孢子,无杂菌、无虫螨为好。菌龄超过1个月的不宜使用。 (6)依温度用水 培养料的调水,要根据当时的气温灵活掌握,喷水的水温要与气温基本一致。 (7)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防虫栽培场地要远离禽舍,材料要干净无霉,用前暴晒2~3d,菇房彻底消毒,以杜绝虫源。二、菌丝徒长在发菌阶段,料面形成大量白色绒毛状气生菌丝为菌丝徒长现象。菌丝徒长后,不能及时转入生殖生长,现蕾推迟,成菇少,产量低。1.菌丝徒长原因 多见于通气不良的情况,料床内温度高、湿度大、二氧化碳浓度高,刺激了菌丝徒长。2.菌丝徒长的预防 料面覆盖塑料膜,一般2~3d后根据菌丝生长情况,白天应定期揭膜,以适当通气和降温、降湿,促使草菇菌丝往料内生长。三、菌种现蕾这是草菇接种2~3d后,裸露料面的菌种上出现白色菇蕾的现象。1.菌种现蕾原因菇棚光线过强,菌种受光刺激,使一部分菌丝扭结,过早形成菇蕾;用菌龄过长的菌种,也容易在菌种上过早产生菇蕾。2.菌种现蕾的预防 选用菌龄合适的菌种;接种后菌种上覆盖一薄层培养料,不使其外露;棚上覆盖草帘,使棚内光线偏暗,有利于菌丝萌发和吃料。四、脐状菇草菇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外包膜顶部出现整齐的圆形缺口,形似肚脐状。此现象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1.脐状菇原因脐状菇主要发生在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出菇场地。2.脐状菇的预防草菇子实体形成期间,呼吸量增大,需氧量增高,管理上应定期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即可有效地防止脐状菇的发生。五、子实体长白毛在草菇子实体表面,长出白色浓密的绒毛。影响子实体成熟,甚至引起子实体萎缩死亡。1.子实体长白毛原因 主要是通风不良、缺氧、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抑制了草菇的生殖生长,激发了其营养生长。2.子实体长白毛的预防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清新空气,白色绒毛可自行消退。六、菇蕾枯萎 在实践中常见到菇蕾枯萎死亡的现象,特别是第2潮菇发生后,枯萎更为严重。菇蕾枯萎不仅导致草菇减产,严重时颗粒无收。1.菇蕾枯萎原因(1)菌种退化 菌种无性繁殖(转管次数)过多,栽培种菌龄过长,菌种老化,生活力下降,致使菇蕾因营养不足而枯萎。(2)环境不适宜 温差变化大,形成的菇蕾因受冷害(20℃以下)停止生长而枯萎;高温季节,菇蕾因高温、高湿、通气不良,呼吸困难而枯萎;菌丝过早形成菇蕾,营养供不上而枯萎;菇蕾因严重失水而萎缩。 (3)管理不善 堆料不紧实,菌丝松散,菇蕾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枯萎;盛夏季节,喷了低于20℃的井水或40℃以上的热水,造成温度变化而枯萎;培养料变酸,菌丝生长很弱,造成菇蕾枯萎;采菇时牵动了旁边正在生长的菇蕾,因终断营养而枯萎。 (4)病虫为害 害虫、螨类啃食和伤害菇蕾而枯萎;残留菇脚引起的软腐病,导致下潮菇蕾枯萎等。 2.菇蕾枯萎的预防 (1)选用优质菌种 要求适温保存,栽培种菌龄在1个月以内,纯净,绝对无杂菌等。 (2)科学管理 草菇的幼蕾是个敏感时期,维持菌床和菇房内较稳定的温度,相对恒定的空气湿度、新鲜的空气和适度的光线是高产稳产的技术关键。出菇期间,棚内的气温以28~32℃为宜,料温以33~3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宜达90%,料含水量65%左右。补水时喷头朝上,雾滴要细,注意水温与棚温一致,以免伤害幼菇。喷水后要通风,不见水汽后再关通风口,要求光线偏暗,光照度50~100lx为宜。采菇要轻轻扭摘,切忌用力硬拉,以免牵动周围菌丝,丛生菇要一齐采摘,不宜采大留小。 (3)调好pH值 堆料前用2%~3%新鲜石灰水泡料,堆好的料pH值要在9左右;采菇后,喷1%的石灰水,以保持料堆pH值在8左右。 (4)防治病虫 原料要新鲜、充分干燥、未变质,并在阳光下晒过场地要干净卫生,可预防病、虫、杂菌的发生。堆料时加3%茶饼粉有防治虫害的效果。(记者 不详) [详情]

  • 蔬菜种子消毒5法发布时间:2009-08-21

      许多蔬菜的病害是通过种子传播的,其中多数病原菌寄生在种子的表面,带病的种子播种后,病原菌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就会很快地大量繁殖而危害蔬菜。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的目的是消灭病原菌及虫卵等,可起到减少蔬菜苗期病害的作用。种子消毒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5种。   温汤浸种温汤浸种所用水温为55℃左右,用水量是种子体积的五六倍。先用常温水浸15分钟,后转入55℃~60℃热水中浸种,要不断搅拌,并保持该水温10分钟~15分钟,然后让水温降至30℃,继续浸种。不同的蔬菜种子其浸泡的时间是不同的,如辣椒种子浸种五六个小时,茄子种子浸种六七个小时,番茄种子浸种四五个小时,黄瓜种子浸种三四个小时,较后洗干净种子。用温汤浸种较好结合药液浸种,杀菌效果更好。  热水烫种此法一般用于难于吸水的种子,水温为70℃~75℃,甚至更高一些,如冬瓜种子有时可用100℃沸水烫种。但对于种皮薄的喜凉蔬菜,如白菜、莴苣等,不宜采用此法。其方法是:水量不宜超过种子量的5倍,种子要经过充分干燥。烫种时要用2个容器,将热水来回倾倒,较初几次动作要快而猛,使热气散发并提供氧气。一直倾倒至水温降到55℃时,再改为不断的搅动,并保持这样的温度七八分钟。以后的步骤同常规的浸种法。  药液浸种药液浸种是将要处理的种子浸到一定浓度的药液中,经过5分钟~10分钟的处理,然后取出洗净晾干的一种种子消毒方法。浸种时先将种子用水浸泡二三个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浸种的药液必须是溶液或乳浊液,不能用悬浮液。药液的用量一般超过种子量的1倍,应将种子全部浸没在药液中。种子消毒常用的药剂有1%高锰酸钾、10%磷酸三钠、1%硫酸铜、福尔马林100倍液、抗菌剂401和抗菌剂402等。  药粉拌种对于用干种子进行播种的蔬菜种子,可将药剂与种子混合均匀,使药剂粘附在种子的表面,然后再播种。药剂的用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0.2%~0.3%。注意药剂与种子都必须是干燥的。由于药剂用量少不易拌匀,故可加入适量的中性石膏粉、滑石粉或干细土,先将药剂分散,再将种子与之混合,使药剂均匀地附着在种皮上。常用的药剂有:40%五氯硝基苯、70%敌克松、50%多菌灵、40%拌种双、25%甲霜灵、恶霉灵(用恶霉灵拌种不能将种子密闭于容器中)等。  干热处理干热处理是将干种子放在75℃以上的高温下处理。这种方法可钝化病毒,是一种防止病毒病传播的有效方法。适用于较耐热的蔬菜种子,如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种子等。在70℃的高温下处理2天,可使黄瓜绿斑花叶病毒完全丧失活力而死亡。干热处理还可提高种子的活力。但在进行干热处理时要注意的是,接受处理的种子必须是干燥的(一般含水量低于4%),并且处理时间要严格控制,否则热量会透过种皮而杀死胚芽,使种子丧失发芽能力。  另外,对带有种衣剂的种子还需再作种子消毒处理。一般来讲,用种衣剂处理过的种子已带有一定量的农药,为了保护药剂,不宜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但由于播种前通常要对种子做浸种和催芽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水,水会洗掉种子上的绝大多数药剂,从而降低种衣剂的保护作用。因此,带有种衣剂的种子在做浸种和催芽处理时,仍有必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记者 不详) [详情]

  • 春季谨防多种花毒发布时间:2009-09-18

    春季里来百花香,赏花成为很多人春季的喜好。专家提醒,由于一些花卉可以分泌某种含毒汁液,容易过敏的人应尽量避免与多种含毒液花卉接触。 据广西中医学院较好附属医院皮肤科冉茂慧医生介绍,容易过敏的人接触有毒花卉后,轻者会出现皮肤瘙痒,重者导致头晕、呕吐,甚至死亡。导致头晕的花卉包括含羞草、郁金香等。含羞草含有含羞草碱,接触过多,会引起眉毛稀疏,毛发变黄,严重者会不定期引起毛发脱落;郁金香含有毒碱,人在这种花丛中逗留,会明显感觉头昏,严重者可能导致毛发脱落。导致呕吐的花卉包括杜鹃花、水仙花等。黄色杜鹃花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会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脚麻木等症状;水仙花因鳞茎内含有拉丁可毒素,误食后会引起呕吐。导致皮肤不适的花卉包括一品红、仙人掌等。一品红全株有毒。它的白色乳汁一旦接触皮肤,会使皮肤产生红肿等过敏症状,误食茎、叶有中毒死亡的危险;仙人掌类植物,刺内含有毒汁,人体被刺后,易引起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过敏症状。另外,专家提醒,一些花卉也容易引起人体不适,如夹竹桃、马蹄莲误食会中毒;万年青的花叶内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口腔、咽喉、食道、胃肠肿瘤,伤害声带,使人变哑;虞美人全株有毒,尤其以果实毒性较大,误食后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可导致生命危险。 [详情]

1/1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