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_夜上海最新论坛/新爱上海

鄢陵花木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主营:花卉,园林石材,景观资材,苗木,造型树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企业新闻
  • 康乃馨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发布时间:2009-07-18

    康乃馨是一个重要的切花种类,近几年来我们在进行康乃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常见的病虫害时常发生,给花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现将这几种经常遇到的病虫害及其主要防治方法列出,供同行参考。 一、虫害 自1996年以来,危害花苞的害虫给花农造成了不小损失,有的花农甚至因此而害怕继续种植花卉。危害花苞的害虫主要是夜蛾科的幼虫,如有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主要取食植物的花苞;海灰翅叶蛾(Spodopteralittoralis),通常取食叶片,有时也会侵染花苞。 控制虫害主要有三种基本方法: 1.喷洒农药。使用药剂主要有:(1)浓度为360克/升的灭多威(Methomyl),每1000平方米施用250毫升。(2)50克/升的定虫隆(抑太保Chlorfluazuron)乳剂,每1000平方米施用75毫升。(3)350克/升的硫丹(Endosulfan),每1000平方米施用300毫升。在感染区域内用以上药剂中的一种每周喷洒两次,如果能交替施用效果更好。 2.使用毒饵。在区域的周围撒上一薄层浓度为15%的氟硅酸钠毒饵。 3.使用防虫网。用网眼为50的防虫网罩住温室,并使用双层门,防止昆虫进入温室。 二、真菌病害 (一)石竹叶斑病 当气温在25C以上,叶片保持湿润达数小时后,病原真菌即快速生长。植物周年可被感染,同时这种病菌经常侵染幼株和敏感植株,在水分缺失、种植后立即过度施肥、灌溉等恶劣环境下,病菌生长更快。 石竹叶斑病的主要症状是:在叶片上出现0.5-1.5厘米直径的紫色圆斑,周围环绕黄绿色边缘,随后斑点中部呈灰色,逐渐干燥,斑点扩大,边缘部分也随着扩大,并出现黑色孢子。随着病情发展,叶片变黄脱落。茎受感染时,先是产生棕色斑点,然后变黑。此外花萼也有被感染的可能,症状同上。 对于这种病害的防治,首先要保持植株干燥,较好采取滴灌,温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尤其是在黄昏。由于这种病害的周年发生,因此每周要喷洒预防性药剂,如代森锰(Maneb)、代森锌(Moncozeb)、扑海因(Iprodione)、Difenconazole、百菌清(Chlorthalonile)等。在持续潮湿环境中,如露地生长或在冬季,每周要施用两次。 (二)镰刀菌枯萎病 这是一种严重病害,在数天内,可以摧毁整个植株。这种病害的病原菌产生的菌丝体和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镰刀菌通过植株受伤的根部进行侵染。衰弱的植株和被病毒侵染的植株尤易受害。这种病发生在夏季,适宜温度在27C。其他致病因素有,粘性潮湿的土壤、过量的氮肥和排水不良。 植株发病后,在很短时间内,茎、分支和叶片变黄并枯萎,顶端弯曲,缺绿。横切茎部,能见棕色的月牙形环。 对于这种恶性病害,应做好预防工作。如使用健壮的优质种苗;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较好使用离地苗床;拔除受感染的植株,并使用如甲醛等消毒剂对受污染的地点进行消毒。 三、细菌病害 细菌性叶斑点 该病来源于水中细菌,可经由昆虫及潮湿土壤传播到水珠中,再通过受伤叶片组织侵染叶片。 当温度在22C,叶片潮湿和空气湿度过高的情况下,易发病。 这种病害主要表现有,叶面上有直径2-3毫米的椭圆形黄色小斑点,周围有绿色边缘,透明并凹陷。2周后,斑点可扩至15毫米,中心部分变软坏死。边缘部分呈橄榄绿色,斑点变成条状。斑点首先出现在下部叶片上,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幼株极易被感染,如果病状严重,很可能造成死亡。 为防止细菌性叶斑点的发生,应做好预防工作。对已被侵染的植株,要清除所有受害的叶片,消除侵染源。如果整株拔除,要用甲醛消毒种植处。每日检查,摘除已被侵染以及可能被侵染的叶片,并将这些叶片烧毁,每检查完一个苗床,要认真洗手。灌溉在白天进行,以便使植株能够在黄昏前干燥。如果采用滴灌,保持叶片干燥,则可防止此病的发生。 (记者 佚名) [详情]

  • 羽叶槭发布时间:2010-03-25

    拉丁名:Acernegundo 别名:复叶槭、糖槭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冠圆球形,小枝粗壮光滑,绿色,有时带紫红色,被白粉。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5枚,稀7-9枚,卵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缘有不规则缺刻,顶生小叶常3浅裂,叶背沿脉有毛,入秋叶色金黄。花单性,无花瓣。果翅狭长,展开成锐角。花期3-4月,果熟期8-9月。 分布与习性: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地区,喜光,稍耐阴,耐寒性强,稍耐湿,喜深厚、肥沃、湿润土壤,在暖湿地区生长不良。生长较快。抗烟尘能力强,杀菌能力强。 [详情]

2/2 记录数:8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 邮箱: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4 农苗网版权所有